汉英翻译对比知识分析解析

合集下载

汉译英:句子的翻译说课讲解

汉译英:句子的翻译说课讲解
It is indeed ritual principl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conducting oneself in prosperity and useful for conducting oneself in adversity.
3 增补主语 :两个原则必须遵循,一是要推敲语境;二是 要考虑英语语法习惯和行文的需要。
持续下了几天雨,郊区的道路境况极坏。
The roads in the suburbs are very bad。owing to the continual rainy days.
四、翻译中的主与次
(二)汉语流水句的翻译 流水句是一种无关联词的复句,其特点是“在非终句段出现句
终语调,语义联系比较松散,句段之间难以补上关联词”(《中译 英技巧文集》第282页)。这些句子有的着重动词,即多个动词连用, 有的着重名词,即以名词为重点。例如: 紫鹃答应着,忙出来换了一个痰盆儿,将手里的这个盆儿放在 桌子上,开了套间门出来,仍旧带上门,放下撒花软帘,出来叫醒 雪雁。(《红楼梦》) 这是比较典型的流水句,事情逐一交代,层层铺开,如何英译 呢?请比较下述两种译文: 译文I:Zijuan was answering and hurried out。to change a spittoon and put the spittoon in her hand on the table and opened the door of inner room to go out,still closed it,let down the flowered portiere and went to wake Xueyan. 译文Ⅱ:Zijuan,assenting,hurried out to fetch a clean spittoon,placing the used one on the table in the outer room.Having closed the door behind her,she let down the soft flower portiere before going to wake Xueyan.(摘自杨自 俭“小议汉语几类句子的英译”)

中英语言翻译对比

中英语言翻译对比
History is made by the people.
句子结构
汉语强调意合,多短句而结构简单;英语强调形合,多长句而结构复杂。
Increased cooperation with China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同中国加强合作,符合美国的利益。 Association with the good can only produce well, with the wicked, evil.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Be the first to bear hardships and the last to enjoy comforts. 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各国的眼前利益,还要考虑全世界的长远 利益。 When we tackle environment problems,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both the immediate interests of various countries and the long-term interests of the whole world.
In line with latest trends in fashion, a few dress designers have been sacrificing elegance to audacity.
肯定与否定
汉英逻辑思维差异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话语表达时肯定与否定的运用。
Students, with no exception, are to hand in their papers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学生统统要交书面作业。
中英的逻辑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以下是几种典型差异: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

翻译技巧:英译汉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译成句尾封闭式;汉译英时, 要把汉语的句尾封闭译为句首封闭。
第二节 英汉语言的不同点
〔例1〕 I am very happy and grateful to receive your message of greetings. 〔译文〕接到你们的贺函,我十分愉快和感谢。 〔分析〕在表示原因的句子中,英语表态在前,叙事在后;汉语则往往相反, 叙事在前,表态在后。
[译文] 声明宣称:国际经济秩序必须改变,否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差距将继续加大。
[分析] 上述译文采用顺译法,语序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用了一个冒号 ,切开原文的长句,使译句层次了然。
第一节
英汉语言的共同点
[例3]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phenomena of our generation. It has revolutionized our way of living—and possibly also our way of dying. You may not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because it is a piecemeal process. But you can feel the increasing convenienctelevision, telephones, and even insect killers. There is hardly anything that we see, hear, feel or eat that hasn’t been chang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译文] 科技的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惊异的现象之一。它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 革命性的巨变,可能还改变了我们的死亡方式。你也许意识不到其中的变化——因为 这一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你能感受到飞机、电视、电话甚至杀虫剂所带来的越来 越多的方便与舒适。我们所看到、听到、感觉到和吃到的,几乎没有一个不是科技变 革的结果。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一)分析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一)分析
1. 怒安. 傅雷谈翻译[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
翻译中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要意义
刘宓庆:“西方各语种在SLT与TLT之间的 实现形式转换的可行性比汉外翻译大得 多。……即既实现意义对应,又实现形式对 应。这在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转换中是根 本办不到的。基本上,汉外互译必须放弃拘 守形式的努力而倾全力于意义。”1
例句
例2 山西省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有 悠久的历史。
1. Shanxi is one of hom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China. It has a long history or Shangxi is one of hom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China and has a long history
连接词的使用与否不能保证译成的汉语就 是线性序列的,或者译成的英语就是空间 结构的。
重估英汉语言比喻对实践的价值
英语的空间结构,实际上是一种“修饰”结构,也就是 “主从”结构;
汉语的线性序列,实际上是一种“并列”结构,亦即每个 子句都是“主谓”结构(含隐性主谓结构)。
汉译英: Step 1:找出句子的重心,用主谓形式将它表示出来,作
“波浪形”结构:汉语的句子关系往往是并列、并行的,因 此是以时序或逻辑顺序排列的。子句与子句之间的关系须 透过上下文才能决定,所以句子是意合的;而且连词的使 用也不像英语中普遍,结构也较为简练明快。汉语的句式 称之为“流水句”,整个句子像由一个一个独立的子句, 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层层推进。因此,有人把汉语句子 结构比作“波浪形”结构,每个子句犹如波浪,前浪推后 浪,宛如“万顷碧波,层层推进”。
He also quotes from Edmond Cary: “Two languages can both be inflected and belong to the same family yet nevertheless differ considerably in the way they express ideas and convey meanings.” 1

英汉互译② L3 汉英翻译基础知识之二

英汉互译② L3 汉英翻译基础知识之二

按照结构分
复句
因果类复句 并列类复句 转折类复句
复合句
11
2.2 总结
请用1分钟思考: 句子类型对翻译有什么指导意义? 将汉语句子译为英语句子时需要先考虑什
么? 将汉语句翻译为英语句子时可能用到哪些
技巧?(可回顾英译汉的技巧)
12
2.3 意合与形合: Parataxis VS. Hypotaxis
2.2.2 按照句子结构分类:★
中文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只包含一个 主谓短语或谓语;复句是由两个或以上在意义 上有联系的单句组成。复句的各个分句彼此 分离,互不包容。
单句可细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复句按照 关系可以分为三大类:因果类复句、并列类 复句和转折类复句。
6
2.2 句子的类型
单句: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主谓句:按照谓语的类别,可以分为动词谓语句、பைடு நூலகம்
Parataxis VS. Hypotaxis taxis: arrangement or ordering generally para-: beside; placement side by side,
without being separated by conjunctions hypo-: surbordination of one clause or
Definition: A sentence is a group of words which, when they are written down, begin with a capital letter and end with a full stop, question mark, or exclamation mark. Most sentences contain a subject and a verb. (以 形统意)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词法对比翻译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词法对比翻译

三、汉英词汇视点差异
汉英两民族在思维上差异,表现在语言思维视点上也有 差异——从不同的思维视角来看待同一事物 。其具体差 异如下: 1.汉英修饰词的转换 A. 有时英语修饰词与汉语相反的情况: 抢险车 a breakdown lorry (不等于 a lorry that has broken down) 防暴警察 riot police (即 anti-riot police) 消防队 a fire brigade 打九折 a 10 percent discount 寒衣 warm clothes 候机室 the departure lounge
汉语词义的模糊性有其优点,有利于词汇的组合与 灵活运用,但在英译时,由于汉英在形象与喻义、所指 与内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稍不注意便可能导致语义不 准确。
1.形象与喻义 形象与喻义
如: (1).现在的问题时抓“落实”,以确保已出台的政 策措施全部到位。 从字面上看,英语的“抓”, “出台”, “到位”都不合此 上下文,这是汉语的形象表达,在译文中要用“使生 效”、“实行”和“执行”才能将英语实际意义表达出 来呢? To ensur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es and measures already introduced, the question now is how to bring them into effect.
自学 teacher himself (a self-taught student)
E. 观察事物的角度或联想意义不一样 close the door behind you.——着眼于人所在的位置 随手关门——着眼于手 lie on one ‘ s back ; lie on one ’ a stomach -一以后背为准; 仰卧;伏卧一一以面向为准 胆小如鼠 as timid as a rabbit ; 蠢得像猪 a s stupid as a goose 雨后春笋 be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F.词语的排列顺序不同 前后back and forth 新旧old and new 冷热hot and cold

汉译英翻译技巧分析解析

汉译英翻译技巧分析解析

汉译英翻译技巧分析解析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英语已成为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语言。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与英语打交道。

而在英语交流中,翻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汉译英翻译技巧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本文将对汉译英翻译技巧进行分析解析。

翻译思路首先,汉译英的翻译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在开始翻译前,我们要全面理解汉语句子的意思,并将其重新表述为符合英语语言语法规则的句子。

在翻译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把汉语的概括转化为细节汉语通常倾向于概括性描述,而英语则注重细节。

因此,在翻译汉语时,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将概括性的描述转化为具体的细节描述,并将其用英语表述出来。

2.归纳总结信息在汉语中,信息通常是以句子的前半部分为主体,然后在后面进行概括。

而在英语中,句子的主体通常会放在句子开头,然后再对其进行修改和细化。

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应该根据语法规则的不同,对信息根据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要求进行归纳总结。

翻译技巧在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能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以下是一些汉译英的翻译技巧:1.翻译口语化英语中有许多口语用语,而且口语用语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

因此,在翻译中,我们需要在不影响句子的意思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这样可以使我们的翻译更加地自然、流畅。

2.使用同义词在翻译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同义词的方法,将原文中的词语替换成相对应的词语,从而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但是,在使用同义词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词语的具体含义,尽量选用确切的同义词。

3.舍译传意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表达原文的意思,所以在翻译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字面翻译。

当我们遇到一些汉语中翻译困难的词语时,可以使用舍译传意的方法,将其意思用其他相近的词语或语句表现出来。

4.翻译句式英语中的句式多种多样,掌握一定的方法,能够更好地翻译汉语句式。

在翻译中,我们可以尝试把汉语中采用的并联句式或复杂句式,转化为英语中的简单句式或扩展句式,从而使翻译更自然流畅。

汉英翻译第三讲英汉语言对比

汉英翻译第三讲英汉语言对比

汉英翻译第三讲英汉语言对比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异之点。

拿外语跟汉语进行比较,可以启发我们注意被我们忽略过去的现象。

”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始于100年多前《马氏文通》,这是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书,是在比较和模仿拉丁文法的基础上写成的。

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否则,人们就不能进行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研究。

而通过分析和对比英汉两种语言,译员必将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译事之艰辛。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为一”,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施事主体可以蕴含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

因此在句子构造中,汉语并不把主语看成必要的成分。

正如王力所说:“就句子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法治的不管主语用得着用不着,总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人治的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要能使人听懂说话人的意思,就算了。

”用习惯地道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I would not believe what he said.2.I did not remember a single point discussed at the meeting.3.I know Mr. Wang.4.He is the best singer.他的话,我可不信。

2.会上讲了什么,我一点没记住。

3.王先生我认识。

4.唱歌,他是最棒的。

形合与意合:英语国家沿袭了古代希腊人非常严格和规范的语词系统。

古代希腊人认为,语词系统与思维系统是相一致的,要表达一个清晰合理的思想就离不开清晰合理的词形和句法。

而在一个毫无条理的陈述结构中,思想肯定也是杂乱无章的,而杂乱无章的思想是没有意义的。

英语形合的特征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形成的。

与之相反,中国人重直觉,强调意念流,只要能够达意,词的形式是无关紧要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藏在字里行间。

正所谓“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它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
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You don’t know her,” said Grandmother Jia merrily. “She’s a holy terror this one. what we used to call in Nanking a ‘peppercorn’. You just call her ‘Peppercorn Feng’. She’ll know who you mean!” (David Hawkes 译) 3)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 With a smile at Pao-yu, the Lady Dowager scolded, “Fancy changing your clothes before greeting our visitor. Hurry up now and pay your respects to your cousin.” (杨宪益,戴乃迭译) 4)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You’re talking nonsense again,” said his grandmother, laughing. “How could you possibly have met her ?” (杨宪益,戴乃迭译)
重伦理思想观念还体现在汉语与英语的亲属称谓 翻译对比。
翻译“张明和李丹是表亲。张明的母亲是李丹的姑母,李丹 的 母亲是张明的舅母。”
2.2.2中国人重整体(integrity)、重综合性 (synthetic)思维; 英美人重个体 (individuality)、重分析性(analytic)思维

2.1.2 文化、语言与英汉翻译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差异可以通过语 言反映出来。 一、自然条件的差异

汉语文化中,“东风”即“春天的风”,英国报告春天消息 的却是 西风。东风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如:“东风夜放花千 树”、“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 而东风在英国呢?举例为证:Biting east winds; a piercing east wind;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可见东风在英国是刺骨的寒风。西风在英国为暖风,代表春天 的来临。(雪莱----《西风颂》)
2.2 英汉思维方式对比

2.2.1中国人注重伦理(ethics); 英美人注重 认知(congnition)
“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对世界的认识主要不是出于对自然奥秘 的好奇,而是出于对现实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关注”。儒家思 想 “关心的是人道,而非天道,是人生之理,而非自然之性”。 而海洋性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英美文化促使英美人对天文 地理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形成了探求自然的奥秘,向自然索 取的认知传统。

二、习俗的差异
英汉习俗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如对狗的态度:狗在汉语文 化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与狗相关得表达一般含有贬义,如 “走狗、狗腿子、狗东西、癞皮狗、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 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等。英语文化中人们则欣赏狗的勇敢和 忠诚,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 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 又如颜色方面,中国人喜爱红色,认为它代表热情、喜悦 和兴旺。传统中国婚礼上新娘子总是红色的奇葩,以示吉利; 新房也必由大红“喜”字。但英美文化中红色常与暴力、流 血和战争有关。因而为避免读者误解,著名翻译家David Hawkes不但把《红楼梦》翻译成“The story of the Stone”, 还将全书的“红”字都译为“green”。同样的差异还体现在 白色、绿色等颜色上。
2.3.3 英汉词义对比
词是具备形、音、义,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也 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词具有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因而难译。 下面几例是“道”在<<红楼梦>>第三回的4种译法.“道”在 早期文言中,是“说”的意思. 宝玉初见黛玉,送她“颦颦”为别名,探春问宝玉取此名的缘 由,宝玉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然后便有了以下的对话. 1) 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宝玉笑道:“除<<四书>>外, 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 You’re making that up, I’m afraid," teased Tan Chun. “Most works, apart from the FOUR BOOKS, are made up; am I the only one who made things up?” he retorted with a grin. (杨宪益,戴乃迭译)
2.3.2 英汉语音对比


汉语是声调语言(tonal language)。声调不仅是汉语的 重要语音表达手段,还能帮助辨义。汉语的单音节词只有 一个重读音节(stressed syllable),双音节词可能两个 音节都重读,也可能只有一个音节重读。 “英语是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语调的单位 一般是句群或小句,调核一般在语句的末尾。 语调既有语法作用,能分开陈述句,疑问句或反意问 句,也有独特的表意作用,具有很强的表情功能,不同的 语调可以表示不同的态度,口气和思想感情。 此外,语调还赋予英语一种旋律美,有的语音学家形 象地将语调比做英语的灵魂。”
如:顺其自然(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natural tendancy)、听其自然(leave the matter as it is; take the world as it is)、听天由命(be at the mercy of nature; be left to God’s mercy; let fate have its way; submit the will of Heaven; wait for one’s fate)、听天安命(accept the situation).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 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 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 色的枯叶。 (徐迟---- 枯叶蝴蝶)

When it gathers its wings full of exquisite patterns, it conceals its beautiful colors. When it flutters our from a cluster of blooming flowers and alights somewhere in the middle of its graceful flight, it turn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nto a dried leaf, not even of a withering yellow, but of a deathly grey.
2.2.3中国人重直觉(intuition)、重形象思 维(figurative thinking); 英美人重实证 (evidence)、重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

1)中国人的形象思维体现在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 以物表感、状物言志。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It is easy to dodge a spear thrust in the open, but difficult to guard against an arrow shot from hiding)、脚踩两只船(straddle two boats; have a foot in either camp)、脚踏实地(have a down-to-earth manner)、丢盔弃甲(throw away everything in headlong flight)蒙在鼓里(be kept in the dark)等。 2)汉语的量词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富、生动,也是形象化的体 现。如:一面镜子(?)、一朵花(?)、一把椅子(?)、一 张桌子(?)、一位客人(?)等。


英汉词汇意义的对应程度,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词义相符(semantic correspondence) 如: 山(mountain), 学生(student),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在寻找语义相符的对应语时,易犯逐词翻译的毛病,找到假对应词,如: 学习知识 to learn knowledge (to acquire knowledge) 盐水 salt water (salt solution) 2)二.词义相异(semantic non-correspondence) 词义相异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称意义相符,蕴涵意义相异. 松、梅、竹(岁寒三友,蕴含不畏严寒,傲然风雪的品德)然而, 英语中pine trees, plum blossoms, bamboo不具备上述蕴含意义。 “羊”在古汉语中就是吉祥的意思.如“三羊开泰”(Three Rams Bring Bliss) ram 在英语中除表示 “公羊”外,还表示“撞击装置”。 第二种情况是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相异. phoenix(凤凰): mythical bird of the Arabian desert, said to live for several hundred years before burning itself and then rising born again from its ashes “龙凤呈祥”(Dragon and Phoenix Bringing Prosperity)
2.3 英汉语言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