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教案
儿童环保课程 大气污染教案(蓝天保卫战)

蓝天保卫战教学案(3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雾霾的基本概念,包括其组成成分、形成原因以及雾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2.学生掌握在雾霾天气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基本措施,如佩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使用空气净化器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饮食和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减少雾霾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行动,如节约能源、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4.强化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鼓励他们成为环保小卫士,不仅自己实践环保行为,还能够向家人和社区传播环保理念,参与社区环保活动。
二、教学准备1.准备雾霾教学的PPT课件,配好相应的视频2.准备教学活动所需教具如:认识雾与霾时需要的信息卡片,信息箱,找出造成雾霾的“ 真凶”时所需要的地图以及真凶的图片三、教学过程(一)认识雾霾1.用探索迷宫来吸引学生学习雾霾的兴趣2.用视频引入在雾霾中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看完视频后提问学生是否知道雾霾这个迷宫的组成。
过渡到学习雾霾的组成。
3.通过小游戏帮助学生认识区分雾和霾,从而认识雾霾这个雾和霾的混合体。
游戏策划:(1)准备雾和霾的信息箱和相应的信息卡片。
雾的卡片:小水滴、小冰晶、乳白色、对身体健康没有伤害、在空气中分布不均匀。
霾的卡片: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气污染、在空气中分布均匀。
(2)课堂上选同学将信息卡片放到他认为正确的信息箱中。
信息卡片匹配完毕,教师根据他们的回答判断正误。
并解释。
(3)解释:雾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并且他们在空气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雾通常是乳白色的,并且雾对身体是无害的。
霾是由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组成的,这些物质在空气中的分布是均匀的,而且霾是一种大气污染。
(二)雾霾的形成1.认识了雾和霾的组成成分后,再来通过一个扮演小侦探的游戏来学习造成雾霾的原因。
2.根据游戏结果判断正误并且总结。
师:首先大家可以看到,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
空气污染教案: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空气污染教案: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种类和对人类的危害。
2.掌握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和常见的空气治理技术。
3.善于发现身边的污染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2.教学难点:空气质量指数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知识点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和种类。
1.1大气污染的来源: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
1.2大气污染的种类: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
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实例展示和解析。
2.知识点二: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3.1健康方面: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4.2社会方面:减少生产、消费和舒适性;对环境和建筑物的破坏。
方法:通过案例和报道等形式,深入细致地讲解。
5.知识点三: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6.1政府层面: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环保政策等。
7.2个人行为: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注意节约能源等。
方法:较为灵活,可以通过图表、视频和展板等形式,进行讲解。
8.知识点四: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9.1燃煤电站脱硫除尘技术。
10.2汽车尾气治理技术。
11.3废气治理技术。
方法: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再加以实地参观和讨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四、教学设计课时一:导入和概览1.在课前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并带入问题:你了解大气污染吗?它对人类有多大影响?如何预防和治理?2.采用图表、实物和视频等方式,呼应学生问题,简述大气污染的来源和种类,着重突出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3.针对大气污染对人类危害的方面,通过新闻报道和文化艺术素材等广泛反映其严重性。
4.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污染防治如何措施,包括政府和个人层面的。
课时二:课堂探究1.学习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2.深入研究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着重解析脱硫、除尘、汽车尾气治理、废气治理等常见技术方法。
课时三:小组讨论1.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语文知识结合,自由分组组织讨论。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第一章:大气污染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掌握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特点。
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的定义和来源。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特点。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酸雨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大气污染?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展示图片和数据: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特点。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典型的大气污染事件及其影响。
小组讨论:大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具体影响是什么?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描述大气污染的定义和来源。
填空题:学生能够填写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特点。
问题解答:学生能够解释大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传输2.1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传输途径。
掌握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
理解大气污染物的传输机制。
2.2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如工业排放、交通排放、农业活动等)。
大气污染物的传输途径(如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等)。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及其影响。
大气污染物的传输机制和范围。
2.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和数据: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量。
实验演示: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
小组讨论:不同来源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模拟游戏: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和控制。
2.4 教学评估填空题:学生能够填写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
问题解答:学生能够解释大气污染物的传输机制。
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分析不同来源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第三章:大气污染的监测和评估3.1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污染的监测方法和指标。
掌握大气污染评估的原理和技术。
理解大气污染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3.2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的监测方法(如采样、分析、监测仪器等)。
大气污染指标(如PM2.5、NOx、SO2等)及其意义。
大气污染评估的原理和技术(如空气质量指数、污染等级划分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 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和技术。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的定义与来源:讲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分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活动等。
2. 大气污染的危害:阐述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3. 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介绍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4.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现状与挑战:分析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探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5. 学生实践活动: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大气污染,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来源、危害和防治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大气污染案例,使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严重性。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大气污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要求的教材,如《环境科学》、《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等。
2. 课件: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视频资料:收集与大气污染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环保宣传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的最新动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的试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讲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第5-8课时:介绍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和技术。
第9-12课时: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现状与挑战。
第13-16课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大气污染,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大气污染过程控制工程教案

大气污染过程控制工程教案第一章:大气污染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
3. 了解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政策。
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的定义和分类2.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3.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政策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来源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大气污染实例,了解治理政策及效果。
教学活动:1. 引入大气污染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
2. 通过PPT展示大气污染的分类及主要来源。
3. 分析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了解治理政策及实施效果。
作业与评估:2. 课堂讨论:学生汇报自己的作业成果,进行课堂讨论。
第二章: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2. 掌握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和衰减规律。
3. 了解大气污染物的转化机制及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2. 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和衰减规律3. 大气污染物的转化机制及影响因素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2. 模拟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和衰减规律。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大气污染物的转化机制及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大气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话题。
2. 通过PPT讲解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和衰减规律。
3. 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了解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4. 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大气污染物的转化机制及影响因素。
作业与评估:2. 课堂讨论:学生汇报自己的作业成果,进行课堂讨论。
第六章:大气污染监测技术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污染监测的重要性。
2. 掌握大气污染物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了解大气污染监测设备的应用及数据处理。
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监测的重要性2. 大气污染物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 大气污染监测设备的应用及数据处理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气污染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一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一章1.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大气污染物的来源、环境效应以及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掌握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
2.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标包括:2.1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因素;2.2了解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掌握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2.3了解大气污染的监测方法和标准,掌握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3.教学内容3.1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3.1.1大气污染的定义和分类3.1.2大气污染的特征和危害3.2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因素3.2.1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3.2.2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3.3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3.3.1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控制大气污染的原理和应用3.3.2传统技术和新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3.4大气污染的监测方法和标准3.4.1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技术3.4.2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4.教学重点和难点4.1教学重点:4.1.1大气污染的特征和污染物的分类4.1.2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4.1.3大气污染的监测方法和标准4.2教学难点:4.2.1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原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4.2.2大气污染环境标准的解释和应用5.教学方法5.1讲授法:讲授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介绍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因素、治理方法和技术、监测方法和标准。
5.2实验法:实验操作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掌握大气污染监测技术。
5.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标准。
6.教学评估6.1考试: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检测学生对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掌握程度。
6.2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于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的掌握情况。
6.3论文作业: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要求写一篇关于大气污染控制的论文,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幼儿园大气污染防治教育教案:保护蓝天

幼儿园大气污染防治教育教案:保护蓝天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2. 掌握减少大气污染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大气污染?2. 大气污染的危害。
3. 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大气污染相关图片或视频。
2. 环保意识宣传标语。
3. 绘本《小熊和蓝天》。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10分钟)1. 教师播放大气污染相关图片或视频,并向幼儿简单解释大气污染的含义。
2. 让幼儿回答一下问题:“我们每天都需要呼吸空气,你知道空气中还有什么吗?”3. 教师请幼儿看一下窗外的蓝天:“你们知道为什么需要保护蓝天吗?”Step 2:学习新知识(30分钟)1. 运用贴标语、故事、歌曲等形式宣传环保意识。
2. 告诉幼儿如果大气污染太重,将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3. 阅读《小熊和蓝天》绘本,借鉴其中的环保故事情节,向幼儿提出减少大气污染的基本方法。
4. 让幼儿给出一些减少大气污染的小细节,如怎样合理使用洗衣机、关闭不需要的电器和水龙头等,让幼儿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Step 3:巩固新知识(20分钟)1. 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环保手工,比如用废旧纸盒、纸巾制作小装饰物。
2. 分组展开环保主题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有关环保的话题,如垃圾分类,储能科技,比赛得分统计等。
Step 4:拓展学习(20分钟)1. 带领幼儿外出参观当地的环保实践中心,让他们近距离地了解环境保护工作。
2. 进行环境教育知识竞赛,鼓励幼儿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意发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Step 5:课程终结(10分钟)教师就今天的课程与幼儿进行小结,进行讨论并为班级集体展示的环保行动表达掌声。
教学反思:通过幼儿园大气污染防治教育这节课,我们让孩子们得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完成,幼儿们也学会了如何减少大气污染,以及怎样保护我们的蓝天。
大气污染自我保护教案

我是环保小超人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空气污染及其危害性,增强幼儿在环境当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1、棉花、香烟、瓶子。
2、有关空气污染源的图片。
3、多媒体教学软件。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们,当你们在一个烟雾弥漫的地方呼吸你会感觉到什么?二、了解空气遭受污染的情况。
1、观看图片教师:我们呼吸离不开空气,但是由于大气污染,空气当中就发生了许多变化,下面就请小朋友看一些,想一想这些现象对我们空气有没有影响。
播放图片,请幼儿观看汽车排出的废气;满天飞扬的尘土;焚烧垃圾时产生的浓烟;工厂烟囱漂出的黑烟;农村焚烧桔杆所致烟雾;在公共场所吸烟的;2、讨论:刚才我们观看了一些污染空气的现象,这些现象对我们人会有什么危害?二、实验:感知不洁空气对人体的危害。
1、请幼儿观察一个小实验,方法是现把一团雪白的棉花放在瓶子中,然后再把一直点燃的香烟放进瓶子。
2、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出示图片《人体上半身内部器官透视图》,重点突出呼吸道,介绍空气在人体内的循环现象及其过程。
3、讨论:刚才我们知道了空气在人体内的“流动”过程,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人吸进了有毒的空气,会有什么影响?4、向幼儿展示实验的结果:瓶子和一部分棉花被熏黄了,请幼儿闻一闻瓶子里的气味,说说自己的感受。
5、出示人体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后呼吸器官受损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6、小结:如果我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容易患感冒、哮喘、气管炎、严重的会导致肺癌,对我们人体危害很大。
三、学做“环保小超人”。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身体健康(如:种植花草树木、不在生活区焚烧垃圾、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放烟花爆竹。
)2、鼓励幼儿争做“环保小卫士”,发现并制止那些污染空气的行为,让空气变得更加清新、洁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教案
教学设计理念:
1.《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
在这节课程的学习中,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平衡学生的个性差异。
3.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参与活动实践,通过交流讨论,发现身边其他的大气污染现象,并探究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4.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活动、讨论、动手制作中学习课文。
让学生亲自把文中的大气污染知识办成海报和宣传栏,互相交流,学生既有一种创作的成功感,又有展现成果的激情。
在读、说、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大气污染知识也就在悄然无息中内化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防治措施。
2、初步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烟尘(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二)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保护空气的教学,使学生从小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措施。
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2、提问:看看这些图片给我们提供了些什么信息?
3、指名学生回答。
生1:工厂排放的废气污染了我们美丽的城市。
生2:汽车排放的尾气使人看不清路。
生3:沙尘暴污染了我们的环境。
……
师总结:同学们刚才说了好多,也说得非常好。
这些现象就是大气污染。
(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己看图片,学会从身边的资料获得信息。
)
二.大气污染的概念:
师:什么是大气污染?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阅读后发言:如果大气中的污染物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
师总结:人和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新鲜的空气。
如果大气中的污染物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
这时候我们就说大气被污染了。
师:现在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读
三.大气污染的来源。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头的图片和你平时看到的,思考空气污染的来源有那些? 请学生小组讨论发言:
生1: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
生2: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
生3:我们生活中的炉烟。
生4:垃圾也会释放刺鼻的气味,这也会造成大气污染。
师:生活中燃烧香烟、建筑装饰材料等也会释放一些有毒气体也会污染大气。
师:大气污染源就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同学们请看课本55页中间三幅图片以及图片下面的文字给我们展示了这个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要有以下三个污染源:
(1)工业:比如现在同学们拿的图片上工厂烟囱冒的浓浓的烟。
(2)生活炉灶与取暖锅炉:比如城市里市民们取暖的锅炉和咱们农村里的炉烟等。
(3)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和咱们常见的摩托车排放的尾气等。
师说明:这些废气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比如我们听过煤烟中毒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粉尘(又叫做可吸入颗粒物,比如前几天的沙城暴,我们擦黑板时的粉笔末和打扫教室时的灰尘等)。
四、情景设计与问题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知道了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飞机、轮船排放的废气,居民生活排放的烟尘废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这些是空气主要的污染源,那么大气污染会导致什么结果呢?也就是说大气污染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6页:
学生阅读完回答:
生1.大气污染可以导致臭氧层破坏。
师解释:很好。
同学们来看老师手里的这张图片,蓝色的部分就是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被称为是地球的保护层,它不仅可以把大部分有害的紫外线过滤掉,而且起着净化大气和杀菌的作用。
生2.大气污染可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师解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就是同学们已经熟悉了的二氧化碳,全球气候变暖可以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在地球上产生干旱、热浪等一些列眼中的自然灾害。
生3.大气污染可以导致酸雨现象。
师解释: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酸雨对动植物的危害是很大的,可使动植物受到死亡的威胁。
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张图片就是酸雨对森林的破坏,是本来茂密的森林的叶子变黄、枯萎、脱落,甚至死亡。
(生边汇报师边板书)
五、问题探究、思维升华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地球发生了这么大的灾难,愿不愿意做地球的小卫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怎么样做才能减少环境的污染,把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
生交流汇报:保护大气的措施有:
(1)控制污染源;
(2)发展“绿色工业”,使用洁净无污染的能源;
(3)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4)制订环境保护法;
(5)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地铁,火车等;減少驾车出外;
(6)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地热等),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7)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
(8)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清洁的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为了保护空气不受污染,国家颁布了《环境保护法》。
工厂必须消烟除尘,废气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到空气中去;要改进汽车发动机,减少废气的排放;要大量植树造林等等措施。
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
做个文明的小公民,为社会做一份贡献。
我们应从小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板书: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七.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大气污染的有关知识,现在就请同学们谈谈身边的大气污染现象。
生1:打扫教室时尘土飞扬。
生2:沙尘暴。
生3:摩托车、三轮车、汽车排放的尾气。
生4:垃圾释放的刺鼻气味。
……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我们身边的大气污染问题还知道不少呢,课后请同学们就我们身边的大气污染现象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八、作业设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与大气污染有关的知识。
课后,你们可以把学到的相关知识通过你的巧手,制作成一张保护环境宣传栏或画报,在班级里展出,或在学校里展出,让更多的人来保护环境,重视环境问题,愿每一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板书设计
大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