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泥板 一年级美术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雕泥板|苏少版

教案设计: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雕泥板|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板的基本制作方法和雕刻技巧,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2. 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使学生掌握泥板的基本制作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泥板的基本制作方法,如揉、搓、压、切等。
2. 学习泥板的雕刻技巧,如刻、划、挖、雕等。
3. 创作一件泥板作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泥板的基本制作方法和雕刻技巧,创作一件泥板作品。
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雕刻技巧,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板、雕刻刀、刷子、颜料等。
学具:泥巴、水、塑料布、画纸、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泥板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泥板的基本制作方法和雕刻技巧。
二、基本制作方法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泥板的基本制作方法,如揉、搓、压、切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掌握基本制作方法。
三、雕刻技巧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泥板的雕刻技巧,如刻、划、挖、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实践,掌握雕刻技巧。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件泥板作品。
2. 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欣赏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泥板制作方法:揉、搓、压、切泥板雕刻技巧:刻、划、挖、雕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泥板作品,运用所学制作方法和雕刻技巧。
2. 写一篇日记,记录学习泥板制作的过程和感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泥板的基本制作方法和雕刻技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和雕刻技巧。
一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雕泥板-苏少版

一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雕泥板——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雕泥板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雕泥板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雕泥板的基本技法,如刻、划、压等。
2. 创作一个具有个性的雕泥作品,展示自己的创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雕泥板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难点:如何运用雕泥板技法,表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雕泥板、雕塑刀、泥巴等。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雕泥板、雕塑刀、泥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雕泥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技法讲解:教师讲解雕泥板的基本技法,如刻、划、压等,并示范操作。
3. 创作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运用所学技法,创作自己的雕泥作品。
4. 作品展示: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欣赏、交流。
六、板书设计1. 雕泥板基本技法:刻、划、压。
2. 创作要求:具有个性,展示创意。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个雕泥作品,运用所学技法,展示个人创意。
2. 写一篇关于雕泥板创作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雕泥板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使他们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欣赏优秀的雕泥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美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创作实践的意义创作实践环节不仅是对学生学习雕泥板技法的检验,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雕泥板技法理解的同时,激发创作潜能,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雕泥板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雕泥板》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雕泥板》教案教学设计第3课雕泥板一、教材分析:泥工课可以是学生更加接近大自然。
雕泥板在泥工课中属于浮雕。
通过雕泥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强立体意识,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有助于以后泥工课的开展和深入。
本课的内容包涵了欣赏与创作。
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艺术家们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兴趣。
二、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范画,了解作品的作用,尝试利用刀刻或用泥皮、泥条来做自由制作、装饰和表现,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发挥潜能。
并通过展示、相互交流、收藏等形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大胆利用工具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作品的立意与创作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四、教学准备:师:范作、泥板、刻刀等。
生:泥、刻刀以及自选的一些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步了解浮雕艺术。
1、拿出已经做好的干透的你班拓印。
2、学生尝试拓印并了解(活字印刷术)及浮雕的概念。
3、说说你见过哪些类似的艺术作品。
二、欣赏范图,感受不同时代、地域的作品。
1、浮雕艺术的作用:美化生活,演绎历史、陶冶情操、收藏等。
2、浮雕艺术的材质:多为泥石或木。
3、浮雕艺术的形式:不拘泥于外形,可以是多种多样。
4、浮雕艺术的内容:多样化,动物、花鸟、人物、历史故事以及抽象图形。
5、存在的形式:单幅或成组。
三、讨论探索。
1、选择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展示,并请学生表述。
2、教师展示实物及图片,供学生欣赏。
3、以小组为单位,跺脚度地讲述某一幅作品。
四、勾勒草图。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方案并勾勒草图。
2、教师巡回指导。
3、立意要新,有独特个性,并要主义形式美感。
六、动手制作。
七、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欣赏小组作业。
将每个小组的草图展示。
请创作者讲述设计意图。
二、讨论和研究。
1、通过互评可以对创作草图做适当调整。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雕泥板|苏少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雕泥板|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雕泥板技巧,如捏、揉、压等,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雕泥板作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雕泥板的基本概念与历史背景2. 雕泥板的基本技巧:捏、揉、压3. 雕泥板的创作流程4. 雕泥板作品欣赏与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雕泥板的基本技巧与创作流程。
2. 难点:技法的掌握和创意的发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雕泥板样品、PPT、视频材料。
2. 学具:雕泥、雕泥工具、纸张、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雕泥板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基本概念与技巧讲解:介绍雕泥板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基本技巧。
3. 示范与练习:教师示范雕泥板的制作过程,学生跟随练习。
4. 创意实践:学生在掌握基本技巧后,进行创意实践,创作个人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雕泥板2. 基本概念与历史背景3. 基本技巧:捏、揉、压4. 创作流程5. 作品欣赏与评价作业设计1. 必做题:创作一幅雕泥板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技巧。
2. 选做题:收集不同风格的雕泥板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
课后反思本文档共约500字,符合要求,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精美的雕泥板作品、讲述有趣的雕泥板故事或播放相关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雕泥板的了解或体验,以此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为新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雕泥板丨苏少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雕泥板丨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雕泥板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2. 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雕塑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泥板雕刻的历史、特点和应用。
2. 教授泥板雕刻的基本技法,如塑造、刻画、打磨等。
3. 通过对生活中的物品和场景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导学生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泥板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泥板雕刻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板作品。
难点:如何把握作品的形态特征,以及巧妙地运用刻画、打磨等技法表现作品的细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板、雕刻刀、刷子、毛巾、范例作品等。
学具:泥板、雕刻刀、颜料、画笔、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代泥板雕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泥板雕刻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泥板雕刻的基本技法,如塑造、刻画、打磨等,并进行示范操作。
3. 学生创作: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和场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学生独立创作泥板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泥板雕刻的历史、特点和应用。
2. 泥板雕刻的基本技法:塑造、刻画、打磨。
3. 创作步骤:观察生活、激发创作灵感、独立创作、展示与评价。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泥板雕刻作品,运用所学技法表现生活中的物品或场景。
2. 写一篇关于泥板雕刻的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创作灵感、所用技法、创作过程等。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泥板雕刻的历史、特点和应用,教授泥板雕刻的基本技法,使学生掌握了泥板雕刻的基本技能。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物品和场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泥板作品。
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之间进行了交流和互动,提高了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雕泥板一年级美术

PLEASE ENTER YOUR TITLE HERE
汇报人姓名
01
添加标题
伸出一个手在泥板上印手印 并且在纸上也印一个
02
添加标题
对比
就像这两个长颈鹿,一个是平的,一个是有凹凸的
这种在一个底板上做出凹凸造型的作品 就是浮雕。与平面的绘画相比而言,它 表面在正面看, 后面看到的只是背面的板。
这个浮雕作品 上面是什么造型,你觉得他是用 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用刻的方法。这种是把表示造型的线条刻得低于周围的平面,这种直接 刻出造型线条的是阴刻。可以用刻刀或者牙签、笔等尖头的东西作为刻 的工具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雕泥板|苏少版

教案名称: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雕泥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板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雕泥板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泥板的基本制作方法。
2. 学习雕泥板的基本技巧。
3. 创作一幅具有个性的雕泥板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泥板的制作方法和雕泥板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雕泥板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板、雕刻工具、颜料、画纸等。
2. 学具:泥板、雕刻工具、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一些雕泥板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制作方法的学习:讲解和示范泥板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
3. 雕泥板技巧的学习:讲解和示范雕泥板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动手实践。
4. 创作实践: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雕泥板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泥板制作方法:揉、搓、压、切等。
2. 雕泥板技巧:浅雕、深雕、镂空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雕泥板作品,要求具有个性和创意。
2. 写一篇关于雕泥板制作过程和感受的日记。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泥板制作方法和雕泥板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和个性。
3. 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是否有效。
4. 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合理和鼓励性。
教学设计严谨,内容丰富,教学过程清晰,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造力的培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泥板的制作方法和雕泥板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雕泥板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技能。
一、导入(5分钟)在课程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雕泥板作品,如古代的印章、泥板书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这些作品,教师可以简要介绍雕泥板的历史背景和在文化和艺术上的意义。
接着,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认为雕泥板是如何制作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对雕泥板制作过程的好奇心和兴趣。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雕泥板》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雕泥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雕刻的基本方法;2.开展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3.培养学生对自然事物的观察能力;4.开发学生的空间感、表现感,创造感;5.体验传统文化中工艺的变化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雕泥板》。
三、教学重点1.雕刻的基本方法;2.观察、概括、表现自然事物。
四、教学难点1.如何加强学生的手眼协调;2.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教学准备1.雕刻刀、泥板;2.茶叶、树叶、花朵等自然物品;3.PPT或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学生自主探究1.出示茶叶、树叶、花朵等自然物品,让学生自由地观察。
2.引导学生描述观察到的事物特征,通过过程化问题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例如:“如果我要制作一个泥板,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告诉我呢?”“如果让这些自然物品变成立体图案,你们能想到什么办法?”3.让学生用泥板、雕刻刀等材料尝试雕刻刚才描述的想象西药。
2. 教师示范指导1.学生把泥板细细揉成想要的形状。
2.演示在泥板上进行基础雕刻技巧的操作方法,例如画线、削缩、创造立体感等,为学生操作提供基础技能支持。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更好地加强手眼协调能力和创意。
3. 学生独立操作1.学生独立制作自己的雕刻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尝试制作。
2.在学生制作结束后,让他们彼此评价和交流自己的作品,共同分享,展示和欣赏自己的成果。
七、教学总结1.教师进行学生总结和回顾,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在改进的方面给与指导和建议。
3.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泥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
4.教师点评一些学生典型的艺术创作与创意,并邀请与学生共同一起欣赏他们的作品及作品背后所蕴含的艺术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且在纸上也印一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就 像 这 两 个 长 颈 鹿 , 一 个 是 平 的 , 一 个 是 有 凹 凸 的
这种在一个底板上做出凹凸造型 的作品就是浮雕。与平面的绘画 相比而言,它表面高低不平,但 是因为这些造型是在一块底板上 表现的,所以只能在正面看,后 面看到的只是背面的板。
这个浮雕作品 上面是什么造型,你觉得他是用 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用刻的方法。这种是把表示造型的线条刻得低 于周围的平面,这种直接刻出造型线条的是阴 刻。可以用刻刀或者牙签、笔等尖头的东西作 为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