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全国有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品读全国有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品读全国有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走近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

全国资深教育家斯霞老师终生倡导和实践爱的教育,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于永正是斯霞老师的崇拜者,他始终秉持着这种爱,在30多年的小学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以教为荣,以教为乐。按于老师的学识才华,本可以另谋高就,但他安贫乐道,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于永正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他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和孩子们同唱、同跳、……同乐、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有动作的默契。他能敏锐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懂得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当教师难,当小学老师更难,难就难在一个“小”字上。因为孩子“小”,很稚嫩,需要细心呵护;因为“小”,易受熏陶感染,要尽可能给予正面、积极的影响。于老师50多岁了,依然童心未泯。在课堂上,有时“装猫扮狗”,逗孩子在乐中学;在课外,引孩子玩,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去感受人生,在感受别人的爱的过程中,学会爱人。

于永正老师懂得宽容。他说:“花朵是色彩斑澜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可见,学生不可能齐步走,教育不应搞“一刀切”。有人说,爱是一种能宽容别人的感情。宽容是一种美德。教师的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教学生懂得怎样做人。于老师说:“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要几秒钟。”

爱,也是一种艺术。于永正老师和学生也有许多磕磕碰碰,也曾有过苦恼和困惑。正是对学生的爱,使他“吃一堑,长一智”,成为一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老师娴熟地运用批评的艺术、表扬的艺术,懂得利用小纸条的魔力,或在作文本上画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手……

"老顽童"于永正

"您在我的心目中,不但是一位好老师,而且是一位好的大朋友。您亲切、和蔼。我第一次上您的课时,就不怕您,一点也不怕。我永生也不会忘记您这位思想活跃、开阔,性格活泼的大朋友。"--这是一位叫张婕的学生毕业前写给于永正的信中的一段话。

多年来,几乎所有学生给他写的"评语"中都有"慈爱和蔼"这类字眼。其实,初涉教坛的于永正曾经在学生们心目中是"打人"的"坏老师"。

1962年9月1日,第一天跨进徐州市搬运工人子弟学校三年级(2)班教室的于永正,上课之前就做了一件学生眼中的"坏事"--将两个打架的孩子拉出了教室。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罚站、用粉笔头砸……他几乎全靠这些手段才使班级秩序得以维持。直到有一天,一个愣头孩子朝着他大喊:"老师打人!"

就是这一句怒吼,把他从愤怒中点醒。他开始反省自己:板着面孔说教学生,只能使自己和学生拉开距离。

孩子的眼睛是最清澈明亮的,用于永正的话说是"一面熟悉自己

的镜子。"他渐渐悟出一个道理: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我们就能走进学生、体谅学生,就能和学生融为一体。"

从教四十多年后,当女儿即将走上神圣的教坛之际,于永正给女儿支了20招,招招都表达着同一个理念--"爱生"。于永正对学生的爱,随着岁月的增长,已经一点一滴地渗透到了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

"不知怎的,最近总喜欢将于老师和'老顽童'扯到一起。"江苏省连云港开发区朱曹中心小学的李海老师,新近听了于老师的课后发自肺腑地感慨,他绘声绘色地讲起课堂上的于老师:

不是吗?你看他在课堂上全无一点师道尊严的架子,十足一个大孩子:瞧,《狐假虎威》中,于老师成了那只"东张西望、半信半疑"的老虎,他气急败坏地喊道:"我也没到退休年龄,也没有犯错误,凭什么叫我下岗?"多有趣!

而在《荷花》中,这位六十多岁的老头又翩翩起舞。只晓得他京剧唱得好,谁料他还有这个本领?一到孩子们中间,他就和"老顽童"一样,全乱了套了。可是,孩子们偏喜欢他这样把他们带入神奇的语文艺术殿堂。

"这样的课堂,不也正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的课堂吗?"李海老师说。

这正是永葆童心的于永正。他不仅深谙语文教学的真谛,还洞悉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爱。他了解儿童,研究儿童,与学生同唱、同跳、同喜、同悲,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好朋

友。

"思考者"于永正

请人吃饭主人却忘了,这个笑话的主人公就是于永正。有一年,《小学语文教学》刊登了张庆等撰写的关于他的长篇报道,为了表达对他们的谢意,他定下宴请时间、地点,通知了张庆等人。朋友们都兴奋地按时赴宴,可左等右等一直等到晚上8点。于永正的家离酒店较远,当时家里没有电话,最后大家忍不住饿就先吃起来。而于永正呢,此时却正在家里琢磨写一篇教学论文。因有一个数据拿不准,9点过后,他来到教研主任家询问。教研主任的夫人见到他后睁大了惊愕的眼睛:"你!今天晚上你不是请他的客吗?"

健忘此类事情,在于永正身上经常发生,可让人纳闷的是,无论教哪一届学生,他都能在很短的时间记住全班每个学生的名字;一说起语文教学方面的事,他随口就能说出课文中的内容。

原来,他满脑袋天天都在琢磨语文课该怎么上。为此,他的朋友张庆为他撰写了一幅对联。上联:这也忘那也忘惟上课不忘,下联是:此亦长彼亦长数语文最长。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少拜他为师的青年教师都曾

问过他这样的问题。

他从来都不讲大道理,每次都这样回答:"我有四个习惯,一个爱好。四个习惯一是读的习惯,天天的报纸必读,订的刊物必读,好书必读,读到出色处必记;二是看和听的习惯,天天晚上中心台的《新闻联播》必看,天天早上中心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

节目必听;三是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四是'操笔为文'的习惯。一个爱好是唱京戏。"

这似乎文不对题的回答其实是在告诫每一个人:人是在思考中成熟的,教学也是在思考中日臻完善的。

"庖丁"于永正

多年来,在许多语文老师都津津乐道于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这样烦琐的分析时,于永正的课堂却总是用活教材,在字词句段篇上精心构思,让学生饶有爱好地快乐学习。

三年级有一篇课文叫《水上飞机》,文中要求学生用"究竟"造句。于永正讲到这个内容时,做了一番巧妙的教学设计--

先让学生读书上的句子:"小海鸥想,货轮、客轮啥样的我都见过,就是没见过这种长翅膀的船,它决心去看个究竟。"接着,他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想"看个究竟"的事。学生们说完后,他又将"看"擦掉,先后换成"问"、"探",让学生再说说在生活中碰到的需要"问个究竟"、"探个究竟"的事。

学生的思维被渐渐激活了,发言活跃而出色。接下来,于永正出示了这样一个句子:"这种东西究竟省不省油?"让学生体会"究竟"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当学生知道了这里的"究竟"作"追问"、"追究"讲时,他再请学生仿照例子造句。最后,他引导学生以"恐龙"或者"外星人"为话题,写一段话,用上两个"究竟",一个表示结果,一个表示追究……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短短的一节课,学生的听、说、读、写都得到了扎实的练习。350多页的《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都是他经

验的真实记录。

人们常用"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比喻技能上极高的境界。有人说,将于永正比喻为语文教学的"庖丁",绝非言过其实。

"教科书"于永正

有人问于永正:"你当了特级教师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他说:"最大的感受是觉得--我应该是一本写着一个大大的'人'字的教科书。"

在他看来,当学生用稚嫩的小手轻轻翻开语文书的第一页时,也就翻开了"老师"这本书的第一页。所以,他总是要求自己一方面不断为自己写上新的内容,一方面不断修改过去已经写的那一部分。

讲《曼谷的小象》一课,之前他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开场白就说,曼谷是一座终年百花盛开、景色迷人的城市。它是世界上名字最长的城市,汉字译音全名是"共台甫马哈那坤奔他哇……"他憋足一口气念出40个字。学生们咯咯地笑起来。为了把这40个字念流畅,他课前不知练了多少遍。

多年后学生长大成人了,还经常回味着于老师的课堂,有的学生竟能再现他当年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见,"老师"这本书,多点知识性、趣味性,学生读起来就会有味道。

但是,在于永正看来,一本书光有知识性还不够。中国人更看重的是"道"。所谓"文以载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次班里大扫除,他都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劳动;发现学生的桌子下面有纸屑,他总是不声不响地走过去,弯腰捡起来。他时刻从"学"和"

身"这两个方面写好自己这本书。

他说:爱--是"老师"这本书的主题。

小学语文名师特级教师李明新

小学语文名师:特级教师李明新 李明新北京小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教育评估院特聘专家,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五四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青联委员,曾被授予美国华裔陈香梅校长奖章,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目前主持国家级课题《关于培育优质学生群体的实践研究》,致力于语文教育与学校教学管理创新研究与探索,曾于1995年获全国首届小学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二十年来形成其“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思想,出版课改专著《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活力说》《建构主体性课堂教学》等,其中课改专著《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获首届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今年以来多次积极、认真参与对全国各地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受到教育部、中华慈善总会等组织者的称赞。 2007年主要讲学: 2月,语文教学改革与学生语言发展(新加坡后港学区) 4月,执教《趵突泉》(新生代语文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4月,执教《趵突泉》;讲座《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江苏泰兴黄桥)5月,《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参与中华慈善总会培训全国农村地区骨干教师活动) 6月,《课程改革呼唤教学创新》(参与辽宁建平县农村校长、教师培训活动) 7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再次参与中华慈善总会培训全国农村地区骨干教师活动) 8月,《课程改革呼唤教学创新》(参与河北邯郸市农村校长、教师培训活动) 8月,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讲座《怎样上好语文课》(参与教育部组织实施

的全国农村教师课改培训工程) 9月,《提升价值是有效教学的崭新追求》(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贵阳年会) 10月,《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参与青岛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11月,《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参与广东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2007年主要著述: 1.《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3月发表于《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2.《从中间人到中坚力量》(5月发表于《中小学管理》杂志) 3.《没有终点的追求》(9月发表于《人民教育》杂志) 4.《提升价值是有效教学的崭新追求》(10月发表于《中国教育报》) 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这是李明新老师从事多年语文教学实践所悟出的“理”,也是虚心学习前辈和同仁先进语文教学经验的体会。“实”与“活”作为一种语文教育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语文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指导当前的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尤其是在防止和克服语文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等方面,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何谓语文教学的“实”与“活”?特级教师李明新对此有明确的回答。他说:“我力求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实现两点基本的思想:一个是…实?,一个是…活?。…实?就是要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朴朴实实,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使学生学有所得,真的能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起良好的语文素养。…活?就是要讲求教学的艺术性,生动地教学,教师目中有…人?,课上师生互动,让语文教学深入人心,润物无声:教师在课堂上因学而导,神彩飞扬,欲罢不能;学生在课上学语文如沐春风,在课外学语文其乐融融。”从这个界定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明新的语文教学是求真、求实、求新。求真,就是尊重语文的本来面目,坚守语文本真。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循着语文教学规律和特点进行教学。求实,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求新,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不墨守成规,强调在继承中创新。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实”与“活”语文教育思想是在李明新老师近2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它不仅有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积累,而且还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实”与“活”,强调尊重语文的本来面目,坚守语文本真,充分体现其语文教育思想的哲学理论依据。“实”与“活”的语文教学,强调突出语文的性质。正如李明新所说“…实?与…活?的教学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他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实践的。我曾多次深入课堂听李明新老师讲课,也曾多次和他面对面地切磋探讨语文学科的性质。我认为,李明新老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解和把握是正确的。他深知“语文学科的性质左右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决定着语文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所以,在李明新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始终贯彻这一基本思想,牢牢把握住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这是李明新老师语文教育思想的学科理论依据。除此之外,“实”与“活”的语文教育思想还有“教学论”等理论依据。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实”与“活”的语文教育思想是科学的语文教育理论。 “实”与“活”的语文教学,核心在思想,重点在实施。没有思想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李明新在语文教学中,勇于实践,善于思考,主张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比如,他在《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一书中曾写道:兴趣是怎样流失的?主体是怎样丧失的?“儿童”是怎样

听教育讲座后的心得体会篇

听教育讲座后的心得体会7篇第一篇:《听教育讲座的心得体会》上周四,儿子所在的小学组织了一场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了北京关工委的专家讲课,虽然讲座时间并不长,但我受益匪浅,有几点体会: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家长应该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所以,每个家长都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就可以,并不只是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是称职的,放养也需要一定的度,还需要家长收放自如地加以教育、规划,促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长!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教育孩子,这种效果明显不会有效。你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却惬意地看着烂俗的电视剧,玩着网游,这让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则,比千言万语都更管用。

比如预习功课,上课认真听讲,和老师同步思考、加强互动,等等。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却不懂得帮助孩子总结好的学习方法,也许并不能及时收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寒暑假,借来下学期的书本,让孩子抽时间预习功课,对孩子下学期的学习是有益的。 都说孩子还是自己的好。所以说,从内心赏识自己的孩子,应该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只是,家长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的不如意就苛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工作压力等原因而迁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孩子的诚实、善良、守信,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备的。能一口气说出孩子10条以上优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家长要互相尊重,文明礼貌待人,营造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这也是孩子健康成长必须的良好环境。让孩子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最好能把家长当成朋友,和你分享成长中的困惑,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5、同孩子一起成长

课堂上的“艺术人生 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学经验--小学教学组

课堂上的“艺术人生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 的教学经验--小学教学组 课堂上的“艺术人生” ——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 蔡蔚 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于老师的魅力,那种挥之不去的教益给我自身的教学以诸多启示。当脑中不时再现于老师讲授<全神贯注)的精彩片断时,我决定就我的视角、我的体会试着走近于老师,走进他那精彩课堂…… 一、尊重赢得尊重 纵观于老师的课,不难发现,他始终将同学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沛发挥同学的主动性。对同学的答案,即使是有误的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同学的思维一步步导向正确的一面。从语文教学上看,同学在于老师的协助下,找到了正确答案;但就一个同学的发展来看,于老师为同学赢得的是对自身的肯定。所以说,教师在尊重同学的同时,不只培养了同学的再考虑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尊重同学的教师同时也会赢得同学的尊重,所以同学们都打心里喜欢于老师,喜欢他的课,喜欢他独特的教学方式。这种“尊重”也使得于永正老师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尊重”的长者。 二、幽默的语言——课堂的“佐料” 假如将一堂语文课比作一碗方便面,那么幽默的语言就如方便面的“佐料”,给整堂语文课加入了无穷的滋味。我们无妨从一个课堂片段中来领略于老师作为“幽默语言大师”的魅力。 《狐假虎威》片断: 师:是的。“扯着嗓子说”的“扯”懂吗?(老师边说,边用双手做了个“拉”的动作。) 生:是拉的意思。 师:不错,“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什么呢? 生:拉嗓子。(笑声) 师:把嗓子拉长?(说着,双手做了个拉喉咙的动作。)这能受得了吗?(众笑) 想一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 (同学朗读第二节) 于老师的“课堂幽默”不只让同学轻松掌握了知识,而且还一点点地形成了一种内在的东西——一种从于老师身上感染到的幽默气质。 三、讲台——另一种“舞台” 于老师将“三尺讲台”变成“舞台”,将课文中难以理解的笼统的内容演化为一种“扮演”,使老师和同学扮演课堂特定剧本中的演员,从而在扮演中获取更直接、更深刻的知识。 《草》是白居易的名作之一,赞美了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学过课文之后,为了检查同学的学习情况,于老师又设计了一个经典的检查环节。用戏剧语言形容的话,即第一幕”于老师扮演某同学的妈妈”,主要检查同学的背诵情况;第二幕“于老师扮演某同学的哥哥”,以“哥哥”

最新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名录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最新名录 北京 宁鸿彬北京第八十中学。1936年生,北京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65年毕业(进修)于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普教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委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顾德希北京四中。生,北京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89年评为特级教师。北京市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李裕德北京大学附属中学。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 陶伯英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成员 赵大鹏北京市东城区教研室 程汉杰北京市铁二中 申士昌北京市西城区教研室 陈天敏北师大实验中学(语文组长) 程翔北大附中(副校长)。1963年生。 王大绩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京市中学语文学会理事。 韩军清华附中教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新语文领军人物。 上海 于漪(女)1929年2月生,江苏镇江人。195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先后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工农速成中学,上海扬浦中学,上海第二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评为特级教师。 朱泳燚1940年生,上海人。1960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先后中苏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常熟教师进修学校,常熟师范学校,常熟第二中学,常熟中学任教。1984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特约编审。

林炜彤1920年生,江苏如东人。1936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小学教过几年书,1939年到上海读大学,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任教至1992年10月离休。1981年评为特级教师。 钱梦龙1931年生,上海嘉定人。初中毕业后辍学,1951年到中学教美术,不久转教语文。1980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获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金钥匙”奖章。现为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经多年探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框架,以“自读、教读、复读”为基本课式的“导读”思路。 徐振维(女)1932年生,江苏宜兴人。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西安第二女中、西安第三中学、上海五四中学任教,1977年调任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员。曾主持“课时分段,扩大阅读”的语文教改实验大获成功。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始担任上海市H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担任过国家教委中小学语文审查委员。1994年12月27日逝世。 张大文上海复旦大学附中 方仁工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 陈钟梁上海东方教育中心(副主任) 程红兵上海建平中学 河北 时雁行1920年生,河北河间人。1950年任赤峰中学语文教师,1952年调河北师大附中。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 李风平华北油田供应处中学。1956年生,河北人。全国优秀教师。 许建国河北黄骅中学(副校长)。1963年生。1993年起四年间从一级教师破格为高级教师,又破格为特级教师。 江西 张富1935年生,江西临川人。1955年当上乡村中学教师,1980年调南昌第三中学。1991年评为特级教师。1986年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听优秀教师讲课心得(精选5篇)

听优秀教师讲课心得(精选5篇) 听优秀教师讲课心得一:听优秀教师讲课心得星期五下班后,我们去岐江小学听了梁老师的一堂课,真的是感受颇深。 梁老师讲课的主题是:教育——渡人渡己的事业。她以自己十几年来真实的教育人生为例,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之前就听过梁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她的课堂感染力真的让人觉得上语文课是一种享受。她的表情永远是笑咪咪的,正如她所说的,过着幸福的教育人生。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也要努力去做到,我每天走进课堂时,用内心的一面镜子照一照,我的脸上有笑容吗?或许用另外一中心态去面对,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吧!真的就象这句话“我的心中有春天,我的眼里就会有芳菲。”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尝试着先从学生的优点上去看他,充分发挥我们的育人智慧,我想一定会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 还有第二个话题对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很有帮助。我们上语文课,是教孩子课文,还是教孩子阅读?特别是对我们一年级,阅读就更加重要了,因为一篇课文指导孩子多读几次,孩子自己就可以理解课文的内容了,如果老师有过多的讲解或分析其实有点多余。 平时忙忙碌碌的工作,觉得还是忽略了自身的学习。作为老师,一定要具备学习品质,我想梁老师,她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能这么好,跟她每天看书读书是分不开的。选择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因为谁也不想选择却步! 最后,梁老师还送给我们一句话。修炼性格——从容淡静,心境平和,少计较外界,多要求自己!我想以后我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想想这句话。让自己做一名快乐的教师,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听优秀教师讲课心得二:听优秀教师讲课心得(1007字)在我县近期开展的学习我县优秀教师活动中,我们集体学习了我县优秀教师王春川、张海丽等4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我深深地被一些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吸引着、感染着、震撼着,他们不愧是育人的模范、师德的楷模、我们的榜样。在他们身上,谱写了一曲曲爱岗敬业的时代最强音。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以下本人学习优秀的教师的心得体会: 一、立足本质,对学生献出一片爱心。 这些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

听老师讲课的心得体会【精品】

听教师讲课,能够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下面是整理的听教师讲课的个人心得,欢迎阅读! 11月来,我去聆听了“绿城之秋”的多节数学教学课,回想每一位老师的课,真的是受益匪浅。人们常说:听名师讲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他们在课堂上并非单纯作为教师在讲课,同时也是作为艺术家在表演,他们总是以自己独有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艺术风格的教学,感染着学生,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下面具体谈谈我的一些收获和心得体会: 一、首先学会的是:学会了如何去听课:(一)听课时该听什么。听一节课,应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听课时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注教师的教,它包括:第一,重点难点的突破,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能否突破,标志着这节课的成功与否;第二,板书及教学媒体运用;第三,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是关注学生的“学”。(二)听课时的角色定位:既是审美者,也是参与者。我们要多学习名师们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所以在听课时,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 听课听什么呢?我们师范生听课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吸收经验。所以我们去听课的首要的目的是要看名师们怎样教。还要听课堂设计,听教师怎样讲,看学生怎么学;要以审美的心态去听课,以参与者、研究的心态去听课;听课后的还要及时地反思、总结。 二、现在,回味所听的数学课和数学报告,总的说来,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名师们都善于挖掘课程,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景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出奇制胜的效果。 这些观摩课,导入新课有的是创设认知冲突的思维情景,使孩子徘徊在思维的矛盾中,从疑问中产生“探个究竟”的想法,如王宏伟老师的《比赛场次》、黄世忠老师的《中位数》;有的是创设悬念,紧扣学生心弦,造成求知若渴的状态,如徐斌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的是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让孩子们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产生非要学习的愿望,老师的《数学广角》、郭广成老师的《打电话》、郭莉老师的《秒的认识》。不论是以“情”、以“境”、以“疑”、以“趣”来开讲,都是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它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全过程的匠心思考,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它表现出教师创造性教学艺术的设计。 (二)教师很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重视过程、注重体验。 (三)善于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能适时热情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展示课上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个个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中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课堂上师生情感的

特级教师于永正访谈

语文建设2012.12 人生是花,语文是根 ——特级教师于永正访谈 1962年,于永正老师踏上小学老师岗位,到2012年,从教整整50周年。于老师跟一般的语文老师不太一样,他教语文,却提倡学生人人学一样乐器;教语文,却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玩;教语文,却很少分析课文而是跟学生一起写、一起说、一起读。于老师还爱唱京剧,写得好书法,写得好文章。有时候,他说自己教的不是语文,而是孩子;有时候,他说自己至今还是像孩子般好奇、贪玩;有时候,他说自己教了五十年书才知道该怎么教。以上种种,可以归结为于老师对语文的理解:“人生是花,语文是根。”亦可以为于老师的如下课堂教学理念做一些注解“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这应是做语文教师的最高境界吧。这样说,于老师大概要反对的,他会说:“没有什么,我只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 至今,“于永正”三个字似乎已经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是简单、扎实的教学风格的象征,是细心、耐心的教学方法的象征,更是把孩子当成孩子、把语文当成人生之根的教学思想的象征。在于老师从教50周年之际,本刊采访到他,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不简单的语文老师。

语文最有情 李节(以下简称“李”)在庆祝您从教五十周年的研讨会上,您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您说:“教了五十年书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为什么这么说? 于永正(以下简称“于”):类似的话,李吉林老师也说过。她自己说是“长大的儿童”,我还说过“要蹲下来看学生”的话。这都是形象的说法。意思是说,老师要有一颗童心,要与儿童相似。比如说吧,为一年级的小朋友朗读《乌鸦喝水》,就不能用“大人腔”,无论是语气还是表情,都要活泼些、生动些,就像当年孙敬修老师给小朋友讲故事一样。如果适当加些手势之类的体态语,小朋友会更喜欢,更容易进入文本。五十年前我这样读,五十年后还这样读,而且比年轻时读得更认真、更生动。小朋友听了,不但乐了,而且会情不自禁地拿起书来,眉飞色舞地读起来。 童心不泯,就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一次我们带学生春游,来到湖边,学生要求划船,班主任不答应,怕出危险。我说:“有工作人员和我们在呢!怕这怕那,什么都办不成呀!要理解学生——划!”学生欢呼雀跃。 最近我重读萧红写的《祖父的园子》,被深深地触动了。老师也好,家长也好,不要把学生“看”死了,“管”死了!给他们留出自主发展的空间,允许他们玩,允许他们调皮!当老师的,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呀!

听优秀老师讲课心得体会【精品】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授课技能,每学期,学校都要给教师布置一定数量的听课任务。下面是听优秀老师讲课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我是第一次在现场观摩名家的课,吴老师的课让我感觉亲切自然,也有几点认识。 1、课堂教学中注意学习方法和习作方法的指导。 她在《生命生命》一课教学中就如何写读书笔记,怎样去概括、怎样读书、怎样表达更有层次都予以了具体的方法指导。我们都指知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于渔”,让学生学会方法才是真正的学习。 在看图作文中,她就重点的指导了学生怎样写开头,怎样写内容连贯,怎样写结尾,怎样对习作进行修改的习作方法。并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运用这些方法,将一节完整的习作指导课呈现在我们面前。 2、准确的课堂预设能力和精彩的处理让人佩服。 理解“有限”与“无限”这两个词语是感悟生命真谛读懂作者的关键,吴老师准确的预设出学生不能说出这两次的意思,而做了充分的准备,抓住时机展示杏林子的创作时间表和作品,使这种课堂生成的问题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十分精彩。 在看图习作中她就提前预设出了学生看图习作固有模式的弊端,并采取了有效地方法予以突破。这一点还是在她说课时我才知道的,我想当我们的学生在习作中出现老套俗的现象时,不能表达真情实意时,是不是需要帮助学生走出固有模式呢? 听完吴老师的课后我有个疑问,为什么她要把两课时一下子上完?从时间上看,这两节课都是分钟,正好是两个课时;从教学内容上看,也可以清晰的划分成两个课时。我想她是要为我们呈现一个完整的精讲课目教学和习作教学的过程吧。不知道大家怎样看这个问题? 听陈老师讲课,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陈老师的课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后来又仔细读了陈老师的著作《总裁,不只是管理者》,平实的语言,内容却博大精深,精彩纷呈,很多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让人读起来很轻松却饶有兴趣。近来,陈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些妙语会不经意跳入脑海里,在我心里产生巨大的共鸣。闲暇时会细细品味陈老师课堂上讲的一些话,越品越觉得里面有大智慧。陈老师无疑是一个很特别的老师,他创造的 C咨询式教学培训模式,使他与其它老师明显地区别开来,这不禁让我想起他上课时说过的话:“什么是竞争力,竞争力就是把自己区分出来的能力。怎么把自己区分出来,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做同样的事”。陈老师无疑是有竞争力的,他知道学生们需要什么,怎样吸引学习,而他授课的范畴,已经远远超过了《策略领导学》的范畴,让人受益非浅,印象深刻。 陈老师话语一:企业家先做人,后做事: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感悟: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条朴素而深刻的真理。俗话讲,做官一时,做人一世,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做官,可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企业家要想获得长久的成功,首先要具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育教学心得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育教学心得 本文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和初为人师的女儿的谈话要点,凝聚了于老师长期的教育教学心得。现转载在这儿,与大家共勉。 一、老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铃声落了,教室里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低年级小朋友尤甚),你不要发脾气,而是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此时,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现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 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的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某一组某一人仍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再无效,则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词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学习。 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句:“噢,我知道了,你叫李勇,你叫王强。”(心中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特别上高年级的孩子,他们会知道老师这样做、这样说的意思。这叫给他们个“下马威”,也叫“杀鸡给猴看”——这样说有些不好听,我表达的只是我们的目的。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走进教室。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真的,有些小朋友不是比想象得那么可爱。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是规矩,就要和学生约法三章——上课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 二、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神十足。走进课堂,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尽量不要吼叫。训斥只可偶尔为之。 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动、好说的学生。可以请他们做点事——比如读书、读单词、表演、到黑板上默字等。这叫“以动治动”。 最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但话要简洁明了,忌婆婆妈妈式的唠叨。 这样的表扬会更有效: “第二组同学坐得最端正。”——如果班级里某一角落出现“骚动。” “李勇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如果李勇的同桌走神了,或者在做小动作。 “小强同学善于思考。”——如果小强的同桌读书心不在焉。 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必要时,把个别学生座位调动一下。“请小勇和李丽对调一下座位。”最好把个别自觉性差的学生调到离老师近的位置。 对此类问题,处理要果断,快刀斩乱麻,不必说为什么。 最不得已的手段是惩罚——如罚他停课。但最好不要在上课时请他到办公室去,那样做,容易闹僵;碍于面子,他硬是不去,你会很尴尬的。最好当众这样说:“孙浩同学,下节课你必须到办公室去,因为你太影响大家了,这是老师[迫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访谈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访谈 1.您叫小学生读教材之外的古诗文有多长时间了?主要是用自己编写的教材吗? 我教小学生读教材之外的古诗文由来已久。记得1981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就每周教学生读1至2首古诗。那时我教的班,从三年级带至五年级,学生背诵了几百首古诗词,积淀了丰富的古诗文底蕴。学校每次公开课都让我展示,我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听课老师的广泛好评。 开始教学生背诵古诗文没有现成的教材。我们学校到了2009年时,组织专家和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12岁以前的语文》,才有了我们自己的教材,解决了老师教学零碎性和没有系统性的问题。《12岁以前的语文》教材一共6册,每年级一本,教材一经教育科学社正式出版,就得到语文教师和家长的热烈欢迎。现在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市,200多所学校加盟“12岁以前的语文”团队,在全国共举办3场“12岁以前的语文”高层论坛。 2.在古诗文学习方面,您制订教学计划吗?是什么样的计划?怎么安排国家语文教材与古诗文教材的教学时间? 当然制订教学计划。 我个人认为诗歌教学应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诗歌为辅。一二年级可以历代著名绝句为主,约80首左右。三四年级可以唐诗为主,

约80首左右。五六年级可以《诗经》、《古诗19首》、《楚辞》、《宋词》节选为主,大约80首左右。现代中外诗歌可以名家短篇为主,精选冰心、泰戈文、普希金等名家适合小学生诵背的名篇约60篇,这样小学阶段古诗加现代诗约300首左右。真正达到古人所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诗使人灵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通过诗教涵养我们民族的气质,培养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 我提出在小学阶段增加语文经典诗文教育的的观点,一线教师最大的疑问就是这么多内容怎么教? 一、时间如何分配?可向韩杏娥老师学习,压缩教材教学时间。韩老师两周教完一本书,如果我们有困难,能否两个月或三个月教完一本书,挤出一半时间来教国学、诗歌、儿童文学经典。另外,每天早读时间可让学生诵读国学和诗歌经典。一日之计在于晨啊!每天早上读10—20分钟,一年下来时间就非常可观了。 二、现有教材怎么教?现有教材基本上是由一篇篇白话文组成,学生阅读理解不是主要问题。因为白话文已写得很白很直很露了,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反复咀嚼品味的了。一般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提一两个关键问题理解课文,接着可背诵文章写的精彩的成语、句子或片段即可。大可不必在理解课文上挖过来挖过去,浪费时间。这样一来,大块时间可以节省下来,为校本教材的学习赢得时间、赢得教学的主动权。 三、国学、诗歌经典怎么教?国学诗歌经典因其语言精炼,富有韵

听教师讲课心得体会

听教师讲课心得体会 听教师讲课心得体会1 星期六,英言中心校的教师到我校多媒体教室听了优秀教师的讲课,领略了年请教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教师课后的经验交流. 王老师的新——新理念,他的一节课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不复制别人的思路,努力把课讲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他新的理念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他认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充分尊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和-谐地发展 .思路新--即体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新手段--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又进

入课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老师的趣——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老师创设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形象地把分针比喻成长腿的兔子,把分针时针比喻成短腿的乌龟.学生非常兴趣地、愉快地闯入认识时分的世界. 听教师讲课心得体会2 学习优秀的教师讲课的心得体会前段时间,我们不但看了很多优秀老师的讲课视频,还亲身听了一堂高文兰老师的讲课,她是20xx 年重庆理科状元的生物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学习的楷模。感觉自己与这些优秀教师相比还有太大的差距。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以下我学习优秀的教师讲课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全国小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推荐书目

全国小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推荐书目 2011-10-21 11:03:29 作者:李蕾来源:浏览次数:8577 窦桂梅推荐书目: 1-2年级: 必读: 1、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 2、逃家小兔 3、我爱我爸爸(绘本) 4、红鞋子 5、爷爷一定有办法 6、安徒生童话选(拼音读物或绘本) 7、格林童话选 选读: 1、哪吒传奇故事(童趣出版社) 2、王一梅童话系列(王一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汤素兰等明天出版社) 4、晚上的浩浩荡荡童话(梅子涵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5、可爱的鼠小弟(日中江嘉美、上野纪子著,赵静、文纪子南海出版社) 6、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日宫西达也著,杨文译,浦蒲兰绘本馆) 7、丁丁历险记(英迈克法尔著,邹晓平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8、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英罗尔德达尔,代维译,明天出版社) 9、胡萝卜种子 10、小精灵的秋天

11、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 12、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周锐) 13、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挪威埃格钠) 14、兔子坡(美国罗伯特罗素) 15、稻草人(叶圣陶) 3-4年级: 必读: 1、活了一万次的猫(绘本)或森林大熊(绘本) 2、几米作品--森林畅游或月亮不见了 3、夏洛的网(美怀特著,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4、时代广场的蟋蟀(美乔治塞尔登) 5、长袜子皮皮(瑞典林格伦) 6、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 7、犟龟(德米切尔恩德) 选读: 1、笨狼的故事(1\2\3)(汤素兰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足球大侠(张之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3、狐狸小学的插班生(北董,春风文艺出版社) 4、小巴掌童话(张秋生,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5、蓝鲸的眼睛(冰波,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6、女巫(英罗尔德达尔,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 7、魔法师的帽子(芬兰托芙杨松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 8、帅狗杜明尼克(美威廉史代格著,赵永芬译,新蕾出版社) 9、文身狗(德保罗马尔著,陈俊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10、大盗贼(德普鲁士勒陈俊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品读全国有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走近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 全国资深教育家斯霞老师终生倡导和实践爱的教育,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于永正是斯霞老师的崇拜者,他始终秉持着这种爱,在30多年的小学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以教为荣,以教为乐。按于老师的学识才华,本可以另谋高就,但他安贫乐道,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于永正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他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和孩子们同唱、同跳、……同乐、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有动作的默契。他能敏锐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懂得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当教师难,当小学老师更难,难就难在一个“小”字上。因为孩子“小”,很稚嫩,需要细心呵护;因为“小”,易受熏陶感染,要尽可能给予正面、积极的影响。于老师50多岁了,依然童心未泯。在课堂上,有时“装猫扮狗”,逗孩子在乐中学;在课外,引孩子玩,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去感受人生,在感受别人的爱的过程中,学会爱人。 于永正老师懂得宽容。他说:“花朵是色彩斑澜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可见,学生不可能齐步走,教育不应搞“一刀切”。有人说,爱是一种能宽容别人的感情。宽容是一种美德。教师的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教学生懂得怎样做人。于老师说:“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要几秒钟。”

爱,也是一种艺术。于永正老师和学生也有许多磕磕碰碰,也曾有过苦恼和困惑。正是对学生的爱,使他“吃一堑,长一智”,成为一名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老师娴熟地运用批评的艺术、表扬的艺术,懂得利用小纸条的魔力,或在作文本上画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手…… "老顽童"于永正 "您在我的心目中,不但是一位好老师,而且是一位好的大朋友。您亲切、和蔼。我第一次上您的课时,就不怕您,一点也不怕。我永生也不会忘记您这位思想活跃、开阔,性格活泼的大朋友。"--这是一位叫张婕的学生毕业前写给于永正的信中的一段话。 多年来,几乎所有学生给他写的"评语"中都有"慈爱和蔼"这类字眼。其实,初涉教坛的于永正曾经在学生们心目中是"打人"的"坏老师"。 1962年9月1日,第一天跨进徐州市搬运工人子弟学校三年级(2)班教室的于永正,上课之前就做了一件学生眼中的"坏事"--将两个打架的孩子拉出了教室。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罚站、用粉笔头砸……他几乎全靠这些手段才使班级秩序得以维持。直到有一天,一个愣头孩子朝着他大喊:"老师打人!" 就是这一句怒吼,把他从愤怒中点醒。他开始反省自己:板着面孔说教学生,只能使自己和学生拉开距离。 孩子的眼睛是最清澈明亮的,用于永正的话说是"一面熟悉自己

语文特级教师名录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名录 北京 宁鸿彬北京第八十中学。1936年生,北京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65年毕业(进修)于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普教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委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顾德希北京四中。生,北京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89年评为特级教师。北京市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李裕德北京大学附属中学。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 陶伯英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成员 赵大鹏北京市东城区教研室 程汉杰北京市铁二中 申士昌北京市西城区教研室 陈天敏北师大实验中学(语文组长) 程翔北大附中(副校长)。1963年生。 王大绩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京市中学语文学会理事。 上海 于漪(女)1929年2月生,江苏镇江人。195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先后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工农速成中学,上海扬浦中学,上海第二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评为特级教师。 朱泳燚1940年生,上海人。1960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先后中苏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常熟教师进修学校,常熟师范学校,常熟第二中学,常熟中学任教。1984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聘为特约编审。 林炜彤1920年生,江苏如东人。1936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小学教过几年书,

1939年到上海读大学,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任教至1992年10月离休。1981年评为特级教师。 钱梦龙1931年生,上海嘉定人。初中毕业后辍学,1951年到中学教美术,不久转教语文。1980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获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金钥匙”奖章。现为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经多年探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框架,以“自读、教读、复读”为基本课式的“导读”思路。 徐振维(女)1932年生,江苏宜兴人。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西安第二女中、西安第三中学、上海五四中学任教,1977年调任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员。曾主持“课时分段,扩大阅读”的语文教改实验大获成功。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1988年始担任上海市H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担任过国家教委中小学语文审查委员。1994年12月27日逝世。 张大文上海复旦大学附中 方仁工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 陈钟梁上海东方教育中心(副主任) 程红兵上海建平中学 河北 时雁行1920年生,河北河间人。1950年任赤峰中学语文教师,1952年调河北师大附中。1986年评为特级教师。 李风平华北油田供应处中学。1956年生,河北人。全国优秀教师。 许建国河北黄骅中学(副校长)。1963年生。1993年起四年间从一级教师破格为高级教师,又破格为特级教师。 江西 张富1935年生,江西临川人。1955年当上乡村中学教师,1980年调南昌第三中学。1991年评为特级教师。1986年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江苏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

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 杨翠花 2013年3月

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2013年3月23——24日,这两天我有幸参加了“名师大课堂”的讲课说课活动,使我深受震撼,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促发展,以简化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本次课堂教学活动中再次得以体现。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名师的语文课堂就是我们身边的课堂,没有过多地追求形式,没有刻意去运用多媒体,没有过度追求课堂的热闹。在每节课堂里,教师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安静下来,智慧飞扬,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他们精彩的导语,无痕的过渡,真诚的评价,贯穿始终,无一不是欣赏、赞美、鼓励学生的话语,让人觉得自然、流畅、舒服、轻松。 从名师们的授课中,深受启发,归纳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众位名师的课,展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次听的几节课,在她们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发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

2、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她们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以情生情。 3、把阅读教学看成是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体会”、“品味”、“感悟”还给了学生。同时,在她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在新课标的条件下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确实该对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问题重新认识。 4、从他们的授课中,可看出,她们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实处。 听名师讲课,如同与大师对话。听完他们的课后,我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他们的课能讲得这样好?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授课内容之所以能够如此丰富,首先在于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如果没有平时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把问题阐述得这样全面透彻。其次,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其“勤于思考”的精神。最后,他们的成功还在于其对教学认真的态度,在于其持之以恒的认真与留心,在于其不断努力向前的勇气。

全国小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推荐书目

全国小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推荐书目窦桂梅推荐书目: 1-2年级: 必读: 1、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 2、逃家小兔 3、我爱我爸爸(绘本) 4、红鞋子 5、爷爷一定有办法 6、安徒生童话选(拼音读物或绘本) 7、格林童话选 选读: 1、哪吒传奇故事(童趣出版社) 2、王一梅童话系列(王一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汤素兰等明天出版社) 4、晚上的浩浩荡荡童话(梅子涵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5、可爱的鼠小弟(日中江嘉美、上野纪子著,赵静、文纪子南海出版社) 6、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日宫西达也著,杨文译,浦蒲兰绘本馆) 7、丁丁历险记(英迈克法尔著,邹晓平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8、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英罗尔德达尔,代维译,明天出版社) 9、胡萝卜种子 10、小精灵的秋天 11、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 12、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周锐) 13、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挪威埃格钠) 14、兔子坡(美国罗伯特罗素) 15、稻草人(叶圣陶) 3-4年级: 必读: 1、活了一万次的猫(绘本)或森林大熊(绘本) 2、几米作品--森林畅游或月亮不见了 3、夏洛的网(美怀特著,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4、时代广场的蟋蟀(美乔治塞尔登) 5、长袜子皮皮(瑞典林格伦) 6、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 7、犟龟(德米切尔恩德) 选读: 1、笨狼的故事(1\2\3)(汤素兰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足球大侠(张之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3、狐狸小学的插班生(北董,春风文艺出版社) 4、小巴掌童话(张秋生,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5、蓝鲸的眼睛(冰波,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6、女巫(英罗尔德达尔,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 7、魔法师的帽子(芬兰托芙杨松任溶溶译,明天出版社) 8、帅狗杜明尼克(美威廉史代格著,赵永芬译,新蕾出版社) 9、文身狗(德保罗马尔著,陈俊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10、大盗贼(德普鲁士勒陈俊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1、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英罗尔德达尔) 12、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杨鹏) 13、蓝鲸的眼睛(赵冰波) 14、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加拿大西顿) 15、嘭嘭嘭(童喜喜) 16、大林和小林(张天翼) 17、狐狸列那的故事(浙江少儿出版社) 18、美丽的巴拿马(德米切尔恩德) 19、中国童话(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0、汤姆索亚历险记 5-6年级: 必读: 1、失落的一角(绘本南海出版社) 2、草房子(曹宇轩)(新版) 3、小王子(法圣德克旭贝里) 4、哈里波特系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