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考点:托尔斯泰简介及其代表作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作品主题: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
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简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o Nikolayevich Tolstoy),俄罗斯作家、思想家,被认为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融合了个人的思想探索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和他的重要作品。
生平概述托尔斯泰于1828年9月9日出生在俄罗斯一个贵族家庭。
他在一个宽容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中长大,早年的教育对他的后来的作家之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他接受了传统的家庭教育,并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接受了更加正规的教育。
尽管托尔斯泰在大学里学习法学,但他的热情很快转向文学。
他开始写小说和短篇故事,并逐渐获得了一些成功。
然而,这个时期的托尔斯泰仍然是一个自我怀疑、思考和探索的个体,他渴望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真实性。
1851年,托尔斯泰参军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
这段经历对他的精神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使他开始直面关于战争、人性和生命的基本问题。
从那时起,他的作品逐渐变得更加深思熟虑和关注社会问题。
托尔斯泰一生中经历了许多个人的和精神的转变。
他试图寻找人类存在的意义,并在宗教和哲学的思考中找到答案。
他在其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探讨了这些主题,但他的思想始终围绕着个人的责任和真理的追求。
重要作品《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以拿破仑入侵俄国为背景,描绘了一系列不同角色的生活和命运。
通过对人性和战争的深入分析,托尔斯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荒谬,并呼吁人们追求和平与宽容。
《复活》《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一部具有启示性的小说,探讨了个人责任、悔恨和绝望的主题。
它讲述了一个富有的青年起诉的故事,他在与一个在农村受苦的妓女重新相遇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这部小说深入思考了道德和人道主义的重要性,并对社会弊端进行了深入剖析。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中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作。
列夫托尔斯泰主要的作品及主题

列夫托尔斯泰主要的作品及主题一、引言在整个世界文学史上,俄罗斯文学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则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其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以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及主题为中心,深入解析和探讨他的文学创作。
二、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
他的作品涉及小说、散文、哲学论著等多个领域,以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闻名于世。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这些作品涵盖了托尔斯泰对生活、人性、道德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对于人生、理想、信仰的思索。
三、《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一。
这部作品以拿破仑入侵俄国为历史背景,以一幅宏伟的历史画卷,展现了19世纪俄罗斯贵族社会的生活,描绘了一系列人物的命运。
通过战争和和平的对比和冲突,托尔斯泰深刻地探讨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毁和和平对人类生活的美好。
主题中的战争与和平二字,在整个作品中始终贯穿其中,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政治、人性的思考和关怀。
四、《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一。
这部作品以19世纪俄国贵族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
通过对安娜和风流倜傥的渥龙斯基之间的爱情纠葛和悲剧命运的描写,托尔斯泰深刻地探讨了爱情、婚姻、道德和社会伦理等重要话题。
作品中对于爱情、婚姻、自我牺牲等主题的深入剖析,使得《安娜·卡列尼娜》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
五、《复活》《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他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作品以俄国沙皇时代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尼古拉•罗斯托夫的艰难命运和对社会的觉醒,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八年级上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

八年级上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一、作者简介1. 斯蒂芬·茨威格(1881 - 1942)- 奥地利作家。
他擅长写小说、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二、列夫·托尔斯泰生平简介1. 出身与早期经历-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 - 1910),俄国作家。
他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
-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
期中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
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
2. 创作历程与代表作品3. 思想转变与晚年生活- 托尔斯泰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火车站,享年82岁。
他的思想在后期发生了很大转变,从贵族阶级的立场逐渐向宗法制农民的立场转变,对贵族生活的虚伪、社会的不公等进行了深刻批判。
三、课文内容分析1.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 - 5段):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 第1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
如“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通过描写他脸部毛发浓密,给读者一个初步的印象。
- 第2段:重点写他的面部轮廓、结构。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眉毛比作纠缠不清的树根,鬈发比作泡沫,生动地描绘出他面部毛发的杂乱而又茂盛的样子。
- 第3段:写他的面容表情。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把皮肤比作村舍外墙,形象地写出皮肤的粗糙,对他的鼻子描写也很独特,给人一种不美的感觉。
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他的作品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探讨了人类的存在意义和道德价值,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本文将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及其特点。
一、《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的巨著。
小说讲述了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的历史事件,反映了俄国贵族和平民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善恶。
小说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以人物的命运和情感为主线,表现了人类的命运和历史的进程。
《战争与和平》的叙事风格独特,以平凡人物的视角来描绘历史事件,展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小说的主题是和平与爱,托尔斯泰通过人物的命运和经历,表达了对和平、爱和人性的思考和追求,揭示了人类的悲剧和希望。
二、《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另一部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19世纪俄国贵族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安娜与农场主文若夫之间的爱情故事,反映了社会道德和人性的矛盾。
小说的主题是爱与道德,托尔斯泰通过安娜和文若夫的命运和经历,探讨了爱情和道德的关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小说的叙事风格流畅自然,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情节紧凑有力,是托尔斯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三、《复活》《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一部社会小说。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涅克拉索夫与前女友卡捷琳娜之间的故事,反映了俄国社会的阶级和道德问题,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
小说的主题是道德与救赎,托尔斯泰通过主人公涅克拉索夫的命运和经历,探讨了道德和救赎的问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小说的叙事风格简洁明快,人物形象鲜明深刻,情节跌宕起伏,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
四、《战争与和平》续篇《战争与和平》续篇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作品,是对《战争与和平》的补充和延伸。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资料列夫·托尔斯泰简介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文学家。
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创作方面,主要作品有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三位大师》和传记《罗曼罗兰》等;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小说集《感觉的混乱》使他颇享国际声誉。
高尔基称他为“世界第一流的作家”。
2、写作背景:列夫·托尔斯泰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上驰骋了近60年,因其作品真是而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的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的镜子”。
茨威格出于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无限敬仰而为他写下了这部传记。
3、相关资料:列夫·托尔斯泰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过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19世纪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巨变,写成《忏悔录》。
1889年至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对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一部著作,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品之一。
二、字音、字形髭()长髯()黝黑脸膛()倒竖()一绺绺()鬈发()滔滔白浪畏缩粗劣粗制滥造()藏污纳垢()乱蓬蓬()粗鄙滞()愚钝()禁锢()酒肆()鹤立鸡群正襟危坐()美髯公()轩昂颔首低眉()诚惶诚恐()矮小敦实()尴尬()锃亮()粲然笑意()黯然失色广袤无垠()烁烁发光()赤裸裸直戳要害()犀利()三、解词郁郁寡欢:闷闷不乐,难得有高兴地时候,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人群中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四、简答题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a、。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发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托尔斯泰简介及代表作品

托尔斯泰简介及代表作品范文一:托尔斯泰:拯救灵魂的大师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罗斯小说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巨匠之一,创作了许多精彩的小说和文学理论著作,成为19世纪末世界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托尔斯泰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的小说涉及广泛,探讨人性、社会和宗教等问题,常常反映出他的社会关怀和引导思想。
其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些小说不仅在文学上更具有里程碑的作用,更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小说方面,还包括他的哲学著作。
他提出了以“爱的力量”的道德原则来恢复人性,呼吁人们通过内在的自律和道德规范,建立人类和平天国。
其思想体系以东方的“耶稣道德”和西方的“基督教思想”为主要影响,成为20世纪初的重要民主思想,象征着一种人类精神上的解放。
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爱是重要的主题,他通过对人性的深度剖析,探索爱的内在特质和它对社会、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他希望通过人性的“精神涵养”,打破人类存在的种种限制和束缚,寻求进一步的精神自由和智慧的从容。
托尔斯泰的语言可以说是华丽的,但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他善于用充满感性和魅力的语言,将复杂的思想深入人心,并引领世人思考、反思自身处境和存在意义。
写作重点:1.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和创作成就。
2.分析托尔斯泰小说和文学理论的重要性。
3.强调托尔斯泰在哲学和道德方面的影响。
4.探索托尔斯泰对爱和人性的探索。
5.分析托尔斯泰的语言风格和特点。
用词分析:1.使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把托尔斯泰形容为“世界文学巨匠”、“民主思想的象征”,以此表现他的重要性和成就。
2.使用一些抽象的哲学和文学术语,例如“道德原则”、“人类精神上解放”、“内在特质”等,深入阐述托尔斯泰的思想。
3.用一些充满感性和魅力的词语,如“爱的力量”、“内在的自律和道德规范”、“智慧的从容”等,表现托尔斯泰作品对人性的探求和思考。
列夫托尔斯泰主要内容概括

列夫托尔斯泰主要内容概括
摘要:
一、列夫托尔斯泰的简介
二、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
三、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四、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描绘了俄罗斯社会的广阔图景,也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文学和哲学教育,这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这些作品都以俄罗斯社会为背景,描绘了各个阶层的生活和命运。
其中,《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关于19世纪初俄国拿破仑战争的小说,通过对战争和爱情的描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伟大。
而《安娜·卡列尼娜》则是一部关于道德和家庭生活的小说,通过对一个婚外情故事的叙述,探讨了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问题。
托尔斯泰作品的主题和风格独特,他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俄罗斯社会的真实面貌,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宗教和社会制度的深刻思考。
他的作品风格朴实、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考性。
托尔斯泰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20
世纪的小说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及其代表作
1.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出生于贵族家庭。
一生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改造社会的良方。
2.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
3.近代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拓展点)
一定的社会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基础之上,近代世界激烈的社会变革,人们的思想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易错微析
列宁对托尔斯泰的尊称易错:
由于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因而,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例题1 某大学世界近代史文学研究室要召开一个探讨俄罗斯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写作艺术研讨会,你认为选择谁的照片挂在会场最合适?()
A.高尔基
B.弗朗西斯·培根
C.莎士比亚
D.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
俄罗斯名著《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故选D。
例题2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
A.贝多芬
B.普希金
C.列夫.托尔斯泰
D.伏尔泰
答案:C
解析:由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地展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革,,是俄国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所以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故选C。
1.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①《复活》②《哈姆雷特》③《战争与和平》④《安娜·卡列尼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他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他们都曾让世界震惊,一个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一个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他们的作品都与拿破仑有关。
他们分别是()
A.列夫•托尔斯泰和贝多芬
B.伏尔泰和凡高
C.莎士比亚和达芬奇
D.达•芬奇和凡高()
3.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作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这是因为()
A.他是俄国近代革命的参与者
B.他的作品深刻揭露了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社会矛盾
C.他放弃了自己的贵族生活,力求实现平民化
D.他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之一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学世界称15世纪是“文艺复兴”的世纪,16世纪是“宗教改革的世纪”,17世纪是“力学世纪”,18世纪是“启蒙世纪”,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
材料二: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材料三:毛泽东曾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事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文艺复兴的世纪”“力学世纪”,“科学的世纪”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18世纪是“启蒙世纪”?
(3)根据材料三结合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分析它们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
1.C解析: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复活》、《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故选C。
2.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不朽名著。
《战争与和平》的创作背景是拿破仑远征俄国的战争。
《英雄交响曲》为贝多芬作品,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英雄》的曲名,故选A。
3.B 解析:由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地展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革,是俄国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所以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故选B。
4.答案:(1)但丁、牛顿、爱因斯坦
(2)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被称为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
(3)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列宁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解析:(1)“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力学世纪”代表人牛顿、“科学的世纪”的代表人物爱因斯坦。
(2)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被称为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
(3)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人民反抗侵略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战争与和平交替的生活画面,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