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中小学美育-课件PPT

合集下载

最新版教育学精品课件第九章 美育

最新版教育学精品课件第九章    美育
第九章
美育
主讲教师:张世洲
第一节美育概述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来源于德文“aesthetische erziehung”,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 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一)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道德水平的教 育功能 美育有助于提高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具 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当人们欣赏祖国的大好河 山时,能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欣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可 以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高尚,提高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
(四)创造性原则
二、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寓美育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中
1.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 2.通过艺术学科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
(二)寓美育于大自然中 (三)寓美育于日常生活中
美育要考虑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差异性,同 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审美兴趣选择不同的审 美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以取得最佳效果。如有的 学生喜欢大自然的美,有的学生喜欢文学艺术的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的才能和智慧的发 展,人类对美的追求也会不断提高,因而美需要发展,更 需要创造。美育也要遵循创造性的原则,要引导学生创造 性地感知各种形式美的神韵和规律,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
(二)情感性原则
中国古代美学就十分强调“情景交融”的境界,在古 代的诗论、文论、词论、画论和戏曲论中,对于审美中这 种"隋”和“景”的关系进行了大量论述,提出“景中情” 和“情中景”的理论。实施美育同样离不开情感,可以说, 审美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特征就在于美感教育。超 越于功利、超越于逻辑法则的美好情感,有极大的感染力 和激励作用。歌曲《歌唱祖国》,歌颂了新中国朝气蓬勃、 欣欣向荣的景象,激发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之情。引导学 生感知美德事物,并不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概念,而是 要求学生形成审美感受并作出审美判断。

美育教学课件ppt

美育教学课件ppt

风格
识别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抽象主义等,理解风格 对作品的影响和意义。
04
美育实践与应用
美术教育实践
01
02
03
04
绘画技巧
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艺术鉴赏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 的美术作品,培养审美意识。
创意表达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绘 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开展个性化的美育 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跨学科融合
将美育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以培养学生的 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数字化技术应用
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美育教学的互动性和体 验感,提高教学效果。
社会参与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美育活动,提升其审美素 养和社会责任感。
THANKS
感谢观看
近代美学
近代美学开始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它强调个体感受和情感表达,对美的本质和 意义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德国哲学家如康德和黑格尔等对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
现代美学
现代美学在20世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强调多元性和差异性,对美的本质和意义进行 了更广泛的探讨。美国实用主义美学、欧洲现象学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等流派对现代美 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学技巧
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美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同时注 重个性化指导和反馈评价。
02
美学基础知识
美学的基本概念
01
美学定义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意义、标准以及审美活动的科学,它探讨美的本
质、美的感知和表达方式,以及审美体验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

在小学社会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PPT

在小学社会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PPT
学生兴趣提升:渗透美育教育可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 社会教学的积极性。 视觉能力发展:通过接触美的事物,学 生的视觉能力得到发展,提高了他们的 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实施效果评估
创造力培养:美育教育激发了 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从 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造 性思维能力。
结论
结论
在小学社会教学中 渗透美育教育PPT
目录 引言 渗透美育教育的方法 实施效果评估 结论
引言
引言
美育教育的重要性:美育教育 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 创造力。
渗透美育教育的方式:在小学 社会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使 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 美的魅力。
渗透美育教育 的方法
渗透美育教育 的方法
创设艺术氛围:通过布置美观的教室环 境和展示学生艺术作品,营造艺术氛围 。
结合美术教育:利用美术课程设计,将 绘画、手工制作等美术元素融入社会教 学内容。
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 提供亲身体验美的机会。
实施效果评估
实施效果评估
在小学社会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可以起 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艺术氛围、结合美术 教育和组织体验美的活动等方式来实施 渗透美育教育。
结论
渗透美育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兴 趣、视觉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第九讲中小学美育-课件PPT

第九讲中小学美育-课件PPT
2
2.美育的特点
(1)美育的形象性 (2)美育的愉悦性 (3)美育的实践性 (4)美育的普遍性
3
3.美育的基本原则
(1)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2)情感体验与逻辑思维的结合 (3)艺术内容与表现方法的统一掌握 (4)美育原理与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相结合 (5)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 育全面结合,因材施教 (6)美育必须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
6
6.美育的实施
审美教育的实施,要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以文 学艺术为主要工具和材料,通过审美实践和审美创 造实践来完成。
7
(二)学校美育的概念,特点和价 值
1.概念 学校美育: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审 美教育。
82.特点Fra bibliotek(1)在育人目标上有着明确的目的性。
美育作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 的教育方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美育不 能脱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明确的目标。
12
3.学校美育的价值
(1)对受教育者个体来说
比起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来,学校美育能凭借 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的优势,把美潜在的影响力有效地转化为育人效应, 真正造就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
13
(2)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
学校美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 未来,就这一方面而言,学校美育对于提高整个民族 的精神文化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9
(2)美育方法的合规律性。
如在学校中,一切的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都必须 遵循教育规律,因此美育的方法也必须合规律性。
10
(3)美育内容的系统性。
11
3.学校美育的价值
美具有提高人的本质力量的功能。然 而,美的这种功能只有影响了个体的发育成 长才能实现,否则它只是一种潜能。

美育 认识美育PPT课件

美育 认识美育PPT课件
第3页/共12页
问题三
•你身边有哪些美?为什么说“它”美? •同桌很漂亮 •教室布置的很美 •手机外壳装饰很美 •。。。
第4页/共12页
第5页/共12页
美育的任务
•培养和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表现美、创造美的能 力。 •培养和提高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 境界的能力。 第6页/共12页
第11页/共1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2页/共12页
问题一
• 1、之前有上过美育课吗?有,请看2。没有,请看3。 • 2、美育是什么? • 3、你觉得美育是什么?
第1页/共12页
美育是
•培养认识美、体验美、感受 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2页/共12页
问题二
• 美是什么? • 艺术(艺术作品) • 自然 (自然事物) • 技术(工业时代的产物) • 旅游(旅游活动)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现美的眼睛。——奥古斯特·罗 丹(法国著名雕塑家)
第7页/共12页
问题四
•如何创造美?
第8页/共12页
小结
•美育是什么? •美是什么? 1、美育是什么? 2、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第10页/共12页
•下课咯!谢谢大家!!!

美育-PPT精选文档

美育-PPT精选文档

(二)美育的功能

人在审美活动有了自己的审美体验,形成新 的审美观,新的人际关系,并以此为契机, 最大限度的发展人的精神道德力量和创造力 量。
1、陶冶情性



审美欣赏是能够使人超脱,但不是逃避。 欣赏美的事物能让人感到安静、愉快,能洗净人身 上的世俗气而获得精神升华,积淀审美素质。 审美活动能使心灵得到荡涤和净化,从而培养出一 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美育是一种身心陶冶,是人性的自我品味和人格的 陶塑:一方面侧重于把感性的人塑造成理性的人; 另一方面侧重于将单向度机械枯燥的人塑造成完整 的和充满生活情趣的人。

4、美育就是情感教育。许多美学家都强调了 情感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中心地位,重视审 美教育对人的感性、情感的陶冶,对人的灵 魂的净化,对人生境界的提升。

5、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 育。它是借助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 段,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 的特殊教育方式,其特点是形象直观、自由 愉悦、潜移默化。
成 于 乐 ︒
立 于 礼 ︐
兴 于 诗 ︐
[
孔 子
论 语 泰 伯 ] .
2、中国近代美育思想
A、美育是情感教育:梁启超“情感教育最大 利器,就是艺术”,小说具有“熏、浸、刺、 提”的审美作用。 B、美育是纯艺术教育:王国维主张审美是 “意兴所至”,艺术能够帮助人们挣脱束缚 解脱烦恼。 C、“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提出美育实 施途径是: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
2、开启智力



艺术与审美教育对科学研究具有巨大的启发作用: 美育能够极其有效地培养科学研究中所必须的热情 和想象力 审美情感的非功利性快感特征,还能使人具有为追 求真理而舍小我顾大我的高尚情操 美育可以为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培养新新 人类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PPT课件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PPT课件

美育教育与小学科学教学
当我们将两个领域相结合时,我们可以 拥有一个更丰富的、多样化和直观的教 学经验。
PPT的设计原 则
PPT的设计原则
简单易懂:使用图标和小视频 可以更加直观地传达信息 色彩应用:在小学的教学中应 该使用诱人的色彩,这可以帮 助学生保持注意力
PPT的设计原则
理论与实践结合:除了理论知识,还可 以添加示例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互动性:可以在PPT课件中添加小测验 和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介绍
PPT可以是这种教学策略的最佳实现方 式之一,它可以直观地说明科学和艺术 之间的关系。
美育教育与小 学科学教学
美育教育与小学科学教学
科学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而艺术教育可以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 维能力。
通过科学教学,我们可以介绍 一些重要的科学概念:物理学 中的力和运动,化学中的分子 和化合物,生物学中的细胞和 遗传。这些概念可以通过艺术 作品来学习,例如:关于力和 运动的图片、画作和雕塑,以 及涉及细胞构建渗透美育教 育是一种全面的、有益的学习 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科学概念,激发他们的创 意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丰富 他们的审美经验。
结论
PPT是应用这种教学策略的最佳工具之 一,设计简单明了,同时也可以通过互 动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渗透美育教育PPT课

目录 介绍 美育教育与小学科学教学 PPT的设计原则 结论
介绍
介绍
学校开始越来越注重美育教育 ,正如学生需要知识一样,他 们也需要艺术训练和启发。
小学科学教学是此类教育的最 佳介绍,因为科学和艺术有着 共同点:监测、想象和实验。 通过科学教学和美育教育的结 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创意思维能力。

美育主题课件ppt

美育主题课件ppt
美育主题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 美育概述 • 美的表现形式 • 美育教育方法 • 美育教育实践 • 美育教育评价
目录CONTENTS
01
美育概述
美育的定义
总结词
美育是一种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 、欣赏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的人格教育。
美育与教育的关系
总结词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构 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详细描述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美 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美育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发现课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改 进和完善课件提供依据。同时,课程评价还可以为其他教师 和学生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课件。
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艺术展览、 音乐会、戏剧表演等文化 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感受美的魅力。
教师素质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艺术素 养和审美能力,能够引导 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 造美。
家庭美育教育
家庭氛围
家长应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 围,鼓励孩子参与家庭装饰、节 日布置等活动,培养孩子的审美
情趣。
艺术美
总结词
艺术美是指通过艺术手段创造出来的美,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详细描述
艺术美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它能够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和传达美的感受。艺术美不仅包括绘画 、音乐、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还包括现代艺术形式,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美能够激发人 们的审美情感,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四)中小学学校审美教育的阶段 性
审美个体的心理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有不同的特征,实施学校审美教育也必然要 随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而每一阶段都有各 自特殊的审美发展课题。
20
1.小学的审美教育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审美教育应进行 如下的工作:
(1)有计划地安排艺术欣赏,协调发展审美心理 诸因素
22
依据中学生上述的心理特点,中学的审 美教育应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审美理想的教育 (2)进行情感教育 (3)进行较为系统的艺术欣赏教育,普及美学 知识,开展多种多样的审美活动
23
(五)中小学美育的困境及对策
1.当前中小学美育的困境
当前,我国中小学美育存在以下两类异化现象, 这些异化现象的存在导致中小学的美育面临以下困 境:美育地位的边缘化,美育功能的功利化。
三、中小学学校美育
1
(一)美育
1.概念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顾名思义, 它不是一种一般的科学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审美、 美感有密切关系的教育。
蔡元培曾对美育作过这样的解释:“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可以理解为美育是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是美学在 教育中的贯彻和运用。
2
2.美育的特点
(1)美育的形象性 (2)美育的愉悦性 (3)美育的实践性 (4)美育的普遍性
3
3.美育的基本原则
(1)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2)情感体验与逻辑思维的结合 (3)艺术内容与表现方法的统一掌握 (4)美育原理与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相结合 (5)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 育全面结合,因材施教 (6)美育必须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
9
(2)美育方法的合规律性。
如在学校中,一切的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都必须 遵循教育规律,因此美育的方法也必须合规律性。
10
(3)美育内容的系统性。
11
3.学校美育的价值
美具有提高人的本质力量的功能。然 而,美的这种功能只有影响了个体的发育成 长才能实现,否则它只是一种潜能。
美育,就是实现这种潜能的特殊的教育 形式。
(1)美育中包含智育因素 (2)智育中包含美育的因素 (3)美育以智育为基础
17
3.学校美育与体育
体育和美育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健与美的关
系。
“人不仅应当健康,而且应当俊美;而美又 与健康、与机体的和谐发育不可分。”
——苏霍姆林斯基
18
小结:
综上所述,从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各育的相互 关系中,可以看出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的意义。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美育并不仅仅是渗透到各育中 的一个附属的因素,它还具有自身的独立性,是其他 各育所不可取代的。缺少了美育的学校教育,是残缺 的教育,不完整的教育。
12
3.学校美育的价值
(1)对受教育者个体来说
比起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来,学校美育能凭借 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就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
13
(2)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
学校美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 未来,就这一方面而言,学校美育对于提高整个民族 的精神文化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6
6.美育的实施
审美教育的实施,要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以文 学艺术为主要工具和材料,通过审美实践和审美创 造实践来完成。
7
(二)学校美育的概念,特点和价 值
1.概念 学校美育: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审 美教育。
8
2.特点
(1)在育人目标上有着明确的目的性。
美育作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 的教育方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美育不 能脱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明确的目标。
24
2.中小学美育面临困境的解决对策
(1)大力完善美育法规建设和美育管理 (2)大力提升美育课程体系和校园美育文化 (3)加强美育队伍建设和美育研究
25
刚才的发言,如 有不当之处请多指
正。谢谢大家!
26
4
4.美育的功能
(1)认识深化功能 (2)道德感化功能 (3)情感净化功能 (4)智能开发功能 (5)心理平衡功能
5
5.美育的任务
美育的任务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 术美,对人们进行知美、爱美、创造美的教育,帮 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人们充分感受美、 理解美、评价美的能力,引导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 努力体现美、创造美,从而使人们增长知识,提高 觉悟,陶冶感情,鼓舞情绪,丰富精神生活,表现 文明行为。
14
(三)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和 美育是受教育者道德、精神和身体发展的 “重要源泉”,和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极大。
15
1.学校美育与德育
(1)美育中包含德育 (2)以美导善,寓德育于美育之中 (3)美育对人的心灵能够产生德育不可取代 的作用
16
2.学校美育与智育
(2)有意识地突出审美教育的形象性和情感性的 特点,培养儿童的形象记忆力和情绪记忆力
(3) 注意少儿审美兴趣的个体差异性,培养审美 创造意向和创造能力
21
2.中学的审美教育
青少年的突出的心理现象: (1)思维能力不断增强: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到辨证 思维阶段 (2)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增强 (3)性意识开始形成,并趋于成熟 (4)道德信念日渐明确,理想逐步确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