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鲅鱼圈区城市发展战略探讨
辽宁营口房地产市场调研

PART
1 城市属性分析/城市发展规划/营东新城规划
营东新城规划是功能最完善,规划建设标准最高癿现代化主城区,未来营东新城规划定位为 营口市城市中心、滨海带形成城市重要组团及营口主城区癿核心组团。
•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新城是营口带状组团城市结构中北部城区癿城市中心之一, 沈大高速、哈达高铁贯穿全境、渤海支线机场和区域货运枢纽机场即将建成。
沈大高速
连港,北依省会沈阳,东临丹东,西不锦州接壤。长大铁路 、沈大高速公路贯穿南北,辽溪铁路横跨东西;距大连港 175公里,鲅鱼圈港在其辖区内,距桃仙国际机场145公里; 还有沈营、沈环等干线公路交织网,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周水子机场
大连港
PART
1 城市属性分析/城市环境认知/城市内部交通
营口内部交通发达,其中渤海大街贯穿东西,是城市重要癿主干道,盼盼路为南北主干道,市 区规划共29条公交线路。
老边区重点推迚营东新城建设,加快城中村改
造,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西市区推迚平房区改造和河北片区开发,建设 “河海生态宜居区”和“现代商贸休闲区”,重 现西部繁荣。 站前区以旧小区改造和北部城区功能转型为重 点,加快发展流通服务业,完善综合配套,塑造 老城中心区新形象。 沿海产业基地要加速商贸中心区建设,着力打 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癿新城区。
单位:亿吨 2.5 2 1.5 1 0.5 0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1.22 1.51
距东北腹地最近癿海港,东北第二大港口— —我国北方地区最近癿深水丌冻港,较大连 缩短了210多公里癿车程运输距离;该港口 腹地纵深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 蒙古东部三盟一市,对刺激内陆经济起到了 兲键性作用;
PART
1 城市属性分析/城市发展规划/西市区规划
面向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更新实践

面向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更新实践作者:***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2年第06期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港口地区城市受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其区域内形成一定冲突。
这样的发展形势给港口正产运营和区域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带来了不良影响,必须要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措施,才能够有效缓解“港口-城市”冲突。
因此,本文就以此为研究背景,深入分析了相对应的城市更新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港口城市港产城融合发展策略一些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受困于港口业务量激增和城镇快速向海扩张的双向挤压,原本功能单一的港口地区逐渐与城市用海用地需求产生了难以弥合的结构性矛盾,并且,伴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及航运船舶的大型化趋势,港口功能也有迁出内城向深水区发展的内在需求。
在我国城市和港口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沿海港口地区的城市更新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中国的海岸线上,同时上演着“港退城进”和“港城升级”的城市更新运动[1]。
本文是《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港改造》的第二篇文章,旨在通过总结国内外老港地区改造经验,剖析本院近期在青岛老港区、烟台港芝罘湾港区、大连老港区及营口港鲅鱼圈港区等承担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老港改造项目的实践和思考,探讨老港城市更新中的两种模式——“退港还城”和“港城共融”。
1老港区域城市更新思路变迁老港开发和改造是一个世界性现象,是港城关系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反映,半个世纪来,世界各国对老港的改造开发热情不减,掀起了一波波的城市化改造热潮。
受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临港产业结构及城市规划理念不同的影响,更新思路也呈现出由适应船舶变化和满足专业化要求的技术改造转为利用港区的土地和岸线资源进行城市化改造的趋势[2]。
其中,国外利用港区的土地和岸线资源进行城市化改造大致可划分为萌芽期、起步期、发展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见表1)。
中国老港地区城市化改造始于1992年前后的上海黄浦江沿岸港区搬迁改造规划,后续大连、青岛、广州、秦皇岛、烟台等港口城市也陆续开展研究和实践工作。
营口发展前景

营口发展前景营口位于辽宁省东部,是辽河三角洲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沿海经济大市之一。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营口在发展前景上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首先,营口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它坐落于辽东湾附近,拥有良好的海港资源。
随着我国沿海城市经济的快速崛起,营口作为北方沿海城市之一,有着广泛的海上贸易和物流业务。
特别是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政策支持下,营口的发展前景更加看好。
据统计,营口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辽宁省第二,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营口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近年来,营口市政府坚持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变,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
例如,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营口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吸引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的落户。
另外,营口也注重发展服务业和旅游业,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可以预见,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营口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再次,营口作为一个二线城市,具有较低的开发成本和生活成本。
相比一线城市,营口的房价、租金、人工等成本较为低廉,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投资环境。
同时,营口也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给予了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
这些优势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落户营口,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最后,营口还注重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环境质量。
营口市政府积极推动城市的改造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例如,营口市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了城市的交通便捷度;加强城市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这些举措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到营口,推动城市的长期发展。
总的来说,营口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投资环境,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城市建设,营口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营口将持续关注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
对营口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考

对营口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考摘要介绍营口市水土保持区域的划分及各区域特点,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治理措施,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以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治理;水土保持;区域划分;问题;措施;辽宁营口中图分类号 s1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56-021 营口市水土保持治理区域划分及治理措施1.1 西部平原区为重点预防保护区1.1.1 区域范围。
该区域主要为长大铁路以西平原区乡镇,包括营口市主城区、老边区、鲅鱼圈区(含熊岳、红旗、芦屯镇部分地区);盖州市城区(含东城办事处部分地区)及长大铁路以西的平原区乡镇(含归州、二台、九垄地、沙岗铁路以西、团山、西海);大石桥市城区(含钢都管理区)及长大铁路以西水田区乡镇(含金桥、营口监狱)。
区域总土地面积1 813.16 km2,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33.6%。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33.07 km2,占区域总土地面积的7.3%。
除沈大、盘海营高速公路取土场造成点线性强度侵蚀外,区域年土壤侵蚀模数为500~2 500 t/(km2·a),为轻度侵蚀区。
1.1.2 区域地理结构及治理措施。
重点预防保护区总体看地势平坦、低洼、河流环绕,自然水面多,是营口市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
该区域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工业、农业、交通物流较为集中,用水量偏大,仅靠大辽河上游来水供给没有保证,淡水资源不足制约了工农业的发展。
对区域水土资源的保护对全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采取预防保护现有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生态植物措施为重点,严格控制生产建设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依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人为破坏水土资源[1-2]。
1.2 中部丘陵区为重点监督区1.2.1 区域范围。
该区域主要为长大铁路以东、盖州市戴峪岭山脊分水岭以西;大石桥市于大岭山脊分水岭以西的丘陵区乡镇。
包括鲅鱼圈区的芦屯镇部分地区;盖州市九寨、杨运、陈屯、双台子、徐屯、太阳升、沙岗(铁路以东部分地区)、团甸、暖泉、青石岭、东城办事处(部分地区)等乡镇;大石桥市博洛堡、永安、官屯、南楼开发区和青花管理区。
营口港(含鲅鱼圈港)介绍分析

营口港(含鲅鱼圈港)介绍营口港由营口港区、鲅鱼圈港区共同组成。
营口港区位于辽东湾北部辽河入海处。
地理坐标东经122º15′,北纬40º41′。
鲅鱼圈港区位于辽东湾东海岸台子山下,地理坐标为东经122º06′00″,北纬40º17′42″。
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重要港口,也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港。
现辖营口、鲅鱼圈和仙人岛三个港区,陆域面积20多平方公里,共有包括集装箱、滚装汽车、煤炭、粮食、矿石、大件设备、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和原油8个专用码头在内的61个生产泊位,最大泊位为2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集装箱码头可停靠第五代集装箱船。
营口港划分为鲅鱼圈港区、仙人岛港区和营口港区三个港区。
鲅鱼圈港区是营口港发展综合运输的核心港区,重点发展矿石、煤炭、集装箱、钢材、油品、粮食、商品汽车等的运输,逐步发展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基地;仙人岛港区以大型石化等工业布局为依托,逐步发展成为大型综合性公用港区;老港区以调整、优化现有设施为主,主要为城市物资运输服务。
2007年,营口港吞吐量达到1.22亿吨,成为中国沿海第10个亿吨港口;2008年吞吐量超过1.5亿吨,2010年实现2亿吨。
营口港的集装箱航线已覆盖沿海主要港口,并开通了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十几条国际班轮航线和多条可中转世界各地的内支线。
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37万标准箱;2008年超过200万标准箱;2010年实现300万标准箱。
营口港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建立了航运业务关系。
装卸的主要货种有:集装箱、汽车、粮食、钢材、矿石、煤炭、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品、化肥、木材、非矿、机械设备、水果、蔬菜等。
其中,内贸集装箱、进口矿石、进口化肥、出口钢材、出口非矿的装卸量均为东北各港之首。
每周两班往返于营口港和韩国仁川港之间的豪华邮轮“紫丁香”号,开辟了营口港第一条国际客运航线。
辽宁营口的发展趋势

辽宁营口的发展趋势
辽宁营口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升级和转型:营口正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其中,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是重点发展的方向。
2.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营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沿海地带,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营口通过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实施引资引智政策,积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 基础设施建设:营口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城市规划、交通运输体系、水利设施等方面的改善和完善,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 生态环境保护:营口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了对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力度。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推进清洁能源利用等措施,提升了城市的环境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营口通过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等手段,致力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努力创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鲅鱼圈乡村调研新闻稿范文

鲅鱼圈乡村调研新闻稿范文一、35年沧桑巨变鲅鱼圈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追忆70载风雨兼程,喜看今日之崭新华夏。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鲅鱼圈这座渤海港城也迎来了35岁生日。
这一天,50万鲅鱼圈儿女唱响心中最自豪的赞歌。
35年,从渔港码头到枢纽大港,从草房渔村到生态滨城,从默默无闻到旅游名城,从一穷二白到幸福家园……35年,鲅鱼圈与国同梦,砥砺奋进,创造奇迹……致敬峥嵘岁月,满怀豪情再出发。
新时代的鲅鱼圈人,又在扬帆远航,去谱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奋斗乐章。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鲅鱼圈高标准开展这是鲅鱼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红色七月十大系列活动之重温入党誓词的场景。
这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宣誓活动预热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高起点开启,高质量推进。
原文讲堂、基层送学、选树身边典型……回望初心的路上,1.7万名党员走心走实走深,查找检视问题10317条,整改9491条,整改率达92%。
《辽宁新闻》4次聚焦鲅鱼圈主题教育。
通过主题教育,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党性洗礼,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四个意识”更加牢固,“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三、区委五届十五次全会召开明确“一区四中心”发展战略2019年12月16日,中共营口市鲅鱼圈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明确,2020年,鲅鱼圈将围绕“一区四中心”建设,抓牢实体经济、壮大主导产业、深化改革创新、增强民生福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会议号召全区上下,要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四、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名单鲅鱼圈迎来发展新机遇2019年9月营口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成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营口枢纽位于鲅鱼圈区,由海铁联运区和综合物流服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3.13平方公里,“水铁公空管”多式联运体系发达。
2024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房地产市场投资分析

2024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房地产市场投资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市场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作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其房地产市场也备受瞩目。
在 2024 年,对鲅鱼圈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的投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鲅鱼圈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鲅鱼圈是营口市的重要经济区域,拥有多个产业支柱。
其港口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相关物流、贸易等行业的繁荣。
同时,旅游产业也逐渐兴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二、政策环境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国家和地方的房地产政策对于鲅鱼圈的房地产市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近年来,政策的重点在于稳定房价、抑制投机性购房,保障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在2024 年,预计政策仍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化,以把握投资的时机和方向。
三、鲅鱼圈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状况从供应方面来看,鲅鱼圈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楼盘推出,但供应的增长速度相对较为平稳。
在土地供应方面,政府也在合理规划,以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需求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外来人口的流入以及本地居民的改善性需求,使得住房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然而,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房产需求存在差异。
例如,中心城区的优质房源需求较为旺盛,而一些偏远区域的房产则相对滞销。
四、房价走势分析过去几年,鲅鱼圈的房价经历了一定的波动,但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在 2024 年,预计房价仍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政策调控等因素都会对房价产生作用。
如果经济持续增长,人口流入增加,且政策相对宽松,房价可能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反之,如果经济增长放缓,政策收紧,房价则可能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五、投资风险分析在鲅鱼圈房地产市场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口市鲅鱼圈区城市发展战略探讨
摘要近年来城市发展空间战略规划作为改善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手段在规划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然而对于空间战略规划应当遵循怎样的发展思路.研究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去研究,还存在值得探讨的空间。
本文结合为营口市鲅鱼圈区所作的相关工作,对运用空间战略规划促使城市空间结构从无序走向有序,对可持续发展导向的战略规划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鲅鱼圈区城市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战略规划又称为概念规划、发展战略或结构规划,是我国法定城乡规划体系之外的重要规划类型。
2000年在吴良镛先生的倡议下,广州率先开展了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工作,之后战略规划实践在全国全面展开,成为跨入新世纪后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规划是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一个好的规划必须要兼顾三者需求。
城市战略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归根到底,就是研究城市应该、能够、如何发展到未来的某个状况(徐泽 2012)。
2鲅鱼圈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探索
2.1鲅鱼圈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背景
日新月异的世界经济形势,以及沿海地区区域之间日渐紧密的经济联系,给鲅鱼圈区带来新的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和重大项目。
鲅鱼圈区是东北亚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与港口物流基地,辽中南城市群和营口都会区的重要城市功能区,国际化、生态型、综合性现代港口城市。
2008年,鲅鱼圈港口吞吐量突破亿吨,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随着鲅鱼圈亿吨大港的建成,又同时位于两个国家战略—辽宁沿海产业带与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叠加区,政策及区位上的优势给鲅鱼圈区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鲅鱼圈区应该把握历史机遇,提升城镇整体功能,提高城镇运行效率,实现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2.2鲅鱼圈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思路
2.2.1发展目标
鲅鱼圈区作为东北重要的新兴海港城市,大力发展钢铁、造船、电力和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是港口和城市共同的需求,是港城一体化最容易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依据鲅鱼圈区的优势产业,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应该发展以冶金、现代临港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综合服务业等为主产业集群。
同时充分发挥毗邻海洋的区位优势,依托良好的港口资源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努力发展成为引领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关键核心之一。
通过加快鲅鱼圈区的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竞争能力。
建设东北地区重要的高端钢铁及重型装备制造集群、电器设备、光电子制造集群、轻纺服装产业集群、新材料及建材产业集群和以及“现代物流基地”、“休闲旅游基地”和“商贸服务基地”三大基地,建成营口乃至辽宁省的现代服务型产业体系的示范区。
表 1 建设发展目标
表2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2.2产业定位
到2030年前后,将鲅鱼圈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的综合性港口工业新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增长极。
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环渤海地区港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中心;建立以高新技术制造业、物流业、休闲旅游业、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和商贸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化、服务型港口产业体系;发展高端钢铁及其重型装备制造集群,打造电器设备、光电子制造集群,建设新材料建材产业集群,做优轻纺服装产业集群;依托港口发展的优势,建设“现代物流基地”、“休闲旅游基地”和“商贸服务基地”三大基地;初步确立以“三低三高”(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低温室气体排放,高技术附加、高经济效益、高资源利用率)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积极推动港口物流、钢铁配套产业和工业园区发展,培育产业集群,逐步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高附加值的钢铁及配套工业体系、优化高效的工业园区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鲅鱼圈区产业发展的基本框架,确定开放型现代化港口工业新城地位。
把鲅鱼圈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结构优化和布局合理的区域龙头城市、现代化文明城市、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具有时尚魅力的国际性开放城市。
2.2.3产业发展重点
在辽宁省内,鲅鱼圈区主要的优势产业为制造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并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方面,较其他地区也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今后,伴随着物流、工业、商贸等产业的快速增长,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也在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鲅鱼圈区的产业优势集中在物流业、工业制造业、商贸业和高端服务业等。
经济增长快速的同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在各自领域均取得较大成绩。
特别是第二产业,目前在鲅鱼圈区整个经济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鲅鱼圈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6%,并且有降低的趋势,依托二产三产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农业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
第二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钢铁集中型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塑料等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雏形。
为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工业基础。
目前,第三产业主要集聚在老城区,形成以港口物流为带动和支撑,以海滨旅游和熊岳温泉等特色旅游、五金商贸城、天山大街和昆仑大街等商业街为节点的发展格局。
2.2.4发展战略
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体制的创新,鲅鱼圈产业融合发展前景广大。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随着鲅鱼圈区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城乡一体
化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也逐渐凸显。
鲅鱼圈区要采取整合模式,促进区域内部的分工和合作,完善城乡空间的配置格局,形成区域内部资源、要素和产业的一体化。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合作发展为契机,加强与沿海经济地区的协作;以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为依托,发挥港口优势,以点带面,向腹地辐射,促进区域间的融合。
同时通过盖鲅同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以盖鲅一体化为机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强化同临近地区的资源优势互补。
生态优先发展战略:作为新兴港口城市,在各地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背景下,鲅鱼圈区秉承可持续发展战略,本着“低碳生态、活力宜居”的理念,遵循客观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建设为重点,把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实行生态优先发展战略。
追求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内的绿色效益最大化。
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城市拓展、港口建设、产业提升是鲅鱼圈区未来发展的三大主题。
目前,就城区拓展来看,鲅鱼圈已经意识到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性,除去以北部海星为中心的老城区,鲅鱼圈区可以在南部熊岳镇发展新城,实现城市扩展,形成新老城区有机、综合发展的新的城市格局体系。
3 结语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一项以空间发展为主题的综合性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龙头,起着先导、主导和引导作用。
完善的空间
发展战略规划,关系到区域发展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城乡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布局。
鲅鱼圈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从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为可持续发展导向的战略规划实践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战略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2006.
徐泽,张云峰,徐颖.战略规划十年回顾与展望—以宁波城市发展战略为例[j].城市规划.201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