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伤科方药讲解

合集下载

【伤科十三方、伤科内服方】

【伤科十三方、伤科内服方】

【伤科十三方、伤科内服方】伤科十三主方三棱五钱,赤芍、骨碎补各一钱五分,当归(伤上中部用全归,伤下部用归尾)、莪术、元胡索、木香、乌药、青皮、桃仁、苏木各一钱伤重者,大便不通,加大黄四钱;小便不通者加车前子三钱;恐有瘀血入内涩滞,通瘀为主,用陈酒半斤煎,又加缩砂仁三钱,同煎服。

胃口不好,不思饮食者加川厚朴,砂仁各二钱。

随症加减于后:头额前属心经,主血,不可损,损后最怕风。

打重血不止者,血出见风发肿者,三五日或六七日死。

不见风,不肿者不死,加川羌、川芎、防风各一钱,再用夺命丹三四服愈。

两眉中间为眉心穴,打重者头大如斗,三日死。

加川芎、川羌、防风、荆芥各一钱五分,煎服。

如不服药者,不肿不死,浮肿出血者必死。

头额两边为太阳,打重者七日死或半月死,损耳目,其血凝成脓者不死。

不可见风,见风则发肿而死。

加川芎、川羌各一钱,仍冲七厘散二分,再用夺命丹二服,外敷桃花散。

头脑后为枕骨,管十二经,又名督脉,一身之主,不可损伤。

打重者脑骨髓伤,多则七日,少则五日必死,极重者或一日即死。

加当归、川药各一钱,同煎服,冲入七厘散三分,又夺命丹三五服。

不吃药虽愈,后脑痛不止。

脑后两边属太阳经,有藏血穴,近耳后又属肝胆经,有厥阴穴。

打重者损其血,见风又损其气浮肿者,四十日必死。

加生地、川芎、当归各一钱煎服,仍冲七厘散三分,再用夺命丹三服。

心口上为华盖穴,属心经。

直拳打重,人事不省,血迷心窍,不治必死,此乃伤胃气,致心胃气血不能行走。

加枳壳三钱,良姜一钱。

又加七厘散二分五厘,行走心胃中瘀血,瘀血走动,泄泻三、五次,即瘥。

泻不止,用冷粥止之。

又用夺命丹二服全愈。

如不断根,三十六个月而死。

心口中名黑虎偷心穴,属心经。

上擦下拳打重者,两眼昏花,人事不省。

加肉桂一钱,丁香五分同煎,再用七厘散三分冲服,又用夺命丹三服,再用紫金丹三五服。

如不服药,一百二十日必死。

又方∶金竹叶二钱,柴胡一钱五分,钩藤一钱,当归、陈皮、楂肉、苡仁、麦冬各五分,沉香、炙草、荆芥、防风各三分,加青柿蒂三个,酒、水各半煎,又加胆星五分调服效。

伤科外用秘方

伤科外用秘方

伤科外用秘方三圣散敷药组成:芙蓉叶50000g 赤小豆16000g 麦屑粉(即洗面筋时所沉淀的粉)5500g。

制作方法:上药共研细末,用冷开水加饴糖(或蜂蜜)调拌成药膏,摊在纸上或纱布上,敷贴患处,每日或隔日更换1次。

功效:活血消肿,清热止痛。

临床应用:主治跌打损伤、软组织损伤,肿胀疼痛或红肿灼热等。

主药芙蓉叶苦微辛,能凉血消肿止痛。

纲目云:其加赤小豆尤妙,用赤小豆散血消肿,二药相配消肿之力倍增。

碎骨丹组成:骨碎补2250g 白芨片1000g 红陈皮2250g 五加皮2250g 大梅片250g 元麝香125g 参三七2250g 虎胫骨2双活地龙1000g 血竭2250g 乳香炭2250g 川续断1000g 没药炭2250g 西月石500g 雌、雄活鸡各1只(用时连毛带骨捣烂成泥)。

制作方法:将上药研细末,用蜂蜜冷开水调和敷于患处。

在使用时,须注意皮肤变化,如出现红、痒等过敏现象,应停止使用,改用油质敷料(即药料加凡士林调成)。

功效:活血止痛,长骨。

临床应用:主治一切跌打损伤,大小骨折、骨碎、骨膜损伤等症。

本丹为接骨要药。

方中骨碎补、雌鸡、雄鸡、虎胫骨、川续断、白芨以疗伤续骨为主,配合乳香、没药、血竭、三七、地鳖虫、五加皮消肿止痛,更以麝香、梅片、陈皮芳香开窍。

使药液漏入断处,断者变续,碎者复完。

伤膏药组成:落得打(生用)30g 川续断条30g 老紫草18g 桑寄生24g 紫荆皮24g 小生地90g 香白芷18g 黄栀子30g 西红花18g 木鳖子24g 京赤芍18g 西当归60g 海桐皮24g 粉甘葛18g 南川芎24g 大白芍24g 青风藤30g 山地狗10g 川大黄24g 紫丹参24g 大独活30g 红茜草30g 川羌活30g 兔耳酸30g 上肉桂24g 地鳖虫18g 肉苁蓉24g 甘狗脊30g。

制作方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真麻油5300g,倒入大锅内熬炼,提出药液再加以下7味药研细末。

黄丹(二成药液,一成黄丹) 阿魏(焙用)12g 乳香30g 麝香12g没药30g 薄荷霜12g 大梅片18g 用木棒调拌烊化,冷却后即成膏药,膏药形成后分成若干小块,捏成一团放入冷水缸内浸泡21日,去其火毒,每日换水1次。

骨伤科常用方药详解ppt

骨伤科常用方药详解ppt


4、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 [组成] 当归15 川芎10 乳香10 苏木10红 花10 没药10 三七15 赤芍10陈皮10 落得
打10 紫荆藤15 地鳖虫10 [功效与适应证] 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肿痛。 方解:方中当归、红花、川芎、赤芍、苏 木活血通经;乳香、没药、三七活血止痛; 地鳖虫、紫金藤、落得打破瘀通经、消肿 止痛;陈皮理气化滞。诸药合用,共奏活 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
3、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 当归9 川芎6 赤芍9 桃仁9 红花6 枳壳5 丹皮9 香附9 延胡索12 乌药9 五灵脂9 甘草5 (兄嫂想炒桃花,乌龟领旨糊纸皮) [功效与适应证] 活血化瘀。治腹部损伤,蓄瘀疼 痛。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与逐瘀药 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伤阴血;丹皮清热凉血,活 血化瘀;桃仁、红花、灵脂破血逐瘀,以消积块; 配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尤其川芎不 仅养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气,增强逐瘀之力;甘 草调和诸药。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气药物居多,使 气帅血行,更好发挥其活血逐瘀,破症消结之力。
3、复元活血汤(《医学发现》) [组成] 柴胡15 归尾15 红花6 天花粉6 穿山甲10 酒大黄30 酒浸桃仁12 甘草6 (将军归天山,胡老献红桃) [功效与适应证]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血停积于 胁下,肿痛不可忍者。

方解:本方证系外伤损络,血离经脉,停滞于胁肋所致。胁肋是肝经循行的部位,跌 打损伤,瘀血停滞于胁下,血瘀气滞,以致胁肋疼痛,甚则痛不可忍。治当活血祛瘀 为主,兼以疏肝行气通络。方中重用酒制大黄荡涤留瘀败血,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 理气,使气行血活,兼可引诸药入肝经;两药合用,一升一降,以攻散胁下之瘀滞, 共为君药。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穿山甲破瘀通络;天 花粉既能入血分消瘀血,又能清热散结消肿,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是为使药。加酒煎药,以增强活血通络之力。诸药合用,使瘀去新生,气行络通,服 药后以利为度,提示瘀血已下,免伤正气。方中柴胡疏肝胆之气,当归养血活血,山 甲破瘀通络,桃仁、红花祛瘀生新,甘草缓急止痛,重用大黄荡涤凝瘀败血。诸药合 用,气血畅行,肝络疏通,则胁痛自平。清张秉成云:“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 元自复矣。”故方以“复元”为名。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跌打损伤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跌打损伤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跌打损伤一、少林真传伤科秘方:跌打损伤凡跌打损伤,十六岁以上者易治,血气有余故也。

十六岁以下难医,血气衰弱故也。

凡伤七日之内,血气未曾积聚,十四日之后者,血气凝结,恐生别症。

春伤肝凶,夏伤心凶,秋伤肺凶,冬伤肾凶。

伤肝者面红紫黑,先服清肝止痛,后服中续命饮,再服顺气活血汤而愈。

伤心者,心下主热,目闭、口不能言。

先服护心养元汤,再服通圣饮,后服和中丸,不伤肺者,鼻内气喘声哑,发热,睡如弓状,着席如刀,此症主三日内死。

先服通圣饮,后服降气活血汤,再服清肺止痛饮。

伤肾者,两耳必聋,耳角必黑。

先服吉利散,后服中续命饮,再服补肾和血汤,不然一伤心口者,必当胸迷闷,面黄发胀。

先服降气活血汤,再服通圣饮,再服顺气活血汤。

伤食肚者,实时气升心迷。

先服降气活血汤,再服中续命饮,后服吉利散。

不然一日内凡伤者眼白者死,口臭者死,摇头发直者死,遗尿者死。

通圣饮通草(一钱)红曲(一钱五分,炒)苏木(一钱,炒)生甘草(五分)麦芽(一钱,炒)红花(一钱,炒)香附(二钱,便制)丹皮(八分)山楂肉(八分)归尾(一钱,酒洗)乌药(一钱)穿山甲(二钱,炙)胡桃肉(五钱)酒、水各两杯煎两钟,不拘时服。

大续命饮桔梗(八分)乳香(一钱,去油)没药(八分,去油)山楂肉(一钱)麦芽(八分)归尾(二钱,酒洗)桃仁(一钱,去皮尖)官桂(八分)生地黄(一钱)红曲(八分)苏木(六分)通草(八分)穿山甲(八分)水各三钟,煎钟半,不拘时服。

小续命饮红曲(一钱五分,炒研)甘草(五分)苏木(一钱二分)山楂肉(一钱)麦芽(一钱,炒)通草(一钱)当归(一钱,酒洗)牡丹皮(一钱)乌药(二钱)红花(五分)香附(一钱,便制)穿山甲(一钱,炙)降气活血汤红花(八分)苏木(八分)官桂(六分)五加皮(一钱)归尾(一钱,酒洗)杏仁(八分)牛膝(六分)赤芍(一钱)桃仁(一钱,去皮尖)酒一钟,水半钟,童便一钟,煎一钟服。

中续命饮红花(八分)川芎(六分)赤芍(八分)归尾(一钱,酒洗)桃仁(一钱,去皮尖)苏木(八分)乌药(六分)穿山甲(一钱,炙)神曲(六分)麦芽(一钱)陈皮(六分)柴胡(八分)莪术(一钱)官桂六分红曲六分)枳壳(六分)乳香(八分,去油)没药(一钱,去油)酒两钟,煎一钟服。

秘方传承伤科常用方剂

秘方传承伤科常用方剂

秘方传承伤科常用方剂麻醉散处方:生川乌9克,生草乌9克,生南星9克,生半夏9克,生狼毒9克,蟾酥12克,花椒12克,细辛15克,一枝蒿12克,樟脑3克,冰片3克。

制法:以上诸药研末密封备用。

效用:麻醉止痛。

用法:取麻醉止痛散15克和高度浓白酒调敷骨折处15—30分钟,局部即失去痛觉,整复骨折时患者不觉疼痛。

定痛散处方:醋元胡4份,醋五灵脂2份,炒蒲黄2份,梅片1份。

制法:上药共研成极细未,装瓶密封备用。

效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止血止痒。

用法:内服:成人每次服0.5~1.5克,小孩按年龄酌减,开水或米酒、黄酒送服。

外用:鸡蛋清或米酒、米醋调敷。

适应症:关节扭伤,骨折脱位,跌打内伤,腰背积伤,陈年久伤,头部损伤,风湿骨痛,骨质增生,外伤出血所引起的疼痛。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人参。

附注:本方对跌打内伤因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腹,腰背疼痛,以及剧烈运动后胃脘疼痛疗效最佳。

对胃痛亦有一定疗效。

生肌散处方:龙骨62克、煅石膏124克、梅片12克、红升丹9克、象皮3克、珍珠3克、黄丹3克。

效用:化腐、生肌、止血、去臭。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装瓶备用。

用法:将药粉撒于疮面。

一般表浅或新鲜创面,撒一薄层药粉,外用纱布敷盖,对于有窦道之类的伤口,用麻纸捻成细纸绳蘸药插入。

适应症:用于新鲜创伤,可以止血;用于化脓伤口,可以除去腐烂组织,促进肉芽生长。

附注:此为去腐生肌通用之方,对去腐力强的药物做了减量处理,用来治疗痈疽疔瘘、刀伤红疮,可一方通用,每1~2日敷药一次,对小伤小疮使用效佳。

对水肿的肉芽组织,药后水肿即可迅速消退。

消炎散处方:大黄、黄柏、黄芩、桅子、芙蓉叶。

制法:以上诸药各等份共研成未,装瓶备用。

效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适应骨折初期炎症。

用法:使用时可视患处面积而定,取适量茶油或蜂蜜调敷骨折处。

接续散处方:生川乌、生南星、生半夏、生草乌、白芷、马钱子、松节、姜活、荆芥、川断、红花、血竭、然铜、桃仁、当归、灸乳香、炙没药、地鳖虫、骨碎补、五加皮、赤芍、牡蛎。

武林伤科四大秘方

武林伤科四大秘方

武林伤科四大秘方武林中濒临失传的四大奇方,一直为武术家秘传,从不外露,知者甚少。

与恩师习艺数载,深得恩师信赖看中,有幸得此武林秘方。

经数年试用,多显奇效,现征得恩师同意,特将武林四大奇方完整披露。

(一)外伤速愈秘方配方:雄木鳖12克、胆南星15克、血竭15克、没药24克、马钱子九个(微炒)、龙骨9克、当归9克、南红花15克、川羌活9克、螃蟹骨9克、净乳香30克、防风15克、金丝毛24克、三七3克、白芷15克、七叶一枝花15克、菖蒲9克、川芎12克、冰片3克、升麻15克。

将上各药研成细末,越细越好,储瓶备用。

凡是刀枪之伤、皮肤划破出血时,以老酒或唾液调敷患处,几分钟即止血止痛而愈,未破者可消肿止痛。

(二)万能止血散配方:马勃、生地、白芨、金银花各30克、血余碳15克、生大黄、生栀子生黄柏、生连翘、各9克,儿茶15克、乳香(醋制),没药(醋制)各12克、麝香3克、冰片3克。

制法:将上述十四味药研成细粉,装入瓶内密封备用。

用法:局部受伤出血者,立即取药粉敷患处,能止血止痛,如有内伤淤血者。

可取6克药粉用黄酒或童子尿冲服,如局部已成疮化脓,久治不愈,用生香油把药粉调成膏药敷于患处。

此主要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血化淤、排脓生肌等作用。

可治内外损伤出雪,疼痛、疮毒。

(三)特效快速接骨散配方:麝香二克、乳香二克、血竭三克、红花二克、土鳖虫十四个,马前子二克、甘草三克、狗骨十克、鸡骨十克、人参十克、黄瓜种三克、今沙零点五克、神曲十克、大枣十四个、河蟹盖一个。

制法:将上述药用文火焙干,然后共研成细末,再倒如煮沸的黄酒中浸泡五至二十分钟。

用法:直接服用。

服下十五分钟即见效,立即止痛,骨节处自动接合,十至二十天完全恢复正常功能。

对于三年内的陈旧性骨折也可完全恢复正常功能。

关于此方一直在社会盛传其神奇功效,但得其此药方者甚少,记得有同行对我讲过:《光明日报》曾在1999年报道湖南怀化有一老人精技击和伤科,在当地为一贫民用此方接骨显其神效。

【中医骨科伤科秘方:子雨禾私藏】31-60

【中医骨科伤科秘方:子雨禾私藏】31-60

【中医骨科伤科秘方:子雨禾私藏】31-6031、跌打风湿膏一、膏药处方生川乌25克、生草乌25克、生南星25克、生半夏25克、马钱子25克、当归18克、川芎18克、红花12克、骨碎补18克、续断18克、麻黄25克、桂枝18克、地鳖虫20克、自然铜25克、生大黄25克、生栀子25克、硼砂20克、轻粉15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麝香壳2克、梅片12克、桐油或香油3.5公斤、黄丹1.5公斤。

二、功效主治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伤筋折骨、风湿骨痛、腰背酸痛、四肢麻木、经脉拘挛、肌肉僵硬、骨质增生等症。

三、用法用量洗干净患处皮肤,擦干水份后烤热膏药贴于患处,每贴膏药可连用3—5天。

四、制膏步骤(一)首先将血竭、乳香、没药、麝香壳、梅片、轻粉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二)把黄丹置于锅内炒去水份,冷却后装瓶密封备用。

(三)将处方中前17味药材置于桐油或香油中浸泡3—10天后,先用文火熬炸1小时,再改用武火熬炸1小时,最后以文火熬炸1小时,用钢丝或铜丝滤网除去杂质,静置7天后取净油炼至滴水成珠(即油烟从浓墨色转为青色再转为白色)时,即可离火下丹,每500克药油下黄丹210克,边下丹边用铁勺捞油,以免黄丹沉淀,影响氧化反应。

待药油与黄丹反应冷却后成为膏药时,将其分成小陀置于冷水中浸泡10天,每天换清水2次,以去火毒。

最后,将小陀膏药加温熔化,加入麝香壳,血竭、乳香、没药等细末,乘热用竹片将膏药摊于15×15厘米的优质牛皮纸或红布上,然后将膏药对折即可。

五、方解膏药中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马钱子、当归、川芎、红花、骨碎补、续断、麻黄、桂枝、地鳖虫、自然铜、乳香、没药有活血化瘀生新、祛风燥湿除痰、逐寒通络止痛之功效;硼砂、轻粉则有祛痰利水除湿、消肿拔毒生肌的作用;甘松、白芷、麝香壳、梅片芳香开窍,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促进病理产物和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并使病态组织(如结疤、粘连等)软化和分解,缓和骨骼、肌肉经脉痉挛性疼痛;生大黄、生栀子消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

伤科方药

伤科方药

伤科方药一:武林外伤秘方雄土鳖12g、胆南星15g、血竭15g、没药24g、马前子九个微炒。

龙骨9g、当归9g、南红花15g、川恙活9g、螃蟹骨9g、净乳香30g、口防风15g、金丝毛24g、三七3g、白芷5克、七叶一枝花15g、菖蒲9g、川芎12g、升麻15g、冰片3g。

此方各味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以超级大国酒调敷患处,用唾味调敷更好,止血后用丸士林调成软骨用变可。

敷药后五分钟可止血止痛而愈。

未破者肿消痛止而愈,伤在手筋和脚趾,青紫未破者,脱去黑皮而愈。

此方在外伤上变算是神方也。

不管伤势多端片可行动如初。

二:“救死回生罗汉丹”诗曰:十八罗汉显神灵,开关接气天下闻。

若是死碰死,阎王面前打转身。

不论你打得无精血,不是跌得无气出。

罗汉丹镇心回生应有灵。

有人识得其中意,起死回生效如神。

三:“十八罗汉丹”乳香12g、草乌9g、琥珀7克、红花12g、没药12g、甘草10g、丹皮12g、杜仲10g、花粉10g、牛膝10g、当归10g、骨碎补9g、血竭10g、肉桂10g、土别10g、三七4g、广木香12g、川羌活10g。

此方是武者必备之品,用松节油或米酒放入瓶内浸泡备用。

在练武中扭伤手脚及其他部位,用药棉沾药酒擦处,如跌打严重者,可外擦内服。

内服有两法。

一是此方十领先味药材共研细末每次九克精米酒引下。

一是十八味酒水各半煎汤服。

另加使其效惊人。

四:一种吃了打不痛的草药药名叫“了哥王”别名“南岭荛花”此药在山路边随便可见,此药有小毒,不能多服,只能用服6g,用第三层皮,其根部之外皮赤黄色应用小刀刮去其色为洁白色,有纤维性,较韧可搓成绳状带子,平时系在腰里,伤时备用,用自己的小便冲服。

“此方为古人交”。

了哥王的赋人是一个能飞檐走壁的人,被扣后被迫交此药的用法,后来此人参加革命当为将军说,真此单的一味常草药,但威力无穷。

五:(外伤膏)芙蓉叶90g、血竭50g、花粉30g、栀子30g、黄柏30g、大黄30g、冰片20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伤科方药来自薛东庆的博客伤科方药(本人整理)伤科方药一:武林外伤秘方雄土鳖12g、胆南星15g、血竭15g、没药24g、马前子九个微炒。

龙骨9g、当归9g、南红花15g、川恙活9g、螃蟹骨9g、净乳香30g、口防风15g、金丝毛24g、三七3g、白芷5克、七叶一枝花15g、菖蒲9g、川芎12g、升麻15g、冰片3g。

此方各味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以超级大国酒调敷患处,用唾味调敷更好,止血后用丸士林调成软骨用变可。

敷药后五分钟可止血止痛而愈。

未破者肿消痛止而愈,伤在手筋和脚趾,青紫未破者,脱去黑皮而愈。

此方在外伤上变算是神方也。

不管伤势多端片可行动如初。

二:“救死回生罗汉丹”诗曰:十八罗汉显神灵,开关接气天下闻。

若是死碰死,阎王面前打转身。

不论你打得无精血,不是跌得无气出。

罗汉丹镇心回生应有灵。

有人识得其中意,起死回生效如神。

三:“十八罗汉丹”乳香12g、草乌9g、琥珀7克、红花12g、没药12g、甘草10g、丹皮12g、杜仲10g、花粉10g、牛膝10g、当归10g、骨碎补9g、血竭10g、肉桂10g、土别10g、三七4g、广木香12g、川羌活10g。

此方是武者必备之品,用松节油或米酒放入瓶内浸泡备用。

在练武中扭伤手脚及其他部位,用药棉沾药酒擦处,如跌打严重者,可外擦内服。

内服有两法。

一是此方十领先味药材共研细末每次九克精米酒引下。

一是十八味酒水各半煎汤服。

另加使其效惊人。

四:一种吃了打不痛的草药药名叫“了哥王”别名“南岭荛花”此药在山路边随便可见,此药有小毒,不能多服,只能用服6g,用第三层皮,其根部之外皮赤黄色应用小刀刮去其色为洁白色,有纤维性,较韧可搓成绳状带子,平时系在腰里,伤时备用,用自己的小便冲服。

“此方为古人交”。

了哥王的赋人是一个能飞檐走壁的人,被扣后被迫交此药的用法,后来此人参加革命当为将军说,真此单的一味常草药,但威力无穷。

五:(外伤膏)芙蓉叶90g、血竭50g、花粉30g、栀子30g、黄柏30g、大黄30g、冰片20g。

丸剂按照方药,将各种药物研成细粉末,调和拌匀,加密或米粉为粘料,制成大小不同的药丸、或用面粉煲成糊状调入药粉制作成药丸亦佳。

1:风伤丸:﹝验方)川芎18g、归身24g、生地24g、党参24g、茯苓24g木香6克、砂仁6克、肉桂15g、沉香6克、三七9g桃仁18g、红花9g、续断6克、双鈎18g、乳香9g泽泻24g、牛膝24g、其功能是活血定痛,舒筋壮骨,治一切跌打损伤,服法;以米酒冲服,每丸为(六克)早晚各服一丸。

2:跌打补骨丸:(验方)三七30g、五加皮90g、杜仲90g、苏木60g、血结30g白芷60g、酒续断90g、归尾60g、桃仁60g、扁豆60g泽泻90g、骨碎补 90g、茯苓90g、川芎30g、白术90g枳壳60g、酒大王30g、木香60g、桔梗60g、无胡30g赤芍30g、醋然同120g、其功能:去瘀活血,理气壮筋补骨,用於筋骨损伤中后期。

每丸6g,用米酒冲服。

早晚各服一至两丸。

3:养营丸:(验方)枸杞240克、杜仲240克、维山180g、党参240克、北其180g、茯苓240克、白术90g、当归240克、白芍240克、熟地280克、三七60g、丹皮90g、枣仁90g、首乌240克、龙眼肉150g、其功能是养血和营、理气散瘀,主治气血两虚者。

以密为丸,六克为一丸,早晚各服一丸,用开水送服。

4:补肾壮骨丸:(验方)(董方宏)茯苓90g、白术90g、杜仲90g、续断60g、构杞90g、党参150g、熟地90g、酒当归90g、菟丝子60g、破故纸90g、其功能是补肾壮骨,筋骨痰弱无力患者最适用,以密为丸,用开水送服。

早晚各服一丸。

5:固精丸(验方﹞茯苓90g、维山90g,丹皮90g、泽泻60g、次术60g、牡蛎150g、女贞子90g、以米90g、连米90g、熟地90g、龙骨150g、车前子60g、灯心草15g其功能是:滋肾固精、肾水亏损,遗精,泄精的伤患者服用。

以密配制,九克一丸,早晚服用一至两丸。

6:续骨丸:(验方﹞制乳香60g、制没药60g、煅龙骨60g、煅礞石90g锻狗骨90g、锻硼砂150g、地鳖虫30g、(酒炒过﹞麝香3g、上玉桂15g、三七90g、木香60g 其功能:化瘀通络,理伤鎮痛,壮骨舒筋,骨折、脱位后期未复者合用。

九克一丸、以密为丸,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服。

7:回生散:﹝验方)三七90g、能胞3g、麝香3g、殊砂60g、血竭90g川连90g、琥珀90g、牛黄3g、山羊血90g、郁金30g续断90g、川贝90g、骨碎补90g、铁树拫150g其功能是:活血、化瘀、去风鎮痛。

远年重伤,凡蓬天气变化作风作水肿痛者,具服用。

(验方)共药研成粉未备用、早晚各用开水冲服五分一次,(孕妇忌用此药粉﹞8:麝香七理散(验方)制乳香60g、麝香15g、毕澄茄65克、草豆蔻65克丁香60g、三七90g、锻虎骨90g、龙涎香150g木香90g、沉香90g、人中白120g、槟榔90g 其功能是,行气散血、化瘀镇痛,久年陈伤或新重伤芬迷者具用,研末成粉备用,应服五分,(孕妇忌用、小儿感半服用)9:八仙散:醋锻虎骨60g、醋炒猴骨60g、制乳香18g、醋锻龙骨60g、锻然同90g、酒地蟞虫60g、血竭60g功效是壮骨续筋,化瘀镇痛、骨折脱位中后期或骨痂生长缓馒者备用。

共研制成粉末开水或酒早晚各服六克。

以上药粉配合如下:上、中、下、部所伤的单方冲服,最好加米酒服。

A:上部方:姜活3.5克、独活3.5克、泰艽9g、续断9g、乌药6g、赤芍9g、归尾9g、桂枝6g、木香3g、甘草6g紫荆皮9g、骨碎补9g水煎服。

B:中部方:乌药6g、赤芍9g、青皮4g、挑仁6g、续断9g、陈皮4g、泰艽9g、甘草4g、柴胡4g、红花4g、骨碎补9g、制香胡9g、醋元胡6g水煎服。

C:下部方:木瓜9g、杜仲15g、牛膝9g、乌药6g、续断9g、姜活4g、甘草3g、骨碎补9g、五加皮9g、威灵仙9g水煎服10:顺气宽胸汤:桔梗6g、枳壳6g、川朴4g、白芷6g、苍术9g、防风9g、甘草3g、功效是开胸理气、镇痛、胸部挫伤、呼吸不顺、气滞痛感,水煎服用。

11:活血通气汤:木香6g、赤芍9g、香附9g、川芎9g、砂仁6g、泽泻9g、党参15g、桃仁9g、当归9g、制没药4g、制乳香6g功效是:活血散瘀、行气镇痛,胸腹挫伤气滞作痛,瘀阻宜用此方。

(水煎服用加少米酒最佳)12:补肾壮骨汤:杜仲9g、枸杞9g、次术9g、狗脊9g、酒续断9g、骨碎补9g、破故纸9g、缎狗骨15g功效:壮腰补肾、舒筋活络,腰部伤筋,肾气虚弱者水煎服用。

13方:化瘀通淋汤:木通9g、泽坞9g、桃仁6g、续断9g、当归9g、防风9g、川芎4g、茯苓9g、赤芍9g,淮牛膝9g、制乳香4克、甘草6g、车前子9g、功效:去瘀血、通小便、腰腹部损伤、湿聚瘀阻,小便不利者用水煎服14方:壮骨舒筋汤:﹝验方)木通9g、党参9g、枸己9g、续断9g、杜仲9g、川芎9g、泽兰9g、川朴6g、牛膝9g、白芷6g、孰地15g、防风6g木瓜9g、当归12g、西红花0.6g、穿山甲10g、功效:益气养血、祛瘀舒筋,腰部慢性伤筋、瘀阻作痛者。

水煎冲米酒服用。

15方:行气通淋汤(验方)砂仁3g、泽泻9g、琥珀6g、白芍9g、续断9g、北芪9g、甘草3g、木通9g、连翘9g、防己9g、茯神12g广木香3、双钩藤9g、功效:行气清热、化瘀通淋,腹部损伤小便不利者,(水煎服﹞16方:活血镇痛汤(验方)白芍9g、三七6g、防风9g、枸杞9g、续断9g、川芎9g、桃仁6g、生地12g、当归12g、茯神12g、制乳香6g、骨碎补10g、制没药6g、炙甘草3g功效:养血舒筋,补肾壮骨,化瘀止痛,适用于骨折脱位初期瘀血作痛者。

(用水煎加酒服用)。

17方:消炎退肿汤:(验方)当归12g、川芎9g、木瓜12g、生地12g、砂仁3g,连翘9g、炙甘草3g、牛膝9g、制乳香4g、地骨皮9g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舒筋,骨折后皮肤红肿者。

(水煎服用)18方:退黄消肿汤:(验方)川连6g、生地15g、知母9g、防风15g、黄柏6g、黄芩6g、泽泻9g、薄荷3克、甘草3g、灯心草9g、栀子6g、银花9g、地骨皮9g、地鳖虫9g、车前子9g。

功效:凉血、消肿镇痛、骨折伤筋后期或局部肿痛者(水煎服)用。

19方:跌打养营汤:枸杞15g、当归6g、川芎4g、白芍9g、淮山15g、党参3g、木瓜9g、砂仁3克、甘草3g、续断9g、熟地15g、三七4g、骨碎补9g功效:大补血气、健脾益肾、骨折中后期服用能促进骨痂生长、(水煎服)可加米酒调服。

20方:清热止痒汤:(验方)木通9g、苍术6g:蝉衣3g、茯苓9g、银花9g、知母6g、荆芥6g、防风9g、甘草3g、白芍9g、连翘9g、泽泻9g牛蒡子9g功效:清热利湿,消肿止痒,适用于过敏性皮炎者(水煎服)21方:风伤伸筋汤:(验方)独活6g、恙活6g、茯苓9g、甘草3g、木瓜9g、白芍9g、桃仁9g、续断9g、泰艽9g、生地15g、淮牛膝9g、五加皮6g、制乳香4g、桑寄山15g、制没药4g、地骨皮15g功效:去风凉血,化瘀舒筋、软组织损伤后期,风湿性关节发炎者。

(用酒水各半煎服﹞22方:安神止痛汤(验方)淮山15g、白芍15g、连子18g、远志6g、黄芪9g、生地9g、三七3g、党参15g、甘草3g、琥珀6g、醋元胡3g、茯神9g、制乳香4g、制没药4g、双钩藤9g、酸枣仁9g。

功效:安神定痛、重伤者极痛难受,夜寐不安者。

(水煎服)23方:通窍去瘀汤:(验方)蝉衣3g、赤芍9g、当归9g、防风9g、琥珀6g、甘草3g、川芎5克、桃仁6g、沉香6g、朱砂6g、菖蒲6g、麝香0.3分、双钩藤9g。

功效:疏风养血、通窍活血、重伤不省人事者。

(水酒煎服)24方:新伤跌打汤:(验方)桃仁6g、红花6g、苏木9g、赤芍9g、泽兰6g、归尾9g、血竭9g、枳壳6g、木香3g、生地9g、姜黄6g、制没药3g、制香附6g。

功效:散瘀定痛,行气理伤、新伤筋络作痛者用米酒水各半煎服。

25方:旧伤跌打汤:(验方)田七6g、栀子6g、生地9g、姜活6g、独活6g、杜仲9g、防风6g、赤芍9g、穿山甲6g、五灵脂9g、制乳香3g功效:疏风散瘀、凉血消肿、铁打旧伤瘀血肿胀者。

(酒水各半煎服)26方:跌打捐伤汤:(验方)归尾9g、赤芍9g、白术9g、生地9g、苏木6g、泽泻9g、荆芥9g、桃仁6g、红花4g、川加皮6g、制乳香4g、制没药4g功效:活血散瘀止痛,跌打损伤蓄瘀者,大便不通者加大黄12g(水煎服。

27方:破血伤风汤:(验方)川芎6g、蒿本9g、白芷9g、防风6g、荆芥6g、赤芍9g、薄荷3g、红花6g、蝉衣3g、菊花9g、石斛9g、制乳香3g功效:疏风散瘀、祛风邪,创伤后受外邪发寒发热,头痛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