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

合集下载

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实践中是诊断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其通过对患者的病原体进行检测,可以明确导致患者引发疾病的微生物,并根据检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

但现阶段,在微生物检验中在检验人员素质、标本质量、检验方案以及检验室与临床的沟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这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供参考。

1.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1.检验人员素质方面微生物的检验是需要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做基础的,然而,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很多医院的微生物检验人员并没有足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这直接导致其在对标本的形态和反应进行检验的时候缺少足够的判断能力,不利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尚有些检验人员素质偏低,责任心不强,因恐惧标本具有传染性而不愿意接受微生物检验工作,专职的微生物检验人员较少。

1.标本质量方面想要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首先检验标本需要合格,而现在很多检验人员因为操作不规范,没有注意采集标本的要求或对注意事项了解不多,导致采集的标本质量出现问题。

例如,微生物检验中常出现的标本痰液,正确的采集方法应该是患者先漱口,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再吐到无菌容器中,而现实是患者或者没有漱口,或者咳出的痰只是气管浅处的,这样会造成检验结果不精准,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现象,耽误患者的病情。

另外,还有的医院在采集标本后,没有妥善保存标本,使标本接触到了外界空气,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了标本,这样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1.检验方案方面微生物检验的检验方案,是检验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直接体现,也关系到检验结果是否准确。

比如说,检测痰液标本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PCR检测、集菌检查、培养检测、直接涂片,而这些方法检查出来的阳性率依次降低,PCR检测法检出的阳性率甚至比直接涂片法检出的阳性率高出3倍以上。

1.检验室与临床的沟通方面检验室和临床医护人员及时沟通,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据了解,现在很多检验室和临床医护人员、患者的沟通很缺乏,一方面检验人员不能充分了解患者的目的,设计的检验方案也许不是最有效的;另一方面医生对检验结果有疑问或不理解时,没有办法及时得到解答,不能给患者更好的治疗方案,最终耽误了患者的治疗。

检验科与临床沟通安排

检验科与临床沟通安排

检验科与临床沟通安排
背景
检验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其检验结果对于临床治疗决策和病人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沟通安排
为了保证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有效性和高效性,我们制定了以下沟通安排:
1. 每个临床科室指定一名负责人与检验科负责人进行沟通。

两个负责人可以定期开会,讨论检验结果和病人诊断治疗计划。

2. 临床科室如需获取某一检验结果时,应向检验科提出申请,并在规定时间内获得反馈。

3. 检验科应及时向临床科室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并保证结果的机密性。

4. 临床科室应及时向检验科提供有关病人诊断和治疗的信息,以便检验科能够为病人提供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和建议。

5. 在病人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检验项目时,检验科和临床科室应协商制定相应的诊疗计划,并确保计划的实施。

结论
通过以上沟通安排,我们希望能够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病人的健康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浅析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浅析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浅析 微 生物 检 验 与 临床 沟 通 的重 要性
曹 慧玲 , 史恒 芳 , 李 岷
( 江 苏省 中医院检 验科 , 江 苏南京 2 1 0 0 2 9 )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 4 1 3 0 ( 2 O1 3 ) 0 9 — 1 1 9 4 — 0 2
1 微 生 物 标 本 分 析 前 的 信 息 交 流

采集血培养标本 , 以 判 断 污 染 菌 的存 在 与 否 [ 。 。 此外 , 标本的信息核对 、 运送 时间 、 保 存 条 件 等 也 关 系到 检
验 结 果 的 准确 性 , 如首先标本的信息要准确 , 一 般标 本 应 在 2 h 内接 种 , 冬天运送标本 应注意保温 , 采 用 密 闭 的专 用 运 送 容 器
近些年伴随着新发病原体的不断涌现 、 多 重 耐 药 菌 比 例 的
增 加 以及 院 内感 染 流 行 的 出现 , 微 生 物 检 验 在 医 疗 工 作 中 的 重 要 地 位 日益 凸 显 1 - 2 ] 。微 生 物 检 验 人 员 不 仅 担 负 着 快 速 、 准 确
发 现 并 鉴 定 病 原微 生 物 的 工 作 , 还 要 满 足 临 床 对 鉴 定 及 药 敏 结
5 小 结
E 3 1 叶应 妩 , 王毓三 , 申子 瑜 . 全 国 临 床 榆验 操 作 规 程 [ M] . 3版 . 南京 :
东南 大学 出 版社 , 2 0 5 6 . [ 4 3 马春芳 , t9 , J , 超, 陈雪 静 . 利 用 血 液 分 析 仪 警 示 信 自息 筛 E I ) , r A 依赖性假性血小板 减少 症 [ J ] . 临床 检验 杂志 , 2 O 1 0 , 5 ( 5 ) : 1 8 1 ~

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

原因分析:因为护师在采取标本的时候,发现生 化标本有点少,就将血常规中的血液倒入部分, 而血常规常用EDTA-K2,所以致使k检测值偏高, 而ca检测结果偏低
采集过程是保证标本质量的关键环节
*
• 标本采集过程是保证标本质量的关键环节,对标本质量的影 响因素包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的使用、采集与收 集标本的容器、标本量及抗凝剂或防腐剂的应用、防溶血、 防污染,有时尚需防止接触空气,防过失性采样等。采集标 本的时间与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密切相关。许多激素在全天 24h内的分泌量是不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峰 值期在6~10时,低值期在0~4时,波动幅度为150%~200%。 促甲状腺激素(TSH)则变化较小,峰值期在2~20时,低值期在
建议: 在24h内要在不同部位采血3次; 如果发热有规律,必须在发热高峰前1~0.5h采一 次血;
因患者使用过抗生素,要适当停用或用含树脂(或 活性炭)的培养瓶采样。临床按上述要求采样送检 ,结果发热前1h的血标本在树脂瓶中培养出了表 皮葡萄球菌,该菌对红霉素敏感,用廉价的乳糖酸 红霉素进行治疗,取得了成功。
• 病房/门诊
是数据或结果发放和储存时的分类信息
合格的标本标记与申请单的标准
*
所有标本必须符合申请试验的要求 所有住院病人的试验申请单必须含有:
A)清楚、完整和正确的病人姓名、性别和年龄 B)病历号 C)病房 D)申请医生姓名 E)申请试验
• 所有门诊病人的试验申请单必须含有: A)清楚、完整和正确的病人姓名、性别和年龄
临床医生也有责任和义务提供患者的客观症状 体征以帮助检验科更好的出具检验结果
检验与临床沟通现状
*
如果你是一名临床医生,你是否曾经 抱怨过检验结果不准确?

微生物与临床沟通交流记录表内容

微生物与临床沟通交流记录表内容

微生物与临床沟通交流记录表内容
微生物与临床沟通交流记录表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以及病历号、住院号等标识符。

2. 临床信息:包括患者的疾病诊断、主要症状、临床表现等。

3. 检测项目:包括对微生物的检测项目,如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病毒PCR等,以及检测方法和结果。

4.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如果对细菌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测试,记录相应的结果。

5. 微生物鉴定:鉴定出的微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或病毒等。

6. 临床诊疗意见:基于微生物检测结果,给出相应的临床诊疗意见,如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采取其他治疗措施等。

7. 沟通交流记录:记录临床医生与微生物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内容,包括沟通日期、方式、沟通方和具体内容。

8. 备注:对其他重要信息的记录或特殊情况的说明。

以上内容可以作为微生物与临床沟通交流记录表的基本内容,具体还可以根据临床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充。

医学实验室与临床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和意义精品文档

医学实验室与临床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和意义精品文档

交流的内容与话题
Point-of-care testing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hyperlipidaemia or coagulation disorders in the general practice setting: a systematic review--
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
高科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运用;检验方法学不断改进 ;检验结果敏感度、准确性不断提高;临床检验项目 不断增加;临床医生对检验的依赖度也不断上升,检 验科被动辅助的地位悄然发生变化,逐步成为临床诊 治的伙伴关系。 沟通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检验医学为什么要与临床沟通?
循证医学的需要 21世纪的医学是以科学依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加强
ISO 15189的相应要求
4.8 投诉的解决 实验室应有政策和程序以解决来自临床医师 、患者或其他方的投诉或其他反馈意见。 应按要求[见4.13.3 i)]保存投诉、调查以 及实验室所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注:鼓励实验室从其服务用户获取正面和负 面的反馈信息,最好采用系统化的方式,如 调查。
检验医学为什么要与临床沟通?
什么 妨碍了我们的交流与沟通?
临床、检验“各行其是”缺乏共同遵守的“规 矩”(各自的权力和义务)
合格标本的标准 拒收标本的原则 医师必须提供的临床信息:如做血气时应提供的Hb 、体温、吸氧浓度等 各自对检验结果解释的缺陷和片面性,如:尿HCG、 粪便潜血等
交流的内容与话题
检验科的全部工作内涵都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因 此,相关内容均可成为交流的话题。 影响检验结果的临床因素 生理因素的影响 :
检验结果的互认; 突显:
发展和提升检验医学的必要和重要 性
实验室与临床交流与沟通的必要性

如何做好医学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联系

如何做好医学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联系
务, 包括适当的解释和咨询服务 , 应能满足患者及所有负责患
以及标本采集后送检不及时等情况 ,直接影 响检验结果 的准 确性 。 而检验人员也不清楚 临床采集标本 的过程 , 对不合格的
标本没有 注明或未拒收 ,不合格的标 本必定检测不 出准确的
结果 。 1 . 2 医学 检 验 科 方 面
床医生反 映的检验 质量等 问题 , 给予 临床合 理 、 满 意的答复 。
如果检验人员满 足于在报告单上 注明“ 结果 已经复查 ” 或“ 该
检验结果仅对该样本负责” 的字样是不够的 ; 对于明显异常的
结果 , 应该 主动与 临床沟通联系 , 明确并排除采集标本或患者
数 临床 医生因为对此不 了解 , 进 而对 检验结果 的信任 度大大 下降, 如采用免疫 印迹法 ( WB ) 、 间接免疫荧 光法( I I F ) 检测抗
表 现 为 以下 几 方 面 。
1 . 2 . 1 与临床沟通缺乏主动性 和多样性 : 长期 以来 , 医学检验 科在 医院工作 中始终处在辅助科 室的定位上 ,与临床的联系
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被动地应付 临床反馈信息 的解释和检验结 果 的查询 , 检验人 员缺乏与 临床沟通联系的主动性 。 医学检验 科与临床科室联系多样性方面也较缺乏 , 如参 与临床会诊 、 病

2 83 ・
如何做好医学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联系
昆明 医科大学附属延安 医I  ̄( 6 5 0 0 5 1 )
检 验 科 亦 称 医学 实 验 室 或 临 床 实 验 室 ,是 以 为 预 防 、 诊
曹向红
彭传梅


护士不了解检验标本规范采集的重要性及 注意事项 ,甚至未 接受 过相应 的培训 。 常常因为标本采集前准备不充分 , 或者未

微生物药敏结果解读及与临床的沟通详解

微生物药敏结果解读及与临床的沟通详解

关于细菌耐药我们应该知道什么?
天然耐药的抗菌药物(肯定无效) 可以选择的抗菌药物(可能有效) 细菌药敏试验可以提供哪些信息? 如何解读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当前第8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四\17点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
对抗假单胞青霉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抗假 单胞氨基糖苷(吉他霉素、妥布霉素),抗假单胞 三代头孢(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环 丙沙星、氨曲南等均耐药
静脉采血后注入血培养瓶。 (2)于已用抗生素不能停用时,可于48小时内分别于下次用抗生素之
前,采取3份血液标本(要求双管双侧)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 检,应放置室温保存,但不能超过8-9小时。
(3)必要时可取骨髓1-2ML,无菌注入血培养瓶中送检。
注意: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一般病人在发病初期1-2天或发 热高峰时采集血液保本。
n 感染菌对同一种药物的MIC越小,效果越好 n 不同种抗菌药物之间MIC无可比性
n 目前很多仪器报告的是检测折点,而不是真正
的MIC
当前第16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四\17点
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
5、培养阳性的细菌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治 疗吗?
n 不是的 n 培养阳性感染,可能为污染(血培养),可能为定
避免漏检。
(3)标本采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集标本的容器必须经灭菌处理,不可用消毒剂。
当前第28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四\17点
2、标本运送
(1)标本采集后应尽快运送到细菌室。
(2)标本采集后在室温下超过2小时未送到细菌室的,可
视为不合格标本。
3、标本验收 (1)实验室只接受和处理合格标本。
当前第3页\共有40页\编于星期四\17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检验与临 床沟通
整理课件
1
❖ 我院2012年一月---七月微生物实验室共收标本 386 例,平均每天不到两例,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但 与国家要求还相差甚远,国家要求二级以上医院根 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接受 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 于30%。为了进一步加强微生物学检验,更好的配 合临床,今天就微生物学检验这方面再做一说明。
整理课件
12
.明明是一包脓液,结果却是无细菌生 长
❖ 脓液组成物:是坏死的白细胞和溶解的细菌及组织 碎片和组织液
❖ 采集伤口注意:尽量采新鲜组织,同时做涂片检查 做对照
❖ 涂片有菌而培养无菌怀疑厌氧菌感染
❖ 涂片全为脓细胞而无细菌、培养也无菌,取材可能 不到位
❖ 无菌性炎症
整理课件
13
伤口标本采集要求
整理课件
10
❖ 痰中常见病原体种类较多,细菌,真菌,病 毒,支原体,衣原体,结核杆菌等。口腔中 的正常菌群有草绿色链球菌,酵母菌,凝固 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奈瑟氏菌,卡他球菌等, 及少量酵母菌。
整理课件
11
❖ 如果涂片就不合格标本那培养也没有什么意 义,若临床怀疑为细菌感染性痰建议连续三 天留取晨痰培养加涂片检查,若还是不合格 标本建议查找原因是不是咳不出来,或是其 他原因引起感染,或者是免疫力降低以后引 起的条件致病菌。如果涂片合格但培养不出 来,还是建议连续三天留取晨痰加涂片检查, 看会不会是厌氧菌或者是一些苛养菌
❖ 1、在伤口切开排脓时留取标本 ❖ 2、不能在伤口清洁消毒后留取标本 ❖ 3、尽量采集伤口深部的浓汁送检
整理课件
14
组织或吸取物中革兰染色的评价
镜下所见
备注
出现鳞状上皮细胞
标本采集技术不过关,培养提示皮肤菌群污染
大量中性粒细胞
长时间仔细寻找病原菌,这时菌有可能在细胞内
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混合G-和G+小细 菌
❖ 采血量:8-10ml
整理课件
8
呼吸道标本的临床意义判断:感染? 定植?污染?
❖ 痰标本中鳞状上皮细胞啊<10个/低倍视野, 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为合格标本。
整理课件
9
❖ 下呼吸道的痰是无菌的,但咳出需经过口腔, 常带有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所以采集标本 时候一定要采集下呼吸道的合格标本,2小时 内送检,提高阳性率。
整理课件
4
取材问题
❖ 取材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标本取 材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
整理课件
5
取材问题
❖ 1.痰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 采集时间:用抗生素前或更改抗生素时,以
晨痰为佳。 ❖ 采集方法:一般自然咳痰必须用清水漱口三
次,包括咽喉部,深部咳痰。
整理课件
6
取材问题
❖ 2.尿标本的采集 ❖ 采集时间:用抗生素前,清晨中段尿。 ❖ 采集方法:先用肥皂水清洗,再用清水冲洗
混合厌氧或兼性厌氧菌感染
少见或可见破损的中性粒细胞和粗大 可能是梭菌属细菌引起的组织坏死,手术应激,提示产期荚膜
G不定的或G+b
梭菌引起的气性坏疽
中性粒细胞罕见,无其他体细胞 细胞内微生物 小的、浅的、不规则、链状排列G+c
呈堆排列
很细小G-b
病人没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或细菌没有能激活中性粒细胞 (如球菌),仍然高度怀疑细菌感染
整理课件
19
体外药敏实验的局限性
❖ 体外耐药,体内敏感? ❖ 或体外敏感,体内耐药?
整理课件
20
体外药敏实验的局限性
❖ 某些组织内浓度高的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 药物治疗泌尿系感染,喹诺酮类在泌尿道浓 度高,因此会出现体外耐药体内敏感
❖ 体外药敏不能完全反应细菌在体内的动态变 化
整理课件
21
科室现有工作能力
活动性细菌感染
如果分离自脓肿,提示咽峡时,这些菌可能为生物恐怖病
原菌(布氏杆菌,耶尔森菌,弗朗西斯菌),标本须在安全
柜里处理。平皿需用胶带封起来,培养物只能在生物安全柜
中进整行理。课不件可闻平皿。
15
准确报告培养结果的局限性
❖ 可能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原因—— ❖ --采集和运输标本不理想(可能控制的) ❖ --延误了培养时间; ❖ --培养环境错误,如温度和气体 ❖ --培养基营养不支持微生物的生长 ❖ --病原菌数量很少,或标本量不够检出(敏感度) ❖ --WBCs和其他身体免疫因子抑制生长 ❖ --在当时所有培养方法不能培养的微生物(局限性)
整理课件
2
❖ 据了解,郑大一附院每天有300余份标本,每 天的阳性报告也只有100份左右,阳性率40% 左右,我院去年的阳性率是43%,说明我院细 菌培养阳性率也处在一个正常水平,并不是 我们水平差而导致这几年细菌培养及药敏工 作开展一直不好。
整理课件
3
❖ 县医院每个病人抽血一套,收费200元,阳性 标本收105元药敏费用。我院参照县医院执行, 并不存在收费高问题。县医院住院病人1000 左右,每天送检标本30份左右,我院住院病 人600左右,而每天平均只有2份标本。这在 抗生素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检查远远不能达标
尿道口周围,开始排尿留取中段10-20ml 尿 液直接排入无菌容器。中段尿一定要嘱咐病 人是在不间断排尿过程中直接接取中段尿。
整理课件
7
取材问题
❖ 3.血液的采集
❖ 采集时间:尽量用抗菌药前,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 病人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前0.5-1h采集血液,或者 在寒战或发热后一小时
❖ 采集方法:70%乙醇消毒---碘伏消毒3 cm以上--70%乙醇脱碘,待干燥后采血。一个采血点采集需 氧和厌氧一套血培养瓶,高度怀疑菌血症患者建议 不同部位采集两到三套血培养瓶。
整理课件
16
准确报告培养结果的局限性
❖ 3)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原因—— ❖ 不同患者标本混淆 ❖ 报告了污染菌(从实验室或标本采集过程中
整理课件
17
准确报告培养结果的局限性
没有分离到病原菌—— 也不表明实验室不能检测,其他的疾病
有可能象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复杂性)
整理课件
18
菌群失调问题
❖ 认为这个病人是一个感染病人,可症状总没 止住,不停更换抗生素还是效果不好,是不 是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过度使用抗生素引起 菌群失调的问题,尤其是腹泻病人。人类与 微生物原本就是一个共生关系,我们是要达 到与微生物和睦共存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 应用抗生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