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排污泵标准和技术规范方案

合集下载

潜水排污泵的技术要求

潜水排污泵的技术要求

潜水排污泵的技术要求:1、潜水排污泵能抽送含有碎布、短纤维材料及一般废物和其它一些未处理的污水,并能通过直径为出水口径50%的固体颗粒。

2、潜水排污泵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正常工作,无汽蚀发生,运行平稳,无卡死、停滞现象,并具有稳定的压头流量特性,当泵在其特性曲线上一点运行时,电机功率不超载。

3、潜水排污泵的所有承压零件均作气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其设计压力的2倍,但不低于0.45Mpa,历时30min而无泄漏现象。

4、潜水排污泵在组装后,进行0.2MPa气压试验,历时30min而无泄漏现象。

5、潜水排污泵所有零部件、密封件、防腐涂料等均采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材料,其表面光亮、无砂眼、裂痕等,为防止潜水排污泵由于受介质浸蚀,凡与水接触面均作防盐渍、防腐喷涂处理,表面采用喷丸二次抛光除锈并达到Sa2.5级,然后采用喷涂耐腐蚀环氧树脂粉末的处理方式,涂层厚度大于0.3 mm小于1.4 mm,流道表面光滑平整,可保证涂层使用有效期不小于5年。

6、潜水排污泵叶轮、转子作动平衡试验,平衡精度为G6.3级,振动烈变不大于0.45mms。

7、潜水排污泵采用水套式冷却系统,可以保证在潜水电机完全露出水面的条件下连续运行,运行方式为连续运行、间隙运行或长期停止的恢复运行,每小时允许起动15次而不会引起任何损坏,为了保证电机温升不大于规定要求,在电机结构上设有内外部冷却通风结构,内部通风结构确保电机的温度迅速的通过内风道冷却、外部冷却主要通过水套中流动的介质水将电机表面的温度由介质带走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每台潜水排污泵都有一个完善的、内在冷却系统,电机水冷却夹套包围定子室,叶轮背部的叶片所产生的背压能把泵送液体的部分通过一个循环通道后作为冷却液体在冷却系统中循环。

无论电机部分浸在所泵的液体中或直接曝露在空气中,冷却系统都能保证潜水排污泵能在最高40℃环境温度下连续运行。

8、潜水排污泵机组允许反转,其最大反转转速为运行中的可能出现的最大飞逸转速,为额定转速的130%,在持续时间2min的情况下,各部件不会出现损坏,为保证机组的安全,潜水排污泵在轴承的结构设计、轴承的强度设计、叶轮强度计算时,均按可能出现的最大飞逸反转转速进行设计。

潜水污水泵技术规范

潜水污水泵技术规范

潜水污水泵技术规范1.总述以下规定了潜水污水泵的设计、制造、工厂试验、安装、竣工试验的技术要求。

1.2供货范围每台潜水污水泵成套地配备安全、有效及可靠运行所需的附件、紧固件、保护器、就地控制箱和接线箱以及所需电缆。

•装配完整的潜水排污泵(包括泵壳、叶轮、电机、机械密封、泵轴等)•自动耦合装置带底座和弯管;(小型潜污泵可采用便携式安装)•整套提升装置(导轨系统、支架和不锈钢提升链等);•每台泵需提供潜水电缆•电气保护元件,包括短路、漏电、过载、缺相保护等;•水泵保护元件(包括温度保护,湿度保护,机械密封泄漏保护),以及水泵保护控制器等;•就地控制柜和接线盒等;•所有连接附件、预埋件地脚螺栓等;总则:标准化的外观、运行、维修、备品备件以及制造商服务,所提供的设备是一个制造商的最终产品。

1.3资料提交-总体布置图画出潜水污水泵平面及剖面图,并表明所有的外型安装尺寸和安装、运行及维修所需的空间。

一提供潜水污水泵的特性曲线(流量、扬程、效率、功率、等)、工况曲线以及性能参数。

2.水泵设计、性能和现场条件(1)水泵系统设计要求a. 所提供的每台泵必须是立式、单级和易拆卸的无阻塞型潜污泵,并与潜水电机相连,泵必须能够输送原生的和未经过过滤的污水。

b. 所提供的每台泵应满足在全淹没或部分淹没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同时也能满足间歇运行和长期停机后恢复正常启动运行。

c. 电机能连续和间歇运行,能够每小时启动20次,并不对泵带来任何有害影响。

d. 泵装置在泵的设计负荷范围内,必须无振动和无气蚀地平稳运行。

泵的所有旋转部件(包括电机)应在制造时进行动、静平衡实验。

泵运转噪音应低于80dB(A).e. 泵和电机均为同一设备制造商设计和制造。

f. 自动耦合式安装的泵,每台泵配备出水弯管、自耦底座和移动、自动就位时起连接作用的不锈钢导轨及提升链。

水泵能在不少于2根的平行导轨引导下从泵坑顶部到自耦底座自由滑动,水泵能自动稳固地与底座耦合。

潜水排污泵标准和技术规范标准[详]

潜水排污泵标准和技术规范标准[详]

第二卷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1、潜水污水泵1.1供货范围:详见《货物需求一览表》,潜水污水泵主要由水泵主机、自耦装置系统、导杆、起吊提升链、就地控制箱、潜水电缆、接线端子箱及安装附件等组成。

1.2技术参数设备性能参数使用条件:1)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含有固体和长纤维);2)含有可燃气体的场合;3)水温不超过60℃;4)介质的PH值为2-10。

1.3特性要求:产品主要性能如下:1、电机:三相鼠笼电机,380V三相50HZ,防护等级IP68,定子绝缘等级不低于F级2、轴承:轴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承受在任何工况下的轴向和径向载荷,耐高温润滑油脂,轴承寿命不小于100000小时。

3、机械密封:机械密封,使用寿命不小于25000小时。

4、接线室:防水接线室,防水电缆进口防拉、防缠绕保护。

5、多项报警系统:配有漏水、漏电、漏油、过载、欠压、缺相等多项报警保护系统和液位控制系统。

6、全扬程:潜污泵能在任一工况点高效、安全、可靠运行而电机不会过载。

7、泵出水配管法兰应按ISO标准,公称压力1MPa为准。

1.4、采用规范及标准ISO9906/2 《泵验收试验规程》ISO1940/1-73G6.3 《对刚性旋转机械的机械振动平衡要求》JB/T8098-1995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GB/T4942.1-2006 《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T12785-2002 《潜水电泵试验方法》GB/T24674-2009 《潜水排污泵》HJ/T336-2006 《潜水排污泵》1.5、型式及性能(1)型式泵为立式、无堵塞、可拆卸的,叶轮与潜水电机直接联结成一个整体,泵能够输送原污水。

泵在全浸没或部分浸没的条件下连续工作,同时能适应于连续运行,间歇运行和长期停止状态后恢复运行。

泵的设计保证在整个负荷范围内,无震动和无汽蚀地平稳运行。

泵装置的旋转部件经过静平衡和动平衡试验。

设计的装置满足本工程设计所留出的空间,吸入条件,杂物通过能力和装拆条件。

潜水排污泵标准和技术规范

潜水排污泵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二卷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1、潜水污水泵1.1供货范围:详见《货物需求一览表》,潜水污水泵主要由水泵主机、自耦装置系统、导杆、起吊提升链、就地控制箱、潜水电缆、接线端子箱及安装附件等组成。

1.2技术参数1.4、米用规范及标准ISO9906/2ISO1940/1-73G6.3JB/T8098-1995GB/T4942.1-2006使用条件:1) 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含有固体和长纤维);2) 含有可燃气体的场合;3) 水温不超过60C ;4) 介质的PH 值为2- 10。

1.3特性要求:产品主要性能如下:1、 电机:三相鼠笼电机,380V 三相50HZ ,防护等级IP68,定子绝缘等级 不低于F 级2、 轴承:轴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承受在任何工况下的轴向和径向载 荷,耐高温润滑油脂,轴承寿命不小于 100000小时。

3、 机械密圭寸:机械密圭寸,使用寿命不小于 25000小时。

4、 接线室:防水接线室,防水电缆进口防拉、防缠绕保护。

5、 多项报警系统:配有漏水、漏电、漏油、过载、欠压、缺相等多项报警 保护系统和液位控制系统。

&全扬程:潜污泵能在任一工况点高效、安全、可靠运行而电机不会过载。

7、泵出水配管法兰应按ISO 标准,公称压力1MPa 为准。

《泵验收试验规程》 《对刚性旋转机械的机械振动平衡要求》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T24674-2009 《潜水排污泵》HJ/T336-2006 《潜水排污泵》1.5、型式及性能(1)型式泵为立式、无堵塞、可拆卸的,叶轮与潜水电机直接联结成一个整体,泵能够输送原污水。

泵在全浸没或部分浸没的条件下连续工作,同时能适应于连续运行,间歇运行和长期停止状态后恢复运行。

泵的设计保证在整个负荷范围内,无震动和无汽蚀地平稳运行。

泵装置的旋转部件经过静平衡和动平衡试验。

设计的装置满足本工程设计所留出的空间,吸入条件,杂物通过能力和装拆条件。

2023年潜水排污泵操作规程

2023年潜水排污泵操作规程

2023年潜水排污泵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潜水排污泵的正常运行,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潜水排污泵的操作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和维修人员。

第三条操作人员应熟悉潜水排污泵的构造、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本规程的要求,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第四条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电气和机械操作知识,了解相关安全规定和防护措施。

第五条操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耳罩、防静电鞋等。

第二章操作要求第六条操作前应检查潜水排污泵的外部情况,确保泵体无损坏,排污管道正常连接。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将潜水排污泵固定好,确保其稳定并能正常运行。

第八条操作人员应确保电源符合要求,接线正确,防止电气触电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操作前应检查潜水排污泵的润滑油和冷却液的情况,必要时进行添加或更换。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潜水排污泵的运行要求,正确操作启动、停止和调节。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潜水排污泵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或报修。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监控潜水排污泵的工作状态,防止过载或过热损坏设备。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应合理使用潜水排污泵,避免频繁启停和长时间连续工作,以延长设备寿命。

第三章安全防护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操作潜水排污泵时,严禁穿拖鞋、凉鞋或裸露脚趾。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注意防范电气触电事故,不得接触带电部位。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应注意防范机械伤害,禁止手将工件放入潜水排污泵,禁止操作时搅拌导致水溅起。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应注意防范潜水排污泵的液体喷溅,特别是腐蚀性液体。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应注意防范异物进入潜水排污泵,避免堵塞和切割风险。

第二十条操作过程中如遇安全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按照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第四章维修保养第二十一条维修人员在进行潜水排污泵的维修保养时,应预先断电,并进行安全措施,防止意外启动或触电。

WQ-潜污泵技术文件

WQ-潜污泵技术文件

潜水排污泵技术说明1、概述1.1根据设计要求,提供的潜水排污泵,符合工矿的设计要求。

1.2提供的潜水排污泵能够满足有关设计、制造、安装和验收的标准。

2、技术规格根据要求,提供相应的潜水排污泵:3、使用范围、条件3.1 自来水厂取水泵;3.2 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雨水泵站用水泵,工业废水排水用水泵。

3.3 介质温度不大于40℃,介质PH介于5-9之间。

3.4 介质密度不大于1.1*103kg/m3;4、技术要求4.1 潜水排污泵能抽送含有碎布、短纤维材料及一般废物和其它一些未处理的污水,并能通过直径不大于出口直径50%的固体颗粒。

4.2 潜水排污泵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正常工作,无汽蚀发生,运行噪音小于70分贝,运行平稳,并具有稳定的压头流量特性,电动机具有足够的额定功率,当泵在其特性曲线上任一点运行时,电功率不超载。

4.3 潜水排污泵的所有承压零件均作气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其设计压力的2倍,但不低于0.4Mpa,历时5min而无泄漏现象。

4.4 潜水排污泵在组装后,进行0.4MPa气压试验,历时5min而无泄漏现象。

4.5 潜水排污泵喷涂环氧树脂防腐漆,涂层厚度大于300μm,其表面光亮,无砂眼、裂痕等,过流部件采用喷涂环氧树脂防腐漆。

4.6 潜水排污泵叶轮、转子作动平衡试验,平衡精度为G6.3级,振动不大于0.45mm/s。

4.7功率大于22kW的潜水排污泵采用水套式冷却系统在全浸没、部分浸没和干式安装的条件下连续运行,运行方式为连续运行S1工作制,每小时允许起动12次而不会引起任何损坏。

4.8 不锈钢铭牌牢固地固定在每台泵的明显的位置,铭牌采用冲压的数字标志。

4.9 每台泵的起吊耳置于上盖的泵重心附近牢固、可靠。

5、结构特点5.1 潜水排污泵由潜水电机与水泵直联构成机电一体结构,为立式单级潜水泵,采用湿式安装系统安装,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5.2功率大于22kW的潜水排污泵结构上设有绕组防凝露装置,可确保电机绝缘大于300MΩ,电机绕组设有超温报警开关,电机绕组进水保护装置,机械密封设有漏水报警等功能,所有保护功能均通过专用保护器进行保护。

潜水排污泵技术标准

潜水排污泵技术标准

潜污泵技术要求一、项目概况二、规范要求投标方按照合同供应的产品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现行版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国家强制性3C认证HCRJ 033–1998 《潜水排污泵》JB/T 8092–96 《小型潜水电泵》GB/T 12785–2002 《潜水电泵试验方法》GB/T 14048-200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 7251- 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三、技术要求1、主要设备性能参数:1.1 潜水排污泵:65WQ40-15-4设计流量:40m3/h; 扬程:15m; 出水口径:DN65; 电压等级:380v;1.2 潜水排污泵:65WQ30-16-3设计流量:30m3/h; 扬程:16m; 出水口径:DN65; 电压等级:380v;1.3 电控柜1)潜水泵电控柜,一控二,排污泵一用一备,主用泵与备用泵自动交替(主泵、备泵按设备的启停次数自动递次交替);2)控制方式:自动启停,采用浮球开关控制;3)当主泵有故障时,备用泵自行投入运行;4)为保护潜水泵电机,控制柜须有过载、缺相、短路保护,并设有漏水保护和电机定子绕阻超热保护;1.4 设备完整的装置,应包含安全、可靠运行所需的附件、紧固件、备品备件、就地接线盒和电控柜所需电缆等;1.5 泵电机外壳应有电机冷却夹套,可保证低水位时对电机的冷却;四、其他要求1、不锈钢铭牌必须牢固的固定在每台泵的明确位置上,铭牌采用冲压的数字标志;2、随机资料:a、设备性能说明书;b、设备平面剖面图并标明功能尺寸及材料;c、安装方法的详细描述及安装尺寸及精度规定;d、试运转前的调试及检测要求;e、潜水泵电控柜的接线图及控制原理图;f、制造及质量保证措施;g、出厂合格证;h、性能检测报告;i、检测记录;3、设备进场、安装、使用过程中如确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损失,其直接、间接损失一经确认,概由中标方承担。

潜水排污泵技术标准

潜水排污泵技术标准

潜污泵技术要求一、项目概况二、规范要求投标方按照合同供应的产品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现行版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国家强制性3C认证HCRJ 033–1998 《潜水排污泵》JB/T 8092–96 《小型潜水电泵》GB/T 12785–2002 《潜水电泵试验方法》GB/T 14048-200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 7251- 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三、技术要求1、主要设备性能参数:1.1 潜水排污泵:65WQ40-15-4设计流量:40m3/h;扬程:15m;出水口径:DN65;电压等级:380v;1.2 潜水排污泵:65WQ30-16-3设计流量:30m3/h;扬程:16m;出水口径:DN65;电压等级:380v;1.3 电控柜1)潜水泵电控柜,一控二,排污泵一用一备,主用泵与备用泵自动交替(主泵、备泵按设备的启停次数自动递次交替);2)控制方式:自动启停,采用浮球开关控制;3)当主泵有故障时,备用泵自行投入运行;4)为保护潜水泵电机,控制柜须有过载、缺相、短路保护,并设有漏水保护和电机定子绕阻超热保护;1.4 设备完整的装置,应包含安全、可靠运行所需的附件、紧固件、备品备件、就地接线盒和电控柜所需电缆等;1.5 泵电机外壳应有电机冷却夹套,可保证低水位时对电机的冷却;四、其他要求1、不锈钢铭牌必须牢固的固定在每台泵的明确位置上,铭牌采用冲压的数字标志;2、随机资料:a、设备性能说明书;b、设备平面剖面图并标明功能尺寸及材料;c、安装方法的详细描述及安装尺寸及精度规定;d、试运转前的调试及检测要求;e、潜水泵电控柜的接线图及控制原理图;f、制造及质量保证措施;g、出厂合格证;h、性能检测报告;i、检测记录;3、设备进场、安装、使用过程中如确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损失,其直接、间接损失一经确认,概由中标方承担。

4、主要元器件的质量证明文件、产品说明及主要参数,随质量证明文件一起送到工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卷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
1、潜水污水泵
1.1供货范围:详见《货物需求一览表》,潜水污水泵主要由水泵主机、自耦装置系统、导杆、起吊提升链、就地控制箱、潜水电缆、接线端子箱及安装附件等组成。

1.2技术参数
设备性能参数
使用条件:
1)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含有固体和长纤维);
2)含有可燃气体的场合;
3)水温不超过60℃;
4)介质的PH值为2-10。

1.3特性要求:
产品主要性能如下:
1、电机:三相鼠笼电机,380V三相50HZ,防护等级IP68,定子绝缘等级不低于F级
2、轴承:轴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承受在任何工况下的轴向和径向载荷,耐高温润滑油脂,轴承寿命不小于100000小时。

3、机械密封:机械密封,使用寿命不小于25000小时。

4、接线室:防水接线室,防水电缆进口防拉、防缠绕保护。

5、多项报警系统:配有漏水、漏电、漏油、过载、欠压、缺相等多项报警保护系统和液位控制系统。

6、全扬程:潜污泵能在任一工况点高效、安全、可靠运行而电机不会过载。

7、泵出水配管法兰应按ISO标准,公称压力1MPa为准。

1.4、采用规范及标准
ISO9906/2 《泵验收试验规程》
ISO1940/1-73G6.3 《对刚性旋转机械的机械振动平衡要求》
JB/T8098-1995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GB/T4942.1-2006 《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T12785-2002 《潜水电泵试验方法》
GB/T24674-2009 《潜水排污泵》
HJ/T336-2006 《潜水排污泵》
1.5、型式及性能
(1)型式
泵为立式、无堵塞、可拆卸的,叶轮与潜水电机直接联结成一个整体,泵能够输送原污水。

泵在全浸没或部分浸没的条件下连续工作,同时能适应于连续运行,间歇运行和长期停止状态后恢复运行。

泵的设计保证在整个负荷范围内,无震动和无汽蚀地平稳运行。

泵装置的旋转部件经过静平衡和动平衡试验。

设计的装置满足本工程设计所留出的空间,吸入条件,杂物通过能力和装拆条件。

电机能24小时连续运行,每小时能启动12次,并不会因此带来任何有害影响。

电机有足够的额定值,当泵连续运行时不会使电机超载(电机功率的选配应保证在工作范围内任一点运行时都不会出现过载,在设计流量时电机的安全余量应不少10%)。

泵装置作固定式湿式安装,泵机组靠自身重量与底座耦合连接,运行时不漏水。

泵的主要部件采用铸铁HT250(单独注明材质除外),表面光滑,无气孔和其它不平整。

在需要水封的地方,都有可靠的密封件。

用于泵和部件组装的所有螺栓,螺母,垫圈和其它紧固件都采用不锈钢。

除不锈钢外,对所有接触污水的表面都涂有二层环氧树脂防腐涂料作保护。

1.6、设计、结构与主要材料及要求
(1)泵壳
泵壳为单涡壳,侧向排水,底部吸水,无堵塞设计,采用高强度HT250铸铁制造,流道光滑。

泵壳有足够的厚度来承受所有的负荷,包括要求的静水试验压力以及连续工作压力。

泵壳设计时考虑到能够把叶轮从底部抽出。

泵壳配备清理手孔和可拆卸的罩壳。

每只泵壳都做静压试验,试验压力不小于停泵水头的二倍(如特性曲线所示)。

在这一试验压力下,泵的任一部分均没有不适当的变形,或出现变形的迹象或其它缺陷。

(2)叶轮
整体有非常好的过流特性,无阻塞型;叶轮和轴之间有内部锁定装置,以防止正转或反转时叶轮和轴松弛,并能方便的从底部抽出。

叶轮加工完成后,进行动、静平衡检验,表面光滑,采用材质为:优质铸铁HT250。

(3)轴
轴材料为不锈钢420,泵与电机同轴,不设联轴器。

(4)轴承
轴承(SKF或NSK)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承受在任何工况下的轴向和径向载荷,并完全与输送介质分开。

采用高质量的润滑轴承,轴承使用寿命大于100000小时。

(5).密封
机械密封能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都能正常运行不损坏或丢损密封元件,并且不需要维护或调节。

保证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不低于25000小时。

所有水密的接触面都作机械加工和放置O型密封圈,靠加工面之间的配合,使O型圈受压达到密封。

O型圈为丁腈橡胶700IRH。

(6).潜水电机
.潜水电机采用全淹没式三相鼠笼式感应电机,电机绝缘等级不低于F级,电机防护等级IP68,最高工作温度1450C,能承受长期满负荷运行。

其定子绕组各相中串联预埋3个温度传感器,以防电机过热烧毁。

允许每小时启动至少12次而对电机无任何影响。

当泵在其特性曲线的任一点上运转时,电机都不会超负荷. 380伏交流电,三相50HZ±10%。

满负荷功率90%。

最大起动电流不能超过额定电流的5倍。

电机设有防凝露装置,能自动对电机进行除湿,确保电机绝缘在高湿环境下保证500MΩ以上,使电机正常可靠运行。

潜水电机与水泵需同一品牌。

(7)泵的安装附件
泵通过双导杆装置(材质为不锈钢304)降至污水井内底座出水口位置,通过泵的自重,自动耦合安装。

其密封靠二个经过加工的金属面之间的紧密接触来完成,同时配带2只丁腈橡胶密封圈;泵维修时只要通过提升链提出潜污泵即可,拆除方便,无需人员进出污水池。

泵内设置上漏水、下漏水、漏油、轴温、电机过热、过载以及防凝露等报警保护装置,确保泵的安全可靠运行。

(8)泵的装配
所有加工及制作好的泵的零部件,设计有一套先进科学的装配工艺,完成泵的精密的装配过程,保证其转动部件转动灵活可靠,无卡碰现象,符合泵的装配标准和要求,使泵在运行时,其效率达到最高。

装配泵时所用的紧固件是高强度的耐酸耐腐的不锈钢材料制作。

(9)材质
叶轮:优质铸铁HT250
泵壳:优质铸铁HT250
机座:优质铸铁HT250
轴:不锈钢420
耦合底座:优质铸铁HT250
所有紧固件:不锈钢321
导杆:不锈钢304
起吊提手链:不锈钢316
地脚螺丝:不锈钢304
注:上述部件材质等级上必须高(大)于或等于上述要求。

(10).附件
a.不锈钢铭牌牢固地固定在泵容易显示的位置上,铭牌采用受冲压的标记数字。

附一块作档案备用。

b.配置提升泵用的一根起吊环,设置在泵的重心上,并配备足够长度的提升链,材质均为不锈钢316。

c.潜水泵配置相应的不锈钢地脚螺栓和固定装置。

(11)、抗腐蚀措施
对所有接触污水的金属表面(除不锈钢外)均采用铁红底漆两层保护。

表面是环氧树脂漆,厚度为0.3mm~0.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