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1.用原句填空。
①、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
③、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2.指出对应错误的一项(D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朝B.《赤壁》——杜牧——唐朝C.《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D.《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宋朝3.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本词选自《东坡乐府》,“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名。
2.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A.月下起舞,清影随人,哪里还像是在人间呢!B.起来在月下舞蹈,影子也跟着舞动,在人间哪里比得上在天上好呢!C.翩翩起舞,弄着清丽的影子,哪里像人间那样喧闹呢!D.翩翩起舞,弄着凄清的影子,哪里像天上那样美好呢!3.词前小序,叙述作词原因,领起全篇,词中照应“怀子由”的一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道尽千载离人之心。
4.简要概括上下两片的意思。
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象;下片:写失眠时对哲理的探求。
4.这首词虽有感伤情调,但并不令人感到压抑,词人的豁达胸襟处处可见,下面摘引的一些名句均能表现这一点的是(多选题)(ABD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B.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山坡羊是曲牌名2.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诗词曲五首》练习题.doc

25.《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侧畔()折戟()铁未销()干戈()寥落()飘絮()宫阙()琼楼()低绮户()踌躇()潼关()婵娟()2、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致的•项是()A.沉舟则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完全正确的-项是()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暂凭杯酒长精神()②自将磨洗认前朝()③零丁洋里叹零丁()④高处不胜寒()⑤意踌躇()5、填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作者是,朝人。
《赤壁》选自,作者是朝.《过零丁洋》选自,作者是,字,又字,朝爱国诗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字,号,代文学家,和他的父亲,弟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作者是,字,号,代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赤壁》中表示议论的语句是,O《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中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
6、下列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分别说说你的理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巩固练习(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赤壁》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O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过零丁洋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名句默写(共1题)1.填空。
(1)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
(3)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毕竟东流去。
【答案】(1)青春作伴好还乡(2)野渡无人舟自横(3)青草池塘处处蛙(4)闲散棋子落灯花(5)应是绿肥红瘦(6)青山遮不住难度:容易知识点:诗二、填空题(共1题)1.2.解释下列诗句中粗体字词。
(1)白日放_________________l1.想象一下《滁州西涧》描绘的画面,并说说本诗所配的插图和你的想象是否一致。
【答案】略。
难度:中等知识点:诗2.《约客》和《如梦令》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答案】《约客》反映了诗人“约客”不至时的无奈和凄苦;《如梦令》反映了少女对美好事物的关切,以及作者对闺中生活的怀念。
难度:中等知识点:诗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此诗选自,作者是代的。
6.解释粗体字词的含义。
(1)涕泪(2)却看(3)漫卷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5.《杜工部集》唐杜甫6.(1)眼泪。
(2)还、再。
(3)随便。
7.表达了作者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胜仗收复了蓟北的喜悦心情,这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句可以看出:高兴得纵情饮酒放声歌唱,想象着在春天和家人一起回故乡。
难度:中等知识点:诗4.永遇乐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8.反复诵读,说说本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完整word)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题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16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白头搔(ná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chóng)鼓寒声不起。
C. 折戟(j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zhāo)D. 闻天语,殷(yīn)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
C. 锋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问君何能尔(如此,这样)B. 浑欲不胜簪(简直)C. 自将磨洗认前朝(拿,取)D. 九万里风鹏正举(举起)4.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D.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对偶)B.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夸张、比喻)C.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比喻)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对偶)6.对句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大意:相见的时候十分痛苦,离别的时候更加痛苦,风轻轻吹抚,百花已经凋零。
B.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大意:仙山离这儿本不太远,青鸟啊,你何不多多地飞来探望呢。
C.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大意:秋色无边军号响连天,深紫的暮色犹如边塞将士的鲜血。
D.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大意:为报答君王的厚爱,手把宝剑自刎而死。
7.对《饮酒(其五)》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诗词曲五首》同步测试习题【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诗词曲五首》同步测试习题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踌躇.(chòu)瀚.海(hàn)冷难着.(zháo)B.松柏.(bǎi)羌.笛(qiāng)寥.落(liǎo)C.狗窦.(dòu)风掣.(c hè)飘絮.(xù)D.狐裘.(qiú)兜鍪.(mòu)羹.饭(gěng)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中庭生旅谷..(野生的谷子)B.辛苦遭逢..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C.何处望神州..(指中国大地)D.望西都..(指长安)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难着。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十五从军征》郭茂倩-北宋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代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北宋D.《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二、能力提升5.默写。
(1)舂谷持作饭,__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2)《十五从军征》中写老兵遥望家园时看到的情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抒发词人千古兴亡、不尽愁绪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零丁洋》一诗中,诗人用比喻将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5.25《诗词曲五首》(含答案)

《诗词曲五首》检测基础知识夯实知识梳理·温故知新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宫阙.()潼.关()绮.户()飘絮.()折jǐ()liáo落()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3)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4)望西都,意踌躇..3.填空。
(1)刘禹锡,字,代诗人。
(2)杜牧,字,代诗人,晚年与齐名,世称“小李杜”。
(3)文天祥,(朝代)著名的政治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4)苏轼,字,号,(朝代)著名文学家,与其父、其弟同列于“唐宋八大家”。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下阙最后两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包含了怎样的深刻意蕴以及表现了此人怎样的情怀?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看到秦皇汉宫殿的遗址,为何会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慨?经典语段精练课内精练·精心剖析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6~7题。
6.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7.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阅读《过零丁洋》,完成8~9题。
8.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9.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课外探究·发散思维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4题。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①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风箫②声动,玉壶③光转,一夜鱼龙④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⑤,笑语盈盈暗香⑥去。
众里寻他⑦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①星,比喻灯。
②风箫,箫的美称。
③玉壶,比喻月亮。
④鱼龙,指鱼形、龙形的灯。
⑤蛾儿、雪柳、黄金缕,指女人的装饰。
2022年部编版语文《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基础训练)(打印版)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下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的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 )中进士第|一名.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先从自己的出身说到报国.说明原先就有艰苦奋斗的阅历,暗示经得起后来的艰危的磨炼,而儒家思想那么是他的精神支柱.接着"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连用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概括抒写奋战中的感受:以"风飘絮〞表现大好河山遭受蹂躏的惨相和诗人对时局的悲哀,以"雨打萍〞表现诗人在抗元斗争中遭受的种种打击和挫折.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二句那么借典型事件实写感受.上句说兵败, "说惶恐〞含有与士卒共度艰危的意思.下句说被俘, "叹零丁〞兼有将士伤亡殆尽的孤独感.巧用地名作对,运用语义双关,把理想与抒写特有的心情结合得天衣无缝.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笔势一转,突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风格,顿然一变,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2.阅读下面的宋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诗的首|联着重写了诗人一生中的两件大事:年轻时刻苦读书出仕的经历和元军入侵、起兵抗元的四年军旅生活.B.诗的颔联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点明了国|家危在旦夕,无所依托,家破人亡的凄凉.诗句将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C.诗的颈联一语双关,概括了诗人过去难忘的两次经历: "说惶恐〞和"叹零丁〞,表达了诗人要忠贞报国,但山河破碎却难以报国的痛苦之情.D.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视死如归的决心. "汗青〞这里特指史册.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京族的独弦琴是一种奇妙的乐器,仅靠一根琴弦就能弹奏出婉转动听的歌声.B.4月10日,铁路部门开始在全国实施新的列车运行方案,优化高铁列车开行路线.C.刚刚上任的世|界银行行长表示,推动共同繁荣并消除贫困是世行的使命和关注重点.D.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使我们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4.以下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中庭生旅谷..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野生的谷子) B.辛苦遭逢C.何处望神州..(指长安)..(指中|国大地) D.望西都5.以下对<过零丁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B.<过零丁洋>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承接上联,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开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充满凄楚,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6.以下诗句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为哪一项(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B.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7.以下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8.指出以下对应错误的一项( )A.<山坡羊·潼关心古> -张养浩-明代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代C.<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D.<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南宋9.对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B.坐断..东南战未休(占领,占据)C.瀚海..阑干百丈冰(浩瀚的大海)D.望西都,意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10.以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狗窦.(dòu ) 风掣.(zhì ) 白草折.(zhé )B.瀚.海(hàn ) 寥.落(liáo ) 饮.归客(yìn )C.舂.谷(chūn ) 阑.干(lán ) 冷难着.(zhuó )D.羹.饭(gēng ) 兜鍪.(máo ) 锦衾.薄(qīn )11.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参军征> )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他悲哀欲绝|、无以言状的茫然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心古> )运用拟人的修辞,以静写动,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雄伟强盛、不可阻遏的气势,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C.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并引用曹操的话,很自然地形成一问一答,强调孙权的雄才大概,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都通过一个意味无穷的"空〞字传达了出来.12.以下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妖娆./富饶.麾.下/朝晖.娉婷./大发雷霆.疆.域/李代桃僵.B.坍.塌/彤.红绮.户/歧.路薄.暮/抽丝剥.茧恭.维/觥.筹交措C.亵渎./案牍.惊骇./遗骸.消.灭/形销.骨立治.理/心旷神怡.D.瞥.见/弊.病制裁./栽.脏冠.|.军./冠.冕堂皇秘诀./决.一雌雄13.下面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A.这是一首|送别诗,以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为背景,以咏雪为主线抒发了送别之情.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写的是,冰天雪地中竟有梨花绽放,展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也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C."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用互文的修辞,写出了北方天气的奇寒.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14.下面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A."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春风而见春雨. "白草折〞显出春雨来势猛. "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生动地写出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B."忽如〞二字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之态,而且再次传达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反映了诗人抓取细节的功力之深,旗帜的特点就是飘扬,而此时却被冻住静止,天气之寒跃然纸上.D.全诗不断变换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15.以下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泄气浩瀚眼花缭乱抑扬钝挫B.落第涂墁络绎不绝| 正襟危坐C.燥热狼藉自出新裁巧妙绝|伦D.蹒跚秀颀重峦叠嶂和言悦色16.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题目.山坡羊•潼关心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蟾宫曲•叹世(其二)马致远咸阳百二山河① ,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② .韩信功兀的般③证果④ ,蒯通⑤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注释] ①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两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两百万.②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棼(fén )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在南柯郡做了二十年太守,备极荣宠.后因战败和公主去世,被遣归.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③兀的般:如此,这般.④证果:佛家语,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此指下场,结果.⑤蒯通:即蒯(kuǎi )彻,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他害怕事发被牵连,装疯.后韩信果被害 .对两首|小令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山坡羊>中"峰峦如聚〞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 "如聚〞化静为动, "聚〞表现出峰峦的众多和动感.B.<蟾宫曲>开篇就连用"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三个和数字有关的短语来表现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渴望.C.这两首|小令均是以咏史感慨世情的千古佳作,两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们熟悉的历史事件,并画龙点睛地作出了推论.D.<山坡羊>抚今追昔,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蟾宫曲>用"醉了由他〞作结,说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阅读下面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山坡羊・潼关心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7.对上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B."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18.选出以下对这首|元曲赏析有误的一项( )A.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态峰峦以动感, "怒〞字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把改朝换代的战争惨烈图景直接呈现出来.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作者对历史的概括与评判,表达对百姓的深切同情.19.以下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 .B.<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字词书写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英雄是人类历史天空的璀灿星辰,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中华民族起起伏伏,低潮时有慷慨悲壮之士力挽民族危亡,振兴时有英雄豪杰人物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声名赫.赫,挺起了民族脊梁.从"〞的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英勇就义的刘胡兰到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无一不是时代的英雄.时代不同,要求各异,英雄表达了时代的要求,创造了时代的价值.现在,不少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他们叫黄大年,叫钟扬,叫刘传健……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他们是最|有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强国一代中的脊.梁代表.(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鞠躬尽cuì (_______ )声名赫.赫(______ )脊.梁(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 "慷慨悲壮〞中"慷慨〞的意思是A.情绪激昂B.性格豪爽C.感慨D.大方;不吝啬(4)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画线处补写句子.2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冢.(______ )雉.(______ )狗窦.(_____ )舂谷(_____ )羹.(_____ )罗mù (_____ )狐裘.(_____ )锦衾.(______ )阑.干(____ )yuán (_____ )门风掣.(_____ )兜鍪.(_____ )liáo (_____ )落潼.关(_____ )峰luán (_____ )踌躇..(____ )宫阙.(______ )三、情景默写22.填空.(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在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山坡羊·潼关心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一起吟咏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其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的那段悲惨历史,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道理.(5 )<十五参军征>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 )<十五参军征>中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3.<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决信念和昂扬斗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4.<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相照应的句子是: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抒写作者对历史兴亡大彻大悟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5.<山坡羊·潼关心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6.<十五参军征>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默写2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比照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跨越千年,总有一些精神和追求亘古不变- -[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鱼我所欲也(节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8.甲诗作者_________ (人名)是_________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乙文选自<_________> .29.以下对甲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表现生平艰难、命运多舛.B.颔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表现国破家亡的痛苦.C.颈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地名表现被俘后孤苦无依的内心苦痛.D.尾联以自问自答,表现出诗人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的一片热诚.30.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句.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31.请根据要求填写以下表格.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蓼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鱼我所欲也<盂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英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2.<过零丁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除<鱼我所欲也>外,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出自<孟子>的文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34.以下对<过零丁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首|联叙写了诗人"寒窗苦读;进入仕途〞一件大事.B.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的命运.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D.尾联说明诗人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决心和民族气节.35.<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与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的___________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6.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 ,乙文选自<__________> .3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38.以下理解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甲诗前两句作者哀叹自己身世坎坷,自怨自艾.B.甲诗表现诗人誓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英雄气概.C.乙文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本文观点"生于忧患〞.D.甲诗与乙文同样都是作者用以抒发心志的作品 .39.乙文列举了六位名人的事例,这六人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列举事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以下小题.(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软.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0.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甲乙两诗文作者为同时代的宋朝人.B.甲乙两诗文作者均拥有心系天下的赤胆忠心.C.甲乙两诗文作者均有过被贬谪的痛苦经历.D.甲乙两诗文作者均有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4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42.下面选项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甲诗叙写了作者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感,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浩然正气和深挚的爱国热情.B.甲诗作为一首|七言律诗,能巧妙借景抒情,情境交融,抒发的情感慷慨悲凉,真挚深沉.C.乙文中"二者之为〞具体是指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物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览物之情.D.乙文作者不仅劝勉友人看淡得失,自己适值贬官仍心忧国事,表达了其豁达的济世情怀.43.乙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了"______ ,______〞的旷达胸襟,也含有"______ ,______〞的高尚政|治抱负.而"仁人之心〞在甲诗中那么表现为"______ ,______〞,展现了其______的坚决信念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44.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以下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干.戈寥落四周星(________ ) 死亦我所恶.(________ )45.以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鱼,我.所欲也齐师伐我.B.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C.故患.有所不辟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故.患有所不辟也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46.完成以下语句的翻译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47.文天祥的"丹心〞是否属于孟子所说的"是心〞?为什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3课《诗词曲五首》各首同步达标练习(含答案)

《诗词曲五首》各首同步达标练习十五从军征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冢.()窦.()雉.()舂.()羹.()饴.()2.《十五从军征》节选自,由代所编。
被称为“乐府双璧”(又名长篇叙事诗双璧)的两篇是为与。
3.默写。
,。
,。
二、阅读《十五从军征》,完成问题。
4.对《十五从军征》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五从军征》描写了一个服役六十五年的老兵回乡后无家可归、满目惨况的悲惨遭遇。
B.作者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人的凄凉;通过对兔、雉栖身于家屋,谷、葵丛生于庭院的景物描写,来说明老兵家园的残破。
C.这是一首抒情诗,诗歌依照人物回家的情景,由远及近,逐层描写。
D.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破人亡的老兵形象,控诉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5.作者返乡的经历如何?情感有何变化?请结合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6.这首诗是如何通过景物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的?7.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积累运用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是代诗人。
他与高适并称为,同为派的代表。
诗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写。
2.默写。
(1)散入珠帘湿罗幕,。
(2)纷纷暮雪下辕门,。
(3)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4)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
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以下问题。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中“忽如”二字用得巧妙,不禁写出了大雪来得急骤,而且表现出诗人的心情。
4.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暗示归途艰险,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春花喻冬雪,展现了边塞雄奇瑰丽的景象。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诗人驻足远望的情形。
D.这首诗以“雪”为中心线索来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
5.“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让人回味无穷,请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训练]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阅读诗词,答文后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7、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9、苏轼在孤寂、愁苦、矛盾中思索,词中哪几句最能看出他的人生感悟?
10、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
(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11、你是怎样理解诗句“高处不胜寒”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这样的一个事例吗?
[探究拓展训练]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2、、从诗文的描写来看作者身处什么环境?
13、作者当时正做太守,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性格?
参考答案
25、《诗词曲五首》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低沉愤懑高昂乐观8、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9、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
领起全篇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诵,大致原因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12、日高人困之时,口干舌燥的作者来到了一个农村。
意对即可。
13、当时作者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
可以看出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
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