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典型案例(二)

合集下载

人民调解典型案例

人民调解典型案例

人民调解典型案例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

而人民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解决纠纷的方式,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人民调解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民调解的运作方式以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案例一,邻里纠纷。

小李和小张是一对邻居,他们原本关系很好,但因为一棵大树的问题,导致了彼此之间的矛盾。

小李觉得大树的枝叶遮挡了他家的阳光,影响了他家的生活质量,希望小张能够砍掉树枝。

而小张则认为这棵树是他家的,没有侵犯到小李的利益。

双方因此产生了矛盾,甚至闹到了要上法院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及时介入,并邀请了双方进行调解。

经过多次沟通和协商,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小张同意修剪树枝,以减少对小李家的影响,而小李也答应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解和包容小张。

通过人民调解,邻里之间的纠纷得到了和解,双方也重新建立了良好的邻里关系。

案例二,劳动纠纷。

小王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因为公司的一项政策改变,导致了他的工资待遇出现了一些问题。

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于是向公司提出了申诉。

然而,公司方面认为这是正常的政策调整,不存在违法行为,因此拒绝了小王的申诉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小王选择了通过人民调解来解决他的劳动纠纷。

人民调解员了解了双方的诉求后,及时进行了调解工作。

通过多次协商,最终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公司同意适当提高小王的工资水平,而小王也答应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和配合。

通过人民调解,劳动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双方也都感到满意。

案例三,家庭纠纷。

小张和小李是一对夫妻,他们因为家庭琐事产生了矛盾,甚至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家庭成员及时向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帮助。

人民调解员了解了双方的矛盾原因,并及时进行了调解工作。

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协商,最终小张和小李决定重新审视彼此的问题,放下过去的矛盾,共同努力维护家庭的和睦。

人民调解典型案例

人民调解典型案例

人民调解典型案例人民调解是一种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它通过调解员的调解,让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解决纠纷。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人民调解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民调解的作用和意义。

案例一,邻里纠纷。

小王和小李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邻居,他们之间因为一棵树的问题发生了纠纷。

小王认为小李家的树太高挡住了阳光,影响了他家的生活,要求小李砍掉树。

小李则认为这是他家的私人财产,不应该被要求砍掉。

双方因此产生了矛盾,影响了邻里关系。

经过人民调解员的调解,他们最终达成了协议,小李同意修剪树木,保证不再影响小王的生活,小王也同意不再追究此事。

案例二,劳动纠纷。

小张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因为加班问题和公司发生了纠纷。

公司认为小张加班不够,小张则认为公司安排的加班时间过长,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双方因此产生了矛盾,小张还提出了离职的要求。

经过人民调解员的调解,公司同意重新安排小张的工作时间,保证不再影响他的生活,小张也同意继续留在公司工作。

案例三,家庭纠纷。

小刘和小杨是一对夫妻,因为家庭经济问题发生了纠纷。

小刘认为小杨挥霍无度,导致家庭经济拮据,要求小杨改变消费习惯。

小杨则认为小刘过于吝啬,不愿意花钱,导致家庭生活质量下降。

双方因此产生了矛盾,影响了夫妻关系。

经过人民调解员的调解,他们最终达成了协议,小杨同意合理控制消费,小刘也同意适当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人民调解在解决各种纠纷中的作用和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当事人解决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还可以节约司法资源,减轻法院的负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多地选择人民调解这种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人民调解案例

人民调解案例

案例一:拆迁补偿群体纠纷案案件性质:拆迁补偿纠纷承办单位:区、乡、村三级调解组织联合调处案情介绍:2009年8月31日下午3时许,游仙区东林乡五显村绵遂高速公路一标段报警称:五显村的部分村民分别堵在挖机、装载机前面阻扰施工。

庚即,值班民警到现场通过了解,据当地群众反映:事因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已近三个月赔付补偿不到位;要求施工单位为群众修便道,方便村民出行;部分村民花10余万元购买货车,想给施工单位拉沙石;部分群众住房靠高速公路太近,要求项目部对其房屋进行拆迁;部分群众因修路致鱼塘鱼苗损失没有赔付。

群众要求项目部解决好这些问题后再行开工。

在派出所和乡、村领导的工作协调下,群众于下午6时撤离,要求施工方待问题处理好后再行施工。

当日晚9时许,游仙区东林乡五显村一、二组村民发现绵遂高速公路东林一标段上又开始施工,部分村民遂到达施工现场要求施工人员停止施工并与工地现场负责人进行交涉,随后工地停止了施工,大约10多分钟后,工地挖机机主同另外四个年轻人闻讯一起到达现场,四个年轻人气势汹汹对在旁边的村民大打出手,随即现场外又来了两辆大货车,从车上下来大约30余名身穿迷彩服,头戴安全帽的人,均手持螺纹钢对在场的部分群众进行殴打。

致刘子阳等五位村民受伤并住院治疗。

经当地公安、司法所人员及时介入处置,才使事态得到平息。

三级民调联手:该事件发生后,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部份村民及受伤人员家属情绪极不稳定,公安机关虽及时介入调查取证,但民事赔偿部分如不及时解决,很可能引发更大的报复性事件。

值此,游仙区人民调解中心高度重视,主动介入,抽派业务骨干多次深入到东林事发地,从民事赔偿的各种证据收集,到赔偿标准以及赔偿项目计算、过错责任调查等涉法问题,着手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与乡、村调解组织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大调解组织的联动作用。

通过长达两个月的不懈努力,于11月3日,区、乡、村三级调解组织联动,在东林乡政府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公开调解,经过论事件后果,讲过错责任,说法律规定,提调处意见,双方当事人在明理、知法、悔错的气氛中握手言和,终于使东林辖区绵遂高速公路施工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人身伤害赔偿纠纷尘埃落定,双方当事人表示最终接受调解员提出的方案,均满意的在调解书上签字。

人民调解案例分享(2则)

人民调解案例分享(2则)

1、家庭纠纷调解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是法宝的义务,作为成年的有能力的子女必须依法履行自己的赡养义务。

基本案情:申请人:杜成,被申请人:杜云。

此案的主要经过为:杜成因和儿媳妇关系不好,在村组拆迁后,便搬去了小女儿家居住,一年过去了,老人的生活大部分由女儿料理,日久天长,老人心里的疙瘩越积越大,他决定通过社区来解决这件事。

法律依据:(1)基本法律关系:老人杜成为权利主体,老人女儿和儿子为义务主体。

(2)法律运用: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一条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调解过程及结果:本调解案例中,调解员认真聆听了事情的过程,耐心地对他进行了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解释,并对他进行了情绪疏导和心理安慰,抓住问题的关键告诉他这件事如果调解不成最终解决办法将是对簿公堂。

调解员拨通老人儿子的电话,在电话里说明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时,儿子非常后悔如此对待自己的父亲,当时就表示要接父亲回家同住,照顾老人生活。

这时老人老泪纵横,他没有想到一次真心沟通能再次带给他晚年天伦之乐。

2、邻里纠纷调解案本案属于相邻纠纷,在处理相邻纠纷时应当本着“有利团结,方便生活”的原则进行处理。

基本案情:申请人:王某,被申请人:周某。

此案的主要经过为:王某的桉树长在周某的田坎上,由于树子长歪了,枝桠长到了田里,影响周某农田里的农作物生长,周其在没有告知王某的情况下,将树的枝桠砍掉了,王某知道后气愤不已,要求周某赔偿,为此产生纠纷。

王某最后找到人民调解委员会。

法律依据:《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

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调解过程及结果:本调解案例中,接到反应后调解员马上赶到现场进行调解。

调解优秀典型案例_人民调解典型案例

调解优秀典型案例_人民调解典型案例

调解优秀典型案例_人民调解典型案例调解是处理企业劳动争议的基本办法或途径之一。

事实上,调解可以贯穿着整个劳动争议的解决过程。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调解优秀典型案例,供大家阅读!调解优秀典型案例篇1一天,崇德坊社区居民李某某怒气冲冲地来到社区调委会要求出面调解她与门卫吴某某之间的纠纷。

调委会主任张端赶紧请她坐下,递上一杯水说:消消气,有话慢慢说。

李某某气愤地说:门卫吴某某扣了我家的天然气卡,说是房客走时未清水费和垃圾费,我给了她80块钱,她又说房客走时借了她40块钱,拿天然气卡押着。

张主任听后,就用她多年从事人民调解工作总结出的调解技巧之一的算账时面对面调解法,首先,她耐心地对李某某说:你们关系一直处的挺好,你们之间肯定有误会,你也知道,你们院子是个大杂院,没人管理,社区要给你们通下水道、雇人倒垃圾,可是目前为止,今年的垃圾费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缴付,尤其是房客,经常找不见认,即使找见了也不会立即交费,无奈,社区就请门卫帮忙代收部分房客的垃圾费、水费。

这样吧,我让人把吴某某叫上来,咱们一起说开了就没事了。

吴某某上来后对李某某说:嫂子,其实咱俩没啥,可是你老公总是怀疑我,对我骂骂咧咧,好像是我贪污你家水费,你说我又没用你家的水,住户都不想轮流收水费,社区委托我代收,还收出不是来了,我也委屈。

张主任随即又对吴某某进行了劝说:吴师,你别委屈,我知道李师的房客没交清费就走了,你是一时生气,扣下了李师的天然气,以后,如果有住户不配合缴付水费和垃圾费,你尽管让其找社区,我来处理。

要不你看现在还是把天然气卡还给李师吧。

吴某某道:卡我肯定会给的,嫂子是好人,对我也挺好的,我是生她老公的气。

听了张主任的耐心劝导和吴某某的话,李某某这时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微笑着冲着吴某某说道:原来你真是受委屈了,嫂子在这儿给你道歉了。

就这样一起因扣押天然气卡引起争吵不休的纠纷通过张主任一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调解,最终在双方当时人的微笑声中画上了句号。

人民调解十大典型案例

人民调解十大典型案例

人民调解十大典型案例一、家庭纠纷调解案例张某和李某是一个年轻夫妻,他们因为一点小事争吵不断,导致夫妻间关系紧张。

经过人民调解员的耐心劝说和细致调解,两人终于坐下来,倾听对方的意见,沟通了彼此的需求和矛盾。

最终,在人民调解员的引导下,他们达成了一份协议,约定双方要多沟通、多关心对方,并承诺不再发生激烈争吵。

二、邻里纠纷调解案例小区里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因为一颗树引发了争执。

经过人民调解员的介入,了解到双方的冲突核心在于树有可能影响到一方的人身安全。

通过法律法规的解释和权益保障机制的介绍,人民调解员成功地让双方达成了撤除树木并为双方各自补偿的协议。

三、劳动争议调解案例公司A的员工小王因为工资问题与公司发生了纠纷,导致劳动关系紧张。

人民调解员首先帮助双方明确了劳动法和法定工资,并引导他们采取合理的解决方式。

最终,公司同意以行业标准为基准支付小王的合理工资,同时小王同意改正工作中的不当行为。

四、民间借贷调解案例张某借给李某一笔钱,按照约定该笔债务到期却迟迟没有还清。

在人民调解员的引导下,张某和李某详细了解了彼此的经济状况和还款能力,最终达成了分期偿还债务的协议,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五、邻里补偿调解案例小明的孩子不慎在邻居家跌倒,并导致受伤。

人民调解员在了解事情经过后,号召邻居们共同承担责任,促使双方达成协议,由邻居家负责支付医疗费用并对小明的孩子进行道歉。

六、婚姻家庭财产分割调解案例离婚夫妻小叶和小明围绕房产和财产分割问题争执不休。

人民调解员通过调解沟通,让双方明确了法律规定和财产分割原则,并制定了合理的分割方案。

最终,小叶和小明达成协议,顺利完成婚姻家庭财产的分割。

七、交通事故赔偿调解案例小王在驾驶过程中与小李发生了交通事故,双方对于事故原因和赔偿金额存在分歧。

人民调解员了解了事故经过后,详细解释了事故责任的界定和赔偿的标准,帮助双方消除了误解。

在人民调解员的引导下,小王和小李达成了协议,相互协商并支付了合理的赔偿金额。

人民调解案例

人民调解案例

人民调解案例人民调解是一种特殊的调解方式,它旨在帮助当事人解决争议,是以劝和为主的公民仲裁制度。

近年来,人民调解作为一种和解方式,在社会大众中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案件采用人民调解的方式来解决。

以下简要介绍几件与人民调解有关的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一:某家餐馆送餐失误某家餐馆的服务态度不佳,品质也不高,吃客们一直抱怨不满,但是店家却不重视。

有一次,一位吃客订了一份新鲜可口的湘菜,但是当餐馆送到客户家里时,他发现湘菜换成了毫不相关的抄手,而且还是变质的,令客户大为气恼。

为此,客户要求店家立即赔偿,但是店家不肯,双方纠结不下。

后来,双方在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帮助下,采取了人民调解的方式,最终把这起案件调解解决,客户得到了合理的赔偿,而店家也改善了质量,完善了服务态度。

案例二:矛盾纠纷发生在小区里在一个小区里,有两位邻居因为某件事对视而怒,双方争吵不休,甚至诉诸故意破坏,影响了多户家庭的正常生活。

社区居民们也受到不小的困扰。

于是,社区管理部门提出进行人民调解,由专业人员进行调解。

经过调解,邻居间的矛盾最终得以消除,原有的破坏行为也得到解决,使社区的生活稳定下来。

案例三:乘客投诉出租车司机一位乘客搭乘汽车回家,让出租车司机接他回家。

不料,司机在路上不仅拒绝接受客人的指引,而且还说了很多不合理的话,给乘客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最终,乘客要求地方交通局派人进行调解,经人民调解,司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对乘客道歉,给他赔偿了一部分费用,最终把这起案件调解解决了。

以上这些案例,都王晓光是人民调解解决的,表明人民调解在解决争议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

一方面,它与司法程序相比,能够更快地解决案件,避免大量宠物投资;另一方面,它能促进当事人间的和解,节省很多双方争执下浪费的时间和精力。

由此可见,人民调解是解决矛盾纠纷的一种有效手段。

当然,为了让人民调解有效运作,相关程序也应该得到法律的保障,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以确保正确的实施。

人民调解典型案例范文

人民调解典型案例范文

人民调解典型案例范文近年来,人民调解在我国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人民调解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民调解的工作方式和作用。

案例一,邻里纠纷。

小王和小李是同一个小区的邻居,由于小王的楼上装修扰民,引起了小李的不满,双方产生了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小王和小李选择了人民调解。

经过调解员的耐心调解,小王向小李道歉并承诺改善装修方式,小李也表示理解并愿意与小王和解。

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邻里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案例二,劳资纠纷。

某公司的员工小张因为工资问题与公司发生了纠纷,双方一时间难以达成一致。

在人民调解的帮助下,公司和小张坐下来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最终达成了一份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公司同意支付小张尚欠的工资,并承诺改善管理制度,小张也同意不再对公司提出其他要求。

案例三,家庭矛盾。

小王和小李是一对夫妻,由于小王的加班时间过长,导致家庭矛盾不断。

在人民调解的帮助下,小王和小李坦诚相见,沟通了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调解员的引导,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王答应减少加班时间,而小李也表示愿意更多地支持小王的工作。

最终,夫妻双方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这些典型案例充分展示了人民调解在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人民调解,矛盾双方可以坐下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达成和解。

人民调解不仅可以有效化解矛盾,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人民调解作为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人民调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希望通过这些典型案例的分享,能够更多地推广人民调解,让更多的矛盾得到妥善解决,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调解典型案例(二)
“谢谢你沈所长,要不是你们来调解我们两家的矛盾,说不定会发生什么样的大事情呢?”,“真的感谢你们司法所,为我们两家的事做了主,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这是发生在上窑镇马岗村村民沈某与王某两家院子里的一件事。

事情还得从八十年代初期说起。

20多年前,沈某与王某两家几代人就一直生活在一起,只有一墙之隔,彼此相处和睦,十分友好。

当时在双方父辈活着的时候,其中一方为了方便,便和另一方协商搭一面山墙,双方均表示同意,这些年来彼此也都相干无事,也同样非常和睦的相处着。

可是到了2008年,因沈某家房屋破旧、漏雨无法居住,便要重新建造,沈某说这面山墙是属于自己所有,而王某不承认,于是双方便发生了矛盾,一直争吵不休,经村调委会调解多次均无效。

在争论无果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找到镇司法所,申请调解。

该所同志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现场调解。

调解中,司法所同志感到非常为难,双方均无《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地产权证》,而且从房屋的前墙来看应属沈某所有,从房屋的后墙看应属王某所有,从现场无法认定权属。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僵持不下,司法所所长沈立武同志当机立断,根据实际情况,以相邻关系入手,对双方分别进行了法律知识宣传,并以有利于两家今后生活、生产的原则,提出了调解意见。

让双方都让出这一面山墙,并且要求两家无论谁重新建房时都要离此山墙20厘米,以后形成一条淌水沟,留作两家共同出水,
永久不得侵占。

双方对司法所同志提出的意见,都表示能够接受,于是在现场签定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就发生了本文开头一幕。

点评:
这是一起宅基地纠纷,20年前两家一直处于友好状态,好的连两家的房屋都是共一面山墙的,也从未发生过任何不愉快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变迁,沈某房屋年久需要重新修建,在这个时候王某一方提出了产权问题,然而争议双方均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的产权证据,而且根据现场的实际地形也很难判断出明确的地界。

在这情况下,调解员从相邻关系入手,认真做好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通过细致耐心的工作,最终确定让双方都让出争议的这一面山墙,从而形成一个公共的淌水沟。

调解员的这一调解方法,充分利用了相邻关系中的三个原则,即“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原则,有效地化解了这一起纠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