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患者的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良
卒中患者的营养管理与实施

褥疮及其他并发症亦显著增高。规范的营养管理能够改善 急性期卒中患者的近期营养状况,并且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 复口J。对于康复期卒中患者,营养支持也可有效改善其营养 状况,促进运动和认知功能的恢复p J。 以药物为主体的治疗模式,仍然是日前我国临床治疗急 性卒中的基本模式。然而,在治疗和促进急性卒中恢复的过 程中,确实还有其他一些蕈要因素共同参与,却没有纳入当 今我国急性卒中的常规治疗模式中【4J。因此2007年中国卒 中患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指出"J:营养管理应该被视为对卒 中患者(急性期和康复阶段)全面管理的一部分,应该包括 在医院对卒中患者制定的临床常规r作范围内,并常规记录 在患者的医疗文件中。 一、卒中患者营养筛查与监测 营养筛查的同的是评估与营养问题相关联的个体特征, 识别那些营养不良及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以决定是否 需要给予营养支持。一些欧美困家所颁布的卒中管理指南 和专家共识,都推荐对所有卒中患者进行营养基线筛查、评 估营养状况,并积极纠IF或改善卒中患者的营养障碍阳…。 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和管理方案的制定应在入院
h
后者。王少石等心1的研究也发现: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改 善急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近期预后。鼻饲是最常用的胃 肠内营养支持方法。输注方式有一次性投给、间歇性重力滴 注和连续性经泵滴注等。临床实践证明连续性经泵滴注时, 营养液吸收较充分,且胃肠不良反应少。营养制剂可以用医 院营养科提供的匀浆膳,也可以在营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市 售的肠内营养制剂,后者应用更方便、安全,营养配比更科 学,但价格较高。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预防吸入性肺炎等并 发症非常必要,包括合适的胃管、正确的体位、灌注量的合理
36:2756-2763.
stroke:
incidence,diagnosis,and pulmonary complications.Stroke,2005,
脑卒中后营养不良与对策

; 在 1 % 和 1 %之 间 。 由 此 可见 , 0 5 尽
快 使脐 带 脱 落 非 常 有 必 要 。然 有 其 它 方 法促 进脐 带脱 落 , 在消 毒 方式 上 可 但
j
次、 产次 、 出生体重 、 孕期 经过 、 带直 母 脐 径、 脐带 结扎 位 置 、 残端 长度 、 脐 断脐 方 式、 医护 人 员 及 家 属 卫 生 状 况 、 部 感 染 脐
的止常营养需 求 , 延长 了患者 生命 , 营养 支持治疗在脑卒 中合 并营养 障碍 的治疗
上是非常必要的和有效的。
讨 论
每次 20 , 0 ml用注射器缓 慢注 入 胃内。在
进 行 肠 内外 营 养 时 , 时监 测 患者 基本 生 定
命体征变化 和全血 细胞 , 电解 质 , 血清 白
通 过 单 因 素 相 关 分 析 发 现 ,5 酒 7% 精 、 伏 、 伏 +脐 带 贴 组 队 新 生 儿 脐 带 碘 碘 脱 落 时 间 有显 著性 差 异 。结 果 见 表 1 。
讨 论
。
_ ■ ≯ 譬 脐带嚣 落时间 ≤囊 黉 j 毛 蠹 “ ≤ 0臻囊 叠 i 0 j■_______ ________-____・ __—舞 。 脐部感染 叠 组剐 0 _
蛋 白 , 重 变 化 , 别 是 对 长 期 卧 床 不 能 体 特 自己进 食 着 者 尤 为 重 要 。脑 卒 中患 者 多 数 患 者 病 情 恢 复 吞 咽 功 能 后 改 经 口腔 正
常进食 。
结 果
验, 人体测量 , 营养支持 , 合并症 等进行 全
面 的评 价 , 据 每个 患者 的情 况 制 定 山 合 根 理 的 营养 支 持 疗 法 。脑 出血 深 昏迷 , 重 严 认知功 能障 碍 , 卒 中合 并肺 部 严 重感 脑 染 , 面积 脑 梗 死 合 并 脑 水 肿 , 能 自 主 大 不 进 食 经 过 评估 后早 期 给 予肠 外 营 养 , 应 现 用 “ 文 ” 骨 下 静 脉 注 射 , 期 内 营 养 卡 锁 短 不 良状 况 得 到 明 显 改 善 。 但 长 期 静 脉 内 营养 治 疗 很 难 保 证 各 种 营养 成 分 齐 全 , 同
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治疗

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9.0%,而伴有营养不良的死亡率为37%。也有报 道表明: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1—62%。
脑卒中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原因
胃肠道消化吸收不良: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 卒中后吞咽障碍:咀嚼无力、饮水呛咳等 特殊部位的脑卒中可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激活,促使糖皮质激素分 泌增加,至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导致蛋白质消耗增多 应激反应、频繁呕吐、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胃粘膜出现循环障碍及组织缺血 神经内分泌系统 卒中后抑郁等
02 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营养不良的分类
消瘦型营养不良:能量缺乏型---人体测量指标下降、皮下脂肪、肌肉消耗、体重下 降,血清蛋白可基本正常。 水肿型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型---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下降、组织水 肿,人体测量指标可基本正常。 混合型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缺乏型---兼两种特征,较严重,预后差;伴多器官 功能障碍、感染率及并发症高。
营养干预
营养不良治疗的基本要求是满足90%液体目标需求、>70%(70%-90%)能量目 标需求、100%蛋白质目标需求及100%微量营养素目标需求的营养不良治疗四达 标。患者检查指标逐渐恢复平稳,病情趋于稳定,评价效果好。
营养干预
时机:ESPEN指南推荐: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胃肠道功能存在的患者尽早(24h
查工具、微型营养评估简表、重症患者营养风险评分等。其中
具有循证
医学基础,被ESPEN推荐为非急诊住院患者的筛查工具。
当
时即为存在营养风险,建议请营养师进行营养评估,决定
是否给予和给予何种营养支持。当
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文章来源:本站源创发布人:Label 发布时间:2009-8-17 21:14:09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卒中的发生和转归是多因素的,卒中后脑损害的恢复是建立在人体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上,其中机体营养状态直接影响卒中的转归。
一些欧美国家所颁布的卒中管理指南和专家共识都推荐对所有卒中患者进行营养基线评定并采取措施纠正或改善卒中患者的营养障碍[1-2]。
为了统一和规范卒中与营养管理的认识,关注卒中患者的营养管理,神经和营养专家提出了营养治疗的实施方法,呼吁建立营养评估和干预的体系,培训营养管理人员,确保对卒中患者营养的评估、治疗、监测、跟踪随访以及处理与饮食相关的吞咽障碍。
一、卒中营养支持的证据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FOOD试验[3-5]对卒中患者基线营养状况与卒中结局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发现3012例急性卒中患者中279例(9%)存在营养不良;与无营养不良者相比,其6个月病死率或严重残疾率[改良Rankin量表(raP,S)评分=3~5]高(OR 2.08,95%CI 1.50~2.88),肺部感染、褥疮、胃肠道出血、深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亦显著增高。
研究认为卒中合并营养不良是导致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同时,试验不支持对营养状况良好且无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施行常规营养补充。
管饲饮食可以降低吞咽障碍患者6个月的病死率以及不良转归的风险;卒中后2~3周内不能正常饮食者,接受鼻饲管途径喂养比采用经皮内窥镜胃造瘘术的转归更好。
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前瞻性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在卒中急性期,16%~35%患者有营养不良,并且与卒中的不良结局密切相关[6-7]。
美国的一项对919例康复期卒中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也显示,在康复机构接受照料的中、重度卒中患者中,管饲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运动和认知功能[8]。
对42例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提示,营养状况恶化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卒中患者给予1:1服营养添加剂,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营养摄入和营养状况,并降低3个月病死率[9]。
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万方数据史堡凼科塞盔!Q盟生!旦筮堑鲞筮!翅鱼!垫』堕丛鲤:丛型!鲤!:!塑堑:№:三耐受时,应首选EN,因其可获得与PN相同的效果,且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在医疗费用方面也优于PN¨“。
严重卒中患者常合并应激性胃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所致的消化功能障碍,故急性期提供普通食物和营养制剂不能使所有患者很好获益。
有研究显示急性期的常规EN并不能阻止患者在病后1周出现的营养不良¨。
因此,建议参考来自急性创伤营养治疗的“序贯营养支持”的方法,即首先提供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当EN耐受困难时,可加上部分PN),逐步过渡到胃肠道功能完整后提供含多种膳食物纤维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
五、卒中营养管理专家共识的建议1.卒中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营养不良影响卒中预后:(1)营养管理是卒中患者(急性期和康复阶段)全面管理的一部分,包括在医院对卒中制定的常规工作范围内,并常规记录在患者的医疗文件上;(2)应在入院后48h内制定卒中患者营养风险评定和管理方案,至少每周重复1次,营养风险评定方法推荐2002年欧洲营养学会标准[1“,根据个体化需求由专业营养师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可操作的方案;(3)出院时,应该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指导生活照料者监测患者体重和饮食摄入,并列入随访观察指标。
2.吞咽障碍是卒中后发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建议对卒中患者常规进行吞咽筛查,床旁饮水试验是有效的筛查方法。
有吞咽障碍者可根据评估的结果,由专业人员决定是否需要仪器评估。
根据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首先提供个体化的进食方法,调整食物结构和性状(如改变食物黏度),选择进食的体位以及合适的喂食器具。
上述措施仍不能满足营养需求或者仍存在误吸的风险,则应给予管饲营养治疗。
吞咽障碍患者应该定期评估,争取尽早恢复正常饮食。
3.卒中患者均应给予蛋白质.热能营养需求的评估:评估方式建议采用sch06eld公式¨…,并建议参考上述之欧洲公共健康委员会制定的住院患者营养管理指南Ⅲ1。
脑卒中的营养管理措施

控制热量摄入
01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 体重和活动水平,计算每日所需 热量,保持适当的能量摄入。
02
避免过度进食,特别是高热量、 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以控制体 重和预防肥胖。
适量蛋白质摄入
保证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选择低脂 肪、低盐的蛋白质来源,如鱼、瘦肉 、蛋、豆类等。
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医 生的建议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戒烟限酒
戒烟
脑卒中患者应坚决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
限酒
男性每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每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15克。不提倡饮 酒,如需饮用尽量选择低度酒且适量饮用。
04
脑卒中患者的营养补充与支持 治疗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以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和改善肠道健康。
保持水分平衡
保证每日足够的水分摄入,饮用足够 的水和其他无糖、低热量的饮料。
注意控制饮酒,避免脱水或水中毒。Βιβλιοθήκη 03脑卒中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控制盐分摄入
01
02
03
减少烹饪用盐量
02
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管理措施
合理膳食搭配
保证食物的多样性
脑卒中患者应摄入多种食物,包 括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奶 制品、瘦肉、蛋类、豆类等,以
提供全面的营养。
控制盐和糖的摄入
减少高盐和高糖食品的摄入,如腌 制食品、甜点等,以降低高血压和 糖尿病的风险。
适量摄入脂肪
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 鱼油等,避免摄入反式脂肪和饱和 脂肪。
影响
脑卒中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 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认知 障碍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初中及以上学历者 MMSE 得分<24 分。MMSE 涉及 5
(MMSE) scale at 3 months after stroke onset, and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PSCI and non-PSCI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scor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NRI index and MMSE scale scores was analyzed using
中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认知表现,故评估脑
中 TOAST 分型。另外,收集入院 24 h 以内的空腹血清
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至关重要。在临床中,脑卒中患
白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 C-反应蛋白
者 的 营 养 状 态 常 通 过 简 易 营 养 评 价 调 查 表(mini
生化指标。
nutritional assessment-short form,MNA-SF)等 筛 查 工
Pearson's test. Additionally, factors influencing PSCI were explored by multifactori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SCI was 21.9%.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age, years of
(cm)-150)/2.5]。参考 Li 等[14]的研究,根据 GNRI 的分
应用[8]。该指数基于客观的身高、体质量和血清白蛋白
值将患者分为 GNRI 降低组(存在营养风险,GNRI<
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

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脑卒中,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损伤,也对其营养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合理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它是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关键环节。
脑卒中患者常常面临诸多营养问题。
一方面,由于疾病导致的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使得患者进食量减少,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
另一方面,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代谢率增加,蛋白质分解加快,若营养供给不足,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进而影响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功能。
那么,针对脑卒中患者,应该采取怎样的营养支持策略呢?首先,营养评估是基础。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疾病严重程度等进行全面评估,来确定其营养需求。
这包括测量体重、身高、计算体质指数(BMI),以及评估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血常规等生化指标。
同时,还需了解患者的吞咽功能、胃肠道功能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对于能够自主进食的脑卒中患者,饮食的合理搭配是关键。
食物应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
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蛋、瘦肉、豆类等,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细胞。
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此外,还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在主食的选择上,粗细搭配为宜。
全谷物、杂豆类富含膳食纤维和B 族维生素,能提供更持久的能量。
同时,要控制盐、糖和油脂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咸菜、糕点、油炸食品等。
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食物的性状和进食方式需要特别调整。
可以将食物制成糊状或半流质,如肉糜粥、蔬菜泥等,以方便吞咽。
必要时,可采用鼻饲管喂食的方式,来保证营养的摄入。
在鼻饲过程中,要注意营养液的温度、浓度和输注速度,避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除了日常饮食,营养补充剂也在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支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对于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患者,可以补充乳清蛋白粉;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充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0—25%
营养评分 + 疾病评分 +年龄评分 = 总分
年龄 : 如果≥70岁者,加1分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评分
患者营养需要(请勾出)
没有(0分) 正常营养需要量
轻度(1分)
臀部骨折 慢性疾病伴随着 急性的并发症 肝硬化 COPD 长期血透 糖尿 病 肿瘤
注:与A组同期比较, *P<0.05 GCS: Glasgow昏迷评分;ESS:欧洲脑卒中评分;BI:生活指数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陈向燕等。 中国卒中。2006(11):764-767
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是卒中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一环
溶栓治疗
降压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他汀治疗
早期 营养支持
需修饰
中度(2分)
大的腹部手术 中风应激状 况 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
重度(3分)
头部损伤 骨髓移植 ICU 病人
营养状态评分结果与营养风险的关系
(1)总评分≥3分: 表明患者有营养风险,即应该使用营养支持。
(2)总评分<3分:每周复查营养评定。 以后复查的结果如果≥3分,即进入营养支持程序。
营养风险筛查
• 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NRS):ESPEN在2002年发布的简易评估工 具,是指对患者结局,如感染等并发症、 住院时间,发生负面影响的风险,不是指 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 --------NRS 2002
若为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则遵循以下步骤:
蒋朱明.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09;17(2):127
如何诊断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 给予合理早期营养支持?
临床卒中患者营养治疗的指征
已存在营养不良, 或
营养筛查NRS2002评分≥3分 的患者,均需要进行营养治疗。
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
评定指标 正常范围
轻度
营养不良 中度
白蛋白 (g/L) 前白蛋白
(mg/L)
≥35 ≥180
30-34 25-29 160-180 120-160
重度 ≤25 <120
• 部分患者虽未存在营养不良状态,但仍然 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
• 如何及时发现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及时纠 正,给予营养支持,可阻断向营养不良发 展的进程。
营养风险(Nutritional Risk)
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疾病整体预后
由研究可见:入院21天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早期肠内营养(EEN)组显著优于晚期EN组。
组别 例数
研究组 36 对照组 36
基本 痊愈
1 1
显著 进步
13 7
进步
14 9
无变 化
6 9
恶化
2 6
总有
效率 (%)
△: P<0.05
73.68△ 研究组:发病3天内给予EN。 44.74 对照组:发病10天内给予EN
Maan G, et al. Stroke 1999;30:744-748 Crary MA, et al. Nutr Clin Pract. 2006;21:576-586 Jayasekeran V,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0;138:1737-1746
卒中患者入院后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未正规治疗。 • 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90/min,呼吸23/min,血压
140/90mmHg。意识不清,表情淡漠。头颅正常,左眼活动障碍。左上 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Ⅲ级。身高 170cm,体重 70kg
• 实验室检查: 前白蛋白200mg/L,总蛋白 65g/L,白蛋白 37g/L,肝
由研究可见:高龄、吞咽困难是卒中患者入院2周后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脑卒中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14天的营养指标对比
入院后 例数 MC
TSF
MAMC HP
TP
天数
(cm)
(mm) (cm) (g/L)
(g/L)
Day 1 61 Day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61
26.9± 3.6
25.6 ±3.9△
13.9 ±4.3
• 定义: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和代谢状况对疾病或手 术有关的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强调营养风险是与 营养因素有关的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而不是 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
– 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不一定存在营养不良,但如果忽视 营养风险,有可能进展为营养不良,进而影响预后
– 有些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已经存在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是相关的两个不同的概念
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
A.初步评定:通过4个问题来评估有否NR、程度、营养支持及预后如何。
– BMI<20.5kg/m2? – 患者过去3个月体重下降吗? – 患者过去1周内有摄食减少吗? – 患者有严重疾病(如ICU接受治疗)?
以上任一问题回答“是”则直接进入营养状态评分。
B.营养筛选复筛表 (N-2)
营养受损状况 目前评分 没有(0分) 轻度(1分)
营养状态(请勾出)
正常营养状态
3个月体重丢失>5% 在之前的一周中摄入量为正
常的50%—75%
中度(2分)
2个月体重丢失>5% BMI18.5-20.5及一般状况差 在之前的一周中摄入量为正
常的25%-50%
重度(3分)
1个月体重丢失>5% (>15%3个月)
由研究可见:入院21天早期肠内营养(EEN)组总感染率显著低于晚期EN组。
P=0.006
临床营养支持有意于改善预后
30
并 25 发 症 20 的 发 15 生 率 10
并发症的总发生率 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5
0 有营养支持
无营养支持
1831例外科患者中,827例存在营养风险(NRS 2002≥3分)的患者得到营养支持的 患者,并发症,尤其是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营养支持者
B1组
10
8.1± 3.6*
27.6 ± 9.8*
B2组
17
7.8 ± 3.2*
28.9 ± 12.9*
3个月时BI 66.5± 27.8 30.0 ± 22.1* 12.4 ± 11.6*
急性脑卒中患者分组: A组:正常进食组 B1组:管饲持续营养液组 B2组:分次管饲普通流质组
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 0.78 (95%CI 为0.66-0.92 )和 1.71 95%CI 为(1.56-1.91)
蒋朱明.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16(6):335-7
卒中后营养不良
• 卒中后营养不良(malnutrition)发病率: 6.1%-62% • 部分患者病前就存在营养不良(慢性炎性过程) • 营养不良的患者预后不佳
肺部感染、住院时间延长、功能残疾、死亡率增 加、死亡有关。
Foley NC, et al.J Rehabil Med, 2009;41:707-713 Johnnson AC, et al. Stroke 2008,39:918-923
FOOD试验:卒中合并营养不良是 导致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比无营养不良者,卒中合并营养不良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率
生存率
无营养不良 合并营养不良
OR=2.23(95% CI 1.78-3.02)
距离随机分组后的时间(月)
FOOD试验选取3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旨在对不同营养支持的卒中住院患者
的疗效进行比较
卒中后营养不良的原因
• 吞咽障碍(Dysphagia): 40-60%卒中患者首先表现为吞咽障碍;大部分患者 (60%)吞咽功能在卒中后1月恢复,但约40%患者在1 年后依然有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导致误吸和摄入减少,是卒中后发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中国卒中患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2007
• 意识障碍 • 精神因素(抑郁焦虑)既往存在营养不良、食欲减退等 • 其它:医源性
12.4 ±4.6△
22.5 ±3.0
21.6 ±3.2△
133.7 ±20.4
127.1 ±18.8*
70.9 ±11.4
68.9 ±7.9
ALB (g/L)
41.3 ±9.5 38.7 ±8.2△
TF (g/L)
1.9 ± 0.5 1.7 ± 0.5*
相对危险度( RR) 分别为 1.08 (95%CI 为(1.01-1.16 )和 4.38 (95%CI 为(1.94 – 16.09)。
FOOD Trial Collaboration.Stroke.2003,34:1450-1456.
卒中患者白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相关
由回顾性分析可见:卒中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124,p<0.01),与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r=-0.047,P<0.05),与年龄、三酰甘油和空 腹血糖水平无相关性(r分别为0.015、一0.008、0.003,均P>0.05)。
MC:上臂周径;TSF:三头肌皮褶厚度;MAMC:上臂肌肉周径;HP:血红蛋白;TP:总蛋白;TF:转铁蛋白
由研究可见:入院时ESS和营养不良是影响患者3个月后BI 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患者入院时病情和3个月时预后
组别
例数
入院GCS
入院ESS
A组
34
14.4 ± 1.4 70.3± 18.4
(3)如患者计划进行腹部大手术,就在首次评定时按照新的分值(2分)评分, 并最终按新总评分决定是否需要营养支持(≥3分)。
临床患者营养状态诊断实例
• 陈某某,男,71岁 • 主诉:左侧肢体麻木5天,加重伴昏迷1天 • 现病史:患者于5天前后出现左侧肢体麻木,说话不清。急送当地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