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基础知识: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措施

护理学基础知识: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措施
今天总结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一)饮食管理:原则为循序渐进,逐渐补充
1.轻度患儿:在基本维持原膳食的基础上,较早添加含蛋白质和热量较高的食物。
每日供给热量250~330kJ/kg(60~80kcl/kg)开始
2.中、重度患儿:供给热量从每日165~230 kJ/kg(45~55 kcl/kg)开始,逐步少量增加
3.选择食物的原则
适合患儿的消化能力
轻度从牛奶开始,逐渐过渡到带有肉末的辅食
中、重度先给稀释奶或脱脂奶,再给全奶,然后才能给带有肉末的辅食
符合营养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饮食,适当补充铁剂
(二)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1. 遵医嘱给予各种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等)和B族维生素口服
2. 给予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如苯丙酸诺龙肌注,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增进食欲
3. 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或氨基酸、脂肪乳等静脉营养物质
(三)预防感染
1.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
2. 口腔护理
3. 生活环境舒适卫生,做好保护性隔离
(四)观察病情
1. 观察有无低血糖:密切观察患儿尤其是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的病情变化
2. 进食情况及对食物的耐受情况
3. 定期测量体重、身高及皮下脂肪的厚度
(五)提供舒适的环境,促进生长发育
1. 合理安排生活,减少不良刺激
2. 鼓励父母陪伴
3. 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
营养失调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营养失调的护理措施有哪些营养失调是指机体所摄入的营养与其需要之间的不平衡状态。
营养失调可能会导致机体各个系统功能异常,影响机体的健康状况。
因此,在护理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恢复营养平衡,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营养失调的护理措施:1.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包括日常饮食习惯、食欲情况、饮食量和主要摄入的食物类别,从而判断患者的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情况。
2.营养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身高、体重、腰围、钙质摄入、肌肉质量和皮下脂肪量的测量等,以便确定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制定相应的营养护理计划。
3.制订个性化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饮食应该包括各类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4.饮食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正确的饮食知识,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食物,并教授他们如何正确摄入营养物质。
5.鼓励进食:对于食欲不振的患者,需要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进食。
可以采用小而频繁的餐食方式,提供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并提供口感好、颜色鲜艳的食物。
6.营养辅助治疗: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营养辅助治疗,如静脉输液、胃肠外营养等。
这些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帮助患者迅速恢复营养平衡。
7.关注并发症: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感染、压疮、贫血等。
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8.心理支持:营养不良的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9.长期跟踪:营养调理是一个需要长期维持的过程,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并定期跟踪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营养指导。
总结起来,营养失调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饮食指导、鼓励进食、营养辅助治疗、关注并发症、心理支持和长期跟踪等。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

目录 引言 营养评估 膳食干预 营养支持 健康教育 并发症预防
引言
引言
营养不良是指人体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 或营养摄入不足而引起的营养素缺乏症 状。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对于促进其康复和 改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营养评估
营养评估
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体重、身高 、体重指数等指标。
健康教育
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并发症预防
并发症预防
注意纠正病人的营养摄入不足,避免因 营养不良而引发的各种并发症。
监测病人的健康变化和营养状况,及时 调整饮食和营养支持方案。
并发症预防
密切关注病人的营养补充情况,预防营 养不良再次发生。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
针对病人的特殊情况,如不能进食或摄 入困难,可以采取营养支持的措施。
通过静脉营养输注补充病人所需的营养 素。
营养支持
选择适合的营养支持方式,如胃肠营养 管、鼻饲管等。
健康育
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关于营养的相关知 识,增强其对营养的认识和重视。
教育病人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法和饮食调 理技巧,提高饮食质量和消化吸收能力 。
分析病人的饮食习惯、食欲状况,了解 病人的营养摄入情况。
营养评估
检测血液中的营养指标,如血清蛋白、 维生素水平等。
膳食干预
膳食干预
制定个性化的膳食计划,根据营养评估 的结果和病人的口味偏好,提供多样化 、营养均衡的饮食。
增加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补充病人身 体所需的营养素。
膳食干预
分配合理的饮食次数和餐食规模,避免 饥饿感和消化负担。
重度营养不良的护理计划单

重度营养不良的护理计划单
:
护理计划单:为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提供护理
重度营养不良是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摄入量低于人体正常需要水平,以致影响全身代谢的发育问题。
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护理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改善:
一、强调营养疗法。
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当在科学的饮食结构、正确有效的运动锻炼
等改善补充营养药物,并定期监测营养状况。
二、严格控制情绪。
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应在生活上控制情绪,防止精神压力过大,保持良
好的心情。
三、控制体重。
推荐重度营养不良患者饮食结构合理,科学适宜的运动,充分控制体重,
减少肥胖的危害。
四、加强运动锻炼。
推荐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多参加和加强科学有效的运动锻炼,有助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体质。
五、解释营养的重要性。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针对每位患者,对营养方面进行详细的
教育和辅导,让患者了解营养对生活健康无论从宏观或者微观层面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
六、科学控制膳食结构。
控制好每日饮食总量及膳食结构,合理的清淡,摄入全面的营养
和营养素,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肥腻的食品,均衡饮食。
最后,在护理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过程中,护士对患者要相对灵活,针对不同患者有不同的护理方式。
要在护理中给患者提供有重视、有感情的护理,以维持他们的正常生活,提升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
营养不良的护理范文

营养不良的护理范文营养不良是指因摄入营养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导致机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出现问题的状态。
营养不良可分为能量不足和营养素不足两种情况。
能量不足是指摄入的食物中的能量不足以满足机体所需,而营养素不足是指摄入的食物中的一些营养素缺乏或不足以满足机体需要。
在护理营养不良时,护士们需要了解营养不良的原因、症状、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下面给出一个较详细的护理方案如下:1.评估:护士需要对营养不良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包括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摄食情况、体格检查等。
根据评估结果,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判断是能量不足还是营养素不足。
2.监测:护士需要进行营养不良患者的日常监测。
包括体重、身高、BMI指数、尿量、饮食摄入量、消化吸收情况等。
持续监测可以帮助护士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时发现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
3.宣教: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宣教。
包括营养知识的传授、饮食计划的制定、食物的选择和烹饪等。
通过宣教,可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营养不良的原因,并学会正确的饮食方法,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
4.饮食改善:护士可以按照患者的评估结果和营养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饮食计划应包括能量充足、均衡的食物,并根据患者的口味和喜好进行调整。
同时,可以通过食物的烹饪、做法、口味等方面进行改善,提高患者的进食欲望和摄食能力。
5.辅助营养支持: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无法进食的患者,护士可以考虑辅助营养支持的方法。
如通过胃管或静脉营养注射等途径补充营养物质。
然而,这一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功能和副作用等。
6.管理并发症:营养不良患者常常伴有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压疮、口腔溃疡等。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根据患者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处理和管理。
如及时处理感染,预防和治疗压疮,维持口腔卫生等。
7.心理支持:由于营养不良常常伴有身体疾病和心理问题,护士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支持。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关于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
护理目标:提供充足的营养摄 入,改善身体功能,促进健康 恢复。
营养不良病人 的护理方案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方案
营养评估与监测:根据病人的 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与监测,制 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合理饮食安排:根据病人的病 情与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 划,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方案
补充营养支持:适时地给予病 人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营养支持 ,补充不足营养素。
监测并记录:定期监测病人的 营养状况与摄入情况,记录相 关数据与变化,及时调整护理 方案。
营养不良病人 的护理注意事
项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定期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饮食 偏好与需求,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 通与交流。
保持积极态度:给予病人足够的支 持与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营 养摄入习惯。
营养不良病人 的护理PPT课
件
目录 关于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方案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注意 事项
关于营养不良 病人的护理
关于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
什么是营养不良病人:营养摄入不 足导致身体无法正常运作的病人。 营养不良病人的影响:导致身体免 疫力下降,伤口愈合困难,容易发 生并发症等。
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注意并发症防治:及时发现并 治疗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并发症 ,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多学习与交流:与其他护理人 员和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与 知识分享,提高护理水平。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重度营养不良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重度营养不良的护理问题及措施介绍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重度营养不良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可以喝营养粥或者果蔬汁,这类食物容易消化。
另外,还需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注意营养均衡,多吃热量高以及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鱼虾、肉类等。
2、注意卫生情况:重度营养不良护理时应注意卫生情况,夏天气温高时应每天洗一次澡,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
居住环境要保证通风好,每天打扫一次房间,如果室内比较干燥,可以放置一个加湿器,室内空气会变的湿润一些。
3、观察病情:如果患上重度营养不良,需要时刻观察病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出汗、呼吸急促等症状。
倘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注射葡萄糖溶液,及时补充营养物质,这些症状会慢慢消失。
4、控制并发症:重度营养不良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感染、贫血、低血糖、佝偻病等。
天气寒冷时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感冒着凉,如果不小心患上感冒,应及早去医院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
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指标

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要点及观察指标营养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医院和养老院等场所中。
对于营养不良患者来说,提供适当的护理和观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营养不良患者护理的要点以及需要观察的指标。
一、营养不良患者的护理要点1.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肌肉质量、皮下脂肪、食欲情况等。
同时,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摄入量、排泄情况以及体力活动情况等。
2.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合其需求和口味的饮食计划。
饮食应具备充足的能量和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必要时,可以咨询营养师的建议。
3. 规律的饮食和进食环境:为患者提供定时、规律的进餐时间,并确保进食环境安静、整洁、舒适。
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来进食,鼓励其缓慢咀嚼食物,避免过快或过慢进食。
4. 改善食物口味和食欲:根据患者个人喜好和口味偏好,增加食物的味道和香气以提高食欲。
合理使用香料和调味料,避免给患者提供单调味道的食物。
5. 促进营养吸收:确保患者在进食前和进食后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活动。
必要时,可以给予适量的补充剂,如口服补充液、维生素和矿物质。
二、营养不良患者的观察指标1. 体重:每天测量患者的体重,记录变化情况,包括体重的增加或减少。
2. 皮肤状况: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干燥、脆弱或出现疮疖,这些都可能是营养不良的症状。
3. 颜面和眼睛:观察患者的面色是否苍白、口唇是否干裂,以及眼球是否凹陷等。
4. 消化系统:注意观察患者的食欲、吞咽困难、腹部胀气或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的变化。
5. 肌肉和神经系统:检查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反射,以及是否出现乏力、抽搐或神经病理体征。
6. 血液检查: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水平、电解质、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
在实施护理和观察时,护士应遵循以下原则:尊重患者的隐私和自尊心、积极与专业地与患者交流、记录准确的观察结果,并及时向医生或其他相关人员报告异常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概述 • 营养缺乏病是由于人体所摄取的营养
素无法满足人体需求而发生,按其发 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 • 1、原发性营养缺乏病 又叫膳食性营 养缺乏病,是因膳食中某种营养素量 不足或质量达不到要求而发生。 • 2、继发性营养缺乏病 又被称为条件 性营养缺乏病
3、临床营养分类
时用要素饮食或肠外氨基酸液补充营养。 • ⑵维生素 补充VA、VD、VB1、VB2、VC、VE、VB6和VPP等,如
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应给予较大剂量进行治疗。 • ⑶水和矿物质 可通过食物补充水分,必要时可输入血浆或其他液体。
每天补钾按15.6~19.5mg/kg, • 钠按80.45mg/kg补充, • 镁和铁分别按常规量供给。 • ⑷对症处理 合并低血糖时应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或早期供给含葡萄
临床表现
• 全身表现
▲ 发育迟缓:身高↓、智力↓ ▲ 功能低下:精神萎靡、反应差,
体温偏低、 脉细无力、食欲↓ 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运动功能低下、感染…… ▲ 代谢失常:皮肤苍白、干燥、弹性↓,毛发枯黄、干 燥,肌肉松弛、肌张力↓,凹陷性水肿、皮肤发 亮……
临床表现
Ⅰ度营养不良 Ⅱ度营养不良
Ⅲ度营养不良
糖饮食;贫血患者应口服铁剂和维生素C,严重者可以输血等等。 • ⑸出院后指导:定期随访,营养指导,继续观察恢复情况等。
萎缩、张力↓ 明显低于正常 烦躁不安,萎靡
营养护理原则
• ⑴能量和蛋白质 儿童初期每天蛋白质可按1.0g/kg,能量按 100kJ(23.9kca1)/ kg供给,之后蛋白质可逐渐增加,
• 脂肪(植物油)供能可占到总能量的20%~40%; • 湿型患者多补充蛋白质,而干型多补充能量。 • 成人蛋白从最初的按0.6g/kg渐增加到3~4g • 食物以牛奶、蛋类、鱼类为宜。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加大豆蛋白,必要
2、临床表现
• 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 ⑴消瘦型也称干型 • ⑵水肿型也称湿型
•成人严重蛋白质 缺乏时,多为同
时缺乏,表现为 混合型蛋白质-能 量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
• 体重不增 最早、检测体重 • 消 瘦 皮下脂肪减少、消失
顺 序:腹部→胸部→背部→ 臀部→四肢→面部
• 全身表现 发育迟缓、 功能 低下、 代谢失常
• 1、概述 • 膳食中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时,可出现疲倦、贫血、
血浆蛋白质下降、尤其血清蛋白质含量降低。蛋白 质营养不良常与热能不良同时发生,称蛋白质-热能 营养不良。 • 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 ⑴由于灾荒和战争等原因引起的食物供给不足; • ⑵由于禁食、偏食及素食等引起的食物摄取不足; • ⑶由于妊娠、授乳、儿童生长发育等特殊生理状况 而导致的营养素需要量增加; • ⑷婴幼儿由于乳汁不足或断乳后饮食供给不合理; • ⑸疾病,如恶性肿瘤、胃肠道疾病、结核病、糖尿 病等等
体重低于正常 15%~25%
皮下脂肪
腹部皮脂↓ 0.4~0.8cm
25%~40%
>40%
腹部皮脂<0.4cm 腹部、面部、 四肢、面部脂↓ 四肢皮脂消失
面色
正常或稍苍白 面色苍白
明显苍白
皮肤弹性
皮肤弹性正常 皮肤弹性差
皮肤弹性消失
肌肉情况 身高(长) 精神状态
稍松弛 正常 正常或稍差
明显松弛 低于正常 抑郁不安,不活泼
• ①营养过多 营养素摄入过多一旦超过机体代谢能力 会引起损害;
• ②营养正常 营养素摄人合适,体内营养素贮备与需 要量相适应,机体组织的功能和形态正常;
• ③营养不足 营养素摄人不足,体内营养素贮备下降, 但功能和形态正常;
• ④隐性营养缺乏病 机体组织的功能和形态已发生异 常的变化,但尚未形成明显的营养缺乏病;
• ⑤临床营养缺乏病 机体组织的功能和形态受损,并 发生了明显的某种临床营养缺乏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营养护理一般原则
• 不同的营养缺乏病的护理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也存在着一些护理的一般原则,概括如下:
• 1、消除病因 • 2、剂量适宜 • 3、全面考虑 • 4、循序渐进 • 5、充分利用食物 。 • 6、持之以恒
二、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