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考点串讲-儿科护理(一)
护理儿科知识重点内容

护理儿科知识重点内容儿科护理,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就像照顾一颗颗娇嫩的小树苗,需要无比的细心和耐心。
咱先来说说孩子的饮食护理。
小孩子的肠胃可娇嫩啦,就像嫩豆腐一样,稍不注意就会“闹脾气”。
比如给宝宝添加辅食,那可得循序渐进,从稀到稠,从少到多。
你想想,要是一下子给孩子吃太多太杂的东西,他们的小肚子能承受得了吗?这就好比让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去跑马拉松,能行吗?再讲讲孩子的睡眠护理。
小孩子睡好了,那才能长得壮实,就像充足的阳光能让花朵开得更灿烂。
得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不能太亮,也不能太吵。
要是孩子睡觉的地方跟菜市场似的,他能睡踏实吗?还有啊,孩子生病时的护理更是关键。
孩子发烧了,别慌!先量体温,看看烧到啥程度。
要是低烧,就用温水擦身降温;要是高烧,那可别耽搁,赶紧上医院。
这就像救火一样,小火咱自己能扑,大火就得找消防队啦!说到孩子的皮肤护理,那也是不能马虎。
小孩子的皮肤多嫩啊,就像剥了壳的鸡蛋。
得选对纸尿裤,不然红屁屁可就来了。
还有洗澡的时候,水温要合适,别把孩子烫着或者冻着,这感觉可不好受。
心理护理也很重要哟!孩子也有小情绪,就像天气有时晴有时雨。
多陪陪他们,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让他们的小心灵充满阳光。
另外,安全护理更是重中之重。
家里的边边角角都得防护好,就像给小城堡围上坚固的城墙。
药物、尖锐物品都要放得高高的,别让孩子碰到。
总之,儿科护理可真是一项细致又充满挑战的工作。
咱们得像守护宝贝的天使一样,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点点滴滴,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更需要满满的爱心和耐心。
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每个孩子都能像小太阳一样闪闪发光!。
2021年护士资格《儿科护理》知识_1

2021年护士资格《儿科护理》知识2021年护士资格《儿科护理》知识2021年护士资格《儿科护理》知识1 佝偻病家庭要点护理:1.小儿居住的房间要阳光充足,要多给小儿晒太阳,在室内晒太阳时,应注意不要隔着玻璃,因玻璃有遮挡紫外线的作用,也不要让太阳直射眼睛。
体育课避免剧烈运动。
一般在病后半年,才可按正常儿童对待。
2.饮食。
应根据病情加以调整。
病初病儿有浮肿、高血压、尿少时,应选择无盐饮食。
为了调剂口味,可给些无盐酱油。
浮肿消退可改用低盐饮食。
不要吃用碱做的馒头,其为有盐食品。
有浮肿、尿量少时要限制饮水量。
急性期还要适当限制蛋白质及含钾食物,如桔子含钾量较高,不宜吃。
待血压正常,浮肿消失后可恢复普通饮食。
3.病儿居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不要门窗紧闭。
应尽量谢绝亲友探视,特别是患感冒的人,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因病儿若发生呼吸道感染,会加重病情。
2021年护士资格《儿科护理》知识2急性肾小球肾炎指一组原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并常伴有少尿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患。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常见系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后,而致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二) 临床表现(★★★★)1. 典型表现①水肿: 70%的患儿水肿为就诊的主要原因,一般初为晨起眼睑及颜面水肿,逐渐重者发展至下肢及全身,呈非凹陷性。
水肿同时伴尿量明显减少,水肿一般于病程2~3周内消退,尿量随之增多。
②血尿: 50%~70%的患儿伴有肉眼血尿,其余表现为镜下血尿,尿色呈茶褐色或烟灰水样(酸性尿),也可呈洗肉水样(中性或弱碱性尿)。
肉眼血尿多持续1~2周消失,少数转为镜下血尿,镜下血尿可持续数月。
血尿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一般为轻、中度,约20%的患儿可达肾病水平。
③高血压: 30%~80%的患儿有血压增高,血压一般在120~150/80~110mmHg,多数患儿在病程1~2周随尿量增多而恢复正常。
护士儿科知识点总结

护士儿科知识点总结一、新生儿护理1. 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新生儿的生理现象主要包括传统的:"两三天黄"、"新生儿皮疹"、"眼结膜水肿"、"溶血性疾病"等。
2.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窒息"、"新生儿脑瘫"、"腹腔积液"、"肺炎"、"肺源性心脏病"等。
3. 新生儿护理的常见问题新生儿护理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吸吮困难"、"哭声过弱或过响"、"喂养问题"、"护理温度过高或过低"等。
二、幼儿护理1. 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主要包括:"心肺功能持续增强"、"消化系统功能进一步完善"、"儿童口腔护理"等。
2. 幼儿的日常护理幼儿的日常护理主要包括:"睡眠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体育锻炼"等。
3. 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幼儿的常见疾病及预防主要包括:"传染病"、"呼吸道疾病"、"伤害事故"等。
三、儿童青少年护理1. 青春期生理变化青春期生理变化主要包括:"细胞增殖增强"、"内分泌系统升级"、"性成熟"、"抵抗力增加"等。
2. 青少年常见疾病及预防青少年常见疾病及预防主要包括:"心理问题"、"饮食问题"、"运动与健康"、"怀孕及性传播疾病预防"等。
3. 青少年精神卫生青少年精神卫生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青少年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护"等。
儿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儿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健康维护、疾病预防和护理的学科。
它不仅需要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还需要对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深入的了解,以便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对儿科护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儿童生长发育(一)生长发育的规律1、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长速度有所不同。
2、顺序性: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3、个体差异性:受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和水平都有所不同。
(二)体格生长1、体重:是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出生时体重约3kg,生后前 3 个月体重增长最快,约为出生时的两倍;生后 3 个月至1 岁,体重增长速度减慢,约为出生时的 3 倍;1 岁至2 岁,体重增长约 25 35kg;2 岁至青春期,体重增长缓慢,每年约 2kg。
2、身高(长):出生时平均身高 50cm,1 岁时约 75cm,2 岁时约85cm;2 12 岁儿童身高的估算公式为:年龄×7 + 75(cm)。
3、头围:出生时头围约 33 34cm,1 岁时约 46cm,2 岁时约 48cm,5 岁时约 50cm。
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
4、胸围: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 1 2cm,约 32cm;1 岁时胸围约等于头围;1 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其差数约等于年龄减去 1。
(三)神经心理发育1、感知觉发育: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在儿童时期逐渐发展完善。
2、运动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精细的规律。
如 2 个月抬头,4 个月翻身,6 个月会坐,8 个月会爬,1 岁会走。
3、语言发育:经历了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
二、儿童营养与喂养(一)婴儿喂养1、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
母乳喂养应按需哺乳,一般每次哺乳 15 20 分钟。
主管护士考试儿科护理分章知识点

主管护士考试儿科护理分章知识点第一章: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
1. 儿童生长发育的标准及评估方法
2. 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特点
3. 婴幼儿体格发育的阶段与特点
4. 儿童常见生长发育障碍的类型及护理要点
5. 儿童营养需求及常见营养问题的预防和护理
第二章:儿童常见疾病及护理
1.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
3. 儿童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
4. 儿童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
5. 儿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要点
第三章:儿童心理发育与行为问题
1. 儿童心理发育的阶段与特点
2. 儿童常见心理发育问题的识别和干预
3. 儿童常见行为问题的原因和处理原则
4. 儿童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护理要点
5. 儿童常见心理危机事件的护理要点
第四章:儿童家庭护理
1. 儿童常见家庭护理问题的预防和护理要点
2. 儿童常见家庭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3. 儿童家庭护理的重要性及作用
4. 儿童家庭护理的原则与方法
5. 儿童家庭护理的特殊考虑事项
第五章:儿科专科病房护理
1. 儿科专科病房的工作职责和特点
2. 儿科专科病房的环境调控和感染预防措施
3. 儿科专科病房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
4. 儿科专科病房的特殊护理技术和手术护理
5. 儿科专科病房的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
以上是主管护士考试儿科护理的分章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咨询。
护士考试儿科知识点总结

护士考试儿科知识点总结一、儿童生长发育知识点1. 儿童的生长曲线拟定并跟踪幼儿园至青春期之间儿童的身高、体重的生长曲线。
根据儿童的生长曲线可以更好地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并且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
2. 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生长发育特点是不同的。
对于幼儿时期的儿童,应该关注他们的身高、体重、头围等;青春期的儿童则需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性征发育、心理发展等方面。
3. 孕期儿童发育孕期儿童的发育对其后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孕期饮食、生活习惯、疾病等都会对儿童的发育产生影响。
护士需要关注孕期儿童的发育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二、儿童行为心理学知识点1. 儿童的心理发育儿童的心理发育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护士需要了解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例如:幼儿时期的儿童主要是依赖母亲,学龄前期的儿童具有世界观和社会观等。
2. 儿童心理问题儿童心理问题在儿科领域中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例如,儿童焦虑、抑郁、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等问题都需要得到重视。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需要能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能够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
3.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儿童处于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心理发育会更为健康。
护士需要关注儿童的家庭环境,对于家庭环境不良的儿童,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三、儿科疾病护理知识点1. 儿童传染病护理儿科中常见的传染病有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等。
护士需要了解这些传染病的临床特点、预防措施、护理方法等。
例如,对于传染病患儿的护理,需要进行隔离,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2. 儿科慢性病护理儿科慢性病主要包括哮喘、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等。
对于这些慢性病患儿,护士需要进行长期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药物管理、病情教育等。
3. 儿科急救护理儿科急救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儿童急救的护理有其特殊性,护士需要了解儿童急救的临床特点、护理措施等。
例如,对于窒息、溺水、骨折等急救情况,护士需要迅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考儿科知识点总结

护考儿科知识点总结一、儿科护理概述儿科护理是指对0-18岁儿童进行的护理工作。
因为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差异,所以儿科护理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儿科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常见疾病、常见疾病的护理、重症护理、新生儿护理以及家庭护理等。
儿科护理的特点包括:儿童心理特点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全面关注,包括身体、智力、社会等各个方面;儿童生理特点差异明显,对检查和治疗的要求不同;家庭因素对儿童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儿童生长发育1.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1)生理发育阶段婴儿期:0-1岁,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需要家长的照顾和呵护。
这一阶段是生长最快的时期,需要注意饮食和睡眠的调节。
幼儿期:1-3岁,这一阶段是儿童开始走路和说话的时期,需要加强对儿童的语言和动作训练。
学龄前期:3-6岁,这一阶段是儿童开始上学的时期,需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学龄期:6-12岁,这一阶段是儿童开始上学的时期,需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青春期:12-18岁,这一阶段是儿童进入青春期的时期,需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
2. 儿童生理发育特点(1)身高和体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给予儿童不同的营养和锻炼。
(2)工作能力儿童的智力和社会能力逐渐提高,需要给予儿童适当的教育和培养。
(3)生理周期儿童的生理周期包括孕期、新生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每个周期都有其特点和要求。
三、儿童常见疾病1. 儿童常见传染病(1)儿童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流涕、咳嗽、咽痛等,需要注意保持儿童的室内外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2)儿童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需要及时就医,保持儿童的水分和营养供应。
2. 儿童常见非传染病(1)儿童哮喘哮喘是儿童常见的非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喘息、气促、胸闷等,需要定期接受药物治疗和体育锻炼。
儿科护理知识

儿科护理知识
儿科护理是指对儿童进行健康护理和疾病护理的一门学科,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科护理知识:
1. 儿童的生理特点: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对儿科护理非常重要。
儿童的生理系统还不完全发育,身体机能差,对外界刺激敏感,需要特殊的护理。
2. 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差异。
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感到恐惧、焦虑。
因此,在儿科护理中,要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采取温柔、安抚的护理方法。
3. 儿童常见疾病:儿童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发热、腹泻、呼吸道感染等。
护士需要掌握相应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治疗方法等。
4. 儿童药物治疗:儿童身体特点不同,药物的代谢和剂量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
护士需要熟悉儿童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确保正确的药物治疗。
5. 儿童的饮食和营养:儿童的饮食和营养对其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护士需要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营养需求,推荐适合的食物和营养补充剂。
6. 儿童安全:儿童在生活中容易遭受意外伤害,如烧伤、烫伤、溺水等。
护士需要教育家长关注儿童的安全,提供相关的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确保儿童的安全。
7. 儿童康复护理: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疾病或残疾的儿童,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了解康复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为患儿提供适当的康复护理,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
这些是儿科护理的基本知识,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提供更好的儿科护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鹅口疮初期的患儿,其首要的护理诊断A.营养不良:与拒食有关B.体温升高:与感染有关C.口腔黏膜改变:与感染有关D.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E.知识缺乏:缺乏口炎的预防及护理知识【答案】:C【解析】:考察鹅口疮的护理诊断。
鹅口疮患儿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吃奶,一般无全身症状。
2.6岁的小儿,已确诊为室间隔缺损,近1周发热,体温为39℃,咳嗽、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白细胞显著增高。
应考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B.脑血栓C.感染性心内膜炎D.支气管肺炎E.脑脓肿【答案】:D【解析】:考察室间隔缺损临床表现。
室间隔缺损易合并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该患儿的表现符合肺炎的特征,即发热、咳嗽、气促。
3.对法洛四联症病情轻重起决定作用的病变是A.肺动脉狭窄B.房间隔缺损C.主动脉骑跨D.室间隔缺损E.右心室肥大【答案】:A【解析】:考察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
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为主要临床特征。
其中以肺动脉狭窄为重要畸形。
青紫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程度和出现早晚与肺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4.患儿,女,4岁。
为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准备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前最重要的准备是A.避免劳累B.防止受凉C.注射青霉素D.使用镇静剂E.用强心甙类药物【答案】:C【解析】:考察先心病患儿的护理措施。
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之一是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做小手术时,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所以,该患儿做扁桃体切除术,其术前最重要的准备是注射青霉素。
5.患儿,男,2岁。
已确诊为法洛四联症,在剧烈哭闹后突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此时首要的处理是A.立即镇静B.立即用强心剂C.立即将患儿置于胸膝卧位,并吸氧D.立即用呼吸兴奋剂E.立即用人工呼吸机【答案】:C【解析】:考察法洛四联症患儿的治疗要点。
一旦患儿因活动、哭闹、便秘引起缺氧发作,发生应将小儿置于膝胸卧位,给予吸氧,并与医生配合给予吗啡及普萘洛尔抢救治疗。
6.小儿,1.5岁。
患肺炎初愈。
近2天口腔黏膜充血、水肿,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面和浅溃疡,经医生诊断为溃疡性口腔炎。
溃疡性口腔炎可应用的药物是A.金霉素鱼肝油B.疱疹净C.碘苷D.制霉菌素E.西瓜霜【答案】:A【解析】:考察感染口腔炎的治疗原则。
鹅口疮患儿局部涂抹10万~20万U/ml 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局部可涂碘苷(疱疹净)抑制病毒,亦可喷西瓜霜、锡类散等中药。
溃疡性口腔炎可涂5%金霉素鱼肝油、锡类散等。
7.患儿,女性,9个月,混合喂养,辅食添加过程中出现腹泻2d前来就诊。
护理评估:神志清楚,精神好,口唇略干,皮肤弹性稍差,前囟轻度凹陷。
下列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措施不必要的是A.教会口服补液盐的配制方法B.讲解饮食调整的目的和方法C.讲述脱水补液的方法D.讲解保护臀部皮肤的方法E.讲述预防腹泻的知识和辅食添加的方法【答案】:C【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类型及其护理措施。
目前患儿轻度脱水状态,没必要向患儿家长讲述脱水补液的方法。
8.患儿,7个月,以小儿腹泻,中度脱水收入院。
经及时补液治疗后脱水得到纠正,2d后突然出现惊厥,首先应考虑的原因是A.脑水肿B.低血钾C.低钠血症D.低镁血症E.低钙血症【答案】:E【解析】:考察低钙血症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腹泻患儿当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低钙症状(手足搐搦和惊厥)。
9.患儿,2岁,生后青紫逐渐加重,杵状指,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Ⅲ级收缩期杂音。
诊断为法洛四联症,X线胸片显示的心脏影像可能是A.右心房、右心室肥厚B.左心房、左心室肥厚C.右心室肥厚呈靴形心D.左心室、右心室肥厚E.左心房、右心房肥厚【答案】:C【解析】:考察法洛四联症的辅助检查。
X线检查示心影呈靴形,即心尖上翘、心腰凹陷,两侧肺纹理减少,透亮度增加。
10.患儿男,20天。
口腔黏膜有白色乳凝状物附着,呈小片状。
经检查诊断为“鹅口疮”,为患儿清洁口腔宜使用的溶液是A.白开水B.生理盐水C.0.1%利凡诺溶液D.2%碳酸氢钠溶液E.3%过氧化氢溶液【答案】:D【解析】:考察鹅口疮的护理措施。
对鹅口疮患儿可用2%碳酸氢钠做清洁预防用药,治疗可涂抹制霉菌素溶液药物。
11.患儿女,1岁,消瘦,哭闹时青紫,平静后青紫消失,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并固定分裂。
则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主动脉狭窄【答案】:B【解析】:考察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查体可见生长发育落后,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见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或亢进,并呈固定分裂。
常见并发症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X线检查可见肺门“舞蹈”征。
患儿可能为房间隔缺损。
12.患儿男,1岁。
腹泻、呕吐4~5天,12小时无尿。
体检: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口唇樱桃红,呼吸深快,前囟、眼窝深凹,无泪,皮肤弹性差,四肢冷,脉搏细弱。
护士应协助医生给予的紧急治疗是A.1∶1含钠液20ml/kg,静脉推注B.3∶2∶1含钠液180ml/kg,静脉滴注C.3∶1含钠液150ml/kg,静脉滴注D.2∶1等张含钠液20ml/kg,静脉推注E.4%NaHCO350ml/kg,静脉推注【答案】:D【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患儿腹泻后出现前囟、眼窝深凹,无泪,皮肤弹性差,四肢冷,脉搏细弱,应考虑为重度脱水。
对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2∶1 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
13.患儿,4岁,患室间隔缺损,病情较重,平时需用地高辛维持心功能。
现患儿因上感后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按医嘱用西地兰后,患儿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该临床表现的原因是A.上感加重B.急性心力衰竭加重C.室间隔缺损的表现D.胃肠感染E.强心苷中毒的反应【答案】:E【解析】:考察洋地黄中毒反应。
患者服用西地兰后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考虑出现了洋地黄中毒。
14.9个月的小儿,因哭闹、拒食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8.0℃,见口腔内溃疡,覆以黄白色膜状物,周围绕以红晕。
可能诊断为A.单纯性口腔炎B.疱疹性口腔炎C.溃疡性口腔炎D.齿龈炎E.鹅口疮【答案】:B【解析】:考察不同口炎的临床表现。
疱疹性口腔炎起病时发热,体温可达38~40℃,牙龈、舌、唇、颊黏膜等处出现散在或成簇的小疱疹,水疱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累及上颚及咽部。
口角及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疱疹。
局部疼痛,出现流涎、烦躁、拒食。
15.小儿,1岁。
患有法洛四联症,由母亲在家照顾。
社区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中指出,对法洛四联症等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中,为防止其发生脑血栓等并发症,应特别注意A.避免过劳B.低盐饮食C.预防感染D.多喂水E.必要时哺喂前后吸氧【答案】:D【解析】:考察先心病患儿护理措施。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液黏稠度高,发热、出汗、吐泻时,体液量减少,加重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因此要注意供给充足液体,必要时可静脉输液。
患儿男,9个月。
2003年11月就诊,腹泻、呕吐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
便常规:少量脂肪滴。
16.最可能的诊断是A.生理性腹泻B.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C.真菌性肠炎D.轮状病毒肠炎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性肠炎【答案】:D【解析】:轮状病毒肠炎又被称为秋季腹泻,呈散发或小流行,多发生在10、11、12、1月秋冬寒冷季节,好发生在6个月至2岁婴幼儿。
病毒侵入小肠上皮细胞,绒毛变短及脱落,导致小肠功能丧失,黏膜双糖酶活性降低,肠腔内木糖及蔗糖水解并吸收障碍,被细菌分解而产生有机酸,致使肠内渗透压增加,大量水及电解质进入肠腔,肠吸收减少。
临床表现有发热、排水样便,每日5-10次至10多次,伴轻度呕吐,呕吐常发生在发病前1-2天,随后出现腹泻,吐泻严重者多伴有脱水、酸中毒。
患儿男,9个月。
2003年11月就诊,腹泻、呕吐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
便常规:少量脂肪滴。
17.查体示该患儿前囟.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少凉。
血电解质示血清钠125mmol/L。
判断其脱水为A.轻度低渗性脱水B.轻度等渗性脱水C.中度等渗性脱水D.中度高渗性脱水E.中度低渗性脱水【答案】:E【解析】:脱水时根据血液渗透压的不同,临床将脱水分为等渗性脱水(水与电解质成比例地丢失,血清钠在130-150mmol/L之间)、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相对多于水的丢水,血钠低于130mmol/L)和高渗性脱水(水的丢失相对比电解质丢失多,血钠超过150mmol/L),而患儿脱水的程度反映患病后累积的体液丢失量,一般根据精神、神志、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前囟、眼窝、尿量及就诊时体重等综合分析判断,常将其分轻、中、重三度。
一般来说,目前并没有有效对抗病毒的药物,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主要是补充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轻度脱水时补液量为90-120ml/kg/d,中度脱水时补液量为120-150ml/kg/d,重度脱水时补液量为150-180ml/kg/d,低渗性脱水补充2/3张液体,等渗性脱水补充1/2张液体,高渗性脱水补充1/3-1/5张液体,补充水分、电解质是相当重要的。
该患儿属于中度低渗性脱水。
患儿男,9个月。
2003年11月就诊,腹泻、呕吐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
便常规:少量脂肪滴。
18.补充累积损失应用A.4:3:2液B.2:3:1液C.1:3盐糖液D.1:4盐糖液E.1:2盐糖液【答案】:A【解析】:中度低渗性脱水应补充2/3张液体,4:3:2液含10%氯化钠20ml,5%碳酸氢钠33ml,加5%或10%葡萄糖至500ml,液体张力为2/3张。
患儿男,9个月。
2003年11月就诊,腹泻、呕吐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
便常规:少量脂肪滴。
19.脱水纠正后,患儿突然出现抽搐,应首先考虑A.低血糖B.低血钾C.低血镁D.低血钙E.低血钠【答案】:D【解析】:在补液开始后,要注意观察患儿神经精神症状,如果出现突然抽搐要首先考虑低钙血症,这主要是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大便丢失钙、镁等离子等原因,但脱水、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缩等原因,不出现低钙症状,待脱水、酸中毒症状纠正后则出现手足搐搦症状,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有低镁血症的可能。
患儿男,9个月。
2003年11月就诊,腹泻、呕吐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
便常规:少量脂肪滴。
20.测得该患儿体重为10Kg,24小时补液总量为A.900ml~1200mlB.1200ml~1500mlC.1500ml~1800mlD.1800ml~2100mlE.2100ml~2500ml【答案】:B【解析】:补液量的计算为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三部分合计,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并根据治疗效果,随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