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

2、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布于盆腔腹膜及各脏器表面,以骶韧带 、直肠窝、子宫后壁为常见输卵管内异症多累及其管壁浆膜层。直接 累及粘膜者较少。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扭曲、影响其正常蠕动, 造成不孕。 分二型: 色素沉着型——典型的酱紫色或褐色。 无色素沉着型——为早期病变,红色和白色,无色素沉着的内膜病灶 发展成典型的病灶需6——24个月。 深部侵润型内异症:病灶侵润深度 >5mm,常见于宫骶韧带、直肠子 宫凹陷、阴道穹隆、直肠阴道隔。 其它部位的内异症:可累及消化、泌尿、呼吸道、腹壁切口等。
四、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一)、疼痛: 小的散在病灶可致剧痛 70—80%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与病变程{ 度不完全平行。 大而严重的粘连可无痛 (1)、痛经:典型者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 (2)、非经期腹痛:慢性盆腔疼痛,少数。 (3)、性交痛及排便痛。30% 。 (4)、卵巢内异症破裂出现急腹症。 (二)、不孕:约50%的患者合并不孕。 (1)、盆腔解剖结构正常。 (2)、盆腔内环境改变。 原因:(3)、免疫功能异常。 (4)、卵巢功能异常。 (5)、自然流产率增加40%:15% 。
Page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以下特点:
1、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主要引起疼痛和不孕。 2、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3、症状与体征及疾病的严重性不成比例。 4、病变广泛、形态多样,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 5、极具浸润性,可形成广泛严重的粘连。 6、组织学上虽然是良性,但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的恶性行 为。 7、激素依赖性。 这些特点是内异症的治疗甚为棘手,如何规范和系统化的治 疗,使患者取得最理想的效果,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

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关于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身体是自己的,无论男人和女人都是要特别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的,尤其是女人,因为很多女人容易患上妇科疾病,而且更是要了解关于每一种妇科疾病的症状,因为这样才能够及早的发现女人们一定要了解。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常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发病率为15%~20%,主要症状表现为盆腔疼痛和不育。
异位病灶最常见于盆腔脏器和腹膜,其中以侵犯卵巢者最常见,也可出现在身体其他部位,如脐、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膜、乳腺、淋巴结,甚至在手、臂、大腿等处。
病变广泛是内异症的主要病理特点之一。
临床表现痛经:临床常见的症状,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
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物止痛。
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
由于雌激素水平不断高涨,使异位的子宫内膜增生、肿胀,如再受孕激素影响则出血,刺激局部组织,以致疼痛。
如系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可促使子宫肌肉挛缩,痛经更为显著。
异位组织无出血的病例,其痛经可能由血管充血引起。
月经过后,异位内膜逐渐萎缩而痛经消逝。
此外,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可查出许多炎症过程,很可能局部的炎症过程伴有活跃的腹膜病变,从而产生前列腺素、激肽和其他肽类物质引起疼痛或触痛。
但疼痛程度往往不能反映出腹腔镜检所查出的疾病程度。
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显著,但无痛经者,占25%左右。
妇女的心理状况也能影响痛觉。
月经过多: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往往增多,经期延长。
可能由于内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调。
不孕: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常伴有不孕。
根据报道,原发性不孕占41.5%~43.3%,继发性不孕占46.6%~47.3%。
不孕与内膜异位症的因果关系尚有争论,盆腔内膜异位症常可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卵母细胞或导致管腔堵塞。
或因卵巢病变影响排卵的正常进行而造成不孕。
但亦有学者认为长期不孕,月经无闭止时期,可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的机会;而一旦怀孕,则异位内膜受到抑制而萎缩。
性交疼痛:发生于子宫直肠窝、阴道直肠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周围组织肿胀而影响性生活,月经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指南

1 2
长期随访和复发监测
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长期跟 踪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情况,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和辅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
3
康复训练和生活指导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合理 的运动锻炼和生活方式调整,促进身体康复,提 高生活质量。
疾病预防与日常管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定期体检
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以及时发现子宫内膜异 位症等妇科疾病。
避免高危因素
避免多次流产、剖宫产等 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 的因素。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 ,减少炎症的发生。
饮食注意
均衡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 的蛋白质、纤维、维生素 和矿物质。
药物治疗
激素治疗
通过调节患者内分泌水平,抑制 异位内膜的生长,常用药物包括 合成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素激动剂等。
非甾体抗炎药
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常 用药物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抗凝治疗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栓形成,需要 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
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通过腹腔镜进行异位内膜的切除或烧灼, 适用于轻度至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指南
汇报人:XXX 2023-11-21
目录
•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介 • 诊断方法 • 治疗手段 • 疾病预防与日常管理 • 特殊人群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 • 前沿研究与展望
01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介
定义与发病率
定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案一、引言: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特征是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部器官或盆腔中异位生长。
这种异常生长导致了严重的疼痛、月经不规律及不孕等问题,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此,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2.1 病史采集与详细询问: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性生活史以及相关疼痛表现等信息,在理解患者主诉和个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判断;2.2 体格检查:包括盆腔检查、肛门指检和直肠指检等,通过探测异常灶块和固定感,协助制定进一步的检查计划;2.3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检查、核磁共振(MRI)等技术辅助诊断,这些检查可观察盆腔器官的异常情况,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2.4 病理学检查:通过行腹腔镜手术或活检获取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诊。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3.1 保守治疗:3.1.1 非药物治疗:包括调节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适度锻炼等生活方式干预措施;3.1.2 药物治疗:通过合理应用黄体素、口服避孕药等药物来抑制排卵及月经,缓解盆腔压力和防止异位灶扩散。
3.2 手术治疗:3.2.1 内窥镜手术:通过微创技术,在保护子宫功能的同时剥离异位灶组织,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3.2.2 子宫切除术:对于无法保留子宫的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考虑行子宫切除手术,但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等。
3.3 中医中药治疗:可选择一些有理论和临床支持的中医中药方剂或针灸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中药有温经活血、调经止痛等作用,能缓解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四、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4.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伴随性其他疾病等因素,制定符合其个体化特点的治疗方案;4.2 综合治疗策略:结合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方法,并选择最适合该患者的方案;4.3 长期随访管理:对患者在接受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后,均应进行长期随访管理,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恰当调整和评估。
子宫内膜异位症报告

子宫内膜异位症报告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指的是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生长,常见于盆腔内的卵巢、输卵管、阔韧带以及盆腔腹膜等部位。
本报告旨在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一、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月经不规律、盆腔炎症、性交疼痛以及排便时疼痛等。
痛经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伴随着月经期前后的腹痛和闭经等不适感。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和性欲下降等表现。
二、原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有几个可能的因素被认为与其发病有关。
遗传因素是其中之一,如果家族中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个体发生该病的风险将增加。
内分泌失调也被认为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他因素如遗传突变、退行性变和免疫因素也可能与其相关。
三、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月经史、疼痛特点以及病史等信息,并进行相关的妇科检查。
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异常的卵巢囊肿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
有时,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腹腔镜检查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
四、治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通常采用口服避孕药、黄体酮类似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
口服避孕药可以抑制卵巢功能,减少月经量和月经痛。
黄体酮类似物可以通过抑制卵巢激素分泌来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手术治疗主要采用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通过小切口在腹腔内插入镜头和手术器械,并通过摘除异位子宫内膜组织来治疗该病。
开腹手术常用于复杂病例或需要更全面的手术干预的患者。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些辅助疗法如中药治疗、针灸和艾灸等也可以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症状多种多样,给患者带来了不适和痛苦。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很多妇科疾病给女性患者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和危害,引起月经异常、月经紊乱,内分泌失调等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不例外,长期会有很多并发症。
那么如何来诊断是否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呢?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症状诊断1、痛经:为一常见而突出的症状,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
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2、月经过多: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往往增多,经期延长。
3、不孕: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常伴有不孕。
4、性交疼痛:发生于子宫直肠窝、阴道直肠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周围组织肿胀而影响性生活,月经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5、大便坠胀:一般发生在月经前期或月经后,患者感到粪便通过直肠时疼痛难忍,而其他时间并无此感觉,为子宫直肠窝及直肠附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
6、膀胱症状: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至膀胱者,有周期性尿频、尿痛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体征诊断: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往往子宫胀大,但很少超过3个月妊娠。
多为一致性胀大,也可能感到某部比较突出犹如子宫肌瘤。
如为后位子宫,往往粘连固定。
在子宫直肠窝,子宫骶韧带或宫颈后壁常可触及一二个或更多硬性小结节,如绿豆或黄豆大小,多有明显触痛,肛诊更为明显,这点很重要。
偶然在阴道后穹窿可见到黑紫色大出血点或结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B超检查:如有上述症状并经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后倾固定或欠活动,卵巢、输卵管有包块、子宫骶韧带或阴道后穹窿处触及结节状病灶,即可初步诊断。
经盆腔B超或腹腔镜检查,即能明确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有很多,但不外乎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风险,一般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疗程虽慢,但无副作用,可以选择中药调理,药效温和。
子宫内膜异位症饮食1、子宫内膜异位症饮食应忌一切寒凉食品。
行经前后,尤须注意进食过热的汤、菜,生冷食物均属禁忌。
子宫内膜异位症怎样治疗最有效

子宫内膜异位症怎样治疗最有效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外的部位,例如卵巢表面,输卵管、直肠、膀胱、子宫肌层、盆腔等部位,在月经期内受到同样的激素作用,造成内膜组织反复出血、脱落和炎症,导致剧烈的腹痛、不规则月经、盆腔疼痛、不孕不育等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希望对患者、医生及科研人员有所帮助。
一、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但有以下几种假说:1.经血逆流说。
相信经血沿着输卵管逆流到腹腔,使子宫内膜组织在腹腔着床生长,造成异位症。
2.间叶细胞转移说。
间叶细胞是一种多能细胞,可以向多个方向分化,可能因某种原因而在子宫内膜外形成异位症灶。
3.免疫学说。
认为异位症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对于异位病灶的防御失效。
4.遗传学说。
部分研究发现异位症与特定基因突变相关,但尚未研究明确。
二、临床表现1.月经不调。
多数患者经期延长、经量大、颜色暗红,有些患者反之。
2.腹痛。
疼痛可为钝痛、刺激性疼痛、持续性疼痛、周期性疼痛。
常出现在月经期前后、排卵期和性交后等。
3.盆腔疼痛。
可为钝痛、酸痛和压痛,常伴有腰痛、下肢无力等。
4.性生活困难。
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的盆腔疼痛和瘢痕形成,会影响性生活质量。
5.不孕不育。
30%-50%的异位症患者伴有不孕症状,主要是因为卵巢受异位病灶影响,卵子成熟、输卵管积液等影响了受孕过程。
三、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
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都需要服用雌激素类似物或黄体酮等药物对月经周期进行调节和控制。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包括保留卵巢的子宫次全切除、子宫全切除、子宫附件摘除等。
手术治疗有创性大、术后复发率高等缺点。
3.中药治疗。
中草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已经应用多年,并有出色的临床疗效。
中药由于具有中西药物所不具备的整体性和多向性调节作用,可达到明显的降痛、止血、调经、调理免疫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者潘凌亚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老年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198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6~1997年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进修临床妇科肿瘤学。
潘教授长期从事妇产科及妇科肿瘤的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治疗妇产科,特不是妇科肿瘤疾病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手术技巧。
致力于妇科肿瘤、卵巢癌的应用基础研究。
先后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基金和北京协和医院重点基金。
有数十篇文章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
先后指导1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妇科的良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发生率约为33%~45%。
常见的临床主诉是盆腔疼痛和不孕。
疼痛表现有痛经、下腹痛及性交痛;30%~5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孕。
这一高比例的临床发生率已使内异症作为一个较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而受到关注。
据统计,美国仅用于内异症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在1992年就已达5亿7千9百万美元。
有关内异症的治疗理念,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较大的理论上的误区,即药物治疗能够使内异症的病灶退缩、变性,以至最终消逝。
然而,临床研究观看到,现有的药物治疗可改善异位的内膜病灶,表现为美国生育学会(RAFS)评分下降,病灶部分或临时性的消退,但不能完全汲取或愈合。
异位的内膜与治疗前一样,始终都具有代谢活性的再生长潜能。
只要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旺盛,疾病复发确实是可能的。
内异症的药物治疗因内异症最全然的生物学特性是雌激素依靠,目前治疗内异症的药物均通过拮抗雌激素作用、抑制雌激素合成或释放等不同的环节而发挥作用,因此治疗药物要紧包括孕激素、睾酮类衍生物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剂GnRH-a。
孕激素是治疗内异症的经典药物。
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孕激素拮抗雌激素、治疗内异症的作用要紧是通过下列机制完成——抗血管形成、抗炎性反应和免疫调节,对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降调节,以及增加细胞的凋亡。
常用的药物为甲羟孕酮MPA,剂量一般为30~50mg/d口服,连用3~6个月。
该药不良反应轻微,要紧为突破性出血,体重增加等,发生率约为10%。
睾酮类衍生物要紧是在卵巢的水平通过抑制雌激素生成,耗竭雌激素受体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常用的药物有达那唑danazol,剂量600mg/d口服;孕三烯酮gestrinone,剂量2.5mg,每周2次口服,连用6个月。
要紧不良反应为潮热、皮肤痤疮、体重增加等;发生率约为30%~60%。
GnRH-a通过在下丘脑-垂体水平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进而抑制卵巢雌激素的释放而达到治疗作用。
常用药物为醋酸亮丙瑞林、曲普瑞林等,剂量3.75mg/28d肌注,连用6个月。
要紧不良反应为潮热、睡眠不良,发生率60%~90%;阴道干涩、关节疼痛、头痛、突破出血的发生率为20%~30%。
因此,目前主张GnRH-a与雌激素反向添加addback合用的治疗方案。
1.内异症疼痛的药物治疗现有药物治疗内异症引起的疼痛均有较好疗效。
有研究显示,在与安慰剂的随机对比研究中,治疗组分不以MPA50mg/d,达那唑600mg/d,GnRH-a3.75mg/28d治疗3~6个月后,病人疼痛缓解率均达85%~90%。
GnRH-a与雌激素反向添加治疗不阻碍疼痛的缓解率。
显然,在治疗效果相等的前提下,选择不良反应轻,价格廉价的药物更加合理。
孕激素当之无愧地成为首选药物。
上世纪50年代Kistner使用大剂量口服避孕药(雌孕激素合剂)治疗内异症取得良好疗效。
但因其副作用,至70年代中期起,逐渐以单一孕激素治疗取代雌孕激素合剂。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小剂量单相口服避孕药OC作为临床试验中GnRH-a的对比药物,其治疗内异症的作用重新引起广泛关注。
这种小剂量单相复方孕激素OC中,每片孕激素的含量为0.15mg,雌激素含量为0.02mg。
唯一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比试验Vercellinietal,1993的结果表明,OC缓解痛经、非经期疼痛的效果与GnRH-a无明显差不;OC能明显缓解深部性交痛,但效果略逊于GnRH-a。
OC的周期性应用是目前内异症治疗过程中仅有的能使月经每月来潮的药物。
然而,在治疗中,病人痛经的症状可能得不到完全缓解。
1997年至2003年,先后有3篇研究论文报告了连续小剂量单相OC治疗内异症的结果。
其中,2003年Vercellini等报告50例,病人在周期服用OC、痛经复发后,改为连续服用。
在2年随访期内,病人关于治疗的总中意率为80%,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
由此,小剂量单相OC以其使用方便、疗效确信、不良反应轻微、且价格低廉的优点,被许多学者推选为治疗内异症的一线药物。
然而,在OC中发挥治疗作用的孕激素含量仅为0.15mg,其治疗内异症的机制在于抑制子宫内膜增殖,这一特点必定使其的治疗作用表现得比较和气。
临床上许多重度内异症病人,特不是盆腔器官重度黏连,引起输尿管梗阻、肠管狭窄者,应该选择具有强大抗炎作用的大剂量孕激素治疗为宜。
国外一些学者建议,关于用OC治疗内异症3个月无效者,应更换孕激素。
此外,关于OC治疗中疼痛未能完全缓解的患者也可选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
国内目前临床使用的单相OC有妈富隆,每片孕激素的含量为0.15mg,雌激素含量为0.03mg。
2.内异症不孕的药物治疗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治疗或安慰剂相比,达那唑、孕三烯酮或MPA治疗均不能提高内异症不孕的妊娠率。
也有随机试验分不比较了GNRH-a、孕三烯酮或OC与达那唑治疗内异症不孕的效果,未发觉显著差不。
因此,研究者一致认为,现有治疗内异症的药物对改善内异症的不孕,疗效专门差。
然而,关于预备同意体外受精(IVF)的内异症患者,使用GNRH-a治疗后立即开始IVF周期,能明显提高成功率。
3.内异症术前和术后的药物治疗目前尚缺乏随机对比试验观看术前用药对内异症治疗的效果。
现有的4篇可评价疗效的研究报告,包括约1200例患者。
病人虽有RAFS评分下降和疼痛缓解,但因无对比组或为回忆性对比研究,其结果值得质疑。
近15年内,国外共有7项随机对比研究(共纳入749例内异症病人)观看了术后用药治疗内异症的效果。
手术治疗内异症后,约有40%~60%的患者疼痛的症状在1~2年内复发。
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旨在延缓症状复发的时刻。
7项研究中的5项通过6~36个月的随访观看,病人疼痛复发的比值比(OR)为0.54,提示术后药物治疗能延缓疼痛复发。
3项研究观看了GNRH-a术后治疗3~6个月,1项达那唑或MPA治疗6个月,1项达那唑治疗3个月,妊娠的OR为0.77,提示术后药物治疗不能改善生育率。
内异症的手术治疗内异症手术治疗的方式要紧包括以下几种:(1)微创手术,用于轻微内异症伴发不孕的患者,手术可操作病变专门少。
(2)保守性手术,切除肉眼可见病变。
(3)半保守性手术,切除子宫,保留卵巢。
(4)根治性手术,切除全子宫、双侧附件。
保守性手术一般能够通过腹腔镜来完成。
需要切除子宫的患者,通常症状明显,盆腔黏连重,以开腹手术比较安全。
目前认为,手术治疗内异症的适应证要紧为不孕和内异症囊肿。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内异症的疗效和预后相近。
1.不孕的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内异症引起不孕的标准化途径。
腹腔内病灶被切除或烧灼后,输卵管周围的内环境包括激素及巨嗜细胞等免疫因素的改变均有利于受精卵的活动。
手术同时可分离输卵管周围的黏连,加强受孕效果。
有研究表明,手术干预后,较药物治疗或不干预者妊娠率高38%。
大多数妊娠出现在术后的1~2年内。
一项准随机研究和5项队列研究的结果表明,与不治疗和药物治疗比较,腹腔镜手术后妊娠的OR为2.67,提示有益于妊娠。
Guzick统计,腹腔镜激光手术后,总妊娠率为56%,月生育率为9.7%。
尚无前瞻性随机研究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关于妊娠的阻碍。
现有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内异症不孕的效果均优于药物和不治疗,但两种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
Adamson等报告,关于微、轻度内异症不孕病人手术治疗后,3年内的累积受孕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无显著差异。
关于中重度内异症,腹腔镜手术组的妊娠率高于开腹手术组。
2.疼痛的手术治疗如前所述,手术治疗后应辅助药物治疗以延缓疼痛的复发。
关于腹腔镜术后疼痛持续存在、并有大块病变的患者,采纳开腹手术有助于切除病灶,改善症状。
综上所述,对内膜异位症治疗方案的选择,首先必须认识到内异症是雌激素依靠性疾病。
任何未将卵巢切除,只是使卵巢功能临时抑制,或仅切除病灶而保留卵巢功能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或长或短的时刻内,均有面临疾病再复发的可能。
其次,治疗方案的选择还要依照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病情(包括症状及体征)的轻重而有所不同。
要辩证的分析及个体化的设计治疗方案。
1.关于差不多有子女、症状与体征均不重者,可采纳常规剂量的口服避孕药治疗或是定期随诊的期待疗法。
假如症状及体征专门明显者,要求减轻疼痛,且内异症的诊断差不多过手术证实,或临床诊断比较明确者,则需依照年龄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案:(1)年轻生育年龄的患者,处在卵巢功能旺盛时期,不考虑手术治疗。
因为对年轻患者假如手术在切除病灶后必将保留卵巢,则今后仍有病灶复发的可能。
术后虽辅加药物也只能临时延缓复发,以后还可能要接着反复用药。
既然手术治疗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为了幸免反复手术的痛苦可直接采纳药物治疗6~9个月,使症状缓解或疾病静止数年。
以后若再复发再重复用药。
多疗程的反复可连续到围绝经期,则罕有再复发的可能了。
(2)围绝经期患者,先采纳阶梯化药物治疗,对症状不能操纵者,则在行病灶切除的同时切除子宫及双附件是一种根治的方法,术后应用性激素补充疗法。
2.关于切盼生育的患者则不论病情轻重均行腹腔镜或剖腹手术治疗为宜。
因为单纯药物治疗,对改进生育效果甚微。
只有手术治疗在切除或烧灼病灶后,紧接着进行医疗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