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赏析
近代史人物赏析 张国焘

开办学校是需要经费的,张国焘不愿再向李大钊开口,于是将当年 家中邮寄给他的一年生活费300块钱捐出来。支部的同志都尽力捐款 ,最终成为中共党费的来源。
张国焘口才出众,演讲受到了工人的热烈欢迎。补习学校开办初期 ,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等轮流担任教员,李大钊也曾到学校讲 课。张国焘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多年后,周恩来对要脱党 出走的张国焘说:“这个党是你创建的,你不能离开啊!” 张国焘能作为中共一大代表并担任主持人的重要角色,与李大 钊对他的看重有很大关系。但是1924年张国焘被捕,在敌人严刑逼供 下所写的供词中,排在前面的就是李大钊,这间接导致了李大钊1927 年被敌人杀害。这个隐藏了多年的秘密,直到建国后,北洋政府的 京师警察厅档案解密后才真相大白。
“五四运动”成就张国焘
真正把张国焘推上历史前台的是“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爆发时,张国焘是北京学生联合 会讲演部部长,张国焘把这些人分别组成若干 讲演团和讲演小队,到北京城内外街道、火车 站以及集镇等地露天讲演,散发及张贴宣传品 ,宣传抵制日货。 在这场由游行最终演变为痛打卖国贼的事 件中,张国焘始终冲在前面,并成为第一批被 抓的学生领袖。6月7日,北京大学门口,全体 学生们热烈欢迎张国焘等出狱。张国焘挺着胸 膛,昂首迈步,走在队伍最前排,像个从前线 凯旋的英雄。。
《建党伟业》中扮演张国焘 的青年演员李晨说:“张国焘 这个人在建党初期的时候,还 是一个很单纯的热血青年,他 在党史前期很重要,后期很特 殊,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历 史……”
谢 谢
演讲人:王梓言
借祭扫黄帝陵叛党
红军长征到达陕西省北部的陕甘宁根据地。延安发起了大规模批判张 国焘运动,无数的罪名和帽子扣在张国焘头上,毛泽东甚至在延安公开 羞辱张国焘。有一回看戏,演的是唐僧取经的内容。毛泽东突然对身边 的一个民主人士说:“唐僧西天取经谁最坚定?唐僧。谁最动摇?猪八戒 。”接着他指着坐在他左边只隔一个座位的张国焘,说:“他就是长征路 上的猪八戒。”张国焘闻言大怒,哐啷一下站起来,向剧场外走去,骂道 :“无耻。”毛泽东面不改色。面对这些羞辱,张国焘痛苦不堪,心灰意 懒。
中国历史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中国历史人物事迹素材摘抄1. 孔子:-事迹素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周游列国,传播“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致力于教育事业,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
-赏析:孔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倡的“仁爱”、“礼仪”等观念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2. 秦始皇:-事迹素材: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他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外敌。
-赏析:秦始皇的统一和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中国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诸葛亮:-事迹素材: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致力于恢复汉室。
他智谋过人,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还撰写了《出师表》等著名文章。
-赏析: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智谋和忠诚备受后人称颂。
他的《出师表》表达了他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和对后主刘禅的期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4. 唐太宗李世民:-事迹素材: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行均田制、科举制等,使得唐朝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他还对外开疆拓土,使唐朝成为东亚地区的霸主。
-赏析: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之一,他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他的开明政策和对外开放的态度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5. 岳飞:-事迹素材: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兵,收复了大片失地。
他精忠报国,最后却被奸臣秦桧所害。
-赏析: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的爱国精神和军事才能深受后人敬仰。
他的事迹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侵略、保卫国家的坚定决心。
人物描写摘抄加赏析

人物描写摘抄加赏析人物描写摘抄加赏析人物的描写是否生动取决于刻画的细节是否具体,详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物描写摘抄加赏析,欢迎参考!《三国》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
赏析: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
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
《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水浒传》鲁智深: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
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胡须。
身长八尺。
腰阔十围。
赏析:鲁智深,因为他不畏强暴、见义勇为。
虽然不畏强暴、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济危扶贫也是许多水浒人物都有的优点,但“一片热血直喷出来”这一句却最能体现了鲁智深的性格。
细细体会鲁智深的所作所为,便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句话是何等形象地表现了鲁智深的侠肝义胆的真诚,真诚得感人肺腑,真诚得叫人心灵得到净化。
这是水浒其他人物所不具备的。
林冲: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
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赏析:这位《水浒传》中的悲情一号人物,前半生陷入以高俅为代表的官府的重重阴谋陷阱中。
后半生虽上山做起了起义军首领,也并未享受多少胜利的快乐。
作者细腻地描写了林冲逼上梁山的全过程,使读者了解了林冲所处时代的社会特征,而写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及深化林冲这一人物浓重的悲剧意义。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赏析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赏析---孙中山的一生孙中山先生出生于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1866年11月12日)中国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里,在家中排行老三。
其一生接受过传统的私塾教育和近代西方的科学教育,他博学多才为近代中国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孙中山的一生由以在革命方面对中国的贡献最大。
1895年2月21日,兴中会总会在香港成立,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兴中会选出杨衢云为会办,孙中山为秘书。
3月16日兴中会首次干部会议决定先攻取广州为根据地,并采用陆皓东所设计之青天白日旗为起义军旗,并分工展开各种活动,孙中山主持前方发难任务,杨衢云主持后方支援工作。
同年孙中山进入广州,创农学会为机关,并广征同志,定重阳节为起义之日。
可是因为事先泄密,这次起义失败了,以陆皓东为首的多数成员被捕处刑,孙中山则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外。
孙中山于11月避往日本,并于此时起剪掉辫子,改穿西服。
1900年庚子国变引来八国联军,孙中山借机联系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希望能筹划南方诸省独立,成立类似美国的合众国政府,李鸿章也答应与其会见。
但在日本友人协助下却发觉不过是个清廷陷阱。
而后李赴北京协调条约之事,此会面也无疾而终。
同年9月,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及原兴中会骨干人物先赴香港,被禁入境后转往台湾,得当地日本官员答允支持在广东发动起义,后因日本官员临时改变态度而失败,孙中山亦返回日本。
1903年夏在日本青山开办革命军事学校起,改革命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年9月,孙中山离日再赴檀香山,希望再次在华侨中发展革命。
1904年,孙中山前往美国,一度被美国移民局扣留在旧金山。
后得旧金山致公堂保释及代聘律师帮助方才没有被遣送回中国。
孙中山之后到东岸寻求华侨支持革命,并于纽约首度发表对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国人士对革命的支持,但并未取得甚大成果。
年底收到中国旅欧学生资助,转往欧洲活动,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等地的中国留学生中宣传革命,并从留学生中筹得款项,1905年7月孙中山抵达日本横滨。
墨子其人——中国古代著名人物赏析

比拟。”
工程与机械制造方面,墨子发明了用机械力量代替人拉弓的连弩车,由辘轳、轮轴控制, 据说一次可发射小矢六十枚,威力巨大。他还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掷车、转射机,用来 在战争中远距离抛掷武器。其中掷车较大,转射机较小,但更为灵活。它们应该是后世 战争中使用的发石机的鼻祖。 科学思想与方法方面,墨家也有贡献。墨子给出了时间与空间的定义:“久,弥异时 也”,“久,合古今旦莫”;“宇,弥异所也”,“宇,东西家南北”。即墨子认为 “久”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宇”包括东西南北的一切空间。在方法上,墨家的 科学工作与其创立的辩学又是不可分割的。
① 兼爱非攻 ③ 尚同尚贤 ⑥ 非命 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 ④ 节用节葬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 墨子一方面肯定天有意志,能赏善罚恶,借 “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 ③ 尚同 尚 ① 兼爱 非 ⑤ 非乐 ② 天志 明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 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 ② 天志明鬼 贤 助外在的人格神服务于他的“兼爱”,另一 鬼 攻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 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 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 方面又否定儒家提倡的天命,主张“非命”。 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 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 所谓天志就是天有意志,天爱民, 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 认为认得寿夭,贫富和天下的安危,治乱都 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 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 学术思想 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 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所谓兼爱, 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 不是由“命”决定的,只要通过人的积极努 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 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 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 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 力,就可以达到富,贵,安,治的目标。墨 则会得天之赏。 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 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 面也能身体力行。 ④ 节用 节 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 ⑥ 非命 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 ⑤ 非乐 葬 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 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 能,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 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 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 张。 伤,所以提出非命。 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 要求和平。
优秀人物形象赏析

优秀人物形象赏析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优秀的人物,他们或许是我们的偶像,或许是我们的榜样,他们的形象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想。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一些优秀人物的形象,探讨他们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首先,我们来谈谈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伟人。
比如,毛泽东、孙中山、周恩来等。
他们以其坚定的信念、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杰出的政治智慧,成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领袖。
他们的形象在人民心中树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了无数人学习的楷模。
其次,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些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的杰出人物。
比如,乔布斯、马云、王健林等。
他们以其创新的思维、卓越的商业头脑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他们的形象在商界和社会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成为了无数人学习的楷模。
再次,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在文学、艺术领域中耀眼夺目的杰出人物。
比如,莎士比亚、米兰·昆德拉、贾樟柯等。
他们以其卓越的创作才华、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文学和艺术领域的璀璨之星。
他们的形象在文艺界和大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无数人学习的楷模。
最后,我们还要提及一些在公益事业中发光发热的杰出人物。
比如,李连杰、马云公益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等。
他们以其慷慨的善举、卓越的慈善事业和不懈的公益奉献,成为了公益事业的领军人物。
他们的形象在社会中树立了崇高的慈善形象,成为了无数人学习的楷模。
综上所述,优秀人物的形象是多姿多彩的,他们或许是历史的见证者,或许是时代的引领者,或许是社会的倡导者,或许是艺术的创造者。
他们的形象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启发和力量,成为了我们学习和追随的楷模。
让我们一起赏析这些优秀人物的形象,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历史赏析及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历史赏析及答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历史赏析及答案引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位儒家学者,他们都是孔子的弟子。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位人物的历史背景、主要思想及其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并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赏析。
子路子路(前542年-前480年),名仲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
他是鲁国人,是孔子的早期弟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官职。
子路性格直率豪放,为人忠诚勇敢,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
子路的主要思想是注重实践和忠诚。
他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并主张人们应该以实际行动去践行道德原则。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忠诚、正直和勇敢等品质,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空谈。
在儒家学派中,子路被视为实践道德的楷模。
他的直率和忠诚深受孔子的喜爱,他也是孔子的七十二贤之一。
子路的形象代表了对道德实践的重视,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曾皙曾皙(前512年-前435年),名参,字子产,是孔子的弟子之一。
他是鲁国人,曾任鲁国的大夫。
曾皙性格温和、谨慎,是孔子的晚辈弟子。
曾皙的主要思想是注重礼制和仁爱。
他强调礼制的重要性,认为礼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
他还强调仁爱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在儒家学派中,曾皙被视为礼制的权威。
他的温和谨慎的形象深受孔子的赞赏,他也是孔子的七十二贤之一。
曾皙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儒家学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冉有冉有(前541年-前402年),名雍,字子产,是孔子的弟子之一。
他是鲁国人,曾任鲁国的大夫。
冉有性格温和、谨慎,是孔子的晚辈弟子。
冉有的主要思想是注重仁爱和忠诚。
他强调仁爱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他还强调忠诚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应该忠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无论是在家庭、社会还是国家中。
在儒家学派中,冉有被视为仁爱的代表。
他的温和谨慎的形象深受孔子的喜爱,他也是孔子的七十二贤之一。
历史人物赏析1

• 武昌起义后,张作霖起兵勤王,任“奉天 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镇压革命军, 受到清廷破格升赏,出任“关外练兵大 臣”,赏顶戴花翎,被派任掌管奉军军事 大权的巡防营务处总办,成为奉省地方最 大的军事首领。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 1912年被任命为第27师中将师长,袁世凯 称帝后,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 天军务兼巡按使;袁死后,被北京政府任 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在 日本帮助下控制了辽吉黑三省,成为奉系 首领。此后,张作霖以东北为基地,向关 内扩张势力。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前, 与直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
就任元帅
• 1927年6月18日, 张作霖在北京就任 北洋军政府陆海军 大元帅,代表中华 民国行使统治权, 成为国家最高统治 者,并组成北洋军 阀统治时期第32届、 也是最后一届内阁, 成为北洋军政权最 后一个统治者。
袁改制称帝,张割据东北
•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1912年,张作霖 被任命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袁世 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 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袁死后,张 作霖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 长、1918年9月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 利用日本的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 省,成为奉系首领
张作霖,他爱憎分明, 有骨气不甘心被陷害
最有骨气的大军阀,不是卖国贼
• 我们是这么认为的,首先,张作霖确实做过很多 反动的事情,但是他作为一个中国人,并没有做 过出卖国家的事情,从这一点上来看,他绝对不 是卖国贼! • 民国十四年,1925年冬,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借郭 松龄起兵反奉之际主动接近张作霖,提出可以出 兵阻止郭军前进。张作霖宁肯逃亡也不依靠日本 人,于是说:“如果郭军逼近省城,我打算赴旅 顺或大连暂避,届时当请帮忙。”但是,斋藤乘 机将事先打好的五项要求拿出来,让张作霖签了 字。五项要求的主要内容是允许日本人在东三省 和东蒙地区同中国人完全一样,享有自由居住与 经商的权利,并将间岛地区的行政权移让日本人 。很明显他是被陷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人物评介论文“兔死狗烹”一代霸主——越王勾践摘要:勾践是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
越王允常之子。
公元前496~前465年在位。
吴王阖闾曾于公元前496年被越军所败。
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
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
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
为了保存力量,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
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时时不忘灭吴雪耻。
他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改革内政,休养生息。
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了吴太子。
夫差返国后只得言和。
勾践不断举兵伐吴。
勾践二十四年,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
吴亡。
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关键词:勾践卧薪尝胆阖闾夫差霸主美人计范蠡伍子胥引言:越王勾践(?-前465)的祖先是夏禹的后裔,是夏朝少康帝的庶出之子。
少康帝的儿子被封在会稽,恭敬地供奉继承着夏禹的祭祀。
他们身上刺有花纹,剪短头发,除去草丛,修筑了城邑。
二十多代后,传到了允常。
允常在位的时候,与吴王阖闾产生怨恨,互相攻伐。
允常逝世后,儿子勾践即位,这就是越王。
正文:越系古代越人所建之国,越王允常时其国渐强,故楚国乃联越以制吴。
前四九六年,当越王勾践(前四九七年 -- 前四六五年)即位不久,即打败吴国。
两年后,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
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
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可是吴对此却毫不警惕。
前四八二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
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
夫差仓卒与晋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
前四七三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亡。
越王勾践既平吴,声威大震,乃步吴之后尘,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於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周天子使人命勾践为『伯』(霸)。
时『越兵横行於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但这时,春秋时代行将结束,霸政趋於尾声,勾践实乃春秋末期最后的一个霸主。
当勾践刚刚灭吴称霸,其手下最大之功臣范蠡被封上将军,然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故功成立即隐退,『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传其改名陶朱公,后以经商而致富。
范蠡曾遣人致书文种,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啄,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未能听从,不久果被勾践赐剑自杀。
吴王夫差统治一方,威势兼备,其言行即便令人作呕,想必吴人也不敢对他不尊重。
况且他能世袭国君之位,无论怎么说,也会有些值得人们尊重的地方。
可是单凭他一见窈窕女人就心花腿软的那点王者出息,却很难叫人把他看得多么“五大三粗”。
红颜不是祸水,祸水都是贪色男人们弄出来的。
战争年代的“美人计”,和平时期的“软刀子”。
平民百姓对此放松警惕,大不了毁掉身家性命而已;若肉食者纷纷沉溺于美色,轻则自己身败名裂、家破人亡,重则足以扰乱朝纲、倾城覆国。
殷纣王荒淫暴虐,“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抵不住周武王“胭粉计”的进攻,终于丢了万里江山。
而颇有戏剧性的历史变化是,后来的周幽王竟也忘了祖宗曾用“胭粉计”让纣王在荒淫生活中丧失警惕的成功经验,也不从反面汲取纣王失败的深刻教训,色迷心窍拿国之军事行为当儿戏,为逗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叵料真的“狼来了”,却无人愿意发兵救天下。
在现实生活中,经不住美色诱惑的“官人”也并非绝无仅有,如成克杰之流虽“食色”有术,但最终都无法逃脱灭顶之灾。
那么,“美人计”这把“软刀子”,为何如此管用呢?回答非常简单:古今无数男人都无法做到“物色美色俱空”,尤其当官的男人一旦贪婪成性就会失去理智,沦为“物色美色”的俘虏。
不过除此之外,我“小瞧夫差”的真正原由,却是夫差的“食色”表现非同一般。
夫差败于勾践,尽管原因复杂,但归根结底也是从误中“美人计”开始的。
吴、越交战,先是吴国胜券在握,越国眼看就要被吃掉了。
勾践无奈之下,号令于三军说:“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文种听后,便对勾践说:“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觉得文种这话很有道理,便与文种携手共商复仇大计。
计从安出?首先使用的依然是“美人计”。
文种出使吴国,对夫差及其大臣们说:“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
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率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毁宗庙,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带甲兵五千人,将以致死。
乃必有偶,是以带甲兵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听了怦然心动,伍子胥却谏曰“不可”,说应该趁势杀了勾践,灭了越国才对。
越国见此计受阻,又“饰美女八人”,前去收买吴国太宰。
果然夫差听信太宰谗言落入圈套,与越国达成休战协议,并以勾践为质。
三年后,勾践归越,卧薪尝胆,大肆收买人心,重修君民好合,增强综合国力,加紧复仇备战,直到复仇名命令一下达,越国军民同仇敌忾,“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一举灭了吴国。
综观勾践复仇始末,“美人计”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假如夫差能够抵住“物色美色”的进攻,那吴、越争霸的历史便要重写。
不过,夫差最使我瞧不起的地方,却是他死到临头时的那一番拙劣表演。
据载,夫差眼看大势已去时,曾亲向勾践求饶说:“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按理,胜败乃兵家常事,男子汉大丈夫,头被割了也就碗大个疤。
但夫差面对死亡,毫无男子汉气节不说,还把勾践日弄他的那套办法原本拿来日弄勾践,这真可谓“黔驴技穷”、可怜至极,不能不令人汗颜侧目。
当然,若非此类丑剧还可能在当今官场上重演,我们便不必“小瞧夫差”了。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夜郎自大,目中无人,谁都不在眼里夹,这决非为人处世的好习惯。
然而能否受人尊重,光靠尊重别人不行,还得自己确实有些值得人们尊重的修为。
我等无名小辈,理智做人第一,不必奢望别人睁目仰视,既无资格也不应该小瞧别人。
吴王夫差统治一方,威势兼备,其言行即便令人作呕,想必吴人也不敢对他不尊重。
况且他能世袭国君之位,无论怎么说,也会有些值得人们尊重的地方。
可是单凭他一见窈窕女人就心花腿软的那点王者出息,却很难叫人把他看得多么“五大三粗”。
红颜不是祸水,祸水都是贪色男人们弄出来的。
战争年代的“美人计”,和平时期的“软刀子”。
平民百姓对此放松警惕,大不了毁掉身家性命而已;若肉食者纷纷沉溺于美色,轻则自己身败名裂、家破人亡,重则足以扰乱朝纲、倾城覆国。
殷纣王荒淫暴虐,“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抵不住周武王“胭粉计”的进攻,终于丢了万里江山。
而颇有戏剧性的历史变化是,后来的周幽王竟也忘了祖宗曾用“胭粉计”让纣王在荒淫生活中丧失警惕的成功经验,也不从反面汲取纣王失败的深刻教训,色迷心窍拿国之军事行为当儿戏,为逗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叵料真的“狼来了”,却无人愿意发兵救天下。
在现实生活中,经不住美色诱惑的“官人”也并非绝无仅有,如成克杰之流虽“食色”有术,但最终都无法逃脱灭顶之灾。
那么,“美人计”这把“软刀子”,为何如此管用呢?回答非常简单:古今无数男人都无法做到“物色美色俱空”,尤其当官的男人一旦贪婪成性就会失去理智,沦为“物色美色”的俘虏。
不过除此之外,我“小瞧夫差”的真正原由,却是夫差的“食色”表现非同一般。
夫差败于勾践,尽管原因复杂,但归根结底也是从误中“美人计”开始的。
吴、越交战,先是吴国胜券在握,越国眼看就要被吃掉了。
勾践无奈之下,号令于三军说:“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文种听后,便对勾践说:“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觉得文种这话很有道理,便与文种携手共商复仇大计。
计从安出?首先使用的依然是“美人计”。
文种出使吴国,对夫差及其大臣们说:“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
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率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毁宗庙,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带甲兵五千人,将以致死。
乃必有偶,是以带甲兵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听了怦然心动,伍子胥却谏曰“不可”,说应该趁势杀了勾践,灭了越国才对。
越国见此计受阻,又“饰美女八人”,前去收买吴国太宰。
果然夫差听信太宰谗言落入圈套,与越国达成休战协议,并以勾践为质。
三年后,勾践归越,卧薪尝胆,大肆收买人心,重修君民好合,增强综合国力,加紧复仇备战,直到复仇名命令一下达,越国军民同仇敌忾,“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一举灭了吴国。
综观勾践复仇始末,“美人计”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假如夫差能够抵住“物色美色”的进攻,那吴、越争霸的历史便要重写。
不过,夫差最使我瞧不起的地方,却是他死到临头时的那一番拙劣表演。
据载,夫差眼看大势已去时,曾亲向勾践求饶说:“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按理,胜败乃兵家常事,男子汉大丈夫,头被割了也就碗大个疤。
但夫差面对死亡,毫无男子汉气节不说,还把勾践日弄他的那套办法原本拿来日弄勾践,这真可谓“黔驴技穷”、可怜至极,不能不令人汗颜侧目。
当然,若非此类丑剧还可能在当今官场上重演,我们便不必“小瞧夫差”了。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夜郎自大,目中无人,谁都不在眼里夹,这决非为人处世的好习惯。
然而能否受人尊重,光靠尊重别人不行,还得自己确实有些值得人们尊重的修为。
我等无名小辈,理智做人第一,不必奢望别人睁目仰视,既无资格也不应该小瞧别人。
吴王夫差统治一方,威势兼备,其言行即便令人作呕,想必吴人也不敢对他不尊重。
况且他能世袭国君之位,无论怎么说,也会有些值得人们尊重的地方。
可是单凭他一见窈窕女人就心花腿软的那点王者出息,却很难叫人把他看得多么“五大三粗”。
红颜不是祸水,祸水都是贪色男人们弄出来的。
战争年代的“美人计”,和平时期的“软刀子”。
平民百姓对此放松警惕,大不了毁掉身家性命而已;若肉食者纷纷沉溺于美色,轻则自己身败名裂、家破人亡,重则足以扰乱朝纲、倾城覆国。
殷纣王荒淫暴虐,“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抵不住周武王“胭粉计”的进攻,终于丢了万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