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合集下载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4.颁布《航海条例》,发展了英国的海上商业利益,逐步建立起英国的海上霸权
5.建立起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统治,虽巩固了革命成果,但加剧了社会动荡,
他死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八、华盛顿
1.美国伟大的资产阶级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
2.他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赢得了美国独立
3.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范例,
提出了哲学的主要问题
政治上,主张人是政治的动物,法治优于人治,强调公民的集体荣誉感
伦理学方面,讲授人生哲学,提出了中庸之道
创立逻辑学,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
生物学上,对动植物进行了分类和解剖研究
物理学上,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3.创办“吕克昂”学园,教授科学技术,促进了欧洲教育事业的发展
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宣告了现代土耳其国家的诞生
3.推行一系列社会改革,废除素丹制度和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
颁布宪法和制定其他各项法律,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文化和教育,
废除陈规陋习,提高妇女地位,促进了土耳其的现代化
4.凯末尔领导的独立运动和社会改革,
是同一时期亚非各国民族解放和复兴的成功典范,
合写《神圣家族》,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
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学习马恩
为人类谋福利和解放的信念、坚定的革命信念、
进行理论探索的非凡勇气和创新精神
十四、列宁
1.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
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千秋功过秦始皇秦统一的原因1.客观条件(1)根本原因:顺应了统一的历史趋势(2)社会基础: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各地区联系加强了历史的必然趋势(3)人心所向: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2.主观条件(1)商鞅变法:使秦实力最强(2)赢政个人素质,雄才大略,正确的统一方略秦统一的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2)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3)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主要措施政治:(1)皇帝制度(2)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3)地方建立郡县制文化:统一文字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重农抑商交通: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灵渠军事: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南征南越暴政主要表现(1)焚书坑儒<1>焚书范围<2>后果:摧残文化,钳制思想(2)严刑酷法:“囹圄成市”“赭衣塞道”(3)繁重的徭役和兵役<1>修长城(目的、基础、起止点)<2>大兴土木、建宫殿、陵墓<3>北伐匈奴、南征百越暴政的影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反抗,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功过是非评价功:(1)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诸侯割据局面,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愿望(2)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3)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4)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过:(1)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2)严刑峻法,徭役赋税沉重,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秦朝灭亡总评:功大于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一位暴君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主观上(1)吸收隋之教育(2)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客观上(1)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2)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贞观之治的内容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影响: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加强中央集权法律:重视法制,颁布《唐律》影响:化重为轻,惩治贪赃枉法科举: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影响:选贤任能扩大统治基础经济: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影响:复苏唐初经济民族:战争、设置机构、册封、和亲影响:巩固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结论:有利于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评价贞观之治(1)有利于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2)阶级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统治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3)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统一六国(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在中央确立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化:统一文字为小篆,焚书坑儒;军事: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交通:修筑驰道道、人工渠道。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①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②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秦始皇的暴政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破坏了文化;2、急建长城:伟大建筑,暴政见证;3、大兴土木:阿房宫、骊山陵;4、刑法严酷:5、赋税沉重。

(四)、评价秦始皇功:①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②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③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④文化: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⑤民族融合: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

过:①暴政: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②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一、贞观之治:1、概念:唐太宗在位时期封建政治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文化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2、原因:(1)主观:①吸取隋亡教训;②唐太宗的雄才大略。

(2)客观:①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创造条件;②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3、表现:(1)制度建设,如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2)重用人才,如唯才是举,广开才路,知人善任,兼听博采,纳谏如流;(3)从谏如流;(4)慎用刑法;(5)轻徭薄赋,修养生息;(6)戒奢从俭;(7)民族政策:实行怀柔、和亲等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二、评价唐太宗唐太宗统治期间的一系列政策带来“贞观之治”的景象,为开元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了封建社会发展,其很多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知识整合
史论结合
综合比较
(2)主观条件
①广泛吸引各国贤士。
②采纳李斯建议,采取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再扫除两 翼,最后灭齐的统一方略。 (3)过程: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 六国大业。
知识整合
史论结合
综合比较
2.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措施 影响
(1)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 政治 卿制 集权制度 (2)地方:郡县制 思想 (1)统一文字:小篆 文化 (2)思想专制:焚书坑儒 经济 交通 军事 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修筑驰道、人工渠道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促进文化发展;思 想控制,摧残文化 促进经济交流 促进交通发展,巩 固统一 奠定基本疆域
(3)三征噶尔丹:清政府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
山南北,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国家的 广大疆域。
知识整合 史论结合 综合比较
(4)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
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特封四大 活佛,既保护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 的。 (5)抗击沙俄,捍卫北疆: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运用军
导读: 史料反映出康熙皇帝为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
一,御驾亲征挫败噶尔丹分裂势力。
知识整合
史论结合
综合比较
事外交双重手段。 1689 年,中俄双方平等协商签订《尼
布楚条约》,维护了中国主权。
知识整合
史论结合
综合比较
2.评价 (1)功绩:康熙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
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缔结、巩固了空前统一多民族国
家,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 消极:对内加强专制 ( 文字狱、设南书房 ) ,对外轻视 西方,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近代 中国落后埋下隐患。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史论共享)秦始皇的历史功过:1、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这是秦始皇重大的历史贡献。

2、秦始皇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他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这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政治家的杰出之处。

3、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

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史论共享)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1、唐太宗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而其纳谏、用贤之风更为后世称道。

2、而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其晚年的反省和总结《帝范》,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

3、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史论共享)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增补: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史论共享)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其思想内涵,经历代的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之前的两千多年里,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在中国整个思想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行为。

儒家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高考历史二轮考点突破复习 1-6-23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考点突破复习 1-6-23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第23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考 点 考纲解读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
1 古代中国 的政治家 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 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 事迹,了解其为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的精神,认识其对 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理论贡献, 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 精神。 5 无产阶级革 (2)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命家 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3)了解毛泽东 、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
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外交原则。
(4)急流勇退:1796年华盛顿主动辞去总统职务,赢得了美国人民的衷
心拥护。
3.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对法国进行资本主义改造和颁布《________ 民法典 》,巩固了法国大革命 的成果;法典成为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产生了巨大的世界影响。 (2)对外战争捍卫了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独立,传播了大革命的思想和 精神,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________秩序,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 家。 ②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创新也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过失
①统治十分残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 社会矛盾
②其暴政严重破坏了生产力,激化了________,导致秦短命而亡。

历史-选修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历史-选修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唯物地、历史地、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
1、唯物史观承认历史人物在历史的作用。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这和
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并不矛盾,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 到加速、延缓或阻碍的作用,历史人物正确的实践与理论能为群众 的自发斗争指明方向。
2、从历史实际出发,唯物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必须考察历史人物背后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把历史人物放
判断他的历史功绩,主要看他比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
华盛顿
课标要求: 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 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 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 贡献。 主743年 父亲去世,他只接受了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 在母亲
的严格管教下,他掌握了土地测量、牲畜饲养等技术,学会用自己 的技能去挣钱。
原因: 1、时势造英雄:
必然性(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美利坚 民族的形成、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欧洲殖民国家(英与法荷西俄 等)的矛盾)
偶然性(华盛顿个人品质、阅历及家境) 诚实、勇敢、理性、冒险等 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之上 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 2、宪法的局限及孤立主义:美国的现实国情(时代)及阶级本质 独立战争是美国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联合抗英的战争 美国在二战前长期奉行的不与欧洲大国结盟、不承担任何义务 的外交政策。美国独立初期,首先考虑发展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把活动主要集中在美洲大陆,在对外关系中避免卷入欧洲的政治和 军事冲突,不承担国际社会的政治、军事义务,不与外国、特别是 不与欧洲大国结盟。早期外交上的孤立主义对保护刚建国的美国的 国家利益有一定历史作用,曾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深刻的影响。
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进行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超越社会存在的 制约,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历史规律,才能了解历史人物活动的实质。 每个时代都会造就出自己的伟大人物,有时可能使平庸可笑者扮演 了英雄角色,即“时势造英雄”。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①全评价秦始皇功: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中国,结束长期割据混战局面,符合人民愿望,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统一战争,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过: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实行严刑峻法。

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暴政导致秦很快走向灭亡。

②全面评价唐太宗我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也是封建社会有作为的君主。

对推动封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在他统治时期,能够吸取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舒缓刑法等举措,以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对少数民族实行安抚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开放的政策,这一系列的举措为唐朝带来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代开元盛世打下坚实基础,其晚年的反省和总结,对封建社会统治者也提供了借鉴。

③全面评价康熙康熙时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平定三藩之乱,接管台湾,平定准葛尔部叛乱,巩固了统一,对外击退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使中国成为疆域辽阔,统一繁盛的国家,封建经济文化得到发展,遏制了西方早期殖民势力,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缔造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④全面评价克伦威尔主要功绩:积极参与反对封建王权的活动,参与起草《大抗议书》,在内战期间,组织骑兵并指挥马其顿荒原,纳西比战役,以重大的军事胜利推动了英国革命。

1649年在人民的支持下处死查理一世,并成立英吉利共和国,把革命推向高潮。

远征爱尔兰,镇压王党的复辟活动,维护和巩固了革命成果。

局限:远征爱尔兰,进行掠夺和屠杀,满足了英国殖民需要,但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削弱了军队中的民主力量,使其成为独裁工具。

废除共和国,就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不利于民主制度健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 1) 要确定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
人物时ꎬ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查ꎬ即寻找该历 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ꎮ
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背景时ꎬ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历史 人物生活的时期、国家、时代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 境等ꎮ
( 4) 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ꎬ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 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ꎮ 在总结归纳历史人物的活动时ꎬ可采 用两种方法:
第一ꎬ“阶段论”的方法ꎮ 该法以时间顺序为纲ꎬ结合历史人 物所处的历史时代ꎬ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ꎬ逐段评价 其功过是非ꎮ
第二ꎬ“方面论”的方法ꎮ 该法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 为顺序ꎬ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ꎮ 该法的特点是评价人物脉 络清晰ꎬ条理清楚ꎬ层次分明ꎻ特别适合活动范围广泛ꎬ活动内容 复杂繁多的历史人物ꎮ
自己的头脑ꎮ ( 3) 勇于实践、实事求是ꎬ结合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和更新已
有的思想理论体系ꎬ不迷信权威和经验ꎮ
思想 文化
焚书 坑 儒ꎬ 统 完善科举制度 “文字狱”
一文字
2018 课标Ⅱꎬ47
15
古代政治家

中国古代人物三娘子
2018 课标Ⅲꎬ47
15
古代政治家

中国古代人物唐宪宗
2018 课标Ⅰꎬ47
15
外国政治家

外国人物罗斯福、华盛顿
2017 课标Ⅱꎬ47
15
古代先哲
中 中国古代人物颜回、华盛顿
2017 课标Ⅲꎬ46
15
中国现 课标Ⅰꎬ47
名称
起因
经过
结果
袁世 凯 刺 杀 宋 二次革命 教仁ꎻ « 善 后 借
款»
1913 年ꎬ 组 织 发动讨袁
终因 力 量 对 比 悬 殊、 力量分散而失败
袁世凯复辟 护国运动
帝制
以孙中山为首 的革命派积极 参加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第一次护 法运动
段祺 瑞 拒 绝 恢 复« 临时约法» 和国会
1917 年ꎬ 孙 中 山在广州成立 中华民国军 政府
命题规律与趋势
01 考查内容 1.古代中外的先哲、古今中外的政治家ꎮ 2.古今中外的科学家ꎮ
02 考频赋分 1.近几年全国课标卷对本专题考查的频率
非常高ꎬ每年都会有一道试题出现ꎮ 2.在赋分上均为 15 分ꎮ
03 题型难度 1.近几年对本专题的命题均为非选择题ꎮ 2. 在难度上 以 中 低 档 题 为 主ꎬ 较 少 出 现 难
唐太宗
完善 中 央 集 权 制度ꎬ 出 现 “ 贞 观之治”
推行均田制、租 庸调制ꎬ兴修水 利ꎬ劝课农桑
康熙帝
加强 了 专 制 集 权 制 度ꎬ 奠 定 了 “ 康 乾 盛 世” 局面的政治基础
税制改革ꎬ更名田
军事
兼并 六 国ꎬ 反 击匈 奴、 统 一 越族
反突厥战争
平 定 三 藩ꎬ 收 复 台 湾等
(5)要确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性结论ꎮ 评价历史人物ꎬ不仅 要一分为二ꎬ还要有一个总结论ꎬ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ꎮ
2.多比较、找异同ꎬ注意多角度ꎮ 如同类人物、同时代人物 等的比较
如比较秦始皇、唐太宗与康熙帝:
皇帝 类别
政治
经济
秦始皇
建立了第一 个统一的中 央集权制度 的封建国家
统一度量衡、 货币
度较大的试题ꎮ
04 命题特点 1.引用原始文献作为背景材料ꎮ 2. 突出能 力 立 意ꎬ 着 重 考 查 学 生 准 确 描 述
和解释历 史 事 物、 说 明 和 证 明 历 史 现 象 和历史观点的能力ꎮ
05 命题趋势 1.试题命制 仍 然 会 延 续 以 往 命 题 特 点ꎬ 侧
重考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ꎬ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引领ꎮ
皇帝 类别
秦始皇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283 续表
唐太宗
康熙帝
民族 关系
反击 匈 奴ꎬ 攻 打越 族ꎬ 设 郡 县管理
采用战争、和亲 等措 施 处 理 民 族关系
加强 对 汉、 蒙、 藏、 回 等 民 族 统 治ꎬ 分 而 治之
对外 关系
对外开放ꎬ兼收

闭关政策ꎬ反击沙俄
并蓄
3.对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归类整理 如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而进行的斗争ꎮ
古代政治家
11 题 / 14 卷
考频
3 题 / 14 卷

中国古代人物丘处机
常见考法
学科素养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专题二十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真题多维细目表
真题
涉分
考点
古代先哲与古今 著名政治家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 艺术家与思想家
难度
2019 课标Ⅱꎬ47
15
古代政治家

设题情境 中国古代人物司马相如
2019 课标Ⅰꎬ47
15
中国近代人物
中 “中国质量管理之父”刘源张
2019 课标Ⅲꎬ46
15
古代政治家

郭子仪的历史功绩
15
古代先哲

中国古代人物季札
2016 课标Ⅱꎬ48
15
古代艺术家

中国古代人物郑板桥
2016 课标Ⅲꎬ48
15
中国近代思想家

中国近代人物蔡元培
2016 课标Ⅰꎬ48
15
古代政治家

中国古代人物高仙芝
2015 课标Ⅱꎬ48
15
外国政治家

外国人物俾斯麦
2015 课标Ⅰꎬ48
15
总计
卷均分 15 占比 15%
2.近年来ꎬ 必 修 教 材 中 涉 及 的 人 物 往 往 会 在选考中考查ꎬ应引起重视ꎮ
06 备考建议 1.要重视选 修 教 材 与 必 修 教 材 的 衔 接ꎬ 关
注教材中的隐性知识ꎮ 2.要把握评 价 历 史 人 物 的 基 本 原 则ꎬ 学 会
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ꎮ
专题二十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 63
������������������������������������������������������������������������������������������������������������������������������������������������������������������������������������������������������������������������������������������������������������������������������������������������������
( 2) 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在评 价历史 人物 时ꎬ马 克 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ꎬ而是要深入揭 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ꎮ 这实质上是 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ꎮ
( 3) 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ꎬ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 历史发展潮流ꎻ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 步ꎮ 这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最根本标准ꎮ 对不同类别的 历史人物ꎬ在确定其历史作用时应有不同侧重ꎮ
因遭 到 滇、 桂 军 阀 的 排挤而失败
第二次护 为了恢复«临时 法运动 约法»和国会
1920 年 底ꎬ 重 组 军 政 府ꎬ 1922 年北伐
因陈炯明的 叛变而 失败
4.学习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 1) 胸怀宽广、志向高远ꎬ以国家民族 甚 至 全 人 类 的 解 放 和
进步事业为己任ꎮ ( 2) 勤奋好学、积极探索ꎬ以丰富的知 识 和 科 学 的 理 论 武 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