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的说课稿范文

抛物线的说课稿范文
抛物线的说课稿范文

抛物线的说课稿范文

抛物线方程是指抛物线的轨迹方程,是一种用方程来表示抛物线的方法。下面是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播放视频00:00—06:10)

在第一阶段,我与学生共同探究了本节课第一部分的内容——抛物线的定义。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选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以及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感受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探索抛物线定义的教学中,我的设计是通过几何画板来展现抛物线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动态的展示中,通过观察,发现和认识抛物线。这样做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感受抛物线,抓住轨迹问题的本质——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这样就能非常容易的探索出抛物线的定义。

学生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学习过程是从看到画的一个过程。

在给出定义之后,我引导学生进入了第二阶段——深入探索,完善体系。请大家继续观看。

(播放视频06:00—17:3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这节课的又一重点内容,而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是这节课的难点。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的设计是第一步,回顾求曲线的一般步骤。由于“曲线与方程”“方程与曲线”的这种关系贯穿解析几何的始终,学生对它的体会,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回顾知识,加深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解析法的理解。

第二步,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等手段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通过严谨细致的分析,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加强过程性教学。

第三步,利用表格由学生总结出其他几种形式的抛物线标准方程,以及相应的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这部分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第二阶段的学习中,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想到研的一个过程。

第三和第四阶段分别是指导应用,鼓励创新以及小结概括,深化认识。请大家继续观看。

(播放视频17:32—结束)

在这两个阶段中,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方程特点后,给出例题和当堂检测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当堂检测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达到了堂堂清的目的。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深化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在这两个阶段中,体现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逐步展开,学生通过看(观察体验)——画(实验尝试)——想(独立思考)——研(合作交流)——用(巩固提高)的学习过程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遵循以下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手段,以能力提高为目的。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不断为学生提供思考及合作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启发学生参与到问题中进行思考探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我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解析几何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与思想。

总之,这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之后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达到了能力上的提升。

当然,我的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语言的精炼规范上还有一定的欠缺,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的课堂变得更严谨,更完美。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教材前后联系,地位与作用: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选修2-1中的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是继椭圆、双曲线之后的又一重要内容,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学习微积分的基础。根据抛物线定义推出的标准方程,也为以后用代数方法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它是圆锥曲线这章的重要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掌握抛物线定义,明确焦点和准线的意义;

(2)掌握抛物线标准方程;会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掌握P的几何意义;

(3)掌握四种形式的标准方程的数形特点,并会简单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主动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协作,人际交往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确定,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1)抛物线的定义及焦点、准线;

(2)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和p的几何意义。

难点:在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的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当的坐标系。

四、学生情况分析

优点:已经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缺点: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较差。

五.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启发诱导式,在具体问题的分析、引导过程中,依据建构主义教学原理 ,通过类比、对比、和归纳,把新的知识化归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具体有:

1、实验探索法

2、类比法

3、图表法

2、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类比等方法,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学会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类比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参与,获得体验,学会探究。

【说课教案】人教版高二数学选修1-1:2.4.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说课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是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是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学习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抛物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内容。 2.学情分析:学生已熟悉和掌握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有亲历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有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与同学探究、发现、归纳数学知识。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抛物线简单几何性质,理解其产生过程;根据几何性质确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焦点弦长公式。 能力目标:学会用类比思想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类比、归纳、概括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问题的勇气,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知识上来讲,要掌握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初步运用及焦点弦长公式;从学生的体验来说,需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抛物线性质的过程中思维层次的展现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难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灵活应用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法:本节课采用五环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归纳、分析,培养学生

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采用小组积分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2.学法:(1)类比学习:通过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类比学习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归纳得出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回顾上节课所学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学生填表并完成自我检测) 定义 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 准线 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复习直观形象,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掌握。 自我检测:1.抛物线24y x =的准线方程是_____ 2.抛物线 212y x =上与焦点距离等于 9的点的横坐标_____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题目的练习,加深对抛物线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理解。

最新抛物线说课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谢阳,今天我说课题目是《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中第6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按照抛物线方程来研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该内容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段的教学,学生对概率的认识已有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知识层面:学生已熟悉和掌握抛物线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能力层面: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圆锥曲线方程 情感层面:有亲历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兴趣,有动手操作,归纳猜想,逻辑推理的能力,有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从而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与同学探究、发现、归纳数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分1课时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高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1.探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初步学习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2.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抛物线方程与抛物线曲线间互逆推导的逻辑关系及利用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抛物线的方程研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使学生经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理性思维的能力。通过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及应用过程,培养学生对研究方法的思想渗透及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来研究它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四项几何性质。 情感态度:通过数与形的辩证统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通过对抛物线对称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使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难点是抛物线的各个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综合运用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有指导的发现法及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创设问题情境;在抛物线简单几何性质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演示,有指导的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讨论、探究、总结、运用,最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提高。 2.学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特点,结合教法和学生的实际,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类比——探索——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培养逻辑推理、理性思维的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信心。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们引导学生学习了椭圆和双曲线的知识之后,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的第三种形式即抛物线。教材安排该内容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完备圆锥曲线这一知识系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解析几何的思想和方法。本课时主要学习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学好本课时是进一步学习后面内容的基础和前提,也能巩固前面研究曲线的一般方法(用坐标法求曲线方程,按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的顺序研究曲线)。 二、说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2、进一步掌握解析几何的坐标法思想,会用坐标法建立抛物线的方程。 3、理解标准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会由标准方程求相应的准线方程、焦点坐标,并画出图形。 (二)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分析、对比、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 识。

(三)教学重点:(1)抛物线的定义(2)标准方程的建立(四)难点:用坐标法建立抛物线的方程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探究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抛物线本来是新知识,但由于圆锥曲线的研究方法在前面的椭圆和双曲线中都已学习过,这节课就是用这些思想和方法来学习抛物线,因而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适当的启发引导后,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学习过程。除了启发探究的教法以外,结合学生实际和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还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是用已接触过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因面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设计 复习旧知、提问导入 设计:提出问题“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和到一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的动点的轨迹是什么?”——学生回答可能为椭圆或双曲线——提出问题“若e=1”,动点的轨迹是怎样的呢? 设计理由:由于抛物线的定义与椭圆和双曲线的本质区别在于e 的取值不同,这样由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入新课不会使学生感到陌生,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构建。(二)动画演示、形成定义 设计:动画演示抛物线的形成过程——教师对本质特点提问——学生回答——归纳总结抛物线定义。

教案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教案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4.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高二(1)班星期四第七节(11月15日) 郭 味纯 【目标】 1.掌握抛物线的的简单的几何性质; 2.能根据抛物线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重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应用 【难点】抛物线性质的应用. 【程序】(附课件) 一. 问题情境: ▲1.复习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推 导过程 二. 引入新知 探索新知 ▲2. 问题1: 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 2 = -8x ,请画出它的大致图象。 问题2: 从画抛物线图象,感觉到应关注 抛物线哪些重要的几何性质? Key : 范围、对称性、.顶点和开口方向 ▲3. 对于抛物线)0(22>=p px y

1、范围: , (即图象在y 轴的右侧) 2、对称性:关于X 轴对称(抛物线的对称轴叫抛物线的轴);没有对称中心 (因此,抛物线又叫做无心圆锥曲线。而椭圆和双曲线又叫做有心圆锥曲线.) 3.顶点和开口方向: 定义: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 抛物线只有一个顶点 ▲4. 填 空练习 ▲5. 通径 问题1: 请同学们通过看课本P46中间那一段后,回答什么叫做抛物线的通径? 0≥x R y ∈

问题2: 方程中p 的变化对抛物线有什么影响? 三、例题与训练 ▲6. 例 1 求顶点在原点,焦点为(5,0)F -的抛物线的方程. Key :220y x =- 变式:求顶点在原点, 焦点为 (0,6)F -的抛物线的方程.. Key :224x y =- ▲7..练习 1 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 1)准线方程是32=y . Key : 283 x y =- (2)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5. Key : 221010y x x y =±=±或 练习2.求以直线0632=+-y x 与坐标轴的交 点为焦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四.数学应用 ▲8. 例 2. 汽车前灯的反光曲面与轴截 面的交线为抛物线,灯口直径为197mm ,反光曲面的顶点到灯口的距离是69mm ,由抛物线的性质可知,当灯泡安装在抛物线的焦点处时,经反光曲面反射后的光线是平行光

抛物线教案(中职数学)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点 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 (二)能力训练点 要求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对比、概括、转化等方面的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一个简单实验引入抛物线的定义,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材分析 1.重点: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2.难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三、活动设计 提问、回顾、实验、讲解、板演、归纳表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出课题 我们已学习了圆、椭圆、双曲线三种圆锥曲线.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种圆锥曲线——抛物线,以及它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课题是“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首先,利用篮球和排球的运动轨迹给出抛物线的实际意义,再利用太阳灶和抛物线型的桥说明抛物线的实际用途。 (二)抛物线的定义 1.简单实验(利用多媒体演示) 如图2-29,把一根直尺固定在画图板内直线l的位置上,一块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尺的边缘;把一条绳子的一端固定于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上的点A,截取绳子的长等于A到直线l的距离AC,并且把绳子另一端固定在图板上的

一点F;用一支铅笔扣着绳子,紧靠着三角板的这条直角边把绳子绷紧,然后使三角板紧靠着直尺左右滑动,这样铅笔就描出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叫做抛物线.反复演示后,请同学们来归纳抛物线的定义,教师总结. 2.定义 这样,可以把抛物线的定义概括成: 平面内与一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不在定直线l上).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设定点F到定直线l的距离为p(p为已知数且大于0).下面,我们来求抛物线的方程.怎样选择直角坐标系,才能使所得的方程取较简单的形式呢? 让学生议论一下,教师巡视,启发辅导,最后分析小结建立坐标系的方案。 最优方案: 取过焦点F且垂直于准线l的直线为x轴,x轴与l交于K,以线段KF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图2-3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说课稿

关于《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说课稿 陇西一中崔永新 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我是数学组教师崔永新,我说课的题目是《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我准备从以下五个方面说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分析;程序分析;评价分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第八章第二节。在此之前,学生以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涉及到数形结合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高考重点考察内容,并为双曲线,抛物线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由标准方程分析出椭圆几何性质 教学难点:椭圆离心率几何意义的导入和理解。我侧重谈一下对重难点的处理: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①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②重难点之处进行反复分析③及时巩固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了解椭圆标准方程中a,b,c的几何意义,明确其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能够画出椭圆的图形,会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从离心率大小变化对椭圆形状的影响,体现数形结合,体会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所以,我在选择教法之前先对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从情感、能力、认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在情感上,已接触过椭圆的标准方程,对椭圆并不陌生;在能力上,会求简单的椭圆方程;在认知上,了解椭圆的定义及图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所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评价。 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我准备分四个环节来进行这节课:创设情景、自主探究、知识运用、小结作业。 自主探究 1 范围观察椭圆图形,从图上能看出椭圆的范围吗?要求学生自己从图形中观察出椭圆的图形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之内,并能写出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椭圆范围的理解。 2.对称性:根据图形对称满足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判断椭圆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设计意图: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黑山中学数学组史艳冬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永城市高级中学的数学教师陈小琴,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说课活动,希望专家和评委对我的说课提出宝贵意见.我说课的内容是《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分别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这四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前后联系,地位与作用: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选修2-1中的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学生已经学习了椭圆,双曲线的定义,方程和几何性质,对坐标法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为学习抛物线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抛物线的定义,方程的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坐标法的认识,也为下一节用代数方法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做好铺垫。 抛物线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体现了数学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形式,及其 对应的焦点、准线。 2.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进一步理解求曲线方程的方 法——坐标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研究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感受 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境 2提问椭圆、双曲线的定义,椭圆、双曲线的 离心率范围是什么当e=1时它的轨迹又是什么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展示熟悉的例子2设置悬念,让学生猜想轨迹是那种图形 探索新知(一)抛物线的定义 1.满足什么条件的图形是抛物线 2.用几何画板画图,如图—1,点F是定点, l是定直线。H是l上的任意一点,过点H作 l MH⊥,线段FH的垂直平分线m交MH于点 M。拖动点H,观察点M的轨迹,你能发现点 M满足的几何条件吗 学生经过观察可以发现,点M随H运动 的过程中,始终有MH MF=,即点M与定 点F和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 迁移引导,设置悬念 探索性问题可以提高 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 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发 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演示动画前,先不提抛 物线,把重点放在介绍这 种画法中动点M所满足的 条件——到定点F的距离 等于到定直线l的距离。 链接几何画板课件,在 美观、动静结合中展现抛 物线使学生对抛物线有较 深刻的认识。

抛物线几何性质说课学习教案稿.doc

抛物线几何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 A 版数学第二册·上第八章第 6 节《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尝 试这种理念 .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按照抛物线方程来研 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该内容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内容。本课时 的主要内容是:探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及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初步学习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 ■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抛物线方程与抛物线曲线间互逆推导的逻辑关系及利 用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抛物线的方程研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使学生经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理性思维的能力。 ■ 通过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及应用过程,培养学生对研究方法的思想渗透及运用数形 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与形的辩证统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对抛物线对称美的感受,激发 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1.3教学重难点 得出抛物线几何性质的思维过程,掌握运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法学法分析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智力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和发展不平衡,呈现两头尖中间大的趋势。学生已熟悉和 掌握抛物线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有亲历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兴趣,有动手操作,归纳猜想,逻辑推理 的能力,有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从而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与同学探究、发 现、归纳数学知识。 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综合运用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有指导的发现法及练习法等教 学方法。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创设问题情境;在抛物线简单几何性质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 体演示,有指导的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讨论、探究、总结、运用,最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提

高中数学_2.3.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3.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 思考: 如何根据标准方程确定焦点位置以及开口方向? 答:一次定焦点,正负定方向。 图 形 标准 方程 ) 0(22>=p px y )0(2-2>=p px y )0(22>=p py x ) 0(22>-=p py x 焦点 坐标 )(0,2 p F )(0,2-p F ),(20p F ),(2 -0p F 准线 方程 2 p x -= 2 p x = 2 p y -= 2 p y = 个,一起对答案即可。 温故而知新。这些都是本节课需要用到的相关概念,复习一遍便于后面解决问题。 二、课内探究 问题: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椭圆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并根据其标准方程研究了它们的几何性质,现在回忆一下,我们研究过椭圆和双曲线哪些性质? 学生答:椭圆: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 双曲线: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离心率。 提出问题:通过对椭圆和双曲线几何性质的学习,应用类比的方 法,请学生讨论一下抛物线22(0)y px p =>的几何性质. 1、范围 2、对称性。 3、顶点坐标 4、离心率 总结: 开口向右的抛物线四条几何性质。 学生回 答,并强调这几类方法 教师提示,先研究两个性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到结论。 另外两个性质 为引出抛物线几何性质做准备。 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便于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性质。

二、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抛物线22(0)y px p =>的几何性质,对于另外三种形式的标准方程,它们的几何性质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应用类比的方法看看这三种标准形式的抛物线有哪些性质. 思考:类比22(0)y px p =>几何性质,把下列表格填完整. 思考:抛物线的性质有哪些特点? 1、标准方程的抛物线是否位于整个坐标平面内,是否有渐近线? 2、抛物线有几条对称轴,有无对称中心? 3、抛物线有几个顶点、几个焦点、几条准线? 4、抛物线的离心率是否确定? 标准 方程 2 2(0) y px p => 2 2(0)y px p =-> 2 2(0)x py p => 2 2(0)x py p =-> 图形 焦点 坐标 )(0,2p F )(0,2- p F ),(20p F ),(2-0p F 准线 方程 2 p x -= 2 p x = 2 p y -= 2 p y = 范围 }0|{≥x x }0|{≤x x }0|{≥y y }0|{≤y y 对称轴 x 轴 y 轴 顶点 坐标 (0,0) 离心率 1=e 教师先 给出定 义,然后学生回答。 学生自己通过类比, 填写表格。 学生思考并回答,进一步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掌握 培养学 生类比的能力,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此问题为了与椭圆和双曲线的性质区分开,便于记忆。

抛物线的说课稿范文

抛物线的说课稿范文 抛物线方程是指抛物线的轨迹方程,是一种用方程来表示抛物线的方法。下面是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播放视频00:00—06:10) 在第一阶段,我与学生共同探究了本节课第一部分的内容——抛物线的定义。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选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以及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感受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探索抛物线定义的教学中,我的设计是通过几何画板来展现抛物线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动态的展示中,通过观察,发现和认识抛物线。这样做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感受抛物线,抓住轨迹问题的本质——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这样就能非常容易的探索出抛物线的定义。 学生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学习过程是从看到画的一个过程。 在给出定义之后,我引导学生进入了第二阶段——深入探索,完善体系。请大家继续观看。 (播放视频06:00—17:3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这节课的又一重点内容,而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是这节课的难点。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的设计是第一步,回顾求曲线的一般步骤。由于“曲线与方程”“方程与曲线”的这种关系贯穿解析几何的始终,学生对它的体会,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回顾知识,加深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解析法的理解。

第二步,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等手段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通过严谨细致的分析,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加强过程性教学。 第三步,利用表格由学生总结出其他几种形式的抛物线标准方程,以及相应的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这部分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第二阶段的学习中,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想到研的一个过程。 第三和第四阶段分别是指导应用,鼓励创新以及小结概括,深化认识。请大家继续观看。 (播放视频17:32—结束) 在这两个阶段中,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方程特点后,给出例题和当堂检测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当堂检测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达到了堂堂清的目的。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深化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在这两个阶段中,体现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逐步展开,学生通过看(观察体验)——画(实验尝试)——想(独立思考)——研(合作交流)——用(巩固提高)的学习过程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遵循以下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手段,以能力提高为目的。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师用

第5节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撰写: 审核: 三点剖析: 一、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要求: 1. 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 了解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 3. 进一步理解抛物线的方程、几何性质及图形三者之间 的内在联系。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难点: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三、本节知识理解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 2=2px (p >0),则 (1).范围:则抛物线上的点(x ,y )的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x ≥0.,在轴右侧抛物线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 (2).对称性:这个抛物线关于轴对称,抛物线的对称轴叫做抛物线的轴.抛物线和它的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 (3).顶点:抛物线和它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这个抛物线的顶点是坐标原点。 (4).离心率;抛物线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和它的准线的距离的比叫做抛物线的离心率,其值为1. (5).在抛物线y 2 =2px (p >0)中,通过焦点而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两交点的坐标分别为),2 ( ),,2 ( p p p p -,连结这 两点的线段叫做抛物线的通径,它的长为2p . (6).平行于抛物线轴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但它不 是双曲线的切线. 2.抛物线和椭圆、双曲线的比较 (1).抛物线的性质和椭圆、双曲线比较起来,差别较大.它的离心率等于1;它只有一个焦点、一个顶点、一条对称轴、一条准线;它无中心,也没有渐近线. (2).椭圆、双曲线都有中心,它们均可称为有心圆锥曲线.抛物线没有中心,称为无心圆锥曲线. 精题精讲 【例1】已知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点M (3,-23),求它的标准方程. 【解】∵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点M (3,-23), ∴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x 2 =-2py (p >0). 又∵点M 在抛物线上,∴(3)2=-2p (-23), 即p = 4 3. 因此所求方程是x 2 =- 4 3y . 【点评】本题关键是能够依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首先确定出抛物线方程的形式,然后采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其标准方程. 【例2】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是 9 8 2 2 y x - =1,求以双曲线的右顶点 为焦点的抛物线标准方程及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解】∵双曲线 9 8 2 2 y x - =1的右顶点坐标是(22,0). ∴ 222 =p ,且抛物线的焦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 ∴所求抛物线的方程和准线方程分别为y 2 =82x ,x =-22. 【点评】本题考查的都是双曲线的基本知识. 【例3】A 为抛物线y 2=- 2 7x 上一点,F 为焦点,|AF |=14 8 7, 求过点F 且与OA 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 【解】设A (x 1,y 1), ∵2p = 2 7,∴F 的坐标是(- 8 7,0). ∵|FA |=14 8 7,∴ 8 714 2 1=-x p , ∴x 1=-14,代入抛物线方程y 2=- 2 7x ,得y 1=±7. ∴A 点的坐标是(-14,7)或(-14,-7). ∵2 1- =OA k 或2 1= OA k 且OA ⊥l ∵k l =2或k l =-2. ∵l 过焦点F (- 8 7,0). ∴l 的方程是y =2(x + 8 7)或y =-2(x + 8 7), 即8x -4y +7=0或8x +4y +7=0. 【点评】有关抛物线上的点与其焦点的距离问题,抛物线的定义一般是解决问题的入手点. 【例4】抛物线y 2=12x 中,一条焦点弦的长为16,求此焦点弦所在直线的倾斜角. 【解】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3,0), 设焦点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y =k (x -3). 由方程组???-==), 3(122 x k y x y 得y 2- k 12y -36=0. ∴直 线 被 抛 物 线 截 得 的 弦 长 为

结识抛物线说课稿

《结识抛物线》教学设计

《结识抛物线》教学反思 根据市骨干教师交流学习的安排,我在九年九班上了《结识抛物线》这节课.这节课我首先问学生咱班有多少男生喜欢打篮球,在你打篮球或观看篮球比赛时,你是否注意投篮时球的运行路线?我们把这种形如物体抛出后所经过的路线,叫抛物线.抛物线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喷泉水流经过的路线,摇动的大绳在空中静态时所呈现的图形等.它们与函数有联系吗? 首先让学生在生活中结识抛物线.然后让学生动手在同一坐标系中作二次函数y=x2和y=-x2的图象,从而从感性上结识抛物线.再后又对两个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再由特殊到一般总结y=ax2的图象和性质,从而从理性上再次结识抛物线.最后针对巩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巩固练习. 课后,组内的老师认真地评析了本节课,结合学生的接受效果我自己也进行了认真反思. 成功之处: 1.课前的引课很精彩,联系学生身边的实例,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并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对二次函数图象的作图,通过一生叙述步骤起到指导全体学生的作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作图后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作图过程,加深学生对作图的理解,规范作图,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3.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设计一系列问题串,让学生观察图象回答,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同时借助课件的动态展示能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也为今后探讨其他类函数的性质提供思路. 4.在新知的巩固应用环节,我精心设计了不同题型的问题,很好巩固应用了本节的新知,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抛物线几何性质说课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各位老师好,我就《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进行简单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结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讨论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让学生再一次体会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通过类比学生不难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性质。学习本节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根据给出条件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会求抛物线的弦长。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思想;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使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弦长,特别是过焦点的弦长利用定义转化。 教学难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灵活应用。 下面,为了讲清楚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 四、教法分析 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式、小组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对比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特点,从而找到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将抽象概念生动、直观地用课件展示,从视觉上刺激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1.知识回顾(让学生回顾以下两个概念) 1)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点F→焦点,直线L→准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抛物线几何性质教案

抛物线几何性质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及教材分析 教材:《全日制高级中学课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 一. 教学理念 “数学教师不能充当数学知识的施舍者,没有人能教会学生,数学素质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己获得的。”因此,教师的责任关键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数学活动”环境,让学生通过这个环境的相互作用,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构建自己的理解,获得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数学素质,培养自己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生活(回归生活),通过平时教学,注意这方面的渗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 本节通过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结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讨论研究抛物线的几 何性质,让学生再一次体会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学生不难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性质,对于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应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应强调几何模型与数学问题的转换。例1的设计,在于让学生通过作图感知p 的大小对抛物线开口的影响,引出通径的定义。例2的设计旨在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数学地解决实际问题即作抛物线的草图。 本节是第一课时,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可与椭圆、双曲线的性质对比进行,着重指出它 们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 2、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ⅰ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 ⅱ 抛物线的通径及画法。 (2) 能力目标:. ⅰ 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根据给出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ⅱ 掌握抛物线的画法。 (3) 情感目标: ⅰ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思想。 ⅱ 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 ) 0(22>=p px y

抛物线几何性质说课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各位老师好,我就《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进行简单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结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讨论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让学生再一次体会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通过类比学生不难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性质。学习本节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根据给出条件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会求抛 物线的弦长。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思想;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 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使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弦长,特别是过焦点的弦长利用定义转化。 教学难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灵活应用。 下面,为了讲清楚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四、教法分析 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式、小组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对比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特点,从而找到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将抽象概念生动、直观地用课件展示,从视觉上刺激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1.知识回顾(让学生回顾以下两个概念) 1)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点F→焦点,直线L→准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学设计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姓名:郑景育 学科:高中数学 单位:定边县安边中学 时间: 2017 年5 月

高中数学选修1-1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定边县安边中学郑景育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需要丰富的资料, 也需要扩大视野,提高认识层次,因此,本节课比较适合在网络教室上课。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使视频、音频、图片与网站链接更好的发挥作用,更形象、完整地呈现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几何性质; (2)能根据抛物线的方程对抛物线几何性质进行讨论,过程和方法: (1)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并会在实际问题中简单运用; (2)训练自己用坐标法解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学习训练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能力,并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思想,了解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教学重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其运用【教学难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运用 【教学方法】:充份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博客等解决重难点问题 二、教学媒体设计思路 利用网络资源和局域网的条件,创设网络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指导下,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来丰富教育教学活动。 (1)利用网络直接搜索有关知识点,让学生直接了解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2)设计网络课堂网页,利用网站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完成有关教学活动。 (3)利用教学主机、多媒体课件与以上教学内容协调进行。 (4)利用”评价”区进行人机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设计学习目标,百度搜索相关知识,人机交流。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2)掌握抛物线几何性质等有关知识; (3)了解抛物线的光学性质,体会抛物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4)学会在生活中用数学的方法去解释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习课本和搜索活动, 体现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了解新观点、新认识,开阔学生视野,也是学生体验上网学习的乐趣。 (二)设计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抛物线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I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入课题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说课稿+点评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解析】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选修2-1第二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学习抛物线这种圆锥曲线的起始课,是在学习了椭圆与双曲线之后的又一重要内容,根据抛物线定义推出的标准方程,也为下一节用代数方法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和几何性质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基础.因此,它是圆锥曲线这章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重点是抛物线的定义和抛物线标准方程.难点是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抛物线作为点的轨迹,标准方程的推出过程充满了辩证法,处处是数与形之间的对照、翻译和相互转换.抛物线标准方程的结构和形式不仅依赖于坐标系的选择,还依赖于焦点和准线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因此,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好素材. 【教学目标设置】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几何特征”的分析,让学生由观察与思考后理解抛物线的定义; 通过类比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探究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在研究方程与抛物线定义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根据所给的抛物线方程写出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2.过程与方法 掌握开口向右的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进一步理解解析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的观察、类比、分析、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研究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认知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椭圆和双曲线,对圆锥曲线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曲线与方程的学习已经对解析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2.达成目标所需要的认知基础 学生需要对研究的目标、方法和途径有初步的认识,需要具备较好的归纳、猜想和推理能力.3.难点及突破策略 难点:1.对抛物线的重新认识;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突破策略: 1.教师通过几何画板来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抛物线的形成过程,以便加深对抛物线定义的深入理解.2.组织小组交流活动,展现抛物线标准方程推导的思维过程,相互评价,相互启发,促进反思.【教学策略分析】 以多媒体课件为依托,以看—画—想—研—用为学生学习的主线,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用几何画板工具画出抛物线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动态演示过程中理解抛物线的定义,突出教学重点. 通过类比椭圆和双曲线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分组展示体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来突破教学难点. 将抛物线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等列表,让学生填充表格,通过表格将它们对比,发现异同点,寻找规律,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当堂检测检验学习效果,达到堂堂清的目的. 【教学过程】

刘秋凤抛物线几何性质课堂教学设计.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数学组刘秋凤 【授课年级】高二11班 【授课时间】2016年12月24日(星期四)下午第2节 一、教学内容分析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是课本2-1第2章第四节,它在全章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节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用到,对于训练学生用坐标法解题,本节一如前面各节一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和研究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一样,按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顺序来研究,完全可以独立探索得出结论 本节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内容主要讲抛物线的四个几何性质、抛物线的画图、例3、例4、及其练习1、2.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同学们在上几节课已经学过了椭圆,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性质并且学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凭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推出的。对学生来说,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容易掌握。 三、设计思想 (1)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供更多材料,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和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学生对单纯的数学教学感觉十分枯燥无味,在教学中适当的利用多媒体动画,可以充分的调动的学生的积极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通过学生思考、讨论与探究,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其探究学习精神。 四、渗透科技、校训、德育或环保教育 德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德育就是如何善待孩子,如何欣赏孩子;德育是“人育”,是对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善的引导;德育是有血有肉的言行、情感、事实与现象,是可见的、可感知的做人的教育。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 (1)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几何性质; (2)能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对抛物线方程进行讨论; (3)在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讨论中,注意数与形的结合与转化。 2.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类比的思想分析解决问题。 3. 情态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和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之间的简单几何性质类比,了解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运用 七、授课类型:新授课 八、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 九、教学过程设计: 预热大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