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22.5 生物的变异学案(新版)苏教版
苏教版生物八下22.5《生物的变异》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生物的变异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2.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选育抗倒伏、抗锈病小麦等方面的应用一、情景导入黑人夫妇生出了“白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二、课堂探究(一)变异的概念及特点1、生物变异的概念结合遗传的概念: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结合图片,尝试概括什么是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变异:2、变异的特点(1)活动:寻找有缘人(2)观察图片,找出这些生物在特征上有哪些不同?(3)写出自己生活中看到的某种生物的具有差异的特征,由小组组长将小组成员的举例进行总结和展示。
综上所述:生物的变异具有的特点。
(二)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1、变异的类型观看PPT,思考:(1)上述所讲的两个案例中的变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答:第一个案例是由引起的第二个案例是由引起的(2)这两种变异是不是都能遗传给后代呢?答:(3)练一练将下列变异与其所属的类型连线,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a. 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的很快b. 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的儿子可遗传的变异c. 小丽整容后,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d. 一块玉米田中,长在路边树荫下结的棒子小得多不可遗传的变异e. 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的水稻有了抗虫的特性2、生物变异的意义(1)观看视频片段第一段,思考:深色的桦尺蛾,这种变异对桦尺蛾的生存是否有利呢?(2)观看视频片段第二段,思考:深色的桦尺蛾,这种变异对桦尺蛾的生存是否有利呢?(3)什么是有利变异?什么是不利变异?综上所述,生物变异的意义:(三)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1、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内容:(1)生物的自然变异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等。
(2)生物的自然变异频率很低,人们开始通过的方法培育新品种。
该方法采用或诱导动、植物的发生改变,并经过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3)太空育种实际上也是利用诱导农作物发生变异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2第5节生物的变异优质教案(2)

《第五节生物地变异》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1、举例说出可遗传地变异和不遗传地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地原因;2、举例说出生物地性状既受遗传物质地控制,又受环境因素地影响;3、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地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地能力;4、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地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地应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地结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地影响;2、能用科学地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1、以学生探究为主线,通过对探究结果地讨论,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地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地性状既受遗传物质地控制又受环境地影响。
3、举例说出遗传变异育种地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地应用。
教学难点1、以学生探究为主线,通过对探究结果地讨论,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地原因。
2、体验调查生物变异地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地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探究活动材料;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状况,分配学习小组和分配学习任务;准备几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地实物图片资料学生:课前调查市场农作物新品和收集有关人类运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地资料。
带生物变异地实物。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引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投影:某同学一家三口地照片。
找出儿子与父母相同与差别之处。
问题:儿子很像父母但又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为什么?学习活动:根据投影片地内容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地问题。
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存在地生物变异地例子。
师生小结:生物地变异是普遍存在地。
问题:我们来观察面前地花生,它们看起来大小很不一样。
那么这些变异是偶然形成地还是由于品种不同而形成地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答案呢?学习活动:观察、讨论两个品种花生地颜色、形态、大小,感性认识两个品种花生。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5生物的变异教案

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数目是一定的
人体细胞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男性XY,女性XX)
遗传病的概念: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
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
优生优育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
提倡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
生物变异现象的概念: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生物变异现象。
是不可遗传的。
师:将以上比较归纳成表格的形式。
生物的变异现象
表现
原因
可遗传的变异
变异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可能是环境变化引起的,也可能不是环境条件引起的)
不可遗传的变异
变异不可遗传给下一代,只表现在当代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仅由环境变化引起的
5、组织讨论,理解变异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意义
问题:变异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二、学习新知
1、展示丰富的变异图片,归纳什么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师:展示多组生物变异的图片。
生:学生观察。
师:究竟什么是生物的变异现象呢?
生:(参照书本)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2、组织课堂调查:人体的变异现象
事先选好的一名学生担任调查员
调查顺序是:有无耳垂、能否卷舌、单双眼皮。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
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只表现在当代而不会遗传下去。
如果没有变异,生物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
如果没有可遗传的变异,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由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使生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进化发展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5《生物的变异》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八步教学法,即:激情导入、展示目标、自主学习、教师巡查、合作探究、展示点拨、汇报小结、当堂考核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正确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德国有一位哲学家,名叫莱布尼茨。
据说,他曾给当时的国王讲哲学。
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国王不相信,就吩咐宫女们到后花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结果不用说,宫女们折腾大半天,一个个空手而回。
是啊,别看一片小小的树叶,如果细细考究起来,它所具有的性状同样是无穷多的:长短、宽窄、厚薄、色彩的浓淡、边缘的锯齿形状、中间的脉络走向……其中的每一种性状,都可以再细分出许多种。
要想找出两片树叶,其各自无穷多的性状完全吻合,显然是办不到的,它们无不具有各自的特征。
所谓“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变异。
二、揭示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三、自主学习请大家花8分钟时间,阅读教材P44-P47,结合思考,完成下面的问题1、( 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和遗传现象一样,生物界也(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生物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为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为不可遗传变异,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还可产生(新物种)。
3、对于某种生物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叫做( 有利变异),有的变异不利于它的生存,叫做不利变异。
生物的(变异)有的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有的则不利于生物的生存,由于有遗传和变异使从1987年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搭载作物种子,使种子在空间条件下发生变异,培育出了“卫星87-2”青椒(俗称太空椒)、“航育1号”水稻、“豫麦13”小麦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作物新品系,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2.5生物的变异 教案1(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学习难点】会辨别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
【学教过程】复习: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条。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和,他们的染色体均为条,比a、b 减少了。
(3)B过程为,形成的e细胞叫,染色体数为对, f 细胞是女儿的体细胞,其染色体为条。
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一条来自。
新课与遗传一样,变异在生物界也是到处存在的。
知识点一调查生物的变异现象,认识变异的概念。
由班长和全班同学配合,做P13实验,回答:1.进行课本相关活动结束时,如果只有很少几个同学(甚至没有一个同学)和班长一起站立着,这说明什么问题?2.填空:同一物种内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叫做变异。
和生物体的遗传一样,生物的变异现象也是。
知识点二对照课本P14中的图22-12 “生物的变异”讨论1.变异分为哪几种?什么样的变异类型是可以遗传的?2.填空:如果生物发送的变异仅仅是由引起的,而不是因为的变化而产生的,这样的就不能遗传。
但如果生物性状的变异是因为的变化而产生的,这样的变异就能遗传。
知识点三阅读P16转基因技术转基因小鼠的实例,并回答填空题:科学家把一种或几种转入某种生物的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所控制的。
使这种转基因生物发生了的变异,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
【达标检测】据报道,我国已经开发出一种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抗虫水稻新品种,科学家将一种常见豆类作物的基因移植到水稻基因组中使其具备抗虫特性。
由于昆虫不能消化水稻体内形成的一种蛋白质而使消化系统受损后死亡,但人食用该品种大米后却不会受到任何伤害,据此回答:(1)培育该水稻新品种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豆类作物的基因能够使水稻具有抗虫特性说明生物的性状受控制。
(2)请分析人食用这种大米不会受到伤害的根本原因。
(3)简述推广种植该品种水稻的意义(4)水稻的高秆(A)对矮秆(a)是一对相对性状,人们常以传统的育种方式通过高秆(Aa)水稻培育抗倒伏的矮秆水稻,请用遗传图解写出矮秆水稻的培育过程。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变异》教案-新版

第2节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
1.了解变异的概念、类型、意义和应用。
2.学会分析图文资料归纳变异的类型,学会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
3.通过对变异知识的应用的学习,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的价值。
通过收集转基因技术的资料,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科学评价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变异的类型。
【教学难点】
变异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2节生物的变异
一、变异的类型
1.同一种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叫做变异。
2. 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二、变异的意义
三、转基因技术
1.把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入某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并使这种转基因生物发生可遗传的变异,成为转基因技术。
2.转基因技术在农、林、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生物22.5《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下)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2了解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3了解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教学重点:变异的概念、现象和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引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界普遍存在着遗传现象,每一种生物都能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递给后代。
但是,我们也知道,自然界中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个体。
子女与父母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在相貌上总会有些差异。
把同一株植物的种子种下去,后代植株也是有高有矮,有的结穗多,有的结穗少。
像这样,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就叫做变异。
同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新课〗一引起变异的原因:生物为什么会产生变异呢?我们先来分析这样两个实例:1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色盲的孩子。
2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
提问:上面所讲的两个实例中的变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色盲属于遗传病,所以例1中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例2中的变异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
哥哥与弟弟相比,受日光照射时间长,因此脸色较黑。
总结:引起变异的原因有两种,有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有的变异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
想一想,这两种变异是不是都能遗传给后代呢?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遗传的变异。
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异,由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不遗传的变异。
二变异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那么,这上结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再来看两个实例:1小麦中出现矮杆、抗倒伏的变异品种。
2玉米中出现白化苗。
提问:上面这两个实例中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还是有害呢?小麦中出现矮杆、抗例伏的变异对小麦的生存是有利的,而玉米出现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会过早死亡,这一变异对玉米的生存是不利的。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 学案

第二十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能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能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2.能举例说出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养新品种。
课堂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1、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现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现象;变异的概念:生物的和之间,以及不同的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叫变异。
2、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1)根据变异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和两种,前者由发生改变引起的,后者仅由引起的,而没变。
(2)根据产生的变异对生物自身的生存是否有利可分为和。
3、变异的意义:能使生物体产生形态各异的后代,使之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为生物提供了原始材料。
4、新物种的产生来于变异【答案】1.遗传遗传亲代子代子代个体之间2.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基因环境基因有利变异不利变异3.环境自然选择4.可遗传二、合作探究(1)变异1、白化动物有利于生存吗?为什么?2、长颈鹿长脖子的变异有利于生存吗?为什么?3、果蝇残翅是有利变异还是不利变异?4、下列生物变异的实例中,不能遗传给后代的是(B)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B.单眼皮经手术后割成双眼皮C.人的血型有A型和B型D.矮秆抗倒伏的小麦(2)阅读课本55页-56页的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高产奶牛的培育过程2、诱变育种的原理是什么?3、诱变育种的过程4、太空育种的原理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选育抗倒伏、抗锈病小麦等方面的应用。
【重、难点】
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正确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难点:1.能够说出引起两种变异(遗传变异与不遗传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自主探究】(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自学指导:利用5分钟,阅读课本P53—56页,勾画出重点内容、标注疑难点,并理解记忆。
(二)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内容。
1.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是自然界存在的现象。
2.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于生物的生存,有的变异于生物的生存。
3.地球上的环境复杂多变,如果没有生物的,就没有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就不可能产生新的。
【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表达交流与合作共赢的能力)
1.调查人体性状的变异。
讨论: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 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出变异在生产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
【跟踪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月季花的红色与白色
B.父亲高,儿子矮
C.母亲正常,儿子色盲
D.水肥条件不同导致水稻长势不同
2.下列不属于生物变异的是()
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
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
3.下列属可遗传变异的是()
A .小红暑假经常游泳,皮肤被晒黑 B. 动物园中的大熊猫比自然界环境中的大熊猫胖
C. 将南方的橘子种到北方,结出的是枳
D. 小云的父母有酒窝,而小云无酒窝
【知识梳理盘点收获】(我努力、我成功!)
1.生物界普遍存在着的现象。
根据变异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变异
和变异。
根据变异对生物的影响,可分为变异和变异。
2.可遗传变异是由于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是生物体在不同
的影响下产生的变异。
3.常用的诱变育种的方法是,采用因素或因素诱导动、植物的遗传物质发生较多变异。
【我的疑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