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的脚印》课件

合集下载

如何制作科学活动《雪地上的脚印》课件

如何制作科学活动《雪地上的脚印》课件

如何制作科学活动《雪地上的脚印》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四册第四章《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具体内容为《雪地上的脚印》。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如何通过观察脚印推测动物种类及其行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脚印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观察脚印推测动物种类及其行为。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脚印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动物脚印模具、实验器材。

2. 学具:铅笔、橡皮、画纸、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雪地上的脚印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脚印是谁留下的?它们背后有什么故事?”2. 新课导入:通过课件介绍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脚印特征,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脚印的奥秘。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通过观察脚印推测动物种类及其行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发放动物脚印模具,让学生分组观察、分析,并记录观察结果。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到的脚印特征,推测动物种类及其行为。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和分析动物脚印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雪地上的脚印》2. 内容: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脚印特征观察和分析动物脚印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脚印,记录下来并推测动物种类及其行为。

狗的脚印:后脚掌有梅花状图案,走路时脚掌全部着地,步态稳重。

猫的脚印:脚掌有肉垫,走路时脚尖先着地,步态轻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脚印特征,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如何制作科学活动《雪地上的脚印》课件

如何制作科学活动《雪地上的脚印》课件

如何制作科学活动《雪地上的脚印》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科学探索》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详细探讨“雪地上的脚印”这一主题。

内容包括脚印形成的原因,脚印在刑侦科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脚印分析动物的种类和习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脚印形成的基本原理。

2.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通过观察脚印分析动物种类和习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通过脚印分析动物种类和习性。

教学重点:脚印形成的原因和刑侦科学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脚印模具、放大镜、尺子、刑侦现场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雪地上的脚印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脚印是从哪里来的?它们能告诉我们什么?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脚印形成的原因。

(2)介绍脚印在刑侦科学中的应用。

(3)分析如何通过脚印判断动物种类和习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组脚印图片,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张刑侦现场图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观察脚印,分析可能的动物种类和习性。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雪地上的脚印》2. 内容:(1)脚印形成的原因(2)脚印在刑侦科学中的应用(3)如何通过脚印分析动物种类和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脚印,分析其种类和习性。

2. 答案:要求学生提交一份观察报告,内容包括脚印描述、动物种类、习性分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效果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刑侦科学领域的发展,了解更多科学探索的方法和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通过脚印分析动物种类和习性。

《雪地的脚印》修改ppt课件

《雪地的脚印》修改ppt课件

说一说
小鸡画(
小狗画( 小鸭画( 小马画(
),
), ), )。
我会说
叽叽叽,我是( ), 我画( )。
汪汪汪,我是(
), 我画(
)。
嘎嘎嘎,我是(
), 我画(
)。
咴咴咴,我是(
),我画(
)。
雪地的脚印
下雪了,下雪了, 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用脚印,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小青蛙,去哪了? 躲在洞里睡着了。
雪地的脚印
小 鸡 画 竹 叶,小 狗 画 梅 花。 小 鸭 画 枫 叶,小 马 画 月 牙。
小 鸡 画 竹 叶,小 狗 画 梅 花。 小 鸭 画 枫 叶,小 马 画 月 牙。
小 鸡 画 竹 叶,小 狗 画 梅 花。 小 鸭 画 枫 叶,小 马 画 月 牙。
小 鸡 画 竹 叶,小 狗 画 梅 花。 小 鸭 画 枫 叶,小 马 画 月 牙。
用 脚 印, 不 用 笔, 几 步 就 成 一 幅 画。
小 青 蛙 ,去 哪 儿 了?
躲 在 洞 里 睡 着 了。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雪地的脚印
下雪了,下雪了, 雪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用脚印,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小青蛙,去哪了?
躲在洞里睡着了。
再 见
谢谢指导

大班语言活动精品教案《雪地的脚印》

大班语言活动精品教案《雪地的脚印》

大班语言活动精品教案《雪地的脚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冬天里的故事》,详细内容为《雪地的脚印》。

通过讲述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带领学生们认识不同动物的脚印特征,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区分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动物脚印卡片、挂图。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学生观察雪地上的脚印,激发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雪地里的脚印经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2. 例题讲解(1)讲述故事《雪地的脚印》,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及它们的脚印特点。

(2)出示动物脚印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分辨出是哪种动物的脚印。

3. 随堂练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张挂图,要求学生在挂图上找出故事中出现的动物脚印,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让学生用画笔、剪刀和胶水,制作属于自己的动物脚印卡片。

(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动物脚印卡片,并介绍脚印的特点。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强调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雪地的脚印》2. 主要动物:小猫、小狗、小鸭、小鸡3. 动物脚印特点:小猫的脚印像梅花,小狗的脚印像树叶,小鸭的脚印像小船,小鸡的脚印像小竹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脚印,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猫的脚印,它像梅花一样美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了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024年大班综合教案《雪地脚印》

2024年大班综合教案《雪地脚印》

2024年大班综合教案《雪地脚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综合教材第四章《冬天的乐趣》,详细内容为《雪地脚印》。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雪地脚印的特点,掌握脚印的简单绘制方法,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雪地脚印的形成原因,知道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雪地脚印的特点,脚印的绘制方法。

难点:观察、分析不同动物的脚印,进行创意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白板、彩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冬天的雪景,让学生感受冬天的氛围,引导学生关注雪地脚印。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雪地脚印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脚印,分析它们的异同。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教学视频,展示脚印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模仿。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根据其脚印特点进行创意绘制。

5. 小组展示与评价(10分钟)6.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其他冬天的乐趣,如堆雪人、打雪仗等,激发学生对冬天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雪地脚印的特点2. 不同动物的脚印3. 脚印绘制方法4. 创意绘制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雪地脚印”为主题,创作一幅画。

答案: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想象力,绘制一幅雪地脚印画。

2. 作业要求:运用不同动物的脚印,进行创意组合,作品色彩丰富、画面饱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小组展示与评价的互动性5. 知识拓展的深度与广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难点解析:雪地脚印的特点及绘制方法。

《雪地上的“足迹”》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准备单元

《雪地上的“足迹”》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准备单元

奇奇组
压力大小 无压力时高度总和
高度数值(厘米) 凹陷程度(厘米 )
1个钩码时
3个钩码时
搜集证据 根据我们制订的计划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记录实验数据时, 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实验中我们可以多测量几次, 求测量数据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让实验数据更可靠。
搜集证据 海绵凹陷程度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实验
搜集证据
分析实验数据
海绵凹陷程度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奇奇组
压力大小 无压力时高度总和
高度数值(厘米) 凹陷程度(厘米

9.9
0
1个钩码时
9.1
0.8
3个钩码时
8.7
1.2
5个钩码时
8.2
1.7
受力面积 相同时,压力 越大,凹陷程 度越大;压力 越小,凹陷程 度越小。
得出结论
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凹陷 程度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凹陷程度越大。
模拟实验材料
我们可以在小桌子上加 钩码,来模拟压力的大小。
我们可以用海绵来模拟雪 地,用小桌子的桌面和桌脚模 拟接触面积的大小。
在这个实验 中,有多个因 素都会影响实 验结果。
为了研究某 一个因素的影 响,我们可以 采取什么方法? 要注意什么?
我们可以用控制变量法 来做这个实验。
在控制变 量法中,我们 只改变其中的 某一个因素, 控制其余几个 因素不变,从 而研究被改变 的这个因素对 事物的影响。
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 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请作出假设,并说明理由。
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与 什么因素有关?
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妙妙踩在滑 雪板上,滑雪板 面积比较大,不 容易陷入雪中。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雪地的脚印》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雪地的脚印》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雪地的脚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故事》,详细内容为第一节《雪地的脚印》。

通过描述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引发幼儿对冬日大自然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2. 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脚印的特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冬日大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动物脚印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动物脚印的差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动物脚印卡片、白板、白板笔。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冬日雪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雪地上的脚印,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

2. 故事讲解(10分钟)讲述故事《雪地的脚印》,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们留下的脚印。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动物脚印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脚印对应的动物。

4. 随堂练习(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张画有不同动物脚印的画纸,让幼儿用画笔给脚印涂上颜色,并用彩色笔在旁边写出对应的动物名称。

5.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观察和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在雪地上见过的脚印,并写上对应的动物名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对雪地脚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脚印,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

同时,教师可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脚印画、开展脚印猜谜游戏等,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大班语言《雪地的脚印》教案

大班语言《雪地的脚印》教案

大班语言《雪地的脚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故事》,详细内容为《雪地的脚印》。

通过讲述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脚印的故事,让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同动物脚印的特点;2. 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脚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描述动物脚印的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关注动物脚印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动物脚印卡片、大白纸、画笔;2.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雪花飘落,引导幼儿关注雪地上的脚印,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雪地的脚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脚印的变化。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动物脚印卡片,讲解如何观察和描述动物脚印的特点。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彩泥制作不同动物的脚印,并进行描述。

5. 小结与分享(5分钟)6. 情境体验(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大白纸上踩出不同动物的脚印,让幼儿观察、描述并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雪地的脚印》2. 主要动物及其脚印特点:小鸭子:脚趾间有蹼,脚印呈扇形;小狗:脚掌有肉垫,脚印呈梅花形;小猫:脚趾尖锐,脚印呈小圆点;小兔子:后脚长,脚印呈长条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动物脚印,描述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小区里的狗狗脚印是梅花形的,脚掌有肉垫,走路时发出沙沙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动物脚印的认识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寻找不同动物的脚印,并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
雪地的脚印
蓼泉学区唐湾幼儿园 梁海艳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小鸡、小 狗、小鸭、小马都画了 些什么?
下雪啦,下雪啦
! !
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
小狗 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
小马画月牙。
用脚印,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小青蛙,去哪啦
叽叽叽,我是 ( 小鸡 ), 我的脚印像( 竹叶 )。
小狗 ), 我的脚印像( 梅花 )。 汪汪汪,我是(
嘎嘎嘎,我是(小鸭), 我的脚印像(枫叶 )。
月牙)。 哒哒哒,我是(小马),我的脚印像 (
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冬眠
冬天来临的时候,一部分小动物会 藏在地下,不吃不喝也不动,身体温度 很低,好像睡着了一样,来度过寒冷的 冬天,整整一个冬天它们不会饿死,直 到春天来临的时候,温度升高,它们就 会苏醒过来。
他在
为什么没参加? 。
请把你喜欢的作业带回家 吧!
背一背:把这首诗歌背给爸爸妈吧! 编一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画画?
它们又会画些什么?把它编进诗歌吧!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 小画家 。 小鸡画竹叶 ,小狗 画梅花, 画 , 画 。 不用 不用 , 几步就成 。 为什么没参加? 他在 睡着啦。
躲在洞里睡着啦。

说一说
小鸡画
小狗画 小鸭画

, ,
小马画

说一说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 小鸭画 小马画

, , 。
说一说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 小马画

, , 。
说一说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 小马画

, , 。
说一说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 小马画月牙

, , 。
我会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