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由来及历届获奖名单

合集下载

近十五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97-2012

近十五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97-2012

近十五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成就获奖时间获奖者主要成就2011年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萨金特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西姆斯获奖理由: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教授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及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由于对宏观经济影响研究获此殊荣。

颁奖词称,"今天,萨金特与西姆斯研究出的方法已成为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

2010年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获奖理由:皮特-戴蒙得以在最优税收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而著名,最优税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

除劳动经济学外,他还研究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理论。

莫滕森最知名之处是他在摩擦性失业理论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工作。

皮萨里德斯主要学术贡献包括基于失业匹配函数的宏观经济搜寻及匹配理论,以及经济的结构性增长。

2009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弗-威廉森-和印第安纳大学女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奖理由:其研究证明经济分析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社会组织的结构。

这两位学者的研究范畴,均属于新制度经济学领域,其中威廉森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奥斯特罗姆则是首次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学者,长期研究集体组织如何成功管理公共财产。

2008年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获奖理由: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

而他最引人关注之处在于他的汇率理论,以及依据这一理论对东亚金融危机与美国金融危机的预言。

2007年明尼苏达大学的赫维茨、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以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罗杰-迈尔森获奖理由:"机制设计理论"最早由赫维奇提出,马斯金和迈尔森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

这一理论有助于经济学家、各国政府和企业识别在哪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效,哪些情况下市场机制无效。

1969 -2019年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获奖理由

1969 -2019年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获奖理由
在金融经济学理论上的开创性工作
发现并澄清了交易费用和产权对于经济的体制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 将微观经济分析的范围扩展到广泛的人类行为和行动,包括非市场行为 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定量方法来解释经济和制度变迁,更新了经济史研究
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对均衡的开拓性分析
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对均衡的开拓性分析
发展和运用理性预期假设,转变了宏观经济分析并加深了我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 不对称信息下对激励经济学理论的重要贡献
对资产价格进行实证分析
对市场力量和监管的分析 对消费、贫困和福利的分析 对契约理论的贡献 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 将气候变化纳入长期宏观经济分析 将技术创新纳入长期宏观经济分析
以实验方法减轻全球贫困
通过博弈论分析增强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对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跨期权衡的分析
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础
对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点的分析 对经济管理尤其是公共管理方面的分析 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尤其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
对“存在搜寻摩擦的市场”的分析
对宏观经济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
稳定分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
获奖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姓名 拉格纳·弗里希
简·丁伯根 保罗·萨缪尔森 西蒙·库兹涅茨
约翰·希克斯 肯尼斯·阿罗 华西里·列昂惕夫 纲纳·缪达尔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 ·冯·哈耶克 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 佳林·库普曼斯 米尔顿·弗里德曼 贝蒂·俄林 詹姆斯·米德 赫伯特·西蒙 西奥多·舒尔茨 阿瑟·刘易斯爵士 劳伦斯·克莱因 詹姆斯·托宾 乔治·斯蒂格勒 杰拉德·德布鲁 理查德·斯通 弗兰克·莫迪利安尼 小詹姆斯·布坎南 罗伯特·索若 莫里斯·阿莱斯 特里夫·哈维莫 哈里·马科维茨 默顿·米勒 威廉·夏普 罗纳德·科斯 加里·贝克尔 罗伯特·福格尔 道格拉斯·诺斯 约翰·海萨尼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获奖原因(1969-2008)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获奖原因(1969-2008)

历年诺贝尔奖得主及获奖原因[2008]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表彰他对“贸易模式与经济地理学分析”方面所作的贡献[2007] 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Leonid Hurwicz, Eric S. Maskin, Roger B. Myerson)表彰他们在创建和完善“机制设计理论”方面所做的贡献。

[2006]埃德蒙得·费尔普斯(Edmund S. Phelps)表彰他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跨期权衡分析”所做的贡献。

[2005] 罗伯特·奥曼、托马斯·谢林(Robert J. Aumann, Thomas C. Schelling) 表彰他们“通过博弈分析增进了人们对于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2004] 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他们对动态宏观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和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

[2003] 格兰杰(Granger)和恩格尔(R.Engel)他们分别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数列,从而给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2002]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弗隆·史密斯(Vernon L. Smith) 将来自心理学的洞见整合到了经济科学之中,尤其是关于在不确定性下人们的判断和决策制定行为;建立了实验室实验作为实证经济分析的工具,尤其是研究可选市场机制方面。

[2001]乔治·阿克洛夫(G.Akerlof)、迈克尔·斯彭思(M.Spence)和约瑟夫·斯蒂格利兹(J.Stigliz)奖励他们对“非对称信息市场”分析所做的贡献。

[2000]詹姆斯•赫克曼( JAMES J. HECKMAN)丹尼尔•麦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1969—2015)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由来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全称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Nobel economics prize),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1969年(瑞典银行的300周年庆典)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扬-廷贝亨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将于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12日13时(北京时间12日19时)举行。

经济学奖并非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但在评选步骤、授奖仪式方面,与诺贝尔奖相似。

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一次,遵循对人类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原则给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颁发给单个人,也可以最多由三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获奖者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新的经济分析方法等领域所作的贡献。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奖金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届获奖者名单从1969年至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颁发了47次,获奖者人数达76人,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

1969年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挪威人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荷兰人主要贡献: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

前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后者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1970年保罗·安·萨默尔森(PAUL A SAMUELSON )美国人主要贡献: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名单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名单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名单(值得敬仰,值得珍藏)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是为了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先生而颁发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授予那些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大价值贡献的人。

经济学奖的评选标准与其他诺贝尔奖的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举行颁奖仪式,奖品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09年约为140万美元)。

以下即为历年获奖情况:#1969年(第六十九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拉格纳·福李希(挪威)、简·丁伯根(荷兰)#1970年(第七十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保罗·萨缪尔森(美国)#1971年(第七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西蒙·库兹涅茨(美籍俄国人)#1972年(第七十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约翰·希克斯(英国)、肯尼斯·阿罗(美国)#1973年(第七十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华西里列昂惕夫(美籍俄国人)#1974年(第七十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奥地利)、刚纳·缪达尔(瑞典)#1975年(第七十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前苏联)、加林·库普曼斯(美国)#1976年(第七十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弥尔顿·弗里德曼(美国)#1977年(第七十七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哥特哈德·俄林(瑞典)、詹姆斯·米德(英国)#1978年(第七十八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赫伯特·西蒙(美国)#1979年(第七十九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威廉·刘易斯(美籍英国人)、西奥多·舒尔茨(美国)#1980年(第八十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劳伦斯·克莱因(美国)#1981年(第八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詹姆斯·托宾(美国)#1982年(第八十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乔治·斯蒂格勒(美国)#1983年(第八十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罗拉尔·得布鲁(美国)#1984年(第八十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理查德·斯通(英国)#1985年(第八十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弗兰克·莫迪利安尼(意大利)#1986年(第八十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詹姆斯·布坎南(美国)#1987年(第八十七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罗伯特·索罗(美国)获奖者:莫里斯·阿莱斯(法国)#1989年(第八十九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特里夫·哈维莫(挪威)#1990年(第九十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莫顿·米勒(美国)、哈利·马克维茨(美国)、威廉·夏普(美国)#1991年(第九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罗纳德·科斯(英国)#1992年(第九十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盖瑞·贝克(美国)#1993年(第九十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道格拉斯·诺斯(美国)、罗伯特·福格尔(美国)#1994年(第九十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约翰·纳什(美国)、约翰·海萨尼(美国)、莱英哈德·泽尔腾(德国)#1995年(第九十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小罗伯特·卢卡斯(美国)#1996年(第九十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詹姆斯·莫里斯(英国)、威廉·维克瑞(美国)#1997年(第九十七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罗伯特·莫顿(美国)、麦伦·斯科尔斯(美国)#1998年(第九十八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阿玛蒂亚·森(印度)#1999年(第九十九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罗伯特·蒙代尔(加拿大)#2000年(第一百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詹姆斯·赫克曼(美国)、丹尼尔·麦克法登(美国)#2001年(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乔治·阿科洛夫(美国)、迈克尔·斯宾塞(美国)、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2002年(第一百零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丹尼尔·卡纳曼(美国)、复农·史密斯(美国)#2003年(第一百零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克莱夫·格兰杰(英国)、罗伯特·恩格尔(美国)#2004年(第一百零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芬恩·基德兰德(挪威)、爱德华·普雷斯科特(美国)#2005年(第一百零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托马斯·谢林(美国)、罗伯特·奥曼(以色列)#2006年(第一百零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埃德蒙·菲尔普斯(美国)#2007年(第一百零七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莱昂尼德·赫维奇(美籍俄国人)、埃里克·马斯金(美国)、罗杰·迈尔森(美国)#2008年(第一百零八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保罗·克鲁格曼(美国)获奖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奥利弗·威廉姆森(美国)。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诺贝尔奖项中的一项,是为了纪念斯维尔德·瓦斯特里克·诺贝尔(Alfred Nobel)的事业和贡献而设立的。

自1969年起,诺贝尔经济学奖开始颁发,每年皆有一至三位得奖者。

本文将回顾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和他们的贡献。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首位获得者是荷兰经济学家约翰内斯·托赫特。

他因为他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获得了这一殊荣。

托赫特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相互关系,对于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继1969年之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中涵盖了许多不同领域的经济学家,他们的贡献推动了经济学的研究和实践。

在1970年,保罗·萨缪尔森获得了该奖项。

他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其著作《经济学》被广泛用作大学经济学教材。

他的研究对于理解宏观经济现象以及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

另一位获奖者罗纳德·科斯则是在1991年获得奖项的。

科斯因为他对公司治理和合同理论的研究而被授予这一殊荣。

科斯的贡献在于揭示了公司内外部分权和治理结构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提出了“科斯定理”。

经济学奖项的获得者还包括许多其他领域的经济学家,例如,博弈论、市场设计、信息经济学等。

其中之一就是约翰·纳什,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纳什是博弈论的开创者之一,他研究了非合作博弈的理论,对于理解策略决策和竞争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们也不能忽略两位女性获得者的贡献。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2009年获得了这一奖项,她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奥斯特罗姆的研究关注于组织与市场、合作与契约之间的关系,她对于理解经济制度的演化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最近的一位女性得主是埃斯特·迪弗洛,在2019年获得奖项。

迪弗洛是发展经济学领域的杰出学者,她的研究涉及贫困陷阱、教育投资以及性别不平等等问题。

她的贡献对于制定和实施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诺贝尔经济学大师们的著作

诺贝尔经济学大师们的著作

诺贝尔经济学大师们的著作时间:2010年09月07日作者:经济系点击:119次第一届获奖者:1969年12月10日第六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荷兰经济学家丁柏根因创立计量经济学,运用动态模型分析经济活动而共同获得首次设立颁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简·丁伯根——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著作:《美国商业循环,1919-1932》《英国的商业循环,1870-1932》《经济政策中的集中和分散》《经济政策:原理和设计》《文选》第二届获奖者:1970年12月10日第七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经济学家塞缪尔森因对经济理论的科学分析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保罗·A·萨缪尔森——最后一个经济学通才著作:《经济分析基础》《经济学》《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4卷)第三届获奖者: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因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的开创性研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库兹涅茨——GNP之父著作:《美国零售和批发贸易的周期波动》《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工业和贸易的季节性波动》《商品流量与资本形成》《国民收入及其构成》《1869年以来的国民总收入》《经济的变化》《关于经济增长的六篇演讲》《美国经济中的资本》《现代经济增长》《各国的经济增长》《人口、资本和增长》《增长、人口和收入分配》第四届获奖者: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经济学家希克斯、阿罗因一般经济平衡理论和福利理论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约翰·希克斯——一般均衡理论模式的创建者著作:《工资理论》《价值与资本》《需求理论的修正》《经济史理论》《动态经济学方法》肯尼斯·阿罗——帕累托最优&不可能性定理著作:《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存货与生产的数学理论研究》《公共投资、报酬率与最优财政政策》《组织的限制》《肯尼斯·阿罗论文集》(六卷本)第五届获奖者: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成就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成就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成就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以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所作的贡献。

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里奥尼德•赫维克兹(Leonid Hurwicz)、埃克里•S•马斯金(Eric S. Maskin),和罗杰•B•梅尔森(Roger B. Myerson)三位美国学者。

由赫维克兹开创并由马斯金、罗杰-B-梅尔森进一步发展的机制设计理论极大地加深我们对优化分配机制属性、个人动机的解释、私人信息的理解。

这种理论使我们能区分市场运作良好的市场和运作不良好的市场。

它帮助经济学家确定有效的贸易机制、规则体系和投票程序。

机制设计理论今天已在经济学的许多领域、政治学的一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

费尔普斯的研究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增进了人们对经济政策长期和短期影响关系的理解2005年以色列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斯切林,因“通过博弈论分析加强了我们对冲突和合作的理解”所作出的贡献而获奖。

2004年出生在挪威的经济学家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

这两位经济学家因对动态宏观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获奖。

他们的研究工作解释了经济政策和技术的变化是如何驱动商业循环的。

200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

他们发明了“处理许多经济时间序列两个关键特性的统计方法:时间变化的变更率和非平稳性。

”200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赫内曼(拥有美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由来及历届获奖名单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 年其成立三百周年纪念之际增设的,全称应为“瑞典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

瑞典银行每年提供与当年诺贝尔奖金相同金额的奖金,交由诺贝尔基金会统一使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评选颁发,其获奖候选人的推荐、奖金的评判和授奖仪式等规则,基本与其他诺贝尔奖一致。

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 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

1969-2006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简表
作者:高小勇汪丁丁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