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认识人体的免疫球蛋白

47认识人体的免疫球蛋白
47认识人体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具有抗体活性的血清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又称为抗体。是由机体的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分裂而成的一组特殊球蛋白。在人体至少有五种免疫球蛋白,即IgG、IgA、IgM、IgD、IgE。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作用。

免疫球蛋白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生物体血液、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是检查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IgD和IgE含量很低,常规所测定的Ig主要为lgG、lgA、IgM三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异常,主要可分为三类:

1.几种不同的Ig水平增加:主要见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淋巴瘤等。自身免疫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lgG、lgA、IgM升高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IgG、IgM升高多见。

2.单一的Ig水平增加:又称为“M”蛋白病,主要见于:

多发性骨髓瘤(MM),表现为仅有某一种Ig异常增高,而其他种明显降低或维持正常。其中以IgG型MM最常见,

血清中lgG含量可高达70g/L,IgA型次之,IgD型较少见,IgE 型最为罕见。

巨球蛋白血症,是产生IgM的浆细胞恶性增生,血清中IgM可高达20g/L以上。

3.一种或多种Ig水平减少: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前者属于遗传性,如瑞士丙种球蛋白缺乏症,选择性IgA、IgM缺乏症等。继发性缺损见于网状淋巴系统的恶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烫伤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线照射所致。lgD升高主要见于lgD型MM。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患者IgD升高。妊娠末期、吸烟者中IgD也可出现生理性升高。IgE升高常见于超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外源性哮喘、枯草热、慢性荨麻疹,以及寄生虫感染、急慢性肝炎、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曲菌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IgE型MM等。

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是IgG ,它占总的免疫球蛋白的70-75%。IgG是初级免疫应答中最持久、最重要的抗体,它仅以单体形式存在。大多是抗菌性、抗毒性和抗病毒抗体属于IgG,它在抗感染中起到主力军作用,它能够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作用),中和细菌毒素的毒性(中和毒素)和病毒抗原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中和病毒)。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在自然被动免

疫中起重要作用。此外,IgG 还具有调理吞噬和结合SPA等作用。

IgA 分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可介导调理吞噬ADCC 作用;分泌型IgA(SIgA)是机体粘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覆盖在鼻、咽、气管、肠和膀胱粘膜的表面,它能抑制微生物在呼吸道上皮附着,减缓病毒繁殖,是粘膜重要屏障,对某些病毒、细菌和—般抗原具有抗体活性,是防止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外来抗原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局部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后,无需中央免疫系统的参与,自身就可进行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抗体,即SIgA。已有研究证明,呼吸道分泌液中SigA 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两者呈正相关。

IgM 是抗原刺激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Ig 的,IgM 不是细胞,但可结合补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由于IgM 有较高的结合价,所以是高效能的抗生物抗体,其杀菌、溶菌、促吞噬和凝集作用比IgG 高500- 1000 倍,IgM 在机体的早期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注射免疫球蛋白不是万能的:

1、丙种球蛋白注入人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被动给予的,不是自身主动产生的,一般2周就被排泄,之后体内丙种球蛋白的含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要长期保持体内所含丙种球蛋白的高水平,就必须每隔2周注射1次。

2、应用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适应症,因为该药随所含抗体量的不同而预防效果各异。普通的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等,想用丙种球蛋白来预防各种疾病是不可能的。

3、如果反复注射丙种球蛋白,因其本身可作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一种对抗丙种球蛋白的抗体,即抗抗体,一旦再注射丙种球蛋白,就会被抗抗中和,不能发挥其抗病作用。

4、人体自身能够合成丙种球蛋白,如经常使用外来药品,就会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

5、由于丙种球蛋白是血液制品,万一在来源上把关不严,反而造成血源污染,使健康人体传染上疾病,况且对人体来说,外来的丙种球蛋白毕竟是“异物”,个别人注射后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把丙种球蛋白作为强化剂、补药来使用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想通过反复注射该药来长期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也是不可能的。

气功、太极拳、健身操等运动均可使抗体水平提高,但是长时间的或高强度的运动对于身体免疫力反而有着不利的影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导致免疫抑制反应,增加急性传染病的易感源,降低机体抗感染的免疫机能。

普遍认为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功能,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会降低运动员的免疫功能,而免疫功能的下降恰恰是一次次过

渡训练未能充分恢复造成免疫抑制累积的结果,因此进行体育锻炼时不能掉入“运动越多越大越好”的误区,需掌握自身体育锻炼的最佳范围,以达到真正强身健体的目的。

免疫球蛋白来源:

人体每天在与外界的细菌病毒的抗争中都是消耗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那么人体的免疫球蛋白从何而来呢?

1.母体遗传

从胎儿期到出生后六个月,这一时期免疫球蛋白的来源主要依赖于母体。科学研究证明,IgG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的免疫球蛋白,也是在人体中起核心作用的球蛋白。孩子出生后,依靠妈妈的胎盘传递的免疫因子和母亲在哺乳期通过乳汁使婴儿得到最初的抗病能力。据研究发现,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每100克含0.6克免疫球蛋白,民间所说的“吃奶的孩子少生病”就是这个道理。一般8个月内婴儿对疾病相对具有免疫力。

2.体内免疫器官合成

人体所需免疫球蛋白大部分都依赖于免疫器官的合成。儿童期(六个月到六岁)由于免疫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善,因而合成免疫球蛋白的数量少,不能满足对付外界细菌病毒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到15岁左右,基本上即

可达到成人的水平,到22岁时免疫器官的功能最为旺盛,合成免疫球蛋白的能力也最强,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器官以开始萎缩,到了55岁以后,有些免疫器官甚至完全退化,合成免疫球蛋白数量减少,机体缺乏免疫球蛋白的现象又会急剧加深。

3.体外补充

体外适当补充免疫球蛋白,对于处于免疫断层期的儿童和处于免疫器官衰退的老年人而言,是一种极佳的预防保健品。

化验值:

IgG:免疫比浊法、单向免疫扩散法:

脐带:7.6~17g/L (760~1700mg/dl) 新生儿:7~14.8g/L (700~1480mg/dl) 0.5~6个月:3~10g/L (300~1000mg/dl) 6个月~2岁:5~12g/L (500~1200mg/dl) 2~6岁:5~13g/L (500~1300mg/dl) 6~12岁:7~16.5g/L (700~1650mg/dl) 12~16岁:7~15.5g/L (700~1550mg/dl) 成人:6~16g/L (600~1600mg/dl ) 增高:慢性肝病,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疾病,IgG骨髓瘤,无症状性单克隆IgG病等。

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选择性IgG缺乏症,蛋白丢失性肠病,肾病综合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IgA:

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扩散法(RID法):

脐带:0~50mg/L (0~5mg/dl) 新生儿:0~22mg/L (0~2.2mg/dl) 0.5-6个月:30~820mg/L (3~82mg/dl) 6个月-2岁:140~1080mg/L (14~108mg/dl) 2-6岁:230~1900mg/L (23~190mg/dl) 6-12岁:290~2700mg/L (29~270mg/dl) 12-16岁:810~2320mg/L (81~232mg/dl) 成人:760~3900mg/L (76~390mg/dl)

增高:IgA型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结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白塞氏(Behcet)综合征、门静脉性肝硬化、某些感染性疾病、湿疹、血小板减少症、Wiskott-Aldrich综合征(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慢支缓解期等。分泌型IgA介于500~2500mg/L则病情重,病程长者<500mg/L。脐带血IgA升高:风疹、单纯疱疹、弓形体病、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革兰氏阴性杆菌宫内感染等。

降低: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80%)、非IgA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原发性无病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蛋白血症、继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放射线照射、使用免疫抑制剂)、反复呼吸道感染、输血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遗传性胸腺发育不全、丙种球蛋白异常血症Ⅲ型、丙种球蛋白异常血症Ⅰ型(IgG、IgA减低、IgM增加)、丙种球蛋白异常血症Ⅱ型(无IgA、IgM,IgG正常)等。

IgM:

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扩散法(RID法):

脐带:40~240mg/L (4~24mg/dl) 新生儿:50~300mg/L (5~30mg/dl) 0.5~6个月:150~1090mg/L (15~109mg/dl) 6个月~2岁:430~2390mg/L (43~239mg/dl) 2~6岁:500~1990mg/L (50~199mg/dl) 6~12岁:500~2600mg/L (50~

260mg/dl) 12~16岁:450~2400mg/L (45~240mg/dl) 成人:400~3450mg/L (40~345mg/dl) 注:正常值因标准品制备而变化。

增高: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急、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梅毒、黑热病、锥虫病、伤寒、弓形体病、乙型脑炎、单核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等。脐带血IgM升高: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弓形体等宫内感染等。

降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非IgA和IgG型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蛋白丧失性胃肠病等。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免疫球蛋白可以分为IgG、IgA、IgM、IgD、IgE五类。 免疫球蛋白分类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IgG,IgA和IgM还有亚类。 IgG,IgD,IgE均为单体,分泌液中IgA(SIgA)是双体,IgM是五聚体。 免疫球蛋白结构 Ig 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四肽链组成的,即由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L 链)和二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H 链)组成的。L链与H链是由二硫键连接形成一个四肽链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现已知5 种免疫球蛋白中IgG、IgA和IgD的H链各有一个可变区(VH)和三个恒定区(CH1、CH2 和CH3)共四个功能区。IgM和IgE 的H链各有一个可变区(VH)和四个恒定区(CHl、CH2、CH3 和CH4)共五个功能区。VL和VH 是与抗原结合的部位,单体由一对L链和一对H链组成的基本结构,只有2 个与抗原结合的位点,如IgG、IgD、IgE、血清型IgA;双体由J链连接的两个单体,有4 个与抗原结合的位点,如分泌型IgA(SIgA),所以SigA结合抗原的亲合力要比血清型IgA高。五聚体由J 链和二硫键连接五个单体,如IgM。五聚体IgM 理论上应为10 个与抗原结合的位点,但实际上由于立体构型的空间位阻,—般只有5 个结合点可结合。 H和L链上都有可变区,同类重链和同型轻链的近N端约110个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很大,其他部分的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据此可将轻链和重链区分为可变区(V)和恒定区(C)。VH和VI。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变化,称为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分别为CDRl、CDR2和CDR3。CDR以外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骨架区(FR)。VH和VI。各有113和10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4个FR(分别为FRl、FR2、FR3和FR4)和3个CDRs。VH和VI-中的各氨基酸可编号,一些保守的氨基酸都有其固定的编号位置,将不同序列和已编号的序列进行对比以后,在某个位置上多出来氨基酸编号为A、B、C等,如27A、27B、27C、106A等。VH和VL 的3个CDR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识别及结合抗原,并决定抗体识别的特异性。 免疫球蛋白轻、重链可变区氨基酸顺序的编号 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CH和CL,不同型别(x或入)CI。的长度基本一致.但不同类别IgCH的长度不一,有的包括CHl~CH3,有的为CHl~CH4。同一种属生物体内针对不同抗原的同一类别Ig的C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比较恒定,其抗原性是相同的,但V区各有不同。C区与抗体的效应功能相关,可激活补体,介导穿过胎盘和黏膜屏障,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从而介导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I型超敏反应。 在Ig分子伸出的两臂和主干之间(CHl与CH2之间)还有个可弯曲的区域,称为铰链区。该区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能改变两个结合抗原的Y形臂之间的距离,两臂之间的角度可自0到90变化,这样有利于两臂同时

人体八大系统大全

人体的构成水平: 一、原子水平:目前已知的元素有一百三十余种,其中人体内含有的元素 有六十多种,主要为氧、氢、碳、氮、钙及磷等,其中氧含量约为65%,碳约为18%,氢约为10%,氮约为3%,钙约为2%,磷约为1%。氧、氢、碳、氮就占人体总重量的96%。其它元素虽然在人体内所占的比例很小,并不代表着它们不重要,如血红蛋白是体内氧的携带者,而铁则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分子水平:人体是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及矿物质的等组 成的。以一名体重为60kg男性为例,其体内的水量约为40kg,占体重的60%多;脂类约为9kg,占体重的14%,其中估计有1kg为生命活动所必需,其余为能量储备,可以根据人体的活动状况而改变;蛋白质约为11kg,占体重的17%,大部分蛋白质在身体内作为基本构成成分而存在,损失约超过2kg就会导致严重的生理功能失调。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主要是以糖原形式存在,可以用于用于消耗的储备不超过200g。 三、细胞水平:人体是由细胞、细胞外液及细胞外固体组成的。细胞是身 体行使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细胞存在的组织通常将其分为肌肉细胞、脂肪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类型。 四、组织水平:人体是由组织、器官及系统构成的,这样体重就等于脂肪 组织、骨骼肌、骨、血及其它的内脏器官等的总和。脂肪组织包括脂肪细胞、血管及支撑性结构成分,是储存脂肪的主要地方。骨骼肌有400多块,占体重比例因性别、年龄不同而有差异。成年男性约占40%,成年女性约占35%,四肢肌约占全身肌肉重量的80%,其中下肢约50%,上肢约30%。正常人的总血量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50kg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ml,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则储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储存在“人体血库”种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骨骼时人体的支架系统。有206块骨头,成年人骨骼的重量大约有 9kg。 呼吸系统的功能

47认识人体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具有抗体活性的血清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又称为抗体。是由机体的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分裂而成的一组特殊球蛋白。在人体至少有五种免疫球蛋白,即IgG、IgA、IgM、IgD、IgE。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作用。 免疫球蛋白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生物体血液、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是检查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IgD和IgE含量很低,常规所测定的Ig主要为lgG、lgA、IgM三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异常,主要可分为三类: 1.几种不同的Ig水平增加:主要见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淋巴瘤等。自身免疫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lgG、lgA、IgM升高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IgG、IgM升高多见。 2.单一的Ig水平增加:又称为“M”蛋白病,主要见于: 多发性骨髓瘤(MM),表现为仅有某一种Ig异常增高,而其他种明显降低或维持正常。其中以IgG型MM最常见,

血清中lgG含量可高达70g/L,IgA型次之,IgD型较少见,IgE 型最为罕见。 巨球蛋白血症,是产生IgM的浆细胞恶性增生,血清中IgM可高达20g/L以上。 3.一种或多种Ig水平减少: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前者属于遗传性,如瑞士丙种球蛋白缺乏症,选择性IgA、IgM缺乏症等。继发性缺损见于网状淋巴系统的恶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烫伤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线照射所致。lgD升高主要见于lgD型MM。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患者IgD升高。妊娠末期、吸烟者中IgD也可出现生理性升高。IgE升高常见于超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外源性哮喘、枯草热、慢性荨麻疹,以及寄生虫感染、急慢性肝炎、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曲菌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IgE型MM等。 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是IgG ,它占总的免疫球蛋白的70-75%。IgG是初级免疫应答中最持久、最重要的抗体,它仅以单体形式存在。大多是抗菌性、抗毒性和抗病毒抗体属于IgG,它在抗感染中起到主力军作用,它能够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作用),中和细菌毒素的毒性(中和毒素)和病毒抗原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中和病毒)。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在自然被动免

人体八大系统大全 (1)

人体系统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功能及组成 呼吸系统的功能是吸入新鲜空气,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得到氧并排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正常人体的新陈代谢。 呼吸系统为通气和换气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从鼻腔到气管。临床上常以喉环状软骨为界,将其分为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两部分。

(1)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 (2)下呼吸道:下呼吸道是指气管、总支气管、叶、段支气管及各级分支,直到肺泡。气管是气体的传导部分。 消化系统的功能 消化系统的功能 1.消化系统的构成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直肠。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腺,肠腺,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 2.消化系统的功能 人体在整个生命活动中,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作为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满足人体发育、生长、生殖、组织修补等一系列新陈代谢活动的需要。人体消化系统各器官协调合作,把从外界摄取的食物进行物理性、化学性的消化,吸收其营养物质,并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它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系统。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功能 体循环和肺循环 心脏分为四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左心室接受肺脏回来的饱含氧气和养料的血液,左心房收缩把血液送入左心室,左心室收缩再把血液送入主动脉,送往全身后回到右心房,这端循环历程叫体循环。 右心房把血液排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缩,把血液送人肺动脉,血液在肺脏排出二氧化碳,带上氧气,再经肺静脉回到心脏的左心房,这段循环历程叫肺循环。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系统的构成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由神经组织构成的全部装置,主要由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构成。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是由淋巴细胞(B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IgG,IgA和IgM还有亚类。IgG,IgD,IgE均为单体,分泌液中IgA(SIgA)是双体,IgM 是五聚体。其中IgG是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人血浆丙种球蛋白的70%,分子量约15万,含糖2~3%。尽管免疫球蛋白千变万化,但都有类似的结构。抗体分子是由两对长短不同的多肽链所组成,四条链通过链间二硫键构成Y型基本结构(H2L2)。IgG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其中分子量为2.5万(23kD)的肽链,称轻链(L链),分子量为5万的肽链(50~60kD),称重链(H链)。轻链与重链之间通过二硫键(—S—S—)相连接。 H和L链上都有可变区,同类重链和同型轻链的近N端约110个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很大,其他部分的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据此可将轻链和重链区分为可变区(V)和恒定区(C)。VH和VI。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变化,称为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分别为CDRl、CDR2和CDR3。CDR以外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骨架区(FR)。VH和VI。各有113和10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4个FR(分别为FRl、FR2、FR3和FR4)和3个CDRs。VH和VI-中的各氨基酸可编号,一些保守的氨基酸都有其固定的编号位置,将不同序列和已编号的序列进行对比以后,在某个位置上多出来氨基酸编号为A、B、C等,如27A、27B、27C、106A等。VH和VL的3个CDR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识别及结合抗原,并决定抗体识别的特异性。 免疫球蛋白轻、重链可变区氨基酸顺序的编号 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CH和CL,不同型别(x或入)CI。的长度基本一致.但不同类别IgCH的长度不一,有的包括CHl~CH3,有的为CHl~CH4。同一种属生物体内针对不同抗原的同一类别Ig的C 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比较恒定,其抗原性是相同的,但V区各有不同。C区与抗体的效应功能相关,可激活补体,介导穿过胎盘和黏膜屏障,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从而介导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I型超敏反应。 在Ig分子伸出的两臂和主干之间(CHl与CH2之间)还有个可弯曲的区域,称为铰链区。该区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能改变两个结合抗原的Y形臂之间的距离,两臂之间的角度可自0到90变化,这样有利于两臂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虽然IgD、IgG、IgA有绞链区,而IgM和IgE没有,但这并不说明它们完全不能弯曲,实际上还有相对的弯曲性。各类抗体的铰链区的长度及氨基酸的顺序也有不同;人IgD的可伸展的距离最大,IgG4和两种IgA的弯曲度则有限。 所有的抗体是Ig,但Ig并不都是抗体。Ig的两个重要特征是特异性和多样性。它们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另一方面,免疫球蛋白有时也有致病作用。临床上的过敏症状如花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青霉素导致全身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等都是由免疫球蛋白制剂能增强人体抗病毒的能力,可作药用。如注射人血清或人胎盘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可防治麻疹、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Ig是一个多藣有分子:(1)可结合抗原;(2)可作为抗原诱发抗体的产生;(3)可激发一系列如补体激活、吞吐噬调理、信号传导等次级反应。各种特异性Ig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例如,IgM是体液免疫应答首先产生的Ig。SIgA是机体黏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IgE是同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有关的Ig。IgD以膜结合形式存在于B细胞,在B细胞分化发育中起重调节有作用。 [编辑本段]注射免疫球蛋白不是万能的 首先,丙种球蛋白注入人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被动给予的,不是自身主动产生的,一般2周就被排泄,之后体内丙种球蛋白的含量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要长期保持体内所含丙种球蛋白的高水平,就必须每隔2周注射1次。 其次,应用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适应症,因为该药随所含抗体量的不同而预防效果各异。普通的丙种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麻疹、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等,想用丙种球蛋白来预防各种疾病是不可能的。

认识人体骨骼

认识人类的骨骼(9月30日) 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都要预先搭建一个钢筋水泥框架。 (出示图片) 师: 与钢筋水泥框架一样,人体内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二)了解人体支架——骨骼。 1、找找说说哪儿有骨骼?(学生讨论) 师: 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有: 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 2、结合图,了解人体骨骼数量和有关名称。 人体骨骼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各部位骨头有何作用 你认为人体的骨骼都有什么作用呢? 人能跑能跳靠什么?这说明骨骼有什么作用呢?(板书:

运动)骨骼最大的作用就是运动,说说我们的模特摆出的动作都有哪些骨头参与了运动? 人能站得住坐得稳靠什么?如果没有骨骼,我们又会怎样呢?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具有支撑作用;(板书: 支撑) 胸骨、肋骨、脊柱围成一个笼子,里面装着重要的心肺、肝脏等,骨骼具有什么作用?(板书: 保护)像它们这样保护内脏器官的人体骨头还有哪些?(颅骨保护着脑髓等一些器官;盆骨等保护和支持着大肠、小肠以及一些其他器官) 小结: 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等多种作用。 板书设计: 1、骨骼成人206块 构成: 头骨、躯干骨、(手臂、腿脚)四肢骨 作用: 运动支撑保护 《认识Word》教案 认识word 【教学目的】 1、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作用。 2、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窗口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重难点: 了解Word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出示两张不同的报纸)一张是纯文字的,一张是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的。先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地方,然后引导学生: 对于纯文字的文档,我们可以用记事本或写字板输入,但像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的文档,用记事本或写字板就输入不了,就需要功能更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Microsoft Word——文字处理软件。 二、新授 1、Word的打开与关闭 师: Word是Windows98下的一个字处理程序,是一种文字编辑和打印的工具软件,具有编辑功能强、实用、操作方便等特点。那么怎么来打开Word程序呢?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免疫球蛋白IgE

免疫球蛋白IgE 免疫球蛋白lgE(人体的一种抗体),存在于血中。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Ig,可以引起I型超敏反应 球蛋白偏高,与慢性肝病,机体免疫系统有关。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其中IgG是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人血浆丙种球蛋白的70%,分子量约15万,含糖2~3%。IgG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其中分子量为万的肽链,称轻链,分子量为5万的肽链,称重链。轻链与重链之间通过二硫键(—S —S—)相连接。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另一方面,免疫球蛋白有时也有致病作用。在慢性乙肝患者,长期白、球比例倒置,警惕有肝硬化迹象 免疫球蛋白Ig的医学定义是具有免疫功能或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其基本结构是: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由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重链根据恒定区中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分为5种:α,γ,δ,ε,μ。分别对应5种含相应重链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D,IgE,IgM。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又称为反应素,是血清中含量最少的一类免疫球蛋白,只占血清总量的%。IgE测定用国际单位IU或ng表示,1IU=,相当于WHO标准冻干血清制剂内所含的IgE量。 Ig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正常浓度是5×10的-5次方mg/ml。正常人群IgE水平受环境、种族、遗传、年龄、检测方法及取样标准等因素的影响,各家各医院的正常值相差甚远。它是一种亲细胞抗体,与具有吞噬作用的肥大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可以吞噬被细菌,病毒等有害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有很高的亲和力。因此可以介导Ⅰ型超敏反应,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过敏反应。此外,IgE 可能与抗寄生虫感染有关。 一般大于100-333IU/ml(ku/L)即大于250-800ng/ml(μg/L)即表现为增高,主要见于过敏性体质及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认识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认识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孩子们认识自己身体的外部器官,了解它们的重要性;知道它们的作用,进面产生保护它们的欲望。 教学准备: 课件、小人及卡片、学生每人一条红领巾。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真高兴认识你们大家,第一次见面老师想给大家表演个节目,我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师:看老师这有好多碎纸片,现在我请你闭上眼睛男女生交替数数,男生数1、女生数2,男生再数3,一直数下去我不喊停不许睁眼睛偷看哟! 生:闭眼数数。 师:停。看老师变出了什么你发现我这个魔术的秘密了吗这个小人是怎么由碎纸片变出来的 生:猜想魔术的秘密。 师:对了,这些碎纸片都是我们人体的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的身体。今天老师就想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身体------(出示课题)。 二、认识身体各个部位 师:大家来看这就是我们的身体,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一样,身体的各个部位也都有自己的名字,你认识它们吗能来给我们指一指吗 生:到前面指认器官说名字、贴名签。 三、熟悉身体各个部位 师:同学们这么聪明都说对了,这些就是我们人体外部的一些器官。同学们都答对了,老师得奖励大家一下,我给大家唱首歌怎么样那你可得听仔细了,听听老师的歌词里都提到了哪些人体的部位(师唱《假如幸福的话》) 生:听唱。说一说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人体部位。 师:你听得真仔细。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跳起来,老师唱歌词,你根据歌词里面提到的身体部位做动作,听懂了吗看谁跳得美。 生:跳舞。 师:同学们跳得太美了,下面老师再和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吧,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相反的动作。生:做游戏:相反的动作。 三、体验身体各部位的作用

人体中的抗体

人体中的抗体 抗体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指具有抗体(Ab)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一般是由两条相同的轻链和两条相同的重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肽链结构,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 IgG在人体内有4种亚型,在人体中以浓度高低分为IgG1、IgG2、IgG3、IgG4,在小鼠中则是IgG1、IgG2a、IgG2b、IgG3。而IgA则有IgA1和IgA2两种亚型。 不同种类的IgG亚型之间,他们的二硫键数量和位置各不相同。二硫键一般分布在铰链和上部CH2结构域中参与与IgG-Fc受体(FcγR)和血清补体Clq 的结合。继而由FcγR与下游的白蛋白结合起始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

4种不同的结构为IgG亚型带来了不同的FcγR受体结合能力,受体结合能力越强,引起的免疫反应程度也就越强。上图中我们能够看到IgG3的铰链区明显与众不同,可是它与FcγR受体之间的结合能力却是最弱的。 除了IgG的四种亚型,还有IgA的两种亚型:IgA1和IgA2。IgA可以存在于血清中也可以作为一种分泌蛋白分泌到黏膜及部分体液中。其中IgA1 在血清中含量较高,在大多数淋巴细胞中占优势;而IgA2则在分泌型淋巴细胞中占比较高,如肠淋巴组织;IgA2的重链与轻链并不通过二硫键链接而是通过非共价键链接。在分泌物的成分各有不同,在有些分泌物中IgA1较多,有些则IgA2占优势。 在血清中,IgA以单体状态存在,如下图A、B。除单体外,IgA还可以二聚体(如下图C、D)甚至四聚体的形式存在。二聚体形式下,2个单体一条重链的C端各伸出一段18氨基酸的尾巴(tailpiece)通过二硫键形成J链(图2C 中黄色部分),有时一段分泌成分(短肽)也参与其中,固定二聚体结构(图2D中深蓝色部分)。

口服免疫球蛋白

口服免疫球蛋白 不同的药物在治疗上,都是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对药物选择之前,需要对药物进行很好的认识,这样使用的时候才会知道该如何进行,那口服免疫球蛋白是什么呢,对它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在对它选择之前,也是需要对它的各方面进行很好认识,使得可以放心的选择它。 很多人对口服免疫球蛋白在选择的时候,都是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这就需要对免疫球蛋白进行很好了解,这样在对它选择的时候,也是可以放心,使得不会损害到人体健康。 ★口服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是什么,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写Ig。为具有作为抗体分子结构的蛋白质之总称。抗体可根据其与抗原的特异结合性给下定义,而免疫球蛋白即使未知抗体活性,也可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质与既知的抗体基本相同的事实给予定义。其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

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其中IgG是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人血浆丙种球蛋白的70%,分子量约15万,含糖2~3%。IgG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 其中分子量为2.5万的肽链,称轻链,分子量为5万的肽链,称重链。轻链与重链之间通过二硫键(—S—S—)相连接。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另一方面,免疫球蛋白有时也有致病作用。临床上的过敏症状如花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青霉素导致全身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等都是由免疫球蛋白制剂能增强人体抗病毒的能力,可作药用。如注射人血清或人胎盘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可防治麻疹、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 通过以上介绍,对口服免疫球蛋白也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在对它选择的时候,都是需要适当进行,这样对自身健康才不会有任何的损害,对它在选择的时候,如果遇见不懂的地方,也是可

人体八大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有哪些

说明人体八大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有哪些 人体共有8个系统,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口腔、食管、胃、肝脏、胰腺、大肠、小肠、直肠、肛门 呼吸系统:鼻、喉、气管、肺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 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 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生殖系统:女{输卵管、膀胱、尿道、外阴、卵巢、子宫、阴道} 男{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睾丸、精囊、前列腺} 神经系统:大脑、脊髓 内分泌系统: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胰岛)、卵巢、睾丸 消化系统主要靠食道和胃部 神经系统主要靠很多个神经元和脑部 呼吸系统主要靠气管和肺部 循环系统主要靠血管和心脏 运动系统主要靠骨骼和脑部 内分泌系统主要靠一些腺 泌尿系统主要靠肾和输尿管和膀胱及尿道 生殖系统主要靠生殖器和一些与生殖密切相关的器官 而免疫系统没有主要的执行器官 免疫系统各组分广布全身错综复杂需要所有系统的协同工作才能够正常运作8大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免疫系统(俗话说的好身体好免疫力才强) 而免疫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8大系统(很显然免疫力差对人体的发育和成长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按照传统的分类来说,人体共八大系统,这样说来,皮肤不属于任何系统,比如,皮肤中的神经属于神经系统,皮肤中汗腺属于内分泌系统…… 但是按照现代解剖学来看,有专门的“皮肤系统” 具体如下 传统: 消化系统: 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管]、肝、胆、胰等组成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生殖系统:男的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及附属腺体以及阴囊阴茎组成

人类IgG亚型检测试剂盒和抗体Sanquin免疫球蛋白GIgG是人体

人类IgG亚型检测试剂盒和抗体(Sanquin)免疫球蛋白G(IgG)是人体体液免疫反应的主要效应分子,占健康个体血浆免疫球蛋白总量的 75%. 人体的IgG免疫球蛋白被分为四种亚型, 分别为IgG1, IgG2, IgG3, 和IgG4. 四种亚型蛋白在血清 的相对浓度为 : IgG1 > IgG2 > IgG3=IgG4. IgG 亚型的缺陷或比例失调是免疫反应的一个指征. 某些疾病引起升高, 则有些疾病引起降低. 大部分仅表现为一种亚型的改变, 临床上不引起明显表现, 血清总IgG 表现也为正常. 因此测定IgG亚型极为重要. 此测定可作为协助临床诊断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您是否在寻找最佳的IgG亚型测定工具 ? Sanquin 将是您最理想最佳的伙伴 . Sanquin(荷兰)提供多种人IgG亚型测定工具,是对人免疫能力测定的极其有用的诊断标记, 由于Sanquin 多年提供世界级高质量临床诊断实验室试剂,长期研究和生产免疫制剂的开发,使Sanquin提供的IgG亚型测定制剂具有目前世界最高的质量,具有亚型测定专家之称. 其生产的 IgG 待用于各种不同用途,产品经济有效,实验可靠。其高质量产品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和畅销. 所有IgG亚型测定试剂盒具有CE-marked,欧洲许可证,可用于临床诊断目的。 PeliClass 散射比浊法测定CE IVD 试剂与试剂盒用于血清定量散射比浊法测 PeliRIDe 免疫扩散沉淀技术CE IVD 试剂与试剂盒用于血清放射免疫扩散和沉淀技术

PeliClass 酶标 (ELISA)CE IVD 试剂盒用于血清‘三明治‘类型的酶标免疫测定 PeliClass 直接抗球蛋白实验 (DAT) CE IVD 抗血清测定人 IgG亚型在一种抗球蛋白实验中 Sanquin IgG 亚型定量鉴定Free of charge

说明文《抗体药物精准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小宇宙”》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9题。 (一)抗体药物:精准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小宇宙” 张晔 ①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抗体药物因为独特的靶向性而被率先研究开发,中和抗体通过与新冠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来保护细胞免受侵害。 ②对抗体的研究始于19世纪80年代后期,学者们在研究病原菌的过程中,发现在感染者的血清中有“杀菌素”,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抗体。科学家根据抗体来源的特性,把能刺激宿主产生抗体的物质命名为抗原。后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抗体是一种由β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由浆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具有特殊氨基酸序列的,能够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分子。 ③1975年,英法两国科学家将鼠源的β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这种从一株单一细胞系产生的抗体就叫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第一代单克隆抗体就此诞生。这种抗体特异性高,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性质均一,易于大量生产。单克隆抗体药物能干预疾病发生和进程,也能激活人体的“小宇宙'对抗疾病,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④“日前,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源抗体制备技术,使得抗体药物可以较好地应用于人体。”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周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人体内有T细胞和β细胞这两大类免疫细胞,其中能产生抗体的是β细胞。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们如果能从康复病人的β细胞中寻找抗体,就可以有效对抗病毒。”“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使得我们也可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富集重链和轻链的V(D)J序列的β细胞,从而找出潜在的病毒反应抗体。”信达生物转化医学副总裁徐伟告诉记者,有了这一技术,寻找抗体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⑤当有效的抗体被筛选出来后,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就可施找到我们想要的抗体药物。 ⑥单抗药物机理清晰,对靶点的选择性高,特异性强。好的单抗药物可以高效率击中靶点,减少副作用。近年来,抗体药物已多次应用于“阻断”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等侵入,主要思路就是支持免疫系统的工作,或者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阻止病毒入侵。 ⑦“日前最关键的工作还是寻找特异性强的中和抗体。”徐伟认为,虽然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宣称找到了一些新冠病毒抗体,但是还必须通过临床检测才能验证其是否可准确识别新冠病毒。 ⑧其次,就是验证抗体的中和能力。“新冠病毒感染的原理是通过病毒颗粒表面的S蛋白与人体ACE2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被转录酶复制,重新组装成大量新的病毒,又去继续感染其 他细胞。中和抗体需要能够结合S蛋白,阻断和受体的结合。”徐伟说,但是有的抗体可以识别新冠病毒,也能连接病毒,却不能有效中和,这样的抗体不具备药用价值。 ⑨寻找到特异性中和抗体并完成一系列体内体外检测和安全性实验后,拿到该抗体的特有氨基酸序列就可以开始构建稳定细胞株。制药企业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其实这就是一个细胞工厂,让细胞去生产大量抗体,满足了临床上对于抗体药物‘公斤级’产能的需求。”徐伟介绍说,生物制药企业必须具备稳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保持体系,否则生产出来的抗体药物活性和稳定性都得不到保证。 (选自中国科技网,有删减) 9.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抗体就是血清中的杀菌素,抗原就是刺激宿主产生抗体的物质。 B.能产生抗体的是人体免疫细胞中的T细胞和β细胞。 C.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性质均一的抗体叫作单抗。

认识身体部位

认识《身体部位》 小班教案《身体部位》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眼、耳、嘴、鼻、眉,手,胳膊,腿,膝盖,脚丫等的用途,幼儿通过自得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 睛、耳朵、鼻子、眉,手,胳膊,腿,膝盖,脚丫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肩这些部位,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身体部位》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得尝试活动,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躲、鼻子眉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眉、手、胳膊、腿、膝盖、脚丫的用途。 3、教育幼儿要保护眼、耳、嘴、鼻、眉、手、胳膊、腿、膝盖、脚丫这些部位。 4、引发幼儿学习身体部位的兴趣。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眼、耳、嘴、鼻、眉、手、胳膊、腿、膝盖、脚丫的名称数量及位置。教师:昨天,有位小朋友到照相馆照了- -张相 ,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 (出示头像)瞧,大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 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1、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嘴、鼻、眉、手、胳膊、腿、膝盖、脚丫的名称及数量。 2、告诉幼儿眼、耳、嘴、鼻、眉、手、胳膊、腿、膝盖、脚丫在头上的位置。并念儿歌 鼻子鼻子本领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二、找一找 1、教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来。在教会孩子认识身体部位后,老师说五官名称,由幼儿园小朋友开始找到相关部位,并根据小朋友们的熟悉程度,逐步增加寻找速度。 2、用手指-指,还可以在自己的好朋友脸上找-找。 三、让幼儿知道眼、耳、嘴、鼻、眉、手、胳膊、腿、膝盖、脚丫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教师喷香水,让幼儿闻- -闻,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嘴巴是用来说话和吃东西的,耳跺是用来 听声音的,眉毛具有美容和表情作用,能丰富人的面部表情,双眉的舒展、收拢、扬起、下垂可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内心 2、幼儿尝试告诉别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部位,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 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耳、嘴、鼻、眉、手、胳膊、腿、膝盖、脚丫。 3、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自己。 (1)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不能用手勾鼻子. (4)在日常生活中,不把小豆子放入耳朵、鼻子里;不玩尖锐(刀子,剪子。。。)的东西,以免刺伤眼睛。 四、竞赛游戏:指身体部位,即教师提问:子在那里? (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耳、嘴、鼻、眉、手、胳膊、腿、膝盖、脚丫。)孩子边说边指出来。

免疫球蛋白的总结概论

免疫球蛋白的总结概论 人体的内部就像一个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人类进化的同时不断在探索和认知自己的身体,在人类生物科技水平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了很多人体生命的奥秘。其中,人体中具有免疫特性功能的免疫球蛋白就是科学家们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诸多研究成果已应用到人们的健康、生命和生活当中。 1.免疫球蛋白概述 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的动物蛋白,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它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存在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中免疫活性分子中的一类,因结构不同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由动物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经抗原诱导转化为抗体,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功能,保护人体生命健康,从而避免人体感染病毒和生病。 2.免疫球蛋白在人体中的作用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中所有抗体的统称,即人体所有抗体的化学基础都是免疫球蛋白,不过,免疫球蛋白并不是都具有抗体活性。所以,免疫球蛋白在人体发挥作用的主要是IgG、IgA、IgM、IgD和IgE,每一种都有自身独特的作用和机制。 (1)IgG的作用 Ig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浆细胞合成,在机体中含量高、分布广,约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总含量的75%。较其他Ig更容易透过毛细血管壁弥散到组织间隙中,发挥抗感染、中和毒素及调理作用。大多数抗菌性、抗病毒性抗体都属于LgG型抗体,在临床上其对抗甲肝、乙肝、麻疹、腮腺炎病毒、破伤风和白喉抗毒素等都具有明显治疗作用。 (2)IgM的作用 IgM主要产生在脾脏和淋巴结中,主要分布于血流中,抗全身感染的作用较强。其分子量最大,是IgG的5倍,又称巨球蛋白。IgM是高效能的抗微生物抗体,其杀菌、溶菌、溶血、促吞噬以及凝集作用比IgG高500~1000倍。人体若

《认识我们的身体》

《认识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及评析 活动目标: 1、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身体各部位的探究兴趣,乐于参与探究活动。 2、学生了解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名称及位置。 3、通过生活体验,认识到身体各个部位的重要性,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作用。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知道保护身体各个部位的方法。 设计理念: 《认识我们的身体》的教学设计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 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产生新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活动就要以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为儿童的学习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设计思路: 《认识我们的身体》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的第 二个单元的第一个活动主题,本活动主题包括:看看我们的

身体、我有一双小巧手、卫生习惯早养成三个小的活动。《认识我们的身体》的教学活动共用三课时完成。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从“认识身体的各部位名称”、“了解身体各部位的作用”、“保护身体各部位”三方面展开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两床儿童被、《健康歌》的音乐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三 课 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通过猜谜游戏的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并导入新课。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猜谜游戏吗?老师这儿有一个有谜语宝盒,打开它,我们一起玩猜谜游戏好吗? 2、待学生回答后,谈话:请一位同学上来为我们打开谜语宝盒。 (谜语宝盒打开后,出画外音:亲爱的孩子们,欢迎打开谜语宝盒,点击每一颗玻璃球,都会出现一条谜语,比比看谁猜出的最多。祝大家好运!) 3、谈话:小朋友们听清楚谜语老人的话了吗?那我们就赶快开始吧。请小朋友来选择。

免疫球蛋白检查的意义

免疫球蛋白检查的意义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血清和体液中具有抗体活性的一类蛋白质。又称丙种球蛋白。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和加强细胞的吞噬作用,并能在补体的协同下,杀灭或溶解病原微生物。是机体抗御疾病的重要成分。 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分为五种类型,即IgG、IgM、IgA、IgD、IgE。其正常值由于检查的对象、年龄、地区和方法不同而差异。 各种免疫球蛋白不但量上有区别,而且在功能上也各有特点: IgG: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作用的大部分抗体属于IgG。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IgG增高见于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结核病、黑热病及某些感染性疾病等。降低见于肾病综合征、某些肿瘤、白血病、重链病、轻链病及某些免疫缺陷病。 IgA:IgA具有抗细菌和抗病毒的作用。不能通过胎盘,小儿只能从母乳中得到。 免疫球蛋白A(IgA):参考值:成人0.7~3.9克/升。在人体的血液中IgA分为两型,即血清型和分泌型,前者以单体形式存在,后者是由一种连接的二聚体和分泌片组成,且合成和分泌的部位在肠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泪腺,因此主要存在于

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是参与粘膜部位免疫的主要抗体,在局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婴儿正是通过初乳获得分泌型IgA,达到自然被动免疫的效果。 IgA增高见于IgA型多发性骨髓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湿疹、血小板减少等疾病。降低见于重链病、轻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某些免疫缺陷病、反复呼吸道感染、输血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IgM是一种高效能的抗体,杀菌力强,特别是对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有效。 免疫球蛋白M(IgM):参考值:成人0.4~3.5克/升。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胎儿发肓晚期即可产生IgM,在新生儿中含量极微,出生逐渐升高,到1/2~1岁时达到成人水平。在脐带血中此抗体含量增加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天然的血型抗体为IgM,由血型不合的输血所引起的溶血反应亦是由此抗体所致。当机体遇有病原体感染时,IgM是体液免疫应答中产生最早的抗体,在临床上检测此抗体可特异性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巨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班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病毒感染、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降低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烧伤、营养不良和免疫低下疾病。

人体八大系统各有哪些常见疾病_原因是什么

2.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主要执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的功能.消化管有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消化腺有肝和胰脏等. 肠胃炎胃溃疡阑尾炎等,前两者需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轻微阑尾炎须洗大肠. 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习惯(不挑食饮食规律).避免过量饮酒. 3.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执行气体交换功能,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呼吸道有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鼻炎支气管炎咽喉炎等, 用点消炎药.别抽烟 4.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构成,排出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等. 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肾和膀胱的常见肿瘤及前两者多由免疫机制引起尿毒症,须定期透析,等待肾源换肾. 避免尿道感染. 5.生殖系统,有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主要执行生殖繁衍后代的功能. 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炎等.前者常见于老年男性,后者是妇科常见症. . 6.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等)和内分泌组织(胰岛和胸腺等)组成,调控全身各系统的器官活动. 甲亢,痛风,肥胖症,低血糖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亢进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靶细胞敏感性减低引起.注射胰岛素. 多是遗传因素. 7.循环系统,包括心脏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及淋巴系统.输送血液和淋巴在体内循环流动. 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前者是由于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是最常见的疾病.后者种类很多,其中有一种卵圆孔未闭,属先天性心脏病,须手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贫血 . 抽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食物搭配要合理,多吃蔬菜,避免太油腻. 8.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调控人体全身各系统器官活动的协调和统一.所有动作的完成都需要有神经系统的参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