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新定义)
北京市中考数学复习专题:新定义阅读理解问题

新定义阅读理解问题新定义学习型阅读理解题,是指题目中首先给出一个新定义(新概念或新公式),通过阅读题目提供的材料,理解新定义,再通过对新定义的理解来解决题目提出的问题。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新定义的理解与运用来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1)深刻理解“新定义”——明确“新定义”的条件、原理、方法、步骤和结论;(2)重视“举例”,利用“举例”检验是否理解和正确运用“新定义”; 归纳“举例”提供的做题方法;归纳“举例”提供的分类情况;(3)依据新定义,运用类比、归纳、联想、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题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练习部分★例1:【——海淀期末】对于正整数n ,定义210()=()10,,≥n n F n f n n ⎧<⎨⎩,其中f(n )表示n 的首位数字、末位数字的平方和.例如:F(6)=62=36,F(123)=f(123)=12+32=10.规定F 1(n )=F(n ),F k +1(n )=F(F K (n ))(K 为正整数).例如:F 1(123)=F(123)=10,F 2(123)=F(F 1(123))=F(10)=1.(1)求:F 2(4)= ,F(4)= ;(2)若F 3m (4)=89,则正整数m 的最小值是 . 答案:(1)37,26;(2)6. 练习①: 【通州一模】定义一种对正整数n 的“F 运算”:①当n 为奇数时,结果为31n +;②当n 为偶数时,结果为k n 2(其中k 是使得k n 2为奇数的正整数),并且运算重复进行.例如,取6n =,则:12363105F F F −−−→−−−→−−−→① ②②第次第次第次……,若1n =,则第2次“F 运算”的结果是 ;若13n =,则第次“F 运算”的结果是 . 答案:1,4练习②:【门头沟二模】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x 2=-1没有实数根,即不存在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若我们规定一个新数“i ”,使其满足i 2=-1 (即方程x 2=-1有一个根为i ),并且进一步规定: 一切实数可以与新数进行四则运算,且原有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仍然成立,于是有i 1=i ,i 2=-1,i 3= i 2·i =(-1)(-1)·i =-i , i 4=( i 2)2=(-1) 2=1,从而对任意正整数n ,则i 6=______________;由于i 4n+1=i 4n ﹒i=(i 4)n ﹒i=i,同理可得i 4n+2=﹣1, i 4n+3=﹣i , i 4n =1那么i + i 2+ i 3+ i 4+…+ i+ i 的值为_____ 答案:-1,i★例2:【宣武一模】任何一个正整数n 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 =p ×q (p 、q 是正整数,且p ≤q ), 如果p ×q 在n 的所有这种分解中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 ×q 是n 的最佳分解,并规定:()p F n q =.例如18可以分解成1×18、2×9或3×6,这时就有31(18)62F ==.给出下列关于F(n )的说法:(1)1(2)2F =;(2)3(24)8F =;(3)(27)3F =;(4)若n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则F(n )=1.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A.1 B.2 C.3D.4 答案:B 练习①:【北京中考】在右表中,我们把第i 行第j 列的数记为a i ,j (其中i ,j 都是不大于5的正整数),对于表中的每个数a i ,j ,规定如下:当i ≥j 时,a i ,j =1;当i <j 时,a i ,j =0.例如:当i =2,j=1时,a i ,j =a 2,1=1.按此规定,a 1,3= ;表中的25个数中,共有 个1;计算a 1,1•a i ,1+a 1,2•a i ,2+a 1,3•a i ,3+a 1,4•a i ,4+a 1,5•a i ,5的值为 .答案:0;15;1. 练习②:【海淀二模】某种数字化的信息传输中,先将信息转化为数学0和1组成的数字串,并对数字串进行了加密后再传输.现采用一种简单的加密方法:将原有的每个1都变成10,原有的每个0变成01.我们用A 0表示没有经过加密的数字串.这样对A 0进行一次加密就得到一个新的数字串A 1,对A 1再进行一次加密又得到一个新的数学串A 2,依此类推,…,例如:A 0:10,则A 1:1001.若已知A 2:100101101001,则A 0: ,若数字串A 0共有4个数字,则数字串A 2中相邻两个数字相等的数对至少..有 对. 答案:101 ,4练习③:【燕山一模】若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互相替换,代数式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完全对称式.如在代数式a +b +c 中,把a 和b 互相替换,得b +a +c ;把a 和c 互相替换,得c +b +a ;把b 和c ……;a +b +c 就是完全对称式.下列三个代数式:① (a -b )2;② ab +bc +ca ;③ a 2b +b 2c +c 2a .其中为完全对称式的是A .① ②B .② ③C .① ③D .①②③ 答案:A练习④:【西城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 (a ,b )若规定以下两种变换: ①f (a ,b )= (-a ,-b ).如f (1,2)= (-1,-2);②g (a ,b )= (b ,a ).如g (1,3)= (3,1)按照以上变换,那么f (g (a ,b ))等于A .(-b ,-a )B .(a ,b )C .(b ,a )D .(-a ,-b ) 答案:A★例3:【昌平二模】请阅读下列材料:我们规定一种运算:,例如:. 按照这种运算的规定,请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 的计算结果;(2)若,直接写出和的值.(3)当取何值时, ; 答案:(1)3.5; (2)x=8,y=2. (3) ;a b ad bc c d=-2325341012245=⨯-⨯=-=-1220.5--0.517830.51x y xy --==--x y x 0.5012x xx -=15x -±=a 1,1 a 1,2 a 1,3 a 1,4 a 1,5 a 2,1 a 2,2 a 2,3 a 2,4 a 2,5 a 3,1 a 3,2a 3,3 a 3,4 a 3,5 a 4,1 a 4,2a 4,3 a 4,4 a 4,5 a 5,1 a 5,2 a 5,3 a 5,4 a 5,5变式练习:【宣武一模】对于实数d c b a ,,,规定一种运算:c a bc ad d b -=,如21=-20()21-⨯ 220-=⨯-,那么)3(2x -2554=-时,=x ( ).(A )413- (B )427 (C )423- (D )43- 答案:(D)练习:①【北京中考(课标卷)】用“☆”定义新运算: 对于任意实数a 、b , 都有a ☆b =b 2+1。
新定义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新定义阅读理解题(2019·重庆A卷)《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出了自然数的特征,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数进行研究.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研究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种特殊的自然数——“纯数”.定义:对于自然数n,在计算n+(n+1)+(n+2)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则称这个自然数n为“纯数”.例如:32是“纯数”,因为计算32+33+34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23不是“纯数”,因为计算23+24+25时,个位产生了进位.(1)判断2 019和2 020是否是“纯数”?请说明理由;(2)求出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分析】(1)根据纯数的定义逐一判断2 019和2 020即可;(2)判断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可先从个位数字入手,确定个位数字的特点,再确定十位数字的特点,即可得到对应的“纯数”.【自主解答】1.(2018·重庆A卷)对任意一个四位数n,如果千位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为9,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也为9,则称n为“极数”.(1)请任意写出三个“极数”;并猜想任意一个“极数”是否是99的倍数,请说明理由;(2) 如果一个正整数a是另一个正整数b的平方,则称正整数a是完全平方数,若四位数m为“极数”,记D(m)=m33.求满足D(m)是完全平方数的所有m.2.(2020·原创)若在一个两位正整数N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间添上数字2,组成一个新的三位数,我们称这个三位数为N的“中2数”,记作F(N),如34的“中2数”为F(34)=324;若将一个两位正整数M加2后得到一个新数,我们称这个新数为M的“尾2数”,记作P(M),如34的“尾2数”为P(34)=36.对于任意一个两位正整数T,令Q(T)=F(T)-P(T)9.(1)判断Q(T)是否为整数,并说明理由;(2)对于一个两位正整数M,若P(M)的各位数之和是M的各位数之和的一半,求M的值.3.(2017·重庆A 卷)对于任意一个三位数n ,如果n 满足各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零,那么称这个数为“相异数”,将一个“相异数”任意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对调后,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新三位数,把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与111的商记为F(n),例如n =123,对调百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得到213,对调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321,对调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得到132,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213+321+132=666,∴F(123)=6. (1)计算:F(243),F(617);(2)若s ,t 都是“相异数”,其中s =100x +32,t =150+y(1≤x ≤9,1≤y ≤9,x ,y 都是正整数),规定:k =F (s )F (t ),当F(s)+F(t)=18时,求k 的最大值.4.(2020·原创)事实:我们知道若一个正整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则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反之也成立.定义:对于一个两位数m和一个三位数n,它们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不为0,将数m任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作为一个新的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将数n任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作为该新的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按照这样方式产生的所有新的两位数的和我们称之为“二三联合”,用F(m,n)表示.例如数12与345的“二三联合”为F(12,345)=13+14+15+23+24+25=114.(1)填空:F(11,369)=________ ;F(16,123)=________ ;(2)若一个两位数s=21x+y,一个三位数t=121x+y+199(其中1≤x≤4,1≤y≤5,且x,y均为整数),交换三位数t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得到新数t′,当t′与s的个位数字的3倍的和能被11整除,称这样的两个数s和t为“珊瑚数对”,求所有“珊瑚数对”中的“二三联合”的最大值.5.(2019·九龙坡区模拟)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即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史、数学美和数学应用等多方面.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位大臣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题中问题就是求1+21+22+23+…+263是多少?请同学们阅读以下解答过程就知道答案了.设S=1+21+22+23+…+263,则2S=2(1+21+22+23+24+…+263)=2+22+23+24+…+263+264.2S-S=2(1+21+22+23+24+…+263)-(1+21+22+23+24+…+263),即:S=264-1.事实上,按照这位大臣的要求,放满一个棋盘上的64个格子需要1+21+22+23+…+263=(264-1)粒米.那么264-1到底多大呢?借助计算机中的计算器进行计算,可知答案是一个20位数:18 446 744 073 709 551 615,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所以国王是不能满足大臣的要求.请用你学到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1)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一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多少盏灯?(2)计算:1+3+9+27+…+3n;(3)某中学“数学社团”开发了一款应用软件,推出了“解数学题获取软件激活码”的活动.这款软件的激活码为下面数学问题的答案:已知一列数:1,1,2,1,2,4,1,2,4,8,1,2,4,8,16,…,其中第一项是20,接下来的两项是20,21,再接下来的三项是20,21,22,…,依此类推.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所有正整数N:10<N<100,且这一列数前N项和为2的正整数幂.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软件激活码正整数N的值.参考答案【例1】解:(1)当n=2 019时,n+1=2 020,n+2=2 021,∵9+0+1=10,需进位,∴2 019不是“纯数”;当n=2 020时,n+1=2 021,n+2=2 022,个位:0+1+2=3,不需要进位;十位:2+2+2=6,不需要进位;百位:0+0+0=0,不需要进位;千位:2+2+2=6,不需要进位;∴2 020是“纯数”.(2)当n=0时,n+1=1,n+2=2,则0+1+2=3,不需要进位,∴0是“纯数”;当n=1时,n+1=2,n+2=3,1+2+3=6,不需要进位,∴1是“纯数”;当n=2时,n+1=3,n+2=4,2+3+4=9,不需要进位,∴2是“纯数”;当n=3时,n+1=4,n+2=5,3+4+5=12,需要进位,∴3不是“纯数”,综上可知,当这个自然数是一位自然数时,只能是0,1,2;当这个自然数是两位自然数时,这个自然数可以是10,11,12,20,21,22,30,31,32,共9个,当这个自然数是三位自然数时,100是“纯数”,∴不大于100的自然数中,“纯数”的个数为3+9+1=13.跟踪训练1.解:(1)1 188;2 475; 9 900.(答案不唯一)猜想:任意一个“极数”是99的倍数.理由如下:设任意一个“极数”为xy(9-x)(9-y)(其中1≤x≤9,0≤y≤9,且x,y均为整数),则xy(9-x)(9-y)=1 000x+100y+10(9-x)+9-y=1 000x+100y+90-10x+9-y=99(10x+y+1).∵x,y为整数,∴10x+y+1为整数,∴任意一个“极数”是99的倍数.(2)设m=xy(9-x)(9-y),由题意可知,D(m)=99(10x+y+1)33=3(10x+y+1),∵1≤x≤9,0≤y≤9,∴33≤3(10x+y+1)≤300,∵D(m)是完全平方数,∴D(m)可取的值为36,81,144,225,当D(m)=36时,3(10x +y +1)=36,则x =1,y =1,m =1 188; 当D(m)=81时,3(10x +y +1)=81,则x =2,y =6,m =2 673; 当D(m)=144时,3(10x +y +1)=144,则x =4,y =7,m =4 752; 当D(m)=225时,3(10x +y +1)=225,则x =7,y =4,m =7 425.综上所述,满足D(m)为完全平方数的m 的值为1 188,2 673,4 752,7 425. 2.解:(1)Q(T)是整数.理由如下: 设两位正整数T 为ab ,则T =10a +b , ∴F(T)=a2b =100a +20+b , P(T)=10a +b +2,∴F(T)-P(T)=100a +20+b -(10a +b +2) =90a +18=9(10a +2), ∵a 为整数,∴10a+2为整数, ∴Q(T)=F (T )-P (T )9是整数.(2)设M =ab ,1≤a≤9,0≤b≤9, ∴M+2=10a +b +2,∵M+2的各数位上的数之和比M 各数位上的数之和小, ∴M+2后,个位发生了进位,∴b≥8,且M +2=10(a +1)+(b +2-10), ∴a+1+b +2-10=12(a +b),整理得a +b =14,∴a=6,b =8,或a =5,b =9,∴M 为68或59.3.解:(1)F(243)=(423+342+234)÷111=9, F(617)=(167+716+671)÷111=14. (2)∵s,t 都是相异数,∴F(s)=(302+10x +230+x +100x +23)÷111=x +5, F(t)=(510+y +100y +51+105+10y)÷111=y +6, ∵F(s)+F(t)=18,∴x+5+y +6=x +y +11=18, ∴x+y =7,∵1≤x≤9,1≤y≤9,且x ,y 都是正整数,∴⎩⎪⎨⎪⎧x =1y =6或⎩⎪⎨⎪⎧x =2y =5或⎩⎪⎨⎪⎧x =3y =4或⎩⎪⎨⎪⎧x =4y =3或⎩⎪⎨⎪⎧x =5y =2或⎩⎪⎨⎪⎧x =6y =1, ∵s 是相异数,∴x≠2,x≠3, ∵t 是相异数,∴y≠1,y≠5,∴满足条件的有⎩⎪⎨⎪⎧x =1y =6或⎩⎪⎨⎪⎧x =4y =3或⎩⎪⎨⎪⎧x =5y =2,∴⎩⎪⎨⎪⎧F (s )=6F (t )=12或⎩⎪⎨⎪⎧F (s )=9F (t )=9或⎩⎪⎨⎪⎧F (s )=10F (t )=8, ∴k=F (s )F (t )=612=12或k =F (s )F (t )=99=1或k =F (s )F (t )=108=54,∵12<1<54, ∴k 的最大值为54.4.解:(1)F(11,369)=13+16+19+13+16+19=96; F(16,123)=11+12+13+61+62+63=222.(2)已知s=21x+y=20x+(x+y),t=121x+y+199=100(x+2)+20x+(x+y -1),∵1≤x≤4,1≤y≤5,且x,y均为整数,∴t′+3(x+y)=100(x+y-1)+20x+x+2+3(x+y)=124x+103y-98,∵t′+3(x+y)能被11整除,∴t′+3(x+y)11=121x+99y-9911+3x+4y+111=11x+9y-9+3x+4y+111为整数,∴3x+4y+111是整数,∵1≤x≤4,1≤y≤5,∴8≤3x+4y+1≤33,∴当3x+4y+1=11时,x=2,y=1,此时s=43,t=442;当3x+4y+1=22时,得x=3,y=3,此时s=66,t=565;当3x+4y+1=33时,x=4,y=5,此时s=89,t=688.∴F(s,t)的最大值为F(89,688)=554.5.解:(1)设塔的顶层有x盏灯,依题意得:x+21x+22x+23x+24x+25x+26x=381,解得:x=3,答:塔的顶层共有3盏灯.(2)设S=1+3+9+27+…+3n,则3S=3(1+3+9+27+…+3n)=3+9+27+…+3n+3n+1,∴3S-S=(3+9+27+3n+3n+1)-(1+3+9+27+3n),∴2S=3n+1-1,∴S=3n +1-12, 即:1+3+9+27+…+3n =3n +1-12. (3)由题意这列数分n +1组:前n 组含有的项数分别为:1,2,3,…,n ,最后一组x 项,根据材料可知每组和公式,求得前n 组每组的和分别为:21-1,22-1,23-1,…,2n -1,前n 组共有项数为N′=1+2+3+…+n =n (n +1)2, 前n 组所有项数的和为S n =21-1+22-1+23-1+…+2n -1=(21+22+23+…+2n )-n =2n +1-2-n ,由题意可知:2n +1为2的整数幂.只需最后一组x 项将-2-n 消去即可,则①1+2+(-2-n)=0,解得:n =1,总项数为N =1×(1+1)2+2=3,不满足10<N<100,②1+2+4+(-2-n)=0,解得:n =5,总项数为N =5×(5+1)2+3=18,满足10<N<100,③1+2+4+8+(-2-n)=0,解得:n =13,总项数为N =13×(13+1)2+4=95,满足10<N<100,④1+2+4+8+16+(-2-n)=0,解得:n =29,总项数为N =29×(29+1)2+5=440,不满足10<N<100,∴所有满足条件的软件激活码正整数N 的值为:18或95.。
新定义与阅读理解创新型问题(共31题)(解析版)--2023年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新定义与阅读理解创新型问题(31题)一、单选题1(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皮克定理是格点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揭示了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的面积S=N+12L-1,其中N,L分别表示这个多边形内部与边界上的格点个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为格点.已知A0,30,B20,10,O0,0,则△ABO内部的格点个数是()A.266B.270C.271D.285【答案】C【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求出△ABO的面积和边界上的格点个数,然后代入求解即可.【详解】如图所示,∵A0,30,B20,10,O0,0,∴S△ABO=12×30×20=300,∵OA上有31个格点,OB上的格点有2,1,4,2,6,3,8,4,10,5,12,6,14,7,16,8,18,9,20,10,共10个格点,AB上的格点有1,29,2,28,3,27,4,26,5,25,6,24,7,23,8,22,9,21,10,20,11,19,12,18,13,17,16,14,15,15,16,14,17,13,18,12,19,11,共19个格点,∴边界上的格点个数L=31+10+19=60,∵S=N+12L-1,∴300=N+12×60-1,∴解得N=271.∴△ABO内部的格点个数是271.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莱洛三角形”也称为圆弧三角形,它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图形.如图,分别以等边△ABC的三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画弧,三段圆弧围成的封闭图形是“莱洛三角形”.若等边△ABC的边长为3,则该“莱洛三角形”的周长等于()A.πB.3πC.2πD.2π-3【答案】B【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弧长公式l =n πr180求解即可.【详解】解:∵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ABC =∠ACB =∠BAC =60°,∴AB =BC =AC =60π⋅3180=π,∴该“莱洛三角形”的周长=3×π=3π,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弧长公式,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弧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在多项式x -y -z -m -n (其中x >y >z >m >n )中,对相邻的两个字母间任意添加绝对值符号,添加绝对值符号后仍只有减法运算,然后进行去绝对值运算,称此为“绝对操作”.例如: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下列说法:①存在“绝对操作”,使其运算结果与原多项式相等;②不存在“绝对操作”,使其运算结果与原多项式之和为0;③所有的“绝对操作”共有7种不同运算结果.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 B.1C.2D.3【答案】C【分析】根据给定的定义,举出符合条件的说法①和②.说法③需要对绝对操作分析添加一个和两个绝对值的情况,并将结果进行比较排除相等的结果,汇总得出答案.【详解】解:x -y -z -m -n =x -y -z -m -n ,故说法①正确.若使其运算结果与原多项式之和为0,必须出现-x ,显然无论怎么添加绝对值,都无法使x 的符号为负,故说法②正确.当添加一个绝对值时,共有4种情况,分别是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当添加两个绝对值时,共有3种情况,分别是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x -y +z -m +n .共有7种情况;有两对运算结果相同,故共有5种不同运算结果,故说法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题型,根据多给的定义,举出符合条件的代数式进行情况讨论;需要注意去绝对值时的符号,和所有结果可能的比较.主要考查绝对值计算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4(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若一个点的坐标满足k ,2k ,我们将这样的点定义为“倍值点”.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 =t +1 x 2+t +2 x +s (s ,t 为常数,t ≠-1)总有两个不同的倍值点,则s 的取值范围是()A.s<-1B.s<0C.0<s<1D.-1<s<0【答案】D【分析】利用“倍值点”的定义得到方程t+1x2+tx+s=0,则方程的Δ>0,可得t2-4ts-4s>0,利用对于任意的实数s总成立,可得不等式的判别式小于0,解不等式可得出s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倍值点”的定义可得:2x=t+1x2+t+2x+s,整理得,t+1x2+tx+s=0∵关于x的二次函数y=t+1x2+t+2x+s(s,t为常数,t≠-1)总有两个不同的倍值点,∴Δ=t2-4t+1s=t2-4ts-4s>0,∵对于任意实数s总成立,∴-4s2-4×-4s<0,整理得,16s2+16s<0,∴s2+s<0,∴s s+1<0,∴s<0s+1>0,或s>0s+1<0,当s<0s+1>0时,解得-1<s<0,当s>0s+1<0时,此不等式组无解,∴-1<s<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理解新定义并能熟练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2023·山东·统考中考真题)若一个点的纵坐标是横坐标的3倍,则称这个点为“三倍点”,如:A(1, 3),B(-2,-6),C(0,0)等都是三倍点”,在-3<x<1的范围内,若二次函数y=-x2-x+c的图象上至少存在一个“三倍点”,则c的取值范围是()A.-14≤c<1 B.-4≤c<-3 C.-14<c<5 D.-4≤c<5【答案】D【分析】由题意可得:三倍点所在的直线为y=3x,根据二次函数y=-x2-x+c的图象上至少存在一个“三倍点”转化为y=-x2-x+c和y=3x至少有一个交点,求Δ≥0,再根据x=-3和x=1时两个函数值大小即可求出.【详解】解:由题意可得:三倍点所在的直线为y=3x,在-3<x<1的范围内,二次函数y=-x2-x+c的图象上至少存在一个“三倍点”,即在-3<x<1的范围内,y=-x2-x+c和y=3x至少有一个交点,令3x=-x2-x+c,整理得:-x2-4x+c=0,则Δ=b2-4ac=-42-4×-1×c=16+4c≥0,解得c≥-4,x=--4±-42-4×-1c2×-1=-4±16+4c2,∴x1=-2+4+c,x2=-2-4+c∴-3<-2+4+c<1或-3<-2-4+c<1当-3<-2+4+c <1时,-1<4+c <3,即0≤4+c <3,解得-4≤c <5,当-3<-2-4+c <1时,-3<4+c <1,即0≤4+c <1,解得-4≤c <-3,综上,c 的取值范围是-4≤c <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交点问题,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关键.6(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到了著名的“割圆术”,即利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逼近圆的方法来近似估算,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割圆术”孕育了微积分思想,他用这种思想得到了圆周率π的近似值为3.1416.如图,⊙O 的半径为1,运用“割圆术”,以圆内接正六边形面积近似估计⊙O 的面积,可得π的估计值为332,若用圆内接正十二边形作近似估计,可得π的估计值为()A.3B.22C.3D.23【答案】C【分析】根据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性质可得∠AOB =30°,根据30度的作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可得BC=1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正十二边形的面积,即可求解.【详解】解: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可以看成12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组成,故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0°,设圆的半径为1,如图为其中一个等腰三角形OAB ,过点B 作BC ⊥OA 交OA 于点于点C ,∵∠AOB =30°,∴BC =12OB =12,则S △OAB =12×1×12=14,故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为12S △OAB =12×14=3,圆的面积为π×1×1=3,用圆内接正十二边形面积近似估计⊙O 的面积可得π=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性质,30度的作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等,正确求出正十二边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7(2023·甘肃武威·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使用水车的国家.1556年兰州人段续的第一架水车创制成功后,黄河两岸人民纷纷仿制,车水灌田,水渠纵横,沃土繁丰.而今,兰州水车博览园是百里黄河风情线上的标志性景观,是兰州“水车之都”的象征.如图2是水车舀水灌溉示意图,水车轮的辐条(圆的半径)OA 长约为6米,辐条尽头装有刮板,刮板间安装有等距斜挂的长方体形状的水斗,当水流冲动水车轮刮板时,驱使水车徐徐转动,水斗依次舀满河水在点A 处离开水面,逆时针旋转150°上升至轮子上方B 处,斗口开始翻转向下,将水倾入木槽,由木槽导入水渠,进而灌溉,那么水斗从A 处(舀水)转动到B 处(倒水)所经过的路程是米.(结果保留π)【答案】5π【分析】把半径和圆心角代入弧长公式即可;【详解】l =n πr 180=150×π×6180=5π故填:5π.【点睛】本题考查弧长公式的应用,准确记忆公式,并正确代入公式是解题的关键.8(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某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趣味数学题:设有编号为1-100的100盏灯,分别对应着编号为1-100的100个开关,灯分为“亮”和“不亮”两种状态,每按一次开关改变一次相对应编号的灯的状态,所有灯的初始状态为“不亮”.现有100个人,第1个人把所有编号是1的整数倍的开关按一次,第2个人把所有编号是2的整数倍的开关按一次,第3个人把所有编号是3的整数倍的开关按一次,⋯⋯,第100个人把所有编号是100的整数倍的开关按一次.问最终状态为“亮”的灯共有多少盏?几位同学对该问题展开了讨论:甲:应分析每个开关被按的次数找出规律:乙:1号开关只被第1个人按了1次,2号开关被第1个人和第2个人共按了2次,3号开关被第1个人和第3个人共按了2次,⋯⋯丙:只有按了奇数次的开关所对应的灯最终是“亮”的状态.根据以上同学的思维过程,可以得出最终状态为“亮”的灯共有盏.【答案】10【分析】灯的初始状态为“不亮”,按奇数次,则状态为“亮”,按偶数次,则状态为“不亮”,确定1-100中,各个数因数的个数,完全平方数的因数为奇数个,从而求解.【详解】所有灯的初始状态为“不亮”,按奇数次,则状态为“亮”,按偶数次,则状态为“不亮”;因数的个数为奇数的自然数只有完全平方数,1-100中,完全平方数为1,4,9,16,25,36,49,64,81,100;有10个数,故有10盏灯被按奇数次,为“亮”的状态;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因数分解,完全平方数,理解因数的意义,完全平方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9(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杰作,其中收录了计算圆弧长度的“会圆术”,如图.AB是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弧,C 是弦AB 的中点,D 在AB上,CD ⊥AB .“会圆术”给出AB 长l 的近似值s 计算公式:s =AB +CD 2OA,当OA =2,∠AOB =90°时,l -s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0.1【分析】由已知求得AB 与CD 的值,代入s =AB +CD 2OA得弧长的近似值,利用弧长公式可求弧长的值,进而即可得解.【详解】∵OA =OB =2,∠AOB =90°,∴AB =22,∵C 是弦AB 的中点,D 在AB上,CD ⊥AB ,∴延长DC 可得O 在DC 上,OC =12AB =2∴CD =OD -OC =2-2,∴s =AB +CD 2OA=22+2-2 22=3,l =90×2×2π360=π,∴l -s =π-3 ≈0.1.故答案为:0.1.【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的弧长,掌握垂径定理。
题型二新定义阅读理解题

题型二新定义阅读理解题1. (2019重庆江北区模拟)材料:解形如(x +a)4+(x +b)4=c 的一元四次方程时,可以先求常数a 和b 的均值a +b 2,然后设y =x +a +b2,再把原方程换元求解.用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地消去含未知数的奇次项,使方程转化成易于求解的双二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均值换元法”.例:解方程:(x -2)4+(x -3)4=1解:∵-2和-3的均值为-52,∴设y =x -52,原方程可化为(y +12)4+(y -12)4=1.去括号得(y 2+y +14)2+(y 2-y +14)2=1.y 4+y 2+116+2y 3+12y 2+12y +y 4+y 2+116-2y 3+12y 2-12y =1.整理得2y 4+3y 2-78=0.(成功地消去了未知数的奇次项)解得y 2=14或y 2=-74(舍去).∴y =±12,即x -52=±12.∴x =3或x =2.(1)用阅读材料中这种方法解关于x 的方程(x +3)4+(x +5)4=1130时,先求两个常数的均值为________.设y =x +________.原方程转化为:(y -________)4+(y +________)4=1130;(2)用这种方法,求解方程(x +1)4+(x +3)4=706.2.(2019重庆中考说明样卷)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常见的数学问题,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便记载了求两个正整数最大公约数的一种方法——更相减损术,术曰:“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成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意思是说,要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先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得到差,然后用减数与差中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以此类推,当减数与差相等时,此时的差(或减数)即为这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求91与56的最大公约数解:91-56=35,56-35=21,35-21=14,21-14=7,14-7=7,所以,91与56的最大公约数是7.请用以上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求108与45的最大公约数;(2)求三个数78、104、143的最大公约数.3.材料一:若整数a和整数b除以整数m所得的余数相同,则称a和b对m同余.材料二:一个n位数如果满足相邻两位上的数字之差(高位数字减去低位数字)均为一个相同的整数,我们就叫这个数为阶梯数,当这个整数为k(k≠0)时,这个数叫n位k阶数.如:123是三位负一阶数,4321是四位一阶数.(1)证明:一个任意四位阶梯数与自己的个位数字的差能被6整除;(2)一个四位k阶数的两倍与两位数m2的差能被11整除(1≤m≤6),且这个四位k阶数和两位数m2对3同余,求这个四位k阶数.4. (2019重庆八中模拟)我们已经知道一些特殊的勾股数,如三个连续正整数中的勾股数:3、4、5;三个连续的偶数中的勾股数6、8、10;事实上,勾股数的正整数倍仍然是勾股数.(1)另外利用一些构成勾股数的公式也可以写出许多勾股数,毕达哥拉斯学派曾提出的公式:a=2n+1,b=2n2+2n,c=2n2+2n+1(n为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请证明满足以上公式的a、b、c的数是一组勾股数;(2)然而,世界上第一次给出的勾股数公式,收集在我国古代的著名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书中提到:当a=12(m2-n2),b=mn,c=12(m2+n2)(m、n为正整数,m>n)时,a、b、c构成一组勾股数;利用上述结论..,解决如下问题:已知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上述勾股数,其中一边长为37,且n=5,求该直角三角形另两边的长.5. (2019重庆A卷)《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出了自然数的特征.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进行研究,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研究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种特殊的自然数——“纯数”.定义:对于自然数n,在计算n+(n+1)+(n+2)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则称这个自然数n为“纯数”.例如:32是“纯数”,因为计算32+33+34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23不是“纯数”,因为计算23+24+25时,个位产生了进位.(1)判断2019和2020是否是“纯数”?请说明理由;(2)求出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6.(2019重庆南岸区模拟)大数学家欧拉非常推崇观察能力,他说过,今天已知的许多数的性质,大部分是通过观察发现的,历史上许多大家,都是天才的观察家.化归就是将面临的新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规范问题的数学方法,这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多项式除以多项式可以类比于多位数的除法进行计算:∴26445÷123=215. ∴(x3+2x2-3)÷(x-1)=x2+3x+3.请用以上方法解决下列问题:x-2);(1)计算:(x3+2x2-3x-10)÷((2)若关于x的多项式2x4+5x3+ax2+b能被二项式x+2整除,且a,b均为自然数,求满足以上条件的a,b的值及相应的商.7. (2019重庆科研考试四)阅读下列材料解决问题:如果一个自然数末三位所表示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表示的数之差(大数减小数)是13的倍数,则这个数能被13整除.如:593814,814-593=221,221是13的17倍,所以593814能被13整除.(1)若对任意一个七位数,末三位所表示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表示的数之差(大数减小数)是13的倍数,证明这个七位数一定能被13整除;(2)已知一个五位自然数,末三位为m=500+10y+52,末三位以前的数为n=10(x+1)+y(其中1≤x≤8,1≤y≤9且为整数),交换这个五位自然数的十位和百位上的数字后所得的新数能被13整除,求这个五位数.8.(2018重庆一中一模)对任意的一个三位数n ,如果n 满足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均不为零,且该数任意两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大于另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那么我们就把该数称为“三角形数”,现把n 的百位数字替换成:十位数字加上个位数字后与百位数字的差,其余数位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数n 1;把n 的十位数字替换成:百位数字加上个位数字后与十位数字的差,其余数位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数n 2;把n 的个位数字替换成:百位数字加上十位数字后与个位数字的差,其余数位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数n 3(若出现替换后的数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10,则该数位上的数字向前一位进位).我们把n 1、n 2、n 3的和记作F (n).例如n =345,则n 1=645,n 2=345,n 3=342,F(n)=645+345+342=1332;又知n =839,则n 1=439,n 2=949,n 3=832,F (n)=439+949+832=2220.(1)计算:F(212),F(739);(2)如果一个“三角形数”t :t =100x +10y +z(2≤x ≤9,1≤y ≤9,1≤z ≤9,x ,y ,z 均为整数),满足x+y +z =17,正整数s =100x +30y +109和正整数m =204+10y ,满足s -m 得到的新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8,规定:k(t)=|t -t 2t -t 1|,求k(t)的最大值.参考答案题型二新定义阅读理解题1.解:(1)4,4,1,1;(2)∵1和3的均值为2,∴设y=x+2,原方程可化为(y+1)4+(y-1)4=706.去括号整理得y4+6y2-352=0.解得y2=16或y2=-22(舍去).∵y=±4,即x+2=±4,∴x=-6或x=2.2.解:(1)∵108-45=63,63-45=18,45-18=27,27-18=9,18-9=9,∴108与45的最大公约数是9;(2)先求104与78的最大公约数,104-78=26,78-26=52,52-26=26,∴104与78的最大公约数是26;再求26与143的最大公约数,143-26=117,117-26=91,91-26=65,65-26=39,39-26=13,26-13=13,∴26与143的最大公约数是13,∴78、104、143的最大公约数是13.3. (1)证明:设这个任意四位阶梯数的个位为n,阶数为k,则该四位阶梯数表示为:n+10(n+k)+100(n +2k)+1000(n+3k),它与个位数的差为:n+10(n+k)+100(n+2k)+1000(n+3k)-n=n+10n+10k+100n+200k+1000n+3000k-n=1110n+3210k=6(185n+535k),∵6(185n+535k)是6的倍数,∴6(185n+535k)能被6整除.即一个任意四位阶梯数与自己的个位数字的差能被6整除;(2)解:设这个任意四位阶梯数的个位为n,则该四位阶梯数表示为:n+10(n+k)+100(n+2k)+1000(n +3k),2[n+10(n+k)+100(n+2k)+1000(n+3k)]-10m-2=2222n+6420k-10m-2=11(202n+583k)+7k-10m-2,7k-10m-2是11的倍数;(1111n+3210k)÷3与(10m+2)÷3的余数相同.易得k可取-1,-2,1,2,当m=1,2,3,4时,无论k取何值,7k-10m-2都不是11的倍数,当m=5时,k=-2,此时四位k阶数为1357,当m=6时,k=1,此时四位k阶数为8765,5432.综上,这个四位数是1357,8765,5432.4. (1)证明:由题意知,c2=(2n2+2n+1)2=(2n2+2n)2+2(2n2+2n)+1=(2n2+2n)2+4n2+4n+1=(2n2+2n)2+(2n+1)2.即c2=b2+a2,∴满足以上公式的a、b、c的数是一组勾股数;(2)解:当n=5时,a=12(m2-25),b=5m,c=12(m2+25),当a=37时,解得m=311,非正整数,不合题意,舍去,当b=37时,解得m=375,非正整数,不合题意,舍去,当c=37时,解得m=7,满足题意,此时a=12,b=35,∴该直角三角形的另外两边的长为12,35.5.解:(1)2019不是“纯数”,2020是“纯数”,理由如下:∵在计算2019+2020+2021时,个位9+0+1=10,产生了进位,∴2019不是“纯数”.∵在计算2020+2021+2022时,个位0+1+2=3,十位2+2+2=6,百位0+0+0=0,千位2+2+2=6,它们都没有产生进位,∴2020是“纯数”;(2)由题意,当“纯数”n为一位数时,n+(n+1)+(n+2)=3n+3<10,∴0≤n<73,故n=0,1,2,即在一位数的自然数中,“纯数”有3个,当“纯数”n为两位数时,设n=10b+a(其中1≤b≤9,0≤a≤9,且a,b为自然数),则n+(n+1)+(n+2)=30b+3a+3.此时a,b应满足的条件分别为:3a+3<10,即a=0,1,2;1≤b≤3,即b=1,2,3.∵3×3=9(个),∴在两位数的自然数中,“纯数”有9个.∵100+101+102=303,不产生进位,∴100是“纯数”,∴3+9+1=13(个).∴在不大于100的自然数中“纯数”的个数是13.6.解:(1)(x3+2x2-3x-10)÷(x-2)=x2+4x+5;(2)列除式:∴(x3+2x2-3x-10)÷(x-2)=x2+4x+5;(2)列除式如下:∵多项式2x4+5x3+ax2+b能被二项式x+2整除,∴余式b+4(a-2)=0,即4a+b=8.∵a,b是自然数,∴当a=0时,b=8,此时多项式为2x4+5x3+8,商为2x3+x2-2x+4;当a=1时,b=4,此时多项式为2x4+5x3+x2+4,商为2x3+x2-x+2;当a=2时,b=0,此时多项式为2x4+5x3+2x2,商为2x3+x2.7. (1)证明:设任意七位数的末三位为s,末三位以前的数为t,则这个七位数为ts,由题意可令t-s=13k(k为整数).ts=1000t+s=1000t-13k+t=1001t-13k=13(77t-k),∴这个七位数一定能被13整除;(2解:)①当1≤y≤4时,m=500+10(5+y)+2.交换这个五位数的十位数和百位上的数字后所得的新数为m′=100(5+y)+52,m′-n=100(5+y)+52-10(x+1)-y=99y-10x+542=13(42+8y-x)-(4+5y-3x),∵1≤x≤8,1≤y≤4,且x,y都为整数,∴-21≤-(4+5y-3x)≤15.∴-(4+5y-3x)的值为13或0或-13.Ⅰ.若-(4+5y-3x)=13,则x=9,y=2.(舍去).Ⅱ.若-(4+5y-3x)=0,则x=8,y=4.或x=3,y=1.∴这个五位数为94592,41562.Ⅲ.若-(4+5y-3x)=-13,则x=2,y=3.∴这个五位数为33582.②当5≤y≤9时,m=600+10(y-5)+2.交换这个五位数的十位数和百位上的数字后所得的新数为m′=100(y-5)+62,m′-n=100(y-5)+62-10(x+1)-y=99y-10x-448=13(8y-x-34)-(6+5y-3x),∵1≤x≤8,5≤y≤9,且x,y都为整数,∴-48≤-(6+5y-3x)≤-7.∴-(6+5y-3x)的值为-39,-26,-13.Ⅰ.若-(6+5y-3x)=-39,则x=4,y=9.∴这个五位数为59642.Ⅱ.若-(6+5y-3x)=-26,则x=5,y=7.∴这个五位数为67622.Ⅲ.若-(6+5y-3x)=-13,则x=6,y=5.∴这个五位数为75602.综上所述:这个五位数为:94592,41562,33582,59642,67622,75602.8.解:(1)由题得,当n=212时,n1=112,n2=232,n3=211,∴F(212)=112+232+211=555;当n=739时,n1=539,n2=839,n3=731,∴F(739)=539+839+731=2109;(2)s-m=100x+30y+109-204-10y=100(x-1)+20y+5,①当1≤y≤4时,x-1+2y+5=18,∴x+2y=14,∴x=14-2y,把x=14-2y代入x+y+z=17中,得14-2y+y+z=17,∴z=y+3,∵2≤x≤9,1≤z≤9,∴2≤14-2y≤9且1≤y+3≤9,∴2.5≤y≤6且-2≤y≤6,∵1≤y≤4,∴2.5≤y≤4,∵y为整数,∴y=3或4,当y=3时,z=6,x=8,∴t=836;当y=4时,z=7,x=6,∴t=647;②当5≤y≤9时,x-1+1+2y-10+5=18,x+2y=23,∴x=23-2y,把x=23-2y代入x+y+z=17中,得z=y-6,∵2≤x≤9,1≤z≤9,∴2≤23-2y≤9且1≤y-6≤9,∴7≤y ≤10.5且7≤y ≤15,∵5≤y ≤9,∴7≤y ≤9,∵y 为整数,∴y =7或8或9,当y =7时,z =1,x =9,不是三角形数,应舍去;当y =8时,z =2,x =7,∴t =782;当y =9时,z =3,x =5,不是三角形数,应舍去,综上,t =836或647或782,当t =836时,t 1=136,t 2=916,∴k(836)=|836-916836-136|=435,当t =647时,t 1=547,t 2=697,∴k(647)=|647-697647-547|=12,当t =782时,t 1=382,t 2=712,∴k(782)=|782-712782-382|=740,∵12>740>435,∴k(t)的最大值为12.。
专题 新定义的阅读理解

专题新定义的阅读理解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理解新定义的阅读理解题目中的新定义,并运用新定义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有关数的整除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新定义的阅读理解题目中的新定义;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有关数的整除问题。
学习难点: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有关数的整除问题。
学习过程一、典例精讲例1.任意一个四位数n,如果千位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为9,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也为9 ,则称n为“极数”.例如:3465,∵3+6=9,4+5=9,∴3465是“极数”.(1)请任意写出两个“极数”:、;最大“极数”为:;最小的“极数”为;(2)猜想任意一个“极数”是否能被99整除,请说明理由。
探究与发现:思考1: 极数需要满足那些条件?根据对极数的理解,请任意写出两个“极数”。
最大的极数是什么?最小的极数是什么?猜想任意一个“极数”是否能被99整除,请说明理由。
猜想:举例论证:思考2:上述是特殊的例子,如何一般化?思考3:如何表示整除关系?规范作答:二、方法总结新定义的阅读理解题型中证明整除的步骤:三、小试牛刀练习1.如果把一个自然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从最高位到个位依次排出的一串数字,与从个位到最高位依次排出的一串数字完全相同,那么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数叫做“和谐数”.例如:自然数64746从最高位到个位排出的一串数字是6,4,7,4,6,从个位到最高位排出的一串数字也是:6,4,7,4,6,所以64746是“和谐数”.再如:33,181,212,4664,…,都是“和谐数”.(1)请你直接写出2个四位“和谐数”;(2)猜想任意一个四位数“和谐数”能否被11整除,并说明理由.四、冲击中考1.(2022重庆中考B卷)对于一个各位数上的数字均不为0的三位自然数N,若能被它各位数上的数字之和m整除,则称N是m的“和倍数”. 例如:∵247÷(2+4+7)=247÷13=19,∴247是13的“和倍数”.又如:∵214÷(2+1+4)=214÷7=30……4,∴214不是“和倍数”. (1)判断357,441是否是“和倍数”?说明理由;(2)三位数A是12 的“和倍数”,a,b,c分别是数A其中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且a>b>c.在a,b,c中任选两个组成两位数,其中最大的两位数记为F(A),最小的两位数记为G(A),若()()16AGAF+为整数,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数A.五、课堂小结1.请你说一说解决新定义的阅读理解的步骤?2.本节课我们运用了那些数学思想?六、作业布置完成学案上的冲击中考。
中考数学压轴题重难点突破五 新定义问题(阅读理解) 类型一:定义新运算

5 3,则(2*3)*2=
2.
a2+ab-1(a≥b), 4.(2022·陇南模拟)若定义一种新运算:a△b=b2-ab+1(a<b),例 如:2△1=22+2-1=5,(-1)△2=22-(-1)×2+1=7.若 x1,x2是一
元二次方程 x2-3x+2=0 的两根,则 x1△x2 的值为 5或3.
1
1.(2021·绥化)定义一种新的运算:如果 a≠0,则存在 a b=a-2+ab
+|-b|,那么-12 2 的值是
A.-3
B.5
( B)
3
3
C.-4
D.2
2.★(2022·重庆 B 卷)对多项式 x-y-z-m-n 任意加括号后仍然只含 减法运算并将所得式子化简,称之为“加算操作”,例如: (x-y)-(z-m-n)=x-y-z+m+n, x-y-(z-m)-n=x-y-z+m-n,…,
重难点突破五 新定义问题(阅读理解)
类型一:定义新运算 (省卷 2015T14,2014T20,2013T18)
(2018·天水)规定:[x]表示不大于 x 的最大整数,(x)表示不小于 x 的最小整数,[x)表示最接近 x 的整数.例如[2.3]=2,(2.3)=3,[2.3) =2.按此规定:[1.7]+(1.7)+[1.7)=55 . 【分层分析】根据新定义得[1.7]=11 ,[1.7)=22 ,(1.7)=22 .
新定义运算问题首先要弄清新定义运算的法则,并理解所举的例子,再 模仿计算.
1.(2015·省卷第 14 题 3 分)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 a,b 都有:a⊕b
=a(a-b)+1,其中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及乘法运算,如 2⊕5
=2×(2-5)+1=2×(-3)+1=-5,那么不等式 3⊕பைடு நூலகம்<13 的解集是 x>x>- -1.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新定义阅读理解题(一)

(2)在所有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本位数”是,最小的“本位数”是.
(3)在所有三位数中,“本位数”一共有多少个?
4.阅读下列材料解决问题:
材料一:完全平方数是指可以写成某个整数的平方的数,即其平方根为整数的数.例如,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材料二:对一个四位数,我们可以记为 ,即 ,若一个四位数的千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相同,十位与个位数字相同,记为 ,我们称之为和谐四位数.
4.(1)3;(2)证明见解析;(3)7744
【解析】
【分析】
(1)对12进行分解,即可得到n为3时,12n成为完全平方数的最小正整数;
(2)将 用整式表示出来,再对整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
(3)由题意易知100x+y要被11整除,且 ,可得x+y=11,再对x、y逐一进行检验即可.
【详解】
解:(1)∵n是使12n成为完全平方数的最小正整数,
2.(1)0;25,(2)证明见详解;(3)满足条件s的最大值 .
【解析】
【分析】
(1)根据定义即可求出;
(2)对任意一个四位数n= ,m= 根据定义求 ,由 均为整数, 也为整数,可得对任意一个四位数n, 均为整数;
(3)由定义可得 = ,由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满足条件s的最大值只要 最大即可,可求 最大=9,可得9b-11为平方数,9b-11=25,解方程即可.
12=2×2×3,
∴n=3.
(2)∵ ,
∴任意一个和谐四位数都是 的倍数.
(3)∵四位数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能被 整除,
.
能被 整除,而 ,
只有 ,经检验 ,
故这个四位数为 .
中考数学复习《新定义及阅读理解型问题》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新定义及阅读理解型问题》测试题(含答案)题型解读1.考查题型:①新定义计算型;②阅读理解型;③新定义与阅读理解结合题. 2.考查内容:①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②涉及“新定义”的阅读理解及材料分析;③与函数、多边形、圆结合,通过材料或定义进行相关证明或计算.3.在做此类题型时,首先要理解新定义的运算方式,提升从材料阅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已知条件中的推理方法,学以致用,便可得以解决.1.对于实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为:a ⊗b =1a -b 2,这里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例如:1⊗3=11-32=-18,则方程x ⊗(-2)=2x -4-1的解是( ) A . x =4 B . x =5 C . x =6 D . x =72.对于实数a 、b ,我们定义符号max {a ,b}的意义为:当a≥b 时,max {a ,b}=a ;当a <b 时,max {a ,b}=b ;如max {4,-2}=4,max {3,3}=3.若关于x 的函数为y =max {x +3,-x +1},则该函数的最小值是( )A . 0B . 2C . 3D . 43.我们根据指数运算,得出了一种新的运算,下表是两种运算对应关系的一组实例:根据上表规律,某同学写出了三个式子:①log 216=4,②log 525=5,③log 212=-1.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①②③4.设a ,b 是实数,定义关于@的一种运算如下:a@b =(a +b)2-(a -b)2,则下列结论:( ) ①若a@b =0,则a =0或b =0; ②a@(b +c)=a@b +a@c ;③不存在实数a ,b ,满足a@b =a 2+5b 2;④设a ,b 是矩形的长和宽,若该矩形的周长固定,则当a =b 时,a@b 的值最大. 其中正确的是( )A . ②③④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5.对于实数a ,b ,定义运算“*”:a*b =⎩⎪⎨⎪⎧a 2-ab (a≥b)a -b (a<b ),例如:因为 4>2,所以4*2=42-4×2=8,则(-3)*(-2)=________.6.规定:log a b(a>0,a ≠1,b>0)表示a ,b 之间的一种运算. 现有如下的运算法则:log a a n=n ,log N M =log a Mlog a N(a>0,a ≠1,N>0,N ≠1,M>0), 例如:log 223=3,log 25=log 105log 102,则log 1001000=________.第7题图7.实数a ,n ,m ,b 满足a<n<m<b ,这四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是A ,N ,M ,B(如图).若AM 2=BM·AB,BN 2=AN·AB,则称m 为a ,b 的“黄金大数”,n 为a ,b 的“黄金小数”,当b -a =2时,a ,b 的黄金大数与黄金小数之差m -n =________. 8.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阿基米德折弦定理阿基米德(Archimedes ,公元前287~公元前212年,古希腊)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与牛顿、高斯并称为三大数学王子.阿拉伯Al -Biruni(973年~1050年)的译文中保存了阿基米德折弦定理的内容,苏联在1964年根据Al -Biruni 译本出版了俄文版《阿基米德全集》,第一题就是阿基米德折弦定理. 阿基米德折弦定理:如图①,AB 和BC 是⊙O 的两条弦(即折线ABC 是圆的一条折弦),BC>AB ,M 是ABC ︵的中点,则从M 向BC 所作垂线的垂足D 是折弦ABC 的中点,即CD =AB +BD.下面是运用“截长法”证明CD =AB +BD 的部分证明过程.证明:如图②,在CB 上截取CG =AB ,连接MA ,MB ,MC 和MG. ∵M 是ABC ︵的中点, ∴MA =MC. …图① 图②任务:(1)请按照上面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的剩余部分;(2)填空:如图③,已知等边△ABC 内接于⊙O,AB =2,D 为AC ︵上一点,∠ABD =45°,AE ⊥BD 于点E ,则△BDC 的周长是________.图③9.如果三角形三边的长a 、b 、c 满足a +b +c3=b ,那么我们就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匀称三角形”.如:三边长分别为1,1,1或3,5,7,…的三角形都是“匀称三角形”.(1)如图①,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a 、c(a<c),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最短边、最长边的长分别为a 、c 的“匀称三角形”(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②,△ABC 中,AB =AC ,以AB 为直径的⊙O 交BC 于点D ,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AB 延长线于点E ,交AC 于点F.若BE CF =53,判断△AEF 是否为“匀称三角形”?请说明理由.10.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n 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 =p×q(p,q 是正整数,且p≤q),在n 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 ,q 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 是n 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pq .例如12可以分解成1×12,2×6或3×4,因为12-1>6-2>4-3,所以3×4是12的最佳分解,所以F(12)=34. (1)如果一个正整数a 是另外一个正整数b 的平方,我们称正整数a 是完全平方数.求证: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 ,总有F(m)=1;(2)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t ,t =10x +y(1≤x≤y≤9,x ,y 是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来的两位正整数所得的差为18,那么我们称这个数t 为“吉祥数”.求所有“吉祥数”中F(t)的最大值.11.已知点P(x 0,y 0)和直线y =kx +b ,则点P 到直线y =kx +b 的距离d 可用公式d =|kx 0-y 0+b|1+k 2计算. 例如:求点P(-1,2)到直线y =3x +7的距离. 解:因为直线y =3x +7,其中k =3,b =7,所以点P(-1,2)到直线y =3x +7的距离为d =|kx 0-y 0+b|1+k 2=|3×(-1)-2+7|1+32=210=105.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求点P(1,-1)到直线y =x -1的距离;(2)已知⊙Q 的圆心Q 坐标为(0,5),半径r 为2,判断⊙Q 与直线y =3x +9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已知直线y =-2x +4与y =-2x -6平行,求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12.【图形定义】如图,将正n 边形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后,发现旋转前后两图形有另一交点O ,连接AO ,我们称AO 为“叠弦”;再将“叠弦”AO 所在的直线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后,交旋转前的图形于点P ,连接PO ,我们称∠OAB 为“叠弦角”,△AOP 为“叠弦三角形”. 【探究证明】(1)请在图①和图②中选择其中一个证明:“叠弦三角形”(即△AOP)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②,求证:∠OAB=∠OAE′. 【归纳猜想】(3)图①、图②中“叠弦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叠弦三角形”__________等边三角形(填“是”或“不是”); (5)图中,“叠弦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用含n 的式子表示).13.若抛物线L :y =ax 2+bx +c(a ,b ,c 是常数,abc ≠0)与直线l 都经过y 轴上的一点P ,且抛物线L 的顶点Q 在直线l 上,则称此直线l 与该抛物线L 具有“一带一路”关系.此时直线l 叫做抛物线L 的“带线”,抛物线L 叫做直线l 的“路线”.(1)若直线y =mx +1与抛物线y =x 2-2x +n 具有“一带一路”关系,求m ,n 的值;(2)若某“路线”L 的顶点在反比例函数y =6x 的图象上,它的“带线”l 的解析式为y =2x -4,求此“路线”L 的解析式;(3)当常数k 满足12≤k≤2时,求抛物线L :y =ax 2+(3k 2-2k +1)x +k 的“带线”l 与x 轴,y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取值范围.1. B 【解析】根据题意a ⊗b =1a -b 2,则 x ⊗(-2)=1x -(-2)2=1x -4,又∵x ⊗(-2)=2x -4-1,∴1x -4=2x -4-1,解得x =5,经检验x =5是原方程的根,∴原方程x ⊗(-2)=2x -4-1的解是x =5. 2. B 【解析】当x +3≥-x +1时,max{x +3,-x +1}=x +3,此时x ≥-1,∴y ≥2;当x +3<-x +1时,max{x +3,-x +1}=-x +1,此时x <-1,∴y >2.综上y 的最小值为2.3. B 【解析】①∵24=16,∴log 216=4,故①正确;②∵52=25,∴log 525=2,故②不正确;③∵2-1=12,∴log 212=-1,故③正确. 4. C 【解析】∵a @b =(a +b )2-(a -b )2,若a @b =0,则(a +b )2-(a -b )2=0,∴(a +b )2=(a -b )2, ∴a +b =±(a -b ),∴a =0或b =0,∴①正确;∵a @b =(a +b )2-(a -b )2,∴a @(b +c )=[a +(b +c )]2-[a -(b +c )]2=[a +(b +c )+a -(b +c )][a +(b +c )-(a -b -c )]=4ab +4ac ,∵a @b +a @c =(a +b )2-(a -b )2+(a +c )2-(a -c )2=a 2+2ab +b 2-a 2+2ab -b 2+a 2+2ac +c 2- a 2+2ac -c 2=4ab +4ac ,∴a @(b +c )=a @b +a @c ,∴②正确;∵a @b =(a +b )2-(a -b )2= a 2+2ab +b 2-a 2+2ab -b 2=4ab ,当a =b =0时,满足a @b =a 2+5b 2,∴③错误;若矩形的周长固定,设为2c ,则2c =2a +2b ,b =c -a ,a @b =(a +b )2-(a -b )2=4ab =4a (c -a )=-4(a -12c )2+c 2,∴当a =12c 时,4ab 有最大值是c 2,即a =b 时,a @b 的值最大,∴④正确.综上,正确结论有①②④.5. -1 【解析】根据新定义,当a<b 时,a*b =a -b 列出常规运算,进行计算便可.∵-3<-2,∴由定义可知,原式=-3-(-2)=-1.6. 32 【解析】根据新运算法则,得log 1001000=log 101000log 10100=log 10103log 10102=32. 7. 25-4 【解析】设AN =y ,MN =x ,由题意可知:AM 2=BM ·AB ,∴(x +y)2=2(2-x -y),解得x +y =5-1(取正),又BN 2=AN·AB ,∴(2-y)2=2y ,解得y =3-5(y <2),∴m -n =MN =x =5-1-(3-5)=25-4,故填25-4.8. 解:(1)又∵∠A =∠C ,CG =AB. ∴△MBA ≌△MGC(SAS ),∴MB =MG . 又∵MD ⊥BC , ∴BD =GD ,∴CD =CG +GD =AB +BD. (2)2+2 2.【解法提示】折线BDC 为⊙O 的一条折弦,由题意知A 为BDC ︵中点,由材料中折弦定理易得BE =DE +CD ,在Rt △ABE 中可得BE =2,所以△BCD 周长为BC +CD +DE +BE =2+2 2.9. 解:(1)作图如解图①.第9题解图①(2)△AEF是“匀称三角形”.理由如下:如解图②,第9题解图②连接AD、OD,∵AB是⊙O直径,∴AD⊥BC,∵AB=AC,∴D是BC中点,∵O是AB中点,∴OD是△ABC的中位线,∴OD∥AC.∵DF切⊙O于D点,∴OD⊥DF,∴EF⊥AF,过点B作BG⊥EF于点G,易证Rt△BDG≌Rt△CDF(AAS),∴BG=CF,∵BECF=53,∴BEBG=53,∵BG∥AF(或Rt△BEG∽Rt△AEF),∴BEBG=AEAF=53.在Rt△AEF中,设AE=5k,则AF=3k,由勾股定理得,EF=4k,∴AF+EF+AE3=3k+4k+5k3=4k=EF,∴△AEF是“匀称三角形”.10. (1)证明:∵m是一个完全平方数,∴m=p×q,当p=q时,p×q就是m的最佳分解,∴F(m)=pq=pp=1.(2)解:由题意得,(10y+x)-(10x+y)=18,得y=x+2(y≤9),∴t=10x+y=10x+x+2=11x+2(1≤x≤7),则所有的“吉祥数”为:13,24,35,46,57,68,79共7个,∵13=1×13,24=1×24=2×12=3×8=4×6,35=1×35=5×7,46=1×46=2×23,57=1×57,68=1×68=2×34=4×17,79=1×79,∴F(13)=113,F(24)=46=23,F(35)=57,F(46)=223,F(57)=157,F(68)=417,F(79)=179,∴“吉祥数”中F(t)的最大值为:F(35)=57.11. 解:(1)∵直线y =x -1,其中k =1,b =-1, ∴点P(1,-1)到直线y =x -1的距离为: d =|kx 0-y 0+b|1+k 2=|1-(-1)-1|1+12=12=22.(2)相切.理由如下:∵直线y =3x +9,其中k =3,b =9,∴圆心Q(0,5)到直线y =3x +9的距离为d =|kx 0-y 0+b|1+k 2=|3×0-5+9|1+(3)2=42=2,又∵⊙Q 的半径r 为2,∴⊙Q 与直线y =3x +9的位置关系为相切.(3)在直线y =-2x +4上任意取一点P , 当x =0时,y =4, ∴P(0,4),∵直线y =-2x -6,其中k =-2,b =-6,∴点P(0,4)到直线y =-2x -6的距离为d =|kx 0-y 0+b|1+k 2=|-2×0-4-6|1+(-2)2=105=25,∴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为2 5.12. (1)选择图①.证明:依题意得∠DAD′=60°,∠PAO =60°. ∵∠DAP =∠DAD′-∠PAD′=60°-∠PAD′,∠D ′AO =∠PAO -∠PAD ′=60°-∠PAD′, ∴∠DAP =∠D′AO.∵∠D =∠D′,AD =AD′, ∴△DAP ≌△D ′AO(ASA ), ∴AP =AO , 又∵∠PAO =60°,∴△AOP 是等边三角形. 选择图②.证明:依题意得∠EAE′=60°,∠PAO =60°. ∵∠EAP =∠EAE′-∠PAE′=60°-∠PAE′, ∠E ′AO =∠PAO -∠PAE′=60°-∠PAE′, ∴∠EAP =∠E′AO(ASA ). ∵∠E =∠E′,AE =AE′, ∴△EAP ≌△E ′AO , ∴AP =AO , 又∵∠PAO =60°, ∴△AOP 是等边三角形.第12题解图(2)证明:如解图,连接AC ,AD ′,CD ′. ∵AE ′=AB ,∠E′=∠B =180°×(5-2)5=108°,E ′D ′=BC ,∴△AE ′D ′≌△ABC(SAS ),∴AD ′=AC ,∠AD ′E ′=∠ACB , ∴∠AD ′C =∠ACD′, ∴∠OD ′C =∠OCD′, ∴OC =OD′,∴BC -OC =E′D′-OD′,即BO =E′O. ∵AB =AE′,∠B =∠E′, ∴△ABO ≌△AE ′O(SAS ), ∴∠OAB =∠OAE′. (3)15°,24°.【解法提示】∵由(1)得,在图①中,△AOP 是等边三角形, ∴∠DAP +∠OAB =90°-60°=30°, 在△OAB 和△OAD′中,⎩⎪⎨⎪⎧OA =OABA =D′A, ∴△ABO ≌△AD ′O(HL ), ∴∠OAB =∠D′AO , 由(1)知∠D′AO =∠DAP , ∴∠OAB =∠DAP , ∴∠OAB =12×30°=15°;∵由(1)得,在图②中,△PAO 为等边三角形, ∴∠PAE +∠BAO =∠EAB -∠PAO ,∵∠EAB=15×180°×(5-2)=108°,∴∠PAE+∠BAO=48°,同理可证得∠OAB=∠PAE,∴∠OAB=12×48°=24°.(4)是.【解法提示】由(1)(2)可知,“叠弦”AO所在的直线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后,AO=AP,且∠PAO =60°,故△AOP是等边三角形.(5)60°-180°n(n≥3).【解法提示】由(1)(2)(3)可知,“叠弦角”的度数为正n边形的内角度数减去60°之后再除以2,即∠OAB=180°(n-2)n-60°2,化简得∠OAB=60°-180°n(n≥3).13. 解:(1)由题意得n=1,∴抛物线y=x2-2x+1=(x-1)2,顶点为Q(1,0),将(1,0)代入y=mx+1,得m=-1,∴m=-1,n=1.(2)由题意设“路线”L的解析式为y=a(x-h)2+k,∵顶点Q的坐标在y=6x和y=2x-4上,∴⎩⎪⎨⎪⎧k=6hk=2h-4,解得h=-1或3,∴顶点Q的坐标为(-1,-6)或(3,2),∴y=a(x+1)2-6或y=a(x-3)2+2,又∵“路线”L过P(0,-4),代入解得a=2(顶点为(-1,-6)),a=-23(顶点为(3,2)),∴y=2(x+1)2-6或y=-23(x-3)2+2,即y=2x2+4x-4或y=-23x2+4x-4.(3)由题可知抛物线顶点坐标为(-3k2-2k+12a,4ak-(3k2-2k+1)24a),设带线l:y=px+k,代入顶点坐标得p=3k2-2k+12,11 ∴y =3k 2-2k +12x +k , 令y =0,则带线l 交x 轴于点(-2k 3k 2-2k +1,0),令x =0,则带线l 交y 轴于点(0,k), ∵k ≥12>0, ∴3k 2-2k +1=3(k -13)2+23>0, ∴带线l 与坐标轴围成三角形面积为S =12·2k 3k 2-2k +1·k =k 23k 2-2k +1=11k 2-2·1k +3, 令t =1k ,∵12≤k ≤2,∴12≤t ≤2,∴S =1t 2-2t +3,∴1S =t 2-2t +3=(t -1)2+2,故当t =2时,(1S )max =3;当t =1时,(1S )min =2.∴13≤S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理解看得懂的问题,请仔细看;看不懂的问题,请硬着头皮看。
阅读:要理解新定义,不允许一知半解就解题转化:把它转化为熟悉的相关数学知识解决1. 我们给出如下定义: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勾股四边形,这两条相邻的边称为这个四边形的勾股边.(1)写出你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勾股四边形的两种图形的名称正方形、长方形、直角梯形(任选两个均可);(2)如图1,已知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O (0,0),A (3,0),B (0,4),请你画出以格点为顶点,OA ,OB 为勾股边且对角线相等的勾股四边形OAMB ;(3)如图2,将△ABC 绕顶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DBE ,连接AD ,DC ,∠DCB=30度.求证:DC 2+BC 2=AC 2,即四边形ABCD 是勾股四边形.2.阅读下面的情景对话,然后解答问题老师:我们新定义一种多边形:把一个n (n 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边形的内角及外角从小到大分别排序后,若按这个顺序得到的n 个内角的比与n 个外角的比相等,则这个多边形叫做内外等比多边形(说明:每个顶点处只取一个外角)小华:平行四边形一定是内外等比四边形 小明:三角形有内外等比三角形吗?哪些三角形是呢? (1)根据“内外等比多边形的定义”,请你判断小华的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2)已知内外等比四边形ABCD 的四个内角分别是∠1、∠2、∠3、∠4,∠1:∠2:∠3:∠4=()d c b a d c b a ≤≤≤:::,请探索a 、b 、c 、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请回答小明问题:“三角形有内外等比三角形吗?哪些三角形是呢?”,并说明理由。
3.通过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我们知道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类似的,我们定义:对于任意三角形,设其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x 、 y 和z ,若满足222z y x =+,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勾股三角形(1)根据“勾股三角形”的定义,请你直接判断:“直角三角形是勾股三角形”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2)若某一勾股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分别为 x 、 y 和 z ,且z y x <<,,2160=xy 求y x +的值 (3)已知△ABC 中,AB=6,AC=1+3,BC=2,求证:△ABC 是勾股三角形4.(2010•永州)探究问题:(1)阅读理解:①如图(A),在已知△ABC所在平面上存在一点P,使它到三角形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为△ABC的费马点,此时PA+PB+PC的值为△ABC的费马距离;②如图(B),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圆上,则有AB•CD+BC•DA=AC•BD.此为托勒密定理;(2)知识迁移:①请你利用托勒密定理,解决如下问题:如图(C),已知点P为等边△ABC外接圆的BC弧上任意一点.求证:PB+PC=PA;②根据(2)①的结论,我们有如下探寻△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的费马点和费马距离的方法:第一步:如图(D),在△ABC的外部以BC为边长作等边△BCD及其外接圆;第二步:在BC弧上任取一点P′,连接P′A、P′B、P′C、P′D.易知P′A+P′B+P′C=P′A+(P′B+P′C)=P′A+;第三步:请你根据(1)①中定义,在图(D)中找出△ABC的费马点P,并请指出线段的长度即为△ABC的费马距离.(3)知识应用: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干旱现象,许多村庄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为解决老百姓的饮水问题,解放军某部来到云南某地打井取水.已知三村庄A、B、C构成了如图(E)所示的△ABC(其中∠A、∠B、∠C均小于120°),现选取一点P打水井,使从水井P到三村庄A、B、C所铺设的输水管总长度最小,求输水管总长度的最小值.5.(2010年宁波)十八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证明了简单多面体中顶点数(V )、面数(F )、棱数(E )之间存在的一个有趣的关系式,被称为欧拉公式。
请你观察下列几种简单多面体模型,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面多面体模型,完成表格中的空格:多面体 顶点数(V ) 面数(F ) 棱数(E )四面体 4 4长方体 8 6 12正八面体 8 12正十二面体 20 12 30你发现顶点数(V )、面数(F )、棱数(E )之间存在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
(2)一个多面体的面数比顶点数大8,且有30条棱,则这个多面体的面数是____________。
(3)某个玻璃鉓品的外形是简单多面体,它的外表面是由三角形和八边形两种多边形拼接而成,且有24个顶点,每个顶点处都有3条棱,设该多面体外表三角形的个数为x 个,八边形的个数为y 个,求y x +的值。
6.(2011宁波)阅读下面的情景对话,然后解答问题:老师: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2倍的三角形叫做奇异三角形. 小华: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1)根据“奇异三角形”的定义,请你判断小华提出的命题:“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2)在Rt △ABC 中,∠ACB =90°,AB =c ,AC =b ,BC =a ,且b a >,若Rt △ABC 是奇异三角形,求::a b c ;(3)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不与点A 、B 重合),D 是半圆ADB 的中点, C 、D 在直径AB 两侧,若在⊙O 内存在点E ,使得AE =AD ,CB =CE .① 求证:△ACE是奇异三角形;② 当△AC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AOC 的度数.7.(2012•淮安)阅读理解A B四面体 长方体 正八面体 正十二面体如图1,△ABC中,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 n A n C的平分线A n B n+1折叠,点B n与点C重合,无论折叠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恰好重合,∠BAC是△ABC的好角.小丽展示了确定∠BAC是△ABC的好角的两种情形.情形一:如图2,沿等腰三角形ABC顶角∠BAC的平分线AB1折叠,点B与点C重合;情形二:如图3,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 的平分线A1B2折叠,此时点B1与点C重合.探究发现(1)△ABC中,∠B=2∠C,经过两次折叠,∠BAC是不是△ABC的好角?(填“是”或“不是”).(2)小丽经过三次折叠发现了∠BAC是△ABC的好角,请探究∠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根据以上内容猜想:若经过n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则∠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为.应用提升(3)小丽找到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分别为15°、60°、105°,发现60°和105°的两个角都是此三角形的好角.请你完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角是4°,试求出三角形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使该三角形的三个角均是此三角形的好角.8.(2012•宁波)邻边不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去一个菱形,余下一个四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在余下的四边形纸片中再剪去一个菱形,又剩下一个四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依此类推,若第n次操作余下的四边形是菱形,则称原平行四边形为n阶准菱形.如图1,▱ABCD中,若AB=1,BC=2,则▱ABCD 为1阶准菱形.(1)判断与推理:①邻边长分别为2和3的平行四边形是_________阶准菱形;②小明为了剪去一个菱形,进行了如下操作:如图2,把▱ABCD沿BE折叠(点E在AD上),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得到四边形ABFE.请证明四边形ABFE是菱形.(2)操作、探究与计算:①已知▱ABCD的邻边长分别为1,a(a>1),且是3阶准菱形,请画出▱ABCD及裁剪线的示意图,并在图形下方写出a的值;②已知▱ABCD的邻边长分别为a,b(a>b),满足a=6b+r,b=5r,请写出▱ABCD是几阶准菱形.9.对于二次函数y=x2-3x+2和一次函数y=-2x+4,把y=t(x2-3x+2)+(1-t)(-2x+4)称为这两个函数的“再生二次函数”,其中t是不为零的实数,其图象记作抛物线E.现有点A(2,0)和抛物线E上的点B(-1,n),请完成下列任务:【尝试】(1)当t=2时,抛物线E的顶点坐标是;(2)判断点A是否在抛物线E上;(3)求n的值.【发现】通过(2)和(3)的演算可知,对于t取任何不为零的实数,抛物线E总过定点,这个定点的坐标是.【应用1】二次函数y=-3x2+5x+2是二次函数y=x2-3x+2和一次函数y=-2x+4的一个“再生二次函数”吗?如果是,求出t的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应用2】以AB为一边作矩形ABCD,使得其中一个顶点落在y轴上,若抛物线E经过点A、B、C、D中的三点,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10.(2011•台州)已知抛物线y=a(x-m)2+n与y轴交于点A,它的顶点为点B,点A、B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分别为C、D.若A、B、C、D中任何三点都不在一直线上,则称四边形ABCD为抛物线的伴随四边形,直线AB为抛物线的伴随直线.(1)如图1,求抛物线y=(x-2)2+1的伴随直线的解析式.(2)如图2,若抛物线y=a(x-m)2+n(m>0)的伴随直线是y=x-3,伴随四边形的面积为12,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如图3,若抛物线y=a(x-m)2+n的伴随直线是y=-2x+b(b>0),且伴随四边形ABCD是矩形.①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m、n的值;②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BD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阅读以下短文,然后解决下列问题: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满足条件:三角形的一边与矩形的一边重合,且三角形的这边所对的顶点在矩形这边的对边上,则称这样的矩形为三角形的“友好矩形”.如图8①所示,矩形ABEF即为△ABC的“友好矩形”.显然,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其“友好矩形”只有一个 .(1) 仿照以上叙述,说明什么是一个三角形的“友好平行四边形”;(2) 如图8②,若△ABC为直角三角形,且∠C=90°,在图8②中画出△ABC的所有“友好矩形”,并比较这些矩形面积的大小;(3) 若△ABC是锐角三角形,且BC>AC>AB,在图8③中画出△ABC的所有“友好矩形”,指出其中周长最小的矩形并加以证明.12.如图1,矩形MNPQ中,点E,F,G,H分别在NP,PQ,QM,MN上,若∠1=∠2=∠3=∠4,则称四边形EFGH为矩形MNPQ的反射四边形.图2,图3,图4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AB=4,BC=8.理解与作图:(1)在图2,图3中,点E,F分别在BC,CD边上,试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上作出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计算与猜想:(2)求图2,图3中反射四边形EFGH的周长,并猜想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是否为定值?启发与证明:(3)如图4,为了证明上述猜想,小华同学尝试延长GF交BC的延长线于M,试利用小华同学给我们的启发证明(2)中的猜想.13.(2011•陕西)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将矩形折叠,使B落在边AD(含端点)上,落点记为E,这时折痕与边BC或者边CD(含端点)交于F,然后展开铺平,则以B、E、F为顶点的三角形△BEF称为矩形ABCD的“折痕三角形”(1)由“折痕三角形”的定义可知,矩形ABCD的任意一个“折痕△BEF”是一个三角形(2)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AB=2,BC=4,当它的“折痕△BEF”的顶点E位于AD的中点时,画出这个“折痕△BEF”,并求出点F的坐标;(3)如图③,在矩形ABCD中,AB=2,BC=4,该矩形是否存在面积最大的“折痕△BEF”?若存在,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为什么?14.(2012•十堰)阅读材料: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P(x,0)是x轴上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