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的思想方法——推理法

合集下载

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

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

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

它不仅存在于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甚至我们的身体中,也离不开化学的运作。

因此,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来谈谈化学思想。

化学思想是理解物质性质、变化和反应的基础。

它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是如何运作的,如何利用物质来创造新的物质,以及如何控制和利用这些物质。

以下是一些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1、原子论:原子论是化学思想的基础。

它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是不能再分割的基本单位。

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2、分子论:分子论描述了原子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的,以及分子是如何决定物质的特性的。

3、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和能量转化规律,对我们理解和利用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4、酸碱理论:酸碱理论是理解物质性质的重要工具。

它帮助我们理解酸和碱的性质和反应,以及酸碱反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我们理解和利用化学思想的具体手段。

以下是一些必须掌握的化学方法:1、实验法: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物质的性质、反应和变化。

实验法能帮助我们验证和理解化学理论,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发现新的化学现象和规律。

2、模型法:模型法是帮助我们理解复杂化学现象的一种有效工具。

通过建立模型,我们可以模拟和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3、计算法:计算法是利用数学工具来研究和理解化学现象的一种方法。

它能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和优化化学过程。

4、归纳法:归纳法是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通过归纳法,我们可以从大量复杂的数据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和规律。

5、演绎法:演绎法是根据已知的一般规律,推导出特定情况下的结论的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总结逻辑思维训练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总结逻辑思维训练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总结逻辑思维训练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高中化学是一门需要深思熟虑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本文将总结逻辑思维训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适用的教学方法。

一、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基础,它涉及到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过程。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非常关键。

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逻辑思维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 提问引导在化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提问:“为什么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会加快?”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探究实验化学教学中常常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推理和判断。

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水平。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化学领域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课堂讨论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辩论,学生能够提高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

三、适用的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选取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相互交流、思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 实践探究法提供实践性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或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探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讨论引导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和辩论的形式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团队合作和逻辑推理。

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渗透策略——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为例

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渗透策略——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为例

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渗透策略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为例何淑玲(福建省福清龙西中学㊀350315)摘㊀要: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高中核心素养中占据重要地位ꎬ可很好地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能力以及解题能力ꎬ因此ꎬ为更好地实现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工作ꎬ应做好高中化学内容分析ꎬ采取有效教学策略ꎬ不断提高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关键词:核心素养ꎻ证据推理ꎻ模型认知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8-0078-02㊀㊀有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相关内容ꎬ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已有明确阐述ꎬ为将其更好地渗透至教学中应注重其内容学习ꎬ以课程标准为纲领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ꎬ深入分析高中化学内容ꎬ寻找与之相关的知识点ꎬ讲解相关内容的同时ꎬ有意识㊁有针对性地提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㊀㊀一㊁深入讲解基础知识高中化学涉及较多基础知识ꎬ部分知识是进行推理的重要 证据 ꎬ因此ꎬ授课中应为学生深入讲解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化学模型ꎬ为证据推理以及模型认知能力的提升做好铺垫.一方面ꎬ高中化学与推理相关知识点有化学反应现象㊁元素周期率以及离子共存等ꎬ授课中要求学生准确记忆基础知识的同时ꎬ鼓励其开展自主探究活动ꎬ加深基础知识印象的同时ꎬ使其吃透化学内涵ꎬ明确相关模型原理以及发生的化学反应.另一方面ꎬ为进一步夯实学生基础ꎬ讲解相关推理以及化学模型试题ꎬ进一步深化其理解ꎬ促进学生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分析㊁解题能力.为使学生牢固掌握元素推断知识ꎬ授课中可给学生创设以下推理试题.例1㊀W㊁X㊁Y㊁Z均为短周期元素ꎬW分别与X㊁Y㊁Z结合生成甲㊁乙㊁丙三种化合物ꎬ且甲㊁乙㊁丙均为10电子分子ꎬY㊁Z结合生成化合物丁.有关物质转化关系如下所示.X的单质+乙ң甲+Y的单质Y的单质+丙ң乙+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㊀㊀).A.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W<Z<Y<XB.化合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乙>甲>丙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D.Y与W㊁Z都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解答该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已知条件推理出W㊁X㊁Y㊁Z四种元素ꎬ根据10电子分子以及转化关系ꎬ不难推出四种元素分别为H㊁F㊁O㊁C或N.逐一对照给出的四个选项ꎬ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为碳酸和硝酸ꎬ而碳酸为弱酸ꎬ因此ꎬC项错误.㊀㊀二㊁注重创设推理情境为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及模型认知素养ꎬ授课中应给学生提供思考㊁推理的机会ꎬ提高其对推理重要性认识的同时ꎬ使其认真感受推理过程ꎬ掌握推理方法.一方面ꎬ高中化学中推理以及模型分析情境多种多样ꎬ应结合学生知识薄弱点ꎬ创设推理或模型问题情境ꎬ鼓励其结合所学进行解答ꎬ逐渐锻炼其推理以及分析化学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ꎬ为激发其推理㊁分析问题的积极性ꎬ应注重给予学生启发ꎬ使其在启发下及时找到有用的推理证据实现顺利破题ꎬ使其感受到推理的成就感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化学知识学习中.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原电池模型ꎬ创设以下模型问题情境.例2㊀NO2㊁O2和熔融KNO3可制作燃料电池ꎬ其原理如图ꎬ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Ⅰ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ꎬY可循环使用(㊀㊀).A.O2在石墨Ⅱ附近发生氧化反应㊀㊀B.该电池放电时NO-3向石墨Ⅱ电极迁移C.石墨Ⅰ附近发生的反应:3NO2+2e- NO+2NO-3D.相同条件下ꎬ放电过程消耗NO2和O2的体积比为4ʒ1解答该化学模型时ꎬ正确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是解题的关键.由原电池知识可知O2在石墨Ⅱ得电子ꎬ发生还原反应ꎬ因此ꎬ石墨Ⅱ为电池的正极ꎬ石墨Ⅰ为电池的负极.根据原电池模型可得出只有D选项正确.㊀㊀三㊁加强推理试题训练证据推理以及模型认知素养的提升一般需经过系统的试题训练.高中化学学习时间紧㊁任务重ꎬ提高推理训练试题效率是必然选择.授课中ꎬ一方面ꎬ做好优秀推理试题的积累ꎬ构建专门的推理试题以及模型分析数据库ꎬ能及时根据教学内容筛选出经典好题ꎬ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另一方面ꎬ推理以及模型分析训练中ꎬ要求学生自己动手ꎬ做好训练试题类型的汇总ꎬ以及推理方法与技巧总结ꎬ给以后解答类似试题提供指导ꎬ使其少走弯路ꎬ提高推理以及模型分析效率.在讲解离子共存知识时ꎬ可给出以下题目对学生进行推理训练.例3㊀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ꎬ在该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㊀㊀).A.K+㊁Na+㊁HCO-3㊁NO-3㊀B.Na+㊁SO2-4㊁Cl-㊁ClO-C.H+㊁Mg2+㊁SO2-4㊁NO-3D.Ag+㊁K+㊁NO-3㊁Na+解答该题的关键能够读懂已知条件.由已知条件可知该溶液中含有OH-ꎬ根据共存知识不断推理出只有B正确.㊀㊀四㊁做好教学过程优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ꎬ为获得预期效果ꎬ应提高教学过程优化意识ꎬ不断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一方面ꎬ以学生解答推理以及模型分析试题的正确率对教学效果进行针对性评估.同时ꎬ注重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沟通㊁交流ꎬ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ꎬ注重采纳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ꎬ抱着持久学习的态度ꎬ做好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理论学习ꎬ并积极参与听课㊁评课活动ꎬ从其他教师借鉴经验与方法ꎬ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㊁高效的授课方法.在讲解晶体知识时ꎬ发现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ꎬ对晶体认识不清晰㊁不深入ꎬ后经过听课活动ꎬ得知在该部分知识讲解中使用多媒体技术ꎬ可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进行积极准备ꎬ课堂上通过大屏幕从不同角度向学生展示物质晶胞的内部构成ꎬ原子分布一目了然ꎬ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模型认识ꎬ加深对晶胞知识的理解ꎬ获得良好教学效果.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ꎬ在加深学生理解ꎬ提高学生推理与认知能力上效果显著.高中化学授课中应提高认识ꎬ结合自身实践经验ꎬ注重基础知识讲解㊁创设推理情境㊁加强推理试题训练ꎬ并做好教学过程优化ꎬ不断提高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分析能力ꎬ顺利完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㊀㊀参考文献:[1]李娜.基于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实践 以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为例[J].化学教与学ꎬ2019(05):57-60.[2]付茜娜.基于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ꎬ2019.[责任编辑:季春阳]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汪年庆(安徽省郎溪中学㊀242199)摘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因此ꎬ一线教师应该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当中ꎬ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具备创新性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㊁思维逻辑教学等方式ꎬ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ꎬ打开学生们的思维ꎬ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ꎬ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关键词:创新ꎻ思维ꎻ能力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8-0079-02㊀㊀高中化学主要以实验为主ꎬ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现如今ꎬ 大众创业ꎬ万众创新 已经成为当下时代的主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ꎬ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ꎬ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ꎬ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ꎬ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ꎬ以此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能力基础和思维基础.㊀㊀一㊁创设问题情境ꎬ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1.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大部分的创新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比如:牛顿在提出 为什么苹果要往下掉而不往上飘? 这一问题之后ꎬ经过不懈研究ꎬ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在提出: 如果一个人以光的速度运动ꎬ他将看到一幅什么样的世界景象呢? 这个问题之后ꎬ开始着手研究与光波有关的。

高中化学解题四大思想方法(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四大思想方法(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四大思想方法(化学)高中化学解题四大思想方法(化学)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研究过程中,解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思想方法。

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解题的四大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化学问题。

1. 分析思想方法分析是解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它要求我们对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理解,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在化学解题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应用分析思想方法:- 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

- 针对问题中的关键点进行思考,找出问题的核心。

- 分析已有的知识和概念,将其应用到问题中。

- 利用逻辑推理和实际情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2. 比较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是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特性和关系来解决问题。

在化学解题中,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思想方法来对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进行分析和判断。

具体步骤如下:- 比较不同物质或反应的性质、结构、组成等方面的异同。

- 掌握和运用化学概念、规律和原理,对比较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 利用比较得到的结论,解决问题或判断反应的方向和可能性。

3. 探究思想方法探究思想方法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研究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在化学解题中,我们可以运用探究思想方法来探索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反应机理。

具体步骤如下:- 提出问题或现象,明确研究的目的。

- 设计实验或观察,收集数据和信息。

- 分析实验结果或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或关系。

- 利用实验或观察得到的结论,解决问题或提出解决办法。

4. 应用思想方法应用思想方法是将已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的化学应用问题。

在化学解题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应用应用思想方法:- 理解实际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 把问题转化为已学知识的应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 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

- 思考实际问题的应用意义和可能影响。

结论高中化学解题的四大思想方法——分析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探究思想方法和应用思想方法,是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的重要工具。

比较法和推理法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最新教育文档

比较法和推理法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最新教育文档

比较法和推理法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科学方法是从科学认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则、规律。

具体说来,它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思维和行为方式。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方法被视作创新知识的“工具”。

比较广泛的科学方法有比较法和推理法,将其应用到化学教学中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本文基于比较和推理两种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比较法比较法,就是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也就是把两个或两类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思维方法。

有比较才能找出差别,通过比较才可以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弄清楚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学化学基础内容中有许多知识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把这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物质性质等进行纵横比较、分析归纳,引导学生找出各自特性和彼此间的联系,就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获得牢固的基础知识。

1.比较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比较是认识事物、理解概念和理论的最一般的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经常要使用比较法让学生认识一些事物、概念和理论。

如通过比较晶体硅和金刚石的结构,可以得出结论:晶体硅是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原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金刚石也是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原子晶体,熔沸点也很高。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重要的基础理论,内容抽象,理论性强。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具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最后综合、概括得出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这样的比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比较物质结构,预测物质性质。

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在学习物质的性质前先分析物质的结构就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

如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有关,也就是“相似相容原理”,即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所以只要比较溶剂与溶质的极性就可确定其溶解性。

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培养

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培养

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培养【摘要】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教育”,投向了培养核心素养,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对化学等带有抽象概念的理科而言,探究课堂上怎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讨论的话题。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了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体系,从“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阐释了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目标。

本文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角度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关联看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核心素养的着落点。

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功能。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同于化学素养,是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二、证据推理证据推理是学生通过证据的推理,让学生具有证据意识,通过收集各种证据,对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提出提出假设,分析并推理,证实原来的假设,了解论点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的重要途径[1]。

证据是事物本质特征有关的可靠性材料,推理是进一步的判断,有效选择。

三、模型认知模型指教与学的过程中对知识的一种简单描述,从教学目标有关的知识点开始找出本质有关的要点,形成内在联系,通过模型可以发挥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反映和描述实际问题。

模型认知可以定义为在已获得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把思维流程化,理想化,从而归纳和整理有关知识点,帮助学生短时间内找出规律,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论知识和现象,从而找出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的过程[2]。

如今对学生建立模型意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化实验等各种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模型认知可以帮助从简单的方法开始出发解决问题。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学习的思维精髓—具象思维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学习的思维精髓—具象思维

高中化学学习的思维精髓—具象思维不少中学生(甚至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不太喜欢化学,他们愿意这样比较化学和数学及物理学:数学和物理学都是高度逻辑化、精确化的学科。

譬如数学,以数条公理为基础,通过严格的逻辑演绎就能够建造起宏伟的知识体系。

动动笔头就可以证明、推导出意想不到的结论,理性的光辉闪现在其中,成就感油然而生。

再譬如物理,用简洁而优美的公式组织起了宇宙万物——想想看,星球的运行,电与磁的转化,熵增的哲思,相对论的深邃,无不可概括为一条条的数学语句。

反观化学,元素种类如此之多,组成上千万种各具特性的物质,反应条件如此之繁,千头万绪,没有条理,知识体系如此之乱,让人难以体会科学之美,除了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再不作他想。

天才挥挥衣袖,化学还是留给不懂逻辑的笨蛋们背去吧。

用政治考试的流行语来评判的话,应该说“这样的说法是片面的”。

化学与数理科学各有千秋,这不错。

但若以此来区分高下,未免操之过急。

数理科学的本质并非严密的逻辑,化学也并非没有内在贯穿一线的思想与理路(过早下断言正说明对化学的理解不足!)。

数理科学长于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化学则长于锻炼学生的具象思维——实验、归纳与推理能力。

学好化学需要一定量的记忆和背诵,不记忆周期表就无法推断物质的性质,不记忆一些基本的物质和反应就无法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

记忆是基础,是书法家的正楷,是达芬奇的画蛋,是郭靖的蹲马步,是《红楼梦》的前几回。

如果说,数学中的证明题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灵感,而化学则并不需要太多的“小聪明”,化学最需要的正是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嫌元素周期表难背,想走捷径,投机取巧,做任何事情都会一事无成。

打好基本功,则自然能够对化学的思想烂熟于心,自行从中提炼出逻辑的框架,能够从初习走路发展到开始起飞,“从心所欲不逾矩”地翱翔于化学的天空,体会到元素的美妙,对熟悉的知识进行归纳,新的物质进行推断。

实验、归纳和推理,这正是高中化学学习思维的精髓。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高中教学中的培养探析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高中教学中的培养探析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在高中教学中的培养探析摘要:化学是高中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早于2014年教育部就提出学生发展核心教育素养体系,因此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者的重要使命,高中阶段亦不容小视。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分为五个维度,其中维度之一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键所在,属于思维核心。

世界万物皆是变化的,化学学科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只有更好地认识世界,才能更好地利用万物,其关于我们社会地发展,人类的进步。

因此要充分培养高中化学的学科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从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化学文化知识和道德素养,促进科技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学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高中教学引言:在全球科技化的形势下,不断加强化学教育是无可厚非的,化学有助于我们了解世间万物,解释世间奥秘。

高中生作为家庭、祖国未来的希望,让其具备全方位的能力,是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和十分重视的问题。

因此在高中教育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化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外,着重培养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亦十分重要。

课堂既是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而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则是在化学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和建立化学知识模型验证推理结论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激发学生兴趣化学知识相对较为抽象,学习兴趣显得十分重要。

虽然教师都理解兴趣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学任务,教学资源和教师自身素养的限制和影响,在课堂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个难题。

且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中多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多以听讲为主,导致学生课堂参与感不高;教师也并不能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的状况。

最终形成局面则是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够,学生对抽象知识实际掌握不牢固,仅停死记硬背。

教师只是一味的追求讲授更多的知识点,赶课程进度,或许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这一想法是不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的思想方法——推理法
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它主要体现在对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关联系,对有关化学知识的认识程度和自学能力的综合考察。

这类考题能很好地检测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很好的选拔功能,在历年的高考卷中重现率为100%,其基本形式有:无机框图题、有机推断题。

1. 无机框图题
无机框图题由于题目字数少,题意及所提供的信息新颖且简洁,因此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解题步骤一般分为四步:
(1)审读——仔细读题,审清题意。

读题,包括阅读求解要求。

求解要求,往往亦能给考生以重要的启示,这点不能忽略。

“读审”是解题的基础。

(2)找析——找准“题眼”,即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然后联系信息及所学旧知识,应用正逆向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推理。

“找析”是解题的关键。

(3)解答——看清要求,认真解答。

“解答”是解题的落脚点。

(4)检验——看推理是否符合题意。

“检验”是解答正确的保证。

在上述各步中,最重要的是第(2)步:找解题的突破口。

找到了“题眼”,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但第(4)步也不要忽视。

寻找解题突破口有下列一些途径:
(1)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方面寻找
(2)从典型性质去寻找
(3)从反应现象去寻找
(4)从反应类型去寻找
(5)从反应条件去寻找
2. 有机推断题
解答有机推断题的一般方法为: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捕捉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进行综合加工,联系旧知识合理迁移、灵活变通。

其基本步骤为:首先分析要合成的有机物属于何种类型,它带有什么官能团,它与哪些知识和信息有关。

其次是根据现有原料、信息和有关反应规律,尽可能合理地把目标有机物解剖成若干片断;或寻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分子拼接衍变,尽可能找出合成目标有机物的关键和突破点。

最后采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最佳方案。

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分为顺推法、逆推法、猜测论证法、迁移法、分割法、枚举法。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