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论文
拨叉设计论文.

序言宛若流沙一般,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没有停留、没有迷茫,总是若此毫不犹豫。
在这逝去的四年中,我曾高兴、悲伤、迷茫、犹豫、惊讶、兴奋,这些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情感,伴随着各种丰富情感,我感觉到了生活的充实。
在此,对于在四年中所帮助过我的同学以及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毕业设计是检验我们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要求我们从多角度、多方面、更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对四年所学的知识重新回顾和总结,对所学各科知识综合运用,在进行设计过程中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即将走入社会,面对实际的生产活动,做好准备!机械工艺设计是产品设计,产品制造的过程。
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安排生产制造工序,是企业能够在现有的加工设备中,使用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满足使用要求的零件。
这一过程的确定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全面考虑零件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方面的要求,同时在确定零件加工零件尺寸、零件强度计算与结构、工艺等关系的过程中,我们需理论联系实际,要考虑实际加工条件。
机床夹具在保证产品优质、高产、低成本,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便于工人掌握复杂或精密零件加工技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夹具在机械制造各行业的运用,大幅度提高了机械零件的质量和产品的稳定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我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是“设计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专题是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制定,铣削零件表面专用夹具的设计。
作为一个即将从事机械行业的工作者,选择这一课题将为我自己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在学校对于本门课程,也只了解到了皮毛而已,在学多地方还有很多不甚明白的地方,希望老师对于错误的地方能够给予纠正与批评,对此不胜感激!车辆工程xxxxx班xx2012年9月20日1目录序言 (1)第一章零件分析及任务书1.1零件公用、要求 (3)1.2零件结构特点 (3)1.3零件的技术要求 (3)1.4设计任务 (3)第二章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制定2.1确定生产类型 (4)2.2确定毛坯 (4)2.3确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5)2.4确定工序尺寸 (7)2.5主要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第三章铣削零件专用夹具设计3.1铣床夹具选择、结构设计及主要技术要求 (13)3.2明确设计任务,收集分析原始资料 (14)3.3拟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15)3.4分析计算定位误差 (18)3.5夹具加紧结构 (19)3.6拟订总装图尺寸、公差与配合和技术要求 (23)3.7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23)第四章参考文献4.1 参考文献 (24)21.1拨叉零件功用、要求拨叉零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械传动零件,但在不同的应用场合起机构形状也不尽相同。
拨叉工艺规程 毕业设计

摘要变速叉是汽车变速箱的重要构件之一,在汽车的传动变速系统中广泛采用,以实现传递速度或旋向的变化。
本文主要论述了变速叉的工艺规程及变速叉内爪铣床夹具设计。
在工艺定制过程中,通过生产批量的分析确定变速叉的加工方案,并寻求最佳的工艺方案。
在安排工艺过程时,保证零件加工要求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尽量减少加工余量和切削力可以减少或避免工件的变形。
在设计铣变速叉内爪夹具时,结合变速叉的形状特点和加工要求进行定位,并采用catia软件进行三维建模。
关键词: 变速叉加工工艺夹具设计AbstractThe jear shift for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ransmission gears box,it is widely used in automotive variable speed system in order to transmission speed or change the spin. This paper expounds mainly the design of processing of the gear shift fork and fixture of milling the within claw of the fork. During process planning, it has been defined that the productive process of gear shift fork, and find out the best process plan by analyzing production lot. To ensure th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 and increase productivity, we can reduce or avoi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part by reducing the surplus and cutting force when arranging processing. In the design of the fixture of milling the within claw of the fork on the basis of the shape of the fork and specific requirement for positioning, the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has been built by using catiaKeyword:Gear shift fork ;Processing technology ;Design of clamping devic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1变速器变速叉的介绍 (1)1.3 变速器行业面临挑战 (3)第2章零件的加工工艺 (5)2.1零件的作用 (5)2.2零件的工艺分析 (6)2.2.1零件的加工表面及其要求 (6)2.2.2 零件材料选择 (6)2.3 毛坯选择 (7)2.3.1 毛坯的种类 (7)2.3.2 选择毛坯时应考虑的因素 (8)2.3.3毛坯形状与尺寸的确定 (9)2.4 工艺基准选择 (9)2.4.1 零件的加工定位原理 (9)2.4.2 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9)2.5 拟订加工路线 (11)2.5.1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路线 (11)2.5.2拟定加工路线方案 (11)2.7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 (12)2.8 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13)第3章夹具设计 (18)3.2夹具设计 (18)3.2.1 定位方式及元器件的选择 (18)3.2.2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0)3.2.3 定位误差的计算 (21)3.3液压缸的选择 (21)3.3.1 液压缸作用的大小 (21)3.3.2活塞(或缸)的运动速度 (22)3.3.3液压缸的分类 (22)3.3.4液压缸的安装形式 (22)3.3.5采用此类型液压缸的好处 (23)3.3.6安装形式的选择 (23)3.3.7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 (23)总结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6)第1章绪论1.1变速器变速叉的介绍变速叉是汽车变速器的重要零部件,它接收换挡手柄传递的变速信号,来控制齿轮变速箱以相应的档位运行。
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钻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钻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起止时间:2012年12月17日至2013年1月7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钻夹具设计如图所示拨叉零件,设计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8mm锁销孔工序的专用夹具。
设计内容:(1)零件—毛坯合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套(3)夹具装配总图:1张(4)夹具零件图:1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为8000台/年,1件/台,每日1班。
零件材料为45钢。
(φ8孔与轴线夹角为300)摘要:主要包括了拨叉零件的生产类型的确定,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路线,以及工序的加工余量,切削用量的选定,加工工时的计算,工艺卡的制定,零件图,毛坯图的绘制,在本文的后一部分设计了钻孔专用夹具,对夹具进行了力的分析和计算,绘制了夹具工装图和零件图。
关键词:拨叉钻夹具加工工艺工序卡目录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1.1零件的分析 (1)1.1.1零件的工艺分析 (1)1.1.2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2)1.2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 (2)1.2.1选择毛坯 (2)1.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2)1.2.3绘制拨叉锻造毛坯简图 (7)1.3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8)1.3.1定位基准的选择 (8)1.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8)1.3.3加工阶段的划分 (8)1.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9)1.3.5工序顺序的安排 (9)1.3.6确定工艺路线 (10)1.3.7机床设备、工装的选用 (11)2.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12)2.1工序简图的绘制 (12)2.2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2)2.2.1加工余量的确定 (12)2.2.2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3)2.2.3 拨叉零件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3)2.3切削用量的选择 (17)2.4时间定额的计算 (21)2.5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 (25)3.专用钻床夹具设计 (26)3.1夹具设计任务 (26)3.1.1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26)3.1.2专用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和需要完成的任务 (26)3.2拨叉零件专用钻床夹具设计 (27)3.2.1夹具设计任务 (27)3.2.2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27)3.2.3画夹具装配图 (31)3.2.4确定夹具装配图上的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术 (31)4.小结 (33)参考文献 (34)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1 零件的分析1.1.1零件的工艺分析应分析零件图,明确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分析器主要技术关键和应相应采取的工艺措施,形成工艺规程设计的总体构思。
机床“羊角”拨叉加工工艺及(一道工序)夹具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机床“羊角”拨叉加工工艺及(一道工序)夹具设计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摘要本论文完成了对机床羊角“拨叉”的工艺设计方面的详细分析和设计及其中的一道工序的加工所需的夹具进行详细分析论述及设计。
在设计的前一部分,主要进行工艺卡的填写;首先,“拨叉”的产量的确定,毛坯的选择及毛坯图的绘制然后是“拨叉“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的分析与选择的论述,工艺路线的确定,最后是,用CAD文档来填写“拨叉”的机械加工工艺卡。
第二阶段,进行夹具设计。
纵观整条工艺路线,结合难易程度和夹具本身的特色,选定第川工序(加工2-电14D4进行夹具的总体装配和夹具体的设计。
首先,结合零件在该工序中需要达到的各项技术要求,初步拟定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案;然后,根据夹具设计原则以及夹紧力和夹紧点的确定原则进行局部零部件和夹具体的设计;最后,校核该夹具的精度。
最后是论文的总结及列出论文所引用的文献。
内容摘要 (1)引言 (3)1.1羊角拨叉的功用 (4)1.2 设计任务 (4)2 零件工艺规程设计 (5)2.1 产量的确定 (5)生产类型的确定 (5)日生产量的确定 (5)2.2 毛坯的选择及毛坯图的绘制 (6)毛坯的选择 (6)毛坯-零件综合图的绘制方法 (6)2.3 定位基准的分析与选择 (7)基准的概念 (7)基准选择原则 (7)定位基准的选择 (8)2.4工艺路线的制定 (8)2.5 工艺卡的填写 (8)3夹具设计 (9)3.1夹具的整体设计 (9)夹具设计分析 (9)夹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9)夹具的具体设计 (10)3.2夹具的装配 (11)3.3夹具的经济性分析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引言机床羊角“拨叉”零件的加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需要考虑零件的功用,重要的、核心零件,则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多;若是一般零件,则采用常规加工即可。
CA6140车床拨叉(831003)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CA6140车床拨叉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专业班级数控技术层级专科形式函授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王波设计(论文)完成日期2011 年3 月10 日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姓名:日期: 2011年3月27日摘要CA6140车床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和其他零件配合,在改变转速的时候承受轻微的载荷,所以加工时应该保证本零件的重要工作表面符合技术要求。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因此φ60孔端面与φ25H7孔垂直度公差为0.1mm,所以先把加工φ25孔的表面和孔精加工出来,再以它为精基准加工别的面,例如铣φ60孔和端面、铣槽等。
同时,在设计夹具时候要考虑定位基准和加紧机构。
在设计中长销限制4个自由度、支撑钉限制1个和侧板限制1个;螺母和心轴配合用来加紧零件,开口垫片可以实现大批量和中批量的生产。
关键词:定位元件加紧机构定为基准自由度CA6140车床拨叉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目录1前言……………………………………………………………………………2. 设计的目的……………………………………………………………3. 零件的分析……………………………………………………………3.1 零件的作用…………………………………………………………3.2 零件的工艺分析……………………………………………………4. 工艺规程设计…………………………………………………………4.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1.1 铸铁……………………………………………………………4.2 基准的选择………………………………………………………4.3 制造工艺路线……………………………………………………4.3.1 切削力…………………………………………………………4.3.2 刀具磨损与刀具的耐用度………………………………4.3.3 切削用量……………………………………………………5. 箱体的技术要求……………………………………………………6. 夹具设计………………………………………………………………6.1 夹具的作用…………………………………………………………6.2 问题的提出………………………………………………………6.3 夹具的设计……………………………………………………… 7小结…………………………………………………………………………致谢………………………………………………………………………………参考文献………………………………………………………………………1前言通过机床工艺及程序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公差于配合》、《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制图》等)。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变速拨叉加工工艺及工装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变速拨叉加工工艺及工装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健康便捷的交通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变速拨叉作为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起到了连接车把和后轮的作用,对自行车的行驶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变速拨叉的加工工艺及工装进行研究和改进,可以提高自行车的品质和性能。
本篇文档将介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所涉及的变速拨叉的加工工艺及工装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变速拨叉的工艺流程和工装设计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变速拨叉加工工艺及工装方案,以期提高变速拨叉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变速拨叉加工工艺分析变速拨叉的结构相对复杂,通常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包括拨叉臂、连接杆、轴承等。
针对变速拨叉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有助于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误差和损耗,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精度。
变速拨叉加工流程变速拨叉的加工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产品性能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加工。
2.下料: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将材料进行切割成合适的长度和宽度。
3.零件加工:根据变速拨叉的设计图纸,进行拨叉臂、连接杆等零件的加工。
这些零件通常需要进行车削、铣削和钻孔等工艺。
4.零件焊接:将各个零件进行焊接组装,形成变速拨叉的基本结构。
5.表面处理:对变速拨叉进行除锈、打磨和喷涂等表面处理,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6.组装和调试:将变速拨叉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加工工艺问题分析在变速拨叉的加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工艺问题,例如:•加工误差:由于材料、设备和操作等问题,可能导致加工误差,影响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刀具选择:对于不同材料和形状的工件,需要选择合适的刀具进行加工,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零件组装:变速拨叉的零部件之间需要进行精确的组装,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优化加工工艺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车床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本科学位论文

车床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大好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图1-1 工件零件图目录1、零件的分析 (4)1.1.零件的作用 (4)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1.3.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5)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5)2.1. 选择毛坯 (5)2.2.确定毛坯加工余量 (5)2.3确定铸件毛坯尺寸 (6)2.4 绘制毛坯图 (7)3、工艺规程设计 (8)3.1. 基面的选择 (9)3.2.制定工艺路线 (9)3.3工序设计 (11)3.4.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3)4、夹具设计 (20)4.1、问题的提出 (20)4.2、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21)4.3、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1)4.4、定位误差分析 (23)5、总结 (23)6、参考文献 (24)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左边的Φ14孔与操纵机构相连,右边的Φ4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或滑移齿轮接触。
通过操纵机构,使拨叉拨动齿轮变速。
为了便于定位加工,两零件的毛坯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1.2.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ZG45,该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适用于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作条件。
CA6140车床拨叉加工工艺及铣Φ22孔上端面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CA6140车床拨叉加工工艺及铣φ22孔上端面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目录序言 .................................................................................................................................................. 2 1 零件的分析 (3)1.1零件的作用 ......................................................................................................................... 3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 3 2 工艺规程设计 .. (4)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4 2.2基面的选择 ......................................................................................................................... 4 2.3制定工艺路线 ..................................................................................................................... 4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7 3 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 (9)3.1粗铣φ22孔上端面 ........................................................................................................... 9 3.2扩φ22孔 .......................................................................................................................... 9 3.3精铣φ22孔上端面 ........................................................................................................ 10 3.4精铰φ22孔 .................................................................................................................... 10 3.5粗镗、半精镗φ55孔 ..................................................................................................... 10 3.6粗镗、半精镗73孔 .. (11)3.7 钻8M 螺纹孔、攻8M 螺纹、钻8 锥销孔 .............................................................. 13 3.8铣断 .................................................................................................................................. 14 4 夹具设计. (15)3.1问题的提出 ....................................................................................................................... 15 3.2夹具设计 ........................................................................................................................... 15 设计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论文1 绪论夹具设计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教学的基本训练科目,在毕业设计中占极其重要的位置。
夹具结构设计在加深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加强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选择拨叉的夹具设计能很好的综合考查我们大学四年来所学知识。
本次所选拨叉C的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容主要包括:拨叉C工艺路线的确定,夹具方案的优选,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以及拉刀设计,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等。
夹具是工艺装备的主要组合部分,在机械制造中占有重要地位,夹具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夹具设计方式已成为企业中产品快速上市的瓶颈,各企业迫切需要提高夹具设计的效率。
刀具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肩负着为制造业提供关键装备、数控刀具的重任,制造业的水平如何往往会受刀具行业整体水平的较大影响,而制造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刀具行业的发展,两者可以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随着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为制造业提供关键装备的刀具行业必将快速、稳步发展,根据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多功能复合刀具、智能刀具、高速高效刀具必将成为时代的新宠,面对日益增多的难加工材料,刀具行业必须在改进原有的刀具材料、研发新的刀具材料及寻找更合理的刀具结构方面多下功夫,以解决制造业面临的越来越多的加工难题。
当前,切削技术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现代切削技术新阶段,刀具材料、刀具结构均取得了全面的进步,加工效率也在成倍提高。
同时,切削技术和刀具也成为制造业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应用新材料的基础工艺和建立创新体系的关键技术。
本次设计的拉刀常用于加工高精度零件,所以在设计拉刀时要确保各个参数的正确性,为了保证在拉削过程中的高精度,拉刀材料的选择也是设计拉刀的重点,即要保证拉刀的寿命,也要保证拉刀的成本,加工难度小。
2 拨叉C 的分析2.1 拨叉C 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2.2 拨叉C 的工艺分析拨叉C 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因为其零件尺寸比较小,结构形状较复杂,其加工花键的精度要求较高,此外还有上端面要求加工,对精度要求也很高。
其底槽侧面与花键孔中心轴有垂直度公差要求,上端面与花键孔轴线有平行度要求。
因为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各表面的表面质量均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而影响其性能与工作寿命,因此它们的加工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2.3 拨叉C 的工艺要求一个好的结构不但要应该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够保证加工质量,同时使加工的劳动量最小。
而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的。
设计者要考虑加工工艺问题。
工艺师要考虑如何从工艺上保证设计的要求。
其余未注明圆角半径R3~5mm图1.1 拨叉C 零件图其加工有五组加工:铣侧面;拉257H 花键孔;粗精铣上端面;粗精铣18H11底槽;钻、铰2-M8通孔,并攻丝。
(1) 侧面的加工主要是为了后续工序中能有更好的定位面,确保后续加工所要求的精度,粗糙度在6.3即可。
(2) 以2212H φ为主要加工面,拉花键槽257H φ,槽数为6个,其粗糙度要求是底边6.1=Ra ,侧边 3.2Ra =,2212H φ孔粗糙度 6.3Ra =。
(3) 另一组加工是粗精铣上端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3.2Ra =。
(4) 第三组为粗精铣18H11底槽,该槽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两槽边3.2Ra =,槽底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3.6=Ra 。
(5) 钻并攻丝2-M8,保证两螺纹孔中心距为25mm 。
2.4毛坯的选择拨叉C 毛坯选择金属行浇铸,因为生产率很高,所以可以免去每次造型。
工件尺寸较小单边余量一般在1~2mm ,结构细密,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占用生产的面积较小。
因其年产量是5000件,查参考文献[5]表2.1-3,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
2.5 本章总结通过对拨叉C 的工艺分析,为以后工序的设计安排,夹具的设计打下理论基础,在对拨叉C 进行工艺分析时,要充分考虑工件的材料、形状尺寸,保证工件加工时的良好工艺性,通过对拨叉C 的分析,确定毛坯为铸件,在后续设计中以此分析为前提,优化夹具方案。
3工艺规程设计3.1加工工艺过程由以上分析可知。
该拨叉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花键和槽系。
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花键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对于拨叉C 来说,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保证花键的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处理好花键和平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槽的各尺寸精度。
由上工艺分析知,上端面与槽边均与花键轴有位置度公差,所以,保证花键高精度是本次设计的重点、难点。
3.2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一个好的结构不但应该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保证加工的质量,同时是加工的劳动量最小。
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设计拨叉C的加工工艺来说,应选择能够满足花键加工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除了从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两方面考虑以外,也要适当考虑经济因素。
在满足精度要求及生产率的条件下,应选择价格较底的机床。
3.2.1选择加工方法时,需考虑的因素(1)要考虑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根据各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选择加工方法及分几次加工。
(2)根据生产类型选择,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专用的高效率的设备。
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则常用通用设备和一般的加工方法。
(3)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
(4)考虑工厂或车间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应考虑不断改进现有加工方法和设备,推广新技术,提高工艺水平。
(5)此外,还要考虑一些其它因素,如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特殊要求,工件形状和重量等。
选择加工方法一般先按这个零件主要表面的技术要求选定最终加工方法。
再选择前面各工序的加工方法。
3.2.2 面的加工侧面的加工主要是为后续加工做准备,因此,在选择加工方法上可以选用一次性铣面,表面粗糙度为6.3。
上端面的查参考文献[5]表2.1-12可以确定,上端面的加工方案为:粗铣——精铣(7~9IT IT),粗糙度为Ra 6.3~0.8,一般不淬硬的平面,精铣的粗糙度可以较小。
3.2.3 孔的加工φ加工(1)加工花键前的预制孔2212H查参考文献[5]表2.3-47,由于预制孔的精度为H12,所以确定预制孔的加工方案为:一次钻孔,由于在拉削过程中才能保证预制孔表面精度,所以,在加工花键前预制孔的精度可适当降低。
(2)花键的加工通过拉刀实现花键的加工,由于拉削的精度高,所以能满足花键表面精度,同时也能保证预制孔表面精度。
(3) 2-M8螺纹孔的加工加工方案定为:钻,攻丝。
3.2.4 槽的加工查参考文献[5]表 2.1-12可以确定,槽的加工方案为:粗铣——精铣(7~9IT IT),粗糙度为Ra=6.3~0.8,设计要求为6.3和3.2,粗铣时,精度可适当降低。
3.3 确定定位基准3.3.1 粗基准的选择选择粗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置符合图纸要求。
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精度。
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
(2)选择加工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
例如:机床床身导轨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
因而在加工时选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
这样就能保证均匀地去掉较少的余量,使表层保留而细致的组织,以增加耐磨性。
(3)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这样可以保证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4)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面不宜选作粗基准,必要时需经初加工。
(5)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因为粗基准的表面大多数是粗糙不规则的。
多次使用难以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拨叉C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从拨叉C零件图分析可知,选择作为拨叉C加工粗基准。
3.3.2 精基准选择的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
即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这样可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
基准的统一有利于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避免基准转换所带来的误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夹具比较统一,从而可减少夹具设计和制造工作。
例如:轴类零件常用顶针孔作为定位基准。
车削、磨削都以顶针孔定位,这样不但在一次装夹中能加工大多书表面,而且保证了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
(3)互为基准的原则。
选择精基准时,有时两个被加工面,可以互为基准反复加工。
例如:对淬火后的齿轮磨齿,是以齿面为基准磨孔,再以孔为基准磨齿面,这样能保证齿面余量均匀。
(4)自为基准原则。
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可以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为基准。
例如:磨削机床导轨面时,是以导轨面找正定位的。
此外,像拉孔在无心磨床上磨外圆等,都是自为基准的例子。
此外,还应选择工件上精度高。
尺寸较大的表面为精基准,以保证定位稳固可靠。
并考虑工件装夹和加工方便、夹具设计简单等。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拨叉C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从拨叉C零件图分析可知,它的 花键槽,适于作精基准使用。
257H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时,考虑的重点是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使装夹准。
3.4 工艺路线的拟订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总是首先加工出统一的基准。
拨叉C的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
具体安排是:先加工预制孔,再加工花键槽,最后以花键槽定位粗、精加工拨叉上端面和底槽及M8螺纹孔。
后续工序安排应当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
3.4.1 工序的合理组合确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等具体生产条件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
确定工序数的基本原则:(1)工序分散原则工序容简单,有利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量。
便于采用通用设备。
简单的机床工艺装备。
生产准备工作量少,产品更换容易。
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水平不高。
但需要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面积大,工艺路线长,生产管理复杂。
(2)工序集中原则工序数目少,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减少了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也简化了生产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