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G血栓弹力图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意义

输血科血栓弹力图(TEG)的临床意义TEG血栓弹力图仪是一款非侵入型诊断仪器,通过对血样凝结过程的监测和分析,协助临床医师对临床病人凝血状况做出准确判断。
TEG血栓弹力图仪供成年病人使用,用于评估病人的凝血特性。
凝血评估常用于对临床状况做出预测,比如术后出血、心外手术中或术后的血栓、器官移植、外伤和心脏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发生的血栓症。
通过对血样凝血过程进行监控、测度、分析,TEG血栓弹力图仪可根据仪器报告出的血样凝血参数信息对该病人凝血状况做出定性和定量预测。
随着血凝块的形成、回缩和/或溶解,电脑控制的TEG 血栓弹力图仪能自动记录这些血样(全血液、血浆、富含血小板的血浆)的动力学变化。
TEG血栓弹力图仪得出的结果不应作为单一的诊断依据;应结合对病人状况的临床判断以及其他凝血实验综合考虑。
TEG各项参数通过测量血凝块形成及溶解的五个主要参数来评估TEG弹力图仪显示的图形意义,R,K,α,MA四个参数组合可反映凝血能力,还有几个辅助参数有助于评估血凝块的其他方面。
R或R时间:反应时间,是指血样开始运作至第一块可检测得到的血凝块(TEG扫描图上幅度=2mm)形成所需的时间。
R时间因抗凝剂及凝血因子缺乏而延长,因血液呈高凝状态而缩短。
K或K时间:血凝块的形成时间,是指从测量R时间终点(血凝块开始形成)至血凝块硬度达到某一固定水平(振幅=20mm)的时间。
,反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凝血块开始形成时的共同作用结果,即反映血凝块形成的速率。
K时间用来评估血凝块强度达到某一水平的速度或动力学特性。
K时间的长短受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低的影响,而受到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则较小。
影响两者的抗凝剂可延长K时间。
α角(Angle角):血凝块逐渐形成的动力学特性,反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凝血块开始形成时的共同作用结果。
从血凝块形成点至图形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α角与K值密切相关,都是反映血凝块聚合的速率。
在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时,血凝块的最终状况是振幅达不到20mm(此时K无法确定)。
血栓弹力图原理

血栓弹力图原理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是一种通过测定凝血全过程中凝血血栓的形成、稳定性以及溶解能力来评估血液凝血功能的方法。
它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全面评价血液凝固功能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血栓弹力图原理基于一个简单的原理:通过利用血液在旋转圆盘上形成的凝固血块的弹力特性。
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凝血因子会逐步激活,最终形成纤维蛋白聚合物,这一过程导致血液从液态转变为凝固态。
血栓弹力图利用一个特殊的旋转圆盘来模拟这一过程。
血栓弹力图实验中,将一小块特殊处理的圆盘浸入含有抗凝剂的采血管中,然后开始旋转圆盘。
当血液开始凝固时,液态血液会渗透到圆盘孔洞中,形成类似网状结构的血凝块。
同时,圆盘不断旋转,通过变频振荡器检测旋转阻尼变化,得出弹力和阻尼的变化曲线,并计算出弹力学参数。
根据血栓弹力图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到几个重要的参数,包括:1. R值(凝血起始时间):反映血液开始凝固的速度。
它是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聚合物形成之间的时间间隔。
2. K值(凝血时间):指纤维蛋白聚合物生成的时间,反映了凝血过程的速度。
3. α角(形成血栓的速度):反映血栓形成的速度和强度。
4. MA值(最大弹力):表示血凝块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MA值越高,说明血凝块越稳定。
5. G值(凝血整体功能):通过计算得出,是凝血过程的综合表现,反映了凝血功能的整体状态。
通过分析这些参数,可以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异常情况,如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等。
血栓弹力图作为一种全面评估凝血功能的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创伤、产科等领域,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和治疗方案制定。
血栓弹力图解读

感谢聆听!
缓慢加样,避免气泡产生;
浓度不符合,影响检测试剂对钙离子的补充,影 响R时间结果; 枸橼酸钠抗凝影响,量多时K值可能存在显著性差 异; 加速凝血反应,可能造成:R时间缩短,K时间缩 短,α角减小,MA值减低;
凝血因子、血小板激活,可能影响R时间、MA值结 果; 凝血因子激活消耗,血小板假性聚集率升高;
检验报告示例
第一部分:患者信息
检验报告示例
第二部分:检测结果
检验报告示例
第三部分:结果解读
血栓弹力图标本要求
注意事项
影响
采血时无空腹要求,不要从留置针、留置管采血; 封管液影响,肝素残留可能,R时间延长;
使用PT管采血,枸橼酸钠浓度为3.2%/0.109 M
请严格按照采血管的刻度抽血,误差不可超过 ±10%; 抽血后轻轻颠倒混匀,尽量避免在采血或运输的 过程中剧烈晃动血样,如果有溶血标本,需要重 新采集; 标本采集后建议及时送检(0.5小时内),2小时 内完成检测,最迟不超过4小时上机; 检测前室温保存,不可冷藏;
血栓弹力图检测介绍
血栓弹力图-直观判断血凝情况工具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 于1948年由德国人Harter发明。其工作原理 是在模拟人体内环境下凝血-纤溶整个过程的同时,通过物理方法将血块弹性强度转换成图形 表示,直观判断血凝情况并分析成因。
评估凝血功能、指导个性化输血、监控药物疗效。
R时间延长,凝血因子功能不足
K时间延长,α角度偏小,纤维蛋白原功 能不足 MA值偏低,血小板功能不足
K时间延长,MA值偏低,纤维蛋白原、
血栓弹力图结果解读
▪ R = 3.8 min
(4-8)
血栓弹力图简介分析

血栓弹力图的优缺
05
点及前景展望
血栓弹力图的优点
全面评估凝血状态
操作简便、快速
血栓弹力图可以全面评估血液的凝血状态 ,包括共同凝血途径的功能、血小板聚集 功能、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原的交联等。
血栓弹力图的操作相对简单,并且可以在 短时间内获得结果,这使得它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快速诊断。
样本用量少
预测血栓风险
TEG能够反映共同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纤 维蛋白溶解等各个环节对血液凝固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全 面的凝血信息。
血栓弹力图的作用
评估凝血系统功能
TEG可以评估共同凝血因子、纤 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纤维蛋 白溶解等各个环节对血液凝固的 影响,从而了解患者的凝血系统
功能。
指导成分输血
TEG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患者的 凝血状况,指导医生根据患者需 要输注何种成分血,如血小板、 凝血因子等,以改善患者的凝血
2. 数据整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计 算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或中位 数。
3. 与参考值对比
将整理后的数据与正常参考值 进行对比,观察各项指标是否 在正常范围内。
4. 结果解读
根据对比结果,解读患者的血 栓弹力图数据,分析血小板和
纤维蛋白原功能是否正常。
结果分析注意事项
01
结果分析时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和 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考虑,不能仅 凭血栓弹力图数据做出诊断。
02
在进行结果分析时应注意数据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数据错 误导致误诊或漏诊。
血栓弹力图在临床
04
的应用
血栓弹力图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评估共同凝血因子水平
血栓弹力图可以有效地评估患者的共同凝血因子水平,对判断心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血栓弹力图 (课件)分析

(三)α角度
1. 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 水平线的夹角,正常为50°~60°
2. α角度与K时间密切相关,影响因素均为Fg和PLT
3. α角度不受极其低凝状态的影响,较K时间更全面
(四)最大幅度MA
1. 正常值为50~60mm 2. MA反映了正在形成的血凝块的最大强度或硬 度及血凝块形成的稳定性; 3. 主要受Fg及PLT(质量、数量)影响, PLT 的作用要比纤维蛋白原大
(抑制率过高)
•
MAADP
MAADP<31mm,提示血小板功能过低,有出血风险,可减量/停用ADP抑制剂,如存在出 血症状,必要时可输适量血小板。 MAADP>47mm,提示血小板功能过强,有发生血栓风险。 MAADP31-47mm是ADP抑制剂的个体化治疗窗(2013年ADP抗血小板专家共识)
低血小板或功能不良
如果病人在出血, 建议治疗:输入血小板制剂
TEG实际图例分析
高血小板功能(高凝状态)
病人有血栓风险, 建议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药物
TEG实际图例分析
高凝血因子活性和高血小板功能 (高凝状态)
病人有血栓风险, 建议治疗:抗血小板+抗凝处理
TEG实际图例分析
原发性纤溶亢进是:正常凝血,异常纤溶。 建议治疗:抗纤溶处理,如6-氨基己酸
体内肝素残留
检测类型
TEG每一种检测参数都有明确的 临床价值
常用参数 参数意义
影响因素
抑制率
内科价值: AA抑制率<50%或ADP%抑制率<30%,提示抗血小板药效不足【7】 抑制率>76%,提示血小板抑制较强,临床需注意出血风险【8】 外科价值: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可根据抑制率选择手术时期,避 免术前血栓事件及术中大出血。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一、引言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 TEG)是一种评估凝血功能的实时监测技术,通过测量血液凝血过程中血栓形成和溶解的动力学变化,提供了全面的凝血功能信息。
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大,血栓弹力图在心脑血管疾病、外科手术、创伤、妊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血栓弹力图基本原理血栓弹力图通过模拟凝血和溶栓动力学过程,并通过监测血栓形成和溶解的弹性反馈来评估凝血功能。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血样准备:采用外周静脉采血,将血样加入特定的试剂,形成凝固反应体系。
2.试剂和探头:血栓弹力图所使用的试剂和探头包括活化剂、钙离子、纤维蛋白原以及固定在转子上的机械探头。
3.全血凝固过程测量:将试剂和血液混合后,转子开始旋转,实时记录下各个阶段的血栓形成和溶解过程。
4.图形参数解读:根据血栓弹力图所显示的图形,可以解读凝血功能的各个指标,如凝固时间、凝胶强度、最大加速度等。
三、血栓弹力图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冠心病:血栓弹力图可以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指导冠脉搭桥术中的抗凝治疗,降低术后出血风险。
2.心肌梗死:血栓弹力图可以评估患者的溶栓治疗反应,指导抗凝治疗的选择和调整。
3.卒中:血栓弹力图可以评估急性卒中的血栓形成和溶解状态,指导抗凝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的策略。
四、血栓弹力图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1.心脏手术:血栓弹力图可以评估心脏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指导术中抗凝治疗的调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2.器官移植:血栓弹力图可以监测器官移植术中的凝血状态,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提高移植成功率。
3.其他外科手术:血栓弹力图可以评估手术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指导输血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管理。
五、血栓弹力图在创伤中的应用1.创伤性出血:血栓弹力图可以快速评估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指导止血措施的选择和抗凝治疗的调整。
2.输血治疗:血栓弹力图可以评估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指导输血成分的选择和用量的调整,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
血栓弹力图TEG操作介绍和注意点分析ppt课件

4.5 数据库备份
文件名
文件名.TEG 文件名.QC CFG.SET GUIDE.LIB
在硬盘上的位置
内容
用户自定义路径(默认路径C:\TEGV4) 病历数据库
用户自定义路径(默认路径C:\TEGV4) 质量控制数据库
程序指定路径(通常为C:\Program Files\TEGV4)
程序指定路径(通常为C:\Program Files\TEGV4)
XXX XXX
枸橼酸化血样
Kaolin
CaCl2
CK
MATHROMBIN
A
MAFIBRIN
肝素化血样
A – 激活剂F™ ADP – ADP 激活剂 AA – AA 激活剂
ADP
MAADP
AA
MAAA
血小板图检测 计算公式
% Inhibition = 100 - MApi – MAf X 100% MAt - MAf
4.1 水平调节
调节仪器顶部的水平泡
4.2 基线调节
4.2 基线调节
值:1800~2300 值:2000左右 :1900~2100可调 :
4.3 日常清洁
清洁部分:杯槽,平台,探针内槽 清 洁 剂:酒精或专用清洁剂 清洁方法:
用脱脂棉签蘸酒精或专用清洁剂轻轻擦 拭
注意:清洁探针内槽时控制杆于load位置
• CaCl2 (0.2mol/L)
枸橼酸化血样每次测试加入20ul
凝血因子/ 旁路
纤维蛋白原
静止的血小板
血样本的组成
XIII
XIIIa
可溶性纤维 单体
弱的血小板血块
血小板聚集 (GPIIb/IIIa +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网
血栓弹力图TEGppt课件

*
血凝块形成过程
血凝块形成过程, 血凝块强度逐渐增强,是细胞和血浆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监视这一复杂系统的工作状态呢?尤其当出凝血问题带来各种麻烦的时候。。。
*
出凝血相关困扰
*
*
TEG® 5000 血栓弹力图仪检测原理
TEG参数:MA(最大振幅)
反映血小板功能
*
TEG参数:LY30、EPL
纤溶指标——反映血块稳定性
LY30:血块溶解速率参数 MA后30min的振幅衰减率,反映血块的溶解。 参考范围:LY30 <7.5%
EPL:血块溶解速率预测值 MA后30min内血凝块将要溶解的百分比(%)作用同LY30。 参考范围:0-15%
患者,男性,37岁 诊断:粘液瘤 手术:粘液瘤术后4血治疗建议: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案例分析
Neurosurgery 68:E1165–E1169, 2011
给予5 g 6-氨基乙酸( Amicar )和10袋冷沉淀,出血显著减少。
案例分析
术后一年,病人完全康复,没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Neurosurgery 68:E1165–E1169, 2011
围手术期----凝血监测,判断出血原因
TEG参数:R(凝血时间)
反映凝血因子功能
*
K值(1-3min) 从R时间终点到振幅达20mm所需的时间(min),反映纤维蛋白和PLT在血凝块开始形成时的相互作用,及血凝块形成的速率
TEG参数:K值和α角
Α-angle(53-72) 最大曲线弧度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反映凝块形成的速率。 重度低凝时,K值无法确认,使用α更有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在国内外动向
▪ 2009年8月进入上海市医保。目前,在上海已开展 TEG血栓弹力图检验的医院有瑞金医院、中山医院、 十院、长征医院、长海医院胸科医院、新华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市东医院等。
▪ 目前南京已在军总、省人民医院、鼓楼医院、市立 医院、脑科医院、中大医院、省中西、江宁人民等 各大医院开展。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南京爱楷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TEG指导临床用血指南---输血
▪ 美国麻醉医师联合会输血指南-2006
▪ 术中、术后失血和输血的管理
▪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 值(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还包括纤维蛋白原、血小 板功能、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和凝血酶时间。
技术(’80s)
心血管手术采用 TEG
PlateletMapping专利 (‘04)
技术 (’95 – ’96)
诊断树获得专利
(’03)
TEG 血栓弹力图试验列入2007年6月 卫生部公布的 《医疗机构临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验项目目录》和《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 2001年版)》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 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围手术期输血指南-2007年
凝血功能包括血小板计数、PT、APTT、INR 以及血小板功能评估、血栓弹性 图(TEG)、纤维蛋白原水平等以指导输血。
▪▪ 美国红十字会输血指南-2010
TEG,ACT等床旁检测能够更好评估出血患者凝血 功能, 从而指导最合理用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南京爱楷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出血患者血栓弹力图表现为功能性纤维蛋白原缺乏或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5 一2.0 g/L, 应输注纤维蛋白原或冷沉淀。(1C )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南京爱楷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方案 (2013—2015年)
▪ 处理大出血患者,如有条件可以进行TEG检测 ▪ 如能进行全血床旁检测,输血前应该先进行TEG检测,以其结果为
基础指导血制品的使用 ▪ 对于纤溶亢进可以使用TEG进行检测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TEG指导临床用血指南---严重创伤
▪ 严重创伤出血处理的欧洲指南(2010年)
▪ 如果有可能, 应根据血栓弹力图指导抗纤溶治疗。一旦出血得到有效控制, 应 停 止使用抗纤溶药物。(2C)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TEG指导临床用血指南---严重创伤
▪ 严重创伤出血处理的欧洲指南(2013年)
▪ 监测凝血功能
▪ 监测创伤后凝血病的常规指标包括PT、APT T 、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 (1C ) 推荐应用血液粘弹性检测方法(血栓弹力图)评估凝血病的特征和指导 止血治疗。(1C)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南京爱楷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凝血检测能看到什么?
TEG Analysis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南京爱楷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TEG®5000血栓弹力图仪工作原理
承载血标本的测试杯以4°45′左右旋动,一旦凝血开始, 置于血标本检测杯中的金属针受到标本血块形成和溶解过程中 的切应力作用,随之一起左右旋动;金属针在旋动过程中由于 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电流,经电脑软件处理后,便形成TEG曲 线。
目前在国内外动向
▪ TEG在美国、欧洲、韩国、中国、中国台湾都已经广泛使用。 ▪ 在北京阜外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安
贞医院等所有的三甲医院都开展了TEG项目。
北京阜外医院 输血科14台设备 ▪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南京爱楷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PT、APTT只能检测凝血初级阶段,反映4%凝血酶的产生,因此常规检测正常 而凝血功能可能异常
▪ 与常规检测相比,血栓弹力图检测时间缩短30-60分钟;快速TEG检测时间进 一步缩短
▪ 血栓弹力图能够检测凝血酶抑制剂的影响,预测大输血和血栓事件 ▪ 血栓弹力图指导输血节省血制品的使用
▪ 出血和凝血病处理
▪ 诊断和监测失血程度
▪ 监测创伤后凝血病的常规指标包括INR 、APT T 、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 不应单独以INR 和APTT 来指导止血治疗。(1C ) 推荐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估凝 血病的特征和指导止血治疗。(2C)
▪ 出血和凝血病处理
▪ 如果出血明显且血栓弹力图表现为功能性纤维蛋白原缺乏或血浆纤维蛋白原低 于1.5 一2.0 g/L, 应输注纤维蛋白原或冷沉淀。(1C )
Copyright © 2009 Haemonetics Corp.
TEG指导临床用血指南---输血
▪ 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CSH)血小板输注指南-2003
▪ CPB患者中避免程式化或预防性使用血小板输注。 ▪ 术中监测血小板计数和TEG,并根据工作步骤纠正异常。
▪ 英国输血及麻醉师大出血管理指南-2010
血栓弹力图 (Thrombelastograph®,TEG®)
南京爱楷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个性化凝血管理里程碑 合理用药的优选工具
成为肝移植标准 化临床治疗手段
1980
1990
TEG® 5000 系统获 得专利 (‘00)
1995
2000
全院化
TEG 在55 个国家使用
Thrombelast
ograph (TEG) 发明 (1948) 肝移植采用 TEG
(四)认真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医疗 机构应制定本单位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大量用 血审批管理制度、输血适应证的管理制度。根据患 者病情、血常规、一般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等实 验室检测指标等确定科学合理的用血方案。医务人 员应按照医师级别认真执行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把 握临床输血适应证,切实落实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严禁无适应证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