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调色的基本原理
涂料配色的基本原理

涂料配色的基本原理颜色的配制要根据光学原理。
所有的物体,包括颜料在内,它们之所以有颜色,都是靠光线射在其上,经过它们不同的吸收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
日光可见光有红、橙、黄、绿、蓝、靛(青)、紫七色,如果某一个物体能把所照到的日光全部吸收,那么人的眼睛就看不到任何反射光线,即呈现为"黑色";如果另一物体能将日光全部反射,则人的视觉为"白色"光;如果物体选择性地吸收了一部分日光,人的视觉就只能看到它所不能吸收的那一部分光,就是那个物体外表的颜色。
颜料是配色的原料,颜料主要有红、黄、蓝、白、黑五种基本色,其中红、黄、蓝为三原色,用这些基料可以调配出各种颜色的色漆。
白色、黑色几乎可以与任何颜色(金色、银色除外)调配,可以起到调配深浅的独特作用。
配色用的原色是红、黄、蓝三种。
第一个方面,在涂料配方中常用的主要配色颜料多少带一些其它色光,按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后,就可以得到一些复色;配色的第二个方面,是加入白色,将原色或复色冲淡,就可以得到“饱和度”不同的颜色;配色的第三个方面,是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因而得到“亮度”不同的各种色彩。
它们是一些暗浊或鲜明的颜色,如灰色、棕色、褐色、草绿色等,一种原色或复色可以同时变动其它饱和度和亮度。
涂料色漆的调配用颜料拼色法(颜料相加),黄与蓝相加成绿,黄与红相加成橙,红与蓝相加成紫,红、黄、蓝三色相加成黑。
在调色时,两种原色拼成一种复色,而与其对应的另一个色则为其补色,补色加入复色中会使颜色变暗,甚至变成灰色或黑色,因此需要注意。
调色、成色与其补色关系见表1所示。
配色的基本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先加入主色(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为主,再以着色力较强的颜色为辅,并估计每种颜色所占的比例,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喷样后待浮色现象稳定后与样板比较。
“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调配复色漆时,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否则由于涂料的混容性不好,会影响质量,甚至发生分层析出而无法使用。
调色基础

光全部吸收了,那就是黑色物体。再之, 光全部吸收了,那就是黑色物体。再之,用不同的色 照射相同的物体, 光,照射相同的物体,我们看到物体颜色也是不同的 因为照射光本来的颜色不同, ,因为照射光本来的颜色不同,被物体吸收和反射的 色光当然也就不一样,可见, 色光当然也就不一样,可见,颜色只是眼睛对物体的 反射光或透射光的感觉,并不是物体本身的属性。 反射光或透射光的感觉,并不是物体本身的属性。 注:给客户说明颜色差别在不同环境施工,同批产 给客户说明颜色差别在不同环境施工, 品也会导致有色差,颜色千变万化, 品也会导致有色差,颜色千变万化,所以说有个别用 户说为什么颜色不对,就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 户说为什么颜色不对,就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不同 色光照射相同物体当然颜色也就不一样。 色光照射相同物体当然颜色也就不一样。导致颜色不 对的因所有那些? 对的因所有那些?
白色颜料。各种色料配合后, 白色颜料。各种色料配合后,虽然可以调 配出新的颜色, 配出新的颜色,但它反射也的光的总能量 比混合前少,亮度降低。因此, 比混合前少,亮度降低。因此,色料调色 属减色调配法; 属减色调配法;而色光混合可获得新的色 同时光能互相叠加, 光,同时光能互相叠加,新色光的亮度又 增强。故称其为加色调色法, 增强。故称其为加色调色法,这与颜料的 调色不同。 调色不同。 配色通常根据标准色样或样品色来进行。 配色通常根据标准色样或样品色来进行。 首先选择好基本色料(主色料 再调加配色( 主色料)再调加配色 首先选择好基本色料 主色料 再调加配色 副色或次色),应注意: 副色或次色 ,应注意:
用颜料配色称为拼色。 用颜料配色称为拼色。混合三原色得到 的黑色、三原色两两混合,拼成橙、 的黑色、三原色两两混合,拼成橙、绿、 紫三种色,称为间色。间色与其它颜色混 紫三种色,称为间色。 合而成的颜色称为复色?如图B 合而成的颜色称为复色?如图
涂料调色基本知识

涂料调色基本知识。
可看看哦。
上传时间:2011-12-4 14:21:51 来源:装酷网网友评论0条1. 色彩的形成在客观世界上,任何一个能为我们的眼睛所看见的物体,其表面色彩的形成均取决于三个方面:即有一定的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能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2.1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
光源色是影响、决定物体色彩的重要因素。
太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嫣红、五彩缤纷。
当光线随时间的推移以及天气发生变化时,都会直接影响物象的色彩。
除了太阳光之外,不有其他各种光源,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灯光,它是人工光源,比阳光弱得多,而且所含的可见光比例也和阳光不同。
一般白炽灯发出的光常偏红、黄色光,而日光灯发出的光则偏白光。
2.2物体的固有色在同样的阳光照耀下,红色的花、绿色的叶,各种物体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是因为物体对可见光所作的不同反射的结果。
各种不同质的物体,对照射其表面的光线,有吸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的选择功能,能反映出来的那部分光线进入我们的视觉器官,使我们看到该体本身的色彩,称为和物体的固有色。
2.3环境色环境色或称条件色,指物体在不同光源与环境下所呈现的色彩变化。
我们所描绘的物体总是处在某种具体环境之中,随着光源以及具体环境的变化,都会使物体的固有色受到一定的影响。
将白色的正文体放置于红色、黄色与蓝色的衬布上,便可以看到物体的固有色白色明显受到衬布色彩的影响而呈红、黄、蓝等色成分,光线愈强,影响愈大。
2、色彩三属性(三要素)白色光照到某些物体后,被选择性的吸收,其余部分经反射或和透过时,人的视觉即感知物体的颜色,并根据物体对不同光波的吸收程度,而产生千差万别的颜色,这种产生的颜色以何种性质来识别?一般对颜色的区别先以红、黄、绿等色相的差别来区分,再以明暗来区分,如相同经色的明红色或暗红色,以明度之尺度将颜色区别如鲜红、三蜀红等。
10条涂料调色技巧、不同物体颜色基本原理介绍

10条涂料调色技巧、不同物体颜色基本原理介绍颜色的品种变化无尽,绚丽多彩,但各种颜色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涂料颜色亦是。
涂料除了具有保护防腐和防霉、导电、降噪等特殊功能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把家装饰出色彩斑斓的生活气息。
然而由于各个颜色都具有独自的特性,所以它对人们的视觉、心理、生理等都有不同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涂料颜色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调色。
不同种类物质关于色的基本知识1、消色物体的色消色物体指黑、白、灰色物体,它对照明光线具有非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即光线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被吸收的入射光中的各种波长的色光是等量的;被反射或透射的光线,其光谱成分也与入射光的光谱成分相同。
当白光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反光率在前75%以上,即呈白色;反光率在10%以下,即呈黑色;反光率介于两者之间,就呈深浅不同的灰色。
2、有色物体的色有色物体对照明光线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即光线照射到有色物体上时,入射光中被吸收的各种波长的色光是不等量的,有的被多吸收,有的被少吸收。
白光照射到有色物体上,其反射或透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不仅亮度有所减弱,光谱成分也改变了,因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3、光源的光谱成分对物体颜色的影响当有色光照射到消色物体时,物体反射光颜色与入射光颜色相同。
两种以上有色光同时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物体颜色呈加色法效应。
如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射白色物体,该物体就呈黄色。
当有色光照射到有色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呈减色法效应。
反正如黄色物体在品红光照射下呈现红色,在青色光照射下呈现绿色,在蓝色光照射下呈现灰色或黑色。
4、物体的色与光的关系不发光色(non-self-luminous colour)物体经由光照才产生的色彩,为不发光色,例如色票、涂料、织品等的色彩。
涂料调色配方

涂料调色配方涂料调色配方是指根据不同的颜色需求,将基础颜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调配而成的涂料配方。
涂料调色配方的制定是为了满足用户对颜色的个性化需求,使涂料在应用过程中能够达到理想的色彩效果。
本文将从涂料调色配方的原理、常用的调色方法以及调色配方的制定步骤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涂料调色配方的原理涂料调色配方的原理是基于颜色的加法混合原理。
颜色的加法混合是指将不同颜色的光线叠加在一起,形成新的颜色。
在涂料调色过程中,借鉴了颜色的加法混合原理,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基础颜料,达到所需的最终颜色效果。
二、常用的调色方法1. 直接调色法:直接调色法是指根据经验和观察,直接在白色基础涂料中加入少量的颜料进行调色。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需要调配少量涂料的情况。
2. 试配法:试配法是通过不断试验和调整颜料的配比比例,逐渐接近所需颜色。
首先根据所需颜色的RGB数值,选择相应的基础颜料,并按比例混合,然后进行试涂和调整,直至达到理想的颜色效果。
3. 工程配色法:工程配色法是根据客户提供的样品或色卡,通过色彩分光光度计和计算机色谱仪等仪器,测定样品的颜色数值,然后根据颜色数值选择相应的基础颜料,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配色计算,得出最终的调色配方。
三、调色配方的制定步骤1. 确定所需颜色: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最终颜色效果。
2. 选择基础颜料:根据所需颜色的色彩特征,选择相应的基础颜料。
基础颜料一般包括颜料浓缩体、颜料分散体等。
3. 确定配比比例:根据所选基础颜料的特性和色彩效果,确定各基础颜料的配比比例。
配比比例的确定需要考虑颜料的浓度、透明度、色相等因素。
4. 进行试配:按照确定的配比比例,将基础颜料进行混合调配,得到试配样品。
然后进行试涂,观察样品的色彩效果,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直至达到理想的颜色效果。
5. 制定调色配方:根据最终确定的配比比例,制定调色配方。
调色配方一般包括基础颜料的配比比例、稀释剂的使用量等信息。
6. 生产批量涂料:根据调色配方,按照一定比例将基础颜料和稀释剂进行混合,生产批量涂料。
建筑涂料配色的基本原理

建筑涂料配色的基本原理建筑涂料的配色是涂料生产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配色技术要求经验丰富,在电脑配色尚未普及时,主要靠人工配色。
如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配制出指定色卡的涂料颜色来,可以说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配色技术是生产除白色涂料以外的彩色涂料的一道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它直接影响涂料生产的质量、销售和施工性能。
1色彩三原色色彩配制可选取三种颜色,由它们相加混合产生任意颜色,这三种颜色称为三原色。
三原色可以任意选定,但三原色中任意一种原色不能由其余两种原色相加混合得到,最常用的是红、黄、蓝三原色。
各种色彩不外乎由三个基本颜色组成,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将其中的两个颜色等量相互调和,则形成其中间颜色,如红与黄相互调和形成桔色;蓝与黄相互调和形成绿色;红与蓝相互调和形成紫色。
若再将这6个中间颜色与相邻的颜色相互调和,又形成12个中间颜色,这样继续调和下去就形成无数不同的颜色。
由原色相互调和成的彩色称为复色。
原色或复色用白色冲淡,可得出深浅不同的颜色,如红加白配成粉红、浅红色系列。
当原色或复色中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时,可以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种色彩,如棕色、灰色、墨绿色等等。
2颜色的互补配色时要注意调色、成色和补色的关系。
在调色时,两种原色拼成一种复色,而与其对应的另一种色则为补色,补色加入复色中会使颜色变暗,因此需要注意三者的关系。
如调色为红加蓝,成色为紫,补色为黄;调色红加黄,成色为橙,补色为蓝;调色黄加蓝,成色为青绿,补色为红。
3颜色的色相调色时应注意颜色的色相,由于原色常常带有各种不同的色相,如蓝颜色有带红相蓝或绿相蓝、红颜色有带黄相红或蓝相红、黄颜色有带红相黄或绿相黄等等,所以配色时应选用正确的原色,否则配出的颜色在明度上有所下降。
通常先制备一套色卡,将每一种常用的原色浆按不同比例加入到白色中再涂刷在卡片上,看其颜色深浅变化幅度,以及加入到黑色中也涂刷在卡片上,看其明暗变化幅度。
中国新型涂料网。
油漆调色

配色原理和方法
理论上,红、绿、蓝三种色相拼可以调出几乎所有的颜色。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但在实践中,各种色彩调色和绘画颜料调色都是以红、黄、蓝作为三原色。
拼色原理图(颜色相生),色环
等边三角形内的三原色红、黄、蓝(第一次色)两两相加可调配出橙、绿、紫(第二次色、间色):红+黄= 橙;黄+蓝=绿;红+蓝=紫。这三种原色加上三种间色共有6种颜色。再将相邻的两种颜色等量调配又可以得 到相邻两色的中间色(第三次色、复色):黄+橙=黄橙;红+橙=红橙;红+紫=红紫;黄+绿=黄绿;蓝+紫= 蓝紫;蓝+绿=蓝绿。这样共产生了12种色相,构成十二色相环(伊登色环),如果再加上黑和白来调明度和 纯度,理论上就可以调出任意一种颜色。 如在原色的基础上,加入白色可以调配出浅红、浅黄、浅蓝等深浅不同的颜色,加入不同量的黑色,可以调 配出棕、深红等明亮不同的颜色。
相似色调配
相似色是指在给定颜色左右两边的颜色。间 色一定带有两种原色的色光,在调配颜色时,尽 可能地选择与样板色相似的颜色来拼色。
消色
由于白色或黑色的掺入可明显地降低颜色的彩度和明 度,使原来颜色的色调减弱、改变甚至消失,因此把变色 和黑色称为“消色”。 在调配中,加入白色会将原色或复色冲淡,就可得到 “纯度”(饱和度)不同的颜色;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 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种色彩。补色加入复色中会使颜 色变暗,甚至变为灰色或黑色。
珍珠漆
科学家们根据天然珍珠的原理,在片状的云母片上 加上不同厚度的钛白粉或氧化铁等无极氧化物,然后做成 细薄片,加入油漆中,由于每层厚度和折光率不同,当光 线透过、放射和折射出来时,普通的白光被分解成彩虹般 的各色光线,可以产生类似珍珠的彩虹效果,这就是珍珠 漆。 珍珠漆是金属闪光漆中的一个特殊性品种,它与一 般金属漆相比,其装饰特性和最终的装饰效果均有明显的 差异。漆层能显示出类似丝绸和软缎般细腻柔和的珍珠光 泽,这就是所谓的珠光效应。这是珍珠漆独有特色,是区 别于一般金属漆的特征之一。珍珠漆膜的饱满度优于一般 金属漆。具有视角闪色效应和随曲率改变的色彩转移效应。
油漆与调色基础培训资料

• 我们把物体的可以根据色相、明度和彩度来描 述的某个特征称为颜色。
1.2 色彩
• 色彩的性质就是色调、明度、彩度,也称 为颜色的三个空间或颜色三属性,要想完 整、准确地描述一个颜色,需要包含这三 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
1)色调
• 色调(也叫色相或名称)是颜色之间的区别,是一定波长 单色光的颜色相貌。色相是色彩的第一种性质(属性), 这一特性使我们可将物体描述为
2、表面准备
•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通常所使用的配色标准板(油箱盖、 车身部位),表面往往有许多污染物,可能会影响颜色的 比对效果。因此,在配色前应该用细蜡进行清洁处理,以 免造成将来车身上的颜色差异。
3、色卡的对比
• 如果在车身上无法找到原厂色号,那么可 以利用油漆公司提供的各种色卡,从色相 、明度、彩度三个方面进行比对,挑选出 相对接近的颜色,然后根据色卡查出对应 的胶片标号,即可得处相对接近的配方。
3、调色的概念
• 所谓调色是指根据颜色的三个基本性质 (色相、明度和彩度),将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不同的基本色素(色母、涂料)按一 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以产生所需要的理想 颜色的过程。
2.2 颜色的调配与人工微调
1、自动调色系统
可以从自然色彩系统中 的800多种颜色中选出 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分
中心所采用的计算机化美能达色
• 黄色 + 蓝色 → 绿色;
• 蓝色 + 红色 → 紫色。
(2)调色的程序:
• 1、色号的查询 • 2、表面准备 • 3、色卡的对比 • 4、配方的查询 • 5、计量添加色母 • 6、对比色板 • 7、添加色母进行微调 • 8、修补操作
1、色号的查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漆调色的基本原理
颜色的品种变化无尽、绚丽多彩,但各种颜色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每一种颜色都可用三个参数来确定,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是彩色彼此相互区别的特征,决定于光源的色谱组成和物体表面所发射的各波长对人眼产生的感觉,可区别红、黄、绿、蓝、紫等特征。
明度也称为亮度,是表示物体表面明暗程度变化的特征值;通过比较各种颜色的明度,颜色就有了明这和深暗之分。
饱和度也称为彩度,是表示物体表面颜色浓淡的特征值,使色彩有了鲜艳与阴晦之别。
色调、明度和饱和度构成了一个立体,用这三者建立标度,我们就能用数字来测量颜色。
自然界的颜色千变万化,但最基本的是红、黄、蓝三种,称为原色。
以这三种原色按不同比例调配混合而成的另一种颜色,称为复色;三原色拼成的复色,其在颜色圈中与其对应的另一个色为补色。
下表为常见的几种原色复色与补色的关系:
原色复色补色
红+黄橙蓝色
蓝+黄绿红色
红+蓝紫黄色
在配色中,加入白色将原色或复色冲淡,就可得到“饱和度”不同的颜色;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种色彩。
补色加入复色中会使颜色变暗、甚至变为灰色,黑色。
配色是一项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因为颜色的种类非常多,需要了解各种颜料的性能,也需要对色彩差异的准确判断。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配色是利用测色和配色仪器和计算机程序,通过光电分光色差仪或光谱光度计,分析来样色板的颜色及成分,以数字的形式记录测量颜色,将其输入调色、配色软件程序,计算出各种颜色的比例,及需要加入何种颜色来达到数值指标,再进行配色,既准确又快速。
在汽车修补行业,电脑测色、调色系统已开始广泛应用。
另一种人工配制复色漆,主要凭实际经验,按需要的色漆样板来识别出存在几种单色组成,各单色的大致比例是多少,做小样调配实验,然后进行配制,但也必须按照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进行。
调色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调色时需小心谨慎,一般先试小样,初步求得应配色涂料的数量,然后根据小样结果再配制大样。
先在小容器中将副色和次色分别调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再将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3)“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4)在配色时,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颜色会存在细微的差异。
各种涂料颜色在湿膜时一般较浅,当涂料干燥后,颜色加深。
(5)调配复色涂料时,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溶剂系统也应互溶,否则由于涂料的混溶性不好,会影响质量,甚至发生分层、析出或胶化现象,无法使用。
(6)由于颜色常带有各种不同的色头,如果配正绿时,一般采用带绿头的黄与带黄头的蓝;配紫红时,应采用带红头的蓝与带蓝头的红;配橙色时,应采用带黄头的红与带红头的黄。
(7)要注意在调配颜色过程中,还要添加的哪些辅助材料,如催干剂、固化剂、稀释剂等的颜色,以免影响色泽。
(8)选用适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颜色比原涂料的色彩更加鲜明,这是根据自然光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与原色叠加后产生的一种颜色,涂料工程称之为“透色”。
如黄色底漆可使红色更鲜艳,灰色底漆使红色更红,正蓝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蓝色底漆使白色更洁净清白。
奶油色、粉红色、象牙
色、天蓝色,应采用白色做底漆等。
(9)覆盖在大面积上的颜色比覆盖在小面积上的看起来更明亮和更鲜艳,这就是所谓的面积效应。
挑选大面积的物体却根据小面积的色样会产生错误。
(10)放在明亮背景之前的物体看起来要比放在暗淡背景之前的显得灰暗,这称之为对比效应。
油漆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金属色和素色
金属色:一般在涂料中添加珠光粉末或者其他粉末而成如金属色,珍珠色,这类涂料在涂装之前一定要充分混合均匀
素色:除金属闪光色以外的颜色,是素色,也叫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