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指数函数》优秀教案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优秀教案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优秀教案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优秀教案

导语:指数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后,学习的第一个新的初等函数.它是一种新的函数模型,也是应用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研究函数的一次实践。下面是为您收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

(2)与的图象和性质;

(3)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4)指数函数底数a对图象的影响;

(5)底数a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影响,并利用它熟练比较几个指数幂的大小

(6)体会具体到一般数学讨论方式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数学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哲理.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

(1)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及其应用.

(2)指数函数底数a对图象的影响;

(3)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熟练比较几个指数幂的大小

难点:

(1)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指数幂的大小

(2)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概括及其应用.

三、教法与教具:

①学法:观察法、讲授法及讨论法.

②教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讲授新课

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0且≠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提问:在下列的关系式中,哪些不是指数函数,为什么?

(1)(2)(3)

(4)(5)(6)

(7)(8)(>1,且)

小结: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来判断说明:因为>0,是任意一个实数时,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若<0,如在实数范围内的函数值不存在.

若=1,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意义,只有满足的形式才能称为指数函数,不符合

我们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函数的图象,即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先来研究>1的情况

下面我们通过用计算机完成以下表格,并且用计算机画出函数的图象

1/8124

再研究,0<<1的情况,用计算机完成以下表格并绘出函数的图象.

x

4211/21/4

从图中我们看出

通过图象看出实质是上的

讨论:的图象关于轴对称,所以这两个函数是偶函数,对吗?

②利用电脑软件画出的函数图象.

练习p711,2

作业p76习题3-3A组2

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听课评课总结

高中数学听课评课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教务处的具体指导下,本组教师群策群力,团结进取,在教学教研方面做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本期加大了教学督查的力度。教研组内先后听了,魏丽芳,黄双妹、李哲3位老师的课,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内进行了交流,有效的促进了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以及角色的转变,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推进。对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授课老师通过展示课件、授课技巧,注重相关知识与高考的链接,听后有不少的收获。我们组织评课活动,会上,各位老师各抒己见,指出了授课老师主要优点,并与授课老师交换了意见。阐述教学设计的理念,真诚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公开课对教师是一次良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学习别人的绝佳时机。通过听课,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公开课的最大亮点是能够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最后,教研组长对公开课中教师的教学设计、班级信息技术的运用、师生互动等方面作了分析,并且针对公开课出现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提出了新的希望。 区级研讨课在我校举行。魏丽芳老师在高三6班举行鲤城区区级研讨课活动,椭圆的应用复习,得到全体参加的数

学教师一致好评,他对多媒体运用熟练、恰当,学生踊跃发言,整节课学习情势高,体现教师较强教学基本功,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利用树壮图展示知识间关系,教学效果明显。 李哲向量的运算,双妹直线方程复习三角公式推导课都给每位教师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认真负责,认真备课,上课,主动请教老教师研讨公开课内容,让听课教师受益。 针对公开课存在问题,我们认真落实常规教学教研。数学组全体老师都能认真深入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攻方向,提高了课堂效益。为了能充分挖掘各人的潜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我们很注重集体备课,各年段每周至少有两次集体备课时间,并做到有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在集中之前,大家必须先钻研教材内容,然后就教材的内容对教学设计、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去突破、对如何把握例题讲解的深浅程度、习题的选用等等发表个的见解和意见,大家一起学习、研究,取长补短。平时大家经常互相听课,同备课组的老师经常互相推荐自己经过学习后觉得很有收益的教研论文,大家一起共同学习,研究,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全组教师工作十分认真,积极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学校教学常规检查中,数学组整体情况良好,多次受到学校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

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 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 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 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 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 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指数函数经典例题(标准答案)

指数函数 1.指数函数的定义: 函数)1 (≠ > =a a a y x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定义域是R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y=x2,y= x ? ? ? ? ? 2 1 ,y=x 10,y= x ? ? ? ? ? 10 1 的图象. 我们观察y=x2,y= x ? ? ? ? ? 2 1 ,y=x 10,y= x ? ? ? ? ? 10 1 图象特征,就可以得到)1 (≠ > =a a a y x且的图象和性质。 a>10

()x f 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 分析:先求b c ,的值再比较大小,要注意x x b c ,的取值是否在同一单调区间内. 解:∵(1)(1)f x f x +=-, ∴函数()f x 的对称轴是1x =. 故2b =,又(0)3f =,∴3c =. ∴函数()f x 在(]1-, ∞上递减,在[)1+,∞上递增. 若0x ≥,则321x x ≥≥,∴(3)(2)x x f f ≥; 若0x <,则321x x <<,∴(3)(2)x x f f >. 综上可得(3)(2)x x f f ≥,即()()x x f c f b ≥. 评注:①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有:作差法、作商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或中 间量等.②对于含有参数的大小比较问题,有时需要对参数进行讨论. 2.求解有关指数不等式 例2 已知2321(25)(25)x x a a a a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分析: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求解,注意底数的取值范围. 解:∵2225(1)441a a a ++=++>≥, ∴函数2(25)x y a a =++在()-+,∞∞上是增函数, ∴31x x >-,解得1 4x >.∴x 的取值范围是14 ??+ ??? , ∞. 评注: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需将不等式两边都凑成底数相同的指数式,并判断底数与1的大小,对于含有参数的要注意对参数进行讨论. 3.求定义域及值域问题 例3 求函数y = 解:由题意可得2160x --≥,即261x -≤, ∴20x -≤,故2x ≤. ∴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2-, ∞. 令26x t -=,则y =, 又∵2x ≤,∴20x -≤. ∴2061x -<≤,即01t <≤. ∴011t -<≤,即01y <≤.

最新高一数学听课记录

听 课 记 录 2014 年9月 21 日 授 课 教 师 李金山 学 科 数学 学 校 班 级 忠县中学 高一(3)班 课题 函数定义域,值域,函数值的求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师教学过程记录: 引入新知: 一.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一)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f(x)=1/x-2 (2) f(x)=35+x 求解步骤:由已知x-2≠0--------------------------写条件 x ≠2 ---------------------------解不等式(组)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2}-------下结论 总结:(1)若f(x)是整式,则定义域为R (2)若f(x)是分式,则分母不能为0 (3)f(x)为偶次根式,则根号下的式子大于或等于0 练习:1.(1)f(x)=3-5-x x (2)f(x)=x x -++21 (3)P19练习 总结:定义域:使每个式子有意义;生活中的实际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2x+3 (2)f(x)=11+x (3)x x y -+-=11 (4)112-+=x x y (5) f(x)=11)1(0++-x x (二)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例2 已知f(x)的定义域为[0,2],求f(2x-1)的定义域。 练习:1.已知f(2x-1)的定义域为(-1,5],求f(x)的定义域。 2.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2],那么函数g(x)=15)1(++x x f 二.函数值的求解 1.已知f(x)=3x+2,求f(-1),f(a),f(1/a-1),f [f(π)] 2.已知f(x)=?????≥<<--≤+)2(2)21()1(22x x x x x x 求f(3),f(f(-1)) (分段函数) 3.已知f(3x-1)=4x+1,求f(2)=____ 三.求函数的值域(概念的理解,重点) (1)y=1+x (2) 642+-=x x y x ∈[1,5] 理解:2x y = (1)x ∈R 函数值域[0,+∞] 教学点评: 运用实例生动引出集 合元素的概念,为了 解集合含义作铺垫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理念。 结合学生情况,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 同一个f 括号内约束 条件相同;定义域的 概念

高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整体水平一般,成绩以中等为主,中上不多,后进生也有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爱问问题的同学也有,但由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上课效率不是很高。此外,还有许多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厚,不具备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对数学思想方法重视不够或掌握情况不好,缺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缺乏准确运用数学语言来分析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能力,思维缺乏灵活性、批判性和发散性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三、教材简析 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教材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亲和力、问题性、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联系性等特点。必修1有三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 1.教材内容:集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简易逻辑、映射与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2.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数列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范例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范例 听课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兴城良好的教学风气。那么高中数学听课记录怎么写呢? 一、实例导入课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的体验:从阶梯教室前向后走,逐步上升,从阶梯教室后向前走,逐步下降,上下楼梯也是一样。(板书课题:函数的单调性) 二、推出新课: (一)、函数的单调性: 1、观察非典时期每日新增病例的变化统计图,对函数的单调性有感性的认识。 2、学生思考一次函数y=kx+b中,当k>0时,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情况。总结该函数图像中点的坐标规律。 3、单调增(减)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I,区间AI,如果对于区间A内的任意两个值,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在这个区间上是单调增(减)函数。 (让学生思考交流之后,说出增、减函数定义中的关键词) (二)、单调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教师板书,引导学生理解。) (三)、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 1、讲解例1:画出的图像,判断它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分析:画出图形,让学生归纳,并利用定义证明,教师板书。

例题中的注意点:(1)、解题格式;(2)、防止循环论证;(3)、作差同“0”比较。 2、师生共同归纳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的一般步骤: (1)、取值;(2)、作差与变形;(3)、判断;(4)、结论。 3、讲解例2:求证: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增函数。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思考证明过程,请完成的小组上黑板板演,其他小组分析纠错,教师做好点拨。) 三、课堂练习:1、P39页1、2、3题。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知识点,教师补充。) 五、布置作业:1、P39页2、4、5题。 评价与建议 1、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思路清晰。 2、对概念的讲解很细致,教学作用点找的很好。 3、讲解、合作讨论、学生板演、核心指导相结合,防止学生疲劳而影响课堂效果。 4、教学中善于表扬学生、鼓励学生。 5、教学中要更多地深入学生之中,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效率。 6、这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能搞懂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需要加强。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听课记录

听 课 记 录 一、导入(由教材例题直接引入,PPT 展示) 1. (必修5P 55习题2(1)改编)设S n 是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1=1,a 6=32,则S 3=________. 2. (必修5P 49习题1改编) {a n }为等比数列,a 2=6,a 5=162,则{a n }的通项公式a n =________. 3. (必修5P 49习题6改编)等比数列{a n }中,a 1>0,a 2a 4+2a 3a 5+a 4a 6=36,则a 3+a 5=________. 4. (必修5P 49习题7(2)改编)已知两个数k +9和6-k 的等比中项是2k ,则k =________. 5. (必修5P 51例2改编)等比数列{a n }中,S 3=7,S 6=63,则a n =________. 二、知识点回顾 1.等比数列相关概念 2.等比数列相关性质 三、典例分析 题型1 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例1 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1,S 3,S 2成等差数列. (1) 求{a n }的公比q ;(2) 若a 1-a 3=3,求S n . 解:(1) ∵ S 1,S 3,S 2成等差数列,∴ 2S 3=S 1+S 2,即2(a 1+a 2+a 3)=a 1+a 1+a 2, ∴ 2a 3=-a 2,∴ q =a 3a 2=-12. (2) a 3=a 1q 2=14a 1,∴ a 1-14a 1=3,∴ a 1=4,∴ S n =4????1-()-12n 1+12=83-83() -12n . 变式训练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且2a n +1=S n +2(n ∈N ). (1) 求a 2,a 3的值,并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 求解S n (n ∈N ). 题型2 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例2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3S n =a n -1(n ∈N ). (1) 求a 1,a 2; (2) 求证: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 (3) 求a n 和S n . (1) 解:由3S 1=a 1-1,得3a 1=a 1-1,∴ a 1=-12.又3S 2=a 2-1,即3a 1+3a 2=a 2-1,得a 2=14. (2) 证明:当n ≥2时,a n =S n -S n -1=13(a n -1)-13(a n -1-1),得a n a n -1=-12,所以{a n }是首项为-12,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 (3) 解:由(2)可得a n =????-12n ,S n =????-12????1-????-12n 1-????-12=-13????1-????-12n .

1、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比分析总结---答案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总结 一、[知识要点]: 1. 指数函数y=a x与对数函数y=a log x的比较: 定义图象 定义 域 值域 性质 奇 偶 性 单 调 性 过定 点 值的分布最值 y=a x (a>0且a≠1)叫指数函数 a>1 (- ∞,+ ∞) (0, +∞) 非 奇 非 偶 增 函 数(0, 1) 即a0 =1 x>0时 y>1; 00时 01 y= a log (a>0 且a≠ 1) 叫对 数函 数a>1O y x (0, +∞) (- ∞,+ ∞) 非 奇 非 偶 增 函 数 (1, 0) 即 log a1 =0 x>1时 y>0; 01时 y<0; 00 对称性函数y=ax 与y=a-x (a>0且a≠1)关于y轴对称;函数y=a x与y =log a x关于y=x对称 函数y=log a x与y=1log a x(a>0且a≠1)关于x轴对称 2. 记住常见指数函数的图形及相互关系以及常见对数函数的图形及相互关系 ①②

3. 几个注意点 (1)函数y =a x 与对数函数y =log a x (a>0,a ≠1)互为反函数,从概念、图象、性质去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2)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是对数函数性质应用的常见题型。在具体比较时,可以首先将它们与零比较,分出正负;正数通常可再与1比较分出大于1还是小于1,然后在各类中间两两相比较;(3)在给定条件下,求字母的取值范围是常见题型,要重视不等式知识及函数单调性在这类问题上的应用。研究指数、对数函数问题,尽量化为同底,并注意对数问题中的定义域限制。 【典型例题】 例1. (1)下图是指数函数(1)y =a x ,(2)y =b x ,(3)y =c x ,(4)y =d x 的图象,则a 、b 、c 、d 与1 A. a <b <1<c <d B. b <a <1<d <c C. 1<a <b <c <d D. a <b <1<d <c 剖析:可先分两类,即(3)(4)的底数一定大于1,(1)(2)的底数小于1,然后再从(3)(4)中比较c 、d 的大小,从(1)(2)中比较a 、b 的大小。 解法一:当指数函数底数大于1时,图象上升,且底数越大,图象向上越靠近于y 轴;当底数大于0小于1时,图象下降,底数越小,图象向右越靠近于x 轴.得b <a <1<d <c 。故选B 。 解法二:令x =1,由图知c 1>d 1>a 1>b 1,∴b <a <1<d <c 。 例2. 已知2x x +2 ≤(41 )x -2,求函数 y =2x -2-x 的值域。 解:∵2x x +2 ≤2-2(x -2),∴x 2+x ≤4-2x , 即x 2+3x -4≤0,得-4≤x ≤1。 又∵y =2x -2-x 是[-4,1]上的增函数, ∴2-4-24≤y ≤2-2-1。 故所求函数y 的值域是[-16255,23 ]。 例3. 要使函数y =1+2x +4x a 在x ∈(-∞,1)上y >0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解:由题意,得1+2x +4x a >0在x ∈(-∞,1)上恒成立, 即 a >-x x 421+在x ∈(-∞,1)上恒成立。 又∵-x x 421+=-(21)2x -(21 )x =-[(21)x +21]2+41 , 当 x ∈(-∞,1)时值域为(-∞,-43 ),

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10349

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代数、几何、三角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它们反映出来的思想方法,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计算机的使用等。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3)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习做好准备。学情分析及相关措施: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

最新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2017.08.27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知识讲解_指数函数及其性质_基础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编稿:丁会敏 审稿:王静伟 【学习目标】 1.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2.掌握指数函数图象: (1)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指数函数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指数函数的性质; (2)掌握底数对指数函数图象的影响; (3)从图象上体会指数增长与直线上升的区别. 3.学会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来比较大小,包括较为复杂的含字母讨论的类型; 4.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要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更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指数函数的概念: 函数y=a x (a>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a 为常数,函数定义域为R. 要点诠释: (1)形式上的严格性:只有形如y=a x (a>0且a ≠1)的函数才是指数函数.像23x y =?,12x y =, 31x y =+等函数都不是指数函数. (2)为什么规定底数a 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①如果0a =,则000x x ?>??≤??x x 时,a 恒等于, 时,a 无意义. ②如果0a <,则对于一些函数,比如(4)x y =-,当11 ,,24 x x = =???时,在实数范围内函数值不存在. ③如果1a =,则11x y ==是个常量,就没研究的必要了. 要点诠释:

(1)当底数大小不定时,必须分“1a >”和“01a <<”两种情形讨论。 (2)当01a <<时,,0x y →+∞→;当1a >时,0x y →-∞→。 当1a >时,a 的值越大,图象越靠近y 轴,递增速度越快。 当01a <<时,a 的值越小,图象越靠近y 轴,递减的速度越快。 (3)指数函数x y a =与1 x y a ?? = ???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要点三、指数函数底数变化与图像分布规律 (1) ① x y a = ②x y b = ③x y c = ④x y d = 则:0<b <a <1<d <c 又即:x ∈(0,+∞)时,x x x x b a d c <<< (底大幂大) x ∈(-∞,0)时,x x x x b a d c >>> (2)特殊函数 11 2,3, (), ()23 x x x x y y y y ====的图像: 要点四、指数式大小比较方法 (1)单调性法:化为同底数指数式,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 (2)中间量法 (3)分类讨论法 (4)比较法 比较法有作差比较与作商比较两种,其原理分别为: ①若0A B A B ->?>;0A B A B -,或1A B <即可. 【典型例题】 类型一、指数函数的概念 例1.函数2 (33)x y a a a =-+是指数函数,求a 的值. 【答案】2 【解析】由2 (33)x y a a a =-+是指数函数, 可得2331,0,1, a a a a ?-+=?>≠?且解得12, 01,a a a a ==??>≠?或且,所以2a =. 【总结升华】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 (1)切入点: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来判断;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淮阳高中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组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两个班一个普高一个职高,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

指数运算、指数函数

§1.4指数运算、指数函数 【复习要点】 1.指数、对数的概念、运算法则; 2.指数函数的概念, 性质和图象. 【知识整理】 1.指数的概念;运算法则:n n n mn n m n m n m b a ab a a a a a ===?+)(,)(, )1,,,0(* >∈>= n N n m a a a n m n m )1,,,0(1 1 * >∈>=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2.指数函数的概念, 性质和图象如表: 中利用函数的图象来比较大小是一般的方法。 4.会求函数y =a f (x)的单调区间。 5.含参数的指数函数问题,是函数中的难点,应初步熟悉简单的分类讨论。 【基础训练】 1]43 的结果为 ( ) A.5 B.5 C.-5 D.-5 2.将3 22-化为分数指数幂的形式为 ( ) A .21 2- B .31 2- C .2 12 - - D .65 2-

3.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 A .2 33 1a a ?=a B .2 12 1a a ?- =0 C .(a 3)2=a 9 D .61 3 12 1a a a =÷ 4.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①n n a =a ②若a ∈R ,则(a 2-a +1)0 =1 ③y x y x +=+34 33 4 ④6 2 3)5(5-=- A .0 B .1 C .2 D .3 5.化简11111321684 2 1212121212-----?????????? +++++ ? ? ? ? ????? ??????,结果是 ( ) A .1 1 321122--? ?- ? ?? B .1 13212--??- ? ?? C .1 3212-- D .1 321 122-??- ??? 6 .4 4 ? ? ? ? 等 于 ( ) A .16 a B .8 a C .4 a D .2a 【例题选讲】 1.设3 2212 ,-==x x a y a y ,其中a >0,a ≠1,问x 为何值时有 (1)y 1=y 2 ? (2)y 1<y 2? 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1)43 1.1,43 4.1,32 1.1 (2)4 316.0- ,2 35 .0- ,8325.6 (3)53 2 )1(+a ,43 2 )1(+a 3.已知函数3234+?-=x x y 的值域为[7,43],试确定x 的取值范围. 4.设01a <<,解关于x 的不等式2 2 232 223 x x x x a a -++->

高一数学听课记录

高一数学听课记录 记录xx 年9月21 日授课教师李金山学科数学学校班级忠县中学高一(3)班课题函数定义域,值域,函数值的求法课型新授课教师教学过程记录:引入新知: 1、函数定义域的求法(1)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f(x)=1/x-2 (2) f(x)=求解步骤:由已知x-2≠0--------------------------写条件x≠2-------------------------解不等式(组)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 x≠2}-------下结论总结:(1)若f(x)是整式,则定义域为R (2)若f(x)是分式,则分母不能为0 (3)f(x)为偶次根式,则根号下的式子大于或等于0练习: 1、(1)f(x)= (2)f(x)= (3)P19练习总结:定义域:使每个式子有意义;生活中的实际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2x+3 (2)f(x)= (3) (4)(5) f(x)=(二)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例2 已知f(x)的定义域为[0,2],求f(2x-1)的定义域。练习: 1、已知f(2x-1)的定义域为(-1,5],求f(x)的定义域。 2、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2],那么函数g(x)= 2、函数值的求解 1、已知f(x)=3x+2,求f(-1),f(a),f(1/a-1),f[f()]

2、已知f(x)=求f(3),f(f(-1)) (分段函数) 3、已知f(3x-1)=4x+1,求f(2)=____ 3、求函数的值域(概念的理解,重点)(1) y= (2) x[1,5] 理解: (1)xR 函数值域[0,+] (2)x[-1,1] 函数的值域[0,1] (3)x[1,3] 函数的值域[1,9]求函数值的方法:画图;截图;确定取值范围(y轴)练习:,在x[1,8]的值域_____课堂总结教学点评:运用实例生动引出集合元素的概念,为了解集合含义作铺垫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情况,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同一个f括号内约束条件相同;定义域的概念整体代换思想一个表达式中的x相同运用简单例子帮助理解:函数解析式相同,值域取决于定义域老师精炼的总结,系统的巩固知识。并且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听课随感: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并在老师的点播下逐渐修正,进而都得出正确结论,富有趣味以及创造性,既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又防止学生思维僵化。在课业压力较大的的高三,充分做到了效率和时间有机结合,能力和容量相兼容。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比分析总结---答案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总结 一、 [知识要点]: x a log x 定义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性质 奇偶性 单 调 性 过定 点 值的分布 最值 y =a x (a>0且a ≠1) 叫指数函数 a>1 (-∞,+ ∞) (0,+∞) 非奇 非偶 增 函数 (0,1) 即a 0 =1 x>0时y>1;00时01 y = a log (a>0且a ≠1) 叫对数函数 a>1O y x (0,+∞) (- ∞,+∞) 非奇 非偶 增 函数 (1,0) 即 log a 1=0 x>1时 y>0; 01时 y<0; 00 对称性 函数y =ax 与y =a -x (a>0且a ≠1)关于y 轴对称;函数y =a x 与y =log a x 关于y =x 对称 函数y =log a x 与y =1log a x (a>0且a ≠1)关于x 轴对称 2. ① ② 3. 几个注意点 (1)函数y =a x 与对数函数y =log a x (a>0,a ≠1)互为反函数,从概念、图象、性质去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2)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是对数函数性质应用的常见题型。在具体比较时,可以首先将它们与零比较,分出正负;正数通常可再与1比较分出大于1还是小于1,然后在各类中间两两相比较;(3)在给定条件下,求字母的取值范围是常见题型,要重视不等式知识及函数单调性在这类问题上的应用。研究指数、对数函数问题,尽量化为同底,并注意对数问题中的定义域限制。 【典型例题】 例1. (1)下图是指数函数(1)y =a x ,(2)y =b x ,(3)y =c x ,(4)y =d x 的图象,则a 、b 、c 、d 与1的大小关系是( )

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高一森林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共有66人,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好,学习目标明确、勤奋、主动,学习动力足,少数同学质疑“学习是否有用”;另外,少数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必须要引导他们,摆正学习态度,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要不断的鼓励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由数学活动、故事等等,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提供生活背景,通过动手建立几何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4.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5.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6.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发展数学应用 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 和作出判断。 7.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 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材分析 四、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 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 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 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 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指数及指数函数知识点

指数函数 (一)整数指数幂 1.整数指数幂概念: a n n a a a a 个???= )(* ∈N n ()010a a =≠ ()1 0,n n a a n N a -*= ≠∈ 2.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m n m n a a a m n Z +?=∈ (2)() (),n m mn a a m n Z =∈ (3)()()n n n ab a b n Z =?∈ 其中m n m n m n a a a a a --÷=?=, ()1n n n n n n a a a b a b b b --??=?=?= ??? . 3.a 的n 次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n 次方等于a ( )* ∈>N n n ,1,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n 次方根, 即: 若a x n =,则x 叫做a 的n 次方根, ()* ∈>N n n ,1 例如:27的3次方根3273=, 27-的3次方根3273-=-, 32的5次方根2325=, 32-的5次方根2325-=-. 说明:①若n 是奇数,则a 的n 次方根记作n a ; 若0>a 则0>n a ,若o a <则0a 则a 的正的n 次方根记作n a ,a 的负的n 次方根,记作: n a -;(例如:8的平方根228±=± 16的4次方根2164±=±) ③若n 是偶数,且0a <则n a 没意义,即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④( )* ∈>=N n n n ,100 0=; ⑤式子n a 叫根式,n 叫根指数,a 叫被开方数。 ∴ n a =. . 4.a 的n 次方根的性质 一般地,若n 是奇数,则a a n n =; 若n 是偶数,则?? ?<-≥==0 0a a a a a a n n . (二)分数指数幂 1.分数指数幂:()102 5 0a a a ==>()124 3 0a a a ==> 即当根式的被开方数能被根指数整除时,根式可以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 如果幂的运算性质(2)() n k kn a a =对分数指数幂也适用, 例如:若0a >,则3 223233a a a ???== ??? ,4 554544a a a ???== ???, 23a =45a =. 即当根式的被开方数不能被根指数整除时,根式也可以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