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1.实训一、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

实训一蓄电池构造认识及其技术状况的检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蓄电池的基本构造;2、学会配置电解液;3、学会使用密度计和高率放电计等检测仪器检查蓄电池的技术状况。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1、技术状况良好的普通蓄电池、有故障的普通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2、吸式密度计、温度计、玻璃棒、耐酸的容器、防护用品、10%的苏打溶液;3、相对密度为1.83~1.84的化学纯硫酸和合格的蒸馏水;4、高率放电计,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蓄电池构造认识1、蓄电池解体件的结构认识(如下图所示)2、分辨正、负接线柱(1)正负标记有的蓄电池上铸有“+”(或P)的接线柱为正接线柱,有“-”(或N)的接线柱为负接线柱。
(2)颜色标记有的蓄电池接线柱上涂有颜色,正接线柱涂红漆,负接线柱涂黑漆(见右图)。
(3)无标记无标记蓄电池的正负接线柱识别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1)看接线柱的粗细,粗一些的锥形接线柱为正极,细一些的为负极。
2)看接线柱的自然颜色,呈深褐色的为正接线柱,浅灰色的为负接线柱。
3)看接线柱的表面硬度,用螺丝刀在接线柱表面轻划,较坚硬的为正接线柱,反之为负接线柱。
4)用万用表检测。
有的蓄电池没有任何标记,或者蓄电池使用长久、标记被腐蚀损坏、辨别不清。
把万用表置直流电压20伏档,红表棒与黑表棒分别接触蓄电池的两个极桩,如果显示的数值是“+”值,则红表棒接触的是正极,黑表棒接触的是负极,如果显示的数值是“-”值,则红表棒接触的是负极,黑表棒接触的是正极(见右图)。
(二)配置电解液1、电解液的比重蓄电池电解液一般由纯净的硫酸和蒸馏水配置而成,电解液的配置可按质量比或体积比配置,配置比例如下表所示。
华东地区电解液的密度一般为1.24—1.30 g ∕cm 3。
电解液配置后应该用密度计检验密度。
电解液配制成分的质量比和体积比2、电解液的调配(1)按上表所列出的体积比或质量比,量取硫酸和蒸馏水。
(2)先将量取的蒸馏水倒入耐酸的的容器内,然后慢慢地将硫酸倒入蒸馏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禁止将蒸馏水倒入硫酸中。
蓄电池检测教案

实训内容:
蓄电池检测
实训过程:
一、布置分析实训任务:(教师示范讲解)
1、液面高度检查方法
①通过外壳上的液面线检查。
②用玻璃管测量,10~15mm。
2、蓄电池放电程度
①通过观察孔判断蓄电池技术状况
绿色:良好;黑色:需充电;白色:不能使用
②测量电解液密度和温度
黄色:存足电;绿色:比较充足;红色:需充电
③用高率放电计测量放电电压。
电压小于12V,需充电
电压小于11V,需更换蓄电池
放电时,单体电池在1.5V以上,并在5s内保持稳定
二、学生操作训练(教师现场指导)
1、观察蓄电池技术状况
2、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
3、检查电解液密度
用拇指压下吸式密度计橡胶球,插入电解液;缓慢松开橡皮球提起密度计;观察液面位置,练习读数;将电解液压回原处。
课时计划
实验(训)日期
月 日
星期
节次
序号
实验(训)项目
蓄电池充电
实
验
(训)
目
的
1、学会蓄电池
2、掌握蓄电池定压充电的过程
3、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技
能
要
求
1、蓄电池正负极性的识别
2、定压充电
实验(训)设备、工具、材料及软件平台
蓄电池、密度计
实验(训)内容及过程
组织教学:按实训小组进行考勤
安全教育: 1)学生着装检查 2)按顺序进行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完成实验(训)地点
汽车维修车间
实
验
(训)
效
果
评
价
蓄电池技术状态检测

三、技术状态检测
通过测量电解液密度,可 以判断蓄电池的存电状态。当 电解液温度25OC时,电解液密 度每下降0.01g/cm3,相当于 蓄电池放电6%。
P25℃=Pt+0.00075(t-25)
存电状态(%)
100 75 50 25
0
相对密度(g/cm3) 1.27 1.23 1.19 1.15 1.11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
蓄电池故障诊断与排除
汽车电子技术教研室
一 蓄电池的常见故障
任
二 蓄电池的外观检查
务
三 蓄电池的技术状态检测
内
容
四 蓄电池的充电
五 蓄电池的维护和保养
任务内容
(一)检测蓄电池开路电压
测量蓄电池开路电压时,蓄 电池应处于稳定状态,当蓄电池 充、放电或加注蒸馏水后,应静 置半小时后再测量。蓄电池开路 电压可用万用表的电压挡测量。 蓄电池端电压反应了蓄电池的存 电状态,它们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三)液面高度检查
三、技术状态检测
现在绝大多数蓄电池在 外壳上都有电解液液面高度上、 下限标记,可通过观察容器壁 上的两条高低指示线,判断液 面的高度。正常的液面高度应 在两指示线之间。若液面过高, 用吸管吸至标准液面;若液面 过低,一般应添加蒸馏水至标 准液面。
(三)液面高度检查
三、技术状态检测
玻璃管测量法:测量前, 选 用 一 根 直 径 为 3-5mm 的 空 心 玻璃管,在高度10mm和15mm挫 好标记线,测量时垂直插入蓄 电池加液孔内极板的上平面处, 大拇指按紧玻璃管上端,使管 口密封,然后提起玻璃管,检 查液面高度,高度标准应在 10-15mm刻度线之间。
(四)蓄电池电解液密度检测
蓄电池技术状况检查及使用维护

要 对 蓄 电 池 的 技 术 状 况 的 检 查 和 使 用 维 护 进 行 4 / "
绍 和 y- 。 ’ /析
而 且 其 上 端 又 不 会 顶 住 为 宜 ;② 在 测 量 电 解 液 相 对 密 度 时 ,应 同 时 测 量 电 解 液 温 度 ,并 将 测 得 的 电 解 液 相对 密度 转换 为 1 5℃ 时 的 相 对 密 度 值 ; ⑧ 在 大 电
收 稿 日 期 :2 0 — 8 0 080—5
放 电 程度 / %
0 2 5 5 0 7 5
1 5~1 6 . .
1 4~1 5 . .
14以 下 .
l0 o
13 3 ..
静 止 电动势测 试 “ 面充电”
色状 态 。
池 的 正 、负 极 接 柱 上 保 持 5s 若 高 率 放 电 计 读 数 能 ,
保 持 在 15V以 上 并 保 持 稳 定 , 说 明 该 单 格 电 池 性 能 .
1 当 蓄 电 池 存 电 充 足 、 电 解 液 相 对 密 度 为 12 ) .2
良 好 ; 若 高 率 放 电 计 读 数 在 15 V以 下 但 能 - 持 稳 . N 定 , 一 般 属 于 放 电 过 多 , 应 补 充 充 电 ; 如 果 5s 电 内 压 迅 速 下 降 或 单 格 电 池 电 压 相 差 大 于 O 1V, 说 明 蓄 . 电 池 存 在 故 障 。 表 1 高 率 放 电 计 测 得 的 单 格 电 池 是
电压 与放 电程 度 的关 系对照 表 。
表 1 高 率 放 电计 测 得 的 电 压 与 放 电程 度 单 格 电池 端 电 压/ V
1 7~1 8 . .
1 6~1 7 . .
蓄电池技术状态检测

农 机 使 用 与 维 修
7 5
蓄 电 池 技 术 状 态 检 测
黑龙 江 省五 常市 向 阳镇 农 业畜牧 综合服 务 中心 时金 富
蓄 电池 的 自行放 电和极 板 逐渐 硫 化是 铅 酸 蓄 电池 不 可避 免 的“ 渐生 故 障 ” , 会 使 蓄 电池 的技 术 状态 变 差 , 工作 能 力逐 渐削 弱 以至报 废 。因此 , 定期 对 蓄 电池 的技
D 2 0 ℃=D + 0 . 0 0 0 7 ( t 一 20 0 7 ( t 一 2 5 )
术状态进行检测是机动车维护与保养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 常汽 车每 行驶 1 0 0 0 k m, 或冬 季 行驶 1 O~1 5天 , 夏天 行驶 5~ 6天 , 应检 查 蓄 电池 的 电解 液液 面 高 度 和放 电
式 中 D 。 ℃ 0℃时 的密度 值 , g /c m ; D 2 5 ℃ 5℃时 的密度 值 , g / e m ; t 一 测量 时 电解液 温度 , c c; D 一t q c 时测量 的 电解液 密度值 , g / c m 。 。 通常 电解液 密度 比标 准值 每下 降 0 . 0 1 g / c m , 相 当 于蓄 电池 放 电 8 %, 从 测 得 的 电解 液 密 度 , 可 大 致 了解 蓄 电池 的放 电程度 , 并采 取相应 的措 施 。若 电解 液 密度 在1 . 3 0 c m 。 或更 高 , 说 明硫 酸 比例过 大 , 应 加 注蒸 馏 水 以降低 密度 。当电解 液密 度 在 1 . 2 2—1 . 2 9 g / c m 之 间, 说 明 蓄 电池 充 电超 过 5 0 %, 或 已充 分 充 电 , 蓄 电池 可正常使用。当电解液密度 降到 1 . 2 1 s / c m 以下 , 说 明 蓄 电 池放 电超 过 5 0 %, 应充 分 充 电 。充 电后 再 测 量 电解液密度 , 若还低于 1 . 2 1 g / c m , 说明蓄电池损坏 , 应 予更 换 。 蓄 电 池 各 单 格 内 电 解 液 的 密 度 差 应 小 于 0 . 0 4 g / c m , 若大于此值 , 则应加以调整。 电解 液密 度检测 仪 是 2 O世 纪 8 0年代 研 制 生 产 的 检测 仪器 , 具有 测量精 度 高 、 操 作简便 等 优 点 , 是 吸式 密 度计 的替代产品 , 目前正在推广使用。电解液密度检测 仪有 电子式检 测仪 和光 学检测 仪 两种 。 电子式密 度检 测仪 是利用 电位 检测 法 ( 即将 一 对 电 极插 入 电解 液 中 , 利用 电解液 密度 与 电极 间的 电位 差 的 线性 关 系 , 实 现 电解 液 密 度 与 电量 之 间 的转 换 ) 来 检 测 电解液密度 , 将密度转换 为电信号后 , 经信号处理 电路 和放 大 电路处 理 , 再 将检 测结果 以数 字形 式显 示 在 液 晶 显示 屏上 。 光学检测仪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进行检测。该仪 器除 能检测 电解液 密度 之外 , 还能检 测 防冻 液 的冰 点和 浓度 。 ( 3 ) 用 高率 放 电计 测 量 放 电 电 压 。高 率 放 电 计 是 模拟 蓄 电池带 动起 动机 的负荷 , 测 量蓄 电池 在大 电流放 电时 的端 电压 , 可 以 比较 准确 地判 断蓄 电池 放 电程 度和 启 动能力 。它 由一个 3 V 的直 流 电压 表 和 一个 定 值 负 载 电阻并 联组 成 。测 量 时 应 将 两叉 尖 紧压 在单 格 电池 的正 、 负极 柱 上 , 历时 5 s 左右, 观察 大负 荷 放 电情况 下 蓄 电池所 能保 持 的端 电压 。不 同厂 牌 的放 电计 负 荷 电 阻不 同, 放 电电流和 电压 表读数也就不同, 使用时应参 照厂 家说 明书 。 只技术状况 良好 的蓄 电池 , 用高率放 电计 测量 时, 单 格 电压应 在 1 . 5 V 以上 , 并在 5 S内保 持稳 定 ; 如 果5 s 内电压迅速下降 , 或某一单格电池的电压比其他 单格 电池低 0 . 1 V 以上时 , 表示该 单格 电池过 量放 电或 有故 障 。 ( 0 1 )
简述蓄电池检查的内容

1、检查蓄电池外表状态
检查蓄电池外形是否完好。
检查蓄电池外壳是否凸出、漏夜、断隔、电瓶接线端子腐蚀等,如果有这种现象,说明电瓶已经坏死,需要更换了。
2、检查蓄电池电压是否正常
在充电进行时(二个小时后),分三次检测每节单体电瓶的电压,每次间隔20分钟。
放电进行时,用万用表分三次测量每节单体电瓶的电压,每次间隔10分钟。
检测单体电瓶的静态电压(浮电)。
3、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是否“失水”、
电解液是否变质或“失水”。
对蓄电池充电3-6个小时后,用手触触摸每节电瓶外壳侧面,如果电瓶发热烫手,这节电池已经坏死;如果只是发热,温度在40度左右,同时充电时充电器一直亮着红灯,说明电池严重“失水”;另外也可以打开电瓶的盖子,检查“失水”状态。
4、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是否发黑
电解液是否发黑可以直接判断电池极板的好坏。
打开蓄电池上面的盖子,可以看见有六个园孔,检查每个孔内电解液的颜色,如果呈黑色,说明极板铅粉已经脱落,这节电池坏死。
5、电池容量测试
电池容量的大小是以该电池在规定的放电倍率下所能持续的放电时间来衡量,通常以安培.小时为单位。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蓄电池的检测一、实验目的:掌握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必须学会:使用密度计、高率放电计,可以利用仪器检测蓄电池放电程度和电解液密度;(要过关考核)二、实验仪器设备:蓄电池、高率放电计、密度计、玻璃管、充电机、万用表、试灯、常用工具。
三、演示讲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玻璃管、高率放电计、密度计实训注意事项()不要将电解液落到地面或其他物面上;()密度计、温度计、玻璃管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用高率放电计时,接通时间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外观直接检查()电解液液面检测()电解液密度检测()蓄电池端电压检测四、操作步骤蓄电池的外表检查()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纹、破损漏电解液;()检查极桩是否有氧化物;()加液孔盖是否损坏、通气孔是否畅通;()蓄电池外表是否清洁。
液面高度的检查(用玻璃管测量法,见图()。
用手指压住玻璃管上墻取出液面并测量液面的离度丄12〜23(a)用玻璃管检査法(b)观察液面高度指示线法(c)从加液孔观察图形法1一加液孔2—玻璃管3—外壳4-防护板5-极板组图1-1电解液液面高度的检査①用一空心玻璃管插入蓄电池电解液内极片的上平面处。
②玻璃管内的电解液与电池液面同高,用大拇指按紧玻璃管上端,使管口密封。
③提起玻璃管,测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即为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
标准值为~高,过低应加入蒸馏水使之符合标准。
(观察液面高度指示线法,见图()。
使用透明塑料容器的蓄电池,检查液面高度时,在容器壁上刻有两条高度指示线。
正常液面高度应介于两线之间的中线上,低于中线则为液面过低,应加入蒸馏水补充。
(从加液面孔观察判断法,见图()。
部分轿车蓄电池在电解液加液孔内侧的标准液面位置处开有方视孔,检视液面高度,观察液面在方孔下面为液面过低;正好与方孔平并时为标准;液面满过方孔而充满加液口底部以上为过多。
.检查电解液密度电解液的密度大小,是判断蓄电池容量的重要标志,用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的步骤如下:①打开蓄电池的加液盖。
蓄电池放电检测方法

蓄电池放电检测方法
蓄电池放电检测方法是一种用于评估蓄电池性能的技术手段。
蓄电池是一种能
够储存电能的设备,其放电性能的准确检测对于判断蓄电池的健康状况以及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蓄电池放电检测方法。
1. 静态放电检测法:
这种方法是在静止状态下进行蓄电池放电测试,通过测量蓄电池的内阻来评估
其容量和健康度。
静态放电检测法的优点是测量准确度高,但需要较长的测试时间。
2. 工作放电检测法:
该方法通过将蓄电池连接到负载电路,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下的放电过程。
通过
测量电压变化和电流流动来评估蓄电池的性能。
工作放电检测法的优点是模拟了实际使用情况,但测试时间相对较长。
3. 脉冲放电检测法:
这种方法通过向蓄电池施加周期性脉冲负载,从而模拟负载变化的情况。
通过
测量脉冲电流和电压变化来评估蓄电池的状态。
脉冲放电检测法的优点是测试时间较短,但准确度较低。
4. 交流阻抗放电检测法:
该方法通过在放电过程中施加交流信号,通过测量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和变化率
等参数来评估蓄电池的状态。
交流阻抗放电检测法具有高精确度和短测试时间的优点。
综上所述,蓄电池的放电检测方法有多种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条件,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对于确保蓄电池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一)实验内容:
1. 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二)实验目的:
掌握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蓄电池、高率放电计、密度计、玻璃管、充电机、万用表、试灯、常用工具。
(四)课时:2节
必须学会:使用密度计、高率放电计,可以利用仪器检测蓄电池放电程度和电解液密度;(要过关考核)
(五)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提问: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若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下降,其端电压如何变化?
2、布置实训任务
会用密度计和高率放电计检测蓄电池的放电程度;会检查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并进行补充作业。
3、演示讲解
1).仪器的使用方法
温度计、玻璃管、高率放电计、密度计
2).实训注意事项
(1)不要将电解液落到地面或其他物面上;
(2)密度计、温度计、玻璃管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
(3)用高率放电计时,接通时间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3).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1)外观直接检查
(2)电解液液面检测
(3)电解液密度检测
(4)蓄电池端电压检测
4、指导学生操作
观察学生实际操作并及时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方法,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解决操作中所遇到的疑问。
学生在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1).密度计读数不准;
2).高率放电计接通时间过长。
5、操作步骤
1)蓄电池的外表检查
(1)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纹、破损漏电解液;
(2)检查极桩是否有氧化物;
(3)加液孔盖是否损坏、通气孔是否畅通;
(4)蓄电池外表是否清洁。
2)液面高度的检查
(1) 用玻璃管测量法,见图1-1(a)。
①用一空心玻璃管插入蓄电池电解液内极片的上平面处。
②玻璃管内的电解液与电池液面同高,用大拇指按紧玻璃管上端,使管口密封。
③提起玻璃管,测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即为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
标准值为10~
15 mm高,过低应加入蒸馏水使之符合标准。
(2) 观察液面高度指示线法,见图1-1(b)。
使用透明塑料容器的蓄电池,检查液面高度时,在容器壁上刻有两条高度指示线。
正常液面高度应介于两线之间的中线上,低于中线则为液面过低,应加入蒸馏水补充。
(3) 从加液面孔观察判断法,见图1-1(c)。
部分轿车蓄电池在电解液加液孔内侧的标准液面位置处开有方视孔,检视液面高度,观察液面在方孔下面为液面过低;正好与方孔平并时为标准;液面满过方孔而充满加液口底部以上为过多。
3).检查电解液密度
电解液的密度大小,是判断蓄电池容量的重要标志,用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的步骤如下:
①打开蓄电池的加液盖。
②把密度计下端的橡皮管插入单格电池的加液孔内,如图1-2所示。
③用手将橡皮球捏瘪,再慢慢放开,电解液就会被吸到玻璃管中。
④注意控制吸入时电解液不要过多或过少,以能将密度计浮子浮起而不会项住为宜。
⑤使管内的浮子浮在玻璃管中央(不要相互接触),读密度计的读数。
要求读数时使密度计刻度线与眼睛平齐,测量的密度值应用标准温度(+25℃)予以校正(同时测量电解液温度)。
不同温度条件下电解液密度修正值见表1-2。
表1-2 不同温度条件下电解液密度修正值
修正g/cm3)电解液温
度(℃)
密度修正
值(g/cm3)
电解液温
度(℃)
⑥放电程度的判断方法
电解液密度与放电程度的关系是:密度每下降0.01g/cm3相当于蓄电池放电6%,当判定蓄电池在夏季放电超过50%,冬季放电超过25%时不宜再使用,应及时进行充电,否则会使蓄电池早期损坏。
⑦将所测量的密度值、温度值与修正后的电解液密度值,以及根据密度下降的程度计算出的蓄电池剩余电量填入表1-3。
表1-3 蓄电池密度测量记录(测量温度℃)
注意:此项测量应该避免在蓄电池刚加入蒸馏水或者大电流放电过后进行,否则因为蓄电池内部电解液不平衡会使测量结果产生较大误差。
4)蓄电池电压的测量
⑴使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端电压
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端电压,只能作为检测的参考因素。
通常静置时,测量端电压≥12.6V,并且电解液密度≥1.22g/cm3,才可以基本判定蓄电池具有一定的电量储备。
⑵使用高率放电计检测
高率放电计的结构及测量方法见图1-3所示。
高率放电计是模拟起动机工作状态,检测蓄电池容量的仪表。
它由一只电压表和一负载电阻组成,见图1-4。
由于在检测时,蓄电池对负载电阻放电电流可达100A以上,所以,能比较准确判定蓄电池的容量和基本性能,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检测仪表。
以12V蓄电池为例,使用方法如下:
①将测试夹分别对应夹在蓄电池的正、负极柱桩上。
此时读数显示蓄电池的空载电压值。
通常显示在11.8~13V范围内为正常。
②按下按钮开关,蓄电池开始瞬间大电流放电,在5s内读出电压表的负载电压指示数值。
若指针稳定在10~12V区间(绿色区域),说明蓄电池存电充足,不需要充电;
若指针在9~10V区间(黄色区域),说明蓄电池存电不足,需要充电;
若指针在9V以下区间(红色区域),说明蓄电池严重亏电,要立即充电,才能使用;
如果空载电压基本符合要求,但负载时指针迅速下降至红色区域以下,说明蓄电池已经损坏。
注意:此项测量不能连续进行,必须间隔1分钟后才可以再次检测,以防止蓄电池损坏。
测量电压与放电程度的关系见表1-4。
③单格电压的检测
在负载检测后,立即进行单格电压的检测,可以发现蓄电池单格性能是否正常,方法是:断开红色测试夹,将功能转换开关置于2,然后用附带软测试表笔依次从高电压单格进行测量(如无外部连接条,可将表笔插入加液孔,并触及内部极板),显示数值应该逐次线性递减,如果哪个单格递减数值与其它相比较大,则说明此格电池组有故障,需要检修或者更换。
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5。
6
为什么不能用万用表直接判断蓄电池性能的好坏?
7、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同学们一起对本次实训内容进行系统回顾。
(六)作业
1.测量电解液密度应注意哪些事项?
2.如何通过电解液密度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
3.为什么使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不能判断它的性能好坏?
(七)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