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调节规律及PID参数整定

合集下载

PID参数调节原理和整定方法

PID参数调节原理和整定方法

P比例调节
P比例调节特点 比例调节特点
比例调节反应速度快,输出与输入同步, 比例调节反应速度快,输出与输入同步,没有时间滞 其动态特性好。 后,其动态特性好。 比例调节的结果不能使被调参数完全回到给定值, 比例调节的结果不能使被调参数完全回到给定值,而 产生余差。 产生余差。
P的一般选取范围 的一般选取范围
比例带表;值越大,作用越小,范围0-1000 % 积分时间;值越大,作用越小,范围0.1-10000s 微分时间;值越大,作用越大,范围0-10000s
实时曲线观察窗口
CS3000系统PID参数整定方法
无扰动切换
勿扰动切换:控制回路手动(MAN)到自动 (AUT)状态切换时,保证设定值(SV)与测 量值(PV)保持一致或相当。 PID控制只有在控制回路处于AUT状态,也就 是负反馈回路时才有用。
压力调节: 压力调节: 流量调节: 流量调节: 液位调节: 液位调节: 温度调节: 温度调节: 30~70% 60~300% 40~100% 40~80%
I积分调节
I:积分调节
一般用于控制系统的准确性,消除余差。 一般用于控制系统的准确性,消除余差。 对于同一偏差信号,积分常数越大, 对于同一偏差信号,积分常数越大,表示积分 调节作用越强; 调节作用越强;积分常数就表示了积分作用的 大小。 大小。 积分常数的倒数叫积分时间, 表示。 积分常数的倒数叫积分时间,用TI表示。
数的工程整定法
动态特性参数法 稳定边界法 衰减曲线法 经验法
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能让生产工艺产生较大波 动,以上方法不通用也不实际,顾本文主要对经 验法详细介绍
PID参数的工程整定法
经验法 即先确定一个调节器的参数值P和I, 通过改变给定值对控制系统施加一个扰动, 现场观察判断控制曲线形状。若曲线不够 理想,可改变P或I,根据控制过程曲线, 经反复凑试直到控制系统符合动态过程品 质要求为止,这时的P和I就是最佳值。

PID控制器设计及其参数整定

PID控制器设计及其参数整定

一、绪论PID 参数的整定就是合理的选取PID 三个参数。

从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超调量和稳态误差等方面考虑问题,三参数作用如下:比例调节作用:成比例地反映系统的偏差信号,系统一旦出现了偏差,比例调节立即产生与其成比例的调节作用,以减小偏差。

随着P K 增大,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系统的稳态误差减小,调节应精度越高,但是系统容易产生超调,并且加大P K 只能减小稳态误差,却不能消除稳态误差。

比例调节的显著特点是有差调节。

积分调节作用: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的误差度。

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i T ,i T 越小,积分速度越快,积分作用就越强,系统震荡次数较多。

当然i T 也不能过小。

积分调节的特点是误差调节。

微分调节作用:微分作用参数d T 的作用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在d T 选择合适情况下,可以减小超调,减小调节时间,允许加大比例控制,使稳态误差减小,提高控制精度。

因此,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比较满意的过渡过程。

微分作用特点是不能单独使用,通常与另外两种调节规律相结合组成PD 或PID 控制器。

二、设计内容1. 设计P 控制器控制器为P 控制器时,改变比例系数p K 大小。

P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P P K s G =,改变比例系数p K 大小,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当K=1时,P当K=10时,PK=50时,当P当P K =100时,p K 超调量σ% 峰值时间p T 上升时间r T 稳定时间s T 稳态误差ss e 1 49.8044 0.5582 0.2702 3.7870 0.9615 10 56.5638 0.5809 0.1229 3.6983 0.7143 50 66.4205 0.3317 0.1689 3.6652 0.3333 10070.71480.25060.07443.64100.2002仿真结果表明:随着P K 值的增大,系统响应超调量加大,动作灵敏,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

PID参数设置及调节方法

PID参数设置及调节方法

PID参数设置及调节方法方法一:PID参数的设定:是靠经验及工艺的熟悉,参考测量值跟踪与设定值曲线,从而调整P\I\D的大小。

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各种调节系统中P.I.D参数经验数据以下可参照:温度T: P=20~60%,T=180~600s,D=3-180s压力P: P=30~70%,T=24~180s,液位L: P=20~80%,T=60~300s,流量L: P=40~100%,T=6~60s。

我在手册上查到的,并已实际的测试过,方便且比较准确应用于传统的PID1。

首先将I,D设置为0,即只用纯比例控制,最好是有曲线图,调整P值在控制范围内成临界振荡状态。

记录下临界振荡的同期Ts2。

将Kp值=纯比例时的P值3。

如果控制精度=1.05%,则设置Ti=0.49Ts ; Td=0.14Ts ;T=0.014 控制精度=1.2%,则设置Ti=0.47Ts ; Td=0.16Ts ;T=0.043控制精度=1.5%,则设置Ti=0.43Ts ; Td=0.20Ts ;T=0.09朋友,你试一下,应该不错,而且调试时间大大缩短我认为问题是,再加长积分时间,再减小放大倍数。

获得的是1000rpm以上的稳定,牺牲的是系统突加给定以后系统调节的快速性,根据兼顾原则,自己掌握调节指标吧。

方法二:1.PID调试一般原则a.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比例增益P。

b.在输出不振荡时,减小积分时间常数Ti。

c.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微分时间常数Td。

2.一般步骤a.确定比例增益P确定比例增益P 时,首先去掉PID的积分项和微分项,一般是令Ti=0、Td=0(具体见PID的参数设定说明),使PID为纯比例调节。

输入设定为系统允许的最大值的60%~70%,由0逐渐加大比例增益P,直至系统出现振荡;再反过来,从此时的比例增益P逐渐减小,直至系统振荡消失,记录此时的比例增益P,设定PID的比例增益P为当前值的60%~70%。

比例增益P调试完成。

PID的调节原理及参数整定

PID的调节原理及参数整定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积分时间常数Td一般不用设定,为0即可。若要设定,与确定 P和Ti的方法相同,取不振荡时的30%。
4)系统空载、带载联调,再对PID参数进行微调,直至满足要求。
3. 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各种调节系统中PID参数经验数据
以下可参照: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它是根据被控过程的特性确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的大小。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是理论计算整定法。它主要是依据系统的数学模型,经过理论计算确定控制器参数。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计算数据未必可以直接用,还必须通过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二是工程整定方法,它主要依赖工程经验,直接在控制系统的试验中进行,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临界比例法、反应曲线法和衰减法。三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其共同点都是通过试验,然后按照工程经验公式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参数,都需要在实际运行中进行最后调整与完善。现在一般采用的是临界比例法。利用该方法进行 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步骤如下:(1)首先预选择一个足够短的采样周期让系统工作;(2)仅加入比例控制环节,直到系统对输入的阶跃响应出现临界振荡,记下这时的比例放大系数和临界振荡周期;(3)在一定的控制度下通过公式计算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
1. 比例(P)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Steady-state error)。
2. 积分(I)控制
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温控器PID调节方法

温控器PID调节方法

温控器PID调节方法比例(proportion)调节:是按比例反应系统的偏差,比例(P值)越小引发同样调节的所需的偏差越小,(即同样偏差引起的调节越大,即P值与调节作用成反比)可以加快调节,减少误差,但可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不稳定。

比例越大,所需偏差越大,系统反应越迟钝。

积分(integral)调节:是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只要有误差,积分调节就进行,直至无差,积分调节停止。

积分作用的强弱与积分时间常数(完成一次积分所需的时间)I值成反比。

积分时间短,调节作用强。

积分时间长,动态响应慢。

积分作用常与另两种调节规律结合,组成PI调节器或PID调节器。

微分(differential)调节:微分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

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减少超调,减少调节时间。

微分作用对噪声干扰有放大作用,因此D值太大,对系统抗干扰不利。

微分调节作用的大小与微分时间成正比。

微分作用需要与另外两种调节相结合,组成PD或PID控制器。

PID参数整定顺口溜参数整定斩乱麻,P I D 值顺序查调节作用反反正,小步试验找最佳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曲线波动摆得快,积分时间再加长,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动差大来波动慢。

微分时间应加长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比例:,加热电流与偏差(即实际值和设定值之差)成比例。

P的大小,在数量上是调节器闭环放大倍数的倒数。

P = 偏差电压∕调节器输出电压比例带越小(P越小),开始时调节电压上升越快,但易过冲。

当温差变小,实际比例越接近P,电压越小。

例如:设定温控于60度,在实际温度为20和40度时,加热的功率就不一样。

积分:如果长时间达不到设定值,积分器起作用,进行修正。

加热电流与偏差的累积(积分)成比例。

因此,只要有偏差存在,尽管偏差极微小,但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就会有足够的输出去控制炉丝加热电流,去消除偏差,减少小静态误差。

PID控制原理与参数整定方法

PID控制原理与参数整定方法

PID控制原理与参数整定方法一、概述PID是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简称,也是一种控制算法,其特点是结构改变灵活、技术成熟、适应性强。

对一个控制系统而言,由于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系统的参数经常发生变化,运用控制理论综合分析要耗费很大的代价,却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人们往往采用PID调节器,根据经验在线整定参数,以便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随着计算机特别是微机技术的发展,PID控制算法已能用微机简单实现,由于软件系统的灵活性,PID算法可以得到修正而更加完善。

我们阳江基地有数以千计的采用PID控制的调节器,用于温度控制、压力控制、流量控制,在塑杯及灌装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习PID控制的基本原理,合理的设计PID控制系统,用好、维护好这些调节器,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节约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从系统的角度,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详细讲解经典PID控制的基本原理和PID参数的整定方法,简介现代数字PID控制思想,希望对大家使用PID调节器有所帮助。

二、调节系统的品质和特性一个调节系统的品质可以用静态品质和动态品质来衡量。

所谓静态品质就是系统稳定后,被控参数与给定值间的差值的大小。

偏差愈大则静差愈大,静差愈小静态品质愈好。

当系统受到扰动后或整定在一个新值时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过渡到稳定,不发生振荡和发散,这便是衡量系统动态特性的指标。

一个好的调节系统应该二个品质都好。

但动静态品质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要静差小,系统的放大倍数就要大,系统放大倍数愈大则系统愈不稳定,即动态品质不好。

图1-1收敛型1图1-2收敛型2图1-3发散型落图1-4振荡型图1-1至1-4是几种典型的控制曲线,只有图1-1表示动静态品质都好。

一般的调节系统都具有惯性和滞后两种特性/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这两个特性应从控制对象,控制作用这两个方面去理解。

弄懂以上关于调节系统的几个基本概念,对于理解PID控制的原理有很大的帮助。

PID控制算法精华和参数整定三大招

PID控制算法精华和参数整定三大招

PID控制算法精华和参数整定三大招PID是闭环控制算法在过程控制中,按偏差的比例(P)、积分(I)和微分(D)进行控制的PID控制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自动控制器。

它具有原理简单,易于实现,适用面广,控制参数相互独立,参数的选定比较简单等优点;而且在理论上可以证明,对于过程控制的典型对象──“一阶滞后+纯滞后”与“二阶滞后+纯滞后”的控制对象,PID控制器是一种最优控制。

PID调节规律是连续系统动态品质校正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的参数整定方式简便,结构改变灵活(PI、PD、…)。

因此要实现PID算法,必须在硬件上具有闭环控制,就是得有反馈。

比如控制一个电机的转速,就得有一个测量转速的传感器,并将结果反馈到控制路线上,下面也将以转速控制为例。

PID是比例(P)、积分(I)、微分(D)控制算法但并不是必须同时具备这三种算法,也可以是PD,PI,甚至只有P算法控制。

我以前对于闭环控制的一个最朴素的想法就只有P控制,将当前结果反馈回来,再与目标相减,为正的话,就减速,为负的话就加速。

现在知道这只是最简单的闭环控制算法。

PID控制器结构PID控制系统原理结构框图对偏差信号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运算变换后形成一种控制规律。

“利用偏差,纠正偏差”。

模拟PID控制器模拟PID控制器结构图PI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比例(P)、积分(I)、微分(D)控制算法各有作用比例,反应系统的基本(当前)偏差e(t),系数大,可以加快调节,减小误差,但过大的比例使系统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统不稳定;积分,反应系统的累计偏差,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因为有误差,积分调节就进行,直至无误差;微分,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e(t)-e(t-1),具有预见性,能预见偏差变化的微分,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e(t)-e(t-1),具有预见性,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用消除,因此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PID参数整定(精)

PID参数整定(精)
G ( s) K e s Ts 1
2
4 PID调节原理 动态特性参数法:
若广义被控对象的阶跃响应可用一阶惯性环节 加纯延迟来近似
G ( s) K e s Ts 1
则做实验得对象参数 K , T , 再根据Z—N调节器参数整定公式求取PID参数:
u 1 (e 1 t de edt T ) 0 D TI dt
22
4 PID调节原理
4.7.2 PID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
动态特性参数法 稳定边界法 衰减曲线法
1 u (e TI 1 de 0 edt TD dt )
t
1
4 PID调节原理 4.7.2.1 动态特性参数法 背景:1942年由齐格勒(Ziegler)和尼科 尔斯(Nichols)首先提出。 使用方法的前提是,广义被控对象的阶跃 响应可用一阶惯性环节加纯延迟来近似。
2

(4.35)
3)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
K P K 1.35( / T ) 1 0.27 TI / T [2.5( / T ) 0.5( / T ) 2 ] /{1 0.6( / T )] TD / T 0.37( / T ) /[1 0.2( / T )] (4.36)
柯恩(Cohen)-库恩(Coon)整定公式
1)比例调节器
K P K ( / T ) 1 0.333 (4.34)
2)比例积分调节器
K P K 0.9( / T ) 1 0.082 TI / T [3.33( / T ) 0.3( / T ) ] /{1 2.2( / T )]
实际确定T时应考虑的因素:
给定值的变化频率 被控对象的特性 执行机构的类型 n 控制的回路数 T T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t)=f(x-z)=f(e)
1.比例控制
在控制系统中,阀门开度的改变量与被控量(如液位)的偏差成比例,这 就是比例控制。
u(t)=a/b ×e(t) e: 杠杆测量端的位移,即液位变化量 u: 杠杆控制端的位移,即控制阀阀杆的位移量
a
u
o
be
a.b: 分别为杠杆支点至两端的距离。
u(t)=kp×e(t) kp是一个可调的放大倍数,改变杠杆支点,便改变 了kp的大小,kp称之为比例增益,它表示比例增益的强弱,
(2)对于PI控制器,先置Ti=∝,按纯比例作用整定比例度δ,使之达到4:1衰减 过程曲线,然后,将δ放大10%~20%,将积分时间由大到小逐步加入,直至 获得4:1衰减过程。
(3)对于PID控制器,将Ti=0, 先按PI作用凑试法整定好δ、Ti参数,然后将δ减 低到比原值小10%~20%的位置,Ti也适当减小后,再把Td由小到大地逐步 加入,观察过渡过程曲线,直到获得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为止。
(1)将Ti=∝,Td=0,在纯比例作用下系统投入运行,按经验法整定比例度,直 至出现4:1衰减过程为止,此时的比例度记为δs,衰减振荡周期为Ts。
r设定值
y
4
1
Ts
t
t
to
to
4:1衰减过程曲线
(2)根据已测得的δs,Ts值,按表所列经验关系计算出控制器的整定参数值。
4:1过程控制器整定参数表
参数范围 控制系统
参数范围 控制系统
液位 压力 流量 温度
控制器整定参数经验范围
δ%
20~80 30~70 40~100 20~60
Ti/min
— 0.4~3 0.1~1 3~10
Td/min
— — — 0.3~1
注意:δ、Ti过小和Td过大都会产生周期的激烈振荡,但是Ti过小时, 引起的振荡周期较长,δ过小引起的振荡周期较短,Td过大引起的 振荡周期最短。
c× 1/ kp× 100%
zmax-zmin:输入的最大变化量,即仪表的量程; umax-umin:输出的最大变化量,即控制器的工作范围; 由上式可知,比例度δ与放大倍数kp(比例增益)成反比关系。C是仪表常 数,当输入输出是统一信号时,c=1
δ=1/ kp×100% 也就是说,控制器的比例度δ越小,其放大倍数kp越大,比例控制的作用就越 强;反之,比例度δ越大,比例控制的作用越弱。 比例控制的特点是:反应快,控制及时,但存在余差。 纯比例适用场合:干扰幅度小,纯滞后小,负荷变化不大,控制要求不太高 的场合。
y A×t/Ti ui(t)
ui=1/Ti∫e(t)d(t)
t
u(t)=kp【e(t)+1/Ti∫e(t)dt】
积分控制器特性
若偏差A的干扰,代入可得:
y e(t)
u(t)=kp(A+A×t /Ti )
A t
积分时间:在阶跃输入下,积分 作用的输出变化到比例作用的输出
y ui=kpAt/Ti
所经历的时间。引入积分作用虽能 消除余差,但会降低系统的稳定度性, 所以,在引入积分作用后,应适当
注意:a. 当控制系统的临界比例度δk很小,使控制阀处 于位式控制状态时,不宜使用此法。
b. 生产工艺不允许被控量做较长时间的等幅振荡 时,也不能用此法(如锅炉给水,燃烧系统等)。
Td
— — 0.13Tk
3. 衰减曲线法
衰减曲线法是针对经验凑试法和临界比例度法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经 过反复试验而得出的一种参数整定方法。过渡过程达到4:1递减比的整定方法 如下:
y
0 to
y
10
1
t0
t
to
Tr
10:1衰减过程曲线
10:1过程控制器整定参数表
参数范围 控制系统
P PI PID
δ
δS' 1.2δS' 0.8δS'
Ti
— 2Tr 1.2Tr
Td
— — 0.4Tr
表中的δs‘系指控制过程出现10:1递减比时的比例度,Tr系指达到第一个波峰值的飞升时间。
(2)4:1;10:1过程参数表是根据自动控制原理,按一定的递减率要求整定系统 的分析计算,再对大量实践经验加以总结而得出的。
基本控制规律及PID参数的工程整定
一、基本控制规律
基本控制规律有位式控制、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简单控制系统如下图:
给定值 x
偏差
e

z
控制器
测量值
控制器 输出
u
控制阀
操纵变量 q
测量元件或变送器
f 干扰作用
对象
被控变量 y
x: 给定值 z: 测量值 e: 偏差
简单控制系统图
e(t)=x(t)-z(t)≠0,控制器接受了偏差信号e后,就按一定的控制 规律使其输出信号u发生变化,通过执行器改变操纵变量q,以抵消干扰对 被控变量y的影响,从而使被控变量回到给定值上来。 所谓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就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偏差)变化的规律。 表达式如下:
y Td太小
t
t
y Td适当
y Td=0
t
t
比例微分(PD)控制器由比例和微分两种控制组合而成 比例微分控制器表达式:
u(t)=kp【e(t)+Td*de/dt】 对于有容量滞后的对象,采用PD控制器能显著改善控制品质,减少过渡过程偏
差,系统稳定性提高。引入微分作用不能消除余差,但余差会有所减少。微 分作用对纯滞后的对象不起作用。 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由比例、积分、微分三种控制组合而成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表达式: u(t)= kp【e(t)+1/Ti∫e(t)dt +Td*de/dt】 在工业生产中,常将比例、积分、微分三种作用规律结合起来,称PID控制。它 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控制质量。其特点是既能快速进行控制,又能消除余差, 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简单的比例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比例度的概念δ。
简单的比例控制系统
δ比例度的意义是:输入信号的相对变化量占输出信号的相对变化量的百分数。
δ={〔△z/zmax-zmin〕÷〔△u/umax-umin〕}× 100%=
{〔umax-umin/zmax-zmin〕×〔△z/△u〕}× 100%=
{〔umax-umin/zmax-zmin〕×〔e/△u〕}× 100%=
r设定值
y被控量
ro
t
t
Tk
临界比例度试验曲线
(3)按下表的经验公式计算出衰减振荡时控制器的参数值并设置于控制器上, 再做设值扰动试验,观察过渡曲线。若曲线不满足控制质量,则再对计算值 做适当调整。
临界比例度法参数计算表
参数范围 控制系统
PI PID
δ
2δk 2.2δk 1.7δk
Ti
— 0.85Tk 0.5Tk
伍世泽制作 2011.06.19.
e(t)
to
t
u(t)
t to 理想微分控制特性
阶跃输入A的实际微分作用特性曲线
u(t)
A.Kd
T
0.632A(Kd-1)
0.638A(Kd-1) A
t
输出值由最大值跌落0.632A(Kd-1)所需时间为时间常数,用 T=Td/Kd表示,则微分时间Td=KdT
微分时间对过渡过程的影响曲线
y Td太大
P
PI PID
δ
δS 1.2δS 0.8δS
Ti
— 0.5Ts 0.3Ts
Td
— — 0.1Ts
(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设置控制器的参数值,做设定值扰动试验,观察过渡过程 曲线,如果曲线不理想,在适当调整参数值,至符合要求为止。
过渡过程达到10:1衰减曲线的整定方法如下:
(1)步骤和要求与4:1衰减曲线法完全相同,仅采用的经验计算公式不同。
2. 临界比例度法
又称稳定边界条件法,是应用较广的参数整定方法。具体整定步骤为:
(1)将Ti=∝,Td=0,根据广义对象特性选择一个较大的δ值,并在工况稳定的 前提下将控制系统投入自动状态。(广义对象包括: 被控对象、测量变送环节、 执行器)
(2)做设定值干扰试验,逐步减小比例度δ,直至出现等幅振荡为止,记下此时 控制器的比例度δk和振荡曲线得周期Tk。
阶跃输入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响应曲线
e(t)
A
t u(t)
KpA t
二、控制器PID参数的工程整定
所谓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就是按照已定的控制方案,确定最合适的控制器比例度 δ,积分时间Ti和微分时间Td。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工程整定法:
1. 经验凑试法
具体步骤为:
(1)对于P控制器,将比例度δ放在较大的经验值上,逐步减少δ,观察被控量 的过渡过程曲线,直到曲线满意为止。
δ小于临界值
y
y
t
y
δ等于临界值
y
y
δ偏小
t
y t
δ适当 t
δ偏大 t
δ太大 t
比例度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2. 积分控制
存在余差是比例控制的缺的, 当控制质量有更高要求时,就需应用 比例加积分控制,以便消除余差。 积分作用: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与输 入(偏差)对时间的积分成比例的特性。
y e〔t〕 A t
up=kpA t
Ti
降低比例作用(增大比例度或降低比例增益)。
比例积分控制器特性
积分时间对过渡过程的影响曲线
y
Ti太小
y
Ti太大
t
t
y
Ti适当
y
Ti→∞
t
t
3. 微分控制
微分作用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变化率成比例关系。其特性可表达为:
ud=Td*de/dt 它是根据偏差的变化速度而引入的超前控制作用,只要偏差的变化一发生, 就立即动作,故有超前控制作用之称,这是它的优点,但它的输出不能反映偏 差的大小,如偏差固定,即使数值再大,微分作用也没有输出。因而控制结果 不能消除余差,所以该控制器不能单独使用。它常与比例或比例积分控制器组 成比例微分控制或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