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华师大版高二历史第四分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合集下载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2. 中世纪欧洲的社会与制度3. 近代西方的崛起与全球影响4.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5.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挑战6.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理解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 掌握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制度特点,认识其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3. 理解近代西方崛起的原因,分析其全球扩张的后果。

4.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认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理解其中的挑战与困境。

6. 把握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增强国际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各大文明的交流与互动、中世纪欧洲社会制度、近代西方的全球影响、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挑战。

2. 教学重点:古代文明的发展、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制度、近代西方的崛起、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各大洲的历史发展。

2. 新课内容:讲解各章节的重点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2.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2)分析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制度特点及其影响。

(3)论述近代西方的崛起及其全球影响。

(4)探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

(5)评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挑战。

2. 答案:见教材及课堂笔记。

高中历史:《英国革命》课件4(华师大版第四分册)共40页

高中历史:《英国革命》课件4(华师大版第四分册)共40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高中历史:《英国革命》课 件4(华师大版第四分册)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华师大版高二历史第四册《第二次工业革命》word教案

华师大版高二历史第四册《第二次工业革命》word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 07/27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课时安排】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世界各地区各国联系的加强,相对距离的缩短,主要得益于先进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比如汽车、电车、飞机、远洋轮船等。

还有电讯事业的发展电报电话等,这些都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进入第四章第一节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复习。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在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联系初中的历史知识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兴起的?体会:——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创新和发明的政治保障。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3、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丰富生产技术知识;4、劳动力—圈地运动获得自由劳动力。

5、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成为“日不落”的世界殖民帝国,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必要性条件或推动力)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以上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即,制度确立、资本积累、劳动力、技术和市场的形成。

下面具体介绍: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电磁学成就);3、资金-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4、劳动力—俄美等国进行改革或革命获得自由劳动力。

5、市场-德、美、意、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探究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发明:1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70年代电开始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爱迪生-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乃至电视出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现在的信息时代仍属于电气时代,没有电的情形电器形同乌有,我们有时很有体会。

华东师大版高二历史下册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课件

华东师大版高二历史下册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课件

学的兴起奠定思想基础,如哥 支持西方合法君主的那种带有
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发 宗教色彩的忠诚,而是个人的
现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自 声望,才能和心机组成的叛乱。
制望远镜观察天体等。
这种精神常常表现出肆无忌惮
的利己主义。
天主教内有圆满得救方法,传讲正确和完整信仰, 有圆满圣事生活,所以在天主教里的人才能得救
人是神的附属 为信仰而生活
中世纪的表情
夏特尔大教堂雕塑 雕塑《安东尼.奥索》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 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 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幕纱是 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 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雅·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雅典学园
思考
文艺复兴纯粹就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么?
那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呢?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 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幕纱是由信仰、幻想 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民族国家 君主专制
政治
宗教改革
文化
文艺复兴
资本主义的兴起 经济
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殖民活动
对外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中世纪神学观念:
原罪说:亚当、夏娃偷吃禁果, 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 其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 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
赎罪说: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 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 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 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8《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8《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8《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教学目标]1. 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和重要成果;知道垄断资本的含义。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爆发的原因;理解大企业与垄断资本的形成及垄断资本出现的影响。

2.引领学生阅读教材(包括插图和小字史料等),培养学生学习教材、挖掘教材资源的方法;把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较,让学生初步掌握比较的分析方法;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具有历史分析的习惯与能力。

3.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使学生领会到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让学生正确对待新事物,既要肯定它的积极面,又要看到它的消极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与难点]重点:电力时代难点:垄断组织说明:1. 电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象征,电能的广泛使用推动着与电相关技术发明层出不穷,由于电能的出现,推动新材料、新兴工业部门等相继出现,这不但构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也凸现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2. 垄断资本是新科技广泛运用到生产中而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为适应生产力高度发展而实行的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它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利于中小企业参与竞争,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这些道理中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假如你家停电一天甚至更长时间会带来什么?2. 电力时代的来临出示材料一:选取教材中1900年巴黎展览会图片,及教材小字部分一家报纸对这次展览的评价的引文。

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完成教学:1)很显然,这里的空格(教师在制作PPT 时,在原文中拉掉“电”字,改为一个空格)应填什么?从这字里行间透射出当时的人们对电的出现是怎样的心情?2)电作为新能源是何时被人类推广的?与哪些科学家的贡献分不开?3)出现照片中“展现出耀眼光芒”的场景,最早应该出现在哪些国家和地区?为何不会出现在像中国这样曾创造辉煌文明的东方古国?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仅仅是在电力方面取得成就吗?还有哪些具体成就?出示材料二:伍尔沃斯大厦、“没有马的马车”两幅图片。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第四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第四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明治维新是下列哪个国家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A、法国B、日本C、俄国D、德国2、下列哪项不是明治维新所采取的措施?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废除农奴制,给予农民自由C、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D、文明开化,推行西方生活方式3、题干:以下关于《五箇条御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明治天皇颁布的维新宣言B. 明确了“破除旧习,取法世界先进”的原则C. 强调了天皇的至高无上地位D. 是日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体现4、题干: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进行了哪些重要改革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废除幕府,设置地方县制B. 重建军制,实行征兵制C. 实行义务教育,普及基础教育D. 创办国营企业,推动工业化5、题干:以下哪项不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采取的殖产兴业政策?A. 支持发展国营企业B. 鼓励私人企业发展C. 实施义务教育D. 推行殖产兴业贷款制度6、题干: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变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农业生产得到大幅提升B. 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C. 社会阶级结构出现明显变化D.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7、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领导者是谁?A、中曾根康弘B、福泽谕吉C、明治天皇D、伊藤博文8、明治维新的措施之一是?A、废井田置、课租削B、倡导“朱子学”C、承认土地私有D、禁止武士佩戴刀剑9、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下哪项不是这些改革措施的内容?()A. 军事改革B. 推行文化开放C. 实行义务教育D. 重新划分国内封建领地 10、下面关于《五箇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五箇条》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B. 《五箇条》强调日本政府实行内政废藩置县C. 《五箇条》规定了议员由天皇直接任命D. 《五箇条》确立了日本近代的议会制度11、题干:《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下哪项不是其改革内容?A. 推行“殖产兴业”B. 实施义务教育C. 建立君主立宪制D. 保留封建等级制度12、题干: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哪种情况?A. 农民起义频繁B. 商人阶层崛起C. 落后封建制度阻碍社会进步D. 民族矛盾尖锐13、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措施中,哪一项直接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D、废除等级制度14、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一跃成为亚洲强国,但它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上海历史高考华师大版课本_第四册整理

上海历史高考华师大版课本_第四册整理

历史第四分册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百年战争的影响●英国:战败后,英国统治阶级无力图谋向欧洲大陆扩张,专注自身事务,民族意识日趋明显。

●法国:战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领土统一也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1、形成时间:15世纪末2、形成要素●英国:⑴政治:英国封建贵族在内战(“玫瑰战争”)中实力丧失殆尽,再也没有力量与王权对抗。

⑵经济:商品经济活跃,各地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统一市场由此形成;伦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⑶文化: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成为英国的民族语言。

●法国:⑴政治:百年战争结束后,法国王室集中全力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治统一。

⑵经济:战后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推动了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⑶文化:以巴黎方言为基础的法语成为全国通用语。

三、君主专制1、形成背景:民族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社会各阶级大多支持加强皇权。

2、评价:君主专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1、西欧商品货币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黄金;2、盛赞东方富庶和繁华的《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广为流传;3、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4、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地圆说、指南针)二、新航路开辟的简况(15、16世纪之交)●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开始寻找新航路的国家。

●[葡] 迪亚士——绕过非洲最南端,发现好望角;达·伽马——抵达印度,开通亚欧航路;[西] 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欧美航路;麦哲伦——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3、商贸中心从地中海沿岸移至大西洋沿岸;4、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26页 0028页 0045页 0062页 0064页 0066页 0100页 0162页 0164页 0202页 0204页 0238页 0240页 0242页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第2课 宋明理学 第4课 礼制规范 第二单元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第7课 新文化运动的勃兴 第9课 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第三单元 先进思想理论与现代中国 第12课 毛泽东思想 第14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第15课 开埠之前的上海 第17课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19课 发展中的新上海 第20课 古代的史家与史籍 第22课 现代史学名家 第23课 波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 第25课 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 第26课 佛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华师大版高二历史第四分册 全册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32页 0034页 0036页 0038页 0115页 0140274页 0276页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4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第5课 英国革命 第7课 美国独立战争 第三单元 工业社会的来临 第10课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第13课 巴黎公社 第14课 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第16课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附录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 演变
最新华师大版高二历史第四分册全 册课件【完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