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游戏化体育活动教学设计详案Word版
大学游戏体育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3. 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
4. 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二、教学内容:1. 游戏规则讲解2. 游戏准备与分组3. 游戏过程4. 游戏总结与反馈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对象:大学体育课程学生五、教学场地:田径场或操场六、教学器材:接力棒、秒表、标志物、音响设备等七、教学步骤:1. 准备活动(20分钟)1.1 学生集合,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
1.2 教师讲解本次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注意事项。
2. 游戏规则讲解(10分钟)2.1 教师详细讲解趣味接力赛的游戏规则,包括比赛方式、计分标准、犯规情况等。
2.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 游戏准备与分组(10分钟)3.1 学生按照班级或自愿原则进行分组,每组人数相等。
3.2 教师分配每组接力棒,并确定比赛起点和终点。
4. 游戏过程(40分钟)4.1 比赛开始,各小组按照规则进行接力赛。
4.2 教师和助教在比赛过程中进行计时、记录和监督。
4.3 学生在比赛中互相鼓励、协作,争取取得好成绩。
5. 游戏总结与反馈(10分钟)5.1 比赛结束后,各小组回到指定位置。
5.2 教师宣布比赛结果,对获胜小组进行表扬。
5.3 学生分享比赛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和反馈。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趣味接力赛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4. 教师对本次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效果。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4. 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大学生游戏化体育活动教学设计详案

一、准备活动(15分钟)
1、热身慢跑
2、韧带拉伸活动
3、徒手操
★上肢运动
★扩胸运动
★振臂运动
★压腿运动
★体侧运动
★体转运动
★腹背运动
二、复习排球双手下手垫球
1、游戏(45分钟)
对学生进行编号,学生围城圈,教师在中间进行垂直抛球并喊号,被喊号的同学迅速跑到中间进行接球,依次进行,如果没有接到球,其他同学迅速项周围散开,待没有接到球的同学拿到球后喊停,散开同学停止运动,接球同学用地滚球进行打人,如果接触到被打同学则被打同学接受惩罚,如果没有接触到被打同学,扔球同学接受惩罚。
讲授法、游戏法、分组练习法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知识点与教学目标
排球双手下手垫球技术动作
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击球手型、手臂是否加紧、身体协调性等
难点:排球双手下手垫球属于初高中学习的内容,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后续课程提供支撑,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不同,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
2、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练习,通过小组练习,小组讨论的方式巩固技术动作
四、放松练习(5分钟)
1、放松练习
2、总结练习情况
游戏说明
游戏的内容、规则与趣味性等特点说明
1、游戏(45分钟)
对学生进行编号,学生围城圈,教师在中间进行垂直抛球并喊号,被喊号的同学迅速跑到中间进行接球,依次进行,如果没有接到球,其他同学迅速项周围散开,待没有接到球的同学拿到球后喊停,散开同学停止运动,接球同学用地滚球进行打人,如果接触到被打同学则被打同学接受惩罚,如果没有接触到被打同学,扔球同学接受惩罚。
在本节课程的常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开展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注明是在哪个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如准备(主要指学期初的准备)、导入、新授、练习、总结、复习等。
体育游戏大学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对象:大学体育专业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学校田径场教学器材:标志物、音响设备、篮球、足球等教学步骤:一、准备部分(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确保学生在接下来的体育游戏中身体状态良好。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集合,进行点名。
二、基本部分(60分钟)1. 游戏一:接力跑- 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进行接力跑,以最快速度完成规定的距离。
-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奔跑速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 游戏二:篮球运球接力- 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进行篮球运球接力,以最快速度完成规定的距离。
-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篮球运球技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游戏三:足球射门- 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足球射门,以射入球门数量多少进行评分。
-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足球射门技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结束部分(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包括慢跑、拉伸等,帮助学生缓解运动疲劳。
2.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在游戏中的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运动技能和兴趣。
2. 收集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安全。
大学生体育游戏教案完整版

课时:1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协作能力。
2.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3.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热身活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运动。
2. 游戏活动:趣味接力赛。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时间为5分钟。
2. 进行关节活动,包括肩部、腰部、腿部等关节的旋转、拉伸。
3. 进行全身拉伸运动,包括颈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拉伸。
二、游戏活动——趣味接力赛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相同。
2. 各小组站成一路纵队,第一位同学手持接力棒。
3. 第一位同学将接力棒传给第二位同学,第二位同学接棒后进行指定项目的挑战,如跳绳、拍球等。
4. 挑战成功后,第二位同学将接力棒传给第三位同学,以此类推。
5. 当最后一位同学完成挑战后,将接力棒传回给第一位同学,完成一轮接力赛。
6. 各小组之间进行多轮接力赛,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成绩。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团队合作情况,评价学生沟通协作能力。
2. 观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运动技能,评价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
3. 观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规则遵守情况,评价学生公平竞争意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在游戏中不受伤害。
3.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游戏难度,使游戏更具趣味性。
教学器材:1. 接力棒2. 跳绳3. 拍球器材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确保学生在游戏中不受伤害。
2. 教师应注重游戏过程中的规则讲解,使学生明确游戏规则。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游戏内容和难度。
体育游戏教案word大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竞技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篮球基本规则、团队合作、运球技巧。
2. 教学难点:团队合作、运球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10分钟)1. 热身活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运动。
2. 课堂常规:整队、点名、师生问好、宣布本课教学内容与目标。
(二)基本部分(30分钟)1. 篮球基本规则讲解:投篮、上篮、传球、防守等。
2. 运球技巧训练:原地运球、运球过障碍物、运球上篮。
3. 团队合作训练:分组进行对抗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三)巩固部分(20分钟)1. 学生自由练习,巩固所学篮球技巧。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四)结束部分(10分钟)1. 学生整理器材,回收篮球。
2.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注意事项。
3. 师生共同放松,结束本节课。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出勤情况、课堂纪律、积极性。
2. 技能掌握:学生篮球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团队合作: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趣味篮球赛,激发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篮球场。
2. 教学器材:篮球、篮球架、秒表、口哨等。
3.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篮球教学视频等。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篮球运动,提高自己的篮球技能。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篮球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 开展篮球知识讲座,丰富学生的篮球知识。
大学游戏体育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全体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学校田径场教学器材:标志物、篮球、羽毛球、排球、足球等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包括慢跑、拉伸等,确保学生身体状态良好。
2. 教师讲解课堂纪律,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二、基本部分(1课时)1. 游戏一:篮球接力- 游戏目的: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 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在起点线后,依次将篮球传到终点线,然后跑回起点,继续传球。
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 游戏准备:篮球若干个。
2. 游戏二:羽毛球接力-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
- 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在起点线后,依次将羽毛球击打至对方场地,然后跑回起点,继续击打。
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 游戏准备:羽毛球若干个。
3. 游戏三:排球传球- 游戏目的: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排球技巧。
- 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排球传球的方式,将球从一端传至另一端。
传球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
- 游戏准备:排球若干个。
4. 游戏四:足球射门-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足球技巧和射门能力。
- 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尽量将球射入对方球门。
射门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
- 游戏准备:足球若干个。
三、结束部分(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运动,包括慢跑、拉伸等。
2.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学生和团队,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后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 学生在游戏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技能表现。
3. 学生对本次课程的评价和建议。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大学生趣味体育游戏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3. 增强学生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丰富课余生活。
4.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公平竞争精神。
二、教学对象大学生三、教学内容选择2-3个趣味性强的体育游戏,如“穿越火线”、“盲人足球”、“接力赛”等。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地点操场、体育馆或其他适合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六、教学器材篮球、足球、接力棒、眼罩、音响设备等。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热身活动- 时间:10分钟- 内容:慢跑、关节活动、拉伸运动等。
2. 游戏介绍- 时间:5分钟- 内容:介绍所选趣味体育游戏的基本规则、玩法和注意事项。
3. 分组练习- 时间:15分钟- 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所选游戏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比赛- 时间:20分钟- 内容:各小组进行游戏比赛,教师计时并记录成绩。
5. 总结与反思- 时间:5分钟- 内容:各小组分享游戏体验,教师总结游戏中的亮点和不足,强调团队协作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复习热身- 时间:5分钟- 内容: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唤醒身体。
2. 游戏竞赛- 时间:30分钟- 内容:进行上一课时的游戏竞赛,增加比赛难度,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 趣味接力赛- 时间:15分钟- 内容:组织一场趣味接力赛,如“篮球接力”、“足球接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团队的力量。
4. 放松活动- 时间:10分钟- 内容:进行轻松的拉伸运动和呼吸练习,帮助学生放松身心。
5. 课程总结- 时间:5分钟- 内容: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评估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
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场地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调整游戏难度,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
体育游戏课教案模板大学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游戏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游戏名称:接力跑2.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地点田径场六、教学器材接力棒、秒表、音响设备、标志物七、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
2. 学生分组,每组10人,选出一组队长。
(二)基本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接力跑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教师示范接力跑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跑、传接棒、冲刺等。
(三)分组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起跑、传接棒、冲刺等动作要领。
(四)游戏实施(20分钟)1.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每组进行接力跑比赛。
2. 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及时给予指导。
3. 每组完成比赛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比赛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放松活动(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运动,包括深呼吸、摆臂、踢腿等。
2. 学生进行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六)课后小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下次课程内容。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育游戏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游戏中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九、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游戏熟练后,改为实用双手下手垫球传接球。教师通过游戏环节了解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情况,从而在复习技术动作过程中重点讲解学生的易范错误动作。
注:
1、表格大小可以根据内容调整。
2、请注明后面页中需要填写关于该教学设计的总结和反思。
附录:游戏化教学策略说明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游戏化教学方式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如果该课程已经实际上过,可以写写实际效果)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如果采用普通方式,教师很难快速的了解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迅速的了解学生情况,避免学生单独做示范的。
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游戏分组,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情况
其它备注
《大学体育》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大学体育
学科
体育
年级
大三
单元名称
教材
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日期:
授课教师
学校
南京特殊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可选)
邮箱
教学背景分析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对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等技术动作的学习以及一些常规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基础课程。
二、教学内容介绍
复习排球双手下手垫球,了解学生技术动作掌握情况,从而开展后续工作
三、学生情况分析(智力因素方面:知识基础、认知能力。非智力因素:动机水平、学习风格)
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和较强的认知能力,但是运动动机较差,大部分学生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参加练习,缺乏主动性。
四、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包含所使用的多媒体及其他教具)
在本节课程的常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开展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注明是在哪个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如准备(主要指学期初的准备)、导入、新授、练习、总结、复习等。
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情况较乱,所以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重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尽量使学生基础掌握较清晰,为后续课程开展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15分钟)
1、热身慢跑
2、韧带拉伸活动
3、徒手操
★上肢
★体转运动
★腹背运动
二、复习排球双手下手垫球
1、游戏(45分钟)
对学生进行编号,学生围城圈,教师在中间进行垂直抛球并喊号,被喊号的同学迅速跑到中间进行接球,依次进行,如果没有接到球,其他同学迅速项周围散开,待没有接到球的同学拿到球后喊停,散开同学停止运动,接球同学用地滚球进行打人,如果接触到被打同学则被打同学接受惩罚,如果没有接触到被打同学,扔球同学接受惩罚。
讲授法、游戏法、分组练习法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知识点与教学目标
排球双手下手垫球技术动作
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击球手型、手臂是否加紧、身体协调性等
难点:排球双手下手垫球属于初高中学习的内容,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后续课程提供支撑,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不同,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
2、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练习,通过小组练习,小组讨论的方式巩固技术动作
四、放松练习(5分钟)
1、放松练习
2、总结练习情况
游戏说明
游戏的内容、规则与趣味性等特点说明
1、游戏(45分钟)
对学生进行编号,学生围城圈,教师在中间进行垂直抛球并喊号,被喊号的同学迅速跑到中间进行接球,依次进行,如果没有接到球,其他同学迅速项周围散开,待没有接到球的同学拿到球后喊停,散开同学停止运动,接球同学用地滚球进行打人,如果接触到被打同学则被打同学接受惩罚,如果没有接触到被打同学,扔球同学接受惩罚。
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是否解决了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请注明对应了哪个教学环节,如准备(主要指学期初的准备)、导入、新授、练习、总结、复习等。
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化解学生自己做示范的尴尬情况,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游戏的过程中快速的了解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
游戏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导,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参与到课程中。把原本鼓噪的我说你做,变成你做我说。
注:1、游戏开始完全用接抛球方式进行。这样可以较好的起到热身作用。
2、游戏熟练后,改为实用双手下手垫球传接球。教师通过游戏环节了解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情况,从而在复习技术动作过程中重点讲解学生的易范错误动作。
3、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更多学生能参与到其中。
三、授课内容(25分钟)
1、教师讲解游戏过程中学生运用技术动作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