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预氧化.
预氧化工作原理详细

预氧化简介电化学方法则充分利用油田采出水本身富含大量NaCl 等可溶性无机盐的特点,通过电化学设备使水中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所需的强氧化性物质(勿需加入任何预氧化剂),以此彻底杀灭水中细菌;并在较低pH值(少加或者不加石灰乳)条件下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具有凝聚作用的三价铁离子,成为对采出水净化有益的组分,将水中的H2S、FeS等硫化物氧化成单质硫,在絮凝剂的共同作用下,打破采出水中存在的CO2—HCO3-—CO32- 弱酸弱碱缓冲体系和胶体平衡,将地面条件下容易产生腐蚀、结垢的成份如H2S等硫化物和HCO3-等,在采出水治理过程中通过混凝沉降而分离去除,从而使水质得以净化,实现杀灭细菌、控制腐蚀、抑制结垢和水质达标的目的。
电化学方法则通过电化学设备使水中发生电化学反应。
(1)在较低pH值条件下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具有凝聚作用的三价铁离子,生成产物又是良好的絮凝剂。
(2)将水中的H2S、FeS等硫化物氧化成单质硫,打破采出水中存在的CO2—HCO3-—CO32- 弱酸弱碱缓冲体系和胶体平衡并分离去除,从而使水质得以净化,实现控制腐蚀、抑制结垢和水质达标的目的。
首先,杀菌原理电化学预氧化设备是通过外加直流电场,利用高级氧化技术,在水中产生大量的氢氧自由基OH·,将水中的低价的物质如Fe2+、Cl-等氧化成Fe3+、Cl2等,并且能起到氧化杀菌、电气浮等作用。
电化学方法杀菌原理:在电流的作用下,阳极过程发生副反应析出氧和氯等氧化剂,实现杀菌。
其中电化学气浮是一种用电化学方法从液相中除去原油和固态微粒等有害杂质的单元操作。
上浮原理是含油采出水通过电解池时,产生三种反应:阴极反应:2H+ + 2e→H2↑阳极反应:4OH- + -4e→2H2O+O2↑2Cl- - 2e- = Cl2↑通过电解水产生的氢、氧、氯气体,携带采出水中的胶体微粒,共同上浮,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
电化学预氧化设备的优势:电化学预氧化设备充分利用油田采出水富含NaCl等可溶性无机盐的特点,通过电极使水中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中间态的强氧化性物质,直接对水中的还原性成份进行预氧化治理。
《预氧化技术》课件

优化工艺参数
通过调整预氧化的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工艺参数,以获得更好的 预氧化效果。
开发新型预氧化技术
研究开发新型的预氧化技术,以降低处理温度、缩短处理时间、提 高处理效率。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研究预氧化技术的原理和机制,为优化工艺参数和提高预氧化 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05
预氧化技术的前景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就业机会
预氧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创造 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和增加就业率。
感谢观看
THANKS
缺点
光源稳定性差、反应速度较慢
电化学氧化
通过电化学反应使材料
总 结
表面生成氧化膜的技术
词
详
适用于金属、合金等材
细
料
描
述
适
工艺参数复杂、对电解
用
质溶液敏感
范
围
电化学氧化技术利用电化学
反应使材料表面与电解质溶
优
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一层具有优异性能的氧化膜
点
。
可控制性强、操作简便
缺
、成本低廉
点
03
增强材料抗氧化性能
氧化膜能够有效地隔绝氧气与基材的 接触,降低氧化速率,提高材料的抗 氧化性能。
预氧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01
初期阶段
预氧化技术最初起源于冶金工业中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后来逐渐应用于
其他领域。
02
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预氧化技术不断得到改进
和完善,出现了多种预氧化处理方法。
03
成熟阶段
目前,预氧化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时,
研究者仍在不断探索新的预氧化处理方法和优化现有工艺参数,以进一
化学预氧化_生物活性炭去除微污染原水中氨氮

图 2、3、4 分别示出:三种工艺混凝沉淀后出水、 砂滤后出水、生物活性炭出水 NH4+-N 浓度随运行时 间的变化情况。
1 实验模型与试验过程
工艺流程为:原水→预氧化→混凝沉淀→石英砂 过滤→生物活性炭过滤。试验装置于图 1。试验采用 不间断的动态运行方式,每套工艺用水量为 20L/d, 表面负荷为:q 砂≈1.1m3/m·2 h,q 碳≈0.7 m3/m·2 h。其中 原水取自松花江的哈尔滨下游江段,水箱盛装的是 预氧化、混凝沉淀后的出水。预氧化剂分别采用高
的预氧化作用可能更利于硝酸菌的生长,而它们彼 此之间对硝酸菌的正面影响可能相差不多。
如图 2 所示,有较明显的现象为:原水经过预氧 化、混凝沉淀后,NH4+-N 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的 现象。这可能是由于:(1)氧化剂的氧化作用使水中 的有机氨无机化;(2)在一定条件下,有机氨等含氮 类有机物质在水解作用和微生物的氧化作用下释放 出氨基离子。如果单纯从三种工艺混凝沉淀后出水 角度来看,P/BAC、F/BAC 两工艺出水的 NH4+-N 浓 度要比 O/BAC 工艺略低;前两者则更为接近。但 是,三种工艺的混凝沉淀过程中 NH4+-N 的变化机理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O/BAC。P/BAC、F/BAC 对原水的 NH4+-N 浓度变化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对 NH4+-N 的绝对去除量的平均值可达 到 1.75mg/L、2.20mg/L;NH4+ -N 的平均去除率为 51%和 64%。而 O/BAC 工艺对进水 NH4+-N 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 处理效果波动较大;绝对去除量的平均值为 0.73mg/L;NH4+ -N 的平均去除率为 21%。在原水 NH4+ -N 浓度变化的较 大范围内,三种工艺最后出水中 NO2--N 浓度都低于进水;在原水 NH4+ -N 浓度突然升高较大时,P/BAC、F/BAC 出 水中的 NO2--N 出现少量的积累,而几天后又能恢复稳定运行状态时的低浓度出水。 关键词:化学预氧化;生物活性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化反应
加温常压化学预氧化处理”工艺

加温常压化学预氧化处理工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化工行业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化学预氧化处理工艺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在化学预氧化处理工艺中,加温常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就这一工艺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加温常压化学预氧化处理工艺的概念加温常压化学预氧化处理工艺是一种利用高温和常压条件下对化学原料进行预氧化处理的技术。
该工艺可以使原料在加热的同时充分与氧气进行混合反应,达到预期的化学变化和产物形成。
这种工艺在化工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加温常压化学预氧化处理工艺的优点1. 提高反应速率:加温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预氧化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能耗:常压条件下可以节约能耗,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保持产品质量:加温常压条件下可以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4. 适应性强:加温常压化学预氧化处理工艺适应性强,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化学反应系统。
三、加温常压化学预氧化处理工艺的应用领域1. 石油化工行业:在石油加工、炼油和化工生产中广泛应用,用于提取有用化学品。
2. 制药行业:用于制药中代谢物的预处理,提高产率并减少污染。
3. 环保领域: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环保工程中的化学反应预处理。
四、加温常压化学预氧化处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某化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加温常压化学预氧化处理工艺,通过加温常压条件下的预氧化处理,成功地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料产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五、加温常压化学预氧化处理工艺面临的挑战1. 工艺控制难度大:在加温常压条件下的化学预氧化处理需要严格的工艺控制,一旦出现异常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2. 安全风险高:高温和氧气的使用增加了工艺的安全风险,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监控。
3. 能源消耗大:加温常压条件下的预氧化处理需要较大的能源支持,能源消耗较大。
卡林型金矿化学氧化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卡林型金矿化学氧化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董再蒸;韩跃新;高鹏【摘要】介绍了卡林型金矿的分布概况及矿物学特征,指出实践中常用化学氧化法对卡林型金矿进行预处理来提高金的浸出率,重点介绍了硝酸预氧化法、碱预氧化法、高锰酸钾预氧化法、过氧化物预氧化法、氯气预氧化法及次氯酸盐预氧化法在卡林型金矿预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化学氧化法对操作过程要求高,实际生产时应注意设备参数的实时调控,优化和改进反应设备和工艺,研发更加环保、价廉、高效的预处理药剂和工艺将是化学预氧化法处理卡林型金矿的研究方向.【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6页(P92-97)【关键词】卡林型金矿;预处理;化学氧化法;研究现状【作者】董再蒸;韩跃新;高鹏【作者单位】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招远26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25.6卡林型金矿最早于20 世纪60 年代初发现于美国内华达州,主要分布于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多米尼加、西班牙和俄罗斯等国[1]。
我国的滇黔桂金三角、川陕甘金三角、滇西南上芒岗等地分布有储量巨大的卡林型金矿。
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探明的卡林型金矿累计储量已超过1 000 t,位居世界第二位。
卡林型金矿中金矿物的嵌布粒度一般属(超)微细级别,金矿物被物理包裹或化学结合严重,且砷、锑、硫、碳等有害元素的存在影响金的浸出,所以这类矿石选冶困难,导致我国大量的黄金资源无法高效利用。
目前针对卡林型金矿常采用氧化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焙烧氧化法、热压氧化法、微生物氧化法、微波加热氧化法和电化学氧化法等,但存在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安全性差、基建投资高、操作时间长、设备购置和维护费用负担重、操作上对技术要求高等局限性,难以推广应用。
给水与废水处理重点

第一章饮用水部分专题一饮用水水质问题一、饮用水水质出现的哪些问题?1、微量有机污染物(浓度低、毒性大、持久性,致癌、致畸、致突变),2、藻类及其代谢产物(富营养化、过度繁殖,影响常规水处理工艺,消毒过程中与氯作用生成消毒副产物,藻毒素危害人体健康),3、嗅味(藻类代谢产物,浓度低难于被常规处理工艺去除),4、消毒副产物——氯化消毒——臭氧消毒(溴酸盐、致癌),5、致病微生物(难以被现行氯消毒工艺灭活,引起流行病),6、有机物对胶体的保护作用(高负电保护层,增大投药量,铝浓度偏高),7、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及剩余铝的问题(低温下混凝剂水解困难,低浊时絮体难于成长,混凝剂需要量的增加,低温低浊下水中剩余铝浓度偏高,老年痴呆症),8、有机络合性铁锰(难于去除,色度增加、影像感官指标),9、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氯生成氯氨、影响消毒效果,氨转化为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含氯副产物)10、可生物同化有机物(AOC:是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中可被细菌转化成细胞体的部分,与异养菌在管网中的繁殖有密切的关系,是异养细菌直接用以新陈代谢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专题二饮用水处理组合工艺选择一、微污染水处理工艺1、增加预处理构筑物,如化学氧化预处理、生物预处理(接触氧化池或生物滤池)等。
(1)化学预氧化:①氯预氧化:氯气可以控制因水源污染生成的微生物和藻类在管道内或构筑物的生长,同时也可以氧化一些有机物和提高混凝效果并减少混凝剂用量。
预氯化生成大量卤化有机污染物,毒理学安全性下降。
②二氧化氯预氧化:强氧化剂,很高的杀灭效果。
有机卤甲烷减少,毒性副产物,如亚氯酸盐、氯酸盐,其毒性甚至比氯或臭氧副产物的更高。
③高锰酸钾预氧化:有效去除微量有机物和降低致突变活性,高锰酸钾的水解产物水合二氧化锰絮体的强氧化作用和与有机物的广谱作用性,破坏碳链或官能团,改变有机物结构,进而与水中的其他离子发生络合作用,失去稳定性,从而在沉淀或过滤中得以去除。
预氧化技术

3 Introduction
• ClO2 oxidation prior to chlorination can reduce the levels of THM and total organic halogen (TOX) formation (Lykins and Griese,1986; Linder et al., 2006 ).
(1) the changes of NOM properties with ClO2 pretreatment.
(2) the formation of regulated and emerging DBPs from ClO2 preoxidation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chlorination or chloramination.
第33页,共33页。
• 与浊度不同,滤后水高锰酸盐指数自运行开始后一直保持稳定,说 明生物过滤对水中易氧化有机物的去除相关性不大;滤后水UV254 变化很小,说明难生物降解(shēnɡ wù jiànɡ jiě)有机物很难在生物 过滤中被去除; O3 —生物过滤对DOC 的去除率稍高。O3 和PPC 预氧化后SUVA 相对于空白试验分别降低和升高(见表1) ,而 O3 —生物过滤出水SUVA 升高较明显(见表2) ,说明O3 预氧化更 有助于生物过滤对可生物降解(shēnɡ wù jiànɡ jiě)有机物的去除。
transformed large aromatic and long aliphatic chain organic structures to small
and hydrophilic organics.
第33页,共33页。
Conclusion
三元正极材料的预氧化

三元正极材料的预氧化
三元正极材料的预氧化是一种处理方法,通过在正极材料上加入富氧气氛,使其部分氧化,形成氧化膜。
这一氧化膜能够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包括循环性能、容量保持率、抗过电位、抗过放电等。
预氧化能够改善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子传导性,减少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氧化膜的形成可以修复正极材料表面的缺陷,并阻止材料进一步与电解液发生反应,从而减少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损耗。
预氧化的方法包括化学和物理两种。
化学预氧化主要应用溶液法,通过将正极材料浸泡在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中,氧化剂可以是过氧化氢、硝酸等。
物理预氧化主要通过热处理,在高温下让正极材料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氧化膜。
总的来说,三元正极材料的预氧化能够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是一种重要的处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臭氧预氧化去除水中无机污染物
预臭氧化加过滤或混凝-絮凝-澄清步骤通过氧化形成 不溶性的化合物,可有效去除无机的金属离子,如铁、 锰等。臭氧很容易氧化地下水中或低有机物含量水中 的二价铁离子。氨氮被臭氧缓慢氧化成硝酸根离子, 然后在砂滤池或粒状活性炭滤池中被生物硝化或代谢 同化,从而得以去除。在这一过程中,Br-被臭氧迅 速氧化成为HBrO,然后再与氨反应,形成N2和Br-; Br-可再被臭氧氧化,直至将氨全部去除。臭氧与生 物活性炭联用对处理高氨氮原水有一定效果。
2.4高锰酸钾预氧化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中三氯甲烷等卤代有机物大多是有水中有机物 在加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能和氯反应产生三氯甲烷 的物质通常被称为三氯甲烷的前驱物质,主要是以腐 植酸和富里酸的形式大量的存在于天然水体中。人类 生产、生活排入水体的大量的源。高锰酸钾 预氧化能显著地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并有效地降低 后续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仿和四氯化碳等致癌物质的生 成量。其他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预处理可使饮用 水氯化消毒过程中卤代有机物和致突变物质生成量明 显下降,并能够对氯化过程氯酚的生成起到良好的控 制作用。
在预氧化过程中,氧化剂和水中多种成分作用,能够提高 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某些副产 物。各种氧化剂作为预处理药剂对给水处理的综合影响程 度差别较大。目前,能够用于给水处理的氧化剂主要有臭 氧、氯、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等。其中,臭氧预处理方法 在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应用最为普遍。衡量一种氧化剂的 氧化能力的指标是它的氧化还原电位。从氧化剂还原电位 来看,几种氧化剂的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序为:臭氧 (E0=2.07)>高锰酸钾(E0=1.68)>氯(E0=1.36)。
化学预氧化理论与技术
目录
1
2 3
化学预氧化技术研究现状 高锰酸钾预氧化技术 臭氧预氧化技术
4
预氯化技术
一 化学预氧化技术研究现状
化学预氧化主要利用氧化势较高的氧化剂来氧化、分解 或转化水中的污染物,同时削弱污染物对常规处理工艺 的不利影响,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的除污染效能。 自从1970年Diaper等人最先提出预氧化(预臭氧 preozonation)后,人们开始对化学预氧化进行了大量的 研究。化学预氧化主要有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控制氯 化消毒副产物、除藻、除臭味、除铁锰和助凝等方面的 作用,从而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
3.2 臭氧预氧化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
可使水中多种有机污染物被氧化,也可能导臭氧与水中有 机物间的作用很复杂,既致产生一些小分子有机物、一些 副产物。因而除了观测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变化外,还应 该同时进行水的毒理试验,通过毒理学指标衡量臭氧对水 质的综合影响程度。大多数情况下,臭氧氧化天然水体可 降低紫外吸收值。臭氧氧化生成低分子量化合物表明臭氧 先氧化有机物中最易反应的位置。研究也表明,在一定的 臭氧投量下,富里酸的一些特殊位点可与臭氧作用;而在 较高的臭氧投加量下,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氧化位点。最初 的反应主要是臭氧分子的攻击,而持续反应后自由基链式 反应就会发生(尤其是在pH=2.6时)。提高pH值,会导致 自由基反映在整个氧化反应中更早的出现。
2.3高锰酸钾预氧化除藻
高锰酸钾也是一种常见的杀藻剂,投加高锰酸钾可以有效 地提高藻类的去除率,对碱性水的除藻效果优于中性或酸 性水。一般投加量为1~3mg/L、接触时间≥1~2h。高锰酸 钾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对有机物分子中多键功能团的破坏 能力非常强,甚至可以分裂苯环。与藻毒素作用时,可以 破坏藻毒素分子上的不饱和双键。高锰酸钾对细胞外毒素 的去除有很好的效果,而对细胞内毒素的去除效果较差。 E.Rodriguez等研究表明,用1~1.25mg/L的高锰酸钾预 处理可使水中藻毒素的浓度低于1μg/L。
三 臭氧预氧化技术
臭氧的氧化能力极强,氧化还原电位为2.07V,在碱 性溶液中仅次于氟。臭氧最早的试验应用是1886年在 法国用作杀菌剂。20世纪60年代末臭氧开始用于原水 的预氧化。 预臭氧主要用于脱色除臭、去除藻类和藻毒素、控制 氯化消毒副产物、初步去除或转化污染物、助凝等方 面。一般认为其对水质的改善程度取决于原水水质和 臭氧化条件等。预臭氧化同时产生一定的醛类、溴酸 盐等对人体有害的副产物。
二 高锰酸钾预氧化技术
高锰酸钾最早由伦敦的Sir Alexande Houston于1913 年用于水处理领域。在美国,高锰酸钾已经于1927年和 1928年分别应用于纽约的Rochester和Buffalo两地。 高锰酸钾属于过渡金属化合物,在水中能以多种氧化态 形式存在,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形态主要有二、三、四、 六、七价等形态化合物。各种形式具有一定的自由焓, 几种价态间可以通过化学作用相互转化。高锰酸钾预氧 化主要有去除有机污染物、铁锰离子、除藻、除臭味、 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等作用,但在投加药剂量方面应该 注意,避免引起水体色度超标等问题。
2.1高锰酸钾预氧化去除铁、锰离子的去除
高锰酸钾预氧化除铁锰已有很多年的应用历史。游 离态的铁、锰二价离子在pH大于5.5情况下能立即 被高锰酸钾氧化。当有机物存在时会明显降低铁锰 离子的去除效果。水体中的铁锰离子与溶解性有机 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反应。
2.2高锰酸钾预氧化去除有机污染物
高锰酸钾与水中有机物间的作用很复杂,既有高锰酸钾 与有机物间的直接氧化作用;也有高锰酸钾在反应过程 中形成的新生态二氧化锰对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催 化作用;同时还有高锰酸钾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介稳状 态的中间产物的氧化作用。 曲久辉对高锰酸钾预氧化去除沈阳地下水中微量有机物 做了研究,并用GC-MS分析法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进 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具有 较好的去除效果,可使地下水中绝大多数物质的色谱面 积大幅度下降。对某些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甚至可以达到 l00%,对所检出的“三致”污染物和优先污染物也有较 好的去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