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资料讲解
孝敬长辈知识点

孝敬长辈知识点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家庭中,我们要学会如何孝敬父母和长辈,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照顾他们。
下面,我将逐步介绍如何孝敬长辈的知识点。
第一步:尊重长辈尊重长辈是孝敬长辈的基本前提。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长辈的意见和决定,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
尊重长辈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也包括对长辈的尊称和礼仪。
在与长辈交流时,我们应该用恭敬的口吻称呼父母和长辈,如“父亲”、“母亲”、“大爷”、“大婶”等。
此外,我们还应该遵守家庭中的礼仪规范,如起立让座、行走时避让等等。
第二步:关心长辈关心长辈是孝敬长辈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关心长辈的健康状况、生活需求和精神状态。
可以通过定期与长辈交流沟通,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关心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同时,我们也可以主动帮助长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买日常用品、处理一些繁琐的事务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陪伴长辈,共同参与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第三步:照顾长辈照顾长辈是孝敬长辈的具体行动。
我们要学会关心长辈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和安全环境。
可以为长辈准备营养均衡的饮食,关注他们的饮食健康,避免过度油腻或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我们还可以帮助长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适量运动等。
在长辈的居住环境中,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安全问题,及时清理危险物品,确保他们的居住环境舒适和安全。
第四步:陪伴长辈陪伴长辈是孝敬长辈的重要方式。
我们要学会花更多的时间陪伴长辈,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可以通过与长辈聊天、散步、看电视等方式,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同时,也可以帮助长辈维护社交关系,带他们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或聚会,拓展他们的社交圈子,增加他们的社会交往。
第五步:传承孝道传承孝道是孝敬长辈的长远目标。
我们要学会将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传承给下一代。
可以通过教育孩子尊敬长辈、关心长辈、照顾长辈,让孩子明白孝敬长辈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自己也要成为孝顺的模范,让孩子从我们的言行中感受到孝道的力量。
孝敬父母长辈资料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 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 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 债。 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 五科、特处综长合突世素出质;的全面最,学基本的道德规范。
• 六、基础学业成绩位居 全年级前5%以内
孝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田世国与康复后的 母亲在一起。
母亲康复后,田氏全家高 兴地拍了一张全家福留念。
后排中为田世国。
请你当法官
吴大妈的五个子 女认为养不养母 亲是自己家里的 事情,外人无权 插手,即使法院、 法官也管不着。
孝敬父母应该表现在:
• 心理上要 理解、关心父母;
• 学习上要努力学习、积极上进, 让父母高兴……
• 行动上要帮助父母,为父母分 忧(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比尔.盖茨的敬老观念----世界上最不 能等待的事
英国《机会》杂志的记者采访时问比尔·盖 茨:你认为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 记者原本以为盖茨的答案一定是:机会, 因为机会对一个创业者或商人而言实在太 重要了。但比尔·盖茨的回答却令记者意外: 我认为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敬老人。
你认同这种说法 吗?
一、为什么要孝敬父母长辈:
1、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孝敬父母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 部分。 3、孝敬父母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 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孝敬父母既是道德 义务又是法定义务。
上海一对九旬老夫妇,年老体 弱生活不能自理。可其子养了 6条狼狗,却不愿赡养父母。 周围邻居的舆论谴责、街道干 部的教育调解都未让他回心转 意 。儿子经法院判决后表示 愿意孝敬父母。但只是每个月 定期给父母亲寄生活费,从来 不过问老人的生活、身体状况, 更别说探望父母亲、帮老人家 做些家务 。
孝敬父母传承美德

孝敬父母传承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是一种重要的美德。
作为子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尊敬和照顾我们的父母。
这篇文章将探讨孝敬父母的意义以及如何传承这一美德。
第一部分:孝的含义孝是古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它是对父母的敬意和感谢之情的表达,也是一种家庭中的道德原则。
孝敬父母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供养,还包括关心、尊重、顺从和陪伴等方面。
孝的真正含义在于孝敬父母的心意和态度,而不仅仅是一些行为上的表达。
第二部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1. 传统文化的传承: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敬和照顾父母是我们传统价值观的核心,也是我们文化的基石。
传承这一美德是我们作为中华子孙的责任和义务。
2. 家庭关系的稳定:孝敬父母有助于保持家庭关系的和谐和稳定。
尊重和关心父母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和沟通,减少家庭矛盾和冲突。
3. 子孙后代的影响:孝敬父母不仅仅是一种对父母的尊重,也是一种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影响。
如果我们能够表现出对父母的敬意和关爱,子孙后代也会在我们的榜样下传承这一美德。
第三部分:如何孝敬父母1. 关心和尊重:作为子女,我们应该表现出对父母的关心和尊重。
询问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快乐,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
2. 陪伴和倾听:我们要确保花时间与父母在一起,陪伴他们并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故事。
这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够让父母感到被重视和被关爱。
3. 经济援助: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们可以给父母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
即使我们的经济能力不强,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帮助父母,比如分担一些家务和照顾他们的身体健康等。
4. 教育子孙后代:传承美德需要我们将孝敬父母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下一代。
我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和引导子孙后代,让他们懂得尊敬和照顾父母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孝敬父母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 独生子女政策:随着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子女。
这给子女带来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父母。
《孝敬父母学会感恩》课件

3
陪伴父母度过时光
多陪伴父母,与他们共同度过有意义的时光,增 进亲子关系。
行动与实践
表达感激之情
经常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爱和关心。
帮助父母完成家务
主动分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照顾父母的身体健康
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提醒他们定期体检,提供必要的照顾 和护理。
感恩有助于提高人际信任
当我们感激他人的善意和付出时,我们会更容易信任他人,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 稳定和发展。
感恩与成长
感恩能够激发个人成长的动力
当我们感激生活中的机会和挑战时,我们会更加积极地面对成长中的困难和挑战,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感恩有助于培养积极心态
当我们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心怀感激时,我们会更加积极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 战和机遇。
通过行动回报社会。
详细描述
参与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为社 会做出贡献,将感恩之心付诸于实际 行动,回馈社会。
06
实践与反思
个人实践经验分享
感恩父母的实际行动
分享自己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如帮助做 家务、陪父母聊天等。
反思与成长
反思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的不足之处 ,以及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来改进和提 升。
孝敬是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传承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是社会伦理的基 本要求,也是每个人应该 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
社会风尚的体现
孝敬父母有助于形成尊老 爱幼、和睦相处的社会风 尚,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 稳定。
个人品德的修养
孝敬父母有助于培养个人 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提升个人的社会形象和价 值。
孝敬父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弘杨中华民族美德敬老尽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中华儿女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纵观我国的历史长河,凡兴朝盛世,都弘扬敬老尽孝传统,并把尊老敬老养老定为制度。
汉代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各地都要举行尊老敬老养老典礼,并给70岁以上老人赠送礼品。
汉文帝还规定,对公认的孝顺儿女要奖赏。
清朝康熙皇帝69岁生日,大摆“千叟宴”,向全国邀请2417位70岁以上的老人赴宴,皇帝举杯为这些老人祝寿,几百年来一直传为佳话。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是崇高的人性和德行的基本表现,乌鸦尚有反哺之义,羔羊且有跪乳之恩,更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呢?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有责任和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并让它熠熠生辉,发扬光大,让这些文明美德伴随我们成长。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
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十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
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
当前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驱使,追逐物欲等思想侵蚀了一些人的头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改变,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长孝亲的传统美德逐渐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识,也以没时间、没精力等各种借口,不能把“孝”付诸于行动,人们思想中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出现了滑坡现象。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长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父母。
百善孝为先 解读

百善孝为先解读一、引言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伦理道德之本。
在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深入人心,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读孝道,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美德的内涵。
二、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古代,孝道被视为道德行为的根本,强调尊敬长辈、关爱家庭、忠诚国家。
这种美德观念在历史上对维护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孝敬父母是道德底线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爱、尊敬和赡养父母。
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父母充分的支持和关爱,让父母安享晚年,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四、孝敬父母是法律义务在现代社会,孝敬父母不仅是道德义务,更是法律义务。
我国宪法、婚姻法和继承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依法履行赡养义务,既是对法律的遵守,也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五、孝敬父母是责任担当孝敬父母是一种责任担当,体现了个体对家庭的贡献和付出。
作为子女,我们要勇于承担家庭责任,为父母提供稳定的生活和情感支持。
在家庭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家庭的幸福和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孝敬父母是爱的回报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并为我们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
孝敬父母是我们表达感恩之情的方式,也是我们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实际行动。
孝敬父母是一种真挚的爱,是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
七、孝敬父母是无私奉献孝敬父母需要我们无私地付出和奉献。
我们要时刻关注父母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他们的期望。
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父母全面的支持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八、孝敬父母要顺应老人心愿孝敬父母要顺应老人的心愿和喜好。
我们应该尊重父母的意愿,关心他们的感受,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父母的喜好和兴趣爱好,与他们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和美好。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内容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内容1.尊敬长辈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有句古话“不敬父母无仁”,意思是说不孝敬长辈,就没有仁德之心。
尊敬长辈,就是对他们的心态要恭敬,礼貌待人,敬重他们的意见,不敢违背他们的意见,对他们要慈爱和体谅,让他们有安全感。
当有什么事情不懂时,就去请教长辈,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将他们的心意收入真正的孝心中。
2.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人对“孝”有着很深的感情,是儿女们向往的,被赞誉为大孝。
孝敬父母,就是尊敬他们,礼貌和敬重;遵守他们的话,尊重他们的规矩,想到他们的境遇,感谢他们的抚养;不拒绝他们的要求,去体谅他们的脾气,不要为了某一件小事而给他们添麻烦和难堪。
尊重父母,还要孝顺兄长弟弟姊妹,以此去体现一个人的孝道和孝本。
3.维护关系把亲情维护好,能让家庭生活更和谐,宝贵的父母历经几十的风风雨雨,家中的每一位老人,起到了家庭的支柱、梯子和桥梁,他们都曾给我们付出了宝贵的关心,虽然时有难以理解的要求,但能够意识到他们的伟大,学会尊重他们,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家庭关系在维护家庭关系上,更要做到有足够的耐心去与家人交流,时常与家人保持良好沟通,当然更要心平气和,发现家庭面临任何状况,就立刻采取措施去克服它,以保持家庭的幸福及和谐。
4.关心尊重长辈我们应该给长辈们充足的爱心,即关心,及时了解长辈的情况,给他们适当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合理的生活安排,学会分享家庭乐趣,把家务事分配好,让他们得到必要的照料和支持,既要尊重长辈的意见,也要给予他们一些自由,使他们有开展自由活动的余地,总之,我们必须多多表示关心,尊重他们的能力、意见、权利,让他们得到尊重和平等的生活待遇,以此来维护和完善家庭的紧密关系。
5.彼此帮助彼此给予帮助是孝敬长辈的重要表现方式,来时要帮助他们处理一些事务,比如:找医生看病、洗衣服、买材料做工作、提供一些心理支持。
他们需要时可以有我们的帮助,尽量给予长辈的实际帮助,不仅让长辈感到放心,也可以让他们觉得犹如在家一般,不用担心事情。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在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十个传统美德,本文将对这些传统美德的知识点和考点进行归纳整理,以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它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在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我们学到了孝敬父母的三个要点:孝敬父母要言听计从,孝敬父母要理解父母的辛苦,孝敬父母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帮助他们做家务,尊敬他们的意见和决策,以及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报答父母。
二、尊敬师长尊敬师长是我们作为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在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我们明确了尊敬师长的几个方面:尊敬师长是尊重我们自己,尊敬师长要有礼貌,尊敬师长要服从管理。
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的教导,对老师提供的指导和关心心存感激,并且始终保持良好的文明礼仪。
三、友善待人友善待人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
在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友善待人的几个要点:友善待人要热情,友善待人要宽容,友善待人要乐于助人。
我们应该保持与他人的良好沟通,尊重他人的权益,为他人着想,积极帮助他人,共同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勇于担当勇于担当是培养责任感和自信心的重要品质。
在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勇于担当的几个方面:勇于担当要有勇气,勇于担当要有责任感,勇于担当要有行动。
我们应该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展现自己的价值。
五、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我们作为学生和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在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我们学到了诚实守信的几个要点:诚实守信要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要明辨是非,诚实守信要信守承诺。
我们应该用真诚和正直的态度对待他人,明辨是非,正确理解和执行诺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一直有许许多多孝敬父母的典范,让人们津津乐道,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位居一切美德之首,是做人的根本。
中外古今,都有孝敬父母的典范,早在我国东汉末年便有“黄香孝亲”这一历史佳话。
黄香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到了夏天,十分闷热,使人晚上难以入睡,于是黄香每到睡前就给他的父亲扇凉,直至父亲睡着。
他强顶着困意为父亲扇凉爽,不正是孝敬父母的体现吗?不错的,孝敬父母其实说易也易,主动做些自己能做的小事,不让父母们烦心和过度操劳,不就是很好的“孝”吗?古人用他们的行动指引了我们该如何孝敬父母。
不单单在中国,德国思想家恩格斯同样是孝敬父母的典型。
他父亲去世后,留下了一笔可观的遗产,引起了他几个兄弟之间的财产纠纷,当时正值他的母亲身患重病,为了不使母亲伤心,他主动放弃了那份属于他的遗产,平息了家庭可能出现的纠纷。
后来,他在一封信中提到:“我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财产,但我永远不会有另一个母亲。
”是啊,金钱财富固然是诱人的,可是父母却是永远的珍宝啊。
他们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小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大到教我们做人做事,这些都无法用金钱去衡量。
因此,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就像恩格斯所做的那样,为了使他母亲平静舒适地度过余生,他毅然放弃了自已的利益。
恩格斯的这种做法,体现出了“孝”的精髓,他本人也成为后人效仿的典范。
可见,孝敬父母绝不仅仅像有的人理解为让父母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重要的是更多地给父母带来心灵的满足、安慰,尤其在吃穿不再成为困难的今天,这种意义的“孝”显得更有价值。
当然,我所谈到的孝敬父母,并不是指为了顺应父母心思而一味地盲从,更不是封建时代倡导的“愚孝”。
类似“郭巨埋儿”、“卧冰求鱼”等愚忠愚孝的故事,他们的孝心诚然可嘉,但他们的行为确实不敢恭维。
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进步,“孝”的内涵确实也该与时俱进。
对于我们还没有自立的青少年来说,我们的成长还离不开父母的抚育帮助,孝敬父母上还做不了太多,但是,我们努力做到尊敬他们,陪父母多聊聊天,多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不同样也是“孝敬父母”最好表现吗?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子历来受到人们称赞,尤其在汉代,孝还和廉一起,成为士大夫被推荐做官的标准,称为“察举制”,据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枭雄曹操,就是通过“举孝廉”而步入仕途,并最终一手建立起自己的帝国—魏国的。
由于“察举制”是士大夫做官的唯一途径,所以,这一制度的推行大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孝和廉,尤其是孝的追捧,“卧冰求鲤”之类的孝事也纷纷被人们演绎。
伯瑜有一次犯了错,被母亲用木杖痛打,伯瑜痛哭流涕。
母亲问:“以前打你的时候,没有见你哭过。
今天为什么要哭呢?”他回答说:“以前被您打的时候,身上十分疼痛,但今天却没疼痛的感觉。
大概是母亲您年老体衰,没有力气了。
想到这,我才痛哭流涕的啊!”
这则出自《韩诗外传》的故事堪称是孝的典范,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伯瑜被母亲责打时关心的是母亲老了,并为此痛哭流泣,正是他拳拳孝心的表现。
自此可见,在古代,至孝也是一种境界。
二
漫步街头,经常能看到一些老人。
他们衣衫褴褛,要么蹬着三轮车,要么拎着蛇皮袋,流连于大街小巷中,捡起人们丢弃的饮料瓶,或在垃圾中翻找可利用的“资源”,动作僵硬而麻木。
他们都是没有亲人的孤寡老人吗?当然不是。
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老人,他们的子女都还“健在”,准确地说,过得还不错。
但那只是他们的子女。
至于他们呢?有那么一小部分被送到了养老院。
其余的,就是你在街上看到的了。
他们游走于街头巷尾,构成了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忽然想起曾看过的一个电视纪录片。
片中,身患重病的老人因无钱治疗而从医院转到家中,躺在床上痛苦不已。
而老人的三个子女却在屋外为老人医药费的事而争吵不休,甚至还议论起老人的后事该如何处理。
他们吵得十分激烈,最后甚至动起手来,好不容易才被邻居拉开。
而屋里,面对镜头,老人流着泪说:“我还有几千块私房钱,就用这钱把的丧事办了吧!麻烦你们劝劝他们,让他们别吵了。
他们都是我的亲骨肉啊!”其声悲切,一言一语,感人肺腑。
最终,老人在床上溘然长逝,眼角还挂着担忧的泪水。
记者们都沉默了,屋内一片寂静,只有屋外不断传来吵闹与咒骂声。
三
母亲从小帮你们洗澡到大,你们可曾为她洗过一次脚?父亲从小把你拉扯大,你可曾亲手为他盛过一碗汤?当囚犯嚼着母亲一粒粒剥的瓜子仁时,当失意的儿子靠在父亲肩膀痛哭时,他们可曾感到父母对他们浓浓的爱意?这种爱不应该只是单方面的,它应当和孝一起,充当亲子间关系最好的润滑剂。
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孝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跟不上历史的步伐。
虽然每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不乏至孝之人的身影,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孝已渐渐地游走到了主流之外,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它数千年的储蓄,也被物质的洪流冲得无影无踪。
它就像一个没落的贵族,看着时代变迁,看着大权旁落,却无能为力。
或许它曾奋力地追赶上了“80后”明媚的忧伤的脚步,却又眼睁睁地看着“90后”们乘着“幸福摩天轮”远去。
然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孝的回归,是历史的必然。
虽然暂时游走在主流之外,但最终,它将重归主流之中,但愿当它搭上“幸福”的末班车时能看到“00后”们在向它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