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生长规律

合集下载

肉鸡生理及饲养特点

肉鸡生理及饲养特点

肉鸡生理及饲养特点肉鸡生理特点1、肉鸡有很高的生产性能,表现为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周转快肉鸡在短短的56天,平均体重即可从40克左右长到3000克以上,7周间增长70多倍,而此时的料肉比仅为1.9-2.1:1左右。

2、肉鸡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要求有比较稳定适宜的环境。

肉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要比蛋雏鸡高1-2℃,肉雏鸡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也比蛋雏鸡晚1周左右。

肉鸡稍大以后也不耐热,在夏季高温时节,容易因中暑而死亡。

肉鸡的迅速生长,对氧气的需要量较高。

如饲养早期通风换气不足,就可能增加腹水症的发病率。

3、肉鸡的抗病能力弱。

(1) 肉鸡的快速生长,大部分营养都用于肌肉生长方面,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一些常见性疾病,一旦发病还不易治好。

肉鸡对疫苗的反应也不如蛋鸡敏感,常常不能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疾病。

(2) 肉鸡的快速生长也使机体各部分负担沉重,特别是三周内的快速增长,使机体内部始终处在应激状态,因而容易发生肉鸡特有的猝死症和腹水症(遗传病)。

3) 由于肉鸡的骨骼生长不能适应体重增长的需要,另外,由于肉鸡胸部在趴卧时长期支撑体重,如后期管理不善,常常会发生胸部囊肿。

4、肉鸡的一个优点是性情温驯,运动速度较缓,适合于大规模的平养。

肉鸡生产的特点1、生产周期短。

从准备工作开始算起,一般二个月左右就可完成一批生产,具有资金周转快的优点。

但是这种短时间内决定赢亏的情况,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很少发生失误。

2、肉鸡生产必须把“成功率”放在第一位。

饲养一只肉鸡的纯利才2-3元,一般肉鸡的成活率在90-92%以下时,利润就会很小或发生亏损。

所以饲养肉鸡必须周密地计划,做到科学细心管理。

尽量避免失误,争取百分之百的成功!3、完善的疫病控制措施,是成功饲养肉鸡的基本保障。

疾病是造成饲养肉鸡失败的主要原因。

肉鸡抗病能力较弱,鸡群一旦发病就很难控制,即使控制住了,也会造成很大损失。

肉鸡各生长阶段特点完整版

肉鸡各生长阶段特点完整版
饲养措施
1、适当加大饲料粒度,降低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可降低10%左右,但饲料中的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要按标准要求供给。
2、饲喂方法Βιβλιοθήκη 每天定时喂3次。3、管理方法:主要是注意运动,如晚上用竹竿轻轻驱赶仔鸡,以提高肉鸡的运动量,达到锻炼内脏器官的目的,又可以减少胸部压力的刺激。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长,有利于运动,减少疾病的发生。
肉鸡各生长阶段特点
肉鸡各生长阶段饲养特点
一、各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及饲养任务
根据肉鸡的生理特点,刚出壳的雏鸡绒毛短而稀,且体温比成年鸡低3℃左右,4日龄后体温逐渐升高,10日龄达到成年鸡的体温。雏鸡胃肠容积小,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差,但生长发育快。因此,生产中依据这些生理特点以及生长规律,可将肉鸡的饲养管理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14日龄;第二阶段15~25日龄;第三阶段36日龄至出栏。
3、玉米%,豆粕32%,鱼粉2%,菜粕4%,磷酸氢钙%,石粉1%,食盐%,油3%,添加剂1%.
肉中鸡
1、玉米%,豆粕35%,磷酸氢钙%,石粉%,食盐%,油3%,添加剂1%.
2、玉米%,豆粕%,菜粕5%,磷酸氢钙%,石粉%,食盐%,油%,添加剂1%.
3、玉米%,豆粕27%,鱼粉2%,菜粕4%,棉粕3%,磷酸氢钙%,石粉%,食盐%,油%,添加剂1%.
2、15~25日龄
生理特点
此阶段雏鸡已基本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逐渐进入快速生长期。
饲养任务
1、提高鸡雏体质,促进鸡体框架的形成。
2、促进肉鸡内脏器发育和腿部的健壮有力,为下一阶段的生长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后期快速生长发育。
3、少患疾病。试验表明,对14日龄后的肉鸡限饲3周,可明显地提高饲料的有效利用率和肉鸡的成活率。

肉鸡各日龄温度和湿度表,肉鸡和土鸡有什么差别

肉鸡各日龄温度和湿度表,肉鸡和土鸡有什么差别

肉鸡各日龄温度和湿度表,肉鸡和土鸡有什么差别1-3日龄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35°C,室温控制在24°C-27°C,湿度控制在70%。

4-7日龄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31°C,室温控制在24°C-25°C,湿度控制在65%-70%。

14日龄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27°C,室温控制在24°C,湿度控制在60%。

21日龄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24°C,室温控制在20°C-24°C,湿度是自然湿度。

一、肉鸡各日龄温度和湿度表1-3日龄的肉鸡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35°C,室温控制在24°C-27°C,湿度控制在70%。

4-7日龄的肉鸡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31°C,室温控制在24°C-25°C,湿度控制在65%-70%。

14日龄的肉鸡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27°C,室温控制在24°C,湿度控制在60%。

21日龄的肉鸡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24°C,室温控制在20°C-24°C,湿度是自然湿度。

28日龄的肉鸡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21°C,室温控制在20°C,湿度是自然湿度。

35日龄以后的肉鸡的休息处温度和室温均控制在20°C,湿度是自然湿度。

二、肉鸡和土鸡有什么差别1、外形肉鸡的嘴巴出生后就会被养殖场的养殖人员切平,切平后可以更容易进食粉状的饲料,肉鸡的体型比较大,爪子非常厚实并且很有弹性,肉鸡被拔毛后的鸡皮很白。

土鸡的嘴巴则像鹰嘴,体型小一些,爪子又瘦又硬。

2、性别的辨别肉鸡的性别很难去分辨,母肉鸡的鸡冠比较大,土鸡更容易分辨性别,土鸡的鸡冠是看起来很紧实的小巧的长条。

3、生长速度肉鸡是养殖场特殊培育的品种,在专业饲料催肥的情况下,生长速度非常快,从孵化到被杀只需要几个月。

土鸡是放养的,生长速度正常,通常没有疾病的土鸡的可以活到九年。

白羽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白羽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白羽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白羽肉鸡作为一种广泛饲养的肉禽,其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白羽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因素。

白羽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孵化期、育雏期、生长期和结束期。

在孵化期,白羽肉鸡从蛋中孵化出来,并具备一定的生理功能。

在这个阶段,鸡雏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育雏期是指从孵化后到离巢期的时间段,这个阶段的白羽肉鸡需要提供合适的饲养环境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确保良好的生长发育。

进入生长期后,白羽肉鸡开始快速生长,体重逐渐增加。

饲料的摄入量和饲养环境的条件对于生长期的白羽肉鸡至关重要。

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对于保障肉鸡的正常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同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也对白羽肉鸡的生长发育产生着重要影响。

白羽肉鸡的生长速度在生长期内并非一直保持相同的状态,而是呈现出“快-慢-快”的生长曲线。

在生长初期,肉鸡的生长速度较快,体重快速增加。

然而,随着生长的进行,生长速度逐渐减缓,期间常常出现生长停滞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生理发育进程中的某些关键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所致。

在生长后期,生长速度再次加快,鸡体重得到进一步增加。

了解肉鸡的生长曲线可以更好地制定饲喂和管理策略,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

影响白羽肉鸡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饲料和饲养管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疾病因素。

遗传因素是指肉鸡种源的遗传背景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优良的遗传背景能够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包括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等方面。

饲料和饲养管理因素是指饲养在肉鸡生长发育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合理、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供适宜的饲料供给和环境条件,以促进肉鸡生长发育。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外界环境条件对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提供肉鸡生长所需的舒适度和适宜的营养摄入。

疾病因素指肉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受到的疾病感染和病原体的侵袭,这会导致生长停滞和生产性能下降。

一只鸡的成长周期

一只鸡的成长周期

一只鸡的成长周期一般情况下鸡的生长周期为14个月,土鸡生长周期为4-6个月,蛋鸡生长周期在16T7个月,而肉鸡生长周期在1-2个月。

鸡生长一般分为雏鸡、育成鸡和后备鸡三个阶段。

蛋鸡体型比较小、身腰较长、尾羽上翘,鸡冠和肉垂特别发达;而肉鸡体型比较大、身腰短、冠没有蛋鸡发达,腿部肌肉充实,产肉较多。

一、鸡的生长周期是多久,生长分为哪几个阶段1、鸡的生长周期和品种有关,品种不同鸡的生长周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鸡的生长周期为14个月。

土鸡的生长周期为4-6个月,蛋鸡的生长周期在16-17个月,而肉鸡的生长周在1-2个月。

2、鸡的生长一般分为雏鸡、育成鸡和后备鸡这三个阶段:(1)雏鸡:蛋鸡一般在0-6周龄;肉鸡一般在0-4周龄。

(2)育成鸡:蛋鸡一般在7-20周龄;肉鸡一般在5-22 周龄。

(3)后备鸡:蛋鸡和肉鸡0—20周龄的鸡统称后备鸡θ3、鸡的特点:(1)蛋鸡:该品种鸡体型比较小、身腰较长、尾羽上翘,鸡冠和肉垂特别发达,体质细致、性情活泼、动作灵活性成熟早,出生后5-6个月就开始产蛋。

(2)肉鸡:该品种体型比较大、身腰短、冠没有蛋鸡发达,腿部肌肉充实,产肉比较多,肉鸡早期生长发育快, 生后56-70天能长到L 25-1. 5kg以上。

二、鸡生长缓慢是什么原因1、雏鸡开水和开食环节没有做好,雏鸡开食工作做的好坏决定了1日龄雏鸡在24小时内的采食量是否能够达到13g以上。

而开食增强抵抗力,雏鸡的肠道净化也很重要, 不然会导致后期肠胃吸收不好,从而导致鸡生长变慢。

2、雏鸡育雏阶段管理没有做好,导致7日龄雏鸡体重偏小,影响到雏鸡的早期发育,对日后的采食量和消耗造成影响,从而导致鸡生长变慢。

3、在鸡舍的昼夜温差比较大也会影响鸡群的采食量,导致鸡生长变慢。

4、饲养的密度过大、不均匀会影响到部分鸡的采食不足,饮水量不足。

5、没有科学合理的喂养鸡,导致鸡采食欲望不大。

肉鸡生长规律

肉鸡生长规律

肉鸡生长规律
肉鸡生长规律
一、相对增重规律相对增重=[(末重-始重)÷始重]×100%。

这个指标反映出某个阶段生长速度的快慢。

肉鸡以周龄来计算,意思是这一周比上一周体重增加了多少倍。

表一:肉鸡相对生长速度
从上表看出肉鸡相对生长速度在第1、2周龄很快,特别是第1周,以后随周龄增长相对增重逐渐降低。

认识这个规律就应采取措施加强早期饲养管理,防止失误。

二、绝对增重规律绝对增重=末重-始重。

肉鸡也以周龄来计算。

绝对增重反应的是直接增重效果。

表二:肉鸡绝对增重
从表中看出,肉鸡绝对增重的高峰期是出现在第7周龄。

高峰以前逐渐增加,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因此在高峰期前应满足充分采食和适当的营养水平,控制饲养密度和保持垫草干燥。

三、饲料转化规律由于饲料占总成本的70%左右,提高饲料转化率是提高肉鸡饲养效益的关键。

表三:肉鸡饲料转化率(美国AA 公司推荐)
以后,绝对增重降低,耗料量继续增加,使饲料效率显著下降。

根据这个规律,肉鸡饲养应在8周龄以前采取科学饲养管理措施,使肉鸡达到上市体重要求,及时出售。

最佳出售时间应依据市场行情、鸡苗所占成本的比例、饲料价格、鸡群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四、肉鸡生长参考数
表四:美国AA 公司推荐(公母混养)。

肉种鸡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肉种鸡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肉种鸡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12009-05-11 20:43●肉种鸡生理发育的特点▲ 小雏鸡的组织刚出生时不成熟,必须进一步分化成成长的组织,本过程只有在食欲形成后才能逐步完成。

雏鸡采食到营养物质被吸收到大脑的生长区,刺激机体分泌生长素,鸡才能大量采食和生长。

在自然界,老母鸡只有不断地诱导和调教鸡采食才能完成对食物的辨认,而在集约化饲养中发现雏鸡有天生嘬食东西的嗜好,在前3天可以完成对食物的辨别,否则将影响到雏鸡今后的生长。

▲禽类的组织器官发育的顺序:消化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N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雏鸡出生24小时后,羽毛、骨骼、肌肉、神经快速发育,至7天基本完成,10天后绝大部分组织由分化的组织变成生长组织。

▲母鸡一生中有成千上万的不成熟卵细胞,在13周后部分开始发育至23周成成熟的卵细胞,但绝大部分不发育;公鸡在17周后精细胞开始形成。

▲雏鸡在5日龄前无体温调节能力,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依赖很大,管理不善将对肉鸡一生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雏鸡5天前环境温度高时表现为张嘴呼吸,喉头颤动,5天后才有喘气的条件反射。

▲肉种鸡各生理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1-10天雏鸡的开食、饮水、温度、湿度等管理对今后生长发育以及均匀度影响非常大,此阶段为肉鸡生长发育的基础。

※10-12天雏鸡24小时的生物钟开始形成。

※10-15天为雏鸡的肌腱形成期,如果本阶段管理不善,肌腱发育不良,腱鞘紧,腿病发生率高。

※10-15天鸡的肠道生长速度较快。

以上器官的发育成熟为今后18-22日龄快速生长做准备。

※18-22天后鸡开始大量的采食,为22天后肉鸡的运动器官骨骼、肌肉地快速生长做好了准备。

※22天后肌肉的生长比较快速。

※22-56天骨骼生长非常快,完成形态、大小的85%,如果本阶段管理不善,易出现骨骼畸形、腿过长或过短的现象。

※56-84天完成骨骼的95%。

※1-70日龄鸡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对环境的要求严格,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本阶段为肉鸡的生长反应期。

肉鸡的饲养周期

肉鸡的饲养周期

肉鸡的饲养周期肉鸡在养殖的时候,它的生长速度其实是非常快的,一般在7周龄左右的时候,肉鸡就能出栏了,公鸡在饲养的时候,也不能超过9周龄就要出栏。

体重方面的话,一般在3至4斤左右的时候,出栏最好。

一旦过了这个时候,肉鸡的生长速度就会变的很慢,然后消耗的饲料成本就会增多,其实是非常不划算的,不建议超过了出栏期之后还继续的饲养。

不同阶段的肉鸡饲养技巧1、育雏期育雏期的时间一般在0只14天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肉鸡是非常脆弱的,在养殖的时候,需要多加用心。

温度方便的话,前两天一般要保持在36度左右的温度,以后就采用每天降低0.5度的方式来养殖。

前三天的光照是必须24小时的,然后就能减少了,差不多在22小时就行了。

还需要适时的进行通风,但是要保证里面的温度。

喂食方面的话,可以采用自由采食的方法,每天四次的喂养即可。

及时的给它补充营养,做好疫苗。

2、育成期育成期的时间一般是至15天至30天的肉鸡。

这个时候的肉鸡在饲养的时候,温度一定要控制在25至28度左右,光照的时间需要控制在每天五小时的样子。

可以适当的进行通风,这样会更利于它的生长。

在吃食物的方面,每天可以喂食四次,地点固定,采用采食的方法来喂养。

还需要保证充足的水源,水质一定要干净。

还需要定时的将鸡舍进行消毒和清理,保证鸡舍里面的干净度。

3、育肥期育肥期的时间一般都是在31天到出栏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肉鸡对温度的要求开始慢慢的降低,差不多在22度左右就行了,光照的时间需要增加,最好是24小时的光照。

通风的话,需要做好管理,还需要及时的清理鸡舍。

喂食方面,可以采取采食,次数依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饮水要充足且干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鸡生长规律
一、相对增重规律相对增重=[(末重-始重)÷始重]×100%。

这个指标反映出某个阶段生长速度的快慢。

肉鸡以周龄来计算,意思是这一周比上一周体重增加了多少倍。

表一:肉鸡相对生长速度
从上表看出肉鸡相对生长速度在第1、2周龄很快,特别是第1周,以后随周龄增长相对增重逐渐降低。

认识这个规律就应采取措施加强早期饲养管理,防止失误。

二、绝对增重规律绝对增重=末重-始重。

肉鸡也以周龄来计算。

绝对增重反应的是直接增重效果。

表二:肉鸡绝对增重
从表中看出,肉鸡绝对增重的高峰期是出现在第7周龄。

高峰以前逐渐增加,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因此在高峰期前应满足充分采食和适当的营养水平,控制饲养密度和保持垫草干燥。

三、饲料转化规律由于饲料占总成本的70%左右,提高饲料转化率是提高肉鸡饲养效益的关键。

表三:肉鸡饲料转化率(美国AA公司推荐)
以后,绝对增重降低,耗料量继续增加,使饲料效率显著下降。

根据这个规律,肉鸡饲养应在8周龄以前采取科学饲养管理措施,使肉鸡达到上市体重要求,及时出售。

最佳出售时间应依据市场行情、鸡苗所占成本的比例、饲料价格、鸡群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四、肉鸡生长参考数
表四:美国AA公司推荐(公母混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