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影像诊断学(核医学)
颞骨肿瘤的影像诊断学

物理治疗包括放疗、热疗等, 中医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灸 等,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咨询、 心理疏导等。
其他治疗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 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患者需 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式。
05 颞骨肿瘤的预防与预后
颞骨肿瘤的预防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如放射线、化学物质等,以降低颞骨 肿瘤的发生风险。
04 颞骨肿瘤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颞骨肿瘤的辅助治疗 手段,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控制
病情进展。
药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 治疗等,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肿 瘤类型、分期和患者情况而定。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较多,如恶心、 呕吐、骨髓抑制等,需密切监测
并及时处理。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颞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性质、位置和侵犯范围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
PET-CT
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CT可以显示肿瘤的代谢活性,有助于 判断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
03 颞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良性颞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骨膨胀
良性肿瘤通常会导致颞骨 的局部膨胀,但不会侵犯 周围组织。
骨质密度均匀
良性肿瘤的骨质密度通常 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钙 化或破坏。
边界清晰
颞骨肿瘤的影像诊断学
目录
Contents
• 颞骨肿瘤概述 • 颞骨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颞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颞骨肿瘤的治疗 • 颞骨肿瘤的预防与预后
01 颞骨肿瘤概述
颞骨肿瘤的定义
01
02
03
颞骨肿瘤
是指发生在颞骨部位的肿 瘤,包括良性和恶性两种 类型。
颞骨肿瘤的分类
根据组织学特点,颞骨肿 瘤可分为骨瘤、骨肉瘤、 软骨肉瘤等。
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含超声放疗介入核医学部分

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含超声放疗介入核医学部分一、放射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1. 影像学:影像学是一门通过使用不同的技术和设备,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图像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2. 诊断:诊断是指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判断和确认的过程。
3. 影像:影像是指由不同影像学技术产生的图像,用于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和诊断。
4. 核医学:核医学是用于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向人体内注入放射性同位素,利用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来获得影像。
5. 超声:超声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进行成像的影像学技术,它通过向人体组织发射高频声波,并根据声波在组织内反射的时间和强度来生成图像。
6.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使用高能射线(如X射线、γ射线等)破坏和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常用于癌症的治疗。
二、超声放疗介入核医学部分超声放疗介入核医学是将超声和放射学影像诊断技术与核医学相结合,应用于放射治疗的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
超声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超声引导下的靶向放疗和超声射频消融治疗。
靶向放疗是一种精确瞄准和定位癌细胞的放疗方法,通过超声引导下的实时监测和定位,可以将放射线准确地照射到肿瘤组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超声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利用超声引导和射频能量的热破坏作用,使肿瘤组织发生坏死的治疗方法。
通过超声引导下的实时监测,可以将射频探头精确地定位到肿瘤组织上,然后通过射频能量的传递,使肿瘤组织受到热破坏,达到治疗的效果。
核医学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放疗计划和放疗监测。
放疗计划是指利用核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获取肿瘤组织的代谢活性和解剖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放疗计划的制定,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放疗监测是指利用核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观察肿瘤组织的生物学反应和治疗效果,以评估治疗的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超声放疗介入核医学的应用可以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治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医学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学科,通过各种影像学技术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要包括放射学、核医学、超声诊断学等分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学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放射学放射学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通过X射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来对疾病进行诊断。
X射线是最早应用的影像学技术之一,它可以显示骨骼和某些软组织的情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诊断中。
CT(计算机断层摄影)则是利用X射线旋转成像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结构。
MRI(磁共振成像)则是通过磁场和无痛的无辐射方法来获取高清晰度的影像,对柔软组织的显示能力更强。
核医学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核医学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有着独特的应用优势,如核素扫描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疾病的生理、代谢状况,对肿瘤、心脏等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核医学技术还可以用于肿瘤治疗,如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
超声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医学影像诊断的学科,其安全性和无放射线的特点使其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超声可以在体内形成图像,可以清晰显示器官、血管和组织结构。
超声诊断学在产科、儿科、心脏病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对胎儿进行观察,判断发育情况。
医学影像诊断学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辅助工具,不仅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也大大缩短了诊断时间,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医学影像诊断学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于更多的患者。
放射肿瘤学绪论

15、近年来,逆向治疗计划系统和调强适形治疗能 够在三维方向上形成令人满意的放射剂量分布, 为人类克服肿瘤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也代表着21 世纪放射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简述: 1895年—1945年为现代放疗的准备阶段 1945年—1955年从低能转向高能治疗
20世纪末 传统放疗转向→精确放疗
在我国, 1920 年初北平协和医院安装了一台
组成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放疗除用于恶性肿 瘤外,还用于治一些良性肿瘤及很多种良性疾病。
医学类 第1名
“癌细胞运动”(“Cancer Cell Movement”); 作者:安妮· 伟斯顿(Anne Weston)。
安妮是一名医学研究人员,她是利用一台电子显微镜拍摄到上面这张 照片的。当癌细胞慢慢“爬进”一个试验室过滤器上的小孔时,安妮拍下了 照片,以阐明癌细胞是如何运动的。
常规放射治疗的适应症
1.根治性放疗:
当肿瘤较局限,或只有临近组织侵犯或淋巴 结转移,且肿瘤对射线又较敏感时,放射治疗 可作为根治性治疗手段。如鼻咽癌等头颈部肿 瘤,肺癌,食管癌,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前列 腺癌,宫颈癌等。早期乳腺癌可采用肿物局部 手术切除配合根治性放疗,既保留了乳房外观 和功能,又得到和根治术相同的疗效,目前该 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开展。放疗之所以能有 今天的治疗地位,与上述根治性治疗的影响力 是分不开的。
浅层 X 线治疗机, 1923 上海法国医院有了 200kV
深层 X 线治疗机,协和医院还有了 500mg 镭及放
射性氡发生器。1927谢志光医师接任 Nhomakorabea北平协和
医院放射科,不但添置了放射治疗设备还聘用厂
美籍放射物理师,我国第一次有了专业放射物理
师。1932年梁铎教授在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建立了
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

医学影像的质量评估与优化
质量评估
医学影像的质量评估包括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噪声和伪影等方面。高质量的 医学影像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优化方法
为了提高医学影像的质量,可以采用多种优化方法,如调整设备参数、改进信号 处理算法、采用图像增强技术等。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对比度和信 噪比,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1
无损检测
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减少对 患者的创伤和损伤,提高诊
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远程诊疗
借助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实现 远程医学影像诊断,方便患 者就医和医生会诊。
预防性医疗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预防 性医疗,降低疾病发生率和 医疗成本。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
CT影像诊断
CT影像诊断概述
CT即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X线对人 体进行断层扫描的成像技术。
CT影像诊断应用
常用于脑部、胸部、腹部等实质脏器疾病的 诊断。
CT影像诊断原理
通过X线旋转扫描,获取人体不同角度的图 像,再经计算机重建为三维图像。
CT影像诊断优缺点
优点包括分辨率高、无重叠伪影;缺点包括 辐射剂量相对较大。
图像形成过程
医学影像的生成过程包括信号采集、处理和成像三个阶段。在信号采集阶段,医疗设备接 收来自人体的信号;在处理阶段,信号被转换为数字格式并进行分析;在成像阶段,分析 后的数据被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像。
医学影像的种类与特点
X射线影像
X射线影像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适用于骨骼和肺 部检查。它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和较好的空间分辨率,能 够清晰地显示骨骼结构和肺部纹理。
2024全新医学影像诊断学(2024)

03
医学影像智能分析
目前医学影像的智能分析算法在准确性和可解释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2024/1/30
28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30
医学影像大数据应用
随着医学影像数据的不断积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将成为未来医学影像 诊断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医学影像的自动分析、辅助诊断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诊 断准确性和效率。
24
疑难病例讨论: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
病例资料展示
肺部结节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展 示。
良恶性鉴别要点
结节大小、形态、密度等影像学表现 及临床指标在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2024/1/30
诊断思路与依据
结合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思 路及依据。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讨论可能的鉴别诊断及诊断过程中需 要避免的误区。
31
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与可视化
未来医学影像诊断学将更加注重多模态医学影像的融合与可视化,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 诊断信息。
29
对医学影像诊断学发展建议
2024/1/30
加强医学影像数据质量控制
建立完善的医学影像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后续分析和诊断提供可靠保障。
推动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技术发展
21
0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2024/1/30
22
标准化操作流程介绍
患者准备与体位摆放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且符合诊断 要求的体位。
2024/1/30
设备操作与参数设置
熟练掌握医学影像设备操作, 根据诊断需求设置合适参数。
影像采集与质量控制
影像诊断学课程标准

《影像诊断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二学期计划学时:180学时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影像诊断学是借助于X线、CT、MRI、超声、核医学与介入放射学的成像手段,使人体内部器官和结构显现出来,从而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和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和治疗为目的的一门学科,是影像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课程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农村、社区等医疗卫生单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高素质实用型的影像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为确保本大纲的落实,达到培养目标对临床医学专业的要求,本课程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及自身学科特点,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了影像诊断检查技术、胸部影像诊断等6个项目的情景学习。
通过这6个项目26个学习情景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三方面的具体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加大实验教学力度,遵循人才培养需求与规划行业发展相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职业岗位需求和要求相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与岗位知识、技能、素质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和诚信服务的理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
确保教学大纲的全面落实。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本门课程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医学影像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本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而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正确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方法。
熟悉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理解影像诊断学为临床医疗服务的特点与目的。
(二)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影像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自行观察和辨认人体组织结构的影像学特点,通过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操作与练习,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自身特点,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重视诚信意识培养。
影像诊断学的名词解释

影像诊断学的名词解释影像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用于识别和解释各种疾病和病变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医生可以对患者的身体结构和功能进行非侵入性的评估,从而帮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释一些与影像诊断学相关的重要名词。
1.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产生横断面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它可以提供详细的身体内部结构图像,有助于了解肿瘤、出血和内部器官的异常情况。
2. MRI(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结构的详细图像。
与CT扫描相比,MRI能够提供更清晰的软组织图像,对于诊断脑、脊髓、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骨骼疾病非常有用。
3. 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是通过发送和接收超声波来产生图像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检测妊娠、肝脏病变、心脏问题和泌尿系统疾病等。
超声波检查无辐射,对儿童和孕妇安全,且成本相对较低。
4. PET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扫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示踪剂来探测身体内生物过程的影像学技术。
这种技术可用于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大脑功能和心脏血液灌注等。
PET扫描通常与CT或MRI结合使用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5. 放射学:放射学是研究和应用放射线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放射科医生是专门从事放射学研究和实践的医生,他们使用X射线、CT、MRI、超声波和核医学技术来帮助诊断疾病。
6. DICOM(数字影像与通信标准):DICOM是医学图像和相关信息交流的国际标准。
通过使用DICOM,不同医疗设备和系统能够相互交流和共享医学图像和数据,使医生能够更方便地查看和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
7. 放射剂量:放射剂量是指接受放射线照射的人体组织所受到的辐射量。
医学影像学中,对于每个患者在接受影像检查时,放射剂量需要尽可能减少,以确保诊断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辐射对患者的潜在风险。
8. 放射病理学:放射病理学是对影像学和病理学的综合研究,目的是诊断和解释疾病和病理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scular
GLu
K1
18FDG
K2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Tumor Cell
Glycogen
18FDG-1-P
GLu Hexokinase
K3
18Fse-6-
18FDG-6phosphogluconolactone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临床应用
Ø 肿瘤骨转移的首选筛查方法: 前列腺癌57~84%、乳腺癌28~37%;肺癌19~52%
; 肾癌(24 %)、直肠癌(13 %)、胰腺癌(13 %) 、胃癌(10.9 %)、结肠癌(9.3 %),卵巢癌(9 %) Ø 骨显像特点:早期、敏感、全身骨骼1次成像, Ø 贡献:肿瘤分期、治疗方案选择、预后评估
骨转移治疗疗效评价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FDG 肿瘤代谢显像
warburg effect
恶性肿瘤细胞对糖酵解通路产能依赖增强的现象
18FDG(氟代葡萄糖)可准确反映体内器官/ 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水平,因此被誉为“世纪 分子”,是目前PET-CT显像的主要显像剂。
全身骨扫描
• 药物: 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 • 原理:99mTc-MDP通过化学吸附方式与晶体(羟基磷灰石)
表面和骨胶原结合,而沉着在骨骼内,使骨组织积聚放射 性而显像。 • 骨骼内积聚放射性的多少,与骨代谢活跃程度和血流灌注 量有关。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正常图像
均匀对称性分布;扁平骨较长管状骨显像清晰。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骨转移的典型影像表现
1. 多发非对称无规律放射性浓聚: 多发、无规律、大小不等、形态各异
2. 病灶部位: 80%以上位于中轴骨 20%以下位于四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胃癌骨转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成骨性与溶骨性肿瘤
成骨性转移肿瘤
前列腺癌 髓样母细胞 甲状腺髓样癌 支气管类癌
混合性肿瘤 (成骨-溶骨性) 乳腺癌 肺癌 甲状腺癌 膀胱癌 结直肠癌 胃癌 鼻咽癌 胰腺癌
溶骨性转移肿瘤
肾癌 子宫癌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与X线影像比较
骨显像
X线
影像基础 病程 灵敏度
特异性
骨矿物盐代谢或血流 骨质密度或解剖结
改变
构改变
较X线早3~6月发现 较晚
病变
全身骨骼一次成像, 较低
敏感性高,与MRI相
仿
较低
较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SPECT/CT—功能/解剖融合
肺癌患者,治疗前分期
L2性质
SPECT/CT:L2退变
肺癌患者,治疗前分期 L1压缩性骨折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肿瘤影像诊断 — 核医学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提要
1 核医学概述 2 核素骨显像临床应用价值
3 FDG PET/CT临床应用价值 4 其它常用肿瘤核医学检查项目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核医学发展史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常用放射性核素
• 单光子核素: 99mTc(99m锝),半衰期6.02小时, γ射线,能量140 keV。
• 正电子核素:
•
18F(18氟),半衰期110分钟,能量511keV。
phosphatase
18F-fru-6-P
HMP shunt
Glycolysis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PET定量分析
标准摄取值SUV(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组织浓度(μCi/g)/注射剂量(μCi)/体 重(Kg)
良恶性骨病变的鉴别
1. 年龄、病史(肿瘤史、外伤史) 2. 病灶类型:热区(成骨) OR 冷区(溶骨) 3. 病灶数目:单发 OR 多发 4. 病灶分布:中枢骨 OR 附属骨 5. 病灶形态:点状、条形、片状和团块状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病灶 位置 形态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显像仪器-SPECT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ingle photo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
• γ射线:多种单光子(例:99mTc、201Tl 、131I ) • 应用:常用基本方法,影像涉及临床几乎所有组织、器官
异常图像-热区
异常放射 性浓聚
前列腺癌骨转移
异常图像-热区
超级影像(superscan):全身骨骼弥漫均匀地放射 性摄取增高,双肾不显影,多由于广泛成骨性骨转 移引起
异常图像-冷区
异常放射性 减低区 常由溶骨性 转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骨显像适应症
①早期诊断恶性转移性骨肿瘤 ②原发性骨肿瘤累及范围判断和疗效观察 ③急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并与蜂窝组织炎相鉴别 ④骨折的诊断 ⑤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早期诊断 ⑥移植骨和假体的监测 ⑦代谢性骨病的诊断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核医学定义
放射性核素或核素标记的药物:影像诊断、治疗 疾病或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放射性探测设备:SPECT(/CT)、PET(/CT) 反映细胞或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生理、生化、病 理生理等生物学过程。
分子影像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核医学显像仪器-PET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
• 正电子核素:18F、11C、13N、15O…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