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制药工程学大纲

合集下载

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一、实习时间和地点1、时间: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初开始进行,时间共2周。

2、地点和工厂:选择有代表性的制药工厂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如制药厂、兽药厂、酶制剂生产厂等,具体安排视情况而定。

二、实习班级制药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三、实习目的和要求生产实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必须认真对待。

1、目的:学生通过生产实习,直接参加劳动,巩固、总结、丰富所学专业基础课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制药工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生产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2、要求:(1)实习中,学生应积极参加劳动,认真思考问题和调查研究、虚心学习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知识、技术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不违反工厂技术资料的有关规定前提下,收集工厂有关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建筑等方面的资料,为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3)了解工厂产品方案的制定、编制、技术经济分析、税收和如何计算经济效益。

(4)了解工厂新产品试制的方向和如何改造现有设备的设想。

四、实习内容实习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观看录像及相关专题讲座;下厂实习1、观看录像:具体下厂实习之前,组织学生观看本教研室制作的有关制药厂、兽药厂、酶制剂生产厂等录像,以使学生对有关工厂有一个感性认识。

2、专题讲座:根据各厂情况,安排不同的专题讲座。

(1)制药厂:①生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②制药工业新动向及面临的较复杂问题。

(2) 兽药厂:①生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②兽药工业新动向及面临的较复杂问题。

(3) 酶制剂生产厂:①生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②酶制剂工业新动向及面临的较复杂问题。

3、下厂实习:由厂方负责介绍和讲解来完成。

(1)、了解工厂简史,现有的生产情况及发展远景规划,车间和科室的建制、生产组织、主要产品及设备情况。

(2)、通过全厂各车间学习、了解厂区布置,掌握生产过程、生产设备及工艺情况。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50320Z11课程名称:制药工程课程设计/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Course Design课程类别:专业实践课学时/学分:3周/3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制药工艺学、工业药剂学、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适用专业:制药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张洪斌主编.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06.112、王志祥主编.制药工程学(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03.013、朱宏吉主编.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07.01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必修实践环节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将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及制药工程等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应用于实际生产设计中,巩固已学的有关知识;掌握制药工程设计的任务、步骤和方法,完成制药工程中某单元反应或局部车间的初步设计,为以后毕业设计打好基础;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两个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同时通过本设计,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绘图(AutoCAD)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包含制药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厂址选择、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计算及选型、设备及管路的平立面布置、工艺设计说明书等。

具体要求为:知识:1、设计工艺路线的选择通过文献的调研对设计产品或单元反应的路线进行评价,提出拟采用路线的依据及合理性,巩固文献检索知识。

2、工艺设计计算通过单元反应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对所需设备进行初步选型,进而根据特定工艺条件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有关计算并进行结构设计,巩固化工原理及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掌握工程设计的“三算”概念。

3、车间平立面设计通过“三算”已完成设备选型,在此基础上对车间的平立面布局提出合理安排,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4、工艺管道布置图对工艺管道的布置提出合理安排,为生产管道的安装提供依据。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前 言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是运用化学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为学生今后从事药物的生产、科研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是中药学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研究中药生产中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熟悉典型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应用及其设备选型,了解新设备、新技术的最新进展。培养中药制药工艺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有关单元操作中各种工程实际中的问题。 本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的限选课。总学时为32,课堂讲授32学时,2学分。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几个基本概念。 2、熟悉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3、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内容及目的。 【教学内容】 1、本课程的任务、内容及目的。 2、几个基本概念(单元操作、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过程平衡与速率、经济衡算)。 3、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 流体流动 【目的要求】 1、掌握流体流动的类型、生产中降低管内流动阻力的途径及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2、熟悉绝对压力、大气压力、表压与真空度的关系、重力场静止液体的压力分布公式、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管内定态流动质量守恒方程式、流体定态流动时的机械能能量衡算。 3、了解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产生的原因及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1、绝对压力、大气压力、表压与真空度的关系。 2、重力场静止液体的压力分布公式、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管内定态流动质量守恒方程式、流体定态流动时的机械能能量衡算。 3、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 4、粘度的概念。流动流体的类型、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 5、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产生的原因及计算方法。 6、生产中降低管内流动阻力的途径。 7、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三章 液体搅拌 【目的要求】 1、掌握“打旋”现象及其危害、抑制“打旋”现象的措施和搅拌器的强化措施。 2、熟悉液体搅拌的主要目的及机械搅拌的混合机理。 3、了解几种常见搅拌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1、液体搅拌的主要目的和混合机理。 2、搅拌器的类型及其性能。 3、搅拌器的强化措施(“打旋”现象及其危害、抑制“打旋”现象的措施)。 4、搅拌器的选型。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四章 粉碎筛分与混合 【目的要求】 1、掌握粉碎、筛分、混合的概念、机理及目的。 2、熟悉粉碎方法。筛的种类与标准 3、了解粉碎、筛分与混合的设备。 【教学内容】 1、粉碎的概念、目的及机理。常用粉碎方法。常用粉碎设备。 2、筛分的概念、目的。筛的种类与标准。常用筛分设备。 3、混合的概念、机理。常用混合设备。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五章 固体提取 【目的要求】 1、掌握固体提取速率、原理及其提取工艺参数。 2、了解提取设备的结构、原理及特点。 【教学内容】 1、固液提取概念及提取速率公式。 2、提取原理。提取工艺参数。 3、常用固液提取设备。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六章 沉降与过滤 【目的要求】 1、掌握沉降的概念、分类。过滤的概念及过滤方式。 2、熟悉沉降速度、过滤介质、助滤剂。 3、了解离心分离的概念及分类和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1、沉降的概念、分类、沉降速度。 2、过滤的概念、过滤方式、过滤介质、助滤剂。 3、离心分离的概念及分类和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六章 传热与蒸发 【目的要求】 1、掌握傅里叶定律的定义式及其意义。对流传热的基本概念。对流热流量方程。对流传热系数及影响因素。 2、熟悉单层和多层平壁导热的计算及辐射的基本概念。 3、了解常用换热器和蒸发器。 【教学内容】 1、热流量、热流密度。定态温度场和非定态温度场。 2、傅里叶定律及平壁和圆筒壁的热传导。 3、对流传热的基本概念。对流热流量方程。对流传热系数及影响因素。 4、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 5、常用换热器。 6、常用蒸发器。 7、单效蒸发流程、多效蒸发流程。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八章 蒸馏 【目的要求】 1、掌握蒸馏的分类和方法。 2、熟悉蒸馏设备(板式塔、填料塔的工作原理)。 3、了解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 【教学内容】 1、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 2、蒸馏的分类、蒸馏的方法。 3、蒸馏设备(板式塔、填料塔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八章 干燥 【目的要求】 1、掌握湿空气的焓湿图的用法。 2、熟悉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 3、了解干燥器的分类、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其选型。 【教学内容】 1、去湿方法、干燥目的、干燥的分类。 2、湿空气的性质及焓--湿图及其焓--湿图的应用。 2、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 3、干燥器的分类、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干燥器的选型。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第十一章 成型设备 【目的要求】 1、掌握丸、片剂的主要设备。 2、熟悉片剂的包衣与除尘及影响片剂强度的因素。 【教学内容】 1、丸剂的塑制机械。丸剂的泛制机械。丸剂的滴制机械。 2、制粒机械。压片机械。包衣机械。 3、片剂的除尘及影响片剂强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制药工程前沿 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前沿  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前沿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50315Z10
课程名称:制药工程前沿/ Frontier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学分:16/1
先修课程:工业制剂学、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药理学、药物化学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专业
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师自编讲义
二、课程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是制药工程的专业选修课,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了解制药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展,提高对制药专业的认识和从事专业的热情。

三、课程基本要求
知识:
本课程主要是对制药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展进行介绍,内容包括药物新的输送系统和新剂型、药物新型分离技术和制备技术、新的药物分子与作用机制、医药生物技术新方法与新技术。

由本专业的资深专业教师和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教授分专题进行。

能力:
具有创新和不断学习的能力,获取制药工程领域不断增加的新知识。

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包括药物新的输送系统和新剂型、药物新型分离技术和制备技术、新的药物分子与作用机制、医药生物技术新方法与新技术。

本课程为讲座性质,无重点和难点要求。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 Advanced Experiments for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周数/学分:4周/4适应专业:制药工程承担实验室:化工学院制药工程实验室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1、实验教学的目的专业实验课是对学生所学专业课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实践,通过专业实验,让学生学习一些必需的药物制备技术、过程质量监控技术及其检测方法、药物制备过程中设备的布置、连接、作用和控制等工程化训练,学习数据采集、记录及分析处理等,学习如何将实验方案转变成为实际可操作的实践过程。

其主要目的如下:1)、学习制药工程专业实验中药物制备及质量监控所用的仪器设备等,流程设备的安装及连接,质量监控指标及测试方法;并能根据药物本身的特殊性和制备工艺,自己确定采用的仪器设备等;2)、学习化学制药领域药物合成制备工艺,不同反应器及反应类型对于实验的影响,了解不同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等)对于反应过程以及药物质量的影响,并掌握最佳工艺条件的测定原理和方法;3)、学习中药制药领域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制备方法和设备,学习不同提取条件对于中药及天然药物提取物质量的影响并能够优化提取条件;4)、学习不同的制药分离纯化技术及设备,根据药物的种类、特性,选择不同的分离纯化工艺及设备,熟悉工艺条件对于产品纯度的影响,学习如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5)、学习不同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技术及设备,熟悉制剂处方、工艺条件对于药品质量的影响,熟悉工程化生产中的质量监控技术以及质量指标的监测方法和仪器使用;6)、掌握使用色谱仪进行药物分析的定性、定量方法,熟悉色谱在药物鉴别、有关物质检测、含量测定等质量监控等方面中的应用;7)、学会制药工程实验数据的测定和记录,利用所学知识对于实验中取得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学会制药工程实验报告书写的内容和要求;8)、了解当前科研的一些发展方向,了解一些制药工程新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和作用。

《制药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制药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制药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4301750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 2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制药反应工程”是以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加工过程为背景,按化学反应与动量、热量、质量传递相互作用的共性归纳综合的宏观反应过程;是将化学反应原理与反应设备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本课程是该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跟学生的学位挂钩。

三、课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践问题;2.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工程学科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前沿;3.应用理论推演和实验研究工业反应过程的规律而建立数学模拟结合工程实践的经验应用于工程设计和放大。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学时分配讲授实践绪论 2 2 0 第1章均相单一反应动力学和理想反应器8 6 2第2章复合反应与反应器选型 6 6 0第3章非理想流动反应器 4 4 0第4章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8 6 2第5章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 4 4 0(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工程的范畴和任务;2.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方法、研究内容以及各种反应器的特点;3.掌握反应速率、转化率、反应选择性以及得率等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方法、优化的技术指标。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方法、优化的技术指标。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

教学主要内容:1. 化学反应的分类;2. 工业化学反应器的分类;3. 化学反应器的操作方式;4. 化学反应工程(CRE)研究方法;5. 工业反应器的放大。

第一章均相单一反应动力学和理想反应器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化学计量方程的书写、意义,单一反应和复合反应的概念;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表示方法,转化率的定义及表示方法;3. 掌握速率方程中速率常的量纲的确定方法、物理意义以及阿伦尼乌斯公式,反应级数及其确定方法;4. 掌握等温条件下反应器的设计;5. 了解非等温条件下反应器的设计。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制药工程专业导论/ Introduction to Specialty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学时/学分:16/1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开课学院系: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制药工程专业导论》是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制药工程专业是培养适应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备较扎实的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介绍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主干学科及课程、专业方向等;国内制药工程专业的基本情况以及药剂学研究、药物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药物分析研究、中药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新药研究等新进展。

了解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现状,树立正确地专业观念,对本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制药工程专业介绍制药工程专业的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国内外制药工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国内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

2、化学制药工程化学制药的研究进展、化学制药的研究范围、药物合成与设计、化学制药工艺、化学制药方向的课程特点及选修课程。

3、中药制药工程中药制药的内涵与任务、中药制药的研究范围、现代工艺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的应用、我国中药制药的发展过程及现状、中药制药的研究进展、中药制药方向的课程特点及选修课程。

4、生物制药工程生物药物分类及特点、生物制药的研究进展、生物制药的研究范围、基因工程制药、酶工程制药、微生物制药、药物植物细胞工程制药、海洋生物制药等,生物制药方向的课程特点及选修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药工程学》教学大纲英文课程名称: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号:总学时:48 其中理论课学时:48 ;实验(或上机)学时:0总学分:3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药理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工制图。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开课单位: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制药教研室执笔人:审校人:一、课程简介制药工程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特色建设专业课程。

是在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衔接起来,使学生能够从工程和经济的角度去考虑技术问题,并逐步实现由学生向制药工程师的转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掌握制药工程项目的基本设计程序和方法;掌握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不同深度的工艺流程图;掌握基本的制药工艺计算——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掌握原料药生产的关键设备——反应器的基本原理、设计计算及选型;掌握制药专用设备的工作原理、特点及选用方法;掌握制药工程非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制药工程设计概述第一节项目建议书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第三节设计任务书第四节设计阶段第五节施工、试车、验收和交付生产第二章厂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第一节厂址选择第二节总平面设计第三节洁净厂房的总平面设计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工艺流程设计技术第三节工艺流程图第四章物料衡算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物料衡算基本理论第三节物料衡算举例第五章能量衡算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热量衡算第三节过程的热效应第四节热量衡算举例第五节加热剂、冷却剂及其他能量消耗的计算第六章制药反应设备第一节反应器基础第二节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第三节管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第四节反应器型式和操作方式选择第五节搅拌器第七章制药专用设备第一节药物粉体生产设备第二节提取设备第三节丸剂生产设备第四节片剂生产设备第五节胶囊剂生产设备第六节针剂生产设备第七节口服液剂生产设备第八章车间布置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厂房建筑和车间组成第三节化工车间的布置设计第四节制药洁净车间的布置设计第五节设备布置图第九章管道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管道、阀门及管件第三节管道布置中的常见技术问题第四节管道布置技术第五节管道布置图简介第十章制药工业与环境保护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污染防治措施第三节废水处理技术第四节废气处理技术第五节废渣处理技术第六节噪声控制技术第十一章防火防爆与安全卫生第一节防火防爆第二节防雷与防静电第三节采光与照明第四节通风第五节空气净化第十二章技术经济与工程概算第一节技术经济的指标体系第二节投资第三节成本第四节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第五节财务评价第六节国民经济评价第七节工程概算教学大纲说明书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通过课堂基础和专业理论、专业实践教学,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使学生掌握化学药物、天然药物及精细化学品制备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和设备结构,并对生物制药的生产工艺过程有所了解,使学生适应面广,具有在制药及其他化工领域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制药工程学是在化学、药学、化学工程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不仅涉及宽广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目的是使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结合得更加密切,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三、各章内容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第一章制药工程设计概述基本内容:(1)项目建议书(2)可行性研究(3)设计任务书(4)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试车、验收和交付生产基本要求:(1)熟悉项目建议书的作用和内容(2)熟悉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和意义,掌握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和阶段划分,熟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3)熟悉设计任务书的作用、内容以及审批和变更程序(4)掌握设计阶段的划分以及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内容(5)掌握制药工程项目试车的一般原则教学重点: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和阶段划分;制药工程项目试车的一般原则第二章厂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基本内容:(1)厂址选择(2)总平面设计(3)洁净厂房的总平面设计基本要求:(1)熟悉厂址选择的原则、程序、内容、厂区划分以及总平面设计原则(2)掌握等高线、风向、风向频率、风玫瑰图、地理测量坐标系、建筑施工坐标系的概念以及总平面设计的内容、成果及技术经济指标(3)了解GMP对厂房洁净等级的要求以及洁净厂房总平面设计的目的、意义和设计原则教学重点:等高线、风向、风向频率、风玫瑰图、地理测量坐标系、建筑施工坐标系的概念以及总平面设计教学难点:等高线、风向、风向频率、风玫瑰图、地理测量坐标系、建筑施工坐标系总平面设计第三章工艺流程基本内容:(1)工艺流程设计的作用、任务、基本程序和成果(2)工艺流程设计技术(3)工艺流程图基本要求:(1)熟悉工艺流程设计的作用、任务、基本程序和成果(2)掌握工艺流程设计中的方案比较以及以单元操作或单元反应为中心,完善工艺流程的设计技术(3)掌握工艺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技术问题教学重点:工艺流程设计中的方案比较以及以单元操作或单元反应为中心,完善工艺流程的设计技术教学难点:完善工艺流程的设计技术第四章物料衡算基本内容:(1)物料衡算基本理论(2)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基本要求:(1)掌握工艺流程框图和工艺流程示意图(2)熟悉物料流程图和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3)掌握带化学反应的物料平衡方程式以及物料衡算的常用基准(4)熟悉物料衡算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方法教学重点:物料衡算的基准选择;物料平衡问题的分析及求解;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物料平衡问题的分析及求解;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教学难点:物料平衡问题的分析及求解;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第五章能量衡算基本内容:(1)热量衡算(2)过程热效应(3)具有化学反应过程的热量衡算(4)加热剂、冷却剂及其他能量消耗的计算基本要求:(1)掌握热量平衡方程式以及热量衡算的计算基准,熟悉热量衡算的方法和步骤(2)掌握物理变化热和化学变化热的计算方法,掌握化学过程的热量衡算方法(3)掌握常用加热剂和冷却剂的性能、特点及消耗量的计算方法,熟悉其他能量消耗的计算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基本方程;设备热量衡算;过程热效应的计算;加热剂、冷却剂及其它能量消耗的计算教学难点:设备热量衡算,过程热效应的计算第六章制药反应设备基本内容:(1)反应器基本概念(2)釜式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3)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4)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5)管式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管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6)反应器型式和操作方式选择(7)搅拌器基本要求:(1)掌握反应器的类型、操作方式和计算基本方程式以及理想反应器的概念,熟悉釜式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2)掌握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掌握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悉管式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掌握空间时间的概念及等温液相管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3)掌握“ ”的概念及气相管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掌握反应器型式和操作方式的选择;掌握常见搅拌器结构、特点及选型;掌握提高搅拌效果的措施;掌握均相体系的功率计算方法;了解其他搅拌体系的功率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1)反应器的基本型式,理想反应器的特点,等温等容过程的各种反应器容积的计算及优化,针对简单和复杂反应各不相同情况下反应器型式和操作方式的选择;(2)搅拌釜内搅拌器的选型与放大、搅拌功率的计算、搅拌釜传热面积的计算、间歇反应釜的工艺计算教学难点:各种反应器容积的计算、优化及反应的型式的选择。

搅拌器的选型与放大、间歇反应釜的工艺计算第七章制药专用设备基本内容:药物粉体生产设备,片剂生产设备,丸剂生产设备,软胶囊剂生产设备,硬胶囊剂生产设备,注射剂生产设备基本要求:掌握药物粉体、片剂、丸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及注射剂的生产过程过程及典型设备。

教学重点:药物粉体、片剂、丸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及注射剂的生产过程过程及典型设备教学难点:药物粉体、片剂、丸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及注射剂的生产过程过程第八章车间布置设计基本内容:(1)厂房建筑和车间组成(2)化工车间的布置设计(3)制药洁净车间的布置设计(4)设备布置图基本要求:(1)了解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程序、成果以及应考虑的因素,熟悉厂房建筑和车间组成(2)了解一般化工车间的布置设计;熟悉制药洁净车间的布置设计以及设备布置图教学重点:制药洁净车间的布置设计以及设备布置图教学难点:制药洁净车间的布置设计以及设备布置图第九章管道设计基本内容:(1)管道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内容,管道、阀门及管件(2)管道布置中的常见技术问题,管道布置技术,管道布置图简介基本要求:(1)了解管道设计的基础资料、内容、常见技术问题、管道布置技术及管道布置图(2)熟悉常用管道、阀门、管件的特点及选用方法教学重点:常用管道、阀门、管件的特点及选用方法教学难点:管道、阀门、管件的选用方法第十章制药工业与环境保护基本内容:(1)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防治污染的方针政策(2)制药工业污染的特点和现状,污染防治措施(3)废水处理技术,废气处理技术,废渣处理技术,噪声控制技术基本要求:(1)熟悉常见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废水、废气、废渣处理技术(2)熟悉常用的噪声控制技术教学重点:常见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废水、废气、废渣处理技术;常用的噪声控制技术教学难点:废水、废气、废渣处理技术及噪声控制技术第十一章防火防爆与安全卫生基本内容:防火防爆,防雷与防静电,采光与照明,通风,空气净化基本要求:(1)熟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了解厂房的耐火等级;熟悉防火防爆技术以及洁净厂房的防火(2)了解雷电的火灾危险性,熟悉常用的防雷措施(3)了解静电的危害,掌握常用的防静电措施(4)了解照度、采光系数、天然采光、人工照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概念(5)了解空气净化的设计参数以及净化流程和气流组织;熟悉常用的空气净化设备教学重点:空气净化的设计参数以及净化流程和气流组织;常用的空气净化设备教学难点:空气净化的设计参数以及净化流程和气流组织第十二章技术经济与工程概算基本内容:(1)技术经济的指标体系(2)投资,成本,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基本要求:(1)熟悉技术经济的指标体系以及工程项目的主要经济要素(2)了解投资的组成和计算方法以及成本的组成和估算方法(3)熟悉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的计算方法(4)了解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方法和国民经济评价方法教学重点:技术经济的指标体系以及工程项目的主要经济要素;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的计算方法五、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教材推荐教材:1.《制药工程学》第2版. 王志祥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参考书目:2.《制药工程与工艺设计》. 王恒通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3.《化工设计》. 娄爱娟主编.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六、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形式有:作业情况、考勤情况(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闭卷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