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精品学案

合集下载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课标要求] 1.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理解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兴起与发展1.背景(1)客观原因:①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连年自然灾害。

(2)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__________”组织。

2.过程(1)起义:1851年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建制:永安建制分封,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3)定都:________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4)全盛:1853年,北伐、西征、天京突围三次战役,进入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中心:解决______问题。

(2)内容:不管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的分配制度。

(3)目的:试图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建立一个__________、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________________、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评价:①革命性: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阶级反封建思想斗争的结晶。

②空想性: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__________的空想。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思考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2.《资政新篇》。

(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①政治:主张中央集权,提倡广开言路。

②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等。

③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④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____________。

(3)评价:①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______________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局限性:因为缺乏相对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思考2怎样理解《资政新篇》的革命性、进步性和局限性?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1)原因:天王洪秀全和东王________的争权夺利,破坏了运动初期的团结和谐局面。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通过分析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加深对这两个纲领的理解、认识。

(2)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时代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知识梳理】问题导入: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运动的发展——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一)兴起的原因: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材料四: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

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

材料五: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详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优秀详案)第一章: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力衰弱,民众生活困苦。

外国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 天地会与拜上帝教天地会:民间秘密组织,反清复明。

拜上帝教:洪秀全创立,主张信仰上帝,反对清朝统治。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1 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军队自称“太平军”,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2 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定都天京(南京),建立政权机构。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行土地改革。

第三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与衰落3.1 太平天国的军事扩张太平军连续取得胜利,占领南京、镇江、常州等重要城市。

清政府组织洋枪队,联合外国势力镇压太平天国。

3.2 太平天国的内部分裂太平天国内部出现权力斗争,导致分裂。

重要领导人李秀成、陈玉成等被清政府俘虏或杀害。

第四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4.1 天京陷落1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被清政府攻陷。

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

4.2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震撼了清朝政权,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为推翻清朝统治,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崛起,展开戊戌变法。

第五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5.1 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减轻民众负担。

5.2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太平天国内部权力斗争,导致分裂和失败。

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埋下伏笔。

第六章:太平天国运动的文化与艺术6.1 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活动拜上帝教信仰对太平天国文化的影响。

太平天国的诗歌、歌曲、戏剧等艺术形式。

6.2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文献《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的官方文献、宣言和书籍。

第七章: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经济影响7.1 太平天国的土地改革与社会结构变动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对土地制度的改革。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9 世纪中叶,清朝的统治日益腐朽,政治黑暗,经济衰败,社会矛盾激化。

首先,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

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断加重,苛捐杂税繁多,农民负担沉重。

其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冲击了传统的手工业,许多手工业者破产。

再者,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民脂民膏,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渴望改变现状,寻求出路,太平天国运动应运而生。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以此来组织和发动群众。

他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相结合,描绘了一个平等、公正、美好的理想社会,吸引了众多贫苦农民的加入。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

1853 年 3 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规定将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给农民。

它还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目标。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它具有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性质,在实践中无法实现。

在军事上,太平军进行了北伐和西征。

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附近,震动了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区。

西征军则取得了重大胜利,巩固了天京的上游地区。

1856 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时期。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然而,就在太平天国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内部却发生了严重的内讧。

1856 年,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石达开回京救驾。

学案2: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案2: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二、过程目标1.通过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整合归纳能力。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学习重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天朝田亩制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背景: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金田起义: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起义军称“太平军”。

3.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为北王,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节制。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二定都天京1.定都天京: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

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天朝田亩制度》:3.北伐和西征: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和。

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时期。

知识点三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1856年秋,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被处死,率部出走。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2.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作用。

3.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

【重点难点】1.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

2.组织基础:“________”。

3.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__,起义军称“太平军”。

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4.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初步建立起。

二、定都天京1.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________作为都城。

2.《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

(3)评价: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3.北伐、西征(1)开始时间:1853年。

(2)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3)结果: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时期。

三、天京陷落1.由盛转衰的标志:1856年,________。

2.《资政新篇》(1)作者:________。

(2)内容: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3)结果:受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3.失败过程(1)安庆陷落: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后来,陈玉成被俘就义。

(2)李秀成东征: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但在华尔的________和李鸿章的淮军双重打击下,最终失利。

太平天国运动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太平天国运动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而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与探索,它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环。

对于认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途径和深刻认识当今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本课讲述了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新的矛盾又使得农民斗争肩负起双重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同时,社会的变化还使农民利用“上帝”的权威来进行反封建斗争,宣传平等思想。

太平天国反剥削、争平等,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衰历程的重大事件;识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内容。

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习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形成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学习评价天京变乱的讲解,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再加上受有关影视作品的影响,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较多,且已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太平天国运动》的学案高品质版本

《太平天国运动》的学案高品质版本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期间的作用与限制性。

2)经过剖析评论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色,提升剖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加深对这两个大纲的理解、认识。

联合时代背景剖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限制性以实时代特色。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赖纯真的农民运动没法达成民主革命任务。

经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课程标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期间的作用与限制性。

【知识梳理】一、运动的发展——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一).盛行的原由:1.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的激化(1)阶级矛盾: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深重的盘剥,致使阶级矛盾激化(根本)。

(2)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害(重要)。

2.洪秀全创办拜上帝教,组织发动起义3.广西自然灾祸严重,饥民不停暴乱(二).革命的过程:金田起义(开始式建权:1853年)——北伐、东征和西征北伐西征目的为颠覆清政府稳固天京大本营:1851年)——永安建制(初步建权)——定都南京(正(军事全盛:1853-1856年)。

东征为了隔离清政府的财路,充分自己的经济力量时间1853年1853年领导林凤祥李开芳赖汉英、石达开结果失败鄱阳湖大捷意义为西征创建条件稳固天京大本营1856年秦日纲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保证了军粮供给,排除了天京之围二、运动的大纲——《天朝田亩制度》的公布1.目的:知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梦想,成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2.公布: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公布。

3.内容:在生产资料上,主张均分土地;在分派制度上,主张绝对均匀的圣库制度4.评论:1)进步性——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应了农民阶级要求取销封建土地全部制的激烈梦想,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思想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精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的史实,知道金田起义和永安建制。

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和北伐西征的史实。

3、知道天京事变的结果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学习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学习难点: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一、自主学习:
(根据学案,自学课文,大小字图文结合,在课本上勾划,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记下发现的问题组内交流)
1、找出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的时间及地点。

2、找出金田起义爆发的时间、领导人及建号是什么?
3、找出永安建制分封了哪些诸王?永安建制有什么历史意义?
4、太平军何时定都天京?为了建立理想的社会,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什么文件?内容有哪些?找出太平军北伐和西征的结果。

5、找出天京事变爆发的时间和结果,天京事变造成了什么影响?
6、为了巩固政权,洪秀全重整朝政,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什么文件?洪秀全在军事上提拔了哪些年轻的将领?取得了什么成效?
7、找出天京陷落的时间和结果。

找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
1、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根据材料分析:《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有什么教训?
三、课堂小结:知识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5分钟)
课堂检测:
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

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

“红头军”的领袖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
2、太平军初步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3、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
B.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C.它历经14年,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
D.它所击毙的洋枪队头目名叫华尔
4、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5、某校举办了“写中华之荣耀,书民族之正气”的影视巡演活动,以下是入选的影片:
A B C D
(1)如果按上述影片发生的历史顺序进行巡演,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 (2)从这些影视资料中可以了解到近代列强发动的哪两次战争?发动者分别是哪个国家?
(3)请回答C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答案:
1、《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这种不顾生产劳动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差别,企图一律拉平,必然会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不符合实际,所以难以实现。

2、主观原因: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客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教训: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

检测题答案:
1、D
2、B
3、A
4、C
5、(1)DACB
(2)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英国和法国
(3)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