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使命同行
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

将 “ 书 ” “ 人 ”紧 紧 融合 在 一 起 , 勤 奋与 反 思 渗 透 在 花 瓷 》《 截 棍 》 她 发 现 周 杰 伦 的创 作 才 能 以及 歌 曲 中 东方 古 典 教 与 育 将 双 ,
S { N( I A l : lA ; D【 CA 1 N I r0
故 事
于漪 : 命 与 使 命 同行 生
为 师— — “ 站上讲 台就是 生命 在歌 唱”
买 过一双 皮鞋 。帮助初 出茅庐 的青年 教师是 她最愿 意做 的事,
她 “ 我 作 为 上 海 首 批 语 文 特 级 教 师 , 漪 的 课 几 乎 堂 堂 都 是 公 开 哪 怕 与 他 们 素 昧 平 生 , 常 说 :能 当 一 块 垫 脚 石 , 终 身 有 幸 。 于
从 连 语 文 之 “ ” 摸 不 着 的普 通 教 师 , 中 国语 文 教 学 界 门 都 到 体 ;作 为 校 长 , 让 名 不 见 经 传 的 学 校 成 为 了数 一 数 二 的 全 国 先 她
进 ;作 为 “ 师 ”她 培 养 了 三 代 特 级 教 师 , 现 出 了一 批 全 国 知 导 , 涌
楚现 在 的L 学生 为什么 崇拜周杰 伦, } 1 她专 门研 究 《 菊花 台》《 青
文 化 与 现 代 摇 滚 的 结 合 才 是 学 生 们 喜 欢 的 原 因 ;为 了 解 决 一 名
篮 球 迷 学 生 上课 开 小 差 的 问题 , 关 注 篮 球 运 动 , 观 看 学 生 参 她 并
课 , 关 于 语 文 学 科 “ 具 性 与 人 文 性 统 一 ” 理 念 被 写 入 国 家 无 论 对 学 生 还 是 对 教 师 , 键 是 要 以人 为 本 , 发 现 每 个 人 的 长 她 工 等 关 要 发 否 ” 课程标准 , “ 她 教文育 人”的教育思想 更对推动 语文教育 的发展 处 , 挥 他 们 的最 大 价 值 , 则 就 是 对 人 才 的 不 负 责 任 。 所 以她
教师演讲稿——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让生命与使命同行刘仁碧读小学的时候,老师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当一名教师,威风凛凛,博学多才。
读初中了,面对外面的各种诱惑,我周围的许多同学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他们学会了抽烟、喝酒、打牌、打架,甚至犯罪!那时,我就更加希望自己是一名非常严格的教师,严格要求他们,让他们没有机会变坏,让校园永远是学习的乐园。
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尝,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实现了儿时的梦想,却发现原来在我眼里那些博学多才的背后要付出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准备,在那些威风凛凛的背后是多少种教育方法的探索,而在那些特殊孩子的转化过程中又要付出多少心血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所!”这是我们爱国文人屈原的名句,也是我的座佑铭。
是啊,一个人的生命对于整个人类的发展而言是短暂的,而对于个人本身却是漫长的。
这漫长的人生之路该怎样走呢?是成为金钱的奴隶,还是名利的仆人?不,这些都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每当我看到路边捡垃圾的孩子,电视里未成年的罪犯,我就特别庆幸自己成为了一名教师,因为这个职业可以帮助我更加亲近孩子,可以有更多机会帮助孩子走正确的道路。
一个孩子的失败,将会影响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社会!因此,我和我的同事们始终把教育看成一项促进国家发展,提高民族素质的事业来对待,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地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成为我们祖国明天的栋梁之才,这是我们的工作,更是我们的使命!为了这个使命,我们常常需要工作到夜深人静,只为了备好一堂课,就必须把教材钻研好几遍;有时,为了搞好孩子们的安全工作而绞尽脑汁,彻夜难眠;有时,为了给后进生补课而忘记了家里要紧的事情;为了学生,为了教育事业,我们付出了太多,甚至让学生感觉老师比家人还亲。
记得一次放学以后,在路边看到几个大个子的学生在学校旁边打架,其家长和同学都在劝其中一个哭闹的最凶的孩子,那孩子却死活不回家,也不跟别人说话,只是一味的哭闹,其家长也只好陪在旁边,没有办法。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15篇)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15篇)《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 1本周一,我们全校老师共同观看了于漪老师的专辑《生命与使命同行》,使我心潮澎湃,感受颇深。
于老师的精湛技艺和崇高师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从而也激发了我教书育人的神圣感和使命感。
于老师深情地说:“三尺讲台就是我生命闪光的地方,上课,我是用生命在唱歌,因为我觉得每节课都影响到孩子的生命质量。
课要教在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良好素质的一部分。
”当听到于漪老师的这一段话时,我感动于这位耄耋老人对于教育事业的挚爱,感动于这位教育智者博大的精神,感动于这位教育前辈的情意深长的教诲。
这是于漪老师的一种追求,也成为于老师永不停步执著追求的内在驱动力。
于老师对自己严格要求,语文课不断创新、精益求精。
有位年轻人听了于老师两千多节语文课,发现于老师不仅把课上得神采飞扬,讲得铿锵动人。
而且同一篇课文教学方法从不重复。
这一点让我敬佩不已。
对照自己,常常觉得现在上的这些课文我都教过了几遍,用不着花费功夫去重新设计,常常满足于照着原来的方式方法“熟门熟路”开展教学。
今后我要向于老师学习,即使是教同一篇课文也应该不断挖掘教材内容,再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改进教学方式,并充分运用教学中即时生成的学习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学习习惯差,不爱念书的顽皮孩子,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缺乏家庭教育。
对这些还不懂事的孩子,我有时缺乏足够的耐心,当看到他们上课一次次开小差、小声说话或者做小动作、作业潦草、拖拉,虽然多次进行了教育批评、指正,但他们当时好了一会儿,过几天又恢复老样子,真是让人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气愤,有时还会头脑中冒出不想再管的可怕念头。
“一定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于漪老师的.这句话振聋发聩,不断回响在我耳边,促使我今后坚决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今后,我要做学生成长的铺路石,要做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农业银行职工演讲稿-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农业银行职工演讲稿-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篇一:银行职员演讲稿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站在这儿,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为同学们讲故事的情景,可是今天,当我再次站在讲台上,讲述的不再是用美丽词汇编写的童话,当然也不是一次竞争的演讲,我仅仅是在用我的心去描绘一个无须华丽的词藻来装饰的巨变,一个农行人深深的感动与激情。
当我的目光第一次触摸到农行,是那一抹深深的绿色那高悬在大街小巷的农行行徽、那路边硕大的广告牌,让我一瞥难忘的是那象征着收获的麦穗标志,它尤如一丛绿油油的希望,让我仿佛看见了农行正在祖国大地上激情的繁衍、茁壮的成长,终于长成了今天的一棵棵参天大树,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
然而就是为了这片绿,又饱含了多少农行人的艰辛与付出、泪水与欢笑、成功与喜悦 1979年刚刚从人行分家的xx农行可谓一贫如洗,破旧简陋的办公室、营业间,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本帐簿、几架算盘,外加几十号人马就组成了一个“新家”,甚至连一台车也没有,上下介头寸就用自行车代替。
还记得我们曾经历的信用社分家、农发行脱钩,就象一个个从母亲身边长大的孩子,虽然母亲是那么的留恋,但她又是那么勇敢果断,因为放飞孩子就是放飞希望,就是走向未来;又记得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农行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一个经营体制的根本性变化,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全面推向了市场,在许多政策性因素形成的包袱没有消化的情况下实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渐渐地丢掉投入大产出小的农村阵地,艰难地走出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
但是我们的前辈们没有气馁、没有妥协,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再看今朝,怎不令人振奋、令人自豪。
你看,经营目标和经营宗旨立起来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建起来了,优质文明服务做起来了,高科技络架起来了,我们的农行强大起来了!我也成了一株含露初放的麦穗,感受着农行的每一次变革、每一次转折,特别是在我身边默默奉献,润物无声的农行人、农行事。
这些年来,xx支行的几届领导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尤其是交流干部,只争朝夕,忘我工作,掌舵把方向,传好接力棒,为xx 支行的美好明天呕心沥血,卧薪尝胆,只求奉献,不图回报。
幼儿教师看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观后感

幼儿教师看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观后感摘要:一、引言二、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概述三、观后感及启示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职责与担当五、结尾正文:【引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有幸观看了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这部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纪录片通过讲述不同领域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他们为使命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在观看过程中,我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性,也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概述】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通过讲述不同领域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坚守使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
片中的人物既有杰出的科学家,又有普通的基层工作者,还有富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与使命的同行。
【观后感及启示】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性。
在片中,每个人物都把自己的生命和使命紧密相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他们不懈努力,甚至甘愿付出生命。
这种精神让我备受感动,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使命是培养下一代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以片中的人物为榜样,坚守教育事业,时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使命的担当。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职责与担当】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牢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以下几点是我们应当践行的:1.关爱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时俱进,关注教育领域的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3.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索未知世界。
4.关心家庭教育,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5.立足本职工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尾】总之,纪录片《生命与使命的同行》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代师表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

员写的信 中,她 曾动情地 写下这样一句话 :“ 我上了一辈 子课 ,教 了一辈 子语文 ,但还是 上 了一 辈子深感遗 憾的 课。 ”正 是这种 “ 永不满足 ”的精神 ,促使 已两鬓斑 白的 于漪不断地攀登着新 的高峰 。用老同事朱仁的话说 ,“ 她 总能站在制高点上想 问题 ” 。
和智性是 生命 之魂 ,当你
们 以 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启
胸 中有书 , 目中有人 ” 于 是
迪和滴灌 学生 德性和智性 成长 时 ,一定 能品尝到人 间最大的幸福 。 ”
《 海教育》 刊 1B2 1 上 半月 0/ 0 0
然后 自己修改 ,把不必要的字 、词 、句删 除 , 把不合 逻辑 这就是于漪的 回答 , 在给贵 州边远 山区一位 中学语文教研
的地方改掉 , 然后 , 下来 , 背 最后 , 口 再 语化 。 这样一来 , 哕唆 、重复 、语病大大减少 。 每次课后 ,于漪都会 写下 自己的 “ 话记录 ” 废 ,记 下
复读 , 出属于 自己的原汁原味的理解 。 读 ”因为 “ 教学参考
书毕竟是 别人 的劳动 ,只有 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
1 4
1 1 00 《 0 / 1 上海教育》 3 2 半月刊
如何培养 “ ” 人 是她想得最 多的事 。她开 露水 的鲜花 , 是你 自己的心得 , 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 。教 漪最 常说 的话 , 教”为主 的课堂教 学立足点转变为 以 “ ” 学 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 只有教师教出 自己个性的时候 , 才 始探 索把以 “ 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 。 ”于漪的这些道理朴实无华 , 但却 为主 , 把教 师与学生的单向型联系转变为教 师与学生 、 学 生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的多向型联系 , 使课堂真正成 为学 润物无声 ,深深地烙在 了课堂上 ,印在 了学生们心里 。 “ 成章 , 出口 下笔成文 ” 是于漪给 自己立下的又一 目标。 生锻炼 听、说 、读 、写能力与发展智 力的场所 。 “ 大象无形 ” 是人们对于漪语文课的极高赞赏 , 她直面 那是五十年 前的一 天下午 ,学校请来 一位 同志作报 告, 会议结束后 , 于漪和同学们边走边谈 , 一名调皮的男 生说 ,“ 这讲座好什么啊 ,除 了一百五十多个 ‘ 个 ’ 这 ,其 他什 么也没听到 。 ”说着就把练 习簿打开 ,上面 画满 了计 数 的一个 个 “ ”字 。于漪愕 然了 ,没有想到语 病有那么 正
作文三篇之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作文三篇之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篇一:让生命与使命同行】我们不是风中的墙头小草,摇摆不定。
我们是一支利剑,一往无前地出征。
我们出征,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曾几何时,我们因父母的不满而气愤怏怏;曾几何时,我们也将基本的社会道德弃之路旁;曾几何时,我们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淡化了敬仰。
而如今,我们内心总是充满渴望,渴望父母康健,渴望社会安定,渴望国家富强。
漫漫岁月,胸怀使命,执骨血,不负大丈夫之志。
细数历史的烟云,你会发现魏晋的风骨——竹林七贤的不羁,盛唐的高风——李白的潇洒、王维的闲适,你还会找到明清的不俗——王阳明的理性、曹雪芹的悲歌。
唯有以君子之风的卓尔不群,才能彰显自身的凌光万丈,平生朗然,知命守道不易志矣。
读周作人的散文《瓜豆集》,有一种微风细雨拂面之感。
其中的《结缘豆》一文,尤让人难以忘怀。
“煮豆微撒以盐而给人吃之,岂必要索厚偿,来生以百豆报我,但只愿有此微末情分,相见时好生看待,不至伥伥来去耳。
”此话如此温润而后退,可涵盖各种立场,让人心生欣赏。
心念感恩,驱走了内心的寂寞与冷清。
拂去尘埃,轻叩心扉,它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形式,窗前的山雀不刻意惊扰;与天真可爱的小孩相视会笑;同渐老的母亲步与河岸,偶有小言。
立身不从一步起,如泥中濯足,如何超尘脱俗?处事不会退一步,如羚羊触藩,如何堂正为人?这需要我们腹藏宽博的襟度与涵养。
《菜根谭》有言:“径路窄出,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
”心存实朴,不让事物过于边缘化,这正是君子处事所要求的品质。
行走于大千世界,心存感念与美好,且行且微笑。
担当是一种青春的姿态,责任是上帝给予的恩赐,两者同是一个具有常规素养的普通人应有的自我要求与规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息,激励着亿万的中华儿女。
现在请把头抬起,把心放低,担当起每一份心灵的向往。
【篇二:让生命与使命同行】有一天,在院子里的石壁下,有一群蚂蚁在运粮食。
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

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有时候,我常常会问自己,当教师幸福么?有的人可将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看做事一件碌碌无为的事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篇1:作为一名刚加入教师队伍不久的新人,《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让我对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理解教师的使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爱学生。
从爱出发来教育关心学生。
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关注并发现学生的任何需求。
记得在求学的时候,几乎每一位导师都说过同样一句话:小学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
教师任何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行为都要慎重。
尤其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中,每一个事迹都很触动人心,短短的篇幅却反映出来每一位教师高尚的人格和令人敬佩的师德。
他们爱学生如同爱生命,奉行教育无小事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一点一滴。
细读汪金权老师的事迹,起初对他的扎根山香教育23年,并资助200多名学生感到有些许的不解。
后来翻阅他的日记“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才了解到汪老师的行动其实就是将他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恩之情化作对学生的真诚心、平等心、责任心、爱心和细心,将其延续在教育事业中,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人。
教师如烛,师德如光。
师德也是一种使命感的体现。
汪金权老师在答记者问时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心灵成长和自我管理的引导者。
教师也是学生求知、做人、做事过程中的一个伙伴和顾问,它是一个职业,也可以把它当做事业来做。
”是的,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师德也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种教育因素,所谓身正为范。
在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更能通过身教让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及美好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聚医院奉献医院
生命和使命同行
作为医院其中的一员,我感到深深的骄傲与自豪,每个对健康的渴望都是我们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工作的动力,我们一直在努力让生命和使命同行,为实现研究型,社会化,规范化,国际化,现代化三甲医院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心血管内科,我们在院长和护士长的带领下响应国家政策,积极配合完成胸痛中心认证工作的统一部署,积极参加胸痛系列的培训课程,并学以致用,在工作中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在接到欲接受急性心肌梗塞的通知后,作为病房护士,我会在第一时间准备好床单位,准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以及备用抢救器材,以备待患者安返病房后在第一时间迅速的给患者用上重症监护仪,快速的输液并进一步完成采血以及各项检查完善患者的病情。
作为一名监护室组长,我会积极配合护士长完成各项工作,众所周知,监护室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等,患者发病急,死亡率高,上班的时候需要全神贯注,注意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以及病情变化,重症室内的十一位患者的病情我们要做到数家珍一般熟稔于心,及时的与主管医生沟通,汇报病情,以便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
让患者的生命与我们的使命同行,护士长是科室的大管家,是么事情都要操心,病人,陪护,药品,物品,环境等等都要管,很是辛苦,所以当监护室有灯开关坏了,水管不流水或者是柜子等物品有损坏时我会向护士长汇报,并在
第一时间联系物业来维修。
作为科室的教学老师,除了负责科室新入职护士的培训,还要对科室人员进行每月小测试,每季度的院内考试,也会对科室护士进行培训,并逐一指点并纠正;另外也要负责实习同学的带教工作,我会积极的准备教学大纲以及入科培训,为人师表,爱护学生,正确的引导学生,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做到内容充实,讲授思路清晰,幻灯规范,语言精练,生动流畅,用通俗易懂语言与医学术语并用:在实践操作中注重放手不放眼,充分的理论联系实践,巩固基础操作,比如静脉输液,静脉采血等,熟悉专科操作心电图机的使用,重症监护仪,除颤仪的使用,培养优秀的护生是我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护理服务离不开言语交流,温暖良善的语言是一名优秀护士的重要名片,也是护士善良和同情心的自然流露,更是护患关系和谐不可或缺的推动剂,长期住院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护士的好言可以为病痛中的患者带去温暖,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这样的和谐关系一直延续到患者出院后,我会给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访问他们出院后用药情况,康复锻炼情况,需要重点注意事项,比如饮食,活动,并且提醒患者按时复诊,正确的健康宣教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
触摸脉搏,感受生命的跳动;倾听心声,用真心化解风云,用仁心抚平伤痛,做一名有温度的护士,勿忘初心,生命与使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