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相平衡习题集详解
第七章 热力学第二、第三定律和化学平衡3

2. 向反应系统通入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的气体)
∆n=0
(1)保持体系的总压不变, 加入惰性气体 恒温恒压 体积增大(V→V′)
piV=niRT
ni RT pi = V
o o
ni RT pi ' = V'
CO2(g) + H2(g)
CO(g) + H2O(g)
2
′ / p )( pH ′O/ p ) ( pCO J= o o ′ / p )( pH ′ / p ) ( pCO
各组分的分压不变,平衡不移动 改变浓度、压力或通入惰性气体等措 施虽然有可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但是不会改变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
例12:在充有N2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Cl2(g) +2H2O(g) TK 4HCl(g) + O2(g)
达平衡后,进行下列操作,问nHCl↑,nHCl ↓,还是不变?
θ
θ 2
=
0.544 (1 ) .272 ⋅ 0.728 1.272
⋅
= 0.320
θ ∆ rGm (308K) = − RTlnK θ
= −8.314 × (273 + 35) × 10 ln0.320 = 2.92kJ ⋅ mol
−1
−3
例9:已知N2O4 (g)
o
2NO2(g)
(1) 求25 C时该反应的Kθ; (2) 在35℃,分解反应达到平衡时总压为pθ , θ N2O4有27.2%分解为NO2, 求 ∆ rGm (35℃)
∆ rG = − RTlnK
θ m
θ
= −8.314 × (78.3 + 273.2)ln1.013
= −37.75 J⋅mol-1
物理化学《相平衡》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相平衡》习题及答案2-3 选择题1、水煤气发生炉中共有)()()()(22g CO g CO g O H s C 、、、及)(2g H 5种物质,它们能发生下述反应:)(2)()(2g CO s C g CO ⇒+,)()()()(222g O H g CO g H g CO +⇒+,)()()()(22g CO g H s C g O H +⇒+,则此体系的组分数、自由度为( C )A.5、3B.4、3C.3、3D.2、22、物质A 与B 可形成低共沸混合物E ,已知纯A 的沸点小于纯B 的沸点,若将任意比例的A+B 混合在一个精馏塔中精馏,则塔顶的馏出物是( C )A.纯AB.纯BC.低共沸混合物D.都有可能3、克拉贝隆-克劳修斯方程适用于( C )A.)()(22g I s I ⇔B.)()(金刚石石墨C C ⇔C.),,(),,(222112p T g I p T g I ⇔D.)()(22l I s I ⇔4、将一透明容器抽成真空,放入固体碘,当温度为50℃时,可见到明显的碘升华现象,有紫色气体出现。
若温度维持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氧气使之压力达到100kPa 时,将看到容器中( C )A.紫色变深B.紫色变浅C.颜色不变D.有液态碘出现5、在一定温度下,水在其饱和蒸汽压下汽化,下列各函数增量中那一项为零( D )A.U ∆B.H ∆C.S ∆D.G ∆6、在一定外压下,多组分体系的沸点( D )A.有恒定值B.随组分而变化C.随浓度而变化D.随组分及浓度而变化7、压力升高时,单组份体系的沸点将( A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一定8、进行水蒸气蒸馏的必要条件是( A )A.两种液体互不相容B.两种液体蒸汽压都较大C.外压小于101kPaD.两种液体的沸点相近9、液体A 与液体B 不相混溶。
在一定温度T ,当有B 存在时,液体A 的蒸汽压为( B )A.与体系中A 的摩尔分数成比例B.等于T 温度下纯A 的蒸汽压C.大于T 温度下纯A 的蒸汽压D.与T 温度下纯B 的蒸汽压之和等于体系的总压力10、氢气和石墨粉在没有催化剂时,在一定温度下不发生化学反应,体系的组分数是( A )A.2B.3C.4D.511、上述体系中,有催化剂存在时可生成n 种碳氢化合物,平衡是组分数为( A )A.2B.4C.n+2D.n12、相率适用于( D )A.封闭体系B.敞开体系C.非平衡敞开体系D.以达到平衡的多向敞开体系13、某物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度( C )A.仅是温度的函数B.仅是压力的函数C.同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D.除了温度压力以外,还是其他因素的函数14、在实验室的敞口容器中装有单组份液体,对其不断加热,则看到( A )A.沸腾现象B.三项共存现象C.临界现象D.生化现象15、相图与相率之间的关系是( B )A.相图由相率推导得出B.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不能违背相率C.相图决定相率D.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率无关16、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通过相图可确定一定条件下体系由几相构成B.相图可表示出平衡时每一相的组成如何C.相图可表示达到相平衡所需时间的长短D.通过杠杆规则可在相图上计算各相的相对含量17、三组分体系的最大自由度及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为( D )A.3;3B.3;4C.4;4D.4;518、定容条件下)(4s HS NH 的分解压力为1θp 时,反应)()()(234g S H g NH s HS NH +⇔的标准平衡常数是( C )A.1B.1/2C.1/4D.1/819、水的三相点附近其蒸发热为44.821-⋅mol kJ ,熔化热为5.991-⋅mol kJ ,则在三相点附近冰的升华热约为( B )A.38.831-⋅mol kJB.50.811-⋅mol kJC.-38.831-⋅mol kJD.-50.811-⋅mol kJ20、在相图上,当物系点处于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C )A.恒沸点B.熔点C.临界点D.最低共沸点21、具有最低恒沸温度的某两组份体系,在其T-x 相图的最低点有( A )A.l g x x f ==;0B.l g x x f ==;1C.l g x x f >=;0D.l g x x f >=;122、80℃时纯苯的蒸汽压为0.991θp ,纯甲苯的蒸汽压为0.382θp ,若有苯-甲苯气、液平衡混合物在80℃时气相中苯的摩尔分数为30.0=苯y 则液相组成苯x 接近于( D )A.0.85B.0.65C.0.35 D0.1423、体系处于标准状态时,能与水蒸气共存的盐可能是: CA. Na 2CO 3B. Na 2CO 3 Na 2CO 3•H 2O Na 2CO 3•7H 2OC. Na 2CO 3 Na 2CO 3•H 2OD. 以上全否24.一个水溶液共有S 种溶质,相互之间无化学反应。
(NEW)毕明树《工程热力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热力学摄氏温标,以符号t表示,单位为摄氏度,符号为℃。热力
学摄氏温度定义为
,即规定热力学温度的273.15K为摄氏温度
的零点。这两种温标的温度间隔完全相同(
)。这样,冰的三相
点为0.0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也非常接近0℃,沸点也非常接近
100℃。
c.华氏温标
在国外,常用华氏温标(符号也为t,单位为华氏度,代号为℉)
量,压力计的指示值为工质绝对压力与压力计所处环境绝对压力之差。 一般情况下,压力计处于大气环境中,受到大气压力pb的作用,此时压 力计的示值即为工质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当工质绝对压力大于大 气压力时,压力计的示值称为表压力,以符号pg表示,可见
p=pg+pb (1-1-1) 当工质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时,压力计的示值称为真空度,以pv 表示。可见
(2)几种基本状态参数如下: ① 压力
压力是指沿垂直方向上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对于容器内的气态 工质来说,压力是大量气体分子作不规则运动时对器壁单位面积撞击作 用力的宏观统计结果。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容器内壁的。压力的单位 称为帕斯卡,符号是帕(Pa)。
作为描述工质所处状态的状态参数,压力是指工质的真实压力,称 为绝对压力,以符号p表示。压力通常由压力计(压力表或压差计)测
热力学的宏观研究方法,由于不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微粒的运动 规律,所以建立起来的热力学理论不能解释现象的本质及其发生的内部 原因。另外,宏观热力学给出的结果都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热力学的微观研究方法,认为大量粒子群的运动服从统计法则 和或然率法则。这种方法的热力学称为统计热力学或分子热力学。它从 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从根本上观察和分析问题,预测和解释热现象的 本质及其内在原因。
化工热力学习题答案 第一至五、第七章

第一章 绪论一、选择题(共3小题,3分)1、(1分)关于化工热力学用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判断新工艺、新方法的可行性。
B 。
优化工艺过程。
C 。
预测反应的速率。
D.通过热力学模型,用易测得数据推算难测数据;用少量实验数据推算大量有用数据。
E 。
相平衡数据是分离技术及分离设备开发、设计的理论基础.2、(1分)关于化工热力学研究特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研究体系为实际状态。
(B )解释微观本质及其产生某种现象的内部原因. (C )处理方法为以理想态为标准态加上校正。
(D )获取数据的方法为少量实验数据加半经验模型。
(E )应用领域是解决工厂中的能量利用和平衡问题.3、(1分)关于化工热力学研究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判断新工艺的可行性. B.化工过程能量分析。
C.反应速率预测。
D 。
相平衡研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小题,3分) 1、(1分)C 2、(1分)B 3、(1分)C第二章 流体的PVT 关系一、选择题(共17小题,17分)1、(1分)纯流体在一定温度下,如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则此物质的状态为( )。
A .饱和蒸汽 B.饱和液体 C .过冷液体 D 。
过热蒸汽2、(1分)超临界流体是下列 条件下存在的物质。
A 。
高于T c 和高于P cB 。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C 。
低于T c 和高于P cD 。
高于T c 和低于P c3、(1分)对单原子气体和甲烷,其偏心因子ω,近似等于 . A 。
0 B. 1 C. 2 D 。
34、(1分)0.1Mpa ,400K 的2N 1kmol 体积约为__________A 3326LB 332。
6LC 3.326LD 33.263m5、(1分)下列气体通用常数R 的数值和单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K kmol m Pa ⋅⋅⨯/10314.833B 1。
987cal/kmol KC 82。
化工热力学 第七章 相平衡

, y1
x1 p1S p
py2 x2 p2S
x2
p p1S p2S p1S
, y2
x2 p2S p
例题
7
上一内容气液平衡问题:
(1)已知:体系的压力与液相组成xi; 求:泡点温度T与气相组成yi。
(2)已知:体系的压力与气相组成yi; 求:露点温度T与液相组成xi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例题
7
9
7.3.2 状态方程法
汽相: 液相: 平衡时
fˆiV pyiˆiV fˆi L pxiˆiL
yiˆiV xiˆiL
计算时选择一个既适合汽相又适合液
相的状态方程求 ˆiV 和ˆiL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例题
7
10
补充:低压汽液平衡计算
对非极性或弱极性溶液,在温度接近或高
ˆi T , p, yi
i T , p, xi
fi0 f T , p 以Lewis-Randall定则为基准的标准态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例题
7
8
dGi ViLdp RTd ln fiL 恒T
d
ln
fiL
Vi L RT
dp恒T
T , piS , fiS T , p, fi0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7
7.3 汽液平衡的计算 根据以逸度表示的相平衡判据
fˆiV fˆiL
i 1,2,, N
7.3 .1 活度系数法
汽相: 液相: 平衡时
fˆiV pyiˆi
fˆi L fi0ˆi fi0 i xi
pyiˆi fi0 i xi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吸收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吸收习题解答(总18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七章 吸 收7-1 总压 kPa ,温度25℃时,1000克水中含二氧化硫50克,在此浓度范围内亨利定律适用,通过实验测定其亨利系数E 为 MPa , 试求该溶液上方二氧化硫的平衡分压和相平衡常数m 。
(溶液密度近似取为1000kg/m 3)解: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50640.01391000501864x ==+ 二氧化硫的平衡分压:*34.13100.0139kPa=57.41kPa p Ex ==⨯⨯相平衡常数:634.1310Pa40.77101.310PaE m P ⨯===⨯7-2 在逆流喷淋填料塔中用水进行硫化氢气体的吸收,含硫化氢的混合气进口浓度为5%(质量分数),求填料塔出口水溶液中硫化氢的最大浓度。
已知塔内温度为20℃,压强为×105 Pa ,亨利系数E 为。
解:相平衡常数为:6548.910321.711.5210E m P ⨯===⨯ 硫化氢的混合气进口摩尔浓度:15340.04305953429y ==+若填料塔出口水溶液中硫化氢达最大浓度,在出口处气液相达平衡,即:41max 0.0430 1.3410321.71y x m -===⨯7-3 分析下列过程是吸收过程还是解吸过程,计算其推动力的大小,并在x - y 图上表示。
(1)含NO 2 (摩尔分率)的水溶液和含NO 2 (摩尔分率) 的混合气接触,总压为,T=15℃,已知15℃时,NO 2水溶液的亨利系数E =×102 kPa ;(2)气液组成及温度同(1),总压达200kPa (绝对压强)。
解:(1)相平衡常数为:5131 1.6810Pa1.658101.310Pa E m P ⨯===⨯ *1 1.6580.0030.00498y m x ==⨯=由于 *y y >,所以该过程是吸收过程。
物理化学《相平衡》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相平衡》习题及答案2-3 选择题1、水煤气发生炉中共有)()()()(22g CO g CO g O H s C 、、、及)(2g H 5种物质,它们能发生下述反应:)(2)()(2g CO s C g CO ⇒+,)()()()(222g O H g CO g H g CO +⇒+,)()()()(22g CO g H s C g O H +⇒+,则此体系的组分数、自由度为( C )A.5、3B.4、3C.3、3D.2、22、物质A 与B 可形成低共沸混合物E ,已知纯A 的沸点小于纯B 的沸点,若将任意比例的A+B 混合在一个精馏塔中精馏,则塔顶的馏出物是( C )A.纯AB.纯BC.低共沸混合物D.都有可能3、克拉贝隆-克劳修斯方程适用于( C )A.)()(22g I s I ⇔B.)()(金刚石石墨C C ⇔C.),,(),,(222112p T g I p T g I ⇔D.)()(22l I s I ⇔4、将一透明容器抽成真空,放入固体碘,当温度为50℃时,可见到明显的碘升华现象,有紫色气体出现。
若温度维持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氧气使之压力达到100kPa 时,将看到容器中( C )A.紫色变深B.紫色变浅C.颜色不变D.有液态碘出现5、在一定温度下,水在其饱和蒸汽压下汽化,下列各函数增量中那一项为零( D )A.U ∆B.H ∆C.S ∆D.G ∆6、在一定外压下,多组分体系的沸点( D )A.有恒定值B.随组分而变化C.随浓度而变化D.随组分及浓度而变化7、压力升高时,单组份体系的沸点将( A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一定8、进行水蒸气蒸馏的必要条件是( A )A.两种液体互不相容B.两种液体蒸汽压都较大C.外压小于101kPaD.两种液体的沸点相近9、液体A 与液体B 不相混溶。
在一定温度T ,当有B 存在时,液体A 的蒸汽压为( B )A.与体系中A 的摩尔分数成比例B.等于T 温度下纯A 的蒸汽压C.大于T 温度下纯A 的蒸汽压D.与T 温度下纯B 的蒸汽压之和等于体系的总压力10、氢气和石墨粉在没有催化剂时,在一定温度下不发生化学反应,体系的组分数是( A )A.2B.3C.4D.511、上述体系中,有催化剂存在时可生成n 种碳氢化合物,平衡是组分数为( A )A.2B.4C.n+2D.n12、相率适用于( D )A.封闭体系B.敞开体系C.非平衡敞开体系D.以达到平衡的多向敞开体系13、某物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度( C )A.仅是温度的函数B.仅是压力的函数C.同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D.除了温度压力以外,还是其他因素的函数14、在实验室的敞口容器中装有单组份液体,对其不断加热,则看到( A )A.沸腾现象B.三项共存现象C.临界现象D.生化现象15、相图与相率之间的关系是( B )A.相图由相率推导得出B.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不能违背相率C.相图决定相率D.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率无关16、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通过相图可确定一定条件下体系由几相构成B.相图可表示出平衡时每一相的组成如何C.相图可表示达到相平衡所需时间的长短D.通过杠杆规则可在相图上计算各相的相对含量17、三组分体系的最大自由度及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为( D )A.3;3B.3;4C.4;4D.4;518、定容条件下)(4s HS NH 的分解压力为1θp 时,反应)()()(234g S H g NH s HS NH +⇔的标准平衡常数是( C )A.1B.1/2C.1/4D.1/819、水的三相点附近其蒸发热为44.821-⋅mol kJ ,熔化热为5.991-⋅mol kJ ,则在三相点附近冰的升华热约为( B )A.38.831-⋅mol kJB.50.811-⋅mol kJC.-38.831-⋅mol kJD.-50.811-⋅mol kJ20、在相图上,当物系点处于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C )A.恒沸点B.熔点C.临界点D.最低共沸点21、具有最低恒沸温度的某两组份体系,在其T-x 相图的最低点有( A )A.l g x x f ==;0B.l g x x f ==;1C.l g x x f >=;0D.l g x x f >=;122、80℃时纯苯的蒸汽压为0.991θp ,纯甲苯的蒸汽压为0.382θp ,若有苯-甲苯气、液平衡混合物在80℃时气相中苯的摩尔分数为30.0=苯y 则液相组成苯x 接近于( D )A.0.85B.0.65C.0.35 D0.1423、体系处于标准状态时,能与水蒸气共存的盐可能是: CA. Na 2CO 3B. Na 2CO 3 Na 2CO 3•H 2O Na 2CO 3•7H 2OC. Na 2CO 3 Na 2CO 3•H 2OD. 以上全否24.一个水溶液共有S 种溶质,相互之间无化学反应。
化工原理第七章习题答案

液相 SO2 溶解度
/ kgSO2 ⋅ (100kg )−1 H 2O
7.5 5.0 2.5 1.5 1.0 0.5 0.2 0.1
气相 SO2 平衡分压 / kPa
91.7 60.3 28.8 16.7 10.5 4.8 1.57 0.63
( 答: L = 30120kg ⋅ h −1, x1 = 0.00206 )
H = 2kmol ⋅ m−3 ⋅ kPa−1 ,传质系数 kG = 0.056kmol ⋅ m −2 ⋅ h −1 ⋅ kPa −1 ,
kL = 0.075kmol ⋅ m−2 ⋅ h −1 ⋅ kmol-1 ⋅ m3 。求总传质系数 KG 以及气相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
的分数。(答: KG = 0.0408kmol ⋅ m-2 ⋅ h −1 ⋅ kPa −1 , 0.73 )
由平衡关系内插得溶液平衡浓度为 0.877kgSO2 ⋅ (100kg)-1 H 2O ,
换算为摩尔比 x1,e
=
0.877 / 64 100 /18
=
2.47 ×10−3 ,
⎛L⎞ ⎜⎟
= Y1 − Y2 = 0.099 − 0.00495 = 38.1,
⎝ V ⎠min
x1,e
0.00247
L
=
7-1.100g 水中溶解1gNH 3 ,从手册查得 200 C 时 NH3 的平衡分压为 986.6Pa ,在此 浓度以内服从亨利定律。试求溶解度系数 H(单位为 kmol ⋅ m−3 ⋅ kPa −1 )和相平衡常数 m , 总压力为100kPa 。 (答: H = 0.59kmol ⋅ m−3 ⋅ kPa −1 , m = 0.94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
( ) ( ) 18. A-B形成的共沸物,在共沸点时有 PAs T az
PBs T az
=
γ
az B
γ
az A
。
(对) 二、选择题
1. 欲找到活度系数与组成的关系,已有下列二元体系的活度系数表达式,α, β 为常数,请决定每一
组的可接受性 。 (D) A γ 1 = αx1;γ 2 = βx2 C ln γ 1 = αx2 ; ln γ 2 = βx1
B γ 1 = 1 + αx2 ;γ 2 = 1 + βx1 D ln γ 1 = αx22 ; ln γ 2 = βx12
2. 二元气体混合物的摩尔分数y1=0.3,在一定的T,P下, ϕˆ1 = 0.9381,ϕˆ 2 = 0.8812 ,则此时混合物的
逸度系数为 。 A 0.9097
(C) B 0.89827
三、计算题
1. 用PR方程计算甲烷(1)-乙烷(2)-丙烷(3)-丁烷(4)-丙烯(5)等摩尔液体混合物在P=3MPa
下的泡点温度和气相组成(用软件计算)。 解:
T = 257.9445K , y1 = 0.7812595, y2 = 0.1313172, y3 = 0.03558313, y4 = 0.00989295, y5 = 0.04183817
力,随着 x1 的增大而增大。
(错,若系统存在共沸点,就可以出现相反的情况) 8. 纯物质的汽液平衡常数K等于1。
(对,因为 x1 = y1 = 1)
9. 理想系统的汽液平衡Ki等于1。 (错,理想系统即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10. EOS法只能用于高压相平衡计算,EOS+ γ 法只能用于常减压下的汽液平衡计算。
(错,EOS法也能用于低压下,EOS+ γ 法原则上也能用于加压条件下)
11. virial方程 Z = 1 + BP 结合一定的混合法则后,也能作为EOS法计算汽液平衡的模型。 RT
(错,该方程不能用汽液两相) 12. 对于理想体系,汽液平衡常数Ki(=yi/xi),只与T、P有关,而与组成无关。
(错) 3. 在一定压力下,组成相同的混合物的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不可能相同。
(错,在共沸点时相同) 4. 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是相同的,且等于沸点。
(对)
5. 由(1),(2)两组分组成的二元混合物,在一定T、P下达到汽液平衡,液相和汽相组成分别为 x1, y1 ,
若体系加入10 mol 的组分(1),在相同T、P下使体系重新达到汽液平衡,此时汽、液相的组成分
(对,可以从理想体系的汽液平衡关系证明) 13. 二元共沸物的自由度为1 。
(对) 14. 对于负偏差体系,液相的活度系数总是小于1。
- 71 -
(对) 15. 能满足热力学一致性的汽液平衡数据就是高质量的数据。
(错) 16. EOS法既可以计算混合物的汽液平衡,也能计算纯物质的汽液平衡。
(对)
17. EOS+γ 法既可以计算混合物的汽液平衡,也能计算纯物质的汽液平衡。
C 0.8979
D 0.9092
3. 汽液平衡关系 fˆiv = fˆil 的适用的条件
(A)
A 无限制条件 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 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 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
4.
汽液平衡关系
ϕˆ
v i
yi
=
ϕˆ
l i
xi
的适用的条件
(A)
A 无限制条件 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 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 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体
5. 汽液平衡关系 Pyi = Pisγ i xi 的适用的条件 (B)
A 无限制条件 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 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 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 体
6. 汽液平衡关系 Pyi = Pis xi 的适用的条件 (C)
A 无限制条件 B 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 C 理想气体和理想溶液 D 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气 体
第 7 章 相平衡
一、是否题
1. 在一定温度T(但T<Tc)下,纯物质的饱和蒸汽压只可以从诸如Antoine等蒸汽压方程求得,而不能从 已知常数的状态方程(如PR方程)求出,因为状态方程有三个未知数(P、V、T)中,只给定了温度T, 不可能唯一地确定P和V。
(错,因为纯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代表了汽液平衡时的压力。由相律可知,纯物质汽液平衡状态时自由 度为1,若已知T,其蒸汽压就确定下来了。已知常数的状态方程中,虽然有P、V、T三个变量,但有状 态方程和汽液平衡准则两个方程,所以,就能计算出一定温度下的蒸汽压。) 2. 混合物汽液相图中的泡点曲线表示的是饱和汽相,而露点曲线表示的是饱和液相。
别为 x1' , y1' ,则 x1' > x1 和 y1' > y1 。
(错,二元汽液平衡系统的自由度是2,在T,P给定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就确定下来了。) 6. 在(1)-(2)的体系的汽液平衡中,若(1)是轻组分,(2)是重组分,则 y1 > x1 , y2 < x2 。
(错,若系统存在共沸点,就可以出现相反的情况) 7. 在(1)-(2)的体系的汽液平衡中,若(1)是轻组分,(2)是重组分,若温度一定,则体系的压
=
Py2 P2s x2
=
101325 − 1720
(1 − 0.059)×13252
≈8
GE RT
= x1 ln γ 1
+ x2 ln γ 2
= 0.059 × ln 5 + 0.941× ln 8 ≈ 2
25℃时异丙醇和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是5866和13252Pa。(a)求液相异丙醇的活度系数(对称归一
化);(b)求该溶液的 G E 。
解:由 Py1
= P1s x1γ 1 得 γ 1
=
Py1 P1s x1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1325 y1 0.059 × 5866
=
1720 0.059 × 5866
≈5
同样有: γ 2
- 72 -
2. 一个由丙烷(1)-异丁烷(2)-正丁烷(3)的混合气体, y1 = 0.7 , y2 = 0.2 , y3 = 0.1,若要
求在一个30℃的冷凝器中完全冷凝后以液相流出,问冷凝器的最小操作压力为多少?(用软件计 算) 解:计算结果为最小操作压力0.8465MPa 3. 在常压和25℃时,测得 x1 = 0.059 的异丙醇(1)-苯(2)溶液的汽相分压(异丙醇的)是1720Pa。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