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草婴简介
翻译家草婴

咬紧牙关度难关
• 中苏关系破裂之时,苏联文学被封杀。由于翻译了肖 洛霍夫的作品,草婴被打成了“苏联修正主义文学的 代理人”,成为“文革”最早批斗的对象。在劳动改 造中,先是十二指肠大出血,送到医院,胃被切除 3/4;后来是从卡车上卸水泥,造成第十二节胸椎压 缩性骨折,痛入骨髓,一年后虽然愈合,但就此落下 病根。 •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很多人把活着当成悲剧,把死 亡当成喜剧。多年以后,再回忆起那段“不得动弹” 的岁月,追问先生是否绝望过?草婴却含着微笑缓缓 地说:“若是绝望就活不下来了。我当时想,要咬紧 牙关,我还有很多翻译工作没有做呢。”
生平简介
• 原名盛峻峰。文学翻译家。1923年出生,浙江宁波人。 南通农学院肄业。1938年开始学习俄语,同时参加新文 字研究会。1941年起,先后为《时代》杂志、《苏联文 艺》杂志及《时代日报》译稿。1945至1951年任时代出 版社编译。1952年后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及上海文艺出版社翻译 俄国和苏联文艺作品。1960年参加《辞海》编辑工作, 任《辞海》编委兼外国文学学科主编。从1978年至1998 1978 1998 年,系统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全部小说作品,包括三个 长篇、六十多个中短篇和自传体小说。曾任华东师范大学 和厦门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委员, 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兼外国文学组组长,国际笔会上海中 心理事兼翻译委员会主任,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中国译 协副会长,现为中国译协名誉理事。2006年被俄罗斯作 家协会吸收为名誉会员。
翻译作品
• • • • • • • • • • • • 〔苏〕巴甫连柯《幸福》 〔苏〕戈尔巴朵夫《顿巴斯》 〔苏〕尼古拉耶娃《拖拉机站站长 和总农艺师》 〔苏〕尼林《试用期》 〔苏〕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 《一个人的遭遇》、《静静的顿河》 〔苏〕卡泰耶夫《团的儿子》 〔苏〕班台莱耶夫《翘尾巴的火 鸡》、《加里宁论文学和艺术》 〔俄〕莱蒙托夫《当代英雄》 〔俄〕列夫·托尔斯泰《高加索故 事》、《安娜·卡列尼娜》《复 活》、《一个地主的早晨》 〔苏〕肖洛霍夫《新垦地》 《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翻译大家介绍

中国翻译大家1.杨宪益,1915年出生于天津,1936年进入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
1940年回国在重庆中央大学等学校任教。
2009年11月25日杨宪益于北京过世,享年94岁。
曾与夫人戴乃迭(英籍华人学者)合作翻译中国古典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聊斋选》、全本《儒林外史》、全本《红楼梦》等,以及《鲁迅全集》、《青春之歌》等。
2.草婴,原名盛峻峰,1923年生于宁波,现居上海,俄语文学翻译大家。
主要翻译作品有托尔斯泰小说12卷(《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克鲁采奏鸣曲》、《哈吉·穆拉特》、《童年·少年·青年》)、肖洛霍夫作品(《新垦地》、《顿河故事》、《一个人的遭遇》)、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卡塔耶夫《团的儿子》、尼古拉耶娃《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等。
3.董乐山(1924-1999)主要译作有《西行漫记》、《第三帝国的兴亡》(与人合译并校订)、《苏格拉底的审判》、《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奥威尔文集》、《韩素音自传》(之一)、《囚鸟》、《鬼作家》、《基督的最后诱惑》(合译)、《巴黎烧了吗?》等。
4. 傅雷(1908-1966)翻译家,字怒安,上海南汇人。
一生共译外国文学名著三十二部。
尤以翻译与研究巴尔扎克著作成绩卓著。
从30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业翻译作品三十余部,主要有罗曼·罗兰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弥盖朗琪罗传》,巴尔扎克著作《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亚尔墙·萨伐龙》《夏倍上校》《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甫》《幻灭》《赛查·皮罗多盛衰记》《于絮尔·弥罗埃》,服尔德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名著《艺术哲学》等。
草婴影响一代人的俄语翻译家

草婴影响一代人的俄语翻译家作者: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2015年第44期一个人能把托尔斯泰小说全部翻译过来的,可能全世界草婴。
10月24日,著名翻译家、托尔斯泰全集译者草婴先生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93岁。
草婴原名盛峻峰,浙江省镇海县人。
草婴作为笔名,寓意深刻。
“草——是最普通的植物,遍地皆是,我想自己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子民。
”草婴生前在谈及自己的笔名时说。
“草婴”这个笔名从18岁一直陪伴着他,以至于最后几乎很少有人知道草婴先生的真名。
草婴一生翻译了大量俄罗斯文学作品。
最让他引以为豪的,是他54岁起开始翻译、历时21年完成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共400多万字,其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成为人们争相阅读的经典。
从1990年8月到1995年1月,《安娜·卡列尼娜》加印了14次,总印数为77.5万册,这还只是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数据。
此外他还译有肖洛霍夫、莱蒙托夫文集。
198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文学翻译大会上,草婴被授予俄罗斯文学的最高奖——高尔基文学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2001年,中国一家图书公司在莫斯科附近的图拉市,向托尔斯泰博物馆赠送草婴先生翻译的中文版《托尔斯泰文艺作品全集》。
2003年草婴80岁寿辰,俄罗斯驻沪总领事偕领事馆成员为他举办了祝寿酒会。
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来函向草婴祝寿说:“您在我国受到深度尊敬.因为通过您的才华和勤劳,中国读者能认识托尔斯泰、肖洛霍夫的许多作品以及其他俄苏作家的杰作。
”2014年12月,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时隔12年重启,年过九旬的草婴实至名归,获得终身成就奖。
翻译最初是为反法西斯草婴先生1923年生于浙江省镇海县。
他的曾祖父是浙江镇海的大人物。
他家祖辈创立的盛滋记酿造厂生产的酱油曾在第一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奖章,而祖父和父亲两辈则弃商从医。
虽然家境一直很富裕,但草婴先生的长辈都忧国忧民,特别是父亲,“他有爱国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我从小受他影响。
翻译家:草婴人物简介

和艺术有浓厚的兴趣
草婴在抗日战争时期
• 随家人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 经历了战争的磨难,培养了坚定的爱国情怀
草婴的家庭背景对他的成长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培养了草婴独立思考和敢于表达的性格
• 为他后来的翻译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拓宽了读者的视野
• 通过草婴的翻译,这些作品被更多的
• 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
中国读者所了解和喜爱
用,为后来的翻译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草婴在翻译领域的地位与荣誉
草婴在翻译领域具有很高的地位
草婴在翻译领域所获得的荣誉
• 被誉为“中国翻译界的巨星”
• 荣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草婴的求学经历与成长过程
草婴在抗日战争胜利后
• 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英语
• 对英语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接触翻译工作
草婴在大学期间
• 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 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探索文学之路
草婴在大学毕业后
• 进入新华社工作,开始了他的翻译生涯
• 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优秀的翻译家和文学家,为自己的成长积累了宝
• 他的翻译作品被广大读者所喜爱,成为了一代翻译家的
• 被授予俄罗斯联邦友谊勋章等殊荣
典范
• 这些荣誉是对草婴翻译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他在翻译领
域所做贡献的认可
03
草婴的文学素养与创作
草婴的文学兴趣与阅读习惯
草婴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 从小就热爱阅读,对文学作品有着很高的鉴赏力
草婴先生瘦小的重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草婴(1923年3月24日—2015年10月24日),俄语文学翻译家,原名盛峻峰,生于浙江宁波,18岁开始为《时代》《苏联文艺》等刊物译稿。
其笔名“草婴”取自于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婴先生长期致力于俄语文学的译介工作,译有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尼克拉耶娃的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莱蒙托夫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他还以一己之力译出了《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
几年前的春天里我意外接到一通来自上海的电话。
一个沙哑的嗓音带着激动时的震颤在话筒里响着:“我刚读了你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叫我感动了好几天。
”我问道:“您是哪一位?”他说:“我是草婴。
”我颇为惊愕:“是大翻译家草婴先生?”话筒里说:“是草婴。
”我情不自禁地说:“我才感动您一两天,可我被您感动了几十年。
”我自诩为草婴先生的最忠实的读者之一。
从《顿河故事》《一个人的遭遇》到《复活》,我读过不止两三遍,甚至能背诵那些名著里一些精彩的段落。
对翻译家的崇拜是异样的。
你无法分出他们与原作者。
比如傅雷和巴尔扎克,汝龙和契诃夫,李丹和雨果,草婴和托尔斯泰,还有肖洛霍夫。
他们好像是一个人。
你会深信不疑他们的译笔就是原文,这些译本就是那些异国的大师用中文写的!记得20世纪70年代末我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写长篇小说时,国内刚刚开禁了世界名著。
出版社打算出一本契诃夫的小说选,但不知出于何故,没有去找专门翻译契诃夫的翻译家汝龙,而是想另请他名士风流草婴先生瘦小的重◎冯骥才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重译。
为了确保译本质量,便从契诃夫的小说中选了《套中人》和《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两个短篇,分别交给几位俄文翻译家重译。
这些译者皆是高手。
谁知交稿后都不如汝龙那么传神,虽然译得像照片那样准确无误,但契诃夫本人好像从这些译文里跑走了。
文学翻译就是这样——如果请汝龙来翻译肖洛霍夫或托尔斯泰,肯定很难达到草婴笔下的豪迈与深邃,甚至无法在稿纸上铺展出托尔斯泰像江河那样弯弯曲曲又流畅的长句子。
草婴:持灯的使者

素材前沿\人物博览作文与考试•初中版ZUOWENYUKAOSHI70关键词•逝者2015年10月24日,93岁的著名翻译家草婴先生去世了——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应该读过他的译著:《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这些借由他而走向中国读者的经典不只影响了一代人。
“世界上到目前为止,把托尔斯泰所有的小说从俄语翻译成另外一个语言的,一个人也没有,除了草婴,他是独一无二的。
”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说。
在他眼中,草婴为人温和、低调、充满知识分子式的社会关怀,“这可能跟他翻译那么多俄语文学这种胸怀是有关系的,他不是一个很激烈的人。
”草婴原名盛俊峰,“草婴”是他给自己取的笔名,“小草是很渺小的,‘婴’比草更小,草的婴儿。
尽管我是很普通、很渺小的人,但我很坚强,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
”这个笔名从18岁一直陪伴到现在,最后很少有人知道草婴先生的真名。
在草婴先生告别仪式上,88岁的翻译家吴钧陶来送别老友,交谈中,他对草婴花费20年独自完成《托尔斯泰小说全集》12卷共400万字译著一直钦佩不已。
他以《战争与和平》为例,“书中有500多个人物,草婴就做了500多张小卡片,将每个角色的姓名、身份、性格特点写在上面,直到真正进入小说中的世界,他才开始动笔。
这份潜心深耕与精益求精,值得当下翻译界继续发扬下去。
”草婴生前曾向朋友透露他翻译的工序:先通读几遍,使人物在头脑中形象清晰;接着逐字逐句翻译;对照原文,看看有无脱漏、误解;接下来从中文角度审阅,常请演员朋友朗读,改正拗口之处;最后根据编辑意见作些调整。
对于这一点,《托尔斯泰小说全集》责任编辑冯春对草婴“每天上午雷打不动伏案工作”印象尤深,“我们经常反复斟酌某句话的运用,光是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逐字逐句推敲修订,来来回回,编校就花了一年。
”“草婴没有休息天、节假日,每天保证完成有质有量的千草婴:持灯的使者人物博览\素材前沿作文与考试•初中版ZUOWENYUKAOSHI 71字翻译,不畏艰险,不辞辛劳,这是怎样一种毅力与恒心!”翻译家章海陵说老师草婴就像文学锻冶坊的工匠,在叮叮当当的文字锤打声中,最终捧出六七百万字的精致译文,“这件事少有人能比,也是一个时代的高山仰止。
草婴的一生一事

草婴的一生一事作者:盛峻峰来源:《检察风云》2015年第24期草婴,原名盛峻峰,1923年生于浙江宁波镇海,我国资深翻译家,曾任上海翻译家协会的首任会长。
他毕生从事俄罗斯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为中国翻译事业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1942年,盛峻峰开始以草婴为笔名翻译文学作品。
他用20年的时间,独自完成《托尔斯泰小说全集》12卷共400万字翻译。
1987年成为中国首位高尔基文学奖获得者;1997年获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翻译奖彩虹奖”;2010年获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5年10月24日在上海逝世。
为了庆祝雷士德工学院建校70周年,2004年10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合雷士德工学院校友会在海员医院(即雷士德工学院原址)举办专题展览。
草婴是1923年出生的浙江镇海人,1937年从宁波来到上海。
草婴回忆:那是1938年3月1日的事情,当时跟俄国女教师格比(音似),很可怜的事是一个星期才上一次课,因为付不起学费,一个小时一块银元,家里给我的零花钱,我要拿出四块钱学俄语,自己就只有一块钱了,当时就是这么学的。
俄文中文字典有一本,语法书有一本。
老师的中国话也不大利落,也说不清楚。
但是呢,我就这样子学了。
1938年,这一年草婴进雷士德念中学。
星期一到星期六的上午到雷士德工学院的中学部读书,星期天上午在俄国女教师的家里学俄语。
后来草婴通过介绍,认识了一位地下党的领导,叫姜椿芳同志。
姜椿芳同志以前是中央马恩研究局的副局长,马恩列斯的翻译都是他最后定稿的。
“文革”结束以后,他就从事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创办和主编工作。
草婴认识了姜椿芳同志以后,得到了指导和帮助,逐步走上有效的俄语自学道路。
到了1942年6月22日,德国希特勒向苏联进攻,苏德战争爆发,那也就是德国法西斯去侵略苏联。
当时上海已是日本军国主义控制下的,叫孤岛。
我们中国的党,地下党,和苏联有关方面的人秘密谈判。
在上海有一本中文杂志,就是《时代周刊》,专门报道苏德战争的真实情况。
草婴_像小草般平凡的大翻译家

/早在18岁时,他就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草婴。
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株生命力坚韧的小草,背负着顽强的精神前行。
他说:“我觉得自己很平凡很渺小,好像一棵小草,火烧也好,被人踩也好,但我不会随便屈服,有了条件我还是会重新长出来。
15岁萌生要当翻译家的梦想草婴走上文学翻译这条路,最初是受了谁的影响呢?抗战初期,国内首次出版《鲁迅全集》。
15岁的草婴(当时叫盛俊峰)省下父母给的零花钱,订了一套。
拿到书后,他如饥似渴地捧读,视之为“最重要的生活教科书”。
他发现,无论涉及哪一领域,鲁迅的主导思想都是改变中国社会的现状、改变中国人的命运。
比如翻译,就是借“他山之石”来鼓起中国民众反封建的勇气,使知识分子开阔眼界,提升全民素质。
当翻译家的愿望,便是在那时候埋下的。
整个中学时代,盛峻峰都当班长。
他的自行车是一个小小的流动图书馆,他读过的《鲁迅全集》以及茅盾、巴金小说等,会源源不断地在同学中间传阅,教室里热血激荡。
一些同学甚至在班长的影响下学俄文、走向革命。
校方要求学生穿高级毛料的西式校服,盛峻峰带头抵制。
初中部主任Newsam问原因,他答:“校服料子是日本货,我们不愿买!”于是,全班50名学生始终得以穿蓝布大褂。
因为国家的前途忧虑,盛峻峰被象征进步的苏联文学吸引住了。
盛峻峰决心学俄文。
他在报上看到一条教俄文的小广告,就寻上门去。
登广告的俄侨家庭妇女对他说:“一块钱一个钟头,你要学多少次?”父亲每月给5个银元零花,他每星期只能学一次。
俄侨妇女没有任何教书经验,拿了当时唯一的教科书《俄文津梁》念一句,让他跟着念,连字母都没教。
直到一年多以后,盛峻峰结识了中共地下党领导姜椿芳。
27岁的姜椿芳俄文功底很好,已经有一些翻译实践。
姜椿芳听说有个中学生课余时间勤读俄文,就约他定期在一位地下党同志家里补习俄文。
1941年6月,希特勒军队入侵(前)苏联。
姜椿芳代表地下党与塔斯社上海分社密商,在上海创办一份中文刊物,及时报道(前)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特殊时代两次差点丧命 • 中苏关系破裂之时,苏联文学被封杀。在“文革”那个特殊的时代,还 差点丢了性命。 “文革”中江青把肖洛霍夫定性为“苏联修正主义文艺 鼻祖”,《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都成了“修正主义的大毒草”, 草婴也因此受到牵连遭到迫害,并成为“文革”最早批斗的对象。那时,他 不能翻译任何作品。被关押一年后,草婴成了监管劳教对象。 1969年, 草婴被派到农村割水稻。那时他瘦得皮包骨头,体重只有90斤,割稻子劳动 强度大,结果割了几天后就大出血,草婴被送到医院抢救,幸亏抢救还算及 时,切除了3/4个胃后,草婴才算保住了性命。 1975年1月,刚从“五七 干校”回到上海不久的草婴,接到了一个命令,赶往一个建筑工地搬运水泥, 这年,他已经52岁了。这一次又差点让他失去了性命。 可是草婴并未因此埋 怨过自己的翻译工作,他说:“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所走过的道路,都是 无怨无悔的。因为我觉得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里,我做了我力所能及的、最应 该做的工作,所以我不曾有过自怨自悔的情绪。我精神上始终没有垮,精神 上还是比较健康的。” • 20余年,一人之力译完《托尔斯泰小说全集》 • 经过近1年时间的煎熬,草婴的断骨愈合,那时,正值“文革”结束,草 婴恢复了创作自由。草婴的 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 草婴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翻译完成12卷《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因为每部作 品都要看好多遍,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的翻译,文学翻译是艺术再创造的过 程,从事文学翻译也要创造形象思维,在头脑里形成一个个的人物形象。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里面,人物有550多个,这部作品要看三四遍,头 脑里才能出现这些人物形象。文学翻译家就要把原作者所创造的形象,通过 翻译介绍给读者,介绍得好,就是成功。2004年7月《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在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5年,草婴第一次去苏联,带了自己的一大摞 译本送给苏联作协,他们很惊讶他怎么翻译了这么多作品,草婴说:“我也 还没有年轻到可以慷慨地浪费青春年华的程度,也没有老到可以心安理得地
• 主要作品翻译作品 • 〔苏〕巴甫连柯《幸福》 〔苏〕戈尔巴朵夫《顿巴斯》 〔苏〕尼古拉耶娃《拖拉机站 站长和总农艺师》 〔苏〕 尼林《试用期》 〔苏〕肖 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第 1部、第2部、《一个人的遭 遇》、《静静的顿河》 〔苏〕卡泰耶夫《团的儿子》 〔苏〕班台莱耶夫《翘尾巴的 火鸡》、《加里宁论文学和艺 术》 〔俄〕莱蒙托夫《当 代英雄》 〔俄〕列夫· 托 尔斯泰《高加索故事》、《安 娜· 卡列尼娜》(上、下)《复 活》、《一个地主的早晨》 〔苏〕肖洛霍夫《新垦地》第 1部、第2部,《托尔斯泰中短 篇小说选》,托尔斯泰《战争 与和平》。
• 获得荣誉 1987年获得 苏联文学最高奖——“高尔 基文学奖” 1997年 获中国作协颁发的“鲁迅 文学翻译彩虹奖” 1999年获俄中友协颁发的 “友谊奖章”和奖状 2002年被中国翻译工作者 协会授予“中国资深翻译 家”荣誉称号 2006 年被授予“俄罗斯荣誉作 家”称号、“高尔基勋 章”。 2011年荣获 “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 一个节目是参观列宁陵墓, 但草婴提出他还想去参观 托尔斯泰的故居。在托尔 斯泰的故居,草婴非常感 动。托尔斯泰拥有一个占 地5700亩的庄园,里面 有树林与湖泊,就像一个 风景区,他是一个真正的 大贵族、大地主,出身如 此优越的他,却那么关心 穷苦农民的生活。草婴对 自己一生最满意的作品便 是《托尔斯泰小说全集》。
翻译家草婴简介
• 原名盛峻峰。文学翻译 家。1923年出生,浙 江省宁波慈溪人。南通 农学院肄业。1960年 参加《辞海》编辑工作, 任《辞海》编委兼外国 文学学科主编。中国译 协副会长,现为中国译 协名誉理事。2006年 被俄罗斯作家协会吸收 为名誉会员。
• 1941年,盛俊峰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草婴”,正式开始了翻译 工作。1941年希特勒开始带兵入侵苏联,8月20日。姜椿芳与塔 斯社上海分社商量创办中文的《时代周刊》,并邀请草婴参加翻 译有关苏德战争的通讯、特稿等等,这本杂志影响很大,国内的 人都是通过它了解反法西斯战争的新形势的。不久,苏联塔斯社 在上海创办了中文杂志《苏联文艺》,草婴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第一篇译作是普拉多诺夫的短篇小说《老人》,若从那时开始算 起,草婴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已经有60多年了。 1955年的最后 一天,《真理报》上破天荒刊登了肖洛霍夫的一篇小说,草婴被 这篇小说吸引。小说虽然如它的题目所说,写的是《一个人的遭 遇》,但其实折射出的是千千万万苏联人当时的共同遭遇。小说 写的是一个普通苏联人在卫国战争中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以新 的角度处理了“人和战争”的矛盾冲突,表达了战争除了带来眼 泪,不会带来任何东西的思想。 草婴读后非常感动,他决定尽 快把它翻译成中文。译文发表在《世界文学》杂志上。距离小说 在苏联发表仅两三个月,可以说几乎是同时出版的,这在当时的 翻译界是非常少见的情况。 译作发表后,反响很热烈,中 国人民通过这篇小说进一步了解了肖洛霍夫,知道他确实是一个 非常伟大的人道主义的爱国作家。 上世纪50年代,草婴 翻译肖洛霍夫的作品,通过阅读肖洛霍夫的作品,培养人的博爱 精神,反对形形色色的邪恶势力和思想,是草婴重点介绍肖洛霍 夫作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