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与翻译流派简介之四严复PPT课件
合集下载
翻译家严复

严复
严复生平简介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 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 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 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 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一批海军人才,并 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 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 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 国人”之一。[
•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The Wealth of Nations
严复的经济思想
• 严复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翻译的A.斯密的 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严译名 《原富》)的“译事例言”和“按语”中。该译 本于1902年出版,这时正是中国资本主义生产获 得初步发展的前夕。严复的经济思想典型地体现 了当时一些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商人、地主和官僚 投资兴办新式工商业的要求。严复经济思想的一 个重要内容,是直接用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 作为理论武器,为发展民族工商业的要求服务。
严复最重要的活动,也是他毕生最大的贡献,是 对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的翻译介绍。其第一部, 也是影响最大的译作,是翻译赫胥黎的《天演 论》。《天演论》的出版使进化论的新思想在中 国传播开来,尤其是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道理,给面临民族危亡的中国先进分子以爱国 救亡、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严复学贯中西,被 誉为于西学中学皆为中国第一流人物。他是近代 中国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 一人。
严复生平简介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 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 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 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 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一批海军人才,并 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 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 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 国人”之一。[
•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The Wealth of Nations
严复的经济思想
• 严复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翻译的A.斯密的 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严译名 《原富》)的“译事例言”和“按语”中。该译 本于1902年出版,这时正是中国资本主义生产获 得初步发展的前夕。严复的经济思想典型地体现 了当时一些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商人、地主和官僚 投资兴办新式工商业的要求。严复经济思想的一 个重要内容,是直接用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 作为理论武器,为发展民族工商业的要求服务。
严复最重要的活动,也是他毕生最大的贡献,是 对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的翻译介绍。其第一部, 也是影响最大的译作,是翻译赫胥黎的《天演 论》。《天演论》的出版使进化论的新思想在中 国传播开来,尤其是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道理,给面临民族危亡的中国先进分子以爱国 救亡、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严复学贯中西,被 誉为于西学中学皆为中国第一流人物。他是近代 中国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 一人。
严复翻译理论

主要成就
• 严复生活于世纪之交,当时的中国 正处于从旧到新的转变过程中。他早 期作品偏重意译,略亏于信,尤其是 《天演论》,《天演论》题曰达旨,不 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
• 此时,他通过序言和大量的按语来阐 发自己的见解,并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 情况,把原书的理论改造成中国人可以 用来反封建、反侵略的进步学说。
• 严复中期的译品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对拟议著作细心研究,在译述时,能写出非 凡的译例言和序跋,旁征博引,对原著多所 阐释。如《原富》《群学肄言》《社会同诠》 《名学浅说》。
• 晚期译作更为随便,有作品《中国教育译》 《支那教案论》《欧战源起》。
天演论
(一)背景
在甲午战争中,清军接连失败的刺激 下,以“公车上书”为开端的救亡运动迅速 开展,严复也积极投身其中。1895年2-5月, 严复先后在天津《直报》发表《论世变之亟》 《原强》《辟寒》《救亡决论》等一批重要 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比较系统的介绍了 中西社会的差异,分析了西方列强 的全方位 优势以及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提出了“鼓 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应变策略。特别 是他所译述的《天演论》产生巨大的影响。
信达雅
“信” (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原文的 思想内容。 “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 “雅”(elegance)文字古雅。
Ps:这里严复所说的“雅”是指“汉以前的 字法句法”。严复是在使用文言文的时代从 事翻译,其所译原著多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 的以文风典雅著称的作品。
人物评价
• 严复于中学西学皆我国第一流人物 -------梁启超
• 严复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启 蒙思想家,十九世纪末传播西方政治学说的理 论家,传播西学的著名翻译家。 ———陈九如 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 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
翻译家与翻译流派简介之四:严复

• 他这三个标准,虽少有人办到。但影响却 很大。在翻译西籍史上的意义,尤为重大; 因为在他以前,翻译西书的人都没有讨论 到这个问题。严复既首先提出三个标准, 后来译书的人,总难免不受他这三个标准 支配。
评价
• 傅斯年说:“严几道先生译的书中,《天演论》和《法意》 最糟„„这都是因为他不曾对于原作者负责任,他只对自 己负责任。”又说:“严先生那种达恉的办法,实在不可 为训;势必至于改恉而后已。”(见《新潮》一卷三号532 及539页) 蔡元培说:“„„他(指严复)的译文,又很雅驯,给那时 候的学者,都很读得下去。所以他所译的书在今日看起来 或嫌稍旧,他的译笔也或者不是普通人所易解。”(见 《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第1页) 胡先彇说:“严氏译文之佳处,在其殚思竭虑,一字不苟, ‘一名之立,旬月踟躇’。故其译笔信雅达三善俱备。吾 尝取《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与原文对观,见其 义无不达„„要为从事翻译者永久之模范也。”
翻译大家——严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 • • • • • 简介 理论:教育 翻译 翻译著作 翻译实例 争议
• 严复(1854.1.8—1921.10.27), 原名宗光,字又陵,汉族,福建 侯官(今福州市)人,是清末极 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 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 的中国人”之一。 • 严复在海军、人才培养、提倡西 学以及翻译等诸多方面都很有建 树。
翻译著作
翻译的著作 《天演论》 《原富》(即《国富论》) 原文作者 赫胥黎 亚达· 斯密 发表时间 1896年~1898年 1901年
《群学肄言》 《群己权界论》
《穆勒名学》 《社会通诠》 《名学浅说》
斯宾塞 约翰· 穆勒
《严复教育观》课件

培养了现代教育的师资力量
严复的教育观注重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对现代教育的师资力量的培 养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01
严复的教育观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可以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
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激发了人们对未来教育的探索和创新
02
严复的教育观强调个性、创新和变革,可以激发人们对未来教
提倡全面教育
全面教育的目标
严复认为全面教育的目标是培养 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不仅注重 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品德、能
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全面教育的内容
严复主张全面教育应该包括知识 、技能、品德、情感等多个方面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社会适应能力。
全面教育的方法
严复提倡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引 导学生参与多种活动和课程,培 养他们的多元化发展和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 考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 的社会环境。
THANKS
感谢观看
育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为全球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
03
严复的教育观提倡国际化和交流合作,可以为全球教育的交流
与合作提供重要的平台和契机。
04
严复教育观的现实意义
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01
重视基础教育
严复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这启示
我们应重视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02
提倡全面教育
严复提倡全面教育,认为教育应涵盖德、智、体、美等方面。这启示我
们应摒弃应试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严复的教育观注重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对现代教育的师资力量的培 养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01
严复的教育观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可以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
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激发了人们对未来教育的探索和创新
02
严复的教育观强调个性、创新和变革,可以激发人们对未来教
提倡全面教育
全面教育的目标
严复认为全面教育的目标是培养 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不仅注重 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品德、能
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全面教育的内容
严复主张全面教育应该包括知识 、技能、品德、情感等多个方面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社会适应能力。
全面教育的方法
严复提倡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引 导学生参与多种活动和课程,培 养他们的多元化发展和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 考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 的社会环境。
THANKS
感谢观看
育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为全球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
03
严复的教育观提倡国际化和交流合作,可以为全球教育的交流
与合作提供重要的平台和契机。
04
严复教育观的现实意义
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01
重视基础教育
严复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这启示
我们应重视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02
提倡全面教育
严复提倡全面教育,认为教育应涵盖德、智、体、美等方面。这启示我
们应摒弃应试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严复ppt

严复的实业观
3.
实业与实业教育
2、严复还从开民智角度论证实业教育之重要迫切性在《原强修 订稿》中他为挽救中危亡,提出了三育救国论。“一日鼓民力, 二日开民智,三日新民德’硒,三者之中,开民智最急,因为 他把民智作为富强之源,竞争之本,认为国与国竞,民与民相 争为强为盛,仅仅靠力是不够的,必须靠智,从中国实业发展 的需要看,中国之老百姓因为缺乏教育,而从事农工商业必从 学习专门知识开始,因此,培养老百姓能自食其力的实业教育 就成为开民智的重要组成。如果农工商之学人少于人仕之学人, 则分利者多而生利者少,结果天下必乱,国必不治,如果农工 商之学人多于人仕作官之人,则国治民富,因此主张为发展实 业,先开民智,为开民智,则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使中国老百 姓都为实业人才,自食其力。
严复的实业观
3.
实业与实业教育
5、严复认为实业教育是一种专门教育。这种教育是在一定程度的普通教育 基础上实施的。其传授的知识包括某物某货,产于何地,制于何工,销于何 所(商业),制造业中五金的性质,采炼之方,机器之使用(工业),为工商服 务的计算之学等等之类知识,非经专门学习是不可能掌握应用的。 6、严复认为实业教育是门教人生利的教育。因为实业教育与其它教育不同, 毕业之后终生从事的都是切实可见的矿、路、制造等工作,同空谈玄理者根 本不同,它要通过实用知识技能的传授使人民获得谋生能力,达到自食其力, 同时培养出创造发明实业家,以推进国家实业的进步,是生利之事。 7、实业教育又是重实践的教育。因为学堂所传授仅是基础知识,为日后从 事实业打下基础,要成为实业人才,必须深人到实业实境中去,学商者到作 坊商店,学工者到铁路矿山工厂,经多年历练,才能真正成才。
严复的实业观
谢谢!
15
严复的实业观
翻译鉴赏与批评 严复译天演论.ppt

鲁迅等一大批知识分子。《天演论》的翻译开启了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启蒙
运动,开启了中国知识分子译介外国思想的先河,中国由此而逐渐进入了图 存救亡的革命时期。
2. 百年不衰的译学价值
严复在《天演论》的《译例言》里感叹“译事三难,信、达、雅”,此三
字真言从此成为中国数代翻译家遵从的翻译标准,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现当代 翻译理论的先河。就翻译理论而言,信达雅中的“雅”字在翻译学术界所引
中华大地上随后爆发的维新运动乃至五四运动,都与严复用他
的译著所开启的启蒙运动有关,闭关自守数千年的中华帝国从此开始 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康有为称《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胡适也称严复为 “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可见,《天演论》并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
译著,而是一部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无与伦比作用的奇书。
严复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兴趣自然不在进化论本身,而在于生物进化
的原理与社会进化的规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共通性和相似性。
《天演论》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生物是通过不断的竞争才得以不断进 化的,即所谓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一般人看进化论
,视野往往都局限在生物学范畴,但作为思想家的严复却看到了进化论的社会
“天能”之意,而严复却从原文中提炼出了“自存种族”的忧患意识,并借译文
指出,即便是小草(离离者)尚能“尽”此“天能”,何况人乎? 再看“疆者后亡,弱者先绝”一语,几乎也是严复无中生有的借题发挥 ,“疆者”即“强者”。严复的用心,可谓良苦。严复从《天演论》的生物进化 理念中所提炼出来的“自强保种”和“救亡图存”的意识激励了从梁启超到
译文“憔悴孤虚,旋生旋灭,菀枯顷刻”一语基本上是严复从原文语境资
源中“牵强附会”引申出来的,用心何在?正是风雨飘摇的清政府的写照。
严复

主办《国闻报》和《国闻汇编》。《国闻报》成为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在华北 的重要舆论阵地。
他不惜重金聘请了许多翻译家,翻译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他 本人也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并在《国闻汇编》上发表,在当时起了巨 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 《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 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社会通诠》、《穆勒名学》、《名学浅说》、《法意》、《美术通诠》等西
洋学术名著,成为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
•
离开北洋水师学堂后,严复先后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复旦公学和北京
大学等校校长,以教育救国为任。辛亥革命后,他一度党附袁世凯,卷入洪宪
帝制,为世人诟病。
•
基于对国情民性的独特把握,严复终身反对革命共和,时持犯众之论,既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任复旦公学校长,为该校第二任校长。
被安徽巡抚恩铭聘去任安庆任安徽师范学堂监督。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恩铭被刺,严复离开安徽师范学堂。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在北京任学部审定名词馆总纂。
1909年5月(宣统元年四月)被派充为宪政编查馆二等咨议官、福建省顾问官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在天津《直报》发表《论世变之亟》、 《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变法维新、武装抗击外来侵略。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创办俄文馆,并任总办,俄文馆为中国最早的俄语学 校;帮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9月24日捐款100元资助梁启超与汪康年 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和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和《国闻 汇编》,宣传变法维新;将《天演论》在《国闻报》报上连续发表。
WEEK4翻理论·文学翻译概述PPT课件

译者想要传神地译出文学作品,首先要对它 有深刻透彻的理解。这是翻译的基础。译者 只有自己先理解了原文,才能用另一种语言 对作品再创造,才能进一步去传达作品的风 格和思想。
2021
18
二、把握原文的风格
风格是什么?布封说:“风格即其人。”福 楼拜说:“风格不但就是其人,而且还是一 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一)
1) 语言的形象性
在情节描写中,作家崇尚具体形象,力避抽象演绎。 与这一特点相伴的词语特征是: (1) 准确。 (2) 多限定词、修饰词。这也是为了使描述准确和具体。 如D·H·劳伦斯的The Odour of Chrysanthemums 的开 头一句:The small locomotive engine, Number 4, came clanking, stumbling down from Selston with seven full wagons.(四号小火车的车头拖着七节装满货 物的车厢,从赛尔斯顿方向跌跌撞撞地开了过来,一 路上发出叮叮咣咣的声响。)
风格乃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 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 立场观点、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各不相同, 他们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述形象等方 面也各不相同。这种写作和艺术风格,常常 比表达的意义本身还重要。
2021
19
三、了解双语的社会文化背景
文学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必然有反映社会文 化的一面。因此,文学翻译就不能不对原作 中包含的社会生活映象进行认识和反映,或 者说对原作中反映的社会生活进行再认识和 再反映。而译者如果没有对源语的社会文化 背景深刻的理解,就不可能具有敏锐的美学 和社会学眼光,自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再 创作也就不能进行到一个比较深的层次了。
2021
18
二、把握原文的风格
风格是什么?布封说:“风格即其人。”福 楼拜说:“风格不但就是其人,而且还是一 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一)
1) 语言的形象性
在情节描写中,作家崇尚具体形象,力避抽象演绎。 与这一特点相伴的词语特征是: (1) 准确。 (2) 多限定词、修饰词。这也是为了使描述准确和具体。 如D·H·劳伦斯的The Odour of Chrysanthemums 的开 头一句:The small locomotive engine, Number 4, came clanking, stumbling down from Selston with seven full wagons.(四号小火车的车头拖着七节装满货 物的车厢,从赛尔斯顿方向跌跌撞撞地开了过来,一 路上发出叮叮咣咣的声响。)
风格乃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 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 立场观点、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各不相同, 他们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述形象等方 面也各不相同。这种写作和艺术风格,常常 比表达的意义本身还重要。
2021
19
三、了解双语的社会文化背景
文学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必然有反映社会文 化的一面。因此,文学翻译就不能不对原作 中包含的社会生活映象进行认识和反映,或 者说对原作中反映的社会生活进行再认识和 再反映。而译者如果没有对源语的社会文化 背景深刻的理解,就不可能具有敏锐的美学 和社会学眼光,自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再 创作也就不能进行到一个比较深的层次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教育思想——重视女性教育
• 严复还很重视妇女教育。他对当时上海径 正女学的创办大为赞赏。认为这是中国妇 女摆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开始,也是中国妇 女自强的开始。他从救亡图存的目的出发, 认为妇女自强“为国致至深之根本”。他 还主张妇女应和男子一样,在女学堂里既 要读书,又要参加社会活动,如果不参加 社会活动,创办的女学堂就和封建私塾没 什么区别,因而也就无意义了。
9
《天演论》
• 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
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
表。《天演论》实际上是一篇十分精彩的政论
文。该书认为万物均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
律变化,“物竞”就是生物之间的“生存竞
争”,优种战胜劣种,强种战胜弱种;“天择”
就是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生物是在“生存竞
其借征人境者。不过 几处荒坟。散见坡陀
which overspread the broad-
起伏间。而灌木丛林。
backed heights and the shelving sides of the coombs was unaffected by his industry.
蒙茸山麓。未经删治 如今者。则无疑也。
历如在几下。乃玄想 二千年前。当罗马大 将恺彻未到时。此间
raising a few sepulchral mounds, such as those which still, here and there, break the flowing
有何景物。计唯有天 造草味。人功未施。
contours of the downs, man’s hands had made no mark upon it; and the thin veil of vegetation
8
翻译著作
翻译的著作 《天演论》 《原富》(即《国富论》) 《群学肄言》 《群己权界论》 《穆勒名学》 《社会通诠》 《名学浅说》
原文作者 赫胥黎
亚达·斯密 斯宾塞
约翰·穆勒 约翰·穆勒
甄克斯 耶方斯
发表时间 1896年~1898年
1901年 1903年 1903年 1903年 1903年 1909年
翻译大家——
1
• 简介
• 理论:教育
•
翻译
• 翻译著作
• 翻译实例
• 争议
目录
2
• 严复(1854.1.8—1921.10.27), 原名宗光,字又陵,汉族,福建 侯官(今福州市)人,是清末极 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 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 的中国人”之一。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在英伦之南。背山而 面野。栏外诸境。历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was in what is called “the state of Nature”. Except, it may be, by
• 严复在海军、人才培养、提倡西 学以及翻译等诸多方面都很有建 树。
3
教育思想——提倡西学
• 他认为就是尧、舜、孔子生在今天的话, 也要向西方学习的。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 他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 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他 认为应做到“体用一致”,“本来一致” 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提出“以自由 为体,以民主为和”的资产阶段教育方针。
翻译思想——三字经
•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 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 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 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 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 的内容
11
• 严复把整段原文拆开照汉语习见的方式重新组句: 原文里的复合长句在译文里变成了若干并列短句, 主从关系不见了,读起来反而更加流畅。原文里 第一人称I成了译文里第三人称的“赫胥黎”,也 是值得注意的变化。如此变化的目的很可能是要 使译文读起来象中国古代的说部与史书,史书的 开头往往是:太史公曰、臣光曰之类。(王佐良, 1989:38)
• “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 • “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 • 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
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都深受这三个字影响 的。
6
评价(一)
• 康有为评 • 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 • 梁启超评 • 梁启超称赞严复“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
争”和“自然淘汰”的过程中进化演进的。联
系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状况,向国人发出了
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
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天演论》揭
示的这一思想,结合介绍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
西方哲学思想,使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
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
响。
10
•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
人物。” • 毛泽东评 • 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
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 • 胡适评 • 胡适称赞“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7
评价(二)
• 郎咸平评 • 他最后只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彗星。他的
悲剧就是在当时特殊环境下,他是唯一有能力了解 西方浩瀚的哲学思想的中国人。但老天爷开了中国 一个大玩笑,让他止步于“天演论”和以英国哲学 思想为主的翻译工作。如果他向右进一步就能进入 孕育军国主义的斯宾塞思想,向前进一步就能进入 孕育现代法治化主义的康德思想,向左一步就能迸 入孕育了社会主义的黒格尔马克思思想。但是,当 时甚至到如今的中国都难以理解他深邃思想,从而 造成后继无人的宭境 ,因此使得他的止步,让今 天的中国都缺乏一个指导中国往何处去的哲学思想, 只有读懂严复的悲剧,才能理解中国如今的悲哀。
教育思想——重视女性教育
• 严复还很重视妇女教育。他对当时上海径 正女学的创办大为赞赏。认为这是中国妇 女摆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开始,也是中国妇 女自强的开始。他从救亡图存的目的出发, 认为妇女自强“为国致至深之根本”。他 还主张妇女应和男子一样,在女学堂里既 要读书,又要参加社会活动,如果不参加 社会活动,创办的女学堂就和封建私塾没 什么区别,因而也就无意义了。
9
《天演论》
• 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
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
表。《天演论》实际上是一篇十分精彩的政论
文。该书认为万物均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
律变化,“物竞”就是生物之间的“生存竞
争”,优种战胜劣种,强种战胜弱种;“天择”
就是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生物是在“生存竞
其借征人境者。不过 几处荒坟。散见坡陀
which overspread the broad-
起伏间。而灌木丛林。
backed heights and the shelving sides of the coombs was unaffected by his industry.
蒙茸山麓。未经删治 如今者。则无疑也。
历如在几下。乃玄想 二千年前。当罗马大 将恺彻未到时。此间
raising a few sepulchral mounds, such as those which still, here and there, break the flowing
有何景物。计唯有天 造草味。人功未施。
contours of the downs, man’s hands had made no mark upon it; and the thin veil of vegetation
8
翻译著作
翻译的著作 《天演论》 《原富》(即《国富论》) 《群学肄言》 《群己权界论》 《穆勒名学》 《社会通诠》 《名学浅说》
原文作者 赫胥黎
亚达·斯密 斯宾塞
约翰·穆勒 约翰·穆勒
甄克斯 耶方斯
发表时间 1896年~1898年
1901年 1903年 1903年 1903年 1903年 1909年
翻译大家——
1
• 简介
• 理论:教育
•
翻译
• 翻译著作
• 翻译实例
• 争议
目录
2
• 严复(1854.1.8—1921.10.27), 原名宗光,字又陵,汉族,福建 侯官(今福州市)人,是清末极 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 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 的中国人”之一。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在英伦之南。背山而 面野。栏外诸境。历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was in what is called “the state of Nature”. Except, it may be, by
• 严复在海军、人才培养、提倡西 学以及翻译等诸多方面都很有建 树。
3
教育思想——提倡西学
• 他认为就是尧、舜、孔子生在今天的话, 也要向西方学习的。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 他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 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他 认为应做到“体用一致”,“本来一致” 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提出“以自由 为体,以民主为和”的资产阶段教育方针。
翻译思想——三字经
•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 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 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 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 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 的内容
11
• 严复把整段原文拆开照汉语习见的方式重新组句: 原文里的复合长句在译文里变成了若干并列短句, 主从关系不见了,读起来反而更加流畅。原文里 第一人称I成了译文里第三人称的“赫胥黎”,也 是值得注意的变化。如此变化的目的很可能是要 使译文读起来象中国古代的说部与史书,史书的 开头往往是:太史公曰、臣光曰之类。(王佐良, 1989:38)
• “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 • “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 • 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
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都深受这三个字影响 的。
6
评价(一)
• 康有为评 • 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 • 梁启超评 • 梁启超称赞严复“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
争”和“自然淘汰”的过程中进化演进的。联
系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状况,向国人发出了
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
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天演论》揭
示的这一思想,结合介绍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
西方哲学思想,使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
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
响。
10
•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
人物。” • 毛泽东评 • 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
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 • 胡适评 • 胡适称赞“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7
评价(二)
• 郎咸平评 • 他最后只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彗星。他的
悲剧就是在当时特殊环境下,他是唯一有能力了解 西方浩瀚的哲学思想的中国人。但老天爷开了中国 一个大玩笑,让他止步于“天演论”和以英国哲学 思想为主的翻译工作。如果他向右进一步就能进入 孕育军国主义的斯宾塞思想,向前进一步就能进入 孕育现代法治化主义的康德思想,向左一步就能迸 入孕育了社会主义的黒格尔马克思思想。但是,当 时甚至到如今的中国都难以理解他深邃思想,从而 造成后继无人的宭境 ,因此使得他的止步,让今 天的中国都缺乏一个指导中国往何处去的哲学思想, 只有读懂严复的悲剧,才能理解中国如今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