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探秘中华民间故事中情节的三次反复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

中国民间故事里的“秘密”借助神奇元素弘扬真善美——《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秘密——借助各种神奇元素,弘扬真善美3、激发学生阅读《中国民间故事》的欲望,并从中获得真善美的熏陶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秘密——借助各种神奇元素,弘扬真善美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民间故事》的欲望,并从中获得真善美的熏陶教学准备:《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的信息量非常大,需要我们的大脑快速地运转起来。

要不,我们先来个大脑热身运动吧!2、看图猜故事:同学们大都喜欢读故事书,要不,我们来看图片猜故事吧!准备好了吗?“牛郎织女”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十兄弟”——十个身怀绝技的兄弟团结一心救助自己的父亲“哪吒闹海”——小哪吒大闹龙宫,惩治了残害百姓的恶龙“田螺姑娘”——仙女下凡,帮助一个勤劳的青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3、引出《中国民间故事》知道吗,这四个故事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它们口口相传,被收录在一本书中,这本书就叫《中国民间故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民间故事》,去书中探讨中国民间故事的里的“奥秘”。

二、简介民间故事1、民间故事的分类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公案故事2、民间故事特点,引出“神奇”你们读过那么多民间故事,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吗?(贴近生活、有趣、富有想象力、神奇)中国民间故事当中有何神奇之处,我们以《田螺姑娘》为例,来找找吧!三、默读《田螺姑娘》,探寻“神奇元素”1、默读《田螺姑娘》,用横线勾画故事中的神奇之处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开到第20页,边默读边用横线勾画出这则故事中令你感到神奇的地方。

2、交流神奇之处说说,你从哪个句子感受到了神奇?3、师根据生的回答,引出“神奇元素”神奇人物:田螺姑娘(天上的仙女,住在田螺中,从水缸中出来,衣上一点也没湿)神奇宝物:田螺(足有水壶那么大)神奇法力:用它储藏粮食,无论你吃多少,壳里的稻谷都不会被吃完3、引出神奇的“三段式”:三次弄清真相在中国大部分民间故事中,故事中的某一个情节常常会反复出现三次。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民间故事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民间故事

一幅壮锦古时候,一位壮族老妈妈织出了一幅壮锦(jǐn),上面有房屋,有花园,有田地,有果园,菜园和鱼塘,还有鸡鸭牛羊。

一天,一阵大风把壮锦卷向天的东边去了。

老妈妈先后叫大儿子和二儿子到东方去找壮锦,因为吃不了苦,他们接受了一位老奶奶的金子,就回到城里享福去了。

后来,老妈妈的三儿子以坚强不屈的意志,越过了发火高山,渡过了汪洋大海,来到太阳山上,向仙女们要回了这幅壮锦。

当母子二人把壮锦铺在门外地上观看时,吹来一阵香风,吹得壮锦慢慢伸展开来,一会儿把几里地都铺满了,母子二人真的住在这样美丽的村庄里了。

有一位仙女因为把自己的像绣上了壮锦,所以她被带到这个村庄。

不久,这位仙女和老三结了婚,一起在这美丽的村庄里幸福地生活。

(1)想一想讲了什么故事。

(2)哪些地方很神奇?用“”画下来。

(3)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猎人海力布在蒙古大草原上有个猎人叫海力布。

一天,他救起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送给海力布一块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所有动物的话。

但是,从动物那里听来的话,要是对别人说了,就会变成石头。

一天,海力布含着神奇的宝石,听到一群飞鸟说,大山就要裂开,洪水就要暴发,这里就要被淹没了。

海力布知道后,急忙跑回了家,把这个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人们。

但是,人们并不相信海力布的话。

海力布为了救大家,说出了自己能听懂鸟语的原因。

海力布一边说,身体一边变成了僵硬的石头。

人们相信了海力布说的话,急忙赶着牛羊离开了这里。

洪水真的来了,可大家没有受到一点伤害。

洪水退去后,人们找到了海力布变的石头,把它放在一座小山顶上,叫子子孙孙都纪念海力布。

(1)想一想讲了什么故事。

(2)哪些地方很神奇?用“”画下来。

(3)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泼水节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凶恶的魔王,整天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他已经有了六个美丽的妻子,又把人间的一个公主抢来,作了他的第七个妻子。

一天,魔王为公主贺新年,在宫中饮酒作乐。

酒过三巡,魔王醉醺醺的,公主乘机问出了他的弱点:怕别人拔他的头发,勒(lēi)他的脖子,这会使他身首分家。

反复又反复的故事

反复又反复的故事

反复又反复的故事导语:你还记得《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吧?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反复结构的故事。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他到处去借尾巴,先是向小鱼借,然后向老牛借,接着向燕子借。

相似的情节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了三次。

这样的故事有好多好多,你读过这样的故事吗?一从前,在蔚蓝的大海边坐落着一间十分简陋的泥棚,这里面住着一对老夫妻,老头子心地善良,为人老实,在村子里远近有名。

而老太婆却截然不同,贪婪狡猾小心眼儿,使她臭名远扬。

夫妇俩为了维持生计,终日劳作。

一次,老头儿出海打鱼,天气阴沉,第一次拖上了一堆海藻,第二次也令他大失所望,是一堆湿漉漉的海草。

最后一次撒下鱼网,空空如已,可是海草却一动一动的,老头儿一颤,手忙脚乱地把网拖上来,原来海草里裹着一条金鱼。

金鱼摇着尾巴请求:“老爷爷,放了我吧。

我给你荣华富贵,您要什么都可以!”老头子一见金鱼开口说话,吓了一跳,马上放手,并且同情地说:“走吧,我不要什么,可怜的小东西。

”金鱼摇了几下身子,回头感激地看了老头子一眼便游走了。

吃晚饭了,老头子和老太婆说了今天发生的事。

老太婆一听,气得脸色铁青,破口大骂:“你这个大傻瓜,我们那个盆破得卖废铁都没人要。

滚,去要件像样的东西!”老头子战战兢兢地来到海边,他思量许久,才轻轻地呼唤起来。

老头子身子一躬,倒起苦水来。

金鱼听了说:“你们会有的,放心回去吧,老太婆会实现这个愿望的。

”老头子心神不定地回去了,老太婆叉着腰,怒气冲冲地出来,指着老头儿的鼻子破口大骂:“滚回去,再要个木屋,木盆顶什么用!”老头子唉声叹气,来到海边,凄惨地叫:“鱼娘娘,老太婆的欲望没停止,她要个木房子。

”金鱼又答应了。

这次老太婆的眼睛都鼓了起来,“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滚,我要当个贵妇人,否则,我不让你进来睡觉。

”老头子垂头丧气地跪倒在海边请求。

金鱼的怒火升了起来,可是看到老爷爷可怜巴巴的样子,只好答应了。

老头子走回去,气派的老太婆在台阶上鞭打勤劳的仆人,场面惨不忍睹,老头子气呼呼地想: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自由读、朗读、默读等多种方式读文,抓住主要故事情节,理清文章脉络,提炼主要信息,学习复述。

2、在读文和复述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神话传说的基本特点,感受想像的神奇,体会其中蕴含的意义。

3、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激发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主要故事情节,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复述,初步了解神话传说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抓住主要故事情节,理清脉络,学习复述。

教学流程:一、看图片猜故事,了解传说1、同学们,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听着故事长大的,你们还记得这些故事吗?依次出示本单元课文《纪昌学射》、《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的图片,猜故事名称。

相机说出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2、《文成公主》是西藏地区的传说,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同样是中国古代却是发生在东南沿海的传说——《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依据课题,猜测课文会写些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

为了让我们的阅读更有质量,老师给了学习建议,请大家认真读一读,明确了要求和方法后,再去读文。

2、出示学习建议: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先尝试自己解决。

(建议:联系上下文、查词典等。

)3、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完成学习单。

师引导: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这么多的故事内容该怎样连在一起,谁在前?谁在后呢?(学生读文,教师组织交流,明确主要情节的顺序,及时板书。

)概括总结:除妖断山苦练本领花珊辞母隔海相望依据是什么呢?事情的发展顺序。

三、重点研读(一)理清文章脉络,深入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1、明确起因:事情的发生发展一定是有原因的,那事情的起因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一找文章的什么地方写清了起因呢?交流.相机板书:妖怪作害2、简要复述现在谁能看着黑板上的小标题,将文章简要地复述给大家呢?可以自己先说一说。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探秘中华民间故事中情节的三次反复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探秘中华民间故事中情节的三次反复

一咏三叹——探秘中华民间故事中情节的三次反复执教刘倍伶教学目标1.阅读《文成公主进藏》《裁缝儿子对付部落主》《三个女婿拜寿》《三个秀才圆梦》四篇文章2.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故事。

体会中华民间故事的魅力。

3.探秘民间故事中情节的三次反复,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并获得教育和启示。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探秘故事情节的三次反复。

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并获得教育和启示。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1.故事引入2.引入课题——探秘中华民间传说二、阅读《文成公主进藏》,自读自悟1.初读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语句。

2.思考公主进藏的途中发生了哪几件事情,做好记号。

三、对照检查,整体把握1、词语集锦,学生认读。

2、理清课文的脉络(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公主进藏的经过?(2)集体交流:文成公主进藏路途中遇到了哪些事?遇到的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3)你觉得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4)师小结我们对《文成公主进藏》有了整体上的了解,想必故事或多或少留给了同学们一些印象。

请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美丽、动人、神奇等)四、阅读感悟、体会“一咏三叹”1.优秀的民间故事具有长胜不衰的艺术生命力,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大都情节单纯、结构紧凑。

有意思的是,它们常常通过故事情节的反复来表达同一主题,而情节的反复的次数又以“三”为多。

情节的三次反复似有累赘和重复之嫌,然而在我国民间故事中屡见不鲜,还深受广大老板姓的欢迎。

这期中有什么奥秘吗?让我们疫情去继续探秘吧!2.自由阅读《裁缝儿子对付部落主》《三个女婿拜寿》《三个秀才圆梦》,根据提示勾画出相关内容,并批注。

阅读提示:①《裁缝儿子对付部落主》中裁缝儿子经历了哪几次考验?结果怎样?②《三个女婿拜寿》中三女婿都经历了什么?结果怎样?③《三个秀才圆梦》小和尚和老和尚怎样给三个秀才圆梦的?3.围绕“民间故事中的一咏三叹”这一话题交流读书感受。

经典民间故事四年级

经典民间故事四年级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经典民间故事四年级1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

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

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

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

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

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

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

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

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

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课文精讲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课文精讲

《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课文精讲点击思维1.注意“倔”不要拼写成“juè”,“刨”不要拼写成“bào”。

2.注意“泛滥”不要误写为“泛烂”,“推崇”不要写成了“推祟”。

3.要结合词语所在文中的具体语境推测揣摩,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如“兴妖作怪”,这里比喻坏人进行捣乱。

4.民间故事是民间叙事散文作品的一种。

也称“古话”“古经”“说古”“学古”“瞎话”等。

5.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表现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提炼概括文中的主要信息。

名师导学1.理清结构:救龙女获宝石得消息热心助人、舍己为人变僵石保乡亲地方风物传说日月峰和怒江的来历热爱乡土的感情对生活的理想和信念2.语言特色:民间故事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是: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艺术感染力强。

它内容上来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

有的民问故事常有神话幻想情节,充满神奇色彩。

3.把握重点:本文三则民间故事分别是流传于蒙古族的《猎人海力布》,满族的《日月峰》,藏族的《怒江的来历》。

《猎人海力布》属于人物传说,塑造了一个为民捐躯的民间英雄形象,表现了热爱英雄、赞美英雄的感情。

《日月峰》和《怒江的来历》属于地方风物传说,向人们讲述了日月峰和怒江的来历,表现了人们热爱乡土的感情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理想和信念。

故事中塑造的人物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在危急的时刻通常会有神奇的宝物相助,例如海力布含在嘴里就能听懂兽语的石头,扎西平措的笛子;或者具有某种神奇的能力,例如小仙女的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民间故事具有传奇的特色,故事情节既与人间现实有直接的联系,其发展又合乎生活的内在逻辑,同时,通过偶然、巧合、夸张、超人间的情节来引起故事的发展,例如,猎人海力布偶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神奇的宝物,使故事得以发展。

既富于生活气息,又离奇动人。

4.攻克难点:分析海力布这一人物形象是本课难点。

当海力布从鸟儿那里听说“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这个消息时,“他急忙跑回来”告诉大家。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分享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分享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分享分享模板1:“民间故事知多少”读完《中国民间故事》,你一定会发现很多故事中的人和物会相互变,很多故事中又会以“宝物”来推进情节发展。

请你动笔整理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思维导图来记录你的收获。

一、哪些故事中的人与物能相互变?(至少写出3个),分别由什么变成了什么?故事1:()变成了()故事2:()变成了()故事3:()变成了()二、哪些故事中以“宝物”来推进情节的发展?故事1:宝物:宝物的作用:故事2:宝物:宝物的作用:故事3:宝物:宝物的作用:三、我最喜欢的故事:“民间故事趣味浓”读《中国民间故事》时,你关注到故事情节的特点了吗?例如《文成公主进藏》,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便是通过三次反复的情节来推进的。

请你到书中找出有反复情节的故事,再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反复的情节。

当然,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思维导图来表现。

“民间故事里的人物”在《中国民间故事》里,你一定认识了很多人物。

请罗列三个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可以填表,也可以绘制思维导图。

最后,请你对比观察各个人物的结局,想想中国民间故事表达的主题有什么特点?我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表达的主题有什么特点?“民间故事有风味”各地的民间故事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元素。

下面这些故事分别属于哪里的民间故事?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填写,说说理由是什么。

然后,请你找到这些民间故事的原文再读一读,看看你的推测是否正确。

1.《牛角的故事》2.《火把英雄扎卡》3.《玛丽亚公主》4.《金芦笙》5.《国王与魔鼓》6.《宫女图》7.《南十字星的由来》中国民间故事: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洲民间故事: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洲民间故事: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比阅读以上七个故事,说说你对民间故事的“文化元素”有什么特别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咏三叹
——探秘中华民间故事中情节的三次反复
执教刘倍伶
教学目标
1.阅读《文成公主进藏》《裁缝儿子对付部落主》《三个女婿拜寿》《三个秀才圆梦》四篇文章
2.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故事。

体会中华民间故事的魅力。

3.探秘民间故事中情节的三次反复,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并获得教育和启示。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探秘故事情节的三次反复。

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并获得教育和启示。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1.故事引入
2.引入课题——探秘中华民间传说
二、阅读《文成公主进藏》,自读自悟
1.初读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语句。

2.思考公主进藏的途中发生了哪几件事情,做好记号。

三、对照检查,整体把握
1、词语集锦,学生认读。

2、理清课文的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公主进藏的经过?
(2)集体交流:文成公主进藏路途中遇到了哪些事?遇到的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3)你觉得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
(4)师小结
我们对《文成公主进藏》有了整体上的了解,想必故事或多或少留给了同学们一些印象。

请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美丽、动人、神奇等)
四、阅读感悟、体会“一咏三叹”
1.优秀的民间故事具有长胜不衰的艺术生命力,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大都情节单纯、结构紧凑。

有意思的是,它们常常通过故事情节的反复来表达同一主题,而情节的反复的次数又以“三”为多。

情节的三次反复似有累赘和重复之嫌,然而在我国民间故事中屡见不鲜,还深受广大老板姓的欢迎。

这期中有什么奥秘吗?让我们疫情去继续探秘吧!
2.自由阅读《裁缝儿子对付部落主》《三个女婿拜寿》《三个秀才圆梦》,根据提示勾画出相关内容,并批注。

阅读提示:
①《裁缝儿子对付部落主》中裁缝儿子经历了哪几次考验?结果怎样?
②《三个女婿拜寿》中三女婿都经历了什么?结果怎样?
③《三个秀才圆梦》小和尚和老和尚怎样给三个秀才圆梦的?
3.围绕“民间故事中的一咏三叹”这一话题交流读书感受。

①交流阅读内容
②民间故事为何经常三次反复呢?以《裁缝儿子对付部落主》为例说一说。

③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再谈一谈你收到了哪些教育和启发。

五、拓展阅读
1.自由阅读《范丹问佛》《牛和驴为啥结仇》体会一咏三叹。

2.故事情节的三次反复不仅在中国民间故事中屡见不鲜,在其他国家的民间故事中也司空见惯。

比如德国《格林童话》中的《桌子、金驴和棍子》《三兄弟》《纺锤、梭子和针》······希望大家课后能通过阅读去感受世界各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获得艺术的享受,并从中获得教育和启示。

板书设计一咏三叹
《文成公主进藏》过河、过沼泽、写血书、无心梳妆、背乃巴山《裁缝儿子对付部落主》石板衣服、公牛奶、数草
《三个女婿拜寿》睡灶门口、讲四言八句、四言八句难度升级
《三个秀才圆梦》小和尚老和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