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鱼儿鱼儿水中游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鱼儿鱼儿水中游》2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鱼儿鱼儿水中游》 (2)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鱼儿鱼儿水中游》 (2)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鱼的形象和特点,培养对自然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幼儿喜欢的鱼玩具。
3. 图片或绘本展示鱼的形象。
4. 教案素材准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师幼一起坐在一起,展示鱼的玩具和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教师鼓励幼儿观察鱼的形象和特点,询问幼儿对鱼的印象,鼓励幼儿用言语和表情描述。
音乐欣赏:1. 师幼一起听音乐《鱼儿鱼儿水中游》。
2. 在幼儿欣赏音乐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关注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气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歌曲、舞蹈学唱:1. 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如手做鱼的鳍状,模仿鱼游动的动作。
2.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幼儿跟唱歌曲《鱼儿鱼儿水中游》。
3. 教师逐步教授歌词和动作,让幼儿通过动作和歌曲来体验鱼儿的自由游动。
游戏互动:1. 教师组织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室里创设一片“水中海洋”的游戏区域。
2. 每个小组分配鱼的形象道具,让幼儿自由选择和装扮成自己喜欢的鱼儿形象。
3. 在音乐的伴奏下,让每个小组的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
4. 教师观察每个小组的表现,称赞幼儿的游戏表现和团队合作。
总结活动:1. 师幼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感受,鼓励幼儿参与总结。
延伸活动:1.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和家长一起观察自然环境中的鱼,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
2.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一幅鱼的画,或者做一副鱼儿的面具,让幼儿通过手工创作表达自己学习的内容。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活动难度和节奏,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有参与感。
2. 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舞蹈《魚儿》赏析

舞蹈《魚儿》赏析
《鱼儿》是由万玛尖措创作,并由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任元颖在第8届桃李杯舞蹈比赛民族民间舞A级少年甲组演出;收录在舞蹈作品库的艺术舞蹈分类中,是一个女子独舞,适合青年舞蹈。
舞蹈作品库编辑将《鱼儿》这个作品颜色属性归类为蓝色,技巧含量归类为中,难度归类为专业。
“第8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为“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的子项“文华艺术院校奖”的选拔赛事之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检验我国舞蹈专业教学成果,总结交流教学及创作经验,促进舞蹈教学质量和表演水平的提高,繁荣舞蹈剧目创作,发现并选拔舞蹈新人新作,推动我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小学拓展《鱼儿鱼儿水中游》(教案)

小学拓展《鱼儿鱼儿水中游》(教案)鱼儿鱼儿水中游——小学拓展教案引言:《鱼儿鱼儿水中游》是一首广受欢迎的儿童歌曲,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引导孩子们领略鱼儿在水中的自由自在、活泼灵动。
基于此,我们可以设计一堂小学拓展课,带领学生通过歌曲学习鱼儿的生活方式、习性,并通过开展亲身体验活动、绘画创作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课程目标:1. 通过学习歌曲《鱼儿鱼儿水中游》,让学生了解鱼类的特点,认识鱼类的生活习性。
2. 经由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观察和体验能力。
3.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绘画能力,通过绘画创作展示对鱼类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1. 唱歌学习a. 教师播放歌曲《鱼儿鱼儿水中游》,引导学生一起听歌。
b. 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如扭动身体、摇摆手臂等。
c. 分段学习歌词,教师逐句解释歌词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描绘的鱼儿形象和动作。
d. 教师与学生一起唱歌,逐渐培养学生对歌曲的熟悉度。
2. 鱼类生活习性了解a. 引导学生观察家庭或学校中的鱼缸,观察鱼儿在水中的游动姿势、用尾巴掌控平衡等行为。
b. 与学生分享有关鱼类生活的知识,包括鱼的呼吸方式、繁殖方式、食物来源等。
c. 分小组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种类的鱼类,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习性,鼓励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
3. 亲身体验活动a.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选择水域环境较好的地方进行观察鱼类。
b. 学生们可以选择在湖泊、河流等静水环境中进行观察,或到渔塘、水族馆等场所深入了解鱼类。
c. 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记录所见所闻,包括鱼类的种类、颜色、大小、行动特征等。
4. 绘画创作a. 提供海报纸、彩色笔、水彩笔等绘画材料,要求学生绘制自己眼中的鱼儿形象。
b.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自己对鱼类的了解,表达鱼儿在水中的形态、姿势、动作等特点。
c. 学生完成绘画后,组织展示和交流。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版教材教学内容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版教材教学内容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级目录一、《小书童》传统礼仪二、《小蜻蜓》腰背肌练习三、《鱼儿水中游》波浪手练习四、《啄木鸟》三拍舞步练习五、《功夫熊猫》重心移动练习六、《大公鸡爱美丽》东北秧歌七、《布娃娃》维吾尔族舞八、《红领巾》表演组合(仪式)一、《小书童》传统礼仪训练1、训练目的:传承中华礼仪,把传统文化不同的“揖礼”与舞蹈中的“仪态”相结合,传承中华礼仪之美。
2、主要动作及规格:a.孔子礼:双手外展内和,平伸,指交叠,指尖斜上。
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掌心向里,由内而外推出。
b.上揖:身体肃立,双手合向内抱,左手在外,手心向内横掌。
俯身推手时,双手缓缓高举齐额(略高于眉心),俯身约60度,起身时恢复立容。
适用场合:正式礼仪场合,如祭礼、冠礼等行此礼,对尊长及同族中人行此礼。
c.中揖:身体肃立,双手合向内抱,左手在外,手心向内横掌。
俯身推手时,双手齐于胸,俯身约30度,起身时恢复立容。
使用场合:同辈日常见面,辞别礼。
d.提襟:保持拳形,沉肩,肘部内旋并微弯曲呈圆臂状,虎口与髋部外侧相对,留有一定空隙。
e.读书舞姿:右脚踏步蹲,上身前倾。
左手面前立掌,右手食指伸出,侧面点于左手上,同时点头。
f.书生步:2.8点行进时,主力腿屈膝,动力腿勾脚直膝,体向行进方向。
双手提襟,一手提腕前推,一手折腕后压。
动力腿落脚,主力腿在后跟至丁子位,双手提襟位,倾头然后回正。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准备位置:身对5点,右丁字步,双背手。
准备音乐:(四个八拍)(1)-(2)准备位(3)1-4转身向1点5-8起手,形成孔子礼(4)1-4孔子礼向前推出5-8双背手第一段(四个八拍)(1)1-4向8点方向书生步5-6右脚后撤,左脚紧跟形成自然位,双手中揖礼7-8 中揖礼向前推出(2)1-4读书舞姿,4次点头,点指5-8面向1点,自然位双背手(3)-(4)动作同(1)-(2),方位向2点方上步第二段(八个八拍)(1)1-4右脚上步,左脚跟至自然位,双手上揖礼5-8上揖礼向前推出(2)1-4立身中正,双手回胸前5-8双背手(3)-(4)重复(1)-(2)动作相同(5) 1-4 向1点方向上步转身面向同伴,中揖手5-8中揖手推出(6) 1-4读书舞姿,4次点头,点指5-8面向1点,自然位双背手(7)-(8)重复(5)-(6)动作相同,反方向结束段:9拍(9拍)1-4右脚上步,左脚跟至自然位5-8起手,形成孔子礼9-孔子礼推出4、教学提示:a.行礼时保持谦卑的态度。
幼儿园舞蹈《鱼儿水中游》教案

幼儿园舞蹈《鱼儿水中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鱼的认识,了解鱼的生活习性。
2. 培养潜水、划水、腾身、翻滚等基本舞蹈动作,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和体能水平。
3. 通过舞蹈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
4. 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舞蹈《鱼儿水中游》为主题,将舞蹈表演与科普知识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幼儿做一些热身活动,如转头、转臂等活动。
2. 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别具匠心的PPT,为幼儿讲解鱼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食物来源等相关知识。
让幼儿对鱼的认识有进一步的了解。
3. 学习舞蹈动作(20分钟)由老师讲解并示范基本的舞蹈动作,如潜水、划水、腾身、翻滚等。
然后,让幼儿轮流跟随老师一起复习这些动作。
通过反复练习和模仿,幼儿的协调和体能水平得以提高。
4. 学习舞蹈《鱼儿水中游》(30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舞蹈《鱼儿水中游》的情境和舞蹈动作,然后让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学习动作。
通过对音乐和动作的理解和体验,幼儿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得到了提高。
5. 小结(5分钟)复习并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舞蹈动作和科普知识。
6. 表演环节(10分钟)把幼儿分成小组,分别扮演鱼儿和海藻等角色,一起表演舞蹈《鱼儿水中游》。
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课后作业1. 请幼儿再次回顾和复习舞蹈《鱼儿水中游》的动作。
2. 让幼儿把家中的一个缸子装满水,并放一些鱼,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对鱼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五、教材及资料1. 舞蹈音乐《鱼儿水中游》2. PPT演示素材3. 鱼类科普小册子六、教学评估1. 幼儿能否掌握舞蹈《鱼儿水中游》的基本动作。
2. 幼儿能否理解和掌握鱼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幼儿在表演和合作过程中,能否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4. 教学结束,全班教师根据表现情况填写个人评价,并交给家长领取。
《鱼儿鱼儿水中游》(教案) 一年级舞蹈美育 通用版

《鱼儿鱼儿水中游》(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舞蹈,感受水中生物的生动形态,提高学生的动感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认知和对文化的理解;
•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内容
1.了解水中生物的基本形态;
2.学习《鱼儿鱼儿水中游》的基本动作;
3.同步练习基本的手、腿、肩等部位协调动作;
4.整合动作,形成完整的舞蹈表演。
教学流程
第一节课:引入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水中生物的基本形态,并引导学生感受水中生物的动感和美感。
同时介绍《鱼儿鱼儿水中游》的背景和舞蹈特色。
第二节课:基本动作练习
1.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如游泳和摇尾巴等;
2.教师模仿基本动作,让学生跟随模仿;
3.学生跟着教师进行基本动作练习,并进行手、腿、肩等部位协调的训练。
第三节课:表演编排
1.整合已学动作,形成一段完整的舞蹈表演;
2.分配角色,进行排练;
3.基于现有舞蹈表演,进行改编,创造出自己的表演。
第四节课:舞台彩排
学生进行舞台排练,并进行演员化妆与服装配合。
第五节课:组织观摩
在课堂内组织观摩活动,让学生展示所学成果。
并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基本动作的掌握情况,给予评价;
2.观察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
3.观察观摩活动中舞蹈表演的完成情况;
4.整理学生的反馈意见。
教学反思
1.鱼儿的形态比较单一,为了增加美感,可以加入一些其他水中生物的动作;
2.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自己创作舞蹈;
3.增加音乐选择的,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舞蹈的美感和音乐的编排。
中国舞四级舞蹈歌词

1小书童读读百家姓,学学三字经你默写,我朗诵,大家来旁听国学小讲堂,中华风雅诵你热爱,我憧憬,大家来继承孔子老先生呀,我是小书童呀今天是小鸟,明天是鲲鹏孔子老先生呀,我是小书童呀今天是小鸟,明天是鲲鹏孔子老先生呀,我是小书童呀今天是小鸟,明天是鲲鹏孔子老先生呀,我是小书童呀今天是小鸟,明天是鲲鹏孔子老先生呀,我是小书童2小蜻蜓小蜻蜓眼睛大飞在泉边要干啥。
动作熟练点点水落在叶上翘尾巴。
小蜻蜓快飞吧,快呀快飞吧。
一块黑云上来了,上呀上来啦。
小蜻蜓快飞吧,快呀快飞吧。
我想带你去我家,去我家。
小蜻蜓快飞吧,快呀快飞吧。
一块黑云上来了,上呀上来啦。
小蜻蜓快飞吧,快呀快飞吧。
我想带你去我家,去我家。
去呀去我家3鱼儿水中游鱼儿鱼儿水中游游来游去乐悠悠倦了卧水草饿了觅小虫乐悠悠乐悠悠水镜世界真自由鱼儿鱼儿水中游看见前面一线钩钩上食味美看得唾涎流小鱼儿别上钩贪图享受失自由4啄木鸟啄木鸟,啄木鸟小树见了眯眯笑他是森林的好医生消灭害虫本领高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啄木鸟,啄木鸟小树见了眯眯笑他是森林的好医生消灭害虫本领高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5功夫熊猫呼嘿哈呼嘿哈呼嘿哈别看熊猫阿宝,贪吃胖乎乎。
别看熊猫阿宝,走路摇屁股。
火箭椅带着它,飞呀飞起来,神龙大侠当的,稀里稀里糊涂。
从头学,拜师傅,阿宝天天都进步。
武林秘籍七个字,不怕流汗吃大苦。
熊猫练武术,越练劲越足。
阿宝是宝贝,超级炫功夫。
功夫熊猫嘿哈嘿哈,你是大英雄。
熊猫功夫嘿哈嘿哈,你是真功夫。
嘿哈啦啦啦啦啦,嘿哈啦啦啦啦啦,嘿哈啦啦啦啦啦嘿哈啦啦啦啦啦,嘿哈啦啦啦啦啦,嘿哈啦啦啦啦啦啦啦啦6大公鸡爱美丽小公鸡呀,爱美丽,戴红帽呀,穿花衣。
自以为呀,多神奇,要和别人比美丽。
小蜜蜂呀,忙采蜜,小兔子呀,在挖地。
小青娃呀,捉害虫,哎呀哎呀,没人理。
多懊恼,多泄气,谁才是真的美丽。
问小鸭,才知晓,劳动的人最美丽。
明白了,懂得了,外表其实不重要。
2023最新-小班音乐活动《鱼儿鱼儿水中游》教案(优秀6篇)

小班音乐活动《鱼儿鱼儿水中游》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这里是整理的小班音乐活动《鱼儿鱼儿水中游》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小班音乐活动《鱼儿鱼儿水中游》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欣赏、感受画面中小鱼轻盈的体态和自由愉快的意境。
2、尝试用先按后提的方法画小鱼。
3、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能安静等待,小声和同伴交流对作品的理解。
活动准备1、课件:关于“鱼”的国画作品多幅。
2、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1、师幼共同欣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1)教师:画上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哪里?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教师:如果你也是画中的一条小鱼,你想怎么游?要干什么?(引导幼儿想象小鱼说了些什么学一学画面中小鱼的动作,感受不同的动态)2、师幼共同探索小鱼的画法。
(1)教师:怎么样才能一笔画出小鱼的身体呢?请你们用自己想的方法画画看。
(2)幼儿尝试,教师提炼总结。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可先与同伴讨论自己的构思,如自己想画几条小鱼,可能怎么游,要去干什么,然后再进行创作。
4、集体欣赏、评价。
教师可侧重从画面的构思以及按提方法的掌握上进行评价。
小班音乐活动《鱼儿鱼儿水中游》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课程。
自然界的鱼类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色彩也是五颜六色。
在西方,鱼作为美术作品的内容大多出现在静物画中。
而在中国画里,鱼总是以鲜活灵动的姿态出现。
本课之所以题为《鱼儿游游》其目的就是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感受、认识去表现活生生的画面。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画好一条鱼也许不算难,但是画好一群鱼且都能生动,就比较困难了,我们可以借助拼贴的方式,将自己或一组同学在不同画面画出的鱼儿,组合成为一幅生动的画面。
另一方面,如果在细致表现时,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补救,比如:利用水来晕化画面,产生鱼儿在水中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鱼儿鱼儿水中游
王李谊
活动目标:
1、能用视觉感知金鱼动态轻、柔、慢的美感特征。
2、根据动物动态进行相似联想。
3、乐意用动作表现轻柔的动态美。
活动准备:
1、材料:音乐《鱼儿鱼儿水中游》,配套教材。
2、幼儿有创编动作的愿望。
活动过程:
1、让小金鱼来为我们表演节目,幼儿感知金鱼的外形特征。
提问:“金鱼长得什么样?你最喜欢他什么?他会表演什么节目?”
2、看小金鱼为我们表演轻柔的舞蹈,引导幼儿观察金鱼鱼鳍的动态。
提问:“金鱼什么地方最美?”鼓励幼儿用舞蹈表现金鱼的动态。
3、为小金鱼跳舞选乐曲,感知音乐的舒缓柔和。
(1)幼儿倾听两段音乐,一段音乐雄壮有力,一段音乐舒缓柔和。
(2)提问:“小金鱼喜欢用什么音乐来跳舞?”
4、为表演小金鱼跳舞选道具,感知道具的轻柔。
(1)幼儿观察书上的图片,把能表现小金鱼尾巴的道具圈起来。
(2)让幼儿根据小金鱼跳舞的特点来选择道具。
5、幼儿听音乐,模仿表现小金鱼跳舞,体验动作的轻柔舒缓。
6、教师提升幼儿创编的动作,让动作更加优美。
7、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舞蹈《鱼儿鱼儿水中游》,表现小金鱼轻柔的动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