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光端口协商问题
以太网端口协商原理,以太网自适应原理

[推荐]以太网端口协商原理,以太网自适应原理(2011-07-31 18:21:44)以太网端口电口工作模式简单先容:1.以太网口的两端工作模式(10M半双工、10M全双工、100M半双工、100M全双工、自协商)必须设置一致。
2.假如一端是固定模式(无论是10M、100M),另外一端是自协商模式,即便能够协商成功,自协商的那一端也将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
3.假如一端工作在全双工模式,另外一端工作在半双工模式(包括自协商出来的半双工,也一样处理),Ping是没有题目的,流量小的时候也没有任何题目,流量达到约15%以上时,就会出现冲突、错包,终极影响了工作性能!4.对于两端工作模式都是自协商,最后协商成的结果是“两端都支持的工作模式中优先级最高的那一类”。
5. 假如A端自协商,B端设置为100M全双工,A协商为100M半双工后,再强制将B 改为10M全双工,A端也会马上向下协商到10M半双工;假如A端自协商,B端设置为10M全双工,A协商为10M半双工后,再强制将B改为100M全双工,会出现协商不成功,连接不上!这个时候,假如插拔一下网线,又会重新协商在100M半双工。
建议以太网口的两端工作模式必须设置一致。
否则,就会出现流量一大速度变慢的题目。
大多数设备以太网口的默认的出厂设置是自协商。
假如两端都是自协商,协商成功了,但网络不通,此时请检查网线是否支持100M。
假如两端都是自协商,协商成功并且运行在全双工,在没有Link Down的条件下,将其中一端“立即”设置为固定的“10M/100M全双工”,两端仍然能够工作在全双工。
但是,万一将来插拔网线或者其他原因出现重新Link,就会重新协商为“一端全双工&一端半双工”的不稳定连接。
因此,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请牢记以上五条,现实工作中经常碰到这类故障,尤其是第三条,疏忽了轻易导致判定错误。
自协商基本原理自动协商模式是端口根据另一端设备的连接速度和双工模式,自动把它的速度调节到最高的公共水平,即线路两端能具有的最快速度和双工模式。
端口协商原理与故障排查指南

端口协商类故障排查指导2010-8-20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修订记录目录1电口自协商技术 (4)1.1交换机电口的工作能力 (4)1.2双绞线线序与MIDX (4)1.3自协商原理 (5)1.4自协商注意事项 (7)1.4.1并行检测注意事项 (7)1.4.2交叉线问题 (7)1.4.3千兆电口强制 (8)2光口互联技术 (9)2.1光口互联标准 (9)3经常遇见的故障及处理思路 (10)3.1电口端口互联常见故障 (10)3.1.1端口无法UP (10)3.1.2端口UP但速率、双工不匹配 (11)3.1.3端口UP后不稳定,丢包 (11)3.1.4端口UP后重启后又无法UP (12)3.2光口互联常见故障 (13)3.3光口与电口通过光电转换器互联故障 (14)4端口协商疑难杂症故障处理思路 (15)5端口协商类故障处理案例 (18)5.1S3760和S21电口模块对接强制千兆,无法UP (18)5.2S6806和烽火光传输设备对接端口无法UP (19)1 电口自协商技术1.1 交换机电口的工作能力在基于双绞线的以太网上,可以存在许多种不同的运做模式,在速度上有10M,100M 不等,在双工模式上有全双工和半双工等,如果对每个接入网络的设备进行配置,则必然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而且不容易维护。
于是,人们提出了自动协商技术来解决这种矛盾。
需要注意的是,自动协商只运行在基于双绞线的以太网上,是一种物理层的概念。
在锐捷的产品,电口具有的能力包括1000BASE-T全双工和半双工模式,100BASE-TX 全双工和半双工模式,以及10BASE-T的全双工和半双工模式;各种速率和模式下,均支持开启流量控制和关闭流量控制,现在的交换机1000M电口基本都支持10M/100M/1000M自协商。
以上技术的双绞线最大传输距离为100M1.2 双绞线线序与MIDX注:“橙白”是指浅橙色,或者白线上有橙色的色点或色条的线缆,绿白、棕白、蓝白亦同直通线(Straight-through):二端都使用相同的线序,通常业界都使用T568B标准;交叉线(Cross-over):一端使用T568A线序,另一端则使用T568B线序;直通线、交叉线主要应用于设备间的互联,在ISO、EIA/TIA等多个标准组织中定义了相应的设备: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又称物理设备,提供或接收数据,如计算机、终端等都包括在内;DCE(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数据通信设备或电路连接设备,提供建立、保持和终止联接的功能,如调制解调器,交换机等。
OptiX 光网络以太网常见问题处理专题

OptiX 光网络以太网常见问题处理专题关键字:MSTP 以太网内容摘要:随着MSTP概念的推广和产品的大量应用,对以太网传输的维护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问题可能涉及设备调测,也可能涉及同其它网络设备的对接。
要准确定位各类问题,仅仅掌握SDH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对数据通信技术、产品有较深的认识,从网络整体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
1.1 背景知识1.1.1 以太网的工作模式及端口属性设置说明以太网业务信号在不同的以太网接口板上的处理过程是不同的,下面以OptiX 2500+的ET1板进行说明。
以太网业务信号进入ET1板后,经过以太帧的拆分、重组后,被分组到各个VC-12;再经复用、映射到VC-4后,送入交叉连接单元,完成业务时隙的调配;最后通过交叉连接单元送往线路板,完成业务信号由支路上线路的功能。
【端口工作模式】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主线:a、速率的增加,从10Mbps-100Mbps-1000Mbps-10Gbps以太网帧格式始终保持一致,即可以实现不同速率以太网之间的“无缝”桥接,有利于交换机转发速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b、双工技术的发展,从半双工-全双工与半双工以太网不同的是,全双工的工作原则是“有则发送”,不需要理会通信介质的忙闲状态也不检测冲突,其实现基础为:1、端口支持全双工模式;2、通信介质独享(点对点通信)。
速率和双工模式的组合可以构成多种端口工作模式,为了简化组网配置、解决端口对接问题,诞生了自协商技术:通过双方的“握手”(脉冲协商信号),使双方工作在都能支持的最高级别模式下。
目前,支持速率和双工模式协商的主要是10/100M电口,而光纤以太网一般不支持速率和双工模式的协商(只支持全双工),GE的自协商主要用于协商流控参数。
端口工作模式的问题,此处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HUB仅支持半双工模式,与HUB对接时严禁设置端口为全双工;2、某些设备端口(比如PC)虽然可以设置为全双工或半双工模式,但设置后并不生效,即端口实际只能工作在自协商模式。
数据中心常见端口类型及故障处理

数据中心常见端口类型及故障处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太网和各种网络应用蓬勃发展,人们对带宽的需求也日益强烈。
从最早的10M/100M以太网,到后来普遍使用的千兆以太网,网络设备的接口类型、传输介质、数据编码技术等也在随之变化和发展。
针对当今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服务器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对高带宽、高性能的需求,10G (万兆)以太网也已成为主流技术,广泛用于数据中心内部互联。
为了应对更高的带宽需求,IEEE 802.3ba工作小组从2008年1月就开始开发支持40G/100G的新的以太网标准。
至2010年6月,该标准已获得正式批准。
在可以预见的不久的将来,40G/100G以太网技术将成为数据中心汇聚到核心互联的主要技术。
数据中心设备的接口可分为光接口和电接口两类。
电接口一般用于接口速率要求较低,传输距离较近的情况,例如数据中心接入层;而光接口一般用户高带宽远距离传输。
电接口连接的是5类非屏蔽双绞线(俗称RJ45接口),传输的电信号;光接口连接的是光纤,传输的是光信号。
提到光口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光模块。
广义的光模块(Optical module)包括光接受模块、光发送模块、光收发一体模块、光转发模块等。
Transponder(光转发器)除了具有光电变换功能外,还集成了很多的信号处理功能,如:MUX/DEMUX、CDR、功能控制、性能量采集及监控等功能。
常见的Transponder 有:200/300pin MSA,XENPAK,以及X2/XPAK 等。
而我们常说的通常意义的光模块实际上是Transceiver(光收发一体模块),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光电/电光变换,常见的光模块有:SFF、SFP、SFP+、GBIC、XFP 等。
下面将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光模块类型。
SFF:SFF是Small Form. Factor的简称,英特尔将其称为小封装技术。
SFF光模块是最早期光模块产品,主要业务速率在2.5Gbps及以下,其电接口有两种规格:10pin和20pin,两种版本的主要数据信号接口是一致的。
专题二:交换机端口类常见问题定位

User Set Rx Power High Threshold(dBM) :1.00
User Set Rx Power Low Threshold(dBM) :-20.00
用户设置接收光功率上限
用户设置接收光功率下限
User Set Tx Power High Threshold(dBM) :-1.00 User Set Tx Power Low Threshold(dBM) :-6.0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4
log
<Quidway>display logbuffer Apr 19 2010 14:14:49 Quidway %%01IFPDT/4/IF_STATE(l)[0]: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4/0/33 has turned into DOWN state.
带宽模式 160MHz-km OM1 160MHz-km 400MHz-km OM2 500MHz-km OM3 2000MHz-km 26M 33M 66M 82M
传输距离
300M
经确认三段光纤均为OM1类型,传输距离为33m,而经过2个ODF架后距离为65m,远 大于33m,因此链路无法Up。
Huawei Confidential
近期端口运行状态历史记录通过如上的命令行进行采集,也可以通过采集 cfcard:/logfile/log.dblg文件进行采集。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5
目录
诊断工具
光口对接不能UP故障
中兴光猫常见问题及处理意见

一、认证问题LOID不存在产生原因:1)LOID输入错误,例如:位数不够、字母大小写或者有空格2)光路跳纤有误,LOID序列号与实际端口不服,例如:输入CD6116X1606001,但是上端PON口确是16槽5口现象描述:在注册状态信息栏显示:LOID不存在处理办法:排查光路,确认光路实际PON口和准确的LOID一直初始化状态产生原因:ONU的认证需要通过测距和同步两个步骤之后才能认证成功,如果光纤距离太长(超过20KM)、光衰略大于认证要求或者光路质量差,因此导致测距或同步一直无法完成现象描述:ONU侧,在注册状态信息栏显示:设备初始化处理办法:逐级分光器往OLT近端挂测,确认存在传输质量的尾纤或者分光器无任何反应产生原因:OLT与ONU之间没有或者不能协商现象描述:ONU侧,在注册状态信息栏显示:未认证处理办法:1)确认OLT侧是否已经下发数据2)ONU的类型与PON口的类似是否一致(GPON或者EPON)3)光路问题二、宽带问题认证成功,拨号678产生原因:1)大二层数据未完成2)光路传输质量太差3)ONU终端问题4)OLT板卡问题现象描述:拨号提示678或者651处理办法:1)确认大二层数据2)OLT机房近端挂测3)更换光猫测试4)板卡复位或者更换板卡测试路由不能使用产生原因:1)设备不支持路由2)OLT侧数据下发为桥接现象描述:桥接模式下能拨号,路由模式不行处理办法:1)确认设备类型是否支持路由(F660和F600支持)2)截止7月15日前的H项目都为桥接,未下发路由数据三、语音问题ping不通语音网关和SS产生原因:1)该LOID未下发语音数据2)终端上参数填写有误3)大二层语音数据未透传4)光路问题现象描述:在终端上设备管理—诊断---ping测试中,测试不通处理办法:1)确认语音数据是否下发2)仔细比对中兴提供的配置指导书与当前配置3)确认大二层数据4)逐级分光器往OLT侧挂测ping通SS地址,但语音端口注册失败产生原因:1)交换域名未注册2)未绑号3)用户名鉴权问题现象描述:在终端上,网络接口信息—语音端口状态显示:注册失败处理办法:1)确认交换上域名是否注册2)确认对应IP是否绑号,并确认号码是否与申请一致3)确认用户名及密码是否准确,切忌不能填写URI或者鉴权用户名,保持其空白拨号键盘等待时间过短产生原因:长短定时器默认设置时间过短现象描述:拨号键盘等待时间过短处理办法:在网络一栏中修改长短定时器,将默认的2修改为5或者8四、常见故障不定时出现认证失败,需要修改LIOD或者重启板卡才能恢复产生原因:光路衰耗或者质量处在一个临界值上,一旦有波动就会导致注册失败,但是之前的arp信息并未老化,导致后面的注册请求失败现象描述: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认证失败,需要修改LIOD或者重启板卡才能恢复处理办法:1)确认在当前用户注册失败时,同一LIOD段即同一PON口下的其他用户是否能正常使用,如果能,可以更换纤芯处理2)若整个PON口下都不能认证了,必须逐级分光器往olt近端测试,或者更换光分器网速慢或者掉包严重产生原因:1)用户mac地址超过10个2)光路衰耗或者传输质量3)终端故障现象描述:打开网页或者下载速度慢,长ping网站地址有掉包处理办法:1)确认用户接入量,如果在公共区域使用,有大量mac地址上线,则建议用户改用其他网络接入方式2)在确认光衰在理论值范围内的情况下,逐级光分器往OLT近端挂测3)更换光猫测试声明:以上问题及故障都是FTTH项目中兴设备上较为常见的,如果装机人员在装机之前都进行OLT 近端挂测,同时按照我处提供的配置指导书配置参数,将能避免绝大部分问题的出现。
关于电力通信系统SDH光设备调试中的问题解决方案

关于电力通信系统SDH光设备调试中的问题解决方案SDH光设备调试是高端通信设备部署的重要步骤,然而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SDH光设备调试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光模块无法正常工作1.1 问题现象SDH光设备安装完毕后,光模块无法正常工作,无法实现光信号传输。
1.2 解决方案(1)检查光纤接插是否正确,插头端面是否有污染或伤痕,如果有需要进行清洗和修整。
(2)检查设备端口的状态和配置,确认是否符合使用规范。
(3)检查硬件故障,包括光模块、接口卡等设备是否损坏或者损坏严重。
(4)对于光模块无法识别设备或者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可以使用设备的日志工具进行查看和分析。
二、光模块不能自动协商速率接入设备的光口和下级设备直接连接时不能自动协商速率,无法实现光信号传输。
(2)检查已连接的光模块是否支持某些特殊的速率和协商模式,如果是可以手动配置。
(3)对于自适应模式无法协商的情况,可以手动配置两端的速率和参数。
三、帧同步失败SDH光设备在进行帧同步时失败,无法接收数据,出现严重的通信故障。
(1)检查线路质量,确认是否存在干扰、衰减等问题。
(3)确认设备时钟源来源是否正确,是否可以实现同步。
(4)如果以上解决方案无法解决,还可以通过查看设备日志和分析数据包,进行更加深入的排查。
四、光口不稳定SDH光设备在正常使用时,光口存在不稳定的情况,数据传输的错误率较高,通信质量下降。
(1)检查光口的光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如果不符合规范需要调整参数。
(2)检查光模块的质量,是否合适该设备,是否损坏或问题较大。
(3)检查光纤连接的稳定性,排除插头、线路等方面的问题(4)通过日志或者数据包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行更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五、设备无法识别光模块SDH光设备在安装时无法识别新安装的光模块,导致设备不可用。
(1)检查光模块的类型和规范是否符合设备要求。
(2)清洁光接口和光模块端面,保证连接状态正确。
DWDM常见故障处理

DWDM常见告警处理单位:中国联通邢台市分公司*名:***评审任职资格:高级工程师时间:2011年08月 01日河北联通年度职称评审论文[作者简介]王民英:中国联通邢台市分公司网管中心工作,工程师。
[摘要]论文主要介绍了华为波分设备常见告警处理,包括告警解释、告警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可能原因和处理方法等。
[关键词]DWDM:密集波分复用技术MCA:(光谱分析)OUT:波长转换单元DWDM常见告警处理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迅速发展,大颗粒大带宽的传输业务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传输网中,我公司使用的华为6100、 6800、8800 波分设备应用于骨干核心层、城域核心层、城域汇聚层; 在骨干层,和城域DWDM设备、SDH设备、数通设备对接,为各种业务和网络出口提供一个大容量的传输通道, OptiX OSN 8800采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实现多业务、大容量、全透明的传输功能。
提供灵活的业务调度功能,不仅仅在光层上实现以波长为粒度的ROADM的调度,还实现各波长内部ODU2/ODU1/ODU0粒度的子波长业务调度,极大地提高了业务调度的灵活性和带宽利用率。
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和网络的不断升级,对于波分系统的告警和故障处理日显重要,在此主要介绍华为波分设备常见告警处理,包括告警解释、告警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可能原因和处理步骤等。
一、B1_EXC再生段(B1)误码越限告警。
即单板接收到的SDH帧信号质量劣化,再生段(B1)误码超过B1误码门限时产生此告警。
波分侧上报--波分侧接收到的信号中的SDH帧B1误码超过B1误码越限门限。
客户侧上报--客户侧接收到客户的SDH信号B1误码超过B1误码越限门限。
可能原因:再生段(B1)误码越限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客户侧输入信号中含有误码,属客户侧原因;本站接收部分故障;接收信号衰减偏大,光纤或连接器不清洁;和对端站发送部分故障,这三种原因属波分侧故障;在此主要介绍波分侧的故障处理方法:1、本站接收部分故障:外环回OTU2单板波分侧发送和接收光口,查看OTU1单板是否有误码类告警,如果没有误码类告警,说明是本站单板故障,更换本站故障单板,2、接收信号衰减偏大,光纤接头或连接器不清洁:如果外环回OTU2单板波分侧发送和接收光口后有误码,通过U2000查询对端站OTU1单板对应光口的发送光功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对端站OTU1单板对应光口的发送光功率在正常范围内,检查对端站OTU1发送部分到本站OTU2接收部分之间的光纤接头和清洁光纤连接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光端口协商问题
以太网的千兆光口只有自适应和强制的模式,千兆光口的协商过程为如下:
1.两端都设置为自协商模式
双方互相发送/C/码流,如果连续接收到3个相同的/C/码且接收到的码流和本端工作方式相匹配,则返回给对方一个带有Ack应答的/C/码,对端接收到Ack信息后,认为两者可以互通,设置端口为UP状态
2.一端设置为自协商,一端设置为强制
自协商端发送/C/码流,强制端发送/I/码流,强制端无法给对端提供本端的协商信息,也无法给对端返回Ack应答,故自协商端DOWN。
但是强制端本身可以识别/C/码,认为对端是与自己相匹配的端口,所以直接设置本端端口为UP状态
3.两端均设置为强制模式
双方互相发送/I/码流,一端接收到/I/码流后,认为对端是与自己相匹配的端口,直接设置本端端口为UP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习惯要求GE为强制千兆,这样可以排除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在维护中我们时常碰到一端UP状态,一端为down状态情况,这种情况有两种。
一种是在首次调试光通道时,我们会遇到一端GE是UP状态,一端是GE为down 状态(在光纤正常的情况下)。
这个时候多是端口协商问题,强制端口的一端只要能收到光,端口能够成为UP状态,而自协商一端收不到Ack应答,就成为了down状态,只要两端均设置为强制就正常了。
另一种情况,两端均已设置为强制,但一端UP状态,一端为down状
态,down状态一端多是收无光或光太弱造成。
这种情况如果是在新开通光路时,一般不会遇到麻烦,因为我们光路是测试过的。
如果是光缆中断后抢修恢复的,一定要确保业务正常,不能只看端口状态,一端是UP状态,并不能说明另一端也是UP状态,因为只要端口收光正常就可以是UP状态,但并不能保证UP状态端发出的光到对端也能接受正常。
第二种情况实际上要注意光纤恢复后的单纤故障,不要凭经验只看到一端端口是UP或指示灯正常就认为是业务正常了。
其它光设备如光纤收发器等,也不能只看外观指示灯(一端指示灯正常,另一端可能是异常),一定要确保业务正常情况下才稳妥,即使两边指示灯或端口状态都正常,如果当时要做ping测试,一定要用大数据包(1500字节上)ping测试,直接ping测试包默认多是32字节,小数据通过正常,大数据包可能异常并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