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

合集下载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

二、城邦内部关系与整体主义价值取向
1、城邦紧密的内部关系与发达的公共生活
(1)小国寡民的城邦(city—state) 古希腊并存着数以千计的城邦。每个城邦平均 人口数千人到数万人,其中公民500—2000人。 典型的城邦由一个城市(镇)和周围的一片农 村地区构成,城市中心有卫城。
希 腊 城 邦 爱 琴 海 周 围
2、 研究专著
• 伊迪丝· 汉密尔顿 《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 子嵩等《希腊哲学史》1——2 人民出版社1988,1993。 •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 范明生《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商务1965 • 涅尔谢相茨《古希腊政治学说》商务1991 • A.E.泰勒《Polato一生平及其著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 基托:《希腊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 洪涛:《逻各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上海人 民出版社,199?年。 • 厄奈斯特 ·巴克:《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 • 莱昂· 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 • A.安德鲁斯:《希腊僭主政治》,
2、理性主义的政治思考
(1)在政治学领域,希腊人已经作到将政治学与宗 教区别开来,与神话的解释区别开来。对政治进行 理性主义的思考。 神话采取的形式是故事,而科学的形式是抽象 的原理,精确的、客观的叙述。 在希腊政治学中,很少古代政治学常见的以宗教 神话、臆测、传说、故事等为依据进行的推论。思 想家们观察经验事实、考察历史、对验验材料进行 分类、比较分析、对概念进行缜密的推敲,抽象出 一般理论、原则,进行演绎推理等。 希腊人成熟的逻辑学、几何学成就是理性方法 的体现。在政治学领域也是如此。 希腊人有对神的虔诚信仰,但政治思考是理性的。

论古希腊时期政治思想的影响

论古希腊时期政治思想的影响

社会条件:
1、古希腊山多,岛屿多,良港多,平原少,土地贫瘠。

由山岭、海域、水域隔开的小块陆地,形成小国寡民为特征的城邦体制(主要因素)容易实行民主体制。

同时小国寡民的城邦要保证其独立和发展,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也需要通过民主增强凝聚力。

也导致商品经济发达,易于形成平等、互利、诚信,平等、民主、开放等共同的价值观,同时使新兴的工商业阶层兴起,迫切追求民主权利。

2、政治家不懈的努力和平民,特别是新兴工商业阶层的抗争。

3、奴隶制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4、受原始社会的民主习惯影响和亚非文明的影响。

影响:
1、促进了希腊的全面繁荣,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西方文化的摇篮。

2、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其思想与实践(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权力分立等思想与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一章古希腊政治思想

第一章古希腊政治思想

内容

《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Troy)的 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勇将阿喀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 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希腊联军围攻特洛耶十年未 克,而勇将阿喀琉斯愤恨统帅阿伽门农夺其女俘,不肯出战,后因其 好友战死,乃复出战。特洛耶王子赫克托尔英勇地与阿喀琉斯作战身 死,特洛耶国王普利安姆哀求讨回赫克托尔的尸体,举行葬礼,《伊 利亚特》描写的故事至此结束。 《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耶后归国途中十 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 奥德修斯受神明捉弄,归国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 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当奥德修斯流落异域时,伊大卡及邻国的贵族 们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皮涅罗普求婚,迫她改嫁,皮涅罗普用尽了 各种方法拖延。最后奥德修斯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 复了他在伊大卡的权力。
青年:“那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战争情况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生 活中不能欺骗。”
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 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好吃的东西, 儿子吃了药病就好了。你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

青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 苏:“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 青年:“你把我弄糊涂了,以前我还知道什么是道德,我现在不知道 什么是道德了。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才是道德呢?” 苏:“其实,道德就是道德本身。” 苏格拉底的意思是,道德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存在任 何一成不变的道德概念。 这样,通过双方的辩论,一问一答,不断揭露对方的矛盾,迫使对方 不得不承认错误,从而否定自己原来已经肯定的东西,以求得一般的 概念。苏格拉底把他讨论问题时所惯用的方法称为“助产术”。这种 论辩方法在当时很流行,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或“辩证法, 苏格拉底是西方最早使用“辩证法”一词的思想家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政治思想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政治思想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政治思想古希腊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世人推崇的文明古国,这个国家不仅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在政治体系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被认为是现代民主制度的雏形,而其政治思想则影响了整个西方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就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政治思想进行简要介绍。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始于公元前5世纪,在这个时期,雅典州的人民大会和议会成为了政治活动的核心。

人民大会由所有成年男性自由人组成,而议会则由500名成年男性组成。

在这种体制下,选举、投票以及发表意见的权利都由“公民”行使。

这种制度可以被描述为“间接的、代议制的民主制度”,因为成千上万的公民很难集会到一起来做出决策,他们通过选举代表来实现自己的意愿。

雅典实行的民主制度虽然简单,但它促进了数百年的和平和自由,这种政治体制的一个常见特征是利用公共场所和公共建筑来表明城邦的成功和政治实力。

城市周围的公共广场、公共凉亭和公共建筑通常会变得非常繁忙,因为公民们会在这里集会,交流意见,讨论问题和做出决策。

这种实时的交流和互动是民主政体的核心,因为这种交流能够促进公民思想的交流和形成共识。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则源于一些伟大思想家的著作,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创作包括关于教育、政治和美学的许多著作,他的《理念国》甚至被认为是对民主政体的反对。

柏拉图认为,民主政体是不稳定、易犯错误和自由宽泛的,因此不适合束缚自己的个人行为。

相反,柏拉图提倡专制和一种高度统一的社会。

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则发布了大量有关民主政体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政治学》。

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主张一个理想的民主政体应该由中产阶级领导,并且他认为,民主并不会导致理性的意见,因为大多数人被描述为“众数”的那一部分。

然而,古希腊人的思想并不局限于民主或独裁这两种方式之间的抉择,他们常常提倡“混合政体”,即通过各种不同的政府形式来维持一个平衡。

例如,一些城邦采用的是“政治轮替”制度,让不同的人担任不同的职位,包括军事领导与民政领导。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和罗马被认为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先驱,他们的政治制度对现代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会探讨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以及他们的特点。

古希腊政治制度古希腊政治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度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民的自由与民主。

在古代希腊,城邦是自治的政治单位。

每个城邦都由一个城市和周围的乡村组成。

这些城邦都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古希腊最著名的城邦是雅典。

雅典政治中最有名的制度是民主制度。

在雅典,所有的自由男性都有权投票。

但是,女性、奴隶和外国人是没有投票权的。

每年,随机抽选500个公民组成大会。

大会决定一切重大问题,例如战争和和平,税收和法律等。

此外,雅典还有议会制度。

议会是一个执政机构,主要由经验丰富的政治家组成。

议会制度保证了管理城邦的稳定和政府的连续性。

古罗马政治制度古罗马政治制度被广泛地视为现代政治的原型。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有三个主要的阶段:共和制、帝制、衰落。

在共和制期间,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两个执政官,他们共同管理罗马。

执政官的任期只有一年,以防止某个人掌握太多权力。

此外,政府还设立议会以保持政治的稳定性。

当罗马帝国兴起后,共和制被废除。

帝国期间,罗马由一个帝国皇帝统治。

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并且没有上限。

在皇帝的支持下,罗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超级大国。

不幸的是,区域自治政策的掌控不力以及腐败的问题导致了罗马衰落。

罗马的统治者们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往往会削弱他们的权力,然而,这些措施常常会导致局势更加恶化。

总的来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他们的政治制度对现代政治甚至是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让· 布丹的主权理论
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 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最高权力。主权是指对 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外具有独立平 等的权力。 主权具有绝对性和永久的性质。
第四章 17世纪欧洲大陆的政治 思想
胡果· 格老秀斯(Hugo Grotius , 1583—1645)
荷兰人,近代西方资 产阶级思想先驱,国 际法学创始人。其名 著《战争与和平的权 利》(1625年)不仅 是重要的国际法著作, 而且是西方资产阶级 人权学说的基础自然 法或自然权利理论的 开创性著作。

阿奎那对政体的分类
正义政体 ——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 非正义政体 ——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
但丁· 亚利基利(Dante Alighieri , 1265—1321年)
. 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 标志着封建的中世纪 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 开端的历史人物。他 的文学名著《神曲》 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 山之作,但他的政治 思想基本上属于中世 纪的范畴。
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 人的双重本质:人是由肉体和灵魂同时构成的 ↓ • 人类社会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城: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 (城——即社会,是一个有序的人的群体) ↓ • 双城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以不同的“爱”为基础 • 双城在现实生活中混在一起,只有在末日审判的时候才会 分开
第二章 中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的统治方法(统治术)
• 宁可做令人惧怕的君主而不是受人敬爱的君主
• 君王必须同时扮演狮子与狐狸的角色
• 马基雅维里是西方第一个关注统治术的思想家, 充分体现了他的目的/手段论,即“以目的说明手 段正确的政治无道德论”。但其本质是一个爱国 主义者。
Is it better to be loved than feared, or the reverse? The answer is that it is desirable to be both, but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join them together, it is much safer for a prince to be feared than loved, if he is to fail in one of the two┉ Nevertheless, the wise prince makes himself feared in such a way that, if he does not gain love, he escapes hatred; this he will always achieve if he refrains from the property of his citizens and his subjects and from their women. --------Machiavelli, The Prince, pp62-63

西方政治思想史01 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史01 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与政治思想的特点
提要
古希腊的社会状况与城邦制度 政治思想的产生与政治学的创立
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一、古希腊的社会状况与城邦制度
希腊世界的版图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 岛屿星罗棋布,希腊半岛山川纵横。特殊的 地理环境使希腊世界呈现出开放性和多样性 的海洋文明特征,形成了极其多元化的政治 局面。
吕库古改革
斯巴达的政制奠基 于传说中的吕库古改 革。吕库古在斯巴达人 内部创建以平等和集体 主义为特征的“平等者 公社”。公民内部严格 地实行平等,要在军营 中过集体生活,为城邦 奉献自己的全部身心。
梭伦改革
公元前594年,梭 伦进行改革。在经济 上,他颁布“解负 令” 。在政治上,梭 伦改革使所有公民都有 权参加公民大会,同时 又给富人担任城邦高级 公职的特权,从而使平 民与贵族的矛盾得到某 种程度的缓解。
古希腊城邦的分布
“我们居于大地一隅;傍海而生,有如蚁蛙之于池塘。”(柏拉图:《斐多篇》) “希腊殖民城邦就像一条密缝于蛮邦原野这片大织锦的花边一样。”(西塞罗)
城邦制度
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态,最显著的特 征是小国寡民。希腊世界曾经存在过数以百计 的城邦,彼此相互独立,享有完全的自主权。 从横向上看,城邦的政治制度丰富多样,通常 分为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从纵向上看, 各个城邦的政治制度也都经历了不同政体的演 变。城邦由公民、奴隶和自由民构成。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中叶,一批自然哲 学家从新的视角思考政治与法律问题。在他们 看来,宇宙是统一的整体,万物处于永恒的运 动之中,遵循一定的必然性、规律或命运。赫 拉 克 利 特 使 用 Logos(λόγος) 这 一 概 念 , 它 的 原 意是指“词”与“话”,引申为自然的普遍规 律或共同法则,也是万物共同的、普遍的尺 度。由于逻各斯是最高的支配力量,高于人间 法律,所以是人定法的源泉和准绳。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史导论西方政治思想史是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历史。

其发展的基本线索是: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讨宇宙的本源和规律,后来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他们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民观察一切问题的依据,一切意识形态都从属于它,代表人物是奥古斯都、阿奎那;★权利政治观基本上是从15、16世纪开始,形成于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应然、实然和将然的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国家,后来进一步提出‘天赋人权’的观念,人们为了维护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公共权力和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

▲应然阶段: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时期,各阶层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揭露、鞭笞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平等的个人可以通过协议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国家,个人都有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的权力;19世纪直到20世纪前期是权利政治观发展的‘实然阶段’,资本主义的矛盾暴露出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摆脱‘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提出各种改革方案,并且论证现实的合理性,目的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缓和矛盾、稳定秩序。

、、、无产阶级已逐步由自在的阶段变为自为的阶级,在思想上,他们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马克思也随之诞生;当代西方是权利政治观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和将然阶段并存,世界经济的发展,民主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民族解放运动以及民族国家的形成改变着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在这种局面下,西方政治思想更是派别林立,花样繁多,一方面是以维护现存秩序为目的的思想,各种派别无不是为政府的国内、国际政策出谋划策,为现实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某种设想和对策;另一方面,有的思想家批判现实社会的各种弊端,把一切都归结于现代化的原因,西方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原来的社会构成和组织已经不能适应要求,需要重新建构,提出一套将然的设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家的理念与城邦正义观
(一)国家的理念 1.理念:理念是柏拉图哲学与政治思想 的核心概念。在古希腊哲学中,理念是指具 有同样的外观和特征,或是具有同样行政的 某一类事物。柏拉图将理念解释为现实世界 的原型,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只有具备真正 的知识和智慧,才能认识和把握理念。
2.城邦的理念 《理想国》描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 本原则、政治设置和生活方式。这个城邦 是现实各类城邦中正义因素的集中、提炼 和升华,是现实城邦所应趋赴的目标。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一章 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
概述 I. 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 II. 思想的主题:以城邦问题为中心,探寻理 想的城邦制度、追求良善的政治生活。 III. 突出的特征:自然政治观和整体主义国家 观是古希腊政治思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 德代表了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最高成就。
第一节
年。
内容:经济上,他颁 布“解负令;在政治上, 缓解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意义:奠定了雅典民 主政治的基础,为雅典城 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 路。
B 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509年 内容:1.将公民按居住地区 划分为五个部落产生五百人议 事会; 2. 将雅典全境划分为十 个选区选出十位将军组成“十 将军委员会”; 3. 采用“陶片 放逐法”将有可能危害城邦的 人驱逐出境。 意义:标志着雅典民主政 制的确立。
三、哲学家治国思想 (一)哲学家的品格与本性 1.哲学家的本质特征是掌握知识,知识是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对理念的把握;一般人 的看法只是意见,仅仅停留在事物的外在表象 上。 思维 客观
理性(辩证法)
知识 对科学和数学的理解 信条(知觉) 猜想(想象)
更高级形式
科学和数学的形式 客观事物 影子、图像、映像
(二)城邦正义 1.柏拉图相信,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城 邦阶级的分工上,分工合作是城邦生存的基 础。 2. 城邦等级分明,不同等级有不同的职 责 。 城 邦 应 该 有 统 治 、 保 卫 和 生 产三 种 职 责,公民被相应地划分为统治者、护卫者和 生产者三个等级。
3.城邦等级有不同的特性与美德
2.赫西俄德的长诗《神谱》《工作与时日》中发展 了正义的观念。
( 1 ) 正义是宙斯的最高 法则,任何个人,如果 要过多索取,或用强力 和狡诈手段破坏正常秩 序,都会受到宙斯的惩 罚 ( 2 )把人类历史分为 5 个 时期:黄金时代、白银 时代、铜器时代、半人 半神的英雄时代、铁器 时代
(二)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政治思想 产生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与政治思想的特点
提要
古希腊的社会状况与城邦制度
政治思想的产生与政治学的创立
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一、古希腊的社会状况与城邦制度
(一)社会状况 希腊世界的版图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 岛屿星罗棋布,希腊半岛山川纵横。特殊的 地理环境使希腊世界呈现出开放性和多样性 的海洋文明特征,形成了极其多元化的政治 局面。
(二) 《政治家篇》中划分
1.柏拉图按照统治者的人数多少把政体分为三种, 又依据是否遵循法律进行统治,再各自分为两种 形式。 一个人统治——君主政制与僭主政制 少数人统治——贵族政制与寡头政制 多数人统治——民主政制的两种形式 2. 在没有哲学家的情况下,依法而治的政体是好的 政体。 (三)《法律篇》中,提出关于混合政体的设想。
提要
生平与著作 论城邦的起源、本质与目的 政体的分类与变革学说 理想城邦的设计
历史地位与评价
一、生平与著作 亚里士多德(公元 前 384 — 前 322 )是古希 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著 作首推《政治学》和 《雅典政制》,其他重 要著作包括《形而上 学》、《尼各马可伦理 学》等。
1.毕达哥拉斯学派 首次将宇宙看做一个有内 序、内在规律的世界。 黄金分割作为一种比例 关系,产生和谐的美感 ,表现在人类社会中, 这种造成和谐的适当比 例或尺度就是正义。
2.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使用 Logos 这一概念,它的原 意 是 指 “ 词 ” 与 “话”,引申为自然的 普遍规律或共同法则, 也是万物共同的、普遍 的尺度。由于逻各斯是 最高的支配力量,高于 人间法律,所以是人定 法的源泉和准绳。
Man is by nature a political animal. (I.1253a2)
三、政体的分类与变革学说
(一)政体的分类 1.政体的类型的划分标准: (1)依据政体的宗旨是否照顾公共利益:正宗 政体与变态政体 (2)依据掌握城邦最高治权的人数多寡:一人 统治、少数人统治和多数人统治 (3)依据两个标准相互组合,形成六种政体: 正宗政体有君主政体(王制)、贵族政体和公 民政体。 变态政体有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3. 智者学派
公元前5世纪后半 叶,希腊世界涌现出一 大批“智者”,他们专 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研 究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 系、社会团体与政治制 度、风俗习惯与伦理规 范等。代表人物普罗塔 哥拉、高尔吉亚与安提 丰等。
具体观点 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的眼光 去考察社会、政治和法律。 有些智者相信,存在一种“未成文的法 律”“合乎自然的法律”“到处都一致遵 守的法律”,它们高居于法律和习俗之 上。这里已经蕴涵了自然法思想的雏形。
雅典的民主模式
资料来源: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雅典普尼克斯冈:公民大会聚集地
二、政治思想的产生与政治学的创立
(一)荷马时代政治思 想的萌芽(公元前 12 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1. 《荷马史诗》中已经 蕴含了政治思想的萌 芽
氏族内部阶级和阶级 分化已经出现;氏族 成员内部贵族与平民 的区分已经很明显; 公共权力萌芽,主要 的职能机构有部落民 众大会、长老议事会 和军事首领巴西琉斯 。
(二)如何构建
1.柏拉图对社会基本构成、公民等级以及 财产制度作出重大调整。主张社会分工的原 则不变,但具体分工方式应做重要修改。 2.柏拉图提出混合政体的设想,主张官 员由选举产生。 3.柏拉图详尽地讨论了有关的民法与刑法 条文。法治国家的一切基本制度和政体组织 都是通过严密的法规、执行、监察和司法来 保证的。
斯巴达的政制以稳定著称 并受到厚实思想家的推崇。它 奠基于传说中的吕库古改革。 改革背景:斯巴达居民等 级制 改革内容:在斯巴达人内 部创建以平等和集体主义为特 征的“平等者公社”。公民内 部严格地实行平等,要在军营 中过集体生活,为城邦奉献自 己的全部身心。
(2)雅典政制改革
A 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594
第二节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提要
生平与著作
国家的理念与正义观
哲学家治国思想
政体思想
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历史地位与评价
一、生平与著作
柏拉图(公元前 427 — 前 347)出生于雅典,早期热心 文学,后来献身哲学。 柏拉 图集 中 阐述 政治思 想的著作是《理想国》《政 治家篇》《法律篇》。《理 想国》为盛年时期的作品, 《政治家篇》和《法律篇》 写于晚年。
古希腊城邦的分布
我们居于大地一隅;傍海而生,有如蚁蛙之于池塘。(柏拉图:《斐多篇》)
(二)城邦制度 1.城邦及其形成: 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态,最显著的特 征是小国寡民。从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6 世 纪,希腊的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 化,少数氏族贵族转化为统治阶级,奴隶主阶 级统治的城邦逐渐形成。城邦由公民、奴隶和 自由民组成。
2.城邦制度 希腊世界曾经存在过数以百计的城邦,最大 的城邦是斯巴达与雅典。彼此相互独立, 享有完全的自主权。从横向上看,城邦的 政治制度丰富多样,通常分为君主制、贵 族制、民主制。从纵向上看,各个城邦的 政治制度也都经历了不同政体的演变。城 邦由公民、奴隶和自由民构成。
(1)斯巴达政制与吕库古改革
五、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在《法律篇》中,柏拉图结合当时希腊的政治 现实,在等级划分、国家政体、法律条文等方面进行 了重要的调整,构建了“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一) “第二等好的理想国”是法治国家 1.建立法治国家的最佳途径,就是借助于独裁者 的强制力量,建立一种全面、严格的法律秩序。法治 树立为“第二等好的理想国”应当遵循的最高规范。 “统治者是法律的仆人,如果法律服从于其他 某种权威,自己却一无所有,国家的崩溃就为时不远 了。如果法律是政府的主人,政府是法律的奴仆,形 势就充满希望。”
哲学家代表理性;护卫者代表激情;生产 者代表欲望。但是节制不专属某一阶级贯 穿于全体公民。 4.三个等级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分工互助协 调一致,就有了城邦的正义。
理 性 统治 者
激 情
欲 望 欲 望
理 性
护卫 者 激 情
理 性
生产 者
激 情
欲 望
(三)评价 1.柏拉图的政治学说包含着理想国家与现 实国家的对立,树立了一种批判现实国家、抬 高彼岸理想国家的思维方式。 2.柏拉图的正义与等级分工思想,包含了 国家以社会分工和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观点。 3.柏拉图的正义论和理想国贯穿着整体城 邦的观念。城邦以整体的和谐、统一和强盛为 目的,要求个人完全消融于城邦整体之中。
二、论城邦的起源、本质与目的
对城邦的一般认识 及其理论,构成在亚里 士多德政治学的基础。 (一)城邦的起源 城邦是自然进化的 产物,是人的本性的不 断趋于完善的必然要 求,是社会组织进化到 了高级而完备的状态。 家庭——村社——城邦。
(二)城邦的目的:是最高级的社会团体,能够使 人实现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三 种善业。 (三)城邦的本质 1.城邦是若干公民的组合,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 民大会的自由人才是真正的公民,由这样的公民 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城邦。 2.城邦是自由的自治团体,不是主人和奴隶的结 合,城邦政治家的权威是对自由人的治理,是平 等的自由人之间所嘱托的权威。
雅典学园(拉斐尔,1510-15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