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化时期政治思想

合集下载

【历史知识点】古希腊政治特点

【历史知识点】古希腊政治特点

【历史知识点】古希腊政治特点
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寡头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
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制的议会进行统治。

1、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

2、政治制度在广泛的时间上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

仅就政体来分古希腊就经历了
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的演变。

3、希腊化时代政治思想被专制政体所取代,君主通常以神权或半神权作为号召。

4、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类对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尝试之一,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是指古代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的总称。

公元前3000-
前2000年代的爱琴文化是其历史的先导。

前12-前8世纪为荷马时代。

前8-前4世纪为
古典时代。

前338年后,沦于马其顿统治之下。

前4世纪后半叶亚历山大东征后为希腊化
时代。

前146年并入罗马版图。

古希腊文化构成了古典文化的主要部分,古典时代尤其是雅典的文学、艺术、历史学、哲学和科学均有百世留芳之作,对罗马、后世欧洲及世界文化有极大影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

二、城邦内部关系与整体主义价值取向
1、城邦紧密的内部关系与发达的公共生活
(1)小国寡民的城邦(city—state) 古希腊并存着数以千计的城邦。每个城邦平均 人口数千人到数万人,其中公民500—2000人。 典型的城邦由一个城市(镇)和周围的一片农 村地区构成,城市中心有卫城。
希 腊 城 邦 爱 琴 海 周 围
2、 研究专著
• 伊迪丝· 汉密尔顿 《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 子嵩等《希腊哲学史》1——2 人民出版社1988,1993。 •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 范明生《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商务1965 • 涅尔谢相茨《古希腊政治学说》商务1991 • A.E.泰勒《Polato一生平及其著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 基托:《希腊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 洪涛:《逻各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上海人 民出版社,199?年。 • 厄奈斯特 ·巴克:《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 • 莱昂· 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 • A.安德鲁斯:《希腊僭主政治》,
2、理性主义的政治思考
(1)在政治学领域,希腊人已经作到将政治学与宗 教区别开来,与神话的解释区别开来。对政治进行 理性主义的思考。 神话采取的形式是故事,而科学的形式是抽象 的原理,精确的、客观的叙述。 在希腊政治学中,很少古代政治学常见的以宗教 神话、臆测、传说、故事等为依据进行的推论。思 想家们观察经验事实、考察历史、对验验材料进行 分类、比较分析、对概念进行缜密的推敲,抽象出 一般理论、原则,进行演绎推理等。 希腊人成熟的逻辑学、几何学成就是理性方法 的体现。在政治学领域也是如此。 希腊人有对神的虔诚信仰,但政治思考是理性的。

第二章 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第二章  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2011-10-25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三、人的精神自由思想
人不仅是特定城邦的成员, 人不仅是特定城邦的成员,还是整个宇宙 的一个组成部分。 的一个组成部分。 服从普遍的自然法应是对人的最高要求。 服从普遍的自然法应是对人的最高要求。 作为理性的人是自由的。 作为理性的人是自由的。 个人的选择与自然的理性一致——认识和 认识和 个人的选择与自然的理性一致 服从必然。 服从必然。 个人自身的、内在的精神自由、 个人自身的、内在的精神自由、道德自由 与人的外在境遇无关。 与人的外在境遇无关。
2011-10-25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国家概念 著名定义:国家乃人民之事业。 著名定义:国家乃人民之事业。但人民不 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 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 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国家属于人民,为人民所有。“共和国” 国家属于人民,为人民所有。 共和国” 的本来含义,就是属于人民的国家。 的本来含义,就是属于人民的国家。 不再把国家理解为狭小的公民自治团体, 不再把国家理解为狭小的公民自治团体, 而是“人民的联合体” 反映了罗马共和国的 而是“人民的联合体”。反映了罗马共和国的 特征——罗马城邦从来就不是像希腊城邦那样 特征 罗马城邦从来就不是像希腊城邦那样 狭隘和完全封闭的。 狭隘和完全封闭的。
2011-10-25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二、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
混合政体思想( 历史》 混合政体思想(《历史》第6卷) 卷 罗马政治制度的形成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 罗马政治制度的形成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 而是一个不自觉的自然产物。 而是一个不自觉的自然产物。 不自觉的自然产物 罗马人成功的原因, 罗马人成功的原因,在于罗马政治制度的 优越性,在于它是一种混合政体。 优越性,在于它是一种混合政体。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政治思想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政治思想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政治思想古希腊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世人推崇的文明古国,这个国家不仅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在政治体系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被认为是现代民主制度的雏形,而其政治思想则影响了整个西方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就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政治思想进行简要介绍。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始于公元前5世纪,在这个时期,雅典州的人民大会和议会成为了政治活动的核心。

人民大会由所有成年男性自由人组成,而议会则由500名成年男性组成。

在这种体制下,选举、投票以及发表意见的权利都由“公民”行使。

这种制度可以被描述为“间接的、代议制的民主制度”,因为成千上万的公民很难集会到一起来做出决策,他们通过选举代表来实现自己的意愿。

雅典实行的民主制度虽然简单,但它促进了数百年的和平和自由,这种政治体制的一个常见特征是利用公共场所和公共建筑来表明城邦的成功和政治实力。

城市周围的公共广场、公共凉亭和公共建筑通常会变得非常繁忙,因为公民们会在这里集会,交流意见,讨论问题和做出决策。

这种实时的交流和互动是民主政体的核心,因为这种交流能够促进公民思想的交流和形成共识。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则源于一些伟大思想家的著作,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创作包括关于教育、政治和美学的许多著作,他的《理念国》甚至被认为是对民主政体的反对。

柏拉图认为,民主政体是不稳定、易犯错误和自由宽泛的,因此不适合束缚自己的个人行为。

相反,柏拉图提倡专制和一种高度统一的社会。

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则发布了大量有关民主政体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政治学》。

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主张一个理想的民主政体应该由中产阶级领导,并且他认为,民主并不会导致理性的意见,因为大多数人被描述为“众数”的那一部分。

然而,古希腊人的思想并不局限于民主或独裁这两种方式之间的抉择,他们常常提倡“混合政体”,即通过各种不同的政府形式来维持一个平衡。

例如,一些城邦采用的是“政治轮替”制度,让不同的人担任不同的职位,包括军事领导与民政领导。

西方政治思想史01 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史01 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与政治思想的特点
提要
古希腊的社会状况与城邦制度 政治思想的产生与政治学的创立
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
一、古希腊的社会状况与城邦制度
希腊世界的版图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 岛屿星罗棋布,希腊半岛山川纵横。特殊的 地理环境使希腊世界呈现出开放性和多样性 的海洋文明特征,形成了极其多元化的政治 局面。
吕库古改革
斯巴达的政制奠基 于传说中的吕库古改 革。吕库古在斯巴达人 内部创建以平等和集体 主义为特征的“平等者 公社”。公民内部严格 地实行平等,要在军营 中过集体生活,为城邦 奉献自己的全部身心。
梭伦改革
公元前594年,梭 伦进行改革。在经济 上,他颁布“解负 令” 。在政治上,梭 伦改革使所有公民都有 权参加公民大会,同时 又给富人担任城邦高级 公职的特权,从而使平 民与贵族的矛盾得到某 种程度的缓解。
古希腊城邦的分布
“我们居于大地一隅;傍海而生,有如蚁蛙之于池塘。”(柏拉图:《斐多篇》) “希腊殖民城邦就像一条密缝于蛮邦原野这片大织锦的花边一样。”(西塞罗)
城邦制度
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态,最显著的特 征是小国寡民。希腊世界曾经存在过数以百计 的城邦,彼此相互独立,享有完全的自主权。 从横向上看,城邦的政治制度丰富多样,通常 分为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从纵向上看, 各个城邦的政治制度也都经历了不同政体的演 变。城邦由公民、奴隶和自由民构成。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中叶,一批自然哲 学家从新的视角思考政治与法律问题。在他们 看来,宇宙是统一的整体,万物处于永恒的运 动之中,遵循一定的必然性、规律或命运。赫 拉 克 利 特 使 用 Logos(λόγος) 这 一 概 念 , 它 的 原 意是指“词”与“话”,引申为自然的普遍规 律或共同法则,也是万物共同的、普遍的尺 度。由于逻各斯是最高的支配力量,高于人间 法律,所以是人定法的源泉和准绳。

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总结

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总结

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总结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石。

城邦政治思想包括了许多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和观点,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这些思想对西方政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公民参与政治。

古希腊城邦将公民分为自由民和非自由民,只有自由民才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这是城邦政治的特点之一。

从城邦政治的角度来看,公民不仅仅是国家的居民,更是国家的构建者和参与者。

这种政治制度与当时的奴隶制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公民平等、参与政治的思想。

城邦政治思想强调政治活动的重要性。

古希腊人相信,只有通过政治参与,才能实现个体和整个社会的最高利益。

政治被视为最高尚的活动,是实现智慧、道德和正义的手段。

这种观点在柏拉图的思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柏拉图认为,城邦的建立应该以智慧者为基础。

他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国”概念,认为城邦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智慧和公正的统治。

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拥有智慧,他们应该被选举为统治者,指导整个城邦。

这种思想对后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许多国家的建设和改革。

亚里士多德对城邦政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是一种伦理活动,目的是实现个体和整个社会的最高利益。

他提出了许多关于城邦政治的理论,如正义、公共利益、政治权力分配等。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通过公正的政治制度和良好的政府才能实现个体和集体的幸福。

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还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在城邦政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城邦的公民应该遵守法律,并接受法律的制裁。

古希腊人相信,只有通过法律的约束和制约,才能确保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总的来说,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遗产,对西方政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城邦政治思想强调公民参与政治、政治活动的重要性、智慧者的统治、公正政治和法律制度等。

这些思想为后来的政治理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总结

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总结

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总结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是指在古希腊城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政治理念和观念,对后世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公民参与、追求政治自由和平等、讲求正义与德行。

以下是对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

首先,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强调公民参与。

在古希腊城邦中,公民具有政治参与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可以直接参与政治决策,具有表决权和参政权。

古希腊政治体制中的民主制度被认为是公民参与的最高形式,鼓励公民通过集会和发言来参与政治决策。

其次,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追求政治自由和平等。

古希腊人认为政治自由是公民的权利,主张公民在政治上不受束缚,享有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和个人自由。

古希腊人也重视政治平等,认为所有公民应该平等地参与政治决策,并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强调正义与德行。

古希腊人认为政治的目的是追求正义,政治活动应该符合道德规范。

他们认为,政治决策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遵循道义原则。

古希腊人也注重德行的培养,认为政治参与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能力。

最后,在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中,存在多种不同的派别和学派。

最有代表性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柏拉图强调理性统治和哲学统治,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具备治理城邦的能力,并主张实行贵族制度;亚里士多德则主张中等政体,追求政治平衡和中庸之道。

总的来说,古希腊城邦政治思想是一种追求公民参与、政治自由和平等、讲求正义和德行的政治理念。

这些政治思想不仅对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后世政治思想和政治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总结

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总结

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总结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源头之一,对日后的政治体制和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的700字总结:古希腊的政治思想起源于城邦。

在古希腊时期,城邦是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政治思想家们关注着如何管理和组织城邦,以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强调城邦公民的参与。

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中,公民有权参与政治决策,包括合法权利,投票权以及表达观点的自由。

这种政治参与的观念对日后的民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希腊政治思想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在他的哲学体系中,认为在真正公正和和谐的政治制度中,统治者应该是有智慧的哲学家国王。

他主张通过良好教育的公民统治,最终达到理想的政治秩序。

亚里士多德则强调实际政治经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政治自然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是一种本能的需求。

亚里士多德将政治定义为"人类事务的最高形式",并讨论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种政体的特点与优缺点。

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君主制",即一位有教养的君主能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城邦的利益,但他也承认君主制存在被滥权的风险。

古希腊政治思想家还对法治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们认为法律是调和和平的力量,必须得到公正的实施。

这一观念对现代法治国家和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古希腊政治思想家们对于权力的分立和制衡也有深入的讨论。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权力的集中容易导致滥权和腐败。

亚里士多德主张君主制的权力应该受到法律和其他政府机构的制约。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还强调市民道德和公共利益。

政治家和公民应该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以确保城邦的繁荣和稳定。

这种重视公共利益和道德的观念对于后来的伦理学和道德政治学产生了影响。

总的来说,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强调政治参与、法治、权力制衡、市民道德和公共利益。

这些观念直接影响了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并且仍然对现代政治体制和理论产生着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城市发展状况
• 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在三百年的时间里 共建造了329座城市(汤因比);
• 这些城市大都以亚历山大命名,其城市 布局和结构都参照希腊城邦的模式;
• 希腊化城市育文化状况
• 希腊教育体制的传播; • 希腊化国家广泛建立初级学校、体育馆 和图书馆;
• 希腊化国家的统治者是在浓郁的希腊教 育氛围中成长的。因此,他们对本国的 教育建设不遗余力。如当时埃及的亚历 山大图书馆,实际上是历史上最早由政 府供养的科学研究院。它包括天文台、 实验室、解剖室、植物园、动物园和一 个藏书达70万册的图书馆。
语言的传播:随着亚历山大的 东征,希腊语开始在希腊化国 家广为传播。逐步取代土著和 底层语言,成为政府和上层社 会的通用语言。这一现状在西 罗马帝国时期没有改变,而且 在东罗马帝国也一直保持到 1453年帝国陷落。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政治思想
第一节、希腊化历史概述
• 一、希腊化时期的内涵 • 二、希腊化时期重大历史事件 • 三、希腊化时期的社会状况
一、希腊化时期的内涵
• 之前:古希腊城邦时期; • 之后:古罗马时期; • 从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 东征开始,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征服 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即以埃及为中心 的托勒密王朝为止。以希腊文明为主导, 多种文明(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埃及 文明、印度文明等)相互交流融合的历 史时期。
主要观点
• 1、否定城邦的存在价值,鄙视法律和世 俗传统,认为城邦制度的存在是人性发 展和道德完善的致命障碍; • 2、鄙视对外部物质、名誉、权力的追求 和感官的享受; • 3、奉行禁欲主义,追求个人精神、道德 乃至行动的自由,期望成为“世界的公 民”; • P97
2、伊壁鸠鲁学派
主要观点
• 1)快乐主义:伊壁鸠鲁学派也被称 为“享乐学派”,因为它主张把个 人享乐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但与 世俗的享乐理念不同,伊壁鸠鲁强 调的是理性的快乐和精神的满足 (方法:对世界进行理性认识), 摆脱过分的贪欲,克制对物质的追 求;
• 中东诸多宗教形式,其中包括上帝耶和 华的犹太教开始西进和传播;
• 宗教兴起和传播的原因:希腊理性主义 让位于东方神秘主义;
第二节、希腊化时期的政治哲 学思想
• 1、犬儒学派; • 2、伊壁鸠鲁学派; • 3、斯多葛学派;
1、犬儒学派
• 犬儒学派
代表人物
• 犬儒学派是一个非常松散的学派,它由 一些生活在雅典的外邦哲学家组成; • 创立者: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 尼; • 主要代表人物:第欧根尼
6、科技状况
• 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传播; • 西帕恰斯、托勒密、阿利斯塔克等的天 文学发现和发明; • 加伦对医学的划时代发现; • 阿基米德的物理学发现等; • 希腊化时期的科技发展比之于中世纪和 古罗马时期要先进的多。
7、宗教状况
• 同其它文明以希腊文明为主导不同,宗 教的兴起和传播则是东方宗教占主导;
2、政治状况
• 城邦奴隶制民主制政体的没落; • 亚历山大帝国及其之后的诸希腊化国家 都建立了王权制的政体; • 在政治体制上,希腊化国家保留了东方 的体制;
3、经济状况
• 希腊本土经济的衰落:过去的贸易格局不复存 在,殖民地和希腊化地区工业和农业发展迅速; • 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得到发展; • 贫富差距扩大,比如伊索克拉底写道:那些占 有财产的人宁可将财产抛入大海,也不愿资助 穷人;那些最贫穷的人不满足于夺取富人的财 产,而是要剥夺他们的全部财富。
3、罗马帝国征服埃及
• 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希腊化时 代结束,古罗马时代开始
三、希腊化时期的社会状况
• • • • • • • 1、民族迁移融合状况; 2、政治状况; 3、经济状况; 4、城市分布状况; 5、教育文化状况; 6、科技发展状况; 7、宗教状况
1、民族迁移状况
• 亚历山大帝国及其以后诸希腊化国 家时期,成千上万的希腊人紧跟亚 历山大征服大军的铁蹄,来到了亚 洲广袤的土地。这些人包括商人、 官员、教师、专门职业者和雇佣兵 等。正如十七世纪英国作家弥尔顿 在《失乐园》中写道:
手携手,
慢移流浪的的脚步, 告别伊甸, 踏上他们孤寂的道路
民族迁移融合的原因
• • • • • 亚历山大本人的推动; 希腊本土的人口压力; 战争造成的希腊人与当地人的杂居; 广袤富饶的亚洲土地对希腊人的吸引力; 当政者的开明、开放政策;
民族迁移融合的结果
• 同城邦时代相比,个人与国家关系日益 疏远; • 希腊化国家的公民将注意力转移到个人 生活上来,追求生活的富裕和精神的满 足; • 希腊本土公民大都处于社会的上层,土 著公民一般居于中下层; • (与我国客家历史比较)
二、希腊化时期重大历史事件
1、亚历山大东征
•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 征开始,历经十年,征服埃及、波斯、 印度等奴隶制帝国,建立了地域广阔的 大帝国。
2、亚历山大病死,帝国分裂
• 公元前223年,亚历山大病逝于巴比伦, 亚历山大帝国随后崩溃,其镇守帝国四 方的将领,分疆裂土; • 到公元前3世纪初,形成了三个王国: • 1)马其顿王国; • 2)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王国; • 3)塞琉西王国;
主要观点
• 2)实用主义的国家观: • 国家的存在是人们在追求个人幸福中, 为了避免相互伤害,从而达成契约,制 定法律,组建政治组织,以协调人们的 利益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