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标准

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标准

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标准前言嘿,咱们都知道啊,煤炭在能源领域那可是相当重要的角色。

但是呢,传统煤炭生产和使用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像空气污染啦,废渣处理啦之类的。

所以呢,为了让煤炭生产既能满足咱们的能源需求,又能对环境友好,就有了这个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标准。

这个标准啊,就像是一把尺子,用来衡量煤炭生产到底有多“清洁”,这样就能督促煤炭企业改进生产方式,让咱们的天空更蓝,环境更美啦。

适用范围这个评价标准适用的范围可广了呢。

首先,对于那些传统的大型煤炭开采企业来说,这标准就是他们生产过程中的行动指南。

比如说山西的那些大煤矿,在采煤、洗煤、运煤等各个环节,都得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看自己是不是达到了清洁生产的要求。

其次呢,对于一些小型的煤矿或者是新兴的煤炭加工企业,这标准也同样适用。

就好比你开了一个小煤厂,虽然规模不大,但只要涉及煤炭生产相关的工序,就得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

而且啊,在煤炭进出口贸易中,这个标准也能派上用场。

如果咱们国家出口煤炭,国外的客户也可能会根据这个标准来判断咱们煤炭的质量是不是符合他们对清洁生产的要求呢。

术语定义1. 煤炭清洁生产说白了呢,就是在煤炭从开采到加工,再到最后成为可以使用的能源产品这个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比如说,在开采的时候少产生一些废渣,在加工过程中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这就是煤炭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

2. 洗选煤这就是把开采出来的原煤经过一些特殊的工序处理,去掉其中的杂质,像矸石啊,硫分高的部分啊等等,让煤炭的质量更好,燃烧起来更清洁。

你可以想象成给煤炭洗个澡,把脏东西都洗掉。

正文1. 化学成分相关标准条款及解释- 硫分含量- 在煤炭清洁生产评价标准里,硫分含量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

硫在煤炭燃烧的时候会变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这可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呢。

所以啊,标准规定了不同用途的煤炭其硫分含量的上限。

比如说,用于发电的动力煤,硫分含量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下。

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制度标准。

技术标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工艺和材料的要求,以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产生,降低资源的消耗。

管理标准是指对企业内部管理、员工培训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清洁生产的实施和持续改进。

制度标准是指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合作和监督的要求,以促进清洁生产政策的贯彻落实。

其次,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是指通过清洁生产实施所达到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程度,通常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和提高生产效率为指标。

经济效益是指通过清洁生产实施所达到的生产成本降低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的程度,通常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和挖掘市场潜力为指标。

社会效益是指通过清洁生产实施所带来的员工健康和企业形象提升的程度,通常以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和增强企业社会责任为指标。

最后,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根据这套体系,制定清洁生产政策和措施,指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实施和评价,推动清洁生产的发展和推广。

同时,这套体系也可以为国际间的清洁生产交流、合作和认证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全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推进。

清洁生产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这一体系下,各行业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清洁生产的技术、管理和制度标准,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清洁生产计划,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污染的减少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在技术标准方面,清洁生产要求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工艺、有效的污染物治理技术,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同时,企业要进行原材料的替代和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管理标准方面,清洁生产要求企业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体系,推动员工参与、培训和监测等方面的改进。

3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3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3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是用于评价企业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的一种评价系统。

它通过量化、分析和评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和排放的废物,帮助企业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下面将详细介绍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包括物质资源利用和能源利用等指标,用于评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品水耗和单位产品耗电量等。

通过监测和改进这些指标,企业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废物排放指标:包括固体废物排放、液体废物排放和气体废物排放等指标,用于评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例如,单位产品产生的固体废物量、单位产品产生的废水量和单位产品产生的废气量等。

通过监测和减少废物排放,企业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全生命周期指标:包括产品从生产、使用到废弃的全过程的环境影响指标,用于评估产品的整体环境影响。

例如,产品的碳排放量、水足迹和能源消耗等。

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企业可以减少产品的环境影响。

4.生态效益指标: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恢复等指标,用于评估企业的生态效益。

例如,企业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所投入的资金和资源等。

通过采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措施,企业可以提高其生态效益。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获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如资源使用、废物排放和环境影响等信息。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指标评价与对比:将收集到的数据与清洁生产指标进行对比,评估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绩效。

通过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对比,确定企业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3.改进措施与监控: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改善企业清洁生产绩效的计划。

然后,通过实施改进措施并加强监控,确保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持续改进。

总结而言,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和改善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附件七: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录前言 (1)1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2)2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3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 (7)4 煤炭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13)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13)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14)4.3 缺项考核调整权重值的计算 (14)4.4 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14)4.5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15)5 指标解释 (15)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煤炭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煤炭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先进生产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煤炭行业3万吨/年以上的井工矿井、露天矿和15万吨/年以上的选煤厂和中心选煤厂。

2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本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以减少人为的评价差异。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能反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增加效益”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创建评价模式;通过对比企业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和评分,量化评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水平。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这包括了原材料利用率、能源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利utilization率是衡量清洁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标也是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水污染物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清洁生产的核心目标之一。

此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包括了社会责任指标。

这包括了企业对员工的关爱程度、对社区的贡献程度以及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包括了经济效益指标。

这包括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措施后的经济效益。

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全面而系统地考量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物排放、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清洁生产的水平,促进企业不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工具,它旨在评估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对资源的利用、环境污染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改进的方向,还能够帮助政府和监管部门监督企业的生产活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资源利用效率指标方面,企业的原材料利用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该指标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用料量和产出量来评估企业的原材料利用效率。

另外,企业的能源利用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用能量和产出量来评估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利用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用水量和产出量来评估企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目标。

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发布前言 (2)1 适用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与定义 (4)4 评价指标体系 (5)5 评价方法 (15)6 数据采集及计算方法 (16)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煤炭采选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煤炭采选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指标体系主要起草人:张绍强、谭杰、杨奕、李艳萍、颜丙磊、张青玲、吴晓华。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 适用范围本评价指标体系规定了煤炭采选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五类,即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生态环境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煤炭采选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标体系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2042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9446 选煤电力消耗限额GB 29444 煤炭井工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9445 煤炭露天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50197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GB 5021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810 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T 18916.11 取水定额第11部分:选煤GB/T 35051 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HJ 479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8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 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535 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617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HJ 828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监[1996]470号)《煤炭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建标[2008]233号)《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土地复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2号)《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33号公告)《关于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国能煤炭〔2014〕571号)《关于落实煤炭资源税优惠政策若干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2015年21号公告)《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6号令)《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号)《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8号令)《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87号)3 术语与定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资讯l数读.热语BlM(建筑信息模型)1000户今后5年改造棚户区6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棚户区改造是新型城镇化工程之一会议决定.今5月23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寿命周期信息共享。

研究院与Bentley软件公司在京签据悉,北京阜外医院改扩建和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藉此共同推动北航南区科技楼两个大型公建将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率先“试水”BIM技术。

据介绍,北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IM技术应用主要ling,简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航南区科技楼B侧重于机电专业,实现专业深化设术在中国建筑建设领域的发展。

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计、三维碰撞检查、模拟施工、施工现场布置与调整、设计变更、分项工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基础,建立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程及特殊过程施工控制等功能。

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相关标准还未出台、缺乏相应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的软件接口和应用人才,是我围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是实BIM技术开发应用面临的主要困现虚拟现实的绝佳手段,可以提前难。

为了推动BIM技术的发展,发现并解决设计中的遗漏和错误,2011年住建部印发的((2011 ̄2015其中2013年改造304万户预计撬动3000亿投资市场.并带动水泥、玻璃、墙体材料等建材行业。

4000亿平方米每年新建智能建筑6月3日.《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2013-2018)》发布,这是能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第一份发展报直观反映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告《报告》指出,目前投向智能建筑够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业界将“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BIM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完成算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此后正式启工程领域的投资额约占我国建筑完成规划、设计、施动了一系列BIM国家标准的编制总投资额的5%~10%.我国每年约量等单项任务,工等阶段的信息共享,实现建筑全工作。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附件七: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录前言 (1)1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2)2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3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 (12)4 煤炭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21)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21)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22)4.3 缺项考核调整权重值的计算 (22)4.4 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23)4.5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24)5 指标解释 (24)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煤炭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煤炭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先进生产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煤炭行业3万吨/年以上的井工矿井、露天矿和15万吨/年以上的选煤厂和中心选煤厂。

2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本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以减少人为的评价差异。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能反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增加效益”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创建评价模式;通过对比企业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和评分,量化评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 动煤炭采选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 环境,制定煤炭采选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 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 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指标体系主要起草人:张绍强、马剑、谭杰、杨奕、李艳萍、颜丙磊、张青玲、吴晓华。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I
1 适用范围
本评价指标体系规定了煤炭采选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 为五类,即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生态环境指标、清 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煤炭采选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 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 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标体系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标体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监[1996]470 号)
《煤炭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 建标[2008]233 号)
《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安监总煤装[2011]163 号)
1
《土地复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592 号)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 信息化部 2013 年 第 33 号公告) 《关于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国能煤炭〔2014〕571 号)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第 31 号令) 《关于落实煤炭资源税优惠政策若干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 2015 年 21 号公告) 《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第 16 号令)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 17 号) 《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第 18 号令) 《煤矿安全规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 第 87 号)
度法
HJ 482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 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 53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617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
HJ 828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91
地表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目录
前 言..................................................................................................................................................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与定义...................................................................................................................................2 4 评价指标体系...............................................................................................................................3 5 评价方法.....................................................................................................................................13 6 数据采集及计算方法.................................................................................................................14
煤炭露天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50197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
GB 5021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 50810
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T 18916.11 取水定额第 11 部分:选煤
GB/T 35051
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
HJ 479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
系。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2042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9446
选煤电力消耗限额
GB 29444
煤炭井工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94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