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生产工艺的防火(正式版)

合集下载

溶剂生产工艺的防火通用版

溶剂生产工艺的防火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251溶剂生产工艺的防火通用版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溶剂生产工艺的防火通用版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溶剂又称溶媒。

它广泛用于化学工业、轻纺工业、制药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密切的关系。

常用的生产方法有有机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

由于生产原料及各类溶剂绝大多数是易燃易爆物品,因此要特别注意防火。

一.火灾危险性1.有机合成法中的大部分原料、中间产物、副产品和成品,几乎都是易燃、易爆物质,其中有的火灾危险性比成品大得多。

所以各车间、工段均应以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质来确定产品生产的火灾危险分类。

在输送过程中,如果产生静电和火花,或加温温度没控制好,都易造成火灾。

2.生物发酵法所使用的原料及其发酵的产物在一定温度下也易燃烧;预处理时,原料中含有铁类杂质进入磨粉机,则会撞击产生火花;发酵产生的一些溶剂气体稍有不慎也易引发火灾,造成损失。

二.防火措施1.有机合成法生产(l)贮存时,储存原料应按化学危险品储存规定办理,车间存量不超过一天用量。

贮槽在使用时其充装系数应为O.75—O.8。

油漆生产工艺的防火

油漆生产工艺的防火

油漆生产工艺的防火油漆也称涂料,早期的油漆是由油和漆制成,而现在使用的油漆均为化工产品,通常由油料、苯酚、树脂、颜料、溶剂等组成。

一.火灾危险性1.油漆生产必须使用二甲苯、醇酸树脂、硝基漆溶剂、硝化棉等易燃易爆有机物,整个生产过程需多处加热,稍有不慎便可产生火灾。

2.油漆在使用过程中,常用的溶剂是汽油、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等,用明火进行处理或空气喷涂时,随空气扩散的某些涂料都大大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

另外,静电喷涂时产生的高压静电,干燥时用以加热的明火热源,都隐伏着极大的火灾危险。

二.防火措施1.油漆生产醇酸树脂清漆生产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控制升温速度,准确接配比进行投料,防止升温速度太快或加料过多引起涨锅和溢料现象。

为准确测量温度,反应釜上最好配备两套温度测量装置,已宜与加热系统联锁,用煤气加热时,应先点火后开煤气。

用明火加热的反应釜应定期检测,及时更换。

加入二甲苯时严禁含水,作润湿剂的塑料袋或铁桶,润湿剂的含量应达3O%。

使用时,应坚持先进先出,不宜久存,车间使用应随用随领,不可超过一个班次的用量。

取用时,要轻拿轻放,勿使用黑色金属工具掏取,散落的硝化棉棉屑、粉尘应及时处理,不能让硝化棉接触有机肢和氧化剂,特别是不能接触间苯二甲胺。

研磨时,注意通风,以防蒸汽积聚,最好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调漆时要遵守加料顺序,最好选取较小颗粒的片料,以免加料时出现堵塞,加片料前,要先拔去输送溶剂至搅拌桶的管道,使片料容易落入搅拌桶,若有堵塞,勿用铁器疏通。

2.油漆使用(1)采用火焰对漆物进行表面处理时,防止“沸溢”,设备应保持良好,防止跑、冒、滴、漏。

加入松节油时,流速不宜太快,以防产生静电。

过滤压力不应超过O.O25兆帕,滤布应定期清洗,废滤布要妥善处理。

过滤厂房应保持通风良好,禁明火。

(2)色漆生产时,严禁用铁制工具开启含有稀料和半成品的大桶盖;沾附稀料的棉纱等物不得乱扔,应放在有盖的铁桶中;进入车间的机动车辆应戴火星熄灭器,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溶剂生产工艺的防火

溶剂生产工艺的防火

溶剂生产工艺的防火在现代工业中,溶剂是广泛应用的一种化学品。

溶剂在涂料、油墨、清洗剂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溶剂的生产和搬运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火灾和爆炸。

因此,在溶剂生产工艺中,必须实施一系列的防火措施,以保障工人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溶剂的特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溶剂的特点。

溶剂的主要特点是可燃、挥发性大、易燃。

这些特性使得溶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危险性。

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给人身、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防火措施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最基础的防火措施。

企业需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规,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和职业健康防护工作。

此外,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处理紧急情况。

2.选择防火性能良好的材料和设备在溶剂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容器来存储、运输和处理溶剂。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这些设备和容器必须选择防火性能良好的材料制造。

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3.做好防静电措施溶剂在流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而静电会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消除静电的危险。

如使用带导电涂层的金属桶、排除积电、使用防静电设备等。

4.设立防爆门和排气装置在溶剂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必须设立防爆门和排气装置,以分散爆炸压力,减轻火灾和爆炸的危害程度。

在设计和布置设施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合理的配置。

5.加强消防设施建设消防设施是防火措施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每个生产车间都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灭火。

建立消防队伍,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消防官兵的防火应急能力,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6.做好环境安全管理除了以上几种措施,企业还应当积极开展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厂区环境的监测和控制,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周边环境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四号溶剂防火设计专篇

四号溶剂防火设计专篇

四号溶剂浸出车间防火专篇一、生产规模及工艺流程1.生产规模每天35吨万寿菊颗粒2.工艺流程简述四号溶剂是从液化石油气中提纯而来的,其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沸点均在0℃以下。

浸出过程是在一定压力(0.1~0.7Mpa状态为液体)和室温下进行的,实现万寿菊颗粒的常温浸出。

浸出后颗粒和黄色素中的溶剂是在低温、真空状态下脱除的,溶剂液化后循环使用。

生产流程图及工艺流程简述(见图一)。

图一:萃取工艺流程示意图E201冷凝器P201溶剂泵P202成品泵P203真空泵P204压缩机V201浸出罐V202混合液暂存罐V203蒸发罐V204溶剂罐V205缓冲罐工艺过程为:1、万寿菊颗粒装入浸出罐V201;2、溶剂泵P201将4号溶剂注入浸出罐浸泡万寿菊颗粒;3、溶剂泵P201从浸出罐抽出混合油打入蒸发罐V203;4、联通浸出罐与压缩机P204吸气口,使粕中残溶气化,进入压缩机,经压缩、冷凝器E201冷凝液化,溶剂回流到溶剂周转罐V204,再循环使用。

粕排出浸出系统。

5、混合油进入蒸发系统,使4号溶剂蒸发后与黄色素分离。

溶剂蒸气经压缩液化后循环使用。

万寿菊黄色素排出浸出系统。

工艺条件:浸出温度35℃,浸出压力0.4~0.7Mpa,浸出次数5~6次(视含油量多少定);混合油浓度10~20%,温度30~35℃,混合油蒸发温度45~60℃,混合油脱溶真空度-0.095Mpa;粕脱溶温度45℃,脱溶压力-0.085 Mpa;毛油残留溶剂<30ppm,粕残留溶剂<50ppm。

二、火灾危险性分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火灾危险性分类”,可划分为甲,乙,丙,丁,戊等五类。

甲类:闪点<28℃液体,爆炸下限<10%气体;乙类:28℃≤闪点<60℃液体,爆炸下限≥10%气体,助燃气体;丙类:闪点≥60℃液体,可燃固体。

本项目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丁烷和少量丙烷属于甲类。

1、丙烷、丁烷及己烷部分理化性质项目单位丙烷丁烷液体比重g/cm (30℃) 0.4840 0.5680沸点℃-42.17 -0.5蒸气压MPa(30℃) 1.09 0.32危险度 2.96 4.31爆炸下限(体积%) 2.4 1.6爆炸上限(体积%) 9.5 8.5自燃点℃470 365化学式C3H8 C4H10 分子量变44 58摩尔体积m3/kmol 21.94 21.50 气体常数kg.m/kg.℃19.25 14.60 气体粘度Pa.S(×10-4) 8.2 7.6气体导热系数W/m.K 0.66 0.015 气体比热kj/kg.mol.℃75.36 100.5 气体密度kg/m3(30℃) 22.73 6.25 液体比热kj/kg.K(30℃) 3.06 2.55 液体粘度Pa.S(30℃) 0.010 0.016 表面张力N/m(30℃)10-7 6 11.2 介电常数 1.69 1.78 气化潜热kj/kg(30℃) 329 358.4 豆油中扩散系数105cm2/s 2.06 1.54 临界温度℃95.7 152.8 临界压力MPa 4.4 3.6临界密度kg/m3226 2252、危害现状及中毒急救措施本品极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直击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及其消防对策

直击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及其消防对策

直击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及其消防对策有机溶剂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化工、制药、印染等。

然而,由于其易燃、易爆、毒性大的特点,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储存,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给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有机溶剂的种类和特点有机溶剂是指能够溶解有机物质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不同的特性,可分为极性有机溶剂和非极性有机溶剂两类。

极性有机溶剂极性有机溶剂具有较强的极性,通常是含有羟基、羧基、醇酸基等极性官能团的化合物。

常见的极性有机溶剂有乙醇、丙酮、甲醇、醋酸等。

这类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流动性和挥发性,广泛应用于溶液制备、涂料、清洗剂等领域。

但同时具有易燃、易爆、刺激性等危险特性。

非极性有机溶剂非极性有机溶剂则是指极性官能团相对较少,且通常是碳氢化合物或其它非极性大分子杂化合物。

常见的非极性有机溶剂有石油醚、丙烷、苯、甲苯等。

这类有机溶剂溶解性较弱,不易挥发,通常用于提取、萃取等操作。

有机溶剂的安全储存及使用正确储存和使用有机溶剂是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的重要前提。

以下是有机溶剂的安全储存和使用的具体方法:储存•有机溶剂应该储存在特定的储罐或储槽中,保持密闭状态,避免滴漏。

•储罐或储槽应该远离火源、热源、电器和阳光直射的地方。

•储罐或储槽周围应该保持通风良好,并避免中毒。

•储罐或储槽应该定期检查,看是否泄漏或有其他异常情况出现。

使用•在使用有机溶剂时,戴上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耳罩等防护装备,以避免出现伤害。

•在室内进行操作时,应该确保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积累的蒸汽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

•在禁止使用明火的区域,应当使用防爆的电气设备,以避免电火花引发爆炸。

•在有机溶剂的密闭容器中,不要暴力开启,以免受伤或引发危险。

有机溶剂的消防对策即使有机溶剂进行了正确的储存和使用,火灾、爆炸等事故仍然可能会发生。

这时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消防对策,以避免损失。

以下是消防对策的具体措施:火场的应急处理•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如果无法将火源灭掉,应当立即将所有警报器触发,及时减少火势范围。

浅谈小型化工厂使用溶剂的防火安全对策

浅谈小型化工厂使用溶剂的防火安全对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个体小型化 工厂越来越多, 由于这些化工厂特别是一些油 漆和树脂厂大量使用易燃易爆有机挥发性溶 剂, 再加上企业主缺乏专业知识以及片面追求 经济效益, 至使一些化工厂火灾事故不断, 从而 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笔者 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情况, 针对当前一些小型 化工厂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 在此谈谈在使 用溶剂方面的火安全对策。 & ’ 使用易燃易爆有机溶剂易产生火灾事故 主要原因: & ’ & 对易燃易爆有机溶剂的理化性能和危 险性理解不够或不清, 不能正确安全使用、 操 作; 设备以及生产工艺未能按防火 & ’$ 建筑、 规范进行施工、 安装和操作: 雷击等情况引 & ’! 忽略对可能产生静电、 起火灾危险的防范; & ’ ( 设备缺少正常的维修保养; 技术人员、 生产操作人员缺 & ’ % 管理人员,
企业主自己和企业职工应提高消防安全管 理的意识, 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和相关的管理制 度, 安排专人负责消防安全管理, 确定消防安全 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平时加强安全检 查, 督促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及时消除不安 全因素。同时, 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 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灭火演练, 并根据有机溶剂 的比重和水溶性正确选择灭火剂。当企业远离 消防队时, 还应按规定设置义务消防队, 以确保 生产和使用的安全。 ! " # 科学操作方面: 易燃易爆有机溶剂的危险性主要有易燃 性、 爆炸性、 热膨胀性、 流动性、 静电性、 毒害性。 对使用的易燃易爆有机溶剂, 一定要对它们的 物理、 化学性能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和掌握, 并科 学操作。 ! " # " $ 正确使用有机溶剂 " 对易燃易爆挥 发性有机溶剂的使用, 要控制其安全使用温度, 严格控制在它们的沸点以下; 采用密闭操作, ! " # " ! 尽量减少敞口操作, 严防蒸发扩散; 尽量减少在生产车间堆放溶剂 桶, 存放量以一天的使用量为标准; 多用贮罐式 静态装料, 而少使用桶式动态装料; 其工艺往往 ! " # " # 油漆厂在生产树脂时, 是在高温 (约 !%% 摄氏度至 !&% 摄氏度) 树脂煮 熟后直接打到已搅拌备好兑稀溶剂 (如 !%% 号

120#溶剂汽油储存、使用场所防火要求(正式)

120#溶剂汽油储存、使用场所防火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20#溶剂汽油储存、使用场所防火要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6610-76 120#溶剂汽油储存、使用场所防火要求(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20#溶剂汽油,又称橡胶工业用溶剂汽油,简称橡胶溶剂油,主要成分为脂肪烃类化合物,无色透明液体,密度不大于0.730,馏程为80-120℃,引燃温度:415℃,闪点:>30℃,爆炸极限(V/V):1.3%-6%,火灾危险性:乙类。

急性毒性分级:低毒。

一、120#溶剂汽油使用场所要求1、打胶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面积小于300 m2独立设置的单层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采用平开门。

2、二级耐火等级的打胶厂房与耐火等级二级的其它建筑(乙类以下的厂房及库房)之间防火间距不小于10米,如果小于10米,必须采用防火墙;3、打胶厂房必须安装防爆型轴流风扇;根据作业特点设置强制排风、正压送风等通风措施。

4、打胶厂房防爆区域内的电气设施必须采用防爆型,电线应穿镀锌管保护;禁止将非防爆的电器(如手机、非防爆的照明灯具等)带入车间。

5、打胶厂房内必须安装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仪,室内最大保护距离按7.5m计算,并保证24h监测,安排专人值守;6、打胶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 与明火点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5m.7、打胶厂房应有足够的泄压面积,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不应采用普通玻璃。

溶剂罐区安全防火要求

溶剂罐区安全防火要求

溶剂罐区安全防火要求前言溶剂罐区属于化学工业中危险等级较高且易发生火灾的工作场所之一。

因此,对于溶剂罐区的安全防火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总结与阐述溶剂罐区的安全防火要求,以便于有关部门和从业人员对此有深入的了解。

一、设计阶段的安全防火要求1.1、设计方案中的防火措施在设计阶段,涉及到溶剂罐区的方案必须注明防火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措施:•把溶剂罐埋入地下;•在溶剂罐附近设置防火墙壁;•各溶剂之间必须进行有效的隔离。

1.2、建筑物的安全要求•溶剂罐区建筑物必须符合火灾安全的建筑标准。

•溶剂罐区建筑物应该远离其他火源,如热源、火箭炮等。

•建筑物内必须设置消防器材和设备,并根据规定定期进行维护检测。

•溶剂罐区内,墙体、地面、天花板的材料必须符合防火标准,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的危害。

1.3、安全设施的设置要求•对于容积较大的溶剂罐,必须配备泄漏报警器;•罐区内必须设置摄像头、警报器等设备,以便对火灾进行及时监控和报警。

二、溶剂罐区在施工阶段的安全防火要求2.1、安全出入口•溶剂罐区的建筑必须设置明显标识的安全出入口,并保持放通状态,以便进行灾害逃生;•安全出入口周围必须不得存放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以免造成二次火灾。

2.2、施工现场管理要求•工程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和其他灭火器材;•雨水渗漏池必须进行及时处理。

三、运营阶段的安全防火要求3.1、员工培训要求•运营阶段的溶剂罐区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生产安全培训,包括如何防范火灾等内容。

3.2、化学品使用、储存要求•化学品的储存应该放在易燃易爆的化学品柜中;•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将不同化学品混合在一起,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以便避免化学品对人体带来的伤害。

3.3、设备维护和设施更新•罐内设备要定期进行保养维护,以确保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旧装备,必须及时更换。

四、结论对于溶剂罐区安全防火要求,不只是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还是运营阶段,都有其不同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6335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溶剂生产工艺的防火(正
式版)
溶剂生产工艺的防火(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溶剂又称溶媒。

它广泛用于化学工业、轻纺工
业、制药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
有密切的关系。

常用的生产方法有有机合成法和生物
发酵法。

由于生产原料及各类溶剂绝大多数是易燃易
爆物品,因此要特别注意防火。

一.火灾危险性
1.有机合成法中的大部分原料、中间产物、副
产品和成品,几乎都是易燃、易爆物质,其中有的火
灾危险性比成品大得多。

所以各车间、工段均应以火
灾危险性最大的物质来确定产品生产的火灾危险分
类。

在输送过程中,如果产生静电和火花,或加温温度没控制好,都易造成火灾。

2.生物发酵法所使用的原料及其发酵的产物在一定温度下也易燃烧;预处理时,原料中含有铁类杂质进入磨粉机,则会撞击产生火花;发酵产生的一些溶剂气体稍有不慎也易引发火灾,造成损失。

二.防火措施
1.有机合成法生产
(l)贮存时,储存原料应按化学危险品储存规定办理,车间存量不超过一天用量。

贮槽在使用时其充装系数应为O.75—O.8。

常压贮槽应有呼吸装置或装放空管、阻火器。

桶装溶剂勿在烈日下曝晒,露天易燃液体贮槽及压力贮罐在夏季需设淋水降温设
施。

(2)物料输送时应严格控制输送速度,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灌注溶剂液体时可从底部进料或将输送溶剂的管道沿罐壁伸入罐内,接近罐底,使液体沿罐壁缓慢流下,以防产生静电。

被输送物料在不正常情况下会发生倒流而导致事故的,应在输送管道中安装止回阀。

物料输送方式大多采用专门的方法,易燃液体、有自燃倾向的液体,宜选用防爆型机泵输送;用真空抽吸易燃液体时,真空系统中心须有缓冲容器和有效的冷凝设备,避免真空泵排气中因含有大量易燃蒸气而引起燃烧;固体输送可采用皮带输送机、斗式输送机和螺旋输送机等方式,要防止粉尘飞扬,以免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发生爆炸事件。

(3)水蒸气加热设备和管道阀门的耐压强度须
定期检查,并安装压力计和安全阀,避兔设备管道破裂;需较高温度的可采用管式炉加热,管式炉应位于生产装置边缘和上风方向,其防火间距、烟囱高度、防爆片、安全阀等应正确安装;也可采用热载体加热,热载体的温度低于其安全使用温度,并定期检查换热设备,防止渗漏。

(4)在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原料配比)和操作顺序应严格执行工艺规程,控制反应温度包括:调节加热温度和冷却温度,控制进料,反应产物充分冷凝至安全温度后才能进入储槽,搅拌器质量要可靠,搅拌有效;控制压力有控制操作温度、反应温度、进出料等方法,受压设备应装有安全阀、防爆膜、紧急泄压放空装置,以保持管路畅通,防止阻塞造成压力上升。

原料配比时,各种原料应按规定比例,有顺序的
放进反应器,并采取合理的搅拌、分散填料等手段使物料均匀混合,防止局部过热,引燃起火。

控制反应液的酸碱性(PH)值,防止产生副反应和影响产物回收率,增加燃料爆炸危险,酸碱度必须合乎规定,并正确选用催化剂。

(5)蒸馏提纯时,设备须密封,有良好的接地;冷凝器不能漏水;操作时要严格控制回流比、液面和各点的温度,谨防超温、超压引起冲料或蒸干造成事故;正常停车时,须待物料冷却到安全温度后,才能逐渐地恢复常压。

(6)开、停车操作时,应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配备足够的技术力量、消防器材和专门消防人员。

紧急停车操作应严格按规定执行。

2.生物发酵法生产
(1)原料预处理阶段,袋装原料应防潮防热。

堆与堆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以利于散热。

定期测量堆垛的温度和水分,防止自燃。

散装原料储存在大型圆仓的时间不宜太久,应常翻动,防止受潮发霉或发热自燃。

为防止灰尘、泥沙、碎石等杂质堵塞管道阀门,应用振动筛对原料进行筛选。

玉米中若混有铁类杂质应用磁铁将其吸出,防止铁质与磨粉机撞击产生火花。

磨粉机的输送管道接缝应严密、牢固,并附有吸尘装置。

紧靠磨粉机的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应用封闭型,最好采用防爆型。

物料输入速度需严格控制,防止堵塞造成电动机过载而发热起火。

(2)投料时应注意推进机速度不宜过快,防止物料堵塞而蹩断推进机。

配制后的醪液用离心泵压入
蒸馏罐,离心泵应采用封闭型电动机,防止粉尘污染,影响正常运转而使发动机起火。

蒸煮操作时应控制蒸汽压力,防止超压。

发酵过程中,菌种培养室须严禁明火,还应与生产部门和种母发酵装置隔离,用酒精火焰对移菌针、接种柜灭菌、用电烤箱对培养瓶、棉栓等进行灭菌时,都应正确操作。

在保温箱或保温室内培养菌种时,应保持温度适宜,保温箱应设排气口,排出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溶剂气体、二氧化碳、氢气。

保温室内应有换气装置已禁止明火。

(3)种母制备过程中,洗罐前,操作人员应位于人孔侧面,洗罐时先用水蒸汽置换完罐内残存溶剂蒸气后,方可拆开人孔盖,若没有两只人孔,应先开L人孔,后开下人孔,两只人孔应全部拆开保证空气流通。

罐体及所有连接的金属管道应有良好接地设
施。

罐顶排气放空管道应高出厂房顶部并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用蒸气灭菌时,应防止超压引起罐体爆破,停蒸汽时须补充无菌压缩空气保压,防止因蒸汽冷凝,体积缩小造成负压,吸瘪罐体或拉断管道使物料冲出遇明火而引起燃烧。

进醒、拾种、保压、发酵、移种、排醪等过程要防止超压爆炸。

(4)整个发酵过程防火要求除与“种母制备”基本相同外,还应注意:发酵罐排气口应设水封,防止空气吸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发酵厂房要通风良好。

(5)蒸馏过程要采用常压蒸馏,忌用明火加热。

蒸馏装置最好设在露天钢筋混凝土框架内,距明火至少保持30米。

电气设备、照明设备宜用防爆型。

仪表控制室与生产装置应隔离。

当蒸馏塔顶温度偏高时,应采取加大进料量、降低水蒸汽压力、调整
塔顶温度和加大冷却水量措施,避免溶剂蒸气逸出。

废醪量应送往妥善地点及时处理。

生产区域应设防雷装置。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